第四单元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习题课件(11份打包下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习题课件(11份打包下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13张PPT)
2024年秋季
化学(科粤版)
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4.3 化学方程式
课时2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教材必备知识精练
知识点1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和步骤
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在该反应中,氢气、氧气、水的质量比为
( )
D
A. B. C. D.
【解析】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
之积的比,写出化学方程式,分别计算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其相对分
子质量的积,然后得到结论。
则该反应中氢气、氧气、水的质量比是 。
2.教材P134 例1改编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解题步骤是( )
B
①正确地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列比例式 ③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
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未知量 ④设未知量 ⑤简明地写出
答案 ⑥求未知量
A.①③④②⑥⑤ B.④①③②⑥⑤ C.①②⑥③④⑤ D.①④③②⑥⑤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一般步骤为:④设未知量;①正确地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
乘积以及已知量、未知量;②列比例式;⑥求未知量;⑤简明地写出答案。
故选B。
知识点2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3.教材P135例2改编[2023岳阳中考]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若要制取 氧气,理论上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 。
答:理论上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 。
4.教材P135例3改编[2023北京中考]纳米铝冰作为火箭固体推进剂具有广阔
的应用前景。 以上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该反应中,若有 发生反应,计算
参加反应的 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解:设参加反应的的质量为 。
答:参加反应的的质量为 。
5.新考法[2022山西中考]某创新小组
的同学,在用作催化剂制取
的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困惑,通过老师
点拨,他们厘清了思路,找到了解决
问题的办法,小华将图像绘制在黑板
上,并将方法分享给其他同学。
(1)观点分享: 曲线始终不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没有加热(或加热温度太低,或反应未开始)
【解析】分析图像信息, 曲线代表随着时间的延长,二氧化锰的质量分
数始终不变,说明反应未开始,可能是因为加热温度太低。
(2)展示交流:结合黑板上的试题要求,请写出解题过程(最后结果精
确到 )。
解:氯酸钾的质量为
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2KCl ↑
245 96
6g
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以及最初二氧化锰
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可计算出反应前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根据 曲
线,可知氯酸钾全部反应。根据反应中氯酸钾与氧气的质量关系以及反应
前混合物中所含氯酸钾的质量,可计算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
谢谢!同学们再见!(共13张PPT)
2024年秋季
化学(科粤版)
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专项3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阶段强化专项训练
题型1 文字叙述型
1.[2023海南中考]镁是一种重要金属,广泛应用于制造火箭、导弹和飞机
的部件等。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备单质镁:
。请计算:
(1) 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
(2)应用此法制备镁,至少需要消耗 的质量是多少?
解:设需要消耗的质量是 。
答:应用此法制备镁,至少需要消耗的质量是 。
题型2 坐标曲线型
2.[2023赤峰中考]某校实验室工作人员欲测定某氯酸钾样品中氯酸钾的质
量分数,现取该样品与 二氧化锰混合,放入试管中充分加热
(杂质不发生反应),反应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
请计算:
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若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中只出现一种气体,
其余均为固体,则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差即为生成(或参加反应)的气体
的质量。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 。
4.8
(2)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解:设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为 。
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
题型3 流程图型
3.某补钙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欲
测定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
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生成的质量为____ 。
4.4
【解析】生成的质量为 。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假设其他成分不溶于水且不参
与反应)。
(2)计算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解:设生成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 。
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补钙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题型4 表格数据型
4.[2024宜春期末]高锰酸钾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初三化学兴趣小组在实
验室对 高锰酸钾进行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称量不同时
间剩余固体质量,记录数据如表:
时间 0
质量/ 31.6 31.3 30.8 30.1 29.2
(1)加热后固体质量减小,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____
(填“是”或“否”),时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 。

2.4
【解析】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时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2)加热至 时,剩余高锰酸钾的质量为多少?
解:设加热至时,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为 。
剩余高锰酸钾的质量为
答:剩余高锰酸钾的质量为 。
谢谢!同学们再见!(共31张PPT)
2024年秋季
化学(科粤版)
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4.1 化学式
课时2 化合价 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
教材必备知识精练
知识点1 化合价的规律
1.教材P121素材改编下列有关化合价的叙述,错误的是( )
D
A.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
B.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C.在化合物里,氧元素通常显价,氢元素通常显 价
D.在化合物里,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解析】在化合物里,金属元素一般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般显负价,但
非金属元素有时也显正价,如中氢元素为 价,D错误。
2.教材P121 表4-1改编写出下列常见元素和根在化合物中的主要化合价。
名称(符号) 化合价 名称(符号) 化合价
氢 ____ 钾 ____
碳 ____、____ 钙 ____
氮 、、____、、 铁 ____、
____
氧 ____ 锌 ____
名称(符号) 化合价 名称(符号) 化合价
钠 ____ 氢氧根 ____
镁 ____ 硝酸根 ____
铝 ____ 硫酸根 ____
硫 ____、____、____ 碳酸根 ____
氯 ____、、 、____ 铵根 ____
续表
知识点2 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3.教材P122例1改编根据化合价写出下列离子之间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______ ______ _______ —
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
金在左,非金右,
氧化物,氧在后,
原子数,不能漏。
4.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碳酸钙:_______;
(2)碳酸钠:_________;
(3)硫酸铁:___________;
(4)硫酸亚铁:_______;
(5)硝酸钡:__________;
(6)氢氧化钙:_________;
知识点3 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5.[2023广西中考]我国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以减少 对空气的污染。
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C
A. B.0 C. D.
【解析】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中氧元素的化合
价为,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则有,解得 。
6.[2023宜昌中考]市售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 。碘
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
D
A. B. C. D.
【解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零,设中 的
化合价为,其中为价,为价,可得 ,
解得 。
7.教材P122例2改编写出下列化合物中加点元素的化合价:
① ____
② ____
③ ____
④ ____
⑤ ____
⑥ ____
+2
+3
+2
+4
+5
+4
知识点4 化合物化学式的读法
8.教材P123素材改编对下列物质的化学式,读法正确的是( )
C
A.氧化银 B.氧化铁 C.碳酸钙 D. 铝化三氯
【解析】读作氧化汞,氧化银的化学式为。
且要读出数字,读作四氧化三铁,氧化铁的化学式为 。
中含原子团,要读出原子团的名称,从右向左读,读作碳酸
钙。 从右向左读,读作氯化铝。
化合物化学式的读法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从右向左读作“某化某”,如 读
作氯化镁。有时还要读出化学式中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如 读作四
氧化三铁。
9.根据化学式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1) ____;
(2) __________;
(3) __________;
(4) ________;
(5) ________;
(6) ________;

