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2024年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课件★★沟通的艺术 增进沟通氛围你会沟通吗?狮子和老虎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冲突,到最后,两败俱伤。狮子快要断气时,对老虎说:“如果不是你非要抢我的地盘,我们也不会弄成这样。”老虎吃惊地说:“我从未想过要抢你的地盘,我一直以为是你要侵略我。”沟通,很重要! 然而, 在愤怒的 情绪驱使下, 怎么能先停下来 真诚地沟通? 所以,我想说 良好的情绪和氛围, 也是必不可缺。两个人的沟通, 70%是情绪, 30%是内容。 情绪不对, 内容就会被扭曲。 纵有一肚子的情愫, 没有良好的情绪, 说得再多也只是发泄。 心里想着沟通, 语调却阴阳怪气,不知道是沟通还是挑衅。平和的情绪, 诚恳的语气。 治得了你脾气的, 是你爱的人; 受得了你脾气的, 是爱你的人。控制得了 情绪, 你就是主动的人; 被情绪所控制, 你就注定是被动。 学会 沟通, 学会调整情绪, 学会控制脾气。 千万不要, 把最坏的情绪给最爱你的人!第一节 沟通气氛和肯定信息第十章 增进沟通气氛人际关系就像天气一样,时而晴朗温暖,时而风雨交加充满寒冷。有时乌烟瘴气,有时却又健康宜人。我们可以利用温度计和观测天象来评估气候,却测量不出人际关系的温暖程度。我们或多或少会遇到难以沟通的学生、家长、领导、同事或者陌生人,沟通不顺时,让我们如鲠在喉或一筹莫展 。我们先来了解沟通气氛的定义:沟通气氛指的是关系当中的情绪氛围。各位老师,你们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吗 当你教平行班几个班的时候,有的班级在学习上给人一种友善和舒服的感受,有的班级又给人冷漠和紧张的感觉,甚至相互怀着敌意。这有可能就是沟通气氛导致。再比如,父母为孩子创造的沟通气氛会影响他们的互动方式。缺乏父母肯定的孩子会遭受各种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而那些感受到肯定的孩子会与他们的父母进行更加开放的沟通,拥有更高的自尊心和较低压力水平。第一节 沟通气氛和肯定信息一位老师不能盲目地犯一些忌讳,保持着麻木的偏见和冰冷的情感。为了了解孩子们眼中的世界,老师需要无穷的情感灵活性。只有真正的同情——对孩子的需要做出正确的反应,而且不受到孩子的影响,才能填补孩子与成年人之间的年龄差距和心理鸿沟。我们的时代总是在鼓励攻击,把伪装当作防卫,把冲突当成寻求公正的途径。礼貌常常被误解为卑躬屈膝。老师们面对孩子们越来越多的挑衅。然而他们却不能付诸于“以牙还牙”。只有同情和尊重的氛围才能有效地促进学习。老师们在与孩子们的日常交流中,必须保持这些日渐消失的美德。——《老师怎样和学生说话》第一节 沟通气氛和肯定信息1、一个孩子忘了把书还给图书馆。就事论事的A老师说道:“你借的书已经过期了,应该还到图书馆去。”攻击孩子品行的B老师却说:“你太不负责任了!你总是拖拖拉拉而且健忘。你为什么不把书还到图书馆去?”2、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衣冠不整地来到学校,他的头发乱蓬蓬的,衣服皱巴巴的。就事论事的A老师说道:“看来你真是需要好好把自己收拾整理一下了。”攻击孩子品行的B老师却说道:“你浑身上下都是乱糟糟的。你的衣服这么皱,头发这么脏,依我看,连你的大脑都是一团乱麻。你究竟怎么回事?除非你衣冠整洁,否则我会把你扔出教室。”以上案例中,A老师始终对孩子传达了关心和爱护,B老师却引起了孩子的焦虑和怨恨。沟通的艺术,我们不得不学。第一节 沟通气氛和肯定信息我们的沟通会有“肯定的沟通”和“不肯定的沟通”“肯定的沟通”形容那些传达重视的信息:你很重要,你算数,真有你的。“不肯定的沟通”形容那些不受重视的信息:我才不管你、我不喜欢你、你算老几啊。*不肯定信息:不肯定的信息多通过反驳或漠视别人所传送的重要信息,表达对他人不尊重以及不欣赏。七种类型:视若无睹、插嘴、各说各话、岔题、无人情味、含糊其辞、表里不一。*异议信息:在不肯定的沟通和肯定的沟通之间,还存在着异议信息,就是以某种或其他的方式说“你错了”。