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课件(共30张PPT内嵌视频)-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课件(共30张PPT内嵌视频)-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碳”寻宋人
智慧与风雅
---第六单元复习
第一章



黄庭坚
苏轼
宋徽宗 赵佶
初识



应用于超导、材料等领域
C60
作装饰品
裁玻璃
切割大理石
作铅笔芯
石墨电极、电刷
润滑剂等
1.几种碳单质及其用途
一、碳单质
石墨
性质
用途
决定
反映
金刚石
C60由 构成(分子或原子)
分子
碳单质物理性质差异大的原因: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结构
性质
决定
反映
巩固提升
1.右图为东晋出土的嵌金刚石金指环,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钻戒。
(1)金刚石保存上千年依然光华璀璨,是因为 。
(2)《本草纲目》中提到:“西海流砂有昆吾石…… 割玉如泥,此亦金刚之大者。“割玉如泥”说明金刚石具有
的性质。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硬度大
2.化学性质
稳定性
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可燃性
还原性
一、碳单质
C+2CuO 2Cu+CO2
高温
2C+O2 2CO
C+O2 CO2
点燃
点燃
细品



中煤炭毒,土炕漏火气而臭秽者,人受熏蒸,不觉自毙。
二、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
密度比空气 ;
略小
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
1
毒性
2
可燃性
3
还原性
无色无味的气体,
用作燃料
用来冶炼金属
2CO+O2 2CO2
点燃
CO+CuO Cu+CO2

学以致用
例2.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1)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一氧化碳,原因是 。
(2)实验过程中,图中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是 。C处酒精灯的作用是 。
(3)实验结束后马上将粉末倒出,发现粉末又变回黑色,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
排尽空气防止爆炸
黑色固体变红
处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2Cu+O2 2CuO
A B C
宋 之 雅
欣赏
【思考讨论】
三、二氧化碳
你能设计实验证明茶叶中含有碳元素吗?
实验步骤:
1.取适量茶叶与燃烧匙中;
2.点燃酒精灯,将燃烧匙放在外焰上加热;
3.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
4.一段时间后,取出燃烧匙,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请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探究2】
现象:
1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3
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2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
产生大量气泡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能与水反应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制碳酸饮料
灭火
三、二氧化碳
1.化学性质
H2O+CO2 H2CO3
Ca(OH)2+CO2 CaCO3↓+H2O
三、二氧化碳
2.影响
加剧温室效应
3.措施
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使用清洁能源
大力植树造林
低碳生活
人工吸收二氧化碳
击鼓传花
游戏规则:箭头一端的物质能转化为箭头另一端的物质,则能将花往下传。
课堂活动
CaCO3
CO2
H2CO3
CO
澄清石灰水
燃着的木条
思考
1.鉴别
紫色石蕊溶液
灼热的氧化铜
你能鉴别出下列两瓶气体哪一瓶是CO,哪一瓶是CO2?
思考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
思考
2.除杂
通过足量的灼热的氧化铜
CO2(CO)
CO(CO2)
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通过足量的灼热的炭层
CO CO2
CO
CO
CO
CO
CO2 CO2
CO
CO2
CO2
CO2
四、课堂小结
C
CO
CO2
性质
用途
决定
反映
结构
决定
反映
课堂活动
猜灯谜



1. 赣州有江南宋城之誉。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C
五、巩固提升
A.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用油墨印刷的书籍能保存至今,是因为碳化学性质稳定,不与氧气反应
B.宋人使用煤炭作燃料烧制陶瓷,利用了碳的还原性
C.宋人用铁水浇固城墙石基,修建赣州古城墙,利用了铁硬度大
D.古人在井壁填充竹炭净水,利用了竹炭的 性
吸附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若要得到平稳的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 。实验室用B装置制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五、巩固提升
C
2H2O2 2H2O+O2
MnO2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2)氨气(NH3,相对分子质量为17)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氨气。实验室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若用E装置收集氨气,气体应从 端通入(填“a”或“b”)。
五、巩固提升
A
b
3.(2020江西)根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3)图二中E是小组同学组装的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  ;
为了解装置具有该优点的原因,他们在装置E中连接压强传感器(如图F),从而测定实验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的情况(如图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双选)。
Ⅰ.ab段试管中液面逐渐上升
Ⅱ.bc段石灰石与稀盐酸脱离接触
Ⅲ.c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弹簧夹
五、巩固提升
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ⅡⅢ
六、实践作业
查阅资料,了解宋代出现过哪些环境问题,以及宋人的处理办法。

课堂活动
猜灯谜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的原因是: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课堂活动
猜灯谜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分子的构成不同
课堂活动
猜灯谜
某物质只含一种元素,则该物质的类别可能是:
单质或混合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