二氧化碳
二氧化锰
氧化钙
硫化锌
氯化镁
(7) ________;
(8) __________。
(9) __________;
(10) ________;
(11) ________;
(12) ________。
氯酸钾
高锰酸钾
氢氧化钠
硝酸钾
氯化铵
硫酸铜
4.1 化学式
课时2 化合价 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
过能力 学科关键能力构建
1.[2023山西中考]在组成化合物的常见元素中,部分元素有可变化合价。下
列纯净物中化合价标注正确的一项是( )
C
A. B. C. D.
【解析】中的化合价为,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中 的
化合价为 ,正确的标注如下:
A B D
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
的原则和常见元素化合价进行分析判断。
2.[2023河南中考]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氧气,反应前后相关物质
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不包括( )
A
A. B. C. D.
【解析】高锰酸钾受热分解过程中锰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
、(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化合物中
常显价,常显 价)。
3.如图是铁元素和氧元素常见化合价的坐标图,
试判断 点对应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B
A. B. C. D.
【解析】点对应化合物中,铁元素显 价,氧
元素显价,所以 点对应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4.[2023金昌中考]可作为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转化为 ,已
知中为价,则 的化合价为( )
B
A. B. C. D.
【解析】设中的化合价为,已知中为价,为
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
,解得 。
5.稀土元素铕 是激光及原子能应用的重要材料。已知氯化铕的化学式
为 ,铕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则氧化铕的化学式为
( )
B
A. B. C. D.
【解析】中,显价,则显 价,所以氧化铕的化学式为

6.新情境[2022杭州中考]某团队研究证明了能够稳定存在
是铂的元素符号),已知该离子中氧元素显 价,则该离子中铂元素的
化合价为( )
D
A. B. C. D.
【解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则该离子的化合价为 ,其中氧元
素显价,设其中铂元素的化合价为,则 ,解得

7.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已知该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则 的
值是( )
C
A.1 B.2 C.3 D.4
【解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有
, 。
8.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氧气____。
(2)铝____。
(3)氖气____。
(4)铁____。
(5)硫___。
(6)氯气____。
(7)氦气____。
(8)碳___。
C
(9)氯化钠______。
(10)氧化镁______。
(11)过氧化氢______。
(12)二氧化锰_______。
(13)五氧化二磷______。
(14)四氧化三铁_______。
(15)氢氧化钠_______。
(16)硫酸铜_______。
9.在学习元素的化合价时,罗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如下表格:
化合价
离子所带电荷数
小明在仔细研究后,发现了化合价与离子所带电荷数之间有“两同三不同”,
请你仔细观察,找出规律:
(1)“两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数值相等
正负号相同
标注位置不同
数值与正负号顺序不同
数值为“1” 时是否省略不同
素养提升
10.请从、、、、 五种元素符号中选择合适的元素,按要求用化学
用语填空。
(1)密度最小的气体____。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氧化物_______。
(4)能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有害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
(或或或
(5)一种黄色固体单质___。
(6)一种金属阳离子______。
(7)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或、等,合理即可)
谢谢!同学们再见!(共13张PPT)
2024年秋季
化学(科粤版)
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专项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阶段强化专项训练
题型1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1.[2023衡阳中考改编]符号表征化学变化是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
方式。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C
A. B.
C. D.
【解析】 生成物错误,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
化学方程式是。 化学方程式未配平,正确的化
学方程式是 。 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也没
有写反应条件“ ”,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
(2)制取氧气时试管口需加一团棉花的反应。
(3)实验室室温下制氧气的反应。
(4)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反应。
(5)镁用于制作照明弹的原理。
题型2 根据微观示意图书写化学方程式
3.[2023临沂中考改编]甲醚被誉为“21世纪的新型清洁、高效燃料”,具有
优良的环保性能,可用作公交车燃料。甲醚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该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观粒子是______(填“分子”或“原
子”)。
原子
【解析】化学变化的实质为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则
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微观粒子是原子。
(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
丙、丁
【解析】由题图可知,丙、丁为含氧元素且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
于氧化物;甲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乙为 ,属于单质。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22广东中考节选]我国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了甲烷向
重要化工原料甲醇的高效转化,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该反应涉及___________种单质,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或两)
不变
【解析】由题中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为甲烷、氧气、氢气在催化剂的
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进而得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在宏观、微观与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天然气是广泛使
用的燃料,其主要成分可发生的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
(1)写出乙物质的化学式: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3 根据题中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
6.根据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并回答相关问题。
书写信息给予题中的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关注题目中出现的信息,
正确书写有关化合物的化学式,同时要注意配平、反应条件、状态符号等。
(1)氨气完全燃烧的一种生成物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另一种生成
物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氯化硅 是制造半导体材料硅的中间原料,在空气中容易吸
收水蒸气生成(白色胶状沉淀)和 而产生白色烟雾,这一过程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然气(主要成分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一定条件下与 反
应生成和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可合成液体燃料,反应中和 的分子个数之比为_____。
谢谢!同学们再见!(共20张PPT)
2024年秋季
化学(科粤版)
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4.1 化学式
课时3 根据化学式进行计算
教材必备知识精练
知识点1 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1.下列化合物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 ( )
D
A. B. C. D.
【解析】、、、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18、28、16。
2.教材P123例3改编求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1) 的相对分子质量。

