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辽大版心理健康六年级下册第七课《请让我来关心你》教学设计年级:六年级下册教材版本:辽大版心理健康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一、教材分析教材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内容:1. 关心他人的意义:通过案例和故事,让学生了解关心他人不仅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提升个人的幸福感和满足感。2. 表达关心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表达关心的方式,如问候、倾听、帮助等,同时学习如何根据不同情境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3. 培养同理心: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同理心,使他们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理解问题,更加真诚地关心他人。二、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逐渐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寻求与同龄人的交往和认同。同时,他们也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挑战。因此,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对于培养他们的健康心理和良好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从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看,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但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和表达情感方面仍显得不够成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关心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意识和习惯。2. 引导学生掌握关心他人的方法和技巧,学会表达关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3.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关心他人的快乐,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服务意识。教学重点:1. 学会如何关心他人,掌握关心的方法和技巧。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服务意识。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关心他人的意义,将其内化为行为习惯。2. 让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关心的方法和技巧。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括关心他人的案例、视频等素材。2. 小组活动卡片、白纸、笔等教学用具。教学方法:对于小学心理健康第七课《请让我来关心你》的教学方法,可以综合多种教学手法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效果。1. 情景模拟法:创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学习如何关心他人。例如,模拟同学生病、受伤或情绪低落的场景,让学生扮演角色,体验关心他人的过程。2.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理解关心的内涵。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父母、老师、同学等,通过对话和互动来展示关心他人的方式。3. 讨论与分享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关于关心他人的话题,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同理心。4. 故事讲述法:通过讲述有关关心他人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关心他人的意义和价值。可以选择一些温馨的、有启发性的故事,让学生听后产生共鸣和感悟。5. 情感引导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引导,让学生感受到关心他人的温暖和快乐。可以通过音乐、图片等多媒体手段,营造温馨的情感氛围,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际交往态度。6. 实践体验法:安排一些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关心他人。例如,组织一次班级服务活动,让学生为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体验关心集体的快乐。7. 反思与总结法:在课程结束前,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让他们回顾所学内容,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可以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感悟和收获,或者进行口头分享,加深他们对关心他人重要性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通过播放一段关心他人的温馨视频,或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故事①在一个小镇上,住着一个叫李明的年轻人。李明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但他有一颗善良的心,总是默默关心着他人的需要。有一天,小镇上的一位老人突然生病了,需要人照顾。老人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无法及时赶回来。得知这个消息后,李明毫不犹豫地主动承担起了照顾老人的责任。他每天为老人做饭、洗衣服,还陪伴他聊天解闷。在老人的病情逐渐加重时,李明更是日夜守在床边,细心照料,不离不弃。他的行为感动了小镇上的所有人,大家都称赞他是一个有爱心的好青年。在李明的照顾下,老人的病情渐渐好转。最终,他康复了,能够自己照顾自己了。老人对李明感激不尽,逢人便夸他是个好心人。这个故事传遍了整个小镇,人们都被李明的善良和关心他人的精神所感动。他们开始更加关注身边人的需要,互相帮助,小镇变得更加和谐美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关心他人是一种美德,能够让我们收获更多的快乐和满足感。当我们用心去关注他人的需要时,不仅能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还能够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和信任。