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增进自身礼仪修养(课件)2023年《交往与合作(修订版)》(劳动版)同步教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增进自身礼仪修养(课件)2023年《交往与合作(修订版)》(劳动版)同步教学

资源简介

(共51张PPT)
交往与合作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第一课 增进自身礼仪修养
第二课 敲开人际关系的大门
第三课 增进和维护人际关系
第四课 处理人际关系冲突
第五课 保护自己和他人
第一课
增进自身礼仪修养
学习目标
1. 认识礼仪修养的本质。
2. 掌握基本的礼仪常识。能够得体着装,正确与人握手;能够根据不同场合需要,恰当地使用自我介绍、请托、拒绝、致谢和致歉等交流方法。
礼仪既是一种行为规范,也是一种道德规范。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但是礼仪一旦形成,就会对协调人际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秩序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人际交往中,礼仪表现为大方的仪容、得体的仪表、规范的仪态、平和的语气、亲切的称呼、诚恳的态度。这些都是对人有礼貌的表现,也体现出一个人道德意识和文化修养的程度。
礼仪的目的是构建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所以礼仪的重点在于发自内心的尊敬。我们讲究礼仪,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优雅与高贵,而是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尊重、友好和关心之意。
但是,并不是所有出自内心尊敬的礼仪,都能带来预期的效果。因为礼仪常常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做法,如果做得不对,可能会贻笑大方甚至影响和他人的交往。因此,在人际交往中,除了时刻牢记待人接物要心存礼仪之道外,还必须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礼仪常识。
一、得体着装
王佳怡和林甜甜是财会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一起应聘到东岳公司财务科工作。上班第一天,两个女孩儿都精心打扮了一下自己,希望给新同事们留下良好印象。
王佳怡穿的是一身大花套裙,配松糕底凉拖;林甜甜穿的是一条吊带裙,这条裙子是她花 500 多元特地为上班买的,算得上是她最贵的一件衣服了。她觉得第一天上班,这么有意义的时刻,就该穿上最好的衣服做个纪念。林甜甜还化了妆,做了一个很前卫的发型。
她们学校的肖东和王有豪也应聘到同一家公司,不过他们是在配件车间工作。第一天上班,肖东和王有豪虽然是男生,但是也非常重视这一天,都穿上了自己最好的衣服。肖东穿了一套西装,还特地打上了领带;王有豪则穿上自己最喜欢的那条破洞牛仔裤和花衬衫。
作为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人,王佳怡、林甜甜、肖东、王有豪都十分重视第一天上班这个重要时刻,并以精心的装扮来表达这种重视。
但是,依你之见,这 4 位职场新人上班第一天的着装合适吗?会取得怎样的效果呢?
王佳怡和林甜甜来到财务科向科长报到。
科长是一位 30 多岁的女性,身着一套深色西装套裙,脚穿中跟黑皮鞋,头发很利落地用一个蝴蝶结束在脑后,化了淡妆,显得十分干练。
她接过王佳怡和林甜甜的报到通知书,认真地看过之后,又上下打量了一下她俩,转身叫过来一个年轻姑娘,对她说道:“小宋,你领她俩去见一下科室的同事,顺便给她俩具体说说咱们公司对科室人员的着装以及其他要求吧。”肖东和王有豪来到车间,找到主任报到。
主任一见他俩,眉头就皱起来了:“你俩这是来上班的吗?这都穿的什么衣服啊?!”
肖东有些发愣,不知道如何回答。
王有豪笑着说:“盛装啊主任!这是我们最好的衣服!”
主任瞪了他一眼,说道:“上班要像个上班的样子!以后别穿成这样了!现在,去领工作服,马上换下来!”
王佳怡和肖东他们穿的衣服有什么不对呢?
难道不是只有穿上我们最贵、最好、最喜欢的衣服,才能表达出我们踏上工作岗位的激动之情吗?职场着装有什么讲究?
科长叫过来的那个姑娘,对王佳怡和林甜甜做了自我介绍。她叫宋婷婷,也是她们学校毕业的,到公司工作两年了。她简单介绍了一下科里的人员情况和工作分工,然后说到了着装问题。她告诉两个新入职的姑娘:一般来说,公(商)务场合着装要求庄重保守。不同职业对服装的要求也不同:教师、公职人员要穿得庄重,不可妖艳;青年学生以朴素大方为宜。
在公司一线车间里,要统一穿工装;公司对行政人员虽没有统一着装的要求,但是公司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行政人员着装要稳重大方,不宜太花哨,也不宜太暴露。
一、得体着装
踏入职场,首先要改变的就是着装习惯和风格。
我们的着装品位,体现了我们的专业化程度、待人接物的方式,也表明了我们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
得体整洁的着装,既是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二、得体妆饰
除了服装,我们还要注意仪容。
仪容方面的要求与着装是一样的,仍是得体、干净、干练。
三、有效交谈
说话人人都会,但要说好并不容易。有不少同学说,自己没什么心眼儿,不会说话,在不经意间总爱得罪人。其实,会说话并不是让你伶牙俐齿、能言善辩,更不是花言巧语。会说话的人不一定说得多。与着装一样,说话也要得体、恰当。
(一)自我介绍
王佳怡和林甜甜第一天上班,学姐宋婷婷带她们去见科室的同事。宋婷婷向大家介绍说:“这是今年刚到咱们科的两位新同事。”又转向她俩:“你们向大家做个自我介绍吧。谁先来?”
王佳怡和林甜甜互相看了一下,林甜甜说:“我先来!”
林甜甜向大家招了一下手,笑着大声说:“大家好!我是林甜甜——树林的林,甜蜜的甜。我的同学和老师都叫我甜甜,大家也可以这样叫我。”
自我介绍是与陌生人建立关系、打开局面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我们在入学、面试、入职、参加公(商)务活动时,常需要做自我介绍,甚至有时候在旅途中遇到说话投缘的旅伴,彼此可能也会需要做个自我介绍。
王佳怡给大家鞠了个躬,她的声音不大,但是很清晰,她说:“各位前辈好!我是王佳怡,我和林甜甜是同学,都来自 ×× 技师学院。特别高兴到咱们公司工作,请多关照!”
小贴士
自我介绍礼仪
在没有人引荐的情况下,如果我们想给别人留下好印象,适时而恰当的自我介绍是必要的。自我介绍时应注意:
1. 抓住时机。
2. 注意仪态。
3. 讲究方式。
4. 遵守次序。
小贴士
自我介绍方法
1. 正式介绍法。主要适用于公(商)务活动。要注意 4 个要素:姓名、单位、部门、职务。格式是:我是谁,来自哪个单位,在哪个部门,主要负责什么事情。
2. 幽默介绍法。主要适用于一些非正式的社交活动。
3. 自然联系法。适用于任何活动。方法是把自己的某个特点与当下活动或某个名人等联系起来,妙在自然贴切又出人意料。
4. 平台衬托法。适用于代表公司出席的活动。
三、有效交谈
(二)请托
上班第一天报到后,科长递给王佳怡和林甜甜每人一份文件,让她们分别送到后勤保障部和项目研发部。接到文件,王佳怡和林甜甜都有些发愣。
林甜甜问:“科长,送给谁?”
王佳怡问:“科长,这个文件是送给他们的部长吗?”
科长“嗯”了一声。
后勤保障部和项目研发部在哪里呢?王佳怡很想再问,但看到科长已经转身做事了,就拉住了刚想张口的林甜甜,走出了办公室。
王佳怡和林甜甜该怎样完成科长交代的这个任务呢?
当然是寻问。
问题来了:问谁?怎么问?
首先,可以问同一办公室的同事。老员工熟悉公司各部门所在位置,如果请教这个问题,他们一般不会拒绝。
其次,可以“问”指示牌。一般大厦都会在一楼设置楼层索引,标明每一楼层的部门。来报到的时候,王佳怡就是通过楼层索引的指示,找到财务科的。
最后,还可以问门卫。来报到的时候,林甜甜就是通过求助门卫,得到了详细的指引,顺利找到财务科的。
向他人请求帮助时,一定要注意用语的礼貌。切记不能用“哎”来称呼不知名字的陌生人。无论别人是否解答了我们的问题,问毕都要诚恳致谢。
林甜甜嘴甜,见了男生叫哥,见了女生叫姐。就连她们那个严肃的科长,也被她左一个姐、右一个姐叫得脸色和缓了许多。
王佳怡明礼,见人先问好,问完了一定会说“打扰了”“谢谢您”这样的话。
所以,她俩入职的第一天,就顺利完成了接到的第一个工作任务,把文件分别送到了后勤保障部和项目研发部。
小贴士
请托的方法
请托语是一种礼貌用语,主要有 3 种类型:
1. 标准式请托语,即我们在向别人提出具体请求时,加上一个“请”字。例如,“请稍候”“请让一下”等。
2. 求助式请托语,如“劳驾”“打扰一下”“拜托”等。
3. 组合式请托语。有些时候,我们可以根据情况,将以上两种请托语组合在一起使用。
三、有效交谈
(三)拒绝
肖东在东岳公司做焊接工,他的姑妈听说后,想找他帮忙焊一个花架。肖东小时候常去姑妈家玩儿,姑妈一直对他挺好。现在姑妈提出这样一个要求,令肖东很为难。因为公司规定,员工不可以在公司干私活,一旦发现有违规的,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如果情节严重,员工不但会被扣工资,而且有可能被开除。
肖东遇到的难题可能有点儿特殊,但我们的确常常会遇到一些让 我们无法应允的事情。
这时候,我们要学会委婉而坚定地拒绝对方。
但拒绝别人是个技术活儿,需要掌握拒绝的方法和策略。
肖东是这样解决姑妈的问题的:
听了姑妈提出的要求后,他没有明确表态,而是问姑妈要花架干什么。姑妈告诉他,自己退休后没什么事儿,在家养花怡情。现在花养得多了,阳台摆不下,就想用花架把花“立体”起来。肖东说:“是这样啊,这事儿好办。等我休班,上您那儿量一下阳台大小,给您找人加工个漂亮的!”姑妈说:“我寻思着你就干这个工作,随手做一个 就行了,怎么还用那么费事找人加工呢?”肖东解释道:“我们公司有规定,不能做私活,被发现了不但会被罚款,还可能开除呢!”姑妈 一听,赶忙说:“那别做了!我自己找人到家量一下,加工一个吧!”
拒绝的话一定不要说得过于生硬,要顾及对方的感受,特别是当对方在这件事上抱有很大希望的时候,我们更不要断然拒绝。
拒绝别人,要找到合适且真实的理由。如果随便找一个借口,不仅不礼貌,还会使对方有受辱感,进而影响大家的关系。
小贴士
怎样委婉地拒绝别人?
1.给出合理而客观的拒绝理由。
2. 拒绝之后给出解决方案。
3. 使用委婉而坚定的语气,表达要清楚。
4. 无论是当面还是在电话中,拒绝的时候都要面带歉意地微笑。
三、有效交谈
(四)致谢
对别人的善意和帮助,我们要及时地表示感谢。
如何表达对别人的谢意呢?
虽然表达感激之情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然而,有些人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只好选择沉默;还有些人虽然向别人连连致谢,却让被感谢的人十分不自在。要表达好谢意,除了真诚之外,还要讲究一 些“技巧”。
小贴士
表达谢意的方法 ?