(2) 的相对分子质量。

(3) 的相对分子质量。

(4) 的相对分子质量。

知识点2 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教材P123例4改编2023年11月7日,我国首艘内河液氨 运输船顺利
首航。 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D
A. B. C. D.
【解析】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等于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乘
积之比,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4.教材P125 T4改编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下列物质中,有一种物质中两种
元素的质量比为 ,该物质是( )
C
A. B. C. D.
【解析】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等于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乘
积之比。中C、元素质量比为。
中C、元素质量比为。中、 元素质量比为
。中、元素质量比为 。
5.教材P124 T3改编[2023潍坊中考改编]《神农本草经》记载,柳树的根、
皮、枝、叶等有清热解毒功效,其有效成分为水杨酸 。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
D
A.相对分子质量为138
B.一个水杨酸分子由16个原子构成
C.水杨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水杨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解析】 水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一个水杨酸分子是由7个碳原子、
6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则一个水杨酸分子含有的原子数目为
。水杨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等于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乘积之比,
水杨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6.[2023山西中考改编]在以下四种均含碳、氢元素的化合物中,碳元素和
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的是( )
B
A.甲烷 B.乙醇 C.丙烷 D.甲酸
【解析】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乘积之比。
选项 物质 碳、氢元素质量比
甲烷 12
乙醇
丙烷
甲酸 12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乘积之比。
注意计算时不能漏乘原子个数。
7.[2023郴州中考]某氨基酸的化学式为 ,已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
9。试计算:
(1) ___。
3
【解析】,解得 。
(2)该氨基酸中C、 元素质量之比为_____。
【解析】该氨基酸中C、元素质量之比为 。
知识点3 计算化合物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8.[2023重庆中考A卷]“醋酸视黄酯”是一种食品营养强化剂,化学式为
,下列对该物质描述错误的是( )
C
A.1个分子中含有56个原子
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
D.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是
【解析】从化学式 可知,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两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C描述错误。
比较同一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大小,可转化为计算该化合物中
各元素的质量比,质量比中对应数值越大,该元素在该化合物中的质量分
数越大。
9.新课标·标签信息[2023荆州中考]某补钙剂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钙片
主要成分:碳酸钙、维生素D
适应症: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用法:口服
规格:片,每片含碳酸钙
A.碳酸钙中钙、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B.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C.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D.服用2片这种钙片,可摄入 钙元素