有:攻击(辱骂、奚落、挖苦、嘲弄、吼叫、纠缠——都是以损人利己的方式“取胜”。)、抱怨、争辩。*肯定的信息:重视、承认(倾听大概是一种最普遍的“承认”途径)、赞同。想想我们面对不同的班级,面对不同的个体化学生,或者与其他人沟通时,请举例以上哪种信息给您带来困扰或者让你的沟通更加有利?沟通气氛如何发展只要两个人开始沟通,周围的气氛就会跟着有所变化。如果他们所发出的信息是肯定的,正向的气氛就会渐渐形成。相反的 ,如果他们所发出的信息是不肯定的,这段关系就会变得不友善、冷酷且充满防卫。想想自己平日里和学生沟通,是不是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几年我教的都是小学低段,毋庸置疑,家长对孩子的关注是十分的高,期望高了,也导致家长可能会过于敏感,随之而来的也可能是对教育、对学校、对老师的不满和抱怨。举一小例子: 第一节 沟通气氛和肯定信息去年新接一个小学一年级,一个家长没有让孩子完作业,她在班级群里直接说:“我家孩子爸爸说老师布置作业的字太多(作业叙述内容),看得头晕。”所以这位爸爸索性不看老师作业,也就不让孩子完成。她既然在群里公开抱怨,我也就在群里公开回复:“我能理解你们的想法,觉得孩子的学习怎么都抛给家长。上了一天班已经筋疲力尽、头昏脑涨,回家还要和孩子一起学习,看着每科老师的发的一二三四条,每天能够跟进孩子的学习着实不容易。老师之所以把作业要求布置得详细,主要是想让家长清楚老师的作业内容和要求,让孩子一开始就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我们都会教育孩子遇到困难要去克服,那我们作为家长是不是要做好孩子的榜样,把这小小困难克服掉呢?你说呢?加油!”我没有颐指气使和咄咄逼人,也没有视若无睹,家长立马回答:“徐老师,你放心,我们一定会加油的!”我想我这是用了正向互动模式,没有让冲突升级。第一节 沟通气氛和肯定信息第二节 防卫:原因和对策有时我们的沟通难以进行,或者变成负面互动模式,冲突升级,就是“防卫”导致。防卫这个词让人联想到受攻击时对自己的保护,这里的攻击不是对身体的侵害,而是关系到“展现的自我”和“脸面”两个概念。所以防卫就成了我们保护展现的自我、顾全自己面子的一个过程了。训练有素的老师尽力支持自己的学生,让他们保留面子,特别是在提出建设性批评的时候。这种面子上的功夫可以让学生较少使用防卫性反应。我想各位老师一定遇到过这样的学生,比如他做错事,如果的第一反应是抵赖或狡辩?你是怎么沟通的?一位具有影响力的研究工作杰克·吉布者提出了一些有效控制防卫的工具。1、评价与描述 第一种唤起防卫的行为是评价式沟通。描述式沟通将焦点放在说话者的想法和感受上,而非着重在价值的判断。评价:“你不知道你自己在说些什么!”描述:“我不明白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2、支配和问题导向支配:“你接下来两小时最好离电话原远一点。”问题导向:“在等一通重要的电话,想麻烦你一下,让电话暂时保持不占线。”3、策略和自发 策略这个词所描述的唤起防卫信息的情境说话者把他们很真正的动机隐藏起来,自发性形成对比的一种行为。策略:“你星期五下班后要做什么?”自发:“我星期五下班之后要搬钢琴,你可以帮我的忙吗?”第二节 防卫:原因和对策4、中立和同理中立:“有时候事情就是会出错,没办法。”同理:“我知道你花了很多时间和心血在这个计划上,但有时候事情确实不能顺着我们的意。”5、优越和平等 “我比你优秀”含义的信息都会引起接受者的防卫态度。优越:“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平等:“我从不同角度看这件事情。”6、确定和协商 你曾遇过那些相信自己死完全正确的人吗?确定:“那绝对行不通的!”协商:“我认为如果你用那个方法可能会有麻烦。”依照吉布的理论控制自己的言行不一定就会建立正向的沟通气氛,对方可能并不接受你这一套。但是,当沟通包含了上述的支持性方法时,就有最大的机会可以创造积极的关系。第二节 防卫:原因和对策第三节 保留面子《一代宗师》预告片中的最后一句话:“人活一世,有人成了面子,有人成了里子,都是时势使然。”