1.致谢要真诚。要表达的感激应当是发自内心的,一定要真诚。
2. 要直视对方。在双方互相注视的时候,交流通常比较容易进行。
3. 感谢要有具体所指。与其空泛地说“谢谢”,不如具体说出我们感谢 对方的原因,
4. 表示要回报对方。
5. 送适宜的礼物。有时,我们在口头表达谢意的同时,可以送一份适宜 的礼物,并附上一张便条,写上感激的话。
三、有效交谈
(五)致歉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会因为各种原因打扰到别人或给别人带来麻烦、造成不便甚至是一定的伤害。这时候,我们需要向对方及时而诚恳地道歉。
有的人以为道歉就是跟别人说声“对不起”,其实,并不是所有的事情说句“对不起”就可以了。
如果在超市我们的购物车不小心碰到了别人,或者我们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遇到诸如此类的事情时,若我们马上用充满歉意的态度说一声“不好意思”“对不起”,对方一般都会接受我们的道歉并表示谅解。
但有些时候,我们可能对别人造成比较大的影响,甚至是伤害,这时候就需要更加认真和诚恳的道歉了。
小贴士
有效道歉应注意的问题
1.承认错误而非解释。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带来的后果,考虑一下自己到底在哪里出了错,给他人带来怎样的伤害,不要给自己找借口。
2.用语要简洁、直接,不可支支吾吾甚至避重就轻、投机取巧。
3.选择恰当的方式。虽然说当面表达歉意是很好的选择,但还是有不少人羞于认错,通过其他一些有诚意的方式,也可以传递出“真诚道歉”的意思。例如,写一封邮件或微信留言,送一个小礼物等。
练一练
你的好友张硕今天调休,他一个人闲着没事儿,就坐车从城西到城东你的公司来找你玩儿。他到来时,你正在跟客户谈事情,而且公司也不允许员工工作时间私见朋友。你抱怨张硕来之前不给你电话,搞得你这样被动。张硕说:“算了,你忙吧,我自己去看电影吧。”事后你觉得很歉疚,想跟张硕发微信致歉,你该怎样说?
三、有效交谈
(六)网络交流
很多人已经习惯于在网上购物、交友、查询各种资讯,我们生活工作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网络。
下面,我们以微信为例,看看网络人际交往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1.加人微信要先询问
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加不熟的人为微信好友的,所以加人微信之前,我们要征询一下对方意见,不要勉强。加了微信之后,我们要及时做一下自我介绍,以方便对方给我们备注和分组。成为好友后,我们还要注意与对方互动,增进了解,加深印象。
2. 及时回复
无论是谁发来的消息,及时回复都是基本礼节。如果不能或没能及时回复,我们要加以说明解释并致歉。
3. 注意用词和语法规范
不管对方是否认识自己,我们都要像在现实中与对方交谈一般,尊重对方的人格,注意用语文明。在交流时快速打字难免会出现各种错字或语病,在点击发送消息之前确认无误再发送会更稳妥一些。尤其是在进行业务交流时,尽可能一件事发一条消息。
4. 能发文字时尽量不要发语音
可能我们觉得发语音比较便利,但那只是我们的便利,对方不一定方便收听。最好在发语音或拨打语音电话之前,征询一下对方意见,不要不由分说就发一堆语音或拨打语音聊天电话。另外,涉及工作或者其他重要且复杂的事项,发文字更妥当些。
5. 使用表情符号和语气词要适度
适当的表情符号,可以更直观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也能释放出我们的善意和愿意与对方沟通互动的心意,活跃聊天气氛,让人产生亲近感。但发表情包要适度,不要刷屏,还要注意得体、符合语境。
四、握手礼仪
王佳怡去项目管理部送文件,项目管理部赵部长正好在办公室。王佳怡说:“您好赵部长!我是财务科新来的实习生王佳怡。我们科长让我把这份文件送给您。请您签收。”
赵部长听了之后,站起来,伸出手,说:“小王,欢迎你到我们公司工作!”
王佳怡刚想把文件递过去,发现赵部长要跟自己握手,于是忙收回文件,很慌乱地握了一下赵部长的手,放下文件就要走。
握手是人际交往中常用的礼节,但是,我们真的会握手吗?
要知道,初次见面,虽然还没说话,但从握手的位置、力量、时间,以及握手时的眼神、表情,就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和态度。 握手的关键是把握好时机、顺序、方式等。
小贴士
与人握手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时长和力度。一般情况下握一下即可,不要太用力;男士与女士握手时,用力要轻一些,时间要短一些,一般应握女士的手指,切忌长时间握住不放;与久别重逢的朋友、熟人、老客户握手时力度可大一些、时间可长一些;与尊长握手,还可以同时伸出左手去握住对方右手的手背,两手做紧握状。
2. 避免无礼举止。握手时不可漫不经心、东张西望;女士若不打算握 手,可欠身致意,或点头微笑,不能置之不理,或扭头他顾等。
课后练习
1.阅读下列案例,按要求给出答案。
财务科规定每个人都要在部门业务研究会上做一次主讲。下周轮到 王佳怡,可是她一点儿思路也没有,心里十分发愁。同事小健上次讲得非常 精彩,王佳怡想请小健给自己一点建议。 她应该怎样跟小健表达自己的请求呢?
小健正在赶制公司本季度报表,忙得顾不上抬头,听了王佳怡的话,他 该怎样说呢?
听了小健的话,王佳怡该怎样说?
或者王佳怡还可以怎样做?(共41张PPT)
交往与合作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第一课 增进自身礼仪修养
第二课 敲开人际关系的大门
第三课 增进和维护人际关系
第四课 处理人际关系冲突
第五课 保护自己和他人
第二课
敲开人际关系的大门
学习目标
1. 能够认识到人际交往中“首因效应”的重要性。
2. 能够树立正确的理念,运用妥当的方法给他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初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不可忽视的第一印象
我们都知道,与人交往一定要注意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在初次交往时,人们往往习惯于通过性别、年龄、体态、动作、谈吐、表情,以及衣着打扮等因素,来判断一个人值不值得交往。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们常常在几十秒甚至几秒的时间里就会形成对一个人的第一印象。也就是说,在这样短暂的时间内,我们在别人心目中就已经有了定论。这些印象的取得,首先来自外表,包括体型、服饰、发型,以及行为举止、形象气质等。
虽然以貌取人带有很大的片面性,第一印象也未必准确,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们的确会更喜欢那些看上去比较顺眼的人,并乐意与他们交往。人们常常会因为一个眼神或一种装束对一个人心生厌恶;也可能会因为一个表情或一句话对一个人产生好感。
同时,无论我们愿意与否,都无法阻止别人对我们的仪容仪表、穿着打扮、说话方式、处事态度进行评判,并据此形成对我们的第一印象。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内在素养或其他个性特征,的确能通过以上各个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反映和表现。
良好的第一印象是继续交往的基础,也是我们取信于人的出发点。如果是在应聘面试中,面试官对我们的第一印象往往直接决定了我们能否得到这份工作。只有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才有可能开始下一步。因为大多数人没有时间和兴趣,在一个不好的第一印象之下,去进一步深入了解你。
良好的第一印象可能为我们开启一种崭新的生活;而糟糕的第一印象则可能让我们失去潜在的合作机会,从而错过人生的很多精彩。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人际交往中的初次交往,以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从而敲开人际关系的大门。
二、顺利打开人际关系大门
(一)具备良好的自我修养
自我修养渗透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带给别人真切的第一印象。
遇到事情总是积极想办法解决,而不是逃避。这样的人自然会赢得别人的敬重和信赖。如果我们也有这样的人格魅力,那么,我们一定会在与人交往中给人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
二、顺利打开人际关系大门
(二)找准角色定位
张昊到销售部上班第一天,就让部门梅经理十分不悦。 本来,梅经理对这个新来的小伙子印象不错,见面后按照惯例向新人介绍部门情况。没想到,她刚说了没几句,就被张昊打断了:“经理,我发现咱们公司的激励机制还不太完善,我觉得咱们销售部还可以进一步加强业绩考核,让大家更有干劲。我在学校时曾经参 加过营销沙盘设计大赛,获得过全省一等奖,在这个方面有一些心得……”张昊滔滔不绝地说着,没有发现梅经理的脸色早已经沉下去 了。
张昊初来乍到,并未深入了解部门情况就只顾自我表现,不考虑说话的时机是否恰当,他这种自我定位不准的做法使得刚认识他的梅经理十分不快。
作为一名新员工,张昊应该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执行者和学习者,多听,少说,多观察,勤请教,通过听梅经理的介绍,以及向其他同事请教和学习,更多地了解公司文化、部门风格、同事特点,尽快融入新的工作环境,而不是把自己放到决策者、评判者的位置上,对公司不尽完善的地方妄加评议。
如果在梅经理介绍部门情况时,张昊能认真倾听,并在合适时机提出问题虚心请教,梅经理会感觉他比较谦虚好学。这样,也便于以后大家一起更好地工作。
小贴士
让人第一印象不好的角色偏差
1.插手自己职责外的事。或是出于热心,或是觉得自己能力更强,抢了 不该抢的核心位置、做了不该自己做的事、说了不该自己说的话,让别人感 觉自己的能力和本职角色受到质疑,有被冒犯的感觉。
2. 自己职责内的事做不到位。
这些是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的。
小贴士
职场人角色定位恰当的表现
我们在职场中,总是会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加强“规矩意识”和“底线 意识”,会比较容易打开一个良好的局面。
1.到位不越位。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掌握工作要求,严格执行工作流程,工作不留死角。
2. 献策不决策。在领导需要的时候,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但把决策权留给领导。
3. 补台不抢台。该自己展示时就大方展示,其他时候不抢风头、不抢话。
二、顺利打开人际关系大门
(三)展现得体举止
徐正航去某家装公司上班第一天,主管马经理带他去见公司孙总经理。徐正航心里非常紧张,进门后忘记顺手把门关上,过了一会儿想起来,转身关门时又不小心用力过大。他缩了一下脖子,吐了一下舌头,又偷瞄一眼孙总,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站的时候,一条腿实一条腿虚,肩膀耷拉着,头就像脖子擎不住似的,向前探着。孙总请他坐下,他慌乱得忘了致谢,坐下时,又把椅子碰得哗啦响,结果只坐到椅子边沿,怕再出声响,也不敢动了。就那么坐在那里,额头、鼻尖上全是汗。
徐正航的样子是不是很眼熟?
在我们身边有不少像徐正航这样的人,平时跟熟悉的人在一起时表现得还比较从容,但与不熟悉的人打交道,就变得忐忑不安、举止失措,让对方感觉不怎么好。
与不熟悉的人打交道,更应该展现自己得体的举止,让自己看起来充满自信,从而给人留下不错的印象。
这些得体的举止看起来很是琐碎,但只要我们从与他人刚认识时就心存待人真诚友善、尊重他人、为他人着想、明晰自身定位的理念,我们的表情目光、声音动作就自然而然地与我们的理念吻合,让对方感觉到妥当舒适。
二、顺利打开人际关系大门
(四)主动问好
到了陌生的环境,人与人之间难免会隔着一层“薄冰”。要想尽快“破冰”,让他人打开心扉接纳我们,就得主动表达对别人的关注。
有一位演讲家说,人们不在乎一个人对他们了解多少,他们只知道这个人对他们关注多少。
主动问好就是表达对别人的关注。主动问好是改善人际关系的一剂良方,从第一次点头、微笑、说“你好”开始,我们跟所有人都可以从陌生到熟悉,建立起彼此之间的联系。我们可以从每天早上或初次见面的主动问好开始练习和培养这个好习惯。
很多人怯于向别人问好。其实,只要我们真正从内心深处释放出善意和亲切,主动点头、微笑、说“你好”,做起来并不难。这样做了之后就会发现,新环境的人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难以接近。
需要注意的是,当问候别人时,要面带笑意,真诚地发出问候。
二、顺利打开人际关系大门
(五)记住别人的名字
记住别人的名字是一种社交礼仪,是一种基本素养,也是打开人际关系大门的一把钥匙——我们如果连对方是谁都不知道,怎么可能进一步交往呢?