【解析】A、碳酸钙的化学式为 ,根据其化学式可知,相对分
子质量(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单位不是“ ”)为
,其中钙、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由题图可知,每片钙片 中含碳酸
钙,则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为 ,则服
用2片这种钙片,可摄入钙元素的质量为 。
10.[2023天津中考改编]食醋中含有醋酸 。计算:
(1)一个醋酸分子中含有___个原子;
8
【解析】由醋酸的化学式 可知,1个醋酸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
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所以一个醋酸分子中含有8个原子。
(2)醋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
60
【解析】醋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醋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填最简比);
【解析】醋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4)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谢谢!同学们再见!(共18张PPT)
2024年秋季
化学(科粤版)
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专项1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阶段强化专项训练
题型1 推断物质的化学式或元素组成
1.[2023衡阳中考]实验后试管中残留的硫,常用热的 溶液清洗,发生
了如下反应:,则 的化学式为
( )
C
A. B. C. D.
【解析】
原子
反应前/个 3 6 6 6
反应后(已知)/个 1 2 6 6
的化学计量数为2,则其为 ,C选项正确。
2.[2024鹤壁淇滨中学模拟]尿素\是一种常用的氮肥。尿素受热分解生成一
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
C
A. B. C. D.
【解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尿素中含有碳、氢、氮、氧四种元
素,尿素受热分解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尿素中不含硫元素,不
可能生成二氧化硫,氮气、二氧化碳没有气味,则该气体可能是氨气。
题型2 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3.[2023宜昌中考改编]如图是在密闭容器中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
中“ ”表示汞原子,“ ”表示氧原子,根据此反应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
B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单质
D.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的微观粒子是氧化汞分子和氧
分子,反应后的微观粒子是汞原子和氧分子,将反应前后相同数目的氧分
子消去,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
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氧化汞是由氧化汞分子
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 反应物
中只有化合物,生成物有和两种单质。 生成物汞和氧气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解答微观反应示意图题的一般步骤
(1)观察反应前后是否有相同的分子,若有,则消除相同的分子;
(2)分别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4)根据化学方程式逐项判断。
4.[2023烟台中考改编]我国科学家实现了二氧化碳到葡萄糖和油脂的人工
合成,其中一步关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丙和丁都属于化合物
B.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该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解析】分析题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图示信息,可知甲为 ,
乙为,丙为,丁为,丁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 根
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后分子个数减少。 该反应的反应物有两
种,不属于分解反应(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
质的反应)。、中氧元素均显价, 中氧元素显0价,
则该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题型3 数据分析及计算
5.[2023怀化中考改编]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
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 5 2.2 16.2 0.9
反应后质量/ 4.4 8.1 1.8
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A.
B. 是反应物
C. 为化合物
D.反应中、两种物质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则, 。
反应后,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
的质量减小,是反应物,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 该反应
中,是反应物,、、是生成物,故是化合物。反应中、
两种物质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 。
6.[2023滨州中考]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
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
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C
A.甲物质是生成物
B.反应后乙物质的质量分数是
C.参与该化学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是
D.丁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解析】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及其变化如下: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分数
反应后质量分数
质量分数变化 0
分析上表,该反应可表示为甲乙 丙。
反应后甲物质的质量分数减少了 ,则甲物质是反应物。
反应后乙物质的质量分数为。
参与该化学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是。 反
应前后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则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与该反
应无关的物质。
谢谢!同学们再见!(共42张PPT)
2024年秋季
化学(科粤版)
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单元复习专练
单元知识脑图回顾
0
种类
质量
数目
密闭
质量守恒定律
单元复习专练
中考真题同步挑战
考点1 化学式与化合价T2、4、6、10、11
考点2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应用T3、5、7、8、9、14
考点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T12、13
考点4 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T51
新趋势·一材多题 [2023苏州中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3题:
火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的主要成分有硫黄、硝酸钾、木
炭,爆炸时生成硫化钾 、氮气和二氧化碳。
1.下列相关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B
A. B. C. D.C
【解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硝酸钾由钾元素、氮元素和氧元素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
物。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 硫化钾由钾
元素和硫元素组成,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 碳是由碳元素
组成的单质,不属于氧化物。
2.下列相关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
D
A.硫酸钾 B. 硝酸根离子
C.碳元素的化合价 D. 氮分子
【解析】是硫化钾,不是硫酸钾。 硝酸根离子
的符号为。 标注化合价时,应在化合物对应元素的正上方标注,
且应在数字前标注正负号,故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应表示为 。
3.下列关于黑火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A.黑火药爆炸时产生大量气体 B.黑火药爆炸前后固体质量不变
C.黑火药爆炸时可能有 生成 D.黑火药保存时应该远离火源
【解析】 黑火药爆炸时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所以黑火药爆炸时
产生大量气体。 黑火药爆炸后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爆炸后
固体的质量减小。 黑火药的主要成分中有硫黄,硫在空气中燃烧可
能生成二氧化硫。 黑火药易爆炸,为了保证安全,黑火药保存时
应该远离火源。
4.[2023温州中考]氯化钪可用于制造高性能合金,氯化钪中 的化
合价为,则 的化合价为( )
D
A. B. C. D.
【解析】氯化钪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
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可得的化合价为 。
5.[2023鞍山中考]工业制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 的化学式是( )
D
A. B. C. D.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每
个中含1个钙原子和2个氯原子,则的化学式为 。
6.[2023连云港中考]是一种新型的火箭燃料。下列有关 的
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A.由3种元素组成 B.、原子的个数比为
C.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D.1个 中含有3个氧分子
【解析】是由和两种元素组成的。 分
子中、原子的个数比为。 作为火箭燃料,燃烧过程
中会放出大量的热。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 分子中含
有6个氧原子,不含氧分子。
7.[2023山西中考]在一定条件下,图1的微观粒子之间可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反应后生成图2中的新微观粒子用符号表示正确的一个选项是( )
A
A. B. C. D.
【解析】如图所示,生成物为水,化学式为 ,故选A。
首先将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同样的微观粒子(往往是过量的物质)删除,
然后根据各球模型代表的原子判断各物质。
8.[2023广东中考]梦天舱燃烧科学柜采用 作燃料成功实施首次在轨点火实
验。 完全燃烧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
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分子中C、原子个数比为 D.反应生成、的质量比为
【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反应
前后分子个数不变,每3个分子反应生成3个新分子。 为甲烷,甲
烷分子中C、原子个数比为。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可得出,
反应生成、的质量比为 。
9.新考法 [2023福建中考改编]分别加热等质量的两种
样品,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样品1
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分离出样品1反应后的
固体乙,与 甲混合并加热,固体质量变化曲线
与样品1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 24.0 2.0 0 0
反应后质量/ 0 2.0 1.9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C.该条件下丙和丁均为气体 D.乙是催化剂

【解析】 由题表中信息可知,该反应是甲在乙的催化作用下生成
丙和丁,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由题表中数据可知,
。 由样品2的固体质量变化曲线可知,反应前
后,固体质量减少约 ,则该条件下物质丙是固体,物质丁是气体。
反应前后乙的质量不变;结合固体质量变化曲线图可知,没有加
入乙时,甲分解所需的温度更高;且将乙再次与 甲混合加热时,固
体质量变化曲线与样品1相同,说明乙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则乙是该反
应的催化剂。
10.新情境 [2023重庆中考B卷]2023年4月,考古学家在兵马俑彩绘的研究
中发现了绝美“中国紫”。其原料有石英(二氧化硅)、石绿(一种铜锈)、
硫酸钡和一氧化铅等。用化学用语填空。
(1)4个氧原子____。
(2)二氧化硅的化学式______。
(3)一氧化铅中 的化合价为_____。
11.新趋势·跨学科 [2023台州中考]布洛芬片是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类药物,
其有效成分的化学式为 ,辅料为淀粉、蔗糖、糊精等。
(1)布洛芬片属于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混合物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布洛芬片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2) 由___种元素组成。
3
【解析】 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
(3) 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解析】 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4)高烧时,除服用药物外,用温水擦拭身体也有一定的降温作用,其
原理是____________。
水蒸发吸热
12.新情境[2023江西中考节选]叩问天穹,化学助力。
(1)卫星发射:1970年我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入轨。制造
人造卫星常用到钛合金,工业制取钛 的一种方法:
,式中 为___。
4
【解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个数不变,通过计算可得

(2)载人航天: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运载火箭的燃料
之一偏二甲肼 中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解析】偏二甲肼中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
(3)探月探火:近日“祝融号”火星车发现火星低纬度地区存在液态水,
为星际移民的能源供给提供了可能。利用太阳能电池电解水制氢气的化学
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023娄底中考改编]载人航天器中处理的一种方法是将 与氢气
反应,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1)请写出该反应中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

