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金 属·教材知识全解知识点一 几种金属矿物知识点二 钢铁的冶炼知识点三 生铁和钢知识点四 含杂物质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第六章6.3 金属矿物与冶炼人们使用的金属源于地壳中天然存在的矿物——金属矿物。 几种金属矿物知识点19教材知识全解 常见矿物及其主要成分1.实验室炼钢铁的冶炼知识点29(1)主要反应物:一氧化碳和氧化铁。(2)实验装置 (3)实验操作顺序及原因实验操作顺序 原因分析①连接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防止装置漏气,影响实验②装入氧化铁 —③通入一氧化碳 排净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④加热 —⑤停止加热,继续通一氧化碳至装置冷却 防止铁粉在较高温度下被氧化(4)实验现象:玻璃管内红棕色的粉末逐渐变成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尾气燃烧产生蓝色火焰。(5)发生的反应:Fe2O3+3CO 2Fe+3CO2,Ca(OH)2+CO2 CaCO3↓+H2O,2CO+O2 2CO2。(6)尾气处理:一氧化碳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可将其收集起来或点燃处理。 (2022广东深圳龙岗质检)下图为实验室炼铁的装置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例 1A.实验时先点燃酒精喷灯,再通COB.实验中可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炼铁原理:Fe2O3+CO Fe+2CO2D.该实验体现了CO的还原性和可燃性D解: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加热可能会发生爆炸,实验时应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后再点燃酒精喷灯,A错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实验中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错误。炼铁原理:Fe2O3+3CO 2Fe+3CO2,C错误。该实验体现了CO的还原性和可燃性,D正确。 2.工业炼铁说明高炉中发生的反应:C+O2 CO2、CO2+C 2CO、Fe2O3+3CO 2Fe+3CO2。 (2023广东广州模拟)炼铁工业中高炉煤气的一种新的处理过程如图所示,有关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例 2DA.可减少CO2的排放B.Fe3O4和CaO均可循环利用C.H2、CO在过程①中体现了还原性D.过程中C、H、Fe、Ca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解: 处理过程中将二氧化碳最终转化为CO,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A正确;由题图可知,四氧化三铁和铁之间可相互转化,氧化钙和碳酸钙之间可相互转化,故Fe3O4和CaO均可循环利用,B正确;H2、CO在过程①中从四氧化三铁处得到氧生成了水、二氧化碳,体现了还原性,C正确;过程中碳、氢、铁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钙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D错误。类别 含碳 量/% 含杂质 (硫、磷等) 机械 性能 机械加工生铁 2~4.3 多 硬而脆 可铸不可锻钢 0.03~2 少 硬而韧、 有弹性 可铸可锻生铁和钢知识点39①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二者的含碳量不同。②钢的性能优于生铁。③不锈钢是钢的一种,抗腐蚀性能好,常用于制作医疗器械、炊具、手表等。注意1.公式(1)纯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度)= ×100%=1-杂质的质量分数(2)纯物质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纯物质的质量分数(3)混合物的质量= 含杂物质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知识点4102.计算步骤(1)将混合物的质量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2)将纯物质的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某炼铁厂日产含杂质5%的生铁3 000 t,试计算:(1)该3 000 t生铁中含纯铁 t。(2)该炼铁厂每天需含Fe2O3 85%的赤铁矿的质量。(计算结果保留整数)例 32 850答案 设该炼铁厂每天需含Fe2O3 85%的赤铁矿的质量为x。Fe2O3+3CO 2Fe+3CO2160 11285%x 2 850 t = x≈4 790 t答:该炼铁厂每天需含Fe2O3 85%的赤铁矿的质量约为4 790 t。解: (1)3 000 t生铁中含纯铁的质量为3 000 t×(1-5%)=2 850 t。(共15张PPT) 金 属·教材知识全解知识点一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知识点二 合金·易错易混全解第六章6.1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1.金属的物理共性及用途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知识点11教材知识全解共性 用途举例金属光泽 金、铂可用来打造首饰导电性 铜常用来制造电线导热性 铁可用来制造炊具延展性 金、银、铜、铝可拉成细丝或压成薄片 多数金属呈银白色,但并不都呈银白色,如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常温下,绝大多数金属是固体,而汞却是液体。注意2.