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课 地形多样杨汛桥镇中学七年级社会思品备课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说出五种地形类型及各自的特点,学会从地图中获取信息;2.能够分析概括亚洲地形的特征,学会通过探究合作获取信息;3.能够用实例说明地形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学会分析和归纳。(二)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示意图和景观图说出五种地形类型,并能说出各自的特点;2.能够通过探究,分析亚洲地形的特点;利用地图描述亚洲地形的总体特征。(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学习中感受自然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2.享受探究地理问题的乐趣,形成乐学的态度。【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地形类型及特征难点:亚洲地形的总体特征【教学策略】:1.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教学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同时采用地图和图表教学法,帮助学生认识、分析和归纳地形的特征及分布。2.融入生活元素,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生活实践能力。3.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展示手段,为呈现问题创设提供情境条件。4.采用板演指导学生学习,准确把握教学内容。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图片导入:不同的地形图片里的这些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是不同自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环境的显著标记。而自然环境是了解一个地区区域特征的重要内容,小到一个城镇,大到整个地球,区域差异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自然环境的差异。展示课题:《第二课 自然环境》设问:自然环境的差异又可以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呢?教学方式:学生思考并提问。注意点:对学生的回答应给予即时评价。设计意图:使学生对第二课自然环境有一个总的认识。2.教学环节一:……(1)五种基本地形给出图 2-13、2-14、2-15、2-16叫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思考下列问题:①你都看到了哪些类型的地形?②以上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分别有何特征?地形类型 海拔高度 主要特征山脉 500米以上 高大,连绵起伏,脉络分明。丘陵 500米以下 起伏和缓平原 200米以下 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主要分布在大河两岸和濒临海洋的地区,人口集中的分布的地方。高原 500米以上 起伏不大,但边缘处比较陡峭 盆地 四周被群山,高原环绕,相对高度较低③画一画:五种基本地形类型 ( http: / / www.21cnjy.com ) (2)世界上重要的地形单元读图教材附录中的《世界地形图》,找一找以下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并说一说它们各自所在的大洲?①山脉:落基山脉——北美 安第斯山脉——南美(最长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欧洲阿特拉斯山脉——非洲 喜马拉雅山脉——亚洲(最高山脉)②高原:巴西高原——南美(面积最大高原) 东非高原——非洲 南非高原——非洲 青藏高原——亚洲(最高高原)③平原:亚马逊平原——南美 东欧平原——欧洲 西西伯利亚平原——亚洲(北半球最冷的平原)④盆地:刚果盆地——非洲教学方式:首先引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形图的一般方法(关注色彩与相应高度)然后让学生到多媒体地形图上指出。(3)亚洲地形要求:看《世界地形图》上的亚洲和P32亚洲的地形图设问:你知道亚洲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总结:一个地区的地形特点,一般可以从海拔、地面起伏、地形的种类和分布三个方面来描述。合作探究完成P32探究题。①在图上找出亚洲海拔的最高点和最低点,指出其各自的海拔,并计算它们之间的相对高度。据此,说一说亚洲地表起伏的特点?最高点:喜马拉雅山脉8844.43米 最低点:四海-415米 相对高度:9259.43米亚洲地表起伏的特点:地表起伏很大②在图上找找亚洲有哪些地形类型?据此,说说亚洲地形种类的特点?地形种类的特点:地形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③在图上找出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的位置,并说说其分别用什么颜色表示?④在图上找出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和德干高原、伊朗高原,并说说其分别用什么颜色表示?⑤根据问题4和5,总结亚洲地势有何特点?亚洲地势特点:地面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提示:分析地形特点的一般方法:先描述地势起伏状态、在归纳地形类型及分布,例如,地势 ,以 地形为主,分布 )。⑥根据以上学习,归纳亚洲地形有何特点? 特点:地形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且集中在亚洲中部,地面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4.拓展运用:出示亚洲人口分布图和亚洲主要河流分布图探究:地形特点对人口分布和河流走向的影响?(以亚洲为例)意图:说明自然环境会影响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5.课堂小结:结合板书,学生归纳6.作业布置:作业本七、【板书设计】:(可采用逻辑体系式、图表式等等) 概念——特征地形多样(五种地形) 亚洲地形的特征 地形与人类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