【解析】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物质的组成可
知,该反应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
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甲烷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解析】甲烷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
14.新考法 [2022福建中考]水是生命之源。通常所说的水为 ,而更广义
的水还包括矿物中的氢氧基团、其他形式的氢 ,它们在高温下才
以水分子的形式释放出来。 是氢、氧原子及其构成微观粒子的示意图。
A
B
C
本题从微观角度探究水分子的形成,基于物质变化的微观实质,构建
氢氧基团和氢原子结合成水分子的过程,落实的化学观念是“化学变化的
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落实的科学思维是“基于实验事实进行证据推理、
建构模型并推测物质及其变化的思维能力”。
(1)一定条件下由A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变化过程中,不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或氢原子、氧原子,合理即可)
(2)参照上图微观粒子表示方法,画出氢氧基团和氢 结合成水
分子的微观示意图: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每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氢氧基团 ,微观示意
图是“ ”,根据水分子的构成,可知每1个氢氧基团和1个氢原子构成1
个水分子,由此可画出氢氧基团和氢 结合成水分子的微观示意图。
(3)科研工作者将“嫦娥五号”采集的月球玄武岩中的磷灰石分解,其化
学方程式为。则 的化
学式为_____。
(4)理论上,通过测量外星球矿样中氢元素的质量,可换算出矿样中水
的质量。若某矿样含氢的质量为 ,则含水的质量
___________ 。
【解析】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则 某矿样含水的质量
为 。
15.创新实验·原理创新 [2023泸州中考改编]老师组织同学们对质量守恒定
律进行了实验探究。回答相关问题。

(1)第1小组设计了甲图的实验方案,用电子秤称量,读
取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前后的质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读数后发现反应前后的质
量并不相等,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生成的氧气逸出装置

(2)第2小组设计了乙图的实验方案,以解决第1小组遇到
的问题。但有同学认为会产生误差,他的理由是气球膨胀
后不可忽略______的影响。老师肯定了该同学勇于质疑、
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
浮力
(3)第3小组善于创新,设计了丙图的实验方案,既能达到本实验的目的,
还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①连接好装置后,打开弹簧夹,推或拉注射器活塞,松开手后
活塞回到原位,说明装置气密性____(填“好”或“不好”)。

②关闭弹簧夹,记录注射器初始读数,加热铜粉,冷却后打开弹簧夹。为
保证锥形瓶内氧气完全反应,实验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答1点);实验中还需要测定的数据是
锥形瓶(含导管)的容积、____________________。
铜粉足量(或反复推拉注射器的活塞,合理即可)
反应后注射器的读数
16.[2023台州中考]市场上有一种“茶垢净”,遇到热水后会产生氧气,并能
深入微小的缝隙快速去除茶垢。
(1)向“茶垢净”中倒入热水,收集一瓶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能
观察到__________。
木条复燃
(2)如图是一台简易制氧机,A瓶中装有“茶垢净”、二氧化锰
和水,氧气可从B瓶盖子上的出气孔排出,供人呼吸。A瓶的
导管伸入B瓶水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
净化气体(或观察产生气体的速率)(合理即可)
(3)现有一瓶“茶垢净”,其制氧量相当于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
量。某人吸氧时需要制氧机提供每分钟 的氧气,请计算用这瓶“茶垢
净”制得的氧气,最多能供他持续吸氧的时间。(氧气密度取 )
解:设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
氧气的体积为
答:用一瓶“茶垢净”制得的氧气最多能供该人持续吸氧的时间为 。
谢谢!同学们再见!(共32张PPT)
2024年秋季
化学(科粤版)
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4.2 质量守恒定律
教材必备知识精练
知识点1 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1.教材P129 T1改编 利用下列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能达到实验目的的
是( )
A
A. B. C. D.
【解析】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必须在密
闭容器中进行,否则无法验证。B项是既有气体参加又有气体生成的反应,
C、D项都有气体生成,且实验都在敞口烧杯中进行,故反应前后称量的
物质总质量不相等,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教材P126探究活动改编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来验证质
量守恒定律。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实验一
(1)实验一中,柯柯把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
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将烧杯放到天平上,称其质量为
;取下烧杯并将其倾斜,使两种溶液混合反应后,再把
烧杯放到天平上,称其质量为,则___(填“ ”“ ”或“
”) 。
(2)实验二中,悦悦用上述相同的方法使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接触,
反应过程中产生气泡,称得反应前后烧杯和试剂的总质量分别为 和
,___(填“ ”“”或“ ”)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用该实验继续探究质量守恒定
律,试剂不变,改变装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产生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无法称量所有生成物的质量
将装置改为密闭容器
实验二
知识点2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3.教材P129 T2改编 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D
A.蔗糖溶于水后总质量不变
B.酒精与水混合后总质量为
C.石蜡熔化前后,其质量不变
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质量减小
【解析】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表现出来的一种规律,适
用于化学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则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
知识点3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4.教材P129长话短说改编 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A
A.分子种类 B.原子种类 C.元素质量 D.分子数目
【解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元素质量、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
质量、物质的总质量肯定不变;分子种类、物质种类肯定改变;分子数目
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5.教材P128讨论与交流改编 下图是水通电分解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
列问题:
(1)请将C图补充完整,使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如图所示
(2)此变化前后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________(填名称)。
(3)从微观角度解释此变化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分子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
知识点4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6.[2023北京中考]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在 中充分燃烧时,不会产生
的是( )
B
A. B. C.木炭 D.
【解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中不含碳元素,在
中充分燃烧不产生 ,故选B。
7.教材P129 T3改编 已知某纯净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 和
,下列关于该纯净物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C
A.只含有碳、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无法判断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物中的碳、氢元素一定来自于该纯
净物,生成物中的氧元素可能全部来自于氧气,也可能来自于氧气和该纯
净物,故选C。
根据某物质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来判断某纯净物元素组成的
题目一般有两类:一类没有数据,答案是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
氧元素;另一类给出具体的数据,需要具体计算,根据数据判断是否含有
氧元素。
8.教材P130 T4改编 现将 和足量B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
和 ,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
B
A. B. C. D.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为 。
4.2 质量守恒定律
过能力 学科关键能力构建
1.如图为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一段时
间后的质量变化,则其化学反应表达式可能
是( )
C
A. B.
C. D.
【解析】化学反应后,质量增大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小的物质是反应
物,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未参与反应的杂质。由题图
可知,、反应后质量减小,为反应物;反应后质量增大,为生成物;
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未参加反应的杂质,
则其化学反应表达式可能是 。
2.足量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反应过程中某相关量
与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该相关量可能是
( )
C
A.固体的总质量 B.氧气的质量
C.原子的种类 D.气体总质量
【解析】足量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反应过程中固体的总质量增大,氧
气的质量减小,原子种类不变,气体总质量减小。
3.创新实验·装置创新 [2022扬州中考改编]
200多年前,拉瓦锡研究水的组成,装置
示意图如下,将水加热成水蒸气通过灼热
的铁管,一段时间后,在出口处收集到一
C
A.实验中收集到的可燃性气体可能是氢气
B.冷却的目的是使水蒸气液化,与可燃性气体分离
C.实验中水蒸气减少的质量等于铁管增加的质量
D.该实验推翻了“水是单一元素物质”的观点
种可燃性气体。实验后称量发现水的质量减少,铁管质量增加,拉瓦锡研
究并判断铁转化为氧化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前
水中含有氢、氧元素,铁中含有铁元素,生成物中也只能含有氢、氧、铁
元素,所以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可能是氢气。 实验中需称量水的质
量,所以需要冷却使水蒸气液化,与可燃性气体分离。 该实验还
生成了氢气,所以实验中水蒸气减少的质量等于铁管增加的质量和生成的
氢气的质量之和。 该实验生成氢气,铁转化为氧化物,根据质量
守恒定律可得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推翻了“水是单一元素物质”的
观点。
4.[2023河北中考]《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用黏土烧制砖的过程,如图所示
为该过程中某反应的示意图(其中“ ”“ ”和“ ”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
原子)。则微观粒子 中( )
B
A.只含有 B.一定含有 和
C.一定含有 和 D.一定含有 、 和
【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分子中含有一个 、一
个 、两个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所以反应物 中一定含有
和 ,故B正确。
5.[2023泰安中考]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在密闭容器
中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反应前
反应后
A.甲和乙是反应物
B.丙一定是化合物
C.
D.反应前后乙、丁改变的质量比是