金属的物理特性金属除了具有物理共性外,还有若干各自不同的特性,如密度、熔点、硬度等。金属在通常状况下特有的若干物理性质项目 常见的几种金属 最大 (高)值 的金属 最小(低)值的金属铁 铝 铜密度(g/cm3) 7.86 2.70 8.92 22.59(锇) 0.53(锂)熔点(℃) 1 535 660 1 083 3 410(钨) -39(汞)硬度(最硬的金刚石为10) 4~5 2.5~3 2~2.9 9(铬) <1(铯)其他的一些金属之最延展性最好的金属——金;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导电性最好的金属——银;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知识拓展3.决定和影响金属用途的因素(1)决定因素:金属的性质。(2)影响因素:价格高低、资源是否丰富、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利用及对环境的影响等。 (2023北京延庆一模)铜可用来制作铜火锅,下列性质与此用途无关的是 ( )A.导热性 B.导电性 C.延展性 D.熔点高例 1B解: 铜可用来制作铜火锅,利用了铜导热性好、延展性好、熔点高的性质。1.概念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混合物。2.特点(1)一低: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熔点低。(2)二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3)二更好:合金的机械加工性能与抗腐蚀性能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好。合金知识点21①合金的组分中可以有非金属;②一般来说,各组分仍以单质形式存在;③合金具有金属特性;④合金是混合物;⑤合金和纯金属都属于金属材料。注意 (2023广东五华期末)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首次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其机身结构采用了大量的第三代铝锂合金,利用该材料与其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 )A.导电性能好 B.密度较小C.耐腐蚀性强 D.硬度较大例 2A解: C919大型客机机身结构使用铝锂合金,是因为该合金硬度大、密度小、耐腐蚀性能强,与导电性无关。(2023河南宝丰期末)科学家发现一种新金属。根据表中信息推测其用途错误的是 ( )易错易混全解金属材料的相关性质和用途判断错误易错点例 题熔点 密度 强度 导电性 导热性 抗腐蚀性能2 500 ℃ 3 g/cm3 与钢相似 良好 良好 优异A.用于焊接金属 B.制造航天飞机C.制外科手术刀 D.用于通信设备A解: 该金属的熔点高,不能用于焊接金属,A错误;该金属密度小、强度大、耐腐蚀,可用于制造航天飞机,B正确;该金属强度大、耐腐蚀,可用于制外科手术刀,C正确;该金属导电性好、耐腐蚀,可用于通信设备,D正确。 金属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属的用途,金属的用途又可以反映金属的性质。但在应用金属时,还需综合考虑金属的储量、价格、生产加工的难易程度等多种因素。纠错点睛(共31张PPT) 金 属·教材知识全解知识点一 探究钢铁锈蚀的原因知识点二 金属保护·核心素养全解第六章6.4 珍惜和保护金属资源 探究钢铁锈蚀的原因知识点112教材知识全解【猜想】铁在空气中容易生锈——铁生锈可能与氧气有关;在潮湿的环境或在海水浸泡下,铁锈蚀的现象更严重——铁生锈可能与水分、盐分有关。【实验】(1)实验条件:加稀硫酸或稀盐酸浸没铁钉,1分钟后倒去酸液,放置。实验图示 观察记录 片刻后 无明显现象一天后 表面开始生锈三天后 生锈一周后 生锈(2)实验条件:铁钉放在用水浸湿的一团棉花球上。实验图示 观察记录 片刻后 无明显现象一天后 无明显现象三天后 无明显现象一周后 表面开始生锈(3)实验条件:铁钉浸入迅速冷却的沸水内,塞紧试管口。实验图示 观察记录 片刻后 无明显现象一天后 无明显现象三天后 无明显现象一周后 基本没现象(4)实验条件:试管内放有干燥剂,在一团干棉花球上面放上铁钉,塞紧试管口。实验图示 观察记录 片刻后 无明显现象一天后 无明显现象三天后 无明显现象一周后 基本没现象 【实验结论】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接触易跟它发生反应的化学物质(如酸溶液)时,锈蚀速率更快。①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物质,不能阻止外界的氧气和水分与内部的铁接触。②很多食品都有一个有一定透气度和强度的密封纸袋,里面盛装的铁粉可作为“脱氧剂”,这是因为铁生锈的过程既吸收氧气又吸收水,可防止食品变质、受潮。③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得到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生锈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有关。若要通过实验来探究铜生锈的条件,则至少应做以下实验:铜与氧气、水蒸气接触;铜与氧气、二氧化碳接触;铜与水蒸气、二氧化碳接触;铜与氧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同时接触。拓展 (2023山东日照莒县二模)用洁净无锈的铁钉对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进行探究,设计的实验如图所示,一周后观察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例 1DA.蒸馏水事先煮沸的目的是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B.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空气,氯化钙的作用是作干燥剂C.观察到甲中铁钉生锈明显,乙中铁钉生锈,丙、丁中铁钉均无明显变化D.