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抢分法宝04 八年级下册(考情分析+思维导图+考点梳理+误区点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抢分法宝04 八年级下册(考情分析+思维导图+考点梳理+误区点拨)

资源简介

抢分法宝04 八年级下册
目录
【考情分析】分析考情,总结常考点及应对的策略
【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形成知识逻辑联系
【考点梳理】梳理核心考点,把握全册重点
【误区点拨】点拨常见的易错点
八年级下册也是中考的重点内容。常涉及到的考点有党的领导(关联九年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保障人权、规范权力运行、宪法的地位、增强宪法意识、基本权利、基本义务、权利义务相统一、我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自由与法治、珍视自由、践行平等、公平正义等。
1.从考点频率看,本册考点分布比较均匀,各个单元均有涉及。一、四单元主观题频率较高,二、三单元对选择题的考察较多,
2.从题型角度看,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均有涉及。关于权利义务、国家机构的考察选择题相对较多。主观题考察形式比较多样,综合分析和点评、辨析题都有出现,尤其是自由和法治的关系和权利义务相统一常常会考到点评题。(比如:×××在疫情期间拒绝做核酸、违反防疫政策,请对其行为进行点评。)党的领导是中考的核心考点,宪法的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知识点易和九年级“全过程人民民主”关联起来考察,运用的材料多为新法新规的制定或修改过程。
附2022年版课程标准。核心素养:
1.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进程中的领导作用;积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政治认同)
2.了解宪法的主要内容,明确宪法的地位与作用,认识国家基本制度和国家机构,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法治观念)
3.了解法律对国家安全的保障作用,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法治观念)
4.理解法律是实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基本途径。(法治观念)
★★1.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最本质特征是什么?
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
★★★2.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③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⑤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3.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的基本原则。
★★4.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因?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③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5.国家怎样尊重和保障人权?
①尊重和保障人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②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③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要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④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⑤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⑥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6.怎宪法为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
(1)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2)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3)规范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4)P18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7.宪法如何规范权力运行?
(1)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2)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是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3)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4)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8.我国宪法的本质和我国宪法地位?
本质: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的地位?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②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③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④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9.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①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④宪法是国家法治统一的基础。
★★10.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①学习宪法,理解宪法的主要内容,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
②认同宪法,我们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
③践行宪法,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中。
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
★★1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哪些?
(1)政治权利。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言论、出版等自由;③监督权。
(2)人身自由。①人身自由不受侵犯、②人格尊严不受侵犯、③住宅不受侵犯、④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①财产权、②劳动权、③物质帮助权、④受教育权、⑤文化权利。
(4)其他权利。包括: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12.公民应怎样正确行使权利?
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③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④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13.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①遵守宪法法律 ②维护国家利益 ③依法服兵役 ④依法纳税
⑤其他义务: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14.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如劳动和受教育。
★★15.怎样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①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有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②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1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及基本内容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内容: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③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④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
★★17.我国人大代表的职权和义务有哪些?
(1)职权:有权依法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审议权)、表决各项决定(表决权)、提出议案(提案权)和质询案(质询权)。
(2)义务:人大代表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18.为什么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19.怎样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
③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④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20.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有哪些?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党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制度)
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制度)
★★2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2.为什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①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①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②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人民当家做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3.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立法权。(2)决定权。(3)任免权。(4)监督权。
◆补充:人大代表的职权?
(1)审议权。(2)表决权。(3)提案权。(4)质询权。
如何区分四个职权?(注意:四个“权力”的区分关键是看内容)
(1)如果是关系法律的立、改、废的决定则是立法权。
(2)如果是对国家机关干部进行选举、任命、罢免的决定则是任免权
(3)关于“一府一委两院”及其工作人员的年度报告等的审查、审议、讨论则是监督权。
(4)关于国家大政方针、重大事项、规划的通过是决定权。
★★24.行政机关与人民的关系?行政机关为什么为人民服务?
