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作文预测:个人与团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届高考作文预测:个人与团队

资源简介

个人与团队——2024年高考作文预测及导学案
金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海,汹涌的大海,/我听到你召唤的涛声——/一切江河,一切溪流,/莫不向着你奔腾;/但它们仍将是水,/是水!它们属于/你,也属于自身。
——陈敬容《水和海》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雷锋日记》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第一则材料引用《水和海》这首诗,讨论“海”和“水”之间的关系,并用“江河”“溪流”与“大海”比喻个人和集体,辩证思索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汹涌”隐喻集体、群体的磅礴伟力;“莫不”强调了集体、群体之于个人的意义,个人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集体与社会。后一个分句强调“水”的意义在于它融进了“海”,但又保持的“水”的特性;而人作为社会性存在,必然是在与他人的关联中才能使自我获得充分的意义,但个体在融入集体时应注意避免丧失自身的独立。材料以“我”(水)的口吻向大海(“你”)发出呼告,呼吁集体在“召唤”个体的同时,也要珍视和尊重差异,拥抱多元,接纳与包容不同的生命个体,这样才能凝聚起更加“汹涌”的力量。
第二则材料则引用雷锋日记的内容,以“滴水”与“大海”喻个人和集体,揭示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关系的重要,强调的是集体对个人的作用,即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个人离不开社会,因为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们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社会提供的种种条件,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过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的合力,集体的合力可以完成许多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
综合两则材料,用“求同法”来归纳材料的写作主题,显而易见,命题者是要求考生围绕个体(个人、个性)和群体(集体、国家、人民等)的辩证关系来立意。论述过程中最好能辩证思考,体现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不仅论述个体应融入群体、奉献群体,个体服从群体,为“大我”牺牲“小我”等,且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个体在群体中保持自主性和个性的意义。如个体能不在群体中失去自我,群体能尊重个体的独立性与多样性、为个体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则群体(集体、国家等)会变得更有生机、更有前途、更为强大,等等。
(三)参考立意:
1.厚植集体主义精神,万千小我以成大我。
2.走出个人孤岛,融入集体社会。
3.微芒聚拢成阳,团结合作致远。
4.独木难以成林,于集体中成就自我。
【佳作赏析】
大海与滴水的协奏曲
在广阔无垠的宇宙中,地球如同一叶扁舟,在浩瀚的星河里缓缓前行。而这片星球上,最为壮阔的景象,莫过于大海的汹涌波涛。大海,以其博大的胸怀,接纳了无数的江河溪流,也孕育了生命的奇迹。
我仿佛听到了大海的呼唤,那涛声阵阵,如同一首永不停歇的交响乐。每一个音符,都饱含着力量与激情。一切江河、一切溪流,都向着大海奔腾而去。它们在奔腾中,完成了生命的蜕变,它们在融合中,实现了存在的价值。但它们始终是水,是那源自于大地,流淌于大地的水。它们属于大海,也属于自身。
这让我想起了雷锋日记中的一句话:“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这句话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理解世界的大门。水与大海的关系,正如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体与集体,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没有集体,个体无法实现其价值;没有个体,集体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我想,这便是生命的真谛吧。我们在寻找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与他人的联系。而事实上,正是这种联系,让我们找到了存在的意义。正如大海接纳了江河溪流,使它们不再干涸,我们也应该学会接纳他人,与他人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每当我站在海边,望着那无边无际的海洋,我都会感到一种强烈的震撼。那是一种对生命力量的敬畏,对宇宙奥秘的探寻。我想,这就是大海的魅力吧,它让我们懂得了生活的真谛,也让我们明白了人生的价值。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种种困难。而正是这些困难,让我们更加珍惜与他人的友谊,更加珍视集体的力量。当我们把个人的命运与集体的命运紧密相连,我们便会发现,原来,我们并不是孤独的。在我们身边,有无数的伙伴,与我们共同前行。
大海的汹涌波涛,见证了生命的奇迹;江河溪流的奔腾,诉说着个体与集体的和谐。让我们携手共进,把个人的力量融入集体的力量,共同谱写生命的华章。
在这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如同大海中的一滴水,渺小而又伟大。我们渴望融入大海,实现生命的价值;我们也渴望与他人携手,共创美好的未来。让我们以大海为榜样,学会包容,学会奉献,用我们的力量,书写人生的辉煌。
大海与滴水的协奏曲,仍在继续。在这首交响乐中,我们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也找到了人生的价值。让我们怀揣着梦想,勇往直前,用我们的力量,点亮生命的火焰。
团队合作保下限,个人出色冲上限
尚 可
虽然卡塔尔世界杯已经结束,但足球依然是人们街谈巷议中的热门话题。阿根廷队能高举大力神杯固然是因为球队的团结协作,可谁又能否认梅西为球队做出的突出贡献呢?毋庸置疑,团队的合作能促使个人走得更快,个人的努力能帮助团队走得更远。
团队合作保下限,团队是基础。
足球是一项团队运动,队友间默契的配合与协作是赢得比赛的关键。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想要获得成功,都需要依靠团队的力量。华为公司能从一家不知名的小企业逐渐壮大成为通信设备行业中的翘楚,不是仅靠创始人任正非或者首席财务官孟晚舟的个人能力,而是依靠团队的力量。“华为是一个集体”,在这个集体中,每个人都要努力,每个人都要奋斗,“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正是因为华为凝聚集体智慧,提倡团队协作精神,这个团队才会越走越远。试想,华为如果推崇个人英雄主义,那就难以引导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如此它又怎么可能在竞争激烈的通信设备行业脱颖而出、成为中国代表性的大型国际化企业呢?