乙和丙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水,乙和丁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氧气解: 蒸馏水要事先煮沸,其目的是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A正确。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空气,氯化钙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B正确。甲中通入氧气,铁钉与水和氧气接触充分,最容易生锈;乙中铁钉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生锈;丙中铁钉与水接触,与氧气不接触,不生锈;丁中铁钉与氧气接触,与水不接触,不生锈,C正确。乙和丙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氧气,乙和丁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水,D错误。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时常用控制变量法验证某一因素对金属锈蚀的影响。点拨1.从资源的采掘与开发方面 金属保护 知识点2122.从保护金属材料和制品方面——防止金属锈蚀(1)防止钢铁制品锈蚀的原理:破坏钢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使钢铁制品隔绝空气(氧气)或隔绝水(只要破坏其中的一个条件即可)。(2)防止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 (2023广西南宁十四中一模)下列关于金属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力开采稀有金属矿物,以保障金属材料的供应B.为节约金属资源,可部分采用塑料管道代替钢制管道C.金属制品一旦被氧化便不再具有回收的价值D.银是导电性最好的金属,应该全面取代铜、铝作导线例 2B解: 稀有金属矿物是不可再生资源,应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稀有金属矿物,A错误;金属制品被氧化后也具有回收价值,C错误;银是导电性最好的金属,但银的价格高,不能全面取代铜、铝作导线,D错误。科学探究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体验探究的快乐。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主要采用自主探究的方式。自主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分析对比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结论。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尽可能把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核心素养全解素养解读金属化学性质的科学探究 为探究锌、铜、镍三种金属的性质,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将三种金属丝分别与一节干电池和小电珠连接,小电珠发光。【实验二】取粗细、长短相同的锌丝、铜丝、镍丝,分别与50mL稀盐酸反应,实验记录如下:典例剖析例 1金属 锌丝 铜丝 镍丝 铜丝稀盐酸中含HCl的质量/g 1.5 1.5 7.5 7.5现象 少量 气泡 无现象 大量 气泡 无现象 【实验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观察到铜片表面有气泡(H2)产生,小灯泡发光。 (1)实验一的现象说明三种金属都具有 性。(2)镍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镍(NiCl2)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铜不能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导电 Ni+2HCl NiCl2+H2↑的原因是 。(3)要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必须在实验二的基础上增补一个实验才能得出结论,增补的实验是 。(4)金属活动性强弱是由金属单质的结构决定的,不会因某个实验而改变。下列关于实验三分析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A.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B.铜与稀盐酸发生了置换反应铜不活泼,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的后面 将粗细、长短相同的锌丝放入50 mL含HCl 7.5 g的稀盐酸中,观察放出气泡的快慢(合理即可) AB解: (3)由实验二可知,锌、镍比铜活动性强,但无法比较锌、镍活动性强弱,可把粗细、长短相同的锌丝放入50 mL含HCl 7.5 g的稀盐酸中,观察放出气泡的快慢,对比相同条件下锌、镍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可判断锌、镍的活动性强弱。(4)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弱,铜不能和稀盐酸反应。 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铝的某些性质进行相关探究。【实验回顾】(1)铝与稀盐酸反应。①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氢气。 例 2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用B装置收集氢气的原因是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能否置换出盐酸和稀硫酸中的氢,判断的依据是 。