同时,这种精神也能够感染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关心他人的行列中来,共同营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让学生分享自己曾经被关心或关心他人的经历,谈谈当时的感受。分享活动①小明分享经历:“有一次我生病了,没能去上学。那天,我的同桌小红特意来我家看望我,还帮我带来了课本和作业。她详细地给我讲解了课堂上的内容,还鼓励我好好休息。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同学之间的深厚情谊,心里暖暖的。”②小丽分享经历:“有一次,我在操场上不小心摔倒了,膝盖上擦破了皮。那时候,我真的很疼,眼泪都快掉下来了。但是,我的体育老师赶紧跑过来,帮我清理伤口,还安慰我不要哭。他告诉我,勇敢的人要学会面对困难。在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老师的关爱,也学会了坚强。”小杰分享经历:他说:“有一次,我看到班上的一个同学因为家庭原因情绪低落,我主动走过去和他聊天,试图安慰他。我告诉他,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勇敢面对,因为生活中总会有阳光。渐渐地,他的情绪好转了,还向我表示感谢。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关心他人的快乐,也明白了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总结:通过分享,我们学会了珍惜彼此的情谊,也学会了用爱心去关爱他人。二、新知探究1. 讲解关心他人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关心他人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关心他人的方法和技巧,如倾听、关注、帮助等。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关心他人的经验和想法,相互学习。三、实践活动1.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需要帮助的同学作为关心对象。2. 小组讨论并制定关心计划,明确关心的方式和时间。3. 学生按照计划进行实践活动,关心同学并记录下关心过程和感受。四、分享交流1.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分享本组的关心活动及收获。2. 其他学生发表看法和感受,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五、总结提升1.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对关心他人的理解和认识。2. 强调关心他人是一种美德和习惯,鼓励学生将关心他人的行为延续到日常生活中。板书设计一、导入(板书核心问题)1. 你被关心过吗?感受如何?2. 你关心过别人吗?怎么做的?二、主要内容(分点列出)1. 关心他人的重要性温暖他人,传递正能量增强个人社交能力促进团队合作与友谊2. 如何关心他人倾听:用心聆听他人的声音理解: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表达:真诚地表达关心与帮助3. 关心他人的具体行动问候与微笑分享与帮助鼓励与支持三、案例分析(简要描述情境)1. 小明帮助同学解决学习难题2. 小红关心生病的朋友,送去温暖四、互动环节(设计活动名称)1. 角色扮演:模拟关心与被关心的场景2. 小组讨论:分享关心他人的经历与感受五、总结(强调主题意义)1. 关心他人,收获友谊与快乐2. 从小事做起,培养关爱之心六、作业与延伸(布置课后任务)1. 记录一天中关心他人的小事2. 与家长分享学习心得,共同实践关心他人这个板书设计旨在通过简洁明了的文字和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关心他人的重要性,掌握关心他人的方法,并通过互动环节加深理解和体验。同时,作业与延伸部分的设计也能促进学生将所学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与家长共同实践关心他人的行动。课后练习:一、填空题1. 当我们的同学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_______他们,帮助他们度过难关。2. 关心别人不仅能让别人感到温暖,还能让我们自己感到_______。3. 通过关心他人,我们可以学习到_______和_______的重要性。二、选择题1. 当你看到同学因为成绩不好而伤心时,你应该怎么做?A. 嘲笑他们B. 安慰他们,鼓励他们继续努力C. 无视他们2. 关心他人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A. 只关心自己的朋友B. 真诚地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C. 强行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三、简答题1. 请描述一个你曾经关心他人的经历,并说明这次经历对你的影响。2. 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关心他人?请提出至少三条建议。四、实践活动题1. 请你设计一个班级关心活动,旨在增进同学之间的相互关心与理解。2. 在家中,你可以如何向父母展示你的关心?请列举至少两个实际行动。教学反思:一、在教学中的不足:1. 教学内容抽象:本课程涉及的概念,如“同理心”、“关心他人”等,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较为抽象,不易理解。2. 学生参与度不高: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传统的教学方式可能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导致参与度不高。3. 缺乏实际情境模拟:学生可能无法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缺乏实践机会。二、改进建议:1. 教学内容具象化:通过故事、动画、图片等具象化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例如,可以讲述一些有关关心他人的小故事,或者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关心他人的重要性。2. 增加互动环节:设计更多的互动环节,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和体验。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他们的参与度。3. 创设实际情境:模拟一些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学会如何关心他人。例如,可以模拟一个小朋友在操场上摔倒了,看看学生们会如何反应,并引导他们学会正确的关心和帮助方式。此外,教师还可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感受关心与被关心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并内化这一品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