记住别人的名字意义很大。 虽然说名字只是一个符号,但是对于每个人来说,名字就是他本人的标志。没有谁不在意自己的名字。试想,如果在开会时领导想表扬刚来单位的你,当他肯定地说出你的名字而不是“那位同志”时,你一定会非常开心吧。
不管是见新同事还是见新客户,记住别人的名字和职务并恰当地称呼,就等于给予对方一个巧妙而有效的赞美,使对方感到我们对他的尊重,从而对我们产生良好的印象。
小贴士
怎样记住别人的名字?
1. 多与老员工一起行动,多问、多听、多了解他们,留心记住他们的名字。
2. 利用会议、团建等机会留心记住领导层和其他部门同事的名字。
3. 与客户等本单位以外的人见面前,应提前做好功课,了解其姓名、职务、单位、专长等相关信息,并留心记忆。
小贴士
4. 及时补充、完善通讯录。
5. 巧用联想记忆法。或记住别人的特征;或把别人的名字和长相,转换成方便记忆的内容;或用别人的姓和名造句。
6. 加微信保持联系,用好微信群。很多人开展工作时,会临时组建微信群,大家常会在群里标注上自己的单位和名字,有些人还会用本人头像。这也是记住别人名字的好途径。
小贴士
7. 与人初次相识,交流中可多提及对方的姓名和职务。例如,“这事儿还请王经理多关注啊。”“王经理,这份资料什么时候拿给您呢?”聊天过程中多次提及“王经理”这 3 个字,可以强化记忆。
8. 用好合影。参加重要活动的合影后,应尽可能标记出每个人的名字。
二、顺利打开人际关系大门
(六)做积极的倾听者
在与他人初次见面时,我们往往更关心自己会不会“说”、会不会表现自己,很少在意自己会不会“听”。
人们常说“会说不如会听”。倾听不仅在平时的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初识阶段更是如此。只有积极倾听,真正理解别人话语中的含义,才能实现进一步的有效沟通。
需要注意的是,要做到真正“听懂”别人的话,关键需要“用心”。倾听时,要专注而用心,在接纳的基础上,听取对方的完整意思,不进行先入为主的判断或解读。在此基础上,配合对方讲述的内容,不时给出积极回应,从而引导对方畅谈起来。
小贴士
学会运用 SOFEN 技巧
S(smile)——面带微笑。
O(open posture)——姿态要自然大方。
F(forward lean)——身体微微前倾。
E(eyes contact)——目光交流。
N(nod)——点头示意和回应对方。
在初识阶段的交谈中,愿意积极地倾听,体现的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一个好的倾听者,会让说话者获得极大满足,从而对倾听者留下良好的印象。
倾听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是要做好它,还是需要加以努力和练习的。
马亮跟着老总参加展销会,在酒会上,他正好坐在冯总旁边。
冯总是一位 50 多岁的女士,举止非常优雅。当时大家正在谈论一个时事新闻,有几个人因观点不一致而争论起来。看上去冯总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她用手挡着嘴,一连打了好几个呵欠。冯总一扭头发现马亮在看她,连忙对马亮说:“不好意思!我昨天刚从埃及旅游回来,还在倒时差中,太疲倦了!”
你从冯总的话中,“听”出了几层意思?
如果你是马亮,你会怎么回答?
下面几个选项中,你会选择哪个? 如果你是冯总,你会比较喜欢哪种回答?为什么?
没事儿的。
2. 旅游的确很累人。要不怎么说“花钱买罪受”呢!
3. 噢!埃及啊!我一直都非常向往,想去那里领略一下!您在那里遇到什么有趣的事儿了吗?
4. 您刚从那么远的地方回来,还在倒时差,这么疲倦没有休息就投入工作,真是太敬业了!埃及一直都是我非常向往的地方,也许未来有一天我也会去那里圆梦。您能给我提供一些建议吗?
“没事儿的。”这句话看上去没什么问题,但却透着一种冷淡的味道。如果马亮选择这样回答冯总的话,说明他只听见冯总说的“不好意思”这一句话并对此做出回应。但冯总并不只是说了这一句话,她后面还有好几句话呢。
“旅游的确很累人。要不怎么说‘花钱买罪受’呢!”这句话表明马亮听到了冯总对自己呵欠连天的解释:昨天刚从埃及回来,正在倒时差,很疲倦。但关注点是“疲倦”。所以,这句话虽然看起来感同身受,但理解仍然停留在言语表层。这样聊天,估计两句之后也就聊“死”了。
“噢!埃及啊!我一直都非常向往,想去那里领略一下!您在那里遇到什么有趣的事儿了吗?”这是一个不错的回答。在这个回答中,“一直都非常向往,想去那里领略一下”,非常好地把自己的兴趣点表达出来了,这样容易产生共情,有助于对话的深入进行。“您在那里遇到什么有趣的事儿了吗?”更是表达了自己希望继续倾听的愿望,让对方受到鼓励,有兴趣继续对话。同时这句话以开放性问题形式提出,也有助于让交谈得以持续和深入。
“您刚从那么远的地方回来,还在倒时差,这么疲倦没有休息就投入工作,真是太敬业了!埃及一直都是我非常向往的地方,也许未来有一天我也会去那里圆梦。您能给我提供一些建议吗?”如果马亮是这样回答的,那说明马亮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倾听者,他不但听到了话语表面的意思,还听出了一些话外之意,并给出了比较圆满的回答。
小贴士
学会运用 SOFEN 技巧
让我们来总结一下,在初识阶段,怎样做积极的倾听者?
1. 激发自身倾听愿望。
2. 专注而认真的态度。倾听时要两眼注视着对方,与说话者进行眼神的交流,不要看电脑、手机或其他什么。
3. 恰当的动作、表情和简短积极的回应。
4. 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二、顺利打开人际关系大门
(七)朋友互助,打破社交圈壁垒
如果我们希望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那么可以通过培养和发展兴趣爱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再通过这些朋友认识新的朋友,从而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圈子。
说一说
1. 如果你工作了,你准备进入哪些圈子呢?如何进入?
2. 你认为通过老朋友结识新朋友,并成功让新朋友也愿意同你继续交往,交往技巧和个人修养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分别占多少?试举例说明。(共35张PPT)
交往与合作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第一课 增进自身礼仪修养
第二课 敲开人际关系的大门
第三课 增进和维护人际关系
第四课 处理人际关系冲突
第五课 保护自己和他人
第三课
增进和维护人际关系
学习目标
1. 树立“要维护和增进人际关系,根本因素在自己”的意识,努力做一个言行负责、尊重他人的人。
2. 能够区分互惠互利与互相利用的不同之处,正确运用人际交往中的互惠互利原则。
一、言行一致
对一个人的最高评价,不是聪明也不是帅,你知道是什么吗?是靠谱,也就是说话、做事负责任、有担当,能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一)诚实守信,不恶意骗人
做每件事都要讲究“投入”“产出”,算计有没有“好处”,为此不惜编造谎话,给同事造成困扰。这样的人虽然聪明、头脑灵活、有一定的能力,但处处以自己的个人利益为重,对自己的言行不负责任,日子久了,大家都不会喜欢与这样的人打交道的。
一、言行一致
(二)说话有分寸
说话有分寸的人总是给人一种得体感,让人与之相处时如沐春风。
说话有分寸,即使与别人观点不一致,也不表现得很激烈,总是很照顾别人的面子,用一种温和的方式说出不同的意见会更招人喜欢。
一、言行一致
(三)做事有首尾,考虑对他人的影响
我们只要答应了别人一件事,无论是否做成,都要给别人一个反馈。比如,对于领导安排的任务,应该竭尽全力去完成,但不能只是做或做完就行了。如果工作周期比较长,任务比较重大,在过程中,要及时汇报进展情况;如果遇到困难不能按时完成,更要及时汇报沟通,得到领导的协助支持,或请领导对工作安排进行适当调整,不能等问题无法解决时再说,造成工作被动;任务完成以后,要主动向领导报告完成情况,如果是比较重大的项目或任务,还应该有一个工作总结。
这就是一个闭环,也就是做事有首尾。
能这样做事的人,就是靠谱的。别人交代的事一定会放在心上,并能尽心尽力去做,即便出了问题,因为反馈及时,也能得到有效的补救。
小贴士
“闭环思维”
闭环思维的具体表现是:接受他人委托一段时间后,无论事情完成得怎样,都要给委托人一个反馈,告知完成情况,也就是有始有终。
闭环思维流程:接受委托,搞清关键→制定方案,突破重点→及时反馈,解决难点→按时完成,汇报总结。
周四的时候,姚志云给张雯打电话说:“咱们同学姚亚楠生病住院了,这周六上午一起去医院看望一下吧,9:00 在医院大门口奶茶店碰头,不见不散。”
可是到了周五下午,姚志云他们公司几个同事约着周六去漂流,她早就听说漂流很刺激,这次又是跟同事一起,于是马上跟着报了名,把与张雯的约定忘得干干净净。而且因为要漂流,怕手机被水打湿,她周六早上就把手机关机并锁进了行李箱。
我们来看看姚志云的故事吧。
张雯因为住得远,为了准时到达便早早出发,谁知在医院大门口的奶茶店一直等到 9:30 也没等来姚志云,打她电话也打不通,心里十分不高兴。因为她原本约了一位客户面谈合作事宜,因为姚志云不容置疑的“约定”,她只好与客户改约。没想到却被姚志云“放了鸽子”!
张雯生气地说:“这人真不靠谱!”
姚志云约了别人一起去做一件事,又答应了另一拨人同一时间去做另一件事,如果说只是粗心之过,那还是可以得到谅解的。
但如果姚志云的爽约是故意为之,就不能让人原谅了。
姚志云刚给张雯打完电话,听到办公室的几个同事在那里聊周六要去漂流的事,于是她马上报名参加漂流活动。至于与张雯的约定,她心里想:张雯到医院门口后等不到自己,一定会独自去看姚亚楠。等以后找个机会跟她赔个不是,她不会怪自己的。
同样是不守信,你觉得哪个姚志云更让人不舒服呢?
在这个案例里,姚志云的爽约并非无心之过,她明明记得自己跟张雯约好了要去看望生病住院的同学,却又和另一拨人在同一时间去做另一件事,还满不在 乎地觉得被“放鸽子”的张雯不会怪自己,即使怪了,大不了赔个不是。这种人完全不在乎自己的言行给别人带来的影响,相信你也不会愿意跟这样的人深入而长久地交往吧。
二、尊重他人
(一)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给予真诚赞美
真诚的赞美是人际关系最好的润滑剂。
赞美并不是简单地说好话,比如“真好”“好棒”之类。
好的赞美是发现别人的优点或过人之处后发自肺腑的真诚之言。
当然,掌握一定技巧也可以让我们的赞美更加打动人。
唐小小是一位二胎妈妈,也是一位网络作家。她的育儿公众号坚持每日更新,多篇文章被各大媒体转发。
张雯对唐小小由衷敬佩:“小小,你真是太厉害了!一个人带两个娃,坚持公众号日更,还写出这么多爆款文,你是怎么做到的?有什么绝招?透露一点儿我回去教教我姐,她只带一个娃,还有公婆帮忙,都忙得人仰马翻的。如果公婆有事回去了,那她就惨了,别说读书、写作了,可能连饭都吃不上!”
