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2.2构成物质的微粒(I)——分子逐点导讲练课堂小结作业提升学习目标课时讲解1课时流程2分子(1)物质变化中的分子(2)分子的概念(3)分子观点的应用分子的特性课时导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你知道这其中蕴含的化学知识吗?感悟新知知识点1分子的概念及变化知1-讲实验现象 闻到香味 玻璃管内产生浓厚的白烟感悟新知知1-讲解释 香水中的分子通过运动扩散到空气中后,我们就能闻到香味 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分子和氨水中挥发出来的氨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白烟物质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变化 没有改变 发生改变结论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不同分子一定构成不同的物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感悟新知易错提示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但不是唯一的粒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但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知1-讲知1-练感悟新知用如图1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能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 保持氯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氯化氢分子C. 氯化氢分子比氨分子运动得快D. 实验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C例1考向 对分子概念的认识题型1 根据教材实验认识分子感悟新知导引:透过现象分析问题的本质。浓氨水和浓盐酸没有直接接触到,玻璃管中A 处产生白烟,说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氯化氢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故保持氯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氯化氢分子;生成白烟的位置靠近盐酸,说明氨分子比氯化氢分子运动得快;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相遇时反应生成氯化铵,发生了化学变化。知1-练感悟新知知1-练规律总结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仍然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改变,生成化学性质跟原物质不同的新物质的分子。知1-练感悟新知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C. 水和冰的化学性质相同D.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A例2题型2 辨析分子的概念感悟新知教你一招:学习分子的概念可采用抓关键词法。如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其中的“化学性质”就是关键,它意味着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分子的种类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就改变了。知1-练感悟新知知1-练解法提醒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是由大量分子聚集在一起表现出来的。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即当物质的状态、体积发生改变后,只要分子的种类不变,其化学性质不变。如水、冰、水蒸气的化学性质相同。感悟新知知识点21. 对比法的应用 通过分别向蒸馏水、氨水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到只有氨水使酚酞试液变红色。2. 实验法的应用 通过用大烧杯将装有滴加酚酞的蒸馏水的小烧杯和装有浓氨水的小烧杯罩在一起一段时间的现象,得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的性质。分子的特性知2-讲感悟新知3. 对比法的应用 通过对注射器内等体积空气和水的压缩,比较得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且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比液体分子间的间隔大。4. 通过阅读信息得出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5. 实验结论 分子是不断地运动着的;分子之间存在间隔,且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液体和固体分子间间隔较小;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知2-讲感悟新知误区警示1. 物理变化中,温度改变,物质的体积发生变化,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改变,分子本身的大小、数目不变。2. 分子的体积、质量都很小,肉眼无法看到,不能把平时看到的较小的固体物质的运动认为是分子的运动。知2-讲知2-练感悟新知[实验探究题] 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如图2 所示。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例3考向 认识分子及其性质题型1 教材实验对分子性质的探究感悟新知(1)实验Ⅰ: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 ~ 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Ⅰ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2-练酚酞试液遇蒸馏水不变色,酚酞试液遇氨水变红色感悟新知(2)实验Ⅱ:如图2 中甲所示,烧杯B 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2-练酚酞试液变红氨分子从烧杯A 运动到烧杯B 中,溶于水使酚酞试液变红感悟新知(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了实验Ⅲ,如图2 中乙所示,做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2-练没必要,实验Ⅰ、实验Ⅱ已证明蒸馏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没必要再做实验Ⅲ感悟新知解法提醒该题通过对比实验以及实际的实验现象分析解答:蒸馏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浓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浓氨水易挥发,挥发出的氨分子运动至烧杯B中形成氨水,使酚酞试液变红;实验Ⅲ的目的是检验蒸馏水能否使酚酞试液变红,这点在实验Ⅰ、实验Ⅱ中已经得出结论,没必要再做对比实验。知2-练知2-练感悟新知[中考·临沂]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A. 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 水受热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 将氧气压缩贮存于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D. H2 在Cl2 中燃烧生成HCl,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C例4题型2 运用分子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感悟新知解题秘方:根据现象的特点来分析相关的性质,如突出“位置”改变,与分子的运动有关(A 项);突出“体积、状态”等改变,与分子间的间隔有关(C 项);表明数量的与分子的大小有关(D 项)。知2-练感悟新知易错警示对分子的性质常有以下误解:1.固体难压缩,认为固体分子间没有间隔。其实分子间都有一定的间隔。2.认为物质的体积和状态的改变是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造成的,其实是分子间间隔改变造成的。3.认为静止的物质中含有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其实分子在不断运动。知2-练课堂小结概念观点应用分子的特性物质变化中的分子分子实验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