【提出问题】铝能否与水反应生成氢气 2Al+6HCl 2AlCl3+3H2↑氢气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金属是否位于氢前面物质 钠与水 铝与水 汞与水能否发生反应 能反应 能反应 不反应【查阅资料】【交流与讨论】(1)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起到保护膜的作用。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除去铝表面氧化铝薄膜的方法: (举一例)。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将铝片浸入氯化汞(HgCl2)溶液中,形成铝汞齐(铝汞合金)破坏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且防止其重新生成。4Al+3O2 2Al2O3用砂纸打磨(合理即可)【实验探究】(1)将铝片完全浸入氯化汞(HgCl2)溶液中1分钟左右,取出,立即用流水冲洗干净后加入蒸馏水中(如图2),其表面生成大量气泡、周围出现白色沉淀。铝与氯化汞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Al+3HgCl2 2AlCl3+3Hg (2)在导管口a处涂肥皂水,发现导管口有气泡形成,当气泡离开导管后,气泡 (填“下沉”或“上升”),用燃着的木条点燃气泡,发出爆鸣声。【实验结论】铝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写出铝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上升2Al+6H2O 2Al(OH)3+3H2↑【实验反思】(1)图2所示装置内,在铝与水反应的过程中,若关闭导管上的活塞K,一段时间后反应停止,其原理是 。当再次打开活塞K,反应继续,产生气泡。铝未能生成氧化铝,其原因是 。(2)汞有毒,会污染环境,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硫粉处理单质汞,用饱和硫化钠溶液处理使用过的氯化汞废液。关闭活塞K,容器内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回烧杯,固体与液体分离,反应停止容器内充满氢气,铝无法与氧气接触(合理即可)解: 【实验回顾】(1)①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6HCl 2AlCl3+3H2↑。②用B装置收集氢气的原因是氢气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和稀硫酸中的氢。【交流与讨论】(1)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 2Al2O3。(2)除去铝表面的氧化铝薄膜可用砂纸打磨。【实验探究】(1)铝比汞活泼,铝与氯化汞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HgCl2 2AlCl3+3Hg。(2)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当气泡离开导管后,气泡上升。(共25张PPT) 金 属·教材知识全解知识点一 金属的化学性知识点二 金属活动性顺序知识点三 置换反应·易错易混全解第六章6.2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知识点13教材知识全解1.金属跟氧气的反应 反应物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镁和 氧气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2Mg+O2 2MgO铁和 氧气 在纯氧中点燃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 3Fe+2O2 Fe3O4铜和 氧气 铜片在空气中加热,表面逐渐变成黑色 2Cu+O2 2CuO①常温下,铝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 2Al2O3。②“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拓展2.金属跟稀酸的反应反应物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或结论铝和稀盐酸 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 2Al+6HCl 2AlCl3+3H2↑铁和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Fe+2HCl FeCl2+H2↑铜和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不反应铁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后生成的化合物中铁元素为+2价;含有亚铁离子的溶液为浅绿色。说明 (2023内蒙古包头一模)某同学将未经打磨的铝片放入盛有稀硫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例 1CA.AB段压强变化不明显的原因是铝片表面有氧化膜B.BC段压强增大是因为铝和稀硫酸发生了反应C.反应在E点停止D.该实验证明铝与稀硫酸反应放热解: 铝易与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则将未打磨过的铝片放入稀硫酸中,稀硫酸先与表面的氧化铝反应,二者反应不产生气体,所以AB段装置中压强基本不变,A正确;BC段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装置内压强增大,B正确;当装置中压强达到最大值时产生的氢气量最多,之后反应停止,根据题图可知C点后反应停止,C错误;反应停止后装置中的温度开始降低,压强减小,CD段压强减小,可以证明铝与稀硫酸的反应为放热反应,D正确。 3.金属跟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反应物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或结论铝和硫酸 铜溶液 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2Al+3CuSO4 3Cu+Al2(SO4)3铁和硫酸 铜溶液 铁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Fe+CuSO4 FeSO4+Cu铜和硫酸 铝溶液 无明显现象 不反应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2.