唐小小开心地解答了她的问题,觉得和张雯相处很舒服。
张雯的这段赞美有什么高妙之处呢? 首先是真诚。其次是具体。
如何具体呢?张雯的话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模板:夸赞语 + 举证 + 对比。
这样的赞美给人以真诚实在的感觉,也就达到了我们表达自己敬意、夸赞对方优异之处、增进彼此关系的效果。
张雯的赞美语中还有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适时提出问题。问细节,问经验,问具体做法,都可以。向对方提出问题,说明希望深入了解对方,这本身就是一种高层次的赞美。
小贴士
真诚赞美注意事项
1. 发自内心。
2. 赞美而非奉承。真诚的赞美是发现——发现对方的优点而赞美之,阿谀奉承是“发明”——“发明”对方的一个优点而夸奖之。我们在和人相处时要懂得真诚地赞美别人,而不是阿谀奉承。
3. 重视目光交流。
4. 像张雯那样赞美:夸赞语 + 举证 + 对比。
5. 不要同时夸赞很多人。同一个场合,尽量不要同时夸赞很多人。
二、尊重他人
(二)善于接纳不同的处事风格、思维方式、行为习惯
每个人的处事风格、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也是不同的,我们只有能够尊重彼此的差异,才能长久相处,共同进步。
这里有一组小案例,请阅读并思考:
小红长得文静娴雅,极具古典美。只是感觉有点儿矫情,老喜欢吟诗作对。我觉得人还是大大咧咧些比较好,多洒脱!
江江篮球打得特别棒,人也超帅,可是他平时太孤傲,喜欢独来独往,从不和我们这些舍友一起,显得特不合群。他是不是性格有缺陷呀?
王晨成天笑嘻嘻的,看起来为人挺随和。我擦桌子时,看他的书摆得散乱,没经他允许就好心帮他稍微整理了一下,谁知他竟说我侵犯他私人空间,不让我动他桌子上的东西!哼,这人一点儿也不随和!
这组案例让我们看到,每个人都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处事风格、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
那么,如何对待别人与自己的不同呢?
这组案例展现出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都是在肯定之后转向了否定——在这样的句式中,哪部分内容是被强调的呢?显然是转折后面的内容,也就是否定部分。如果这是出自某个人对他人的评价,那么这个人一定能很快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同时也会觉得别人和自己的不同是很奇怪的。可是,你会喜欢跟这样的人深入交往、长久相处吗?
小红长得文静娴雅,极具古典美。她喜欢吟诗作对,我这个人大大咧咧,平时不怎么接触诗歌,或许哪天可以借她的诗集,看看诗歌哪些地方吸引人。
江江篮球打得特别棒,人也超帅,他平时喜欢一个人去上课去吃饭,不怎么和他舍友在一起。这很正常嘛,他可能更享受一个人的自由自在,怎么舒服怎么来呗!
王晨成天笑嘻嘻的,看起来为人挺随和,有次我擦桌子时,没经他允许好心帮他擦了一下,而且稍微挪了一下他桌子上的书,他说我侵犯了他私人空间,不让我动他桌子上的东西。原来他虽然随和,但对自己的私人空间很看重,以后我得注意喽。
王佳怡跟这个人不一样,她看人的视角是这样的:
像王佳怡这样看人,有什么不一样吗?
问题还是那些问题,可是角度变了,着眼点就发生了变化:王佳怡虽然也说了别人与自己的不同,但重点是尊重和理解这些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调整与别人相处的方式。这样的视角,显示出对别人的一种尊重。跟这样的人相处,让人没有被控制的感觉,大家都轻松自在。
二、尊重他人
(三)在意他人感受,重视他人利益
情商高的人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比如,即使双方意见不同,也不会固执己见,而是先试着从别人的角度去看问题。这样做不仅可以体现高情商,还能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练一练
徐嘉敏所在的办公室比较大,有 7 位同事一起办公。如果哪位同事给客户打电话谈业务,谈话时间稍微长了一点儿,徐嘉敏就会一脸严肃地提醒他:工作时间不要煲电话粥。但是,她自己打起电话来,却常常是声音又高时间又长。
徐嘉敏这是什么问题?怎样帮她改正?
三、互惠互利
人际交往还要讲究互惠互利原则。
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以及成语“投桃报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他人的关照时,以某种合适的方式回馈对方,以表达自己感激的心情,这就是互惠互利。
表达自己的感激心情,并不仅限于赠送礼品。虽然我们平时不一定把对别人的感激之情挂在嘴上,但一旦对方遇到什么困难或麻烦,马上出手相助,问一声:“我能帮些什么?”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一种很好的礼尚往来的方式。
乐于助人、主动惠及别人,是增进与维护人际关系很好的途径。 同样,如果别人施惠于我们,那么及时表达感激之情,适时回报对方,也是值得铭记和践行的人际交往准则。
但是也有一些人似乎不太注意礼尚往来,尤其是在一些小事上会显得很“不拘小节”。殊不知,恰恰是这些小事、小节,才更能暴露出一个人的修养。
王曙光所在班级的微信群里,经常玩儿“抢红包”游戏,大家约定每次手气最佳者要接着发红包。这样的约定主要是为了活跃气氛,钱虽然不多,但大家玩儿得挺开心。王曙光每次都只抢不发,无论大家是暗示还是直接提醒,他都无动于衷。时间长了,就有人在群主那里“吐槽”他。终于有一天,群主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曙光你聊天不积极,抢红包倒是不落后,这样没法儿一起玩儿啊!”
一个小小的红包怎么就让大家觉得“没法儿一起玩儿”了呢? 这是因为无论多么小的事情,都讲究一个“有来有往”“互惠互利”。人脉和友情都是在这些细节中渐渐累积起来的。说到底,大家并不是计较钱的事,而是从中观察和判断王曙光这个人是否值得交往。
《诗经》是广为流传的经典作品,其中有一首诗写道:“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意思是,你送给我一个木瓜,我回赠你一块玉佩。不是为了回报你,而是为了与你永远交好啊。礼尚往来讲究的是“往来”以“礼”——来而不往非礼也。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适当地“麻烦”一下别人,会提升对方的重要感和价值感,令对方对我们好感倍增,从而增进彼此关系。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虽然可以麻烦别人,但不代表别人有义务来帮助我们。麻烦别人的时候,需要有尺度和界限,不能把对方的帮助当成理所当然。
人与人之间出于真诚的互惠互助是美好的。与人交往,不能带有功利色彩,更不能别有用心。不能因为某个人“有用”就曲意奉承,也不能因为有求于别人就假意示好。这种带有功利性的“小恩小惠”一旦被人识破,就会适得其反,从而失去别人的信任,也不会得到真诚的回馈。
另外,在请求别人帮助时,尽量不要让别人为难。
小贴士
遵循互惠互利原则需要注意的事项
1. 乐于助人与适当求助(不使别人为难)相结合。不可以只索取别人的帮助,而不予以适当回报。
2. 区分互惠互利与互相利用。互惠互利是相互帮助,这种行为出自真心;而互相利用则多出于“算计”和“别有用心”,双方往往把自己的付出作为交换条件,想要得到更大回报。
3. 避免不恰当利用人际关系,办一些违背法纪的事情。
课后练习
1.分析案例,回答问题。
中午休息的时候,赵姐把王佳怡拉到一边,神秘兮兮地说:“你知道昨天小田跟刘姐吵什么吗?我听说她俩以前……”王佳怡却突然一拍自己的额头,叫道:“哎哟我这记性!领导要我送一份材料给她,我怎么给忘了呢!”说完就急匆匆地跑开了。赵姐愣了一下,半天才反应过来:不是说领导下午才要那份材料吗?
(1)王佳怡为什么假装给领导送材料?
(2)她的做法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3)请你使用夸赞模板,夸一夸王佳怡刚才的做法。(共56张PPT)
交往与合作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第一课 增进自身礼仪修养
第二课 敲开人际关系的大门
第三课 增进和维护人际关系
第四课 处理人际关系冲突
第五课 保护自己和他人
第四课
处理人际关系冲突
学习目标
1. 能把人际关系冲突作为关系改善的契机,通过合适的方法化解冲突。
2. 掌握应对冲突的基本方法,能够处理、化解某个给定的人际交往情境中的冲突。
3. 能对自己处理冲突的方式进行自我评估。
人际关系冲突是十分普遍的现象,有时候也是难以避免的。可以说,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必然存在各式各样的冲突。
如果满足以下 3 个条件,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冲突就产生了。
肖东和张文是同班同学,毕业后都在开发区工作,又都喜欢打羽毛球,所以周末两人相约一起打球,这样已经有一年多了。在这段时间里,他们不仅球技有了很大提高,打起球来也更加默契了。
但是,前不久这种状态被打破了——肖东又约了几个爱好羽毛球的朋友一起打球。由于新来的这几位朋友技术水平比较低,肖东经常要陪他们练球、指导他们。而张文觉得和他们打球会影响自己技术水平的提高,他更喜欢单独和肖东打球的默契感觉。张文和肖东说出了自己的感受,但是肖东觉得张文的想法实在没有必要,人多一起玩儿更有意思。因为对这件事的看法不同,两人激烈争执了起来。
首先,个体与个体之间是相互依赖的。两个人打羽毛球,少一个人另一个就无法打,相对固定的球友关系让肖东和张文感受到对彼此的依赖。假如他们不是球友,那么肖东邀请任何人打球都不会引起和张文的冲突。
其次,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目标不相容的现象。张文喜欢和肖东单打,享受二人单打带来的快乐;而肖东却认为人多更快乐。两人目标不一致,冲突产生。
最后,个体与个体之间以斗争的形式表达不满。肖东邀请其他球友双打时,张文感觉失去了和肖东单打的机会,因此表达出自己的不满。肖东有自己的看法,没有接受他的意见,二人于是争吵起来。
其实,文化、价值取向、成长环境、生活习惯、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不同,都有可能引发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冲突。
发生冲突并不可怕,但要学会主动而妥当地处理。如果处理得好,冲突反而能够让彼此加深了解,也让一些隐藏的问题得以暴露,从而引起双方重视,最终促成问题的解决。
只要我们对冲突产生的原因进行准确分析,针对不同类型的冲突,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就很有可能化冲突为和谐。
在肖东和张文的冲突中,并没有涉及道德、法律、纪律等原则性问题,所以属于非原则性冲突,是可以调和的。
一、保持宽容,减少冲突的发生
化解冲突最好的阶段不是在冲突已经发生时,而是在他人对自己的正当利益造成损害时。这时,如果能够妥善处理,就可以将可能产生的冲突化于无形。
这个时候,善于原谅、换位思考和控制情绪就起到关键作用了。
一、保持宽容,减少冲突的发生
(一)善于原谅
选择原谅他人前,要先分辨清楚什么事情可以原谅。
如果对方逾越了道德、法律、纪律的底线,对自己的正当利益造成损害,这个时候就不宜滥用原谅,要区分大度和纵容之间的差别。此时,要弄清楚彼此需求的差异到底在哪儿,然后尽量尊重差异,寻找双方利益共同点,求同存异。
当对方并未逾越道德、法律、纪律的底线,也没对自己的正当利益造成损害,这个时候选择原谅,是一个减少冲突发生的较好方法。
王佳怡和林甜甜在东岳公司财务科工作得挺开心,两个人因为是同一年来工作的,有不少工作上的共同话题,所以相处起来格外融洽。
平静的工作氛围总是不乏小插曲。快下班了,王佳怡开心地告诉林甜甜:“科长着急要的一份材料,我忙了一天,终于整理装订好了,过一会儿就交给科长。好累!今天下班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说完,王佳怡就把材料放在桌子上去洗手间了。林甜甜听后也为王佳怡感到高兴,她受王佳怡的感染,也准备开心地继续工作。
谁料,经过王佳怡桌子时,有些毛躁的她,衣角带翻了桌边上的水杯,一大杯水就这样把材料打湿了!林甜甜立即慌了,手忙脚乱地找纸吸干水。王佳怡看到湿淋淋的材料,整个人都懵了。不过,她很快调整好自己的情绪,面对一脸愧疚的林甜甜,她故作轻松地说:“没事儿,你又不是故意的,这种突发情况很正常,况且我也不该把水杯放在桌子上。我马上跟科长商量一下,看看材料能否明早再给她,今晚我熬个通宵赶出来。不过,你哪天得请我吃顿饭将功补过哦,哈哈。”林甜甜听王佳怡这样说,也松了一口气,连忙说:“吃饭管饱,哈哈。今晚不能让你一个人加班,我跟你一起整理,保证明天一早就交给科长。我也得注意,类似的错误绝不能发生第二次。
这个案例中林甜甜对王佳怡有利益损害吗?是可原谅的还是不可原谅的?