①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行政机关的权力来自人民,是人民授予的。
②行政机关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25.行政机关应如何行使职权?
①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行政机关享有哪些职权,具体如何行使职权,都必须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
②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
③行政机关的职权通常由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具体实施。必须加强对行政权的监督和制约,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责要对等,失责要追究,侵权要赔偿。
★★★★26.法治与自由的关系?
① 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
②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损害。
★★27.我们应该怎样珍视自由?
①珍视自由,就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②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28.我们应如何践行平等?
①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
②践行平等,就要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
③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
④践行平等,需要每个公民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29.如何坚守公平?
(1)个人维护公平:①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②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2)制度保障公平:①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②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30.正义的价值(重要性)/为什么维护正义?
①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
②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
③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
④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
★★31.如何守护正义?
(1)个人守护正义:
①个人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②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2)司法维护正义:
①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
②国家积极推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
1.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可以脱离社会而存在。立法法是立法活动的基本法律,是国家的根本法/立法法规范国家立法制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 )
[解析] 分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权力的行使不应受到任何限制。( × )
[解析] 分析: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3.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总和/其他法律的具体化。( × )
[解析] 分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4.宪法内容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 × )
[解析] 分析: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5.实施宪法监督制度就能够保证公权力规范运行。( × )
[解析] 分析:实施宪法监督制度有利于保证公权力规范运行。
6.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 )
[解析] 分析: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7.人身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 × )
[解析] 分析: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8.行使监督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 × )
[解析] 分析: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9.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财产权。( ×)
[解析] 分析: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人身自由。
10.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
[解析] 分析: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11.权利是法律赋予我的,怎么行使是我的自由。( × )
[解析] 分析:法律赋予公民权利,但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12.网络问政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
[解析] 分析:网络问政拓宽了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渠道。
13.权利和义务是完全对立的。( × )
[解析] 分析: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14.放弃权利就可以不履行义务。( ×)
[解析] 分析:某些权利可以放弃,但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必须履行。
15.享受了多少权利,就应履行多少义务。( × )
[解析] 分析: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不能以享受权利多少作为履行义务的前提。
1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
[解析] 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7.人大代表行使决定权,为人民群众办实事。( × )
[解析] 分析:决定权是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大代表没有决定权。
18.村民议事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机关。( × )
[解析] 分析: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机关。
19.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解析] 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20.人民政协通过提案行使国家权力,推动政府提升服务意识。( × )
[解析] 分析: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它不是国家权力机关,不能行使国家权力。
21.国家权力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的执行机关。( × )
[解析] 分析: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22.个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 )
[解析] 分析: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23.政府进行科学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 )
[解析] 分析: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24.人民代表大会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 )
[解析] 分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25.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元首,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
于最高地位。( × )
[解析] 分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26.国务院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 )
[解析] 分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务院是我国的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27.行政机关的干涉可杜绝司法不公的产生。( × )
[解析] 分析:司法机关独立行使权力,不受行政机关的干涉。
28.监察委员会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 × )
[解析] 分析:监察委员会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
29.处置职责是监察委员会的首要职责。( × )
[解析] 分析:监督是监察委员会的首要职责。
30.自由就是不受限制、随心所欲。/我的自由我做主,无须他人来干涉。( × )
[解析] 分析:自由不是随心所欲,是有限制的、相对的。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31.平等就是一般情况区别对待、特殊情况优先对待。( × )
[解析] 分析:平等是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32.面对生活中的不平等现象,我们只能选择隐忍。( × )
[解析] 分析: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
33.公平就是人人拥有相同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 )
[解析] 分析:公平就是人人拥有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34.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因此我们没有必要去维护公平。( × )
[解析] 分析:公平是相对的,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不可能实现绝对公平,但我们仍然要为创造一个更加公平的世界而不懈努力。
35.遇到非正义的行为,必须奋不顾身、敢于搏斗。( × )
[解析] 分析:遇到非正义行为,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又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