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口与人种教案杨汛桥镇中学七年级社会思品备课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理解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2.理解世界人口问题;3.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和分布.能力目标1.学生学会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分布状况以及世界人种的分布2.通过地图,能分析影响各地区人口密度的自然原因;3.根据有关人口统计数据,学会绘制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了解世界人口问题,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2.通过对世界三大人种特点的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种族平等思想;3.通过读图.绘图的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审美能力.教学重点 人口的分布和人口问题及人种教学准备 世界人口分布图,世界人种的分布图,世界地形图,世界气候分布图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设计引入新课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 ( http: / / www.21cnjy.com )竞争强烈.就业困难.就拿我国来说吧,现在我们听的最多和说的最多的词就是 “竞争”和 “下岗”两个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 人口不断增长是原因之一.板书 一、世界人口的增长.课堂活动1教师引导出示 “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4.1,要求学生讨论:地球上的人口总数是怎样变化的?学生观察思考回答师生小结从“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出,1830年,世界人口数约为10亿,1930年,人口数也只有20亿,在这长达100年的时间里,人口数仅增长了10亿,而在1987年,人口数约为50亿,1999年人口数就有60亿,时间相隔才12年,人口就增加了10亿。教师承接从“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中可以直观的看出,曲线平缓,人口增长缓慢,曲线较陡,说明人口增长较快。所以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的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中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课堂活动2指导活动看书中图4.3“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完成活动1,即计算世界人口从1830年的10亿到1990年的60亿,人口每增10亿所需的时间,让学生将答案填入右表中,然后看看这些数值的变化规律。师生小结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人口每增加10亿,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需的时间逐渐趋(短)。这表明在这段时间内,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逐步趋(快)。教师讲述人口的增长与医疗卫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业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据有关资料调查,现在每年出生的婴儿数大大多于死亡人数,使的人口总数不断提高,显然,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和死亡的人数决定的。指导学生活动看书中图4.2“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示意图”,从图中了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含义。师生小结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是由人口的出生率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死亡率的所决定的,即由人口自然增长率来决定的。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时,表示人口增加,数值越大,表示增加越多,也就是人口增长快;当人口增长率等于0时,表示人口既不增长,也不减少,也就是人口停止增长;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时,表示人口减少,绝对值越大,表示减少越多,也就是人口减少快。讲述 通过以上活动可以得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界人口在不断增长,而且是增长速度不断加大,但各国增长不同,即世界人口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那世界人口是怎样分布的呢?板书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教师讲述明确人口密度的概念,“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公式:人口密度=该地区的总人口数/该地区的总面积。它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人口稀密的程度。课堂活动5指导学生活动 看书中图4.6填写表格教师小结从表中可以看出,A地人口密度较B地小,也就是人口分布较稀疏。所以世界各地的人中密度是不相同的。教师提问 世界哪些地方稀疏,哪些地方密集?课堂活动6组织活动 请大家从自然条件,历史或其他方面分析影响人口密度不同的原因。学生讨论师生小结 ①世界人口稀疏区⑴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如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⑵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如南美洲洲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地区;⑶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如亚洲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地区,南极洲更是无人口的地区;⑷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如中国的青藏高原。②世界人口稠密区的分析⑴从自然条件看,这四个地方都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气候较为适宜;同时地势平坦,大都在平原地区(亚洲东部是中国的华北平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亚洲南部是印度的恒和平原,欧洲主要分布在中欧和西欧平原,东北美洲东部是五大湖地区),所以,自然条件比较优越。⑵另外,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也影响人口的分布:亚洲的东部和南部都是人类发祥地之一,人类在这里聚居的历史悠久,农业发展较早;欧洲和北美洲东部都是工业较早的地区,经济比较发达。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今在中国各城市不仅涌入乡村人,还有许多的外国朋友也能投资、观光等,你们见过外国人吗?他们的体型有什么特点?板书 四、不同的人种。组织活动同学们看到的这些外国人,以肤色的不同大致可以把他们分成三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请三个同学上来描述一种人的特点。学生活动教师讲述人种也叫种族:指在自然体质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如:肤色、眼色、发色、发型、身长、面型、鼻型、血型等)的人群。师生总结黄种人:皮肤呈淡黄色、头发墨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黑种人: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白种人:肤色、眼色、头发都很浅,头发天生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薄、组织活动请同学们列举出自己知道的三种人中杰出人物(如:科学家、文学家、体育明星,歌星等)讲述世界上的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一些有种族偏见的人,把某些人种说成是“高等”或“优等”的,并对“低等种族”的人加以歧视和压迫,都是应该遭到反对并且谴责的言行。教师提问人种的区别只是身体外部特征的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呢?(参照阅读材料)教师小结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又杂环境的长期影响下表现了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己的适应性。例如肤色:一般说来,人体的肤色的变化决定于人体内部色素量的变化,而色素量的多少又与光照强烈程度有关。色素多、肤色深的人大多集中在阳光充足的地区,随着纬度的推移,纬度越高,阳光越弱,人体的肤色也就越浅。在欧洲,南欧人的肤色比北欧人肤色深,同样在亚洲,南亚人比北亚人肤色深。再比如气候对人体结构的影响,一般说来,生长在寒冷气候区的人比生长于炎热气候区的人其身体较肥大,而后者的身体趋于细长。人们长期生活在一环境中受到环境影响,身体逐渐形成了适应环境的特征。如:黑种人为了适应炎热的气候,头发多为卷曲。可形成一个“隔热层”,起到散热作用。教师提问世界人种的分布又是如何呢?师生小结黄色人种重要在亚洲;白色人种主要在欧洲;黑色人种重要在非洲。1、 白色人种:欧洲、亚洲西部和南部、非洲北部、北美洲中部、南美洲东部沿海及大洋州;2、 黄色人种: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北部和西部;3、 黑色人种:非洲南部和中部。教师引导阅读课本最后一段内容强调我们知道了种族只是外部特征的不同,没有优劣之分。我们全球只有一个人类。对人类的人为划分只是为了区别居住在不同地方的人在外在的一些生理特征的差异,这种差异是长期自然选择和环境适应与变异的结果。二战时期,希特勒宣布亚利安人为高级人种,有权统治世界。法西斯大肆屠杀了几百万犹太人,使哟犹太人濒临灭绝的危险;日本帝国主义也曾宣称大和民族是世界上的优秀民族,应当领导世界。这种说法完全错误的。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