在这个案例中,林甜甜对王佳怡的利益损害是比较明显的:她把王佳怡辛苦整理的材料打湿了,使得王佳怡没法按时交差,还得通宵赶工。林甜甜的失误对王佳怡的工作成果、休息时间和身体健康都产生了影响。
那么,林甜甜对王佳怡的利益损害是可原谅的吗?这要具体分析。如果林甜甜是有意为之,那就是触及道德底线的做法,这个时候王佳怡应不应该原谅她,得把握好尺度。从案例中可以看出,林甜甜确非故意,因此可以认定她的失误是可原谅的。
案例中王佳怡的做法是有智慧的: 首先,她根据对林甜甜的了解和当时的情境,迅速做出了判断: 林甜甜的行为对自己的利益的确造成了损害,但她并非故意,是可以原谅的。
其次,她没有陷入沮丧的情绪之中,没有抱怨和指责,也没有伤心和绝望,而是迅速控制住了局面:一是从自己的身上找不足,以减少林甜甜的愧疚感;二是准备立即去跟领导沟通,争取赶工时间,解决问题;三是开玩笑地让林甜甜请吃饭“将功补过”,提醒林甜甜她也确实犯了小错误。这样的做法,既快速打消了林甜甜的紧张感,缓和了气氛,也让工作的损失降到最低。
林甜甜的做法也可圈可点。她大方地承认失误,主动道歉,并选择和王佳怡一起加班完成任务,用行动来帮助王佳怡“止损”。同时,她也认识到这个失误不可以再犯。
一、保持宽容,减少冲突的发生
(二)换位思考、控制情绪
有时,对方对我们的正当利益造成了损害,虽然这时对方的行为是可原谅的,但是如果对方有不礼貌的语气或动作,还是很容易挑起我们的情绪,进而引发激烈冲突。在这种情境下,尝试换位思考、控制情绪,采取恰当的措施控制事态,使之朝和气的方向发展,是可以重点考虑的策略。
王有豪比赛失利,回到公寓垂着头坐在窗台上一言不发,看上去非常沮丧。肖东走过去想安慰他。谁知还没开口,王有豪就气冲冲地说:“谁用你安慰!”肖东被吼愣了。
如果你是肖东,你会怎样回答王有豪?
接下来,请大家与同桌分角色扮演王有豪和肖东,将下面 3 种情境表演出来,看看不同的处理方式会带来怎样不同的结果。同时也请同学们思考:
假如你是肖东,你会是哪个情境里的肖东?
3 个情境,3 种结果,你喜欢哪个结果?
【情境一】王有豪比赛失利,回到公寓垂着头坐在窗台上一言不发,看上去非常沮丧。肖东走过去想安慰他。谁知还没开口,王有豪就气冲冲地说:“谁用你安慰!”肖东愣住了,心想:这人怎么这么不识好歹!于是“哼”了一声,就转身离开了,此后他一直不理王有豪。王有豪想跟肖东和好,又拉不下脸,两人就这样僵持了 1 个多月,这 1 个多月里两人情绪低落,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
【情境二】王有豪比赛失利,回到公寓垂着头坐在窗台上一言不发,看上去非常沮丧。肖东走过去想安慰他。谁知还没开口,王有豪就气冲冲地说:“谁用你安慰!”肖东愣住了,心想: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平时对他那么包容,现在他居然这么无礼,真是岂有此理!于是肖东忍不住破口大骂:“你小子疯了吗?你跳那么个破舞,没得奖关我什么事儿?朝我耍什么威风?”王有豪更火了:“你胡说什么?信不信我削你?”肖东也跟着发火:“你敢!”两人越说火越大,动手打了一架,然后王有豪搬出去了,肖东一个人对着空了一半的屋子,心里很难过。
【情境三】王有豪比赛失利,回到公寓垂着头坐在窗台上一言不发,看上去非常沮丧。肖东走过去想安慰他。谁知还没开口,王有豪就气冲冲地说:“谁用你安慰!”肖东愣住了。他看着王有豪,没有说什么,转身离开了。不过他并没有走远,而是下楼买了两瓶王有豪最喜欢喝的凉茶,默默放在他旁边后就去看书了。到了吃饭的时候,他看王有豪还坐在那里发呆,就过去拍拍他的肩膀,说:“别想了,去吃饭吧。”
王有豪早就为自己刚才的失礼感到后悔了,看到肖东没有跟自己计较,更是惭愧。他低下头说:“那个那个,刚才,对不起哈!”肖东笑着说:“没事!我知道你的感受。你为这个比赛准备了那么久,结果没发挥好影响了成绩,没取得好名次,心里不好受。咱们之间这么熟,你什么样我还不了解!走吧,去吃饭,今晚我请客,吃凉皮!”肖东知道王有豪最喜欢吃凉皮。果然,王有豪从窗台上跳下来,说了声:“谢谢哈!”两人相视一笑,互相搭着肩膀走出去了。
3 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分别产生了怎样的结果呢?
第一种是“冷处理”。在双方矛盾刚产生时,为了防止矛盾升级,采取“冷处理”是合适的。但是“冷处理”是为了暂时搁置争议,而不是“打冷战”。情境一里的肖东那样做,虽然没有让矛盾升级,但使双方打起了冷战。冷战打得越久,双方心里的“疙瘩”就越难解开。“打冷战”的结果,是把彼此间的关系真给处理“冷”了。
第二种是“热处理”。情境二里的肖东,听到王有豪出言不逊,立即予以回击,结果两人“杠”上了。由言语冲突变成肢体冲突,让事情进一步恶化,最后二人友谊破裂。这种处理方法,使双方只获得了一时之快,却留下持久的不良影响:一是双方友谊破裂;二是双方都会有挫败感,心情变得糟糕; 三是都给对方留下了“不冷静”“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的印象。如此种种,可谓是两败俱伤,得不偿失。
第三种是“巧处理”。情境三里的肖东,始终表现出一种比较强的自控能力和共情能力。当王有豪情绪激动时,他没有计较,采取了“冷处理”而不是“打冷战”的方法。他买了王有豪喜欢喝的凉茶放在他身边,表达出自己的善意;看到王有豪仍然没有走出失败的沮丧,就继续离开,给王有豪留出独自面对自我的时间和空间。但这段时间不宜太长,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契机打破僵局。肖东找到的契机是吃晚饭。他请王有豪吃凉皮,加上他诚恳的一番话,给王有豪搭好了下来的台阶,王有豪也主动道歉,领了肖东的好意。这样两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小贴士
提高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
1. 在想发火之前,深呼吸,同时在心里默数 10 个数。
2. 感觉情绪变差,在冲突爆发前,选择离开现场,换个环境,冲淡情绪。
3. 换个角度看问题。
4. 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尝试反思。
5. 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
6. 读书。无论何时,读书均有助于修身,可以让我们更加明晓事理。
二、高效沟通,化解已有的冲突
面对已经产生的人际冲突时,我们是想要化解的,于是我们想到了沟通。
能尝试去沟通已经不易,要实现“高效沟通”就更需要好好学习了。
那么,应该如何进行高效沟通呢?以下几个关键步骤,需要牢牢掌握。
小贴士
高效沟通的 4 个步骤
1. 明确沟通目标
在沟通前问清楚自己,双方的冲突点到底在哪里,自己或是双方希望 达成的目标是什么,什么样的目标对双方是有利的,不希望实现的目标是什么。在沟通之初就要明确说出自己希望达成的目标是什么。同时,在沟通之初或之中要尽快明确对方的沟通目标,进而明确双方通过沟通要达到的共同目标。沟通过程要始终围绕共同目标展开,与目的无关的话题不多聊。
小贴士
2. 营造安全的沟通氛围
要选取合适的沟通时机和场合。展开对话前,可先赞美对方或适度进行自我批评,以便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谈话氛围。
小贴士
3. 把握好沟通过程
了解对方真实动机。放下自己的成见,用心倾听对方的感受和需求,不拿自己的标准要求他人,或站在自己的立场猜测他人的动机。应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其面临的问题,感受对方的困扰。双方表达感受。坦诚告诉对方,他的哪些做法带给了自己哪些不好的感受,自己希望对方怎么做。同样,也要鼓励对方坦诚分享自己的做法带给他的感受,以及他的期望。注意态度和用语。用建议、请求、商量、赞美代替命令、指责、抱怨和讥讽。
小贴士
4. 达成共同的协议
围绕共同目标,双方一起思考解决办法,进而得出双方都接受的协议。一个共同的协议是一次沟通完成的标志。如果没有形成这样的协议,就不能算是达成目标,完成沟通。
因为对两个人打球还是一群人一起打球这件事的看法不同,肖东和张文之间发生了口角。一连好几次,张文都不再去找肖东打球。肖东决定找张文谈谈。
肖东该如何跟张文“谈”呢?
让我们按照高效沟通的步骤,帮助肖东制定一个方案。
第一,明确沟通目标。肖东在跟张文沟通之前就要明确,将要进行的这次沟通要达到什么目标?这个目标是自己与对方都愿意接受的吗?
确立了自己的目标之后,才能进一步创建与对方的共同目标。
沟通一定要有一个目标,否则就不是沟通,而是闲聊。有一个明确目标可以让自己在沟通之初做到方向明确、心中有数。在沟通过程中,如果遇到沟通不畅而爆发新冲突时,可以以此提醒自己,克制本能冲动,不要偏离方向,要紧扣目标展开对话。
第二,营造安全的沟通氛围。什么是安全的沟通氛围呢?安全的沟通氛围包括两个要素:合适的沟通场所和时机、宽松亲切的沟通状态。
人在心情舒畅的时候进行沟通,会更容易放下戒心、敞开心扉。如果选择在喧闹的环境中或是在对方心情烦躁的时候进行沟通,效果是很难保证的。
沟通过程中要避免出现攻击性语言。指责、抱怨都可能导致对方反感甚至抵触、敌对,破坏沟通氛围的安全性。遇到对方的指责、抱怨或其他攻击性语言时,要心平气和,保持冷静克制。同时,也要尽量帮助对方消除负面情绪,保持平和,这样沟通才不会偏离方向。
第三,把握好沟通过程。首先,了解对方的真实动机。这是双方一起想出有效解决办法的重要基础——不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怎么 “求同”呢? 肖东可以先通过倾听并提问,获知张文的真实动机,然后表达自己的动机。只有通过倾听,了解对方的观点,才能发现双方的分歧所在,找到双方的共同点,为创建共同目标打下基础。
提问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方法。恰当的提问,既可以促使对方袒露心声,又可以让双方加深理解。当我们提出问题时,如果我们理解有误,对方会予以纠正,从而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其需求和动机。
在倾听的时候要注意角色互换,努力将自己置于对方的位置。了解对方的所思所想,能够让我们更清楚地获知对方的观点,真正了解其面临的压力及深层想法。
其次,双方表达感受。肖东可以引导张文说出自己当时的做法带给张文的感受,以及张文希望自己怎么做。同时,肖东可以在之后表达张文的反应带给自己的感受,以及自己对张文的希望。
通过沟通,肖东和张文会更加明白对方的想法和感受,也更容易找到两个人沟通的共同目标。
看看肖东这样做之后,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通过对话,张文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张文觉得肖东以前挺好的,球技也很好,跟他一起打球自己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他希望能继续这样。但是肖东的朋友们来了之后,很明显他的关注点更多放在那些人身上了。他试图让一切恢复到以前的状态,所以跟肖东表达自己不喜欢一大堆人一起打球的感受,但肖东不理解,反而劝说他跟大家一起玩儿,认为人多、组合多,打球更有意思。这让张文有一种被忽略、受冷落的感觉。
肖东注意到了张文表述的基本观点:希望继续跟自己一起打球,并使球技得到进一步提高;不希望被忽略和冷落。随后,肖东告诉张文,他之前只是觉得多一些人打球会更热闹一些,绝没有故意忽视张文的意思。张文第一次告知自己的感受时,他觉得这不是什么事儿,没想到张文是认真的。
肖东发现张文与他的沟通目标有很多共同点:他也不希望失去张文这个朋友,希望能继续一起打球。
这样,就可以确定两人的共同目标了。
“我把你当作好朋友,但你却没当回事儿!”张文这样说。这句话带有比较明显的指责和抱怨情绪,一般情况下我们听到这样的话,会本能地予以反驳。比如,简单直接地否定:“我不是。”“我没有。” 或者,把过错推给对方:“你要这样想,我也没有办法。”我们很多人遇到这种情况都是这样应对的吧?如果肖东也这样回答,谈话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
那样会导致沟通偏离方向。肖东没有那样做。他注意到张文表述的基本观点:希望继续跟自己一起打球,并使球技得到进一步提高;不希望被忽略和冷落。这是主要的。于是肖东首先把自己的理解用提 问的方式表达出来:“你是说,你愿意继续跟我一起打球,我这样表述对吗?你觉得我不把你当好朋友,忽略和冷落了你。我这样理解你的话,对吗?”