个人出色冲上限,个人是关键。
团队的力量固然强大,但团队是由一个个人组成的,没有个人的默默付出和无私奉献,团队很难取得成功。中国女篮能夺得2022年女篮世界杯亚军,离不开团队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每一位成员的出色表现。尤其是主教练郑薇功不可没,赛场上她灵活制定战术、巧妙布局,让每一名球员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女篮姑娘们才能越打越勇、越拼越狠。可以说,女篮大家庭的每一个人都是这份荣耀的缔造者。
团队合作保下限,个人发挥冲上限。
在一支队伍中,强大的团队执行力和默契的配合是实现战术意图的基础,能够确保队伍的下限,而上限的高度则离不开“长板”的出色发挥与灵光一现。“敢上苍穹揽月,不畏艰险启航,豪情问天,壮志报国。”我们怎能忘记可爱可敬的航天追梦人,几十年来,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上下求索、努力前行,以青春智慧为笔,用苍茫星河为卷,在太空中书写了“中国诗篇”。这是团结的力量。我们又怎能忘记被称为中国航天员“超级替补”的邓清明,他坚守飞天初心,把训练当作常态,决不允许当任务来临的时候没有准备好。因为有了无数的邓清明,时刻在准备,一生在坚守,我们的五星红旗才能一次次闪耀在太空。正是由于出色的个人与优秀团队的巧妙结合,这才让我们在航天追梦路上走得更远,走得更快,也必定会走得更好!
团队合作保下限,团队永远是基础。个人出色冲上限,个人永远是关键。无论我们身处哪个行业哪个领域,只有保下限才能冲上限,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取得成功。
点 评:
文章题目以对偶句式展示,简洁精炼。全文结构严谨,思路清晰。开头紧扣材料,提出论题;接着,分别从团队、个人、团队与个人三个角度展开论述,论证手法丰富,特别是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极大地增强了论证的气势;结尾扣题意识很强,首尾呼应,处处点题。
既要融入集体,又要保持自我
一滴水只有汇入大海,才能任意奔腾;一滴水也只有保持自我,才能做最美的浪花。水如此,人亦然。一个人只有融入集体事业才最有力量,一个人也只有保持自我,才能脱颖而出。因此,吾辈既要融入集体,又要保持自我。
集体为个人进步提供助推器,只有融入集体事业,个人才更有力量。“孤举者难起,众行有易趋”,古往今来“孤军奋战”从不是胜利的前兆,而“团结作战”却往往是成功的前提。且看,毛主席投身革命大潮,为全民族事业奋斗,终成一代伟人;且看,王进喜投身建设大业,为新中国经济事业奋斗,终成人民榜样;且看,黄文秀投身扶贫之路为全农村事业奋斗,终成时代楷摸。由此观之,集体事业为个人提供平台,为个人发展提供机遇。只有融入集体事业,个人才会更加“发光发热”。如果只顾一己私利,不随集体大潮前进,终会被拍在岸边难有成就。
个人应融入集体,做集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融入集体并不意味着磨去棱角,失去特色。相反,只有保持自我特性,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助力集体事业进步。观照当下,我国的做法正深刻践行着这个道理。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祖国积极融入世界发展浪潮,融入全人类进步事业中,加强合作,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但同时,中国也坚定文化自信,保持自身特色,努力发展自身,在世界的发展进步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个人在努力融入集体事业时,又保持了个性,才能更好地助推集体的发展。
个人处在集体中,用自己的方式助力集体事业的同时,也能彰显个人的价值。躬逢盛世,每个人都应当为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无论是全红婵跳水惊天下,为国涨威风;还是苏翊鸣一飞冲天,为国夺金牌;亦或是陈祥榕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他们都是以独特方式为国家集体事业贡献力量,也彰显了自身的价值,当是吾辈学习的榜样。
习主席曾说:“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诚如此言,个人独自前进,力量终究微不足道,但融入集体,便可凝聚成移山填海的力量;在融入集体事业时,又能保持自身特色,则更为可贵,它为集体事业贡献了个体的力量,又使自己的人生焕发出耀眼的光彩。
【点评】
文章第1段引述材料,分析集体与个人的关系,然后顺势提出中心:吾辈既要融入集体,又要保持自我。巧妙自然。
文章主体部分2、3、4段分别分析了为什么要融入集体,“集体为个人进步提供助推器,只有融入集体事业,个人才更有力量”;为什么要保持自我,“只有保持自我,才能使集体更有活力”“彰显个人的价值”。在分析论证时引名言、举事例,充实有力。举事例时巧妙使用“且看”、“无论是……还是……亦或是……”几个词语,串起事例形成排比,简洁利落。这个小技巧也值得同学们学习。
