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小升初复习专用讲义09 】宇宙中的地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科学小升初复习专用讲义09 】宇宙中的地球

资源简介

【科学小升初复习专用讲义09 】宇宙中的地球
专题九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地球和月球组成地月系,太阳、绕太阳运转的行星及其卫星和各类小天体组成太阳系,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恒星,银河系是宇宙中的一个普通星系。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形成了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等周期性的自然现象。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正在逐步揭开宇宙的奥秘。

一、地球是一颗行星
1.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太阳系有(八颗)行星。
2.地心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球是球体、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3.日心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地球是球形的,地球是运动的,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太阳是不动的,地球围着(太阳)转,并于去世前发表了著作《天体运行论》。
4.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太阳的直径约是(140万)千米。
5.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由(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这些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由近及远排列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6.八大行星中,公转周期最长和最短的分别是(海王星)和(水星),直径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木星)和(水星)。
7.地球形成的时间相当古老,它的年龄已经超过了(40)亿年。
二、地球绕地轴自转
1.太阳在一天中在天空的位置变化:清晨——(东边);中午——(南边);傍晚——(西边)。
2.根据太阳的位置寻找方向:
(1)根据不同的时间,确定太阳所在的位置。
(2)找到太阳并面向太阳,确定前后方向
(3)再根据“东南西北”顺时针的顺序,确认左右方向。
3.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影子可以改变长短、方向和形状。
4.影子的特点: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5.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例如:大树的影子朝西,那太阳在东边。
6.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影子最长的时间是(早晨)和(傍晚),最短的时候是(中午)。
7.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古代的人们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如日晷。
8.地球的自转:
①方向:自西向东。
②周期:一天(约24小时)。
③现象: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各地迎来黎明的时间和顺序不同。
④证据:傅科摆。
9. 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地球上被阳光照到的地方处于(白昼),没被照到的地方处于(黑夜)。
10.(昼夜交替)是地球常见的天文现象。地球上一昼夜的时间是24小时(或1天)。
11.地球是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称作(地轴)。北极星就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的秘密。因此,地球仪也就是做成(倾斜)的样子。
12.现在人们已知道,地轴倾斜度大约是(23度)。
13.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经,向西180度属西经。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 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
14.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或逆时针),也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15.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是(24小时),相当于一小时转动(15)度,并形成了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
16.地球自转造成的现象:①昼夜交替;②太阳的东升西落;③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④造成世界各地迎来黎明的时刻不一样。
17.经线:连接南北两极的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线,也称(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8.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影响:
(1)白昼与黑夜对生物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光照)。
(2)有的动物适应较强的光照,主要在白天活动,称为(昼行性)动物。
(3)有的动物适应弱光,主要在夜间活动,称为(夜行性)动物。
(4)有一些植物会随着昼夜交替而变化。例如,郁金香随着太阳升起而开放,晚上郁金香会收拢花瓣。昙花和夜来香也会随昼夜交替而变化。
三、地球围绕太阳公转
1.地球的公转。
①方向:自西向东,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②周期:一年。
③现象: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
④证据:恒星周年视差。
2.地球是一颗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动,这个运动叫(地球公转)。同时,地球还在(自转)。
3.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当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时,北半球是(夏季),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时,北半球是(冬季)。
4.地球公转造成的现象:①四季交替;②昼夜长短的变化;③极昼极夜现象。
5. 四季现象、极昼和极夜现象是由于地球公转时地轴始终倾斜指向(北极星)造成的。
6.正午时,物体影子随(季节变化)呈有规律的变化。
7.圭表是中国古代测量正午时刻的(日影长度)的天文仪器。根据圭面上表的日影长度,人们就可以确定(四季)和(二十四节气)。
8.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的变化规律:
(1)夏至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最短)。
(2)冬至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最长)。
(3)从夏至到冬至,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逐渐(变长)。
(4)从冬至到夏至,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逐渐(变短)。
(5)春分与秋分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一样长)。
(6)在连续测量到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最短或最长之间的时间是(一年)。
9.昼夜长短的变化:
(1)同一地方,夏至时昼最长、夜最短,冬至时夜最长、昼最短,春分、秋分时昼夜平分。
(2)同一地方,从夏至到冬至,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从冬至到夏至,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
10.太阳高度角(太阳仰角):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地平面)之间的夹角。