这些提问得到张文的肯定。那接下来,肖东该怎样做呢?
用夸赞对方、道歉等方式重建安全的沟通氛围。“咱们是老同学,又是铁搭档,从这个角度看,真抱歉我让你产生这样不愉快的感受!”用谦虚的态度平息对方心头涌起的不满情绪,这样才能换来安全沟通氛围的重建。
接着,对比说明,消除误解。
张文认为肖东不把他当好朋友。为此,肖东需要通过对比法来消除误会。
对比法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否定部分,另一个是肯定部分。否定部分:消除对方的误解。肯定部分:确认对张文的重视,明确双方拥有共同目的。
肖东可以这样运用对比法。否定部分:我不希望你认为我不重视咱们的友情。肯定部分:相反,我认为我们既是老同学,又是好球友,关系比跟他们更铁。而且,我也非常希望能继续跟你一起打球。
这样一来,就可以让沟通的氛围恢复到正常水平,两个人可以继续讨论,朝着共同目标进发了。
第四,达成共同的协议。明确了双方的共同目标都是保持友谊,并且继续一起打球,也明白了自己和张文起冲突的真实原因后,肖东就可以和张文一起商讨,如何达成共同的协议了。
最后的共同协议没有标准的范本,只要双方感觉受到尊重并且实施起来行之有效即可。
在达成协议的过程中,肖东和张文要充分重视对方提出的解决方案,一起商量,共同决定最终采用哪个方案。
“你不喜欢很多人一起打球,我很理解。你看咱们这样解决这个问题行不行?咱们仍旧按照老规矩,每周周末一起单独打球,我另安排时间跟那些朋友打球。这样两边兼顾一下,你看可以吗?”
如果肖东的这个方案得到张文的认可,那么这次沟通就基本完成 了。
当然,这不是唯一的答案和结果:
张文听了肖东的话,知道肖东并不是不重视他们的友情,相反,是肖东觉得他们的关系更铁一些,这样,他心里的“疙瘩”就解开了。于是他对肖东说:“谢谢你这样用心的安排。我现在仔细想了一下,发现自己也不是那么不喜欢跟大家一起打球。我们还是跟以前一 样,和大家一起玩儿吧。”
“太好了!”肖东高兴地拍起手来。
当人际冲突发生时,想要化解,可以有很多办法。
每一种方法都有它的优势和弊端,到底使用哪种方法,要根据情境和冲突对象的不同灵活选择。
小贴士
沟通时常会出现的误区与改进措施(共24张PPT)
交往与合作
实现高效合作
第一课 了解团队合作
第二课 融入你的团队
第三课 与团队成员高效合作
第四课 组建自己的小团队
第五课 管理好自己的小团队
第一课
了解团队合作
学习目标
1. 了解什么是团队合作,能够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逐步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2. 了解团队合作的基础,明白具有清晰可行的团队目标、能够实现共赢,以及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信任,是一个团队能够高效、长久合作的必要前提。
一、团队合作使“1+1>2”
西班牙人哈姆威擅长制作家乡风味薄饼,移民到美国后,他一直想把这种薄饼推荐给美国人,但效果好像不太理想。
1904 年,世界博览会在美国举行。哈姆威也像许多手艺人一样,把自己的薄饼摊搬到了会展地。
博览会上人山人海,但人们对哈姆威的薄饼并不感兴趣,他的摊位前非常冷清。失落的哈姆威发现,旁边卖冰激凌的摊贩生意异常红火,有许多买冰激凌的顾客。
显然,卖冰激凌的摊贩也没料到自己的生意会这么好,自带的冰激凌碟子很快就用完了。
看着失望的顾客,冰激凌摊贩非常着急,但又无计可施。看到这一幕,哈姆威灵机一动,他迅速地把自己的薄饼卷成锥形,递给冰激凌摊贩装冰激凌。
这种锥形薄饼冰激凌迅速受到顾客们的一致追捧——因为不用退小碟,顾客可以拿着边走边吃,吃完冰激凌再把薄饼吃掉。这样,在品尝完冰激凌的美味之后,又可以品尝到薄饼的面香。
令他俩都没有想到的是,这种锥形薄饼冰激凌成为这次世界博览会上最受欢迎的美食,并迅速在全美乃至世界各地传播,后来又演变成今天的蛋卷冰激凌。
卖薄饼的哈姆威与卖冰激凌的摊贩通过这样的合作,都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如果当初哈姆威不与卖冰激凌的摊贩合作,那等待他的只有生意惨淡的结局,卖冰激凌的摊贩也会因为没有盛冰激凌的碟子而着急不已。而当哈姆威想到与摊贩合作的时候,一切就不同了。卖冰激凌的摊贩可以继续卖冰激凌,哈姆威的薄饼也销量大增,顾客又吃到了美味的食物,还由此产生了一种新的美食——蛋卷冰激凌,可谓“一举四得”。与他人合作,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合作很重要,团队合作尤为重要。
对我们个人而言,自己一个人无法完成的事情,通过团队合作可以完成;自己一个人完成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事情,采取团队合作可以又快又好地完成;即使我们自身很优秀,团队合作也可以让我们强强联合,把自己的力量发挥到极致,从而产生更大的效益。
今天,我们处在一个更加开放和复杂的时代,各行各业的分工日益精细,对个体的能力要求更加精准,个人靠单打独斗取得成功变得越来越难。而在团队中,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身所长,互相配合;针对同一个问题大家可以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有助于产生更优的解决方案;通过头脑风暴,大家更容易产生新的想法,不断创新。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团队合作已经成为人们应对激烈竞争的必然选择。
二、团队合作的基础
(一)具有清晰可行的团队目标
马东南、张天宇、王琪、梁攀、劳洪瑞是同一所技师院校信息系毕业的同学。两年前,他们合资注册成立了星空网络游戏公司,决心要打造精品游戏,让用户在游戏中体验到快乐,收获成长,这也成为他们的奋斗目标。虽然 5 个人性格、专长都各有不同,经常会为一件事情吵得不可开交,但是大家有一个约定,那就是为了公司的发展,哪怕意见再不同,也要求同存异,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两年后的今天,这家游戏公司已经赢得了很多用户的喜爱,在业界小有名气,发展势头良好。
马东南、张天宇、王琪、梁攀、劳洪瑞这 5 位个性不同的人,能够团结在一起,在竞争激烈的网络游戏市场站稳脚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确立了一致、清晰、可行的团队目标。当 5 个人的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围绕这个团队目标,大家可以良性互动,最终形成一个所有人都相对满意的、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 人们常说,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其实,走得远的那群人,一定是目标一致的,否则不可能行稳致远。
团队成员想要高效、长久地合作,首先离不开一致的、清晰的、可行的团队目标。这样的团队目标能够为团队成员指明努力的方向,激励各成员展开合作,也能够在团队成员进行了一个阶段的努力后,提供客观的考核参考。
二、团队合作的基础
(二)能够实现共赢
公司计划在 3 月召开新产品推广展销会,市场部的张雯和公关部的王蕾分别带领各自的团队参与这一重要项目。5 年前,张雯和王蕾曾是同班同学,一个是班长,一个是团支书,两个人都很有能力,也很有个性,在很多问题上互不相让,给班级工作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这次要共同参与公司的重要项目,有人担心她俩会像以前那样“碰撞”得火花四溅。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两人虽然工作起来仍旧风风火火,但无论是执行前期方案,还是面对突发状况,她们都能互相配合,带领各自团队积极寻找解决办法,让问题得到及时妥当处理。在两人及其团队的通力合作下,展销会办得非常成功,新产品顺利打入市场。
张雯和王蕾在学生时代有过不太愉快的合作经历,影响了班级工作的开展。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两个人面对同一个项目,已经懂得了互相配合才是团队高效合作的基础,所以能够形成合力,保证了项目的圆满成功。
合作共赢是确保团队能够高效、长久合作的重要条件。现代经营是分工合作的经营,有分工必然有合作,而合作的基础是利益的共享和共赢,如果不考虑各方的利益关系,做不到互利共赢,势必造成合作关系的破坏甚至中断,合作也是难以实现的。
陈宇和曾祥在东岳公司从事技术研发工作。近期,公司计划对一条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研发部经理认为,陈宇重实干,曾祥有想法,刚好可以互补,所以将他俩分在一组,带领本组成员一起进行研发,并许诺项目完成后提升他们中的一人担任项目经理。两人听后各有打算:曾祥觉得,没有自己的创意,其他人根本无法找到正确的方向,自己的功劳最大,项目经理理应由他来做;陈宇认为,任何创意如果不落地都是空想,只有真抓实干才能完成任务,他才是项目经理的不二人选。因此,两个人暗地里互相较劲甚至互相拆台,结果任务没能如期完成,两人不但经理梦落了空,还受到公司的处分。
陈宇和曾祥各有长处,如果合作,可以取长补短,形成合力。部门经理的许诺,本意也是想激励他们发挥各自优势,相互配合,更好地完成任务。可惜的是,这个许诺却导致二人没开始合作就各存私心,忘记了首先应该相互配合完成项目升级改造这一共同目标,工作中相互拆台,导致工作目标未能实现,给企业带来损失,也给个人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事实证明,不能实现共赢的利益分配规则,不可能带来高效的合作,也就不可能实现团队目标。
议一议
如果你是研发部经理,你能想到几种利益分配方案让陈宇和曾祥高效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上台分享本组的几种方案。
二、团队合作的基础
(三)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信任
一个高效合作且有凝聚力的团队,成员之间是相互信任的。有了这份信任,团队成员才能敞开心扉,敢于暴露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放心地接受对方的批评,而不是彼此戒备,遇到问题恶意猜测同伴的言行;有了这份信任,团队的目标才更容易实现。
想一想
团队成员相互信任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呢?
1. 遇到问题、困难、风险时,不相互抱怨和推诿,不轻易逃避,而是一起分析原因,讨论解决办法;必要时,愿意牺牲部分个人利益。
2. 共享而不是独享有价值的信息。
3. 有不同意见时,可以就事论事地畅谈、讨论。
4. 遇到需要一起完成的重要或紧急任务时,大家会积极主动承担一部分。
还有哪些呢?一起想一想吧!