【解析】A、 由图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后甲的质量减少了
,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 ;同理可以确定
丙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 ;丁是生成物,生成的质
量为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乙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
应的质量为,故 的数值为
。 丙、丁是生成物,则丙不一定是化合物,也
可能是单质。反应前后乙、丁改变的质量比是 。
6.已知某纯净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 二氧化碳和
水。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____ ;该纯净物中含有的元素是_____
_______。
4.8
碳、氢、氧
【解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可知,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为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可
知该纯净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其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氢元素的质量为 ,
,故该纯净物中一定还含有氧元素。
本题还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先算出二氧化碳和水中氧元素的质量
总和,然后与消耗氧气的质量进行比较。若二者相等,则纯净物中只含有
碳、氢元素;若二氧化碳和水中氧元素的质量总和大于消耗氧气的质量,
则说明纯净物中还含有氧元素。
素养提升
7.[2023吉林中考改编]化学兴趣小组用气密性良好的不同装置进行下列实
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一
(1)实验一:称量装置和试剂的总质量为 ,保持
装置密闭,加热铜粉,待装置冷却后,再次称量装置
和试剂的总质量为,与的大小关系是 ___
(填“ ”“ ”或“”) 。
实验二
(2)实验二:将气球中的铁粉倒入锥形瓶后,观
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反应生成氢气),气球
______,电子天平示数减小。
膨胀
实验三
(3)为克服实验二中气球受浮力的影响,在实验三中
利用硬塑料瓶改进实验装置,用电子天平称量装置和
试剂的总质量,接下来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待反应结束后,再次称量装置
和试剂的总质量,电子天平示数不变。
倾斜硬塑料瓶,使稀盐酸与铁粉混合
(4)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其微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质量和数目均不变
谢谢!同学们再见!(共17张PPT)
2024年秋季
化学(科粤版)
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4.1 化学式
课时1 化学式的含义 单质化学式的书写
教材必备知识精练
知识点1 化学式的含义
1.教材P119图4.1-2改编化学式 能表示多种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D
A.表示过氧化氢这种物质
B.表示过氧化氢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表示1个过氧化氢分子
D.表示过氧化氢由2 个原子和2 个 原子构成
【解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表示的意义:
①表示一种物质
②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
①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
②表示一个分子的原子构成
每个过氧化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D错误。
宏观意义
微观意义
2.[2022金昌中考]下图中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二氧化碳
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二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3.下列符号中不具有宏观意义,只具有微观意义的是( )
D
A. B. C. D.
【解析】在化学式前面添加数字,则只有微观意义,即只表示几个分子或
原子。
4.[2024重庆一中期中]下列符号既可以表示一种元素,又可以表示一个原
子,还可以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D
A. B. C. D.
【解析】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
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化学式就是元素符号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
义。该符号是氮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 该符号是氯
化钠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 可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
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 可表示铜元素,表示一个铜原子,还能
表示铜这种物质。
5.教材P125 T5改编若用小球表示原子,则分子模型 可用于表示
( )
C
A. B. C. D.
【解析】由分子模型 可知,该分子由两种原子构成,且1个分子
由3个原子构成。分子由两种原子构成,且1个 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故选C。
6.在“”中有“ 常省略)、2、3、4”4个数字,下列关于它们表示的
意义中,错误的是( )
A
A.“1”表示硫元素的个数
B.“2”表示每个硫酸分子中含有氢原子的个数
C.“3”表示硫酸分子的个数
D.“4”表示每个硫酸分子中含有氧原子的个数
【解析】,B、 标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
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1”表示1个硫酸分子中含有1个硫原子,“2”表示
1个硫酸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4”表示1个硫酸分子中含有4个氧原子。
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微观粒子的个数,“3”表示硫酸分子的
个数。
7.教材P120素材改编下列化学用语解释正确的是( )
D
A. 个水分子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B. 个钠元素
C. 氢气由 2 个氢原子构成
D. 个氯离子
【解析】 可表示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表示2个钠原子。 可表示
1个氢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构成的。
8.请写出下列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1) 中的“2”表示___________。
(2) 中的“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中的“2”表示_________________。
(4) 中的“3”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个氢原子
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2个一氧化碳分子
1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
知识点2 单质化学式的书写
9.[2023北京中考]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氮分子的是( )
B
A. B. C. D.
【解析】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
应的数字,所以2个氮分子表示为 。
10.教材P120素材改编根据所学知识书写下列单质的化学式。
单质类型 物质名称 化学式
金属单质 铜、铁、汞 (1)_____________
非金属单质 碳、硫、硅 (2)__________
氢气、氧气、臭氧 (3)_____________
稀有气体单质 氦气、氖气、氩气 (4)_____________
、、
C、、
、、
、、
谢谢!同学们再见!(共16张PPT)
2024年秋季
化学(科粤版)
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易错疑难集训
教材易混易错集训
易错点1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1.[2024毕节期末]中国科学家成功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了葡萄糖
。下列关于葡萄糖的组成和构成说法正确的是( )
B
A.一个葡萄糖分子中一共有三个原子
B.葡萄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葡萄糖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D.葡萄糖分子中含有氧分子
【解析】葡萄糖的化学式为 ,一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的原
子数为。 葡萄糖是由葡萄糖分子构成的,不是由
原子构成的。 葡萄糖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不含
氧分子。
2.化学观念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
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C
A.元素观:过氧化氢和水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结构观: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C.微粒观:过氧化氢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D.转化观: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水
【解析】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过氧化氢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
构成。
易错点2 化学式与化合价
3.新课标·标签信息 [2023武汉中考]某管道疏通剂标签上的部分文字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品名:管道疏通剂
成分:氢氧化钠、铝粉、硝酸钠
注意事项:使用时要防明火
保存方法:密封
适用范围:毛发、残渣等淤积物
A.氢氧化钠中阴离子的符号为 B.氢氧化钠中含有一种金属元素
C.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D.硝酸钠的化学式为