11.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是(椭圆形),每年一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最近),每年七月初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最远)。
12.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1)不同的季节,一些动物会(换毛),比如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夏季和冬季都会换上不同颜色的毛。
(2)在寒冷的冬季,一些动物会用(冬眠)的方式过冬,比如刺猬、蛇、蛙、熊等。
(3)一些植物到了秋冬季节会(落叶),比如枫树、杨树。
四、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围绕着地球的转动,称为月球的(公转)。月球的公转周期为一个(月),方向是自(西)向(东)。
2.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做(月相)。月相的形成与月球的(公转)有关。
3.月相变化的周期是一个(月)。月相是不断变化的,月相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从农历初一开始,月球由最初的什么都看不见(新月),到慢慢看到半圆形(上弦月),接着可以看到一个圆盘形(满月),慢慢地圆盘形又变成了半圆(下弦月),只是方向变了,最后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变得越来越小,直至看不见,这样又到了下一个月,如此循环。
4.月相在一个月中的变化规律是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由圆到缺。月相的变化经历: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的过程。
5.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它的半径大约为地球半径的(四分之一),它的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38万)千米,昼夜温差310 ℃。
6.月球地貌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小不等的(环形山)。环形山的形状大多是(圆形),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有的直径不足一千米,有的直径能达到几百千米。
7.月球上没有空气和水,不适宜人类居住。
8.月球对地球的影响有许多方面,一个很容易观察到的现象是(潮汐)。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可以使地球上的海水升高或下降,形成有规律的(涨潮)和(退潮)。
9.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处在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看不见这是就发生了(日食)。当月球运动到地球的背面,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就会发生(月食)。
五、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1.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则达(2000多)万摄氏度。
2.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的八大行星(包含围绕行星转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彗星、流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
3.太阳的直径是140万千米,按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排列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木星)是行星中体积最大的一个。
4.自己能发光的星叫做(恒星),围绕恒星运转的星叫做(行星),围绕行星运转的星叫做(卫星)。
5.人们把看起来相互之间距离保持不变的星星分成一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并以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命名,人们把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其中有一个星座的流星雨特别有名,这个星座就是(狮子星座)。
6.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在北部天空的小熊星座上有著名的(北极星)。
7.夏季是观察星座的好季节,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其中有三颗亮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夏季大三角”——天津四、织女星和牛郎星,它们分别属于天鹅座、天琴座、天鹰座。
8.我们观察到的天空中的星星大多数也是和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的(恒星),它们有的也会组成类似太阳系一样的(天体系统)。
9.在观星过程中,我们看到的天空中闪亮的银河光带,实际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
10.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
六、太空探索拓展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
1.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重要位置,(神州)飞船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又发射成功,将来我国宇航员还将(登月考察)。
2.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早在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的古籍上就出现了(火箭)的名称。
3.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宇航员河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足迹。面对这样的成就他说:“我迈出了一小步,但人类迈出了一大步。”
4. 人造卫星的历史开始于(1957年),当时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开启了人类探索宇宙的新纪元。随后,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也相继发射了自己的人造卫星。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于1970年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进入太空时代。
5.载人航天的历史则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1年,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成为首位进入太空的人,这一壮举震动了全世界。随后,美国也开始了自己的载人航天计划,并成功实现了登月。我国的载人航天计划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03年,我国首位宇航员(杨利伟)成功进入太空,使我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独立将人送入太空的国家。
6.太空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微重力环境:在太空中,人体不再受到地球重力的影响,这会导致肌肉萎缩、骨密度下降等问题。
(2)辐射:太空中的高能辐射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可能会增加患癌症等疾病的风险。
(3)心理压力:长期在太空中生活会给宇航员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7.2003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为后续的月球探测奠定了基础。2013年,“嫦娥三号”成功实现了我国首次月球软着陆和巡视探测。2019年,“嫦娥四号”更是成功着陆在月球的背面,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月球背面进行的探测活动。
8.除了月球探测,我国还在深空探测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202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标志着我国成为了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成功实现火星探测的国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