想一想
“疾风劲草”小游戏
游戏步骤:由 8~12 人肩并肩围成一个紧密的圆圈,每个人都做出正确的保护姿势,一个人站在圆圈的中央,两手交叉放在胸前,身体绷直,向周围的成员确认已准备好接住他时,便向身后倒去,其他成员将这个成员接住后沿着圆圈转一圈,完成一圈后,大家扶正这个成员,使其回到圆圈中间。
谈一下你对这个游戏的认识和体会。
课后练习
阅读案例,回答问题。
赵莎莎、钱媛、孙越、李明 4 个人在讨论餐厅发展目标时发生了激烈争吵。李明认为,尽快实现盈利是当下的重点,菜品种类和精致程度不必太讲究,只要保证卫生、可口就好。但烹饪专业出身的孙越和钱媛却十分不认同,他俩认为无论什么样的餐厅,菜品的种类和质量是永远不变的核心要素,应放在首要位置。而学营销的赵莎莎觉得应花大量精力做好广告宣传,广而告之,客源自来。4 个人各执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
你认为赵莎莎、钱媛、孙越、李明 4 个人在团队目标的确立方面存在什么问题?和你的小伙伴们讨论一下,帮他们确立一个一致、清晰、可行的团队目标吧。(共43张PPT)
交往与合作
实现高效合作
第一课 了解团队合作
第二课 融入你的团队
第三课 与团队成员高效合作
第四课 组建自己的小团队
第五课 管理好自己的小团队
第二课
融入你的团队
学习目标
1. 能够养成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
2. 能够掌握融入团队的方法,并运用相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融入团队是个体与团队其他成员的相互认可与接纳。
个体只有真正融入团队,才能形成与团队成员行为方式上的互补、互动和协调一致,从而形成合力,产生“1+1>2”的效应。
我们都知道,初入职场,如果能够迅速而又自然地融入团队,获得团队成员的认可和接纳,就可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更快地进入职业发展期。
具有独立个性的我们,怎样才能快速融入团队中,在团队中促进自身发展、实现自我价值呢?
一、主动融入的姿态
张庭是学机械装载的,毕业后应聘到合力装卸设备公司工作。张庭所在的销售部门加上张庭有 7 个人,经理老庄是位不到 40 岁的男同志,大嗓门;副经理是一位女同志;还有 1 个女业务员、3 个男业务员。张庭来报到时,从她的视角出发,她看到的景象是这样的:副经理正跟那个女业务员说着什么,那个女业务员点头附和着;几个男业务员都各自在工作,没人说话。老庄领着她跟大家见面,给她介绍副经理姓名,张庭没听清,也不好意思问,感到有些尴尬,就含糊地问了声好,副经理似笑非笑地看看张庭。那个女业务员朝张庭扬了扬手,算是打过招呼了。另几个男业务员也都淡淡的,或是笑笑,或是点点头,张庭不知道该怎样跟大家打招呼,见大家似乎都不爱说话,她也松了一口气。
你觉得上班第一天的张庭,这个开局怎么样?
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上班第一天,老庄给她安排的工作是整理这个月的报表。那个女业务员和一个 30 岁出头的男业务员把一些报表给了张庭,张庭看了半天也没看明白,她想问那两个老业务员。女业务员在打电话,打完电话就出去了;那个男业务员拿着手机在聊天,似乎有什么不愉快,眉头皱得很紧,张庭觉得这时候去打扰他不太明智,就想再等一会儿。
两个小时后,老庄过来问张庭:“报表做得怎么样了?”张庭嗫嚅了半天,说:“我不知道怎么做……”老庄急了:“不会做还不知道问啊?”
张庭第二天就辞职了。
快速融入团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一个不会融入团队的人,无论在哪里工作,都容易产生巨大的失落感,使自己游离于团队之外。
不过,一个新人要融入团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像许多人那样,张庭曾经对职场生涯做过无数美好的设想,只是她绝对想不到自己刚上班一天就选择了放弃吧。
无论是谁,来到一个陌生环境,都会感到有一些不适应。要破解这个困境,必须提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无论新单位和新同事是否符合自己的期望,都要摆出主动融入的姿态,尽快打开局面,尽力融入其中。
一、主动融入的姿态
(一)用好第一次同团队成员打招呼的机会
第一次跟新同事见面、打招呼、做自我介绍,就是一次敲开人际关系大门、 融入团队的绝佳机会。
小贴士
上班第一天,怎样做自我介绍?
1. 介绍姓名要清晰
入职第一天要想让团队其他成员记住自己,就从记住名字开始。介绍自己姓名的时候要用普通话,声音要清晰响亮,节奏适中,必要时加以说明。
2. 注意搭建工作关系
在自我介绍中,清楚地说出自己将主要负责的工作,这样可以引起与自己有直接或间接工作联系的人的注意。
3. 提前做好准备
提前做好不同风格自我介绍的预案,根据具体情况决定用哪个。准备的预案应言简意赅,态度谦和诚恳。
一、主动融入的姿态
(二)从身边开始,搭建工作网络
如果说自我介绍是与团队成员建立关系的第一步,那么,后面这一步也不可忽视。
这就是在团队中找到这 3 类人,搭建自己的工作网络。
第一类人是导师和团队直属领导。
很多公司很重视新入职员工的培训工作,常常会为新员工安排一位优秀的老员工做导师。我们一定要用好这一福利,多虚心请教导师,通过导师的帮助打开局面。
找直属领导,可以跟他明确几个问题:
一是自己的岗位职责与绩效衡量指标。
二是入职阶段的学习计划。
三是自己的导师。一般来说,领导会提前安排导师。
第二类人就是邻近工位的其他团队成员。
主动打招呼,询问对方负责的业务工作,遇到问题可以就近向他们请教。
同样是刚入职的新人,领导交给一大摞账簿、报销单来处理,田继莲就处理得很好。
田继莲刚到财务处报到,吴处长就打开文件柜拿出一大摞账簿和报销单,对她说:“你来得正好,负责支出核算的陈会计休产假了,你先接替她的工作,把前两周积压的这些事儿处理完。”
吴处长简单讲解示范了基本操作规程后,就带她到会计室。
田继莲的对桌是负责收入核算的万会计。田继莲遇到不清楚的地方,便先请教对面的万会计。她按照万会计的建议,先去阅读有关规章制度,边阅读边将重点条目抄到笔记本上,准备晚上回去再复习一遍。然后又分出轻重缓急,做好了第一批报表,送给吴处长审核。
田继莲能顺利进入工作状态,与她善于请教对桌的万会计是分不开的。
第三类人是同批入职的人。
因为大家都是新入职的,必然有很多感受是相同的,遇到问题相互沟通一下,互相支个招儿,对于消除刚入职的紧张感也是很有帮助的。
一、主动融入的姿态
(三)通过提问与团队成员建立联系
问问题是与他人建立联系的一个捷径。尤其是请求指教类的问题,往往能很好地表达出我们对团队其他成员的尊重和谦虚上进的态度,从而拉近双方的关系。
当然,提问题也要适度。不要问个人隐私或敏感问题,比如女士的年龄、男士的薪水、年轻姑娘的婚恋问题等。
一、主动融入的姿态
(四)用积极配合的态度与团队成员交谈
只有理解团队其他成员的善意,并给予积极回应,才能和对方聊得下去,才会缩短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
报到第一天,林甜甜拿出自带的纯净水准备喝,旁边的文姐告诉她,公司大楼里每一层都有茶水间。林甜甜兴奋地问道:“咱们公司这么好啊!茶水间在哪里呀?”文姐笑了:“正好我也要去打水,带你一起去吧。”
林甜甜高兴地向文姐道谢,然后跟着文姐去了茶水间。一路上,文姐告诉她,茶水间里还有茶点,味道不错,尤其是抹茶酥,配咖啡和红茶都是很好的,一会儿可以尝尝。林甜甜说:“我最喜欢抹茶味儿的糕点了!”文姐也挺高兴:“是吧?看来我的推荐很对路啊!”两人都笑起来。
当文姐说到公司茶水间时,如果林甜甜回答“不用了,我喝自带的水就行”,情况会怎样?
当文姐说带她一起去的时候,如果林甜甜回答“谢谢,我自己去就行”,情况会怎样?
当文姐介绍抹茶酥的时候,如果林甜甜回答“我不喜欢抹茶味的糕点”,情况又会怎样?
一、主动融入的姿态
(五)积极参与营造和谐团队氛围
团队氛围是团队成员在不断交流和互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环境。和谐的团队氛围能够使每个成员心情愉悦,有归属感,有助于促进团队成员之间高效、愉快地合作。
团队氛围的营造人人有责,当我们主动参与到团队和谐氛围的营造中时,就已经和团队其他成员产生了共鸣,获得了他们的初步认可。
二、主动了解团队文化
我们加入一个团队后,除了要拿出主动融入的姿态外,还要熟知团队的基本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团队,有效发挥自身的才能,与他人紧密配合。
张庭上班一天就做出辞职决定,固然与张庭自身缺乏主动融入团队的思想准备,以及过于敏感的心理特点有关,其实,也与她对团队缺乏了解,没有找到与团队的契合点分不开。
从张庭的角度看,老庄带领的这个团队不是自己理想中的样子:团队领导者老庄的工作方法比较简单粗暴,不曾对自己进行指导和引领,只管分配任务,然后就要工作结果;团队成员没有表现出对自己的热情欢迎;无论是老庄还是其他人,都没有问一下自己是否知道该怎样完成任务。
这样的团队,让人感受不到应有的温暖,似乎的确不是一个理想的团队。张庭一时难以适应,也很正常。
要了解一个团队,应该先从了解团队文化开始。
二、主动了解团队文化
(一)了解团队的目标计划与规章制度
1. 了解团队目标
成立团队是为了达到某个目标。没有目标,团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作为新加入团队的成员,我们首先要清楚团队的目标,促进共同价值观和优秀团队文化的形成。在与大家一起朝着同一方向前进的时候,我们自然也就融入了团队。
像前面案例中的张庭,她只有了解并认同自己所在团队的目标,才能在思想上、行动上与整个团队保持一致,从而更好地融入团队。
张庭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团队目标呢?
她可以登录公司或部门网站,浏览了解公司的发展目标、定位和思路;也可以请部门领导老庄或公司人力资源部的人给她讲解介绍;还可以通过网络媒体上的有关动态报道,从不同侧面增进自己的了解。当然,如果她能主动与团队其他成员交流,也会对团队目标增加更多感性认识。
(一)了解团队的目标计划与规章制度
2. 了解团队计划
什么是团队计划呢? 团队计划是团队为达到目标所制定的具体的行动方案,是对未来活动所做的事前预测、安排,是团队实现目标的路线图。团队计划可以指明方向,有助于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助于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并为过程控制提供标准。
团队计划一般包含目标、战略途径、人选、进度安排、资源预算、应变措施等。团队计划是团队成员分工合作的依据,因此,作为团队一员,我们一定要清楚团队的计划,这样才便于我们与团队其他成员保持一致的步调。
丁健是福士公司的仓储管理员,入职才两个月就挨了批评,还被扣了工资。
事情是这样的:丁健的本职工作是仓库分拣。有一天,主管派他去帮助其他组的人搬运货物,让他把一箱没有封装的货物从三楼的仓库搬到二楼的仓库。货物出库时,丁健进行了登记,但在搬入二楼的仓库时却没有登记。后来这箱货物里有一些物件找不到了,由于丢失的物件价格不菲,公司追查此事,认定丁健有一定的责任。丁健受到了批评,还被扣了工资。
丁健感到很委屈。
(一)了解团队的目标计划与规章制度
3. 了解团队规章制度
这个案例,从过程来看,丁健确实很委屈,他并没有动那箱货物。但从结果来看,他又不得不承担责任。
问题出在哪里呢?
