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县杨汛桥镇中学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案 《乡村与城市》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绍兴县杨汛桥镇中学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案 《乡村与城市》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课 乡村与城市
杨汛桥镇中学七年级社会思品备课组
一、教学目标
1、从生活经验出发,感受乡村与城市两种聚落的景观差别、居民生活内容的异同。
2、初步理解影响聚落特征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3、从现实生活出发,感受区域差异的存在,理解区域联系的必要性。
4、深入生活,学习从生活中获取知识及进行简单的社会调查。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比较乡村与城市的差异
2、难点:理解聚落分布与自然环境、人文因素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社会调查
四、课时:3[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五、教学设计思路:
1. 从初一学生的年龄出发,尊重他们的语言习惯和审美情趣,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景观图片、录像,让学生多看多讲,增加趣味性,激发学习的积极性。2·1·c·n·j·y
2. 采用讨论比较方式,开展“活动”,充分利用“活动”,通过学生亲自看、读、动脑,动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 多设计一些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的,有亲合力的话题,让学生展开讨论,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引发共鸣,由已知引出未知。21·世纪*教育网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详见课件)
【乡村聚落】
一、乡村聚落:即村落,是乡村地区人们的居住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二、乡村聚落的特点:21世纪教育网
村落分布特点 自然环境特点
洪涝区 高地上 避免洪涝威胁
干旱地区 水源充足且供水方便的地方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不足
(1)分布和形态等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问题与思考:对比图1—17和图1—18,分析平原和山谷村落的形态有什么不同?
平原地区村落密集多呈组团状,山谷中村落多呈条带状 。
(2)房屋建筑(传统),往往体现出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
房屋建筑特点 自然环境特点
云南傣族民居21世纪教育网 竹木搭建而成,往往悬离地面 降水丰富,地面潮湿
沙特阿拉伯乡村民居 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
(3)由于所处自然条件的差异,人们的生产活动各不相同,生活也各具特色。
△问题与思考:观察图121乡村生活照片,说一说不同乡村聚落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差异,并给每幅图片拟一个标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图人们从事耕种耕作,是农村;B图人们从事捕鱼工作,是渔村;C图人们从
事植树造林工作,是林场;D图人们从事放牧工作,是牧村。
第二课时
【城市聚落】21世纪教育网
一、城市聚落的形成
二、城市聚落的特点:
(1)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有很大不同。
(2)城市有大有小,人口有多有少,特色与功能各异。
△问题与思考:任何一座城市的功能都不是单一的,都是集多种功能于一体。据图1—24,分析北京市拥有哪些功能区,分别给它们命名。21教育网
A: 大学和高科技园区 ,B: 商业区 ,C: 居民区 。
○ 总结: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的主要差异
乡村 城市
自然景观 以农田为主,房屋稀疏 高楼林立,交通网络纵横交错
建筑物(高度、密度等) 低,稀疏21世纪教育网 高,密集
公共实施(类型、数量、便利程度等) 类型少、数量少、不过便利 类型多、数量多、非常便利
人口(人口数量、人口密度、职业等) 人口数量多、人口密度小、农民 人口数量少、人口密度大、工人
【往来在区域之间】
自然条件、社会生(2)房屋建筑(传统),往往体现出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
房屋建筑特点 自然环境特点
云南傣族民居 竹木搭建而成,往往悬离地面 降水丰富,地面潮湿
沙特阿拉伯乡村民居 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白天炎热,昼夜温差大
(3)由于所处自然条件的差异,人们的生产活动各不相同,生活也各具特色。
△问题与思考:观察图121乡村生活照片,说一说不同乡村聚落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差异,并给每幅图片拟一个标题。21·cn·jy·com
A图人们从事耕种耕作,是农村;B图人们从事捕鱼工作,是渔村;C图人们从
事植树造林工作,是林场;D图人们从事放牧工作,是牧村。
第二课时
【城市聚落】
一、城市聚落的形成
二、城市聚落的特点:
(1)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有很大不同。
(2)城市有大有小,人口有多有少,特色与功能各异。
△问题与思考:任何一座城市的功能都不是单一的,都是集多种功能于一体。据图1—24,分析北京市拥有哪些功能区,分别给它们命名。www.21-cn-jy.com
A: 大学和高科技园区 ,B: 商业区 ,C: 居民区 。
○ 总结: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的主要差异
乡村 城市
自然景观 以农田为主,房屋稀疏 高楼林立,交通网络纵横交错
建筑物(高度、密度等) 低,稀疏 高,密集
公共实施(类型、数量、便利程度等) 类型少、数量少、不过便利 类型多、数量多、非常便利
人口(人口数量、人口密度、职业等) 人口数量多、人口密度小、农民 人口数量少、人口密度大、工人
【往来在区域之间】
自然条件、社会生产和人文环境不同,生活特点各异。人们的物质生活多样化需求,各区产和人文环境不同,生活特点各异。人们的物质生活多样化需求,各区域之间要实现优势互补,加强经济、人才、信息、文化和技术等方面的联系。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灵活掌握教学时间与内容。21cnjy.com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