规律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稀盐酸、稀硫酸中的氢;金属活动性顺序知识点25(3)位于前面的金属(K、Ca、Na除外)能把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里置换出来。①钾、钙、钠太活泼,不仅能置换出稀酸中的氢,还能置换出水中的氢,生成氢氧化物和氢气;②金属能否置换出其他金属化合物溶液中的金属,与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是否排在氢之前无关。点拨 经过实验探究,人们总结出了金属活动性顺序规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铜丝插入硫酸铝溶液中,溶液变蓝B.金属铝比铁更耐腐蚀,是因为铝更不活泼C.工业上可利用单质铁与硫酸铜反应制取铜D.铁、银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例 2C解: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铝位于铜前面,铜不能与硫酸铝反应,所以将铜丝插入硫酸铝溶液中,无明显现象,A错误;铝比铁活泼,常温下,铝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所以铝比铁更耐腐蚀,B错误;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工业上可利用该反应制取铜,C正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银位于氢后面,不能与稀盐酸反应,D错误。 置换反应知识点35 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注意 (2023江苏扬州邗江二模)对反应进行分类有助于认识与研究。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H2CO3 CO2↑+H2OB.2C+O2(不充足) 2COC.KOH+HNO3 KNO3+H2OD.Fe+CuSO4 FeSO4+Cu例 3D解: 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D符合题意。没有准确记忆铁与酸的反应产物易错点1易错易混全解 下列可由金属和盐酸直接反应制得的物质是 ( )①FeCl3 ②ZnCl2 ③CuCl2 ④AlCl3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例 1B解: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铁排在氢前面,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不能生成氯化铁;锌排在氢前面,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铜排在氢后面,不能与盐酸反应,CuCl2不能由铜和盐酸直接反应制得;铝排在氢前面,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化合物和氢气,铁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中铁元素为+2价。纠错点睛对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后的滤渣、滤液成分不能做出正确判断易错点2 (2023山东滨州中考)向盛有AgNO3、Cu(NO3)2和Al(NO3)3混合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铁、铜、银B.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可能含有Al(NO3)3C.滤液的质量一定比原溶液的质量大D.滤液有可能呈蓝色例 2A解: 向盛有AgNO3、Cu(NO3)2和Al(NO3)3混合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铁粉,铁粉不能与Al(NO3)3反应,Fe先与AgNO3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AgNO3反应完后若铁粉有剩余,Fe再与Cu(NO3)2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含有铁,则滤渣中一定有铁、铜、银;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Al(NO3)3;每56份质量的铁能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或64份质量的铜,溶液的质量会减小;滤液中不含铜离子,不可能呈蓝色。当向两种或多种金属的化合物溶液中加入一种金属时,最不活泼的金属先从溶液中被置换出来;当将两种或多种金属同时放入一种金属的化合物溶液中时,最活泼的金属先发生置换反应。纠错点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6.1 金属材料的物理特性习题课件---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下册.pptx 6.2 金属的化学性质习题课件---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下册.pptx 6.3 金属矿物与冶炼习题课件---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下册.pptx 6.4 珍惜和保护金属资源习题课件---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下册.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