【解析】 氢氧化钠中阴离子
的符号为。 氢氧化钠由
钠、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中钠
属于金属元素。
硝酸钠的化学式为 。
4.新考法某同学在学习中建构了“氮及其化合物的价类关系图”。
(1)氮气是由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构成的。
分子
(2)在纯净物中,根据________________,可以
把它们分成单质和化合物。
组成元素的种类
(3)写出图中A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_____。
(4)与图中的点对应不相符合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______。
易错点3 元素符号及其周围数字表示的意义
5.[2023内江中考]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C
A.2个钠离子: B.3个氮原子:
C.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D.氯化锌的化学式:
【解析】 离子符号的表示方法是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的右上
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表示多个
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数字,则2个钠离子表示为 。
原子的表示方法为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
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 3个氮原子表示为。
氯化锌中锌元素的化合价为,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所以氯化锌的化
学式为 。
6.如图为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据此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意义。
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①化学符号前
面的数字表示分子(或原子、离子)的个数;
②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该元素原
子的个数;③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在
该物质中的化合价;④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
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1)化学式前面的数字: _________________。
(2)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 ___________。
(3)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 ___________。
(4)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数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6)化学式中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个一氧化碳分子
2个铁离子
2个氢原子
一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是
谢谢!同学们再见!(共44张PPT)
2024年秋季
化学(科粤版)
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4.3 化学方程式
课时1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书写
教材必备知识精练
知识点1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教材P132素材改编我国古代的火法炼硫,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该化学方程式中可获得的信息是( )
D
A.反应物有两种 B.生成物有一种
C.反应速率很快 D.反应条件是高温
【解析】A、 由该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只有一种,生成物有两
种。 化学方程式不能体现反应速率的快慢。
2.[2023北京中考]下列关于 的说法正确的是
( )
C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C.生成的与的分子个数比为
D.参加反应的与生成的的质量比为
【解析】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根
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每2个过氧化氢分子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下生成2个水分子和1个氧分子,则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发生了变化。
根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在该反应中生成的与 的分子
个数比为。在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与生成的 的质量比
为 。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以 为例说明:
(1)定性角度: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表示化学反
应中物质的变化。
(2)定量角度(质量关系) 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
生成36份质量的水。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关系。
(3)定量角度(微观粒子个数关系) 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
生成2个水分子。揭示了化学反应中微观粒子的变化,并反映出微观粒子
个数的比例关系。
3.教材P132讨论与交流改编下列关于 的叙述,正确的
是( )
C
A.可读作:铁加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
B.表示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铁
C.如果把反应条件“点燃”去掉,这个反应不符合客观事实
D.和反应,能生成
【解析】A、读化学方程式时,“”应读作“和”“与”“跟”,“ ”
应读作“生成”“反应生成”;该反应可读作:在点燃条件下,铁和氧气反应
生成四氧化三铁。 该反应可表示每168份质量的铁和64份质量的氧
气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232份质量的四氧化三铁,则 和
反应,氧气有剩余,不能生成 。
知识点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4.教材P132素材改编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书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A.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B.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化学方程式左边写反应物,右边写生成物
D.反应中若有气体,前后都需标注“ ”号
【解析】当反应物中没有气体时,生成物中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后标“ ”号;
当反应物中有气体时,生成物中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后不标“ ”号;反应物
中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后不标“ ”号。
5.新情境制作化学氧自救呼吸器可用一种名为超氧化钾 的黄色固体
作生氧剂,其反应原理为,该反应中 的
值是( )
B
A.4 B.3 C.2 D.1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氧原子数目不变,则有
,得 。
6.小佳的作业本上写有下面4个化学方程式。
A.
B.
C.
D.
(1)化学式写错的有___(填字母,下同);
(2)化学式正确但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有____;
(3)反应条件应该注明而未注明的有_____;
(4)“ ”“ ”号使用不当或遗漏的有_____。
A
7.教材P136 T4改编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写在方框
里,1也要写出)。
(1)
(2)
(3)
(4)
(5)
1
5
3
4
1
3
1
3
2
1
2
1
4
3
4
2
2
1
8.教材P136 T5改编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1)电解水。
,分解反应
(2)灯泡里放极少量的红磷来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
,化合反应
(3)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分解反应
(4)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分解反应
4.3 化学方程式
课时1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书写
过能力 学科关键能力构建
1.[2023天津中考]在反应 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
的是( )
B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
B.反应前后锌元素的质量没有发生改变
C.参加反应的碳与氧化锌的质量比为
D.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 该反应前后只有氧元素的化合价无变化(有单质参加或
生成的反应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则锌元素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
参加反应的碳与氧化锌的质量比为 。
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固体减少的质量是生成二
氧化碳的质量。
2.新情境乙醇是一种“绿色能源”,将乙醇加入汽油中有利于保护环境。乙
醇完全燃烧的反应可表示为:,其中、
的数值分别是( )
A
A.6、3 B.6、6 C.5、7 D.3、3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反应前后氧原子的数目相等,则
, ;反应前后氢原子的数目相等,则
。故选A。
3.[2023河南中考]下图为治理汽车尾
气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
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A.该反应能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C.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
D.化学方程式为:
【解析】甲是、乙是、丙是、丁是 ,配平可得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 ,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