结尾部分引名言,回扣中心,再次重申了融入集体又要保持个人特色的重要性。
厚植集体主义精神,万千小我以成大我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雷锋的这句名言生动诠释了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厚植集体主义精神,万千小我方能铸成大我。
个人之于集体,正如浪花之于大海。毛泽东曾说:“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融入集体,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看中国女排,她们在赛场上齐心协力、团结协作,多次荣获世界冠军,为国争光;看中国航天英雄,他们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使命,团结合作,一次次实现载人航天的壮举;看中国华为,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和打压,华为员工上下一心,攻坚克难,在 5G 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功的背后,离不开每个个体的努力,更离不开集体的力量。正是因为个体融入了集体,才使得他们的力量得以汇聚,最终创造出了辉煌的业绩。
集体之于个人,亦如沃土之于草木。范仲淹有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一个优秀的集体能够培养个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且看全红婵,她在中国跳水队这个集体中,不断接受专业的训练和指导,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团队的支持,最终在奥运会上夺得金牌;且看苏翊鸣,在国家的培养和团队的助力下,他刻苦训练,在冬奥会上展现出卓越的技艺,斩获佳绩;且看董丽娜,通过参加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这个集体,她获得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集体为个人提供了成长的平台和资源,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集体主义精神能够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正如孔子所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在一个团结协作的集体中,个人能够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君可见,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他在回国后,积极投身于中国的航天事业。在集体的支持下,他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集体也为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支持,让他能够不断学习和进步;君可见,袁隆平院士,他的团队共同努力,不断攻克杂交水稻的技术难题,实现了水稻产量的大幅提升,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这个过程中,袁隆平也不断成长和进步;君可见,屠呦呦女士及其团队,经过长期的努力和协作,成功研发出青蒿素,为全球疟疾防治做出了巨大贡献。她也在集体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该厚植集体主义精神。正如白居易所言:“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个体,都生活在一个个集体之中。无论是在学校、工作单位还是社会中,我们都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进步。在学校里,同学们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学习成绩;在工作中,同事们协作配合、共同努力,完成各项任务;在社会上,人们团结合作、互帮互助,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让我们厚植集体主义精神,将小我融入大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凭集体之力行稳致远,扬个人风采创造辉煌
有人说:“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在这个险恶环生的世界,一个人行动固然少了些羁绊,但一群人行走亦多了一份温存。所以,我认为一个人应把自己看成复数,与群体相融合。推此及彼,于社会,于国家而言,在漫漫发展、振兴之途中,亦需团结一切力量攻艰克难,亦需非凡人物挺身而出高扬风帆,方可见锦绣前程。新时代青年,当凭集体之力行稳致远,发扬个人风采创造辉煌!