分享这样一段话:对于中国人来说,“面子”十分重要,它指的是一个人根源于自尊的名誉观,大部分中国人都认为,有面子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丢面子则会带来巨大的痛苦。因此,人们必须了解并遵守规则,如果违反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然而,有时候一个人丢面子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行为不符合社会的要求,还可能是由于别人的行为没有符合他个人的期待。有句老话:“死要面子活受罪。”但是,不想顾及自己面子的人不多。我们要保自己的面子,也要顾及别人的面子。不管我们的学生是多么的稚嫩,还是日渐成熟,都是有面子的。想起1月初群里因为钟杰老师说出自己亲戚家孩子没有完成作业,老师有不当行为的案例。当时一位王老师一人无法争辩过众老师,愤然退群,我到是能理解。在这之前我在群里转发一个逗乐的段子,被其他老师认为在抄题复制,或者感慨,大意是:“最讨厌到处复制群发的人。”我当时觉得我的面子没了,我尽量控制我这个孕妈妈的坏情绪,本想不回复,但是看到还是有讨论,我发出回复,把我的本意和歉意表达清晰。刘强老师的回复,顾及了我的面子,心里一阵不快后终于舒服了一些,我也在反思也许我发的内容不是逗乐别人,而是给别人干扰,因为我小看了网络的四通八达。第三节 保留面子当我们面对挑战信息的时候,如何运用哪些方法?第三节 保留面子使用清晰信息处方 建立支持性氛围的一个必然要素就是避免攻击别人——或者说要保留对方的面子。所以可以用清晰、直接但又不具威胁性的方式来说错你的心意,用肯定的方法陈述你的需要、想法和感受,清除直接又不让别人感到被批评和命令。处方包括:行为、解释、感觉、结果、意图。如对他们有所诉求:“当我昨晚没听到你对我说话时(行为),我想你在生我的气(解释)。从那时起我就在一只想着这件事(结果),我仍然很担心(感觉),我想要知道你是否在生气(意图)。沟通和其他活动一样,耐心和持续时基本要件。方法一对批评以不防卫回应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做到支持性的沟通,这个世界会变成一个人间乐园。如果别人用唤起防卫行为——评价、支配、优越感等来对待你时,你要如何以不防卫的态度来回应?面对可能造成强烈的争执,我们需要做的是找出另一种替代的方法,来阻止这些行为的产生,提供两种沟通的技巧。方法二方法二对批评以不防卫回应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做到支持性的沟通,这个世界会变成一个人间乐园。如果别人用唤起防卫行为——评价、支配、优越感等来对待你时,你要如何以不防卫的态度来回应?面对可能造成强烈的争执,我们需要做的是找出另一种替代的方法,来阻止这些行为的产生,提供两种沟通的技巧。1、寻找更多信息询问详情 如果你已经发出询问详情的信息,却仍然导致防卫的反应,也许你该想想问题是否出在你问问题的方式上。当我们向学生询问详情时,是否关注到自己的声音和遇到、面部表情、姿势等等。推测详情 在有些情况之下,即使用真诚、得体的言辞去表达进一步获取信息的渴望,仍然不见得会有成功的结果。这是可以借由推测哪些批评底下的含义来进一步了解什么是困扰那些批评你的人的根源。对说话者的想法予以释义 “释义”的好处就是你不用对自己是否具有攻击性的行为做猜想,只要借由澄清或详述那些批评当中你懂得的观点,你就可以更了解他们的反对意见。询问批评者要的是什么询问行为的后果询问还有哪里出错2、同意批评者的看法同意事实 “我想我的防卫心却是太强了。”同意批评者的观感 同意批评者的言论,却能让自己心里感到舒服的关键是:你必须了解到同意那些批评、并不意味着迫使你要向他们道歉,有时你不一定要使批评者认为你要为那些令人不愉快的行为负责任。“我知道我迟到了。这是因为城里出了个车祸,把整个街道都堵住了。” 沟通的艺术小结:每一段人际关系都会形成一股沟通气氛。正向气氛的特征是肯定的信息;反之,负向气氛通常是能够不肯定的信息。沟通气氛是由人际关系发展而来的,特别是从言语和非言语的信息。当我们遇到别人防卫性反应,学会运用杰克.吉布提出的支持性行为。面对他们批评时,试着借由同意评论中的事实以及批评者的观感来了解批评当中的含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