本题通过图示考查学生对信息的获取与加工能力,并引导学生从“宏
观—微观—符号”三重角度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
4.现有下列物质:水、铁丝、氧气、硫粉、高锰酸钾。从中选出物质,写
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各一个。
(1)物质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2)有两种气体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
(3)物质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一种物质受热分解生成三种物质。
素养提升
5.某化工厂以食盐和水为主要原料生产多种化工产品。
【解析】本题是关于化学方程式书写的信息题,需要把握好以下三点:①
根据实验事实书写物质的化学式,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化学方程式,
③正确标注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的状态符号,当反应物中有气体时,生成物
中的气体不标注“ ”号。
(1)以食盐和水为反应物,经过电解制得、、 三种物
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气溶于水可生成次氯酸和盐酸 ,其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气可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_________________。
(4)次氯酸 不稳定,在光照的条件下易分解生成氯化氢
(溶于水形成盐酸),并放出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 可用氯气和氢氧
化钠反应来制取,同时生成氯化钠和一种氧化物,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23滨州中考改编]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
重要思维方法。下图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甲醇 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请你结合图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微观反应示意图题的命题角度
(1)判断物质的类别:混合物、纯净物、单质、氧化物等。
(2)书写图中微观粒子代表物质的化学式:首先弄清每种小球代表
的原子,每种微观粒子中各种原子的个数,再据此写出化学式。
(3)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物质的质量比及微观粒子个数比:
去除不参加反应的微观粒子,即等个数消除掉反应前后一样的微观粒子。
(4)判断基本反应类型:先根据微观示意图或写出的化学方程式确
定各反应物及生成物的种类,再根据基本反应类型的概念进行判断。
(5)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要求准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
含义。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不变;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
类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
能再分。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
应中甲与丙的微观粒子数目之比为_____。
(2)乙构成的物质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___。
(3)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0

谢谢!同学们再见!
2024年秋季
化学(科粤版)
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4.3 化学方程式
课时2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教材必备知识精练
知识点1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和步骤
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在该反应中,氢气、氧气、水的质量比为
( )
D
A. B. C. D.
【解析】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
之积的比,写出化学方程式,分别计算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其相对分
子质量的积,然后得到结论。
则该反应中氢气、氧气、水的质量比是 。
2.教材P134 例1改编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解题步骤是( )
B
①正确地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列比例式 ③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
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未知量 ④设未知量 ⑤简明地写出
答案 ⑥求未知量
A.①③④②⑥⑤ B.④①③②⑥⑤ C.①②⑥③④⑤ D.①④③②⑥⑤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一般步骤为:④设未知量;①正确地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
乘积以及已知量、未知量;②列比例式;⑥求未知量;⑤简明地写出答案。
故选B。
知识点2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3.教材P135例2改编[2023岳阳中考]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若要制取 氧气,理论上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解:设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 。
答:理论上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 。
4.教材P135例3改编[2023北京中考]纳米铝冰作为火箭固体推进剂具有广阔
的应用前景。 以上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该反应中,若有 发生反应,计算
参加反应的 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解:设参加反应的的质量为 。
答:参加反应的的质量为 。
5.新考法[2022山西中考]某创新小组
的同学,在用作催化剂制取
的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困惑,通过老师
点拨,他们厘清了思路,找到了解决
问题的办法,小华将图像绘制在黑板
上,并将方法分享给其他同学。
(1)观点分享: 曲线始终不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没有加热(或加热温度太低,或反应未开始)
【解析】分析图像信息, 曲线代表随着时间的延长,二氧化锰的质量分
数始终不变,说明反应未开始,可能是因为加热温度太低。
(2)展示交流:结合黑板上的试题要求,请写出解题过程(最后结果精
确到 )。
解:氯酸钾的质量为
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2KCl ↑
245 96
6g
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以及最初二氧化锰
在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可计算出反应前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根据 曲
线,可知氯酸钾全部反应。根据反应中氯酸钾与氧气的质量关系以及反应
前混合物中所含氯酸钾的质量,可计算反应生成的氧气质量。
谢谢!同学们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