足球运动中每个球员的表现都至关重要,队友相互协助,心往一处放,劲住一处使,才能使整个团队赢得比赛。先贤有云:“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冬奥会中,中国代表团奖牌的闪耀金光,离不开各个项目运动员的全力拼搏与贡献;浩瀚宇宙中,独为中国闪烁的星芒,离不开航天团队中每个成员的心血和数十年如一日的付出;扶贫攻坚战场上丰收的麦浪与富裕的村庄,离不开扶贫干部、勤劳村民和衷共济,为乡村现代化添砖加瓦……正如高楼大厦需要钢筋水泥支撑,万紫千红需要深厚土壤哺养,个人之间相互扶持,众志成城,方有雕梁画栋春色满园,方有中国事业之繁荣昌盛。
强大的团队执行力与默契配合确保队伍的发展下限,若要突破藩篱追求更卓越,则需个体成员磨砺锋芒,一现灵光,不断打破下限。君可见,在“更高更快更强”的宣言呼告下,徐梦桃执着追求梦想,反复提升自我,奋力夺取亮眼的成绩,让中国滑雪运动因她而闪光;君可见徐立平以工匠精神细致雕刻每一颗微小的火药,创下了惊人的雕刻精度和品质,让中国航天之旅因他而卓尔不凡;君可见,杨宁潜心研究乡村致富之路,不因屡次失败而放弃,最终发现适宜作物,“紫了糯米撑腰包”,让脱贫成果因她迈上更高台阶……在集体社会这块洁白广大的画布上,众力勾勒出鲜明有力的线条,但细致部分的描绘,亮丽色彩的涂沫,离不开各行各业杰出人才的填充。栖身于集体,只等众人带动并非长久之汁,每个人努力修炼自我,才是国家不断迸发新活力的必行之道。
“愿做一朵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这是黄大年的坚定誓词,也是吾辈青年应怀之念。蛟龙探海,羲和逐日,归功于集体贡献;脱贫攻坚,振兴乡村,离不开个人努力。无数朵浪花汇聚,形成中国发展的浩渺春潮,而我们都奋力使自己的浪花奔腾得更为有力,则能激起更汹涌澎湃的力量。纵观人类世界,各国看似利益不同,实则紧密相连,唯有合作配合,达成“非零和博弈”,才能使各国发展实现1+1>2的效果,推动人类历史驶上更光明广阔的天地。
形单力犹弱,群体致千里。人生是一条漫长而黑暗的路途,当你相信“心之所向,虽远必达”时,会有集体的光为你融化冰霜,指引前方。于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风。愿新时代有为青年凭集体之力行稳致远,扬个力风采创造辉煌!
在团队协作中发挥个人特长,让团队与个人一起成长
“木桶理论”大家应该再熟悉不过了,“木桶理论”大致是这么说的: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木桶上最高的那块板,而是取决于木桶上最低的那块板。木桶理论本来是管理学的一个原理,强调团队协作。不过,“木桶理论”有它的适用范围,并不是我们每个地方都要用“木桶理论”。我认为,在团队协作中发挥个人特长,让团队与个人一起成长,这才是对“木桶理论”的最好诠释。
我最敬重的中国企业家是任正非先生。任正非在接受节目《面对面》采访时,曾说过这样一段精彩的言论:“我这一生短的部分我不管了,我只想做好我这块长板,然后再找别人的长板拼起来,这样就是一个高桶了。”他的意思是,每个人都会有短板,但是他自己的短板他并不打算再一点点去弥补,他发挥自己的长板,其他短板的部分,他找别人的长板形成合力,强强联合,这样才能最快把事情干成。任正非说的,其实就是“长板理论”。
同时,“长板理论”也更适合大学刚刚毕业即将走上职场的人。每个人的职场黄金时间其实不超过十年。刚毕业的几年,我们还在摸索,还在适应。而基本上到了35岁以上如果还没有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人生基本上很难再翻盘,只能长期从事低水平的重复劳动。是的,每个人都有长板和短板,所以如果我们一直去盯着短板不断提升,会错过我们身上最闪光的点。
长板效应是非常科学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曾做过一个实验,观察不同大小的锅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率。结果表明,当一个锅直径相差1.4倍时,它才会被需要。利用优势,使自己更多的不一样,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马化腾刚创立腾讯时,一度陷入“服务器崩溃”与“资金链崩溃”的怪圈之中。QQ邮箱在当时可不及如日中天的网易邮箱,一度要卖掉,但无人接盘。但腾讯抓住自己的优势,不是交流吗?于是“漂流瓶”诞生了,满足现在人精神空虚、孤独麻木的安慰心理。它充分发挥了腾讯长板,迅速打败了霸榜的网易邮箱。在后期的“英雄战迹”也是同一战略。王以擅长PC端与手游转化,好,我就避其锋芒,我做MOBA游戏。事实上,它就是后来的“王者荣耀”。占据了大陆80%的手游市场。
作为个人,我们都希望自己越来越完美,缺点越来越少,这个不可厚非,这也是我们每个人修行一生所应该追求的方向。但是作为一个公司,如果你是老板,你的钱和你的资源都很有限,你会招一个看起来什么都懂一些但是又没发现哪方面特别厉害的人吗?如果你是一个团队的负责人,你需要做的就是清晰了解团队成员每个人的优势和劣势,放大他们的优势,避开他们的劣势,做出合理的工作安排,这样无论是团队的战斗力还是团队每个成员,都会越来越强。
在整个漫漫人生路上,我们当然要去不断提升自己的短板,弥补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的误区。在团队协作中发挥个人特长,让团队与个人一起成长。作为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我们需要尽快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自己的长板,在企业发挥最大的作用,才能让自己做到真正的不可或缺,给企业和自己带来更大的利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