丁健的问题是他不主动了解公司对于货物出入库的规章制度,违规操作,造成失误。
如果丁健熟知公司的相关规章制度,并按照规定从事日常工作,那么,从三楼出库再搬往二楼,丁健会这样去做:
从三楼出库时,丁健会填好随货出库的相关证件资料和出库清单,并按出库清单上所列物资的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与仓库账、物资卡进行全面核对,确认所有信息无误且货物完好无损后,对货物进行简易的外部包装,再搬往二楼。
货物搬至二楼时,丁健拿着随货出库的相关证件资料和出库清单,与二楼仓库工作人员当面清点交接,对物资名称、型号、数量等信息逐一核对,确认无误后,双方在出库清单上签字,将签字单据拿回存档。
双方交接签收完毕,丁健回去后马上更新物资进出、存储台账,做到库存信息准确完整。
规章制度是团队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是团队实现目标的保障。
团队中的规章制度,有些是关于部门和人员管理的,比如,有的规章制度规定部门与岗位的职责,有的协调不同部门与人员的工作内容和程序,有的考核与评价部门和人员;有些是关于业务的技术规程、操作流程、技术标准的;有些是引导和约束个人行为的,如《员工行为守则》等。
所有规章制度都是要告诉我们,哪些事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应该做的事如何做是符合流程的。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办事难, 其实是因为不够了解规章制度,不够熟悉办事流程。有章可循时,按章办事是最有效率的。我们要注意了解和遵守规章制度,这样才能做事高效,得到团队成员的认可。
二、主动了解团队文化
(二)了解团队的结构
团队结构是团队为实现团队目标而采取的一种分工协作体系。
从图中可以看出,肖东是班组成员,是组员 A、B、C、D 中的一个。除了肖东他们班组,还有两个平行班组,班组负责人是班组长;这些班组属于分装工段,与分装工段平行的是主线工段,工段负责人是工段长;分装与主线工段隶属于装配分车间,与之平行的是机加工分车间,每个分车间由值班经理负责;两个分车间又隶属于变速箱车间,由高级经理负责;再往上是动力总成分厂,动力总成分厂的上一级是东岳基地,最高层级是公司总部,这 3 个层级的领导都是“总经 理”,但他们存在上下级关系。
作为新人,肖东整理的这个团队结构图中,记得比较详细的部分主要是自己所在小团队的结构。
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
团队有大型的,有小型的,还有跨部门临时组建的。我们不仅要了解所在小团队的业务范围是什么,有哪些权限(如财务权、人事权、信息权等),占有哪些资源,还要了解本团队与其他团队之间的关系,本团队在整个大团队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既可以避免重复团队成员的工作,又可以在遇到问题时知道找谁寻求帮助,以便确保自己迅速进入团队角色,出色完成任务,真正融入团队当中。
一般来说,重视新成员培训的团队,往往会在新成员加入时,向其介绍团队目标、结构、规章制度等,让新成员对团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但并非每一个团队都会如此。有一些团队,就只是让新成员在做中学,通过实践获得真知。这就要求新成员自己做好功课,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团队文化。
但并非每一个团队都会如此。有一些团队,就只是让新成员在做中学,通过实践获得真知。这就要求新成员自己做好功课,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团队文化。
不要觉得用不着了解那些。其实,整个团队就像一台机器,我们如果不知道自己处于这台机器的什么位置,以及这台机器是如何运转的,又怎么能知道自己该怎样发挥作用呢?
课后练习
张昊刚到公司时,跟人说起话来经常会说,这里不行,他以前实习的那个单位如何如何好。公司要进行半年工作总结,领导让他把部门工作做个报表,再做成 PPT。张昊说:“我是搞销售的,又不是做文秘的,这事儿我做不了。”
说一说:张昊的这些做法有什么问题吗?他应该如何加以改进?(共58张PPT)
交往与合作
实现高效合作
第一课 了解团队合作
第二课 融入你的团队
第三课 与团队成员高效合作
第四课 组建自己的小团队
第五课 管理好自己的小团队
第三课
与团队成员高效合作
学习目标
1. 了解并掌握与团队成员高效合作的方法。
2. 能运用团队高效合作的方法处理问题。
没有完美的个人,却有完美的团队。一个团队要想成为高效合作的团队,必须有效整合团队力量,使团队成员扬长避短,优势互补。
作为团队成员,我们必须具有主动与团队其他成员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不但能融入团队,而且能与团队成员取长补短,高效合作。
团队高效合作,离不开每个团队成员自身的高素质。
一、尽好职责,赢得同伴信任
(一)忠于团队
周俊在一家大公司供职,由于他能力出众,很快就被提拔为技术部经理。他认为,更好的前途正在等着他。
一天,一位外商请他喝酒。席间,外商说:“最近我们公司和你们公司正在谈一个合作项目,如果你能把你手头的技术资料提供给我一份,我们公司肯定不会亏待你。”外商接着小声说:“这事儿只有你我知道,不会影响你。”说着,将 20 万元的支票递给周俊。
周俊心动了,答应了外商的要求。在之后的谈判中,周俊的公司损失很大。事后,公司很快查明了真相,不仅辞退了周俊,还向法院提起了诉讼。
本可大展宏图的周俊不但因此失去了工作,那 20 万元也被公司追回以赔偿损失。此时的他懊悔不已,但为时已晚。
周俊本可以在大公司大展宏图,结果因为在诱惑面前丧失了立场,做出了出卖公司利益的事。他最终不仅失去了工作,丧失了名誉,还受到了法律的惩罚,可以说是教训惨痛。
正如一位企业家所说:“永远不要背叛团队,如果想去赚非分的钱,那么,可能连赚本分钱的机会也将失去。”
这是因为一旦团队成员发现某个人不忠于团队,那么就会失去对他的信任。谁会与一个自己不信任的人合作呢?
没有忠诚的成员,再大再强的团队都会垮掉。作为团队中的一 员,我们要忠于团队,把团队利益放在第一位。团队成员的忠诚能够形成凝聚力,使团队利益最大化,使团队更具有竞争力。团队为成员提供了物质回报和发展机会,忠于团队也是团队成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一个没有向心力的人,是不受团队成员欢迎的,与大家的协作配合更是无从谈起。
小贴士
怎样做到忠于团队?
1. 要将忠于团队内化为信念。忠诚不但是一种品德、一种操守,而且有利于个人能力的发挥。因为忠诚,我们才更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才会迸发出更多创造力。我们要对团队的工作充满热情和信心,与团队其他成员同甘共苦,持续为团队创造价值。
2. 要将忠于团队外化为行动。
3. 要将忠于团队固化为责任。忠于职守是忠于团队的核心。
一、尽好职责,赢得同伴信任
(二)熟悉自己的岗位职责,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
王大勇最近特别恼火。
公司举办高端论坛,他们部门负责会务工作,李刚自告奋勇把邀请主讲嘉宾的任务领了过去。别的人已经开始着手工作了,李刚却只顾忙着做其他事情。作为主管,王大勇有点儿放心不下,主动询问,李刚胸有成竹地说:“没问题!”
可是,临近会期,李刚却突然说:“主讲嘉宾临时说不来了!”接着又说道:“这活儿没法儿干了!头儿,我不管了,调休 1 周!”说完,扔下一屋子错愕不已的同事,扬长而去。
王大勇又气又急:一个团队中,最怕这种不声不响把事情搞砸的人。
一般来说,团队的工作是在一群人的协作中进行的,不同人有不同的岗位和相应的职责。每个人只需尽好自己的职责,就可与团队其他成员一起完成一项目标。
团队成员间的合作是复杂多样的,但将其精简化后,我们会发现,在合作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合作的发起者,他们向周围人发起合作的请求,分配资源,号召大家完成一项任务;另一类是合作的参与者,他们完成合作发起者交代的事情,协助合作发起者一起完成任务。
作为职场新人,我们更多时候是合作的参与者。作为参与者,我们需要先了解自己所在岗位的职责,在理解合作目标的基础上,在规定的时间节点按照要求和规范完成所分配的任务,并和合作发起者保持沟通。
具体来说,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尽好职责,赢得同伴信任
(二)熟悉自己的岗位职责,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
1. 了解岗位职责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自己所在的岗位被赋予了哪些职权,拥有哪些资源,需要承担哪些责任。其次,要有意识地根据岗位工作需要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提升岗位胜任力。最后,我们要从全局出发,认识自己所在的岗位与其他岗位的关系,自觉地安排好工作进度,有效地配合团队其他成员的工作。
只有树立本职意识,做好自己的分内工作,才能避免因工作不到位而给整个团队造成麻烦。
2. 了解工作任务完成的时间节点
只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才能说是“胜任”这份工作。了解了完成任务的时限之后,我们要做的便是评估此次任务的工作量,综合考虑自己的其他工作安排,对此次任务做好规划,以确保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时间,留有余量,是按时完成任务的关键。
3. 按照要求和规范做事
这是经常会被我们忽略的一点。有时候我们觉得已经理解了岗位职责,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按时完成了,但工作结果却仍不理想,这是怎么回事呢?究其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了解并且按照要求和规范去做。
比如,大家约定所有的文案都使用统一格式,而我们使用了别的格式却没有加以说明,这样做的后果是我们可能写了一个很好的文案,但却与别人的文案不兼容,这就大大降低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因此,我们在完成任务的时候,不能只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以为把任务完成就可以了,还要考虑一下自己是否在按照要求和规范做事,是否给其他人造成了不便。
4. 保持沟通
这是与团队成员高效合作的重中之重。在一个完整的合作体系中,往往包含多个参与者。所以,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如果其他人不能对此做出迅速反应,就有可能造成一连串的问题,甚至会导致整个任务的失败。
在合作中保持沟通是非常必要的。比如,我们不清楚某项任务的目的,不明白某一处细节,遇到突发情况无法按时完成任务,不知道对方具体想要怎样的呈现方式,这些都需要及时和团队相关成员进行沟通。对方通过对我们工作进度的了解,可以统筹安排工作,即使我们无法完成任务,对方也还有时间通过别的方式加以弥补。
一、尽好职责,赢得同伴信任
(三)找准团队角色定位
我们要明白自己在团队中扮演的角色,并清晰地理解该角色的边界,以防与团队其他成员的角色“撞车”,造成团队运行秩序的混乱。
小贴士
找准团队角色定位的小诀窍
1. 努力工作,乐于合作。通过多做事,我们就会逐渐明白自己在团队中扮演的角色。团队中的事务不是每一件都需要我们参与并发表意见的,何时保持沉默,何时积极发言,我们应注意观察,慢慢形成清晰的认知。
2. 清晰认知其他团队成员的角色。经常与其他团队成员沟通,认清他们的角色。有对比和参照,会有利于我们认清自己的角色。
赵玉鑫是所在软件公司最优秀的业务员之一,因业绩突出,他被任命为一个分公司的区域经理兼计算机培训分校校长,负责管理 8 名业务员和 5 名培训师。
26 岁的赵玉鑫以前没有管理经验,虽然信心满满,但上任后不到 3 个月他就感觉难以应付局面了。
员工的反馈显示,赵玉鑫试图掌控每个人的销售情况及学校管理的每一个环节,甚至学校后勤的柴米油盐、卫生打扫等小事都要亲自监督管理。这使得他所管理的业务员及培训师极为清闲,工作热情低下。
赵玉鑫每天都非常疲惫,不但找不到作为一名团队主管的成就感,还失去了以往做业务员时的单纯与快乐,为此他感到很痛苦。
赵玉鑫曾经是一名很优秀的员工,但在升为管理人员后却遇到了问题。
造成赵玉鑫目前困境的原因是什么呢?
显然,问题出在他对自己的角色认知度不够高。还是一名业务员的时候,他只需要立足业务员的职责和角色,与团队其他成员进行合作就可以了。现在他成了管理人员,在与团队其他成员合作的过程中,由于多了领导和管理的职责,因此就不能停留在原有的角色定位中了。赵玉鑫没有及时转换角色认知,问得太多、管得太细,把下属该干的活给干了,这是典型的层级不分,其后果是下属做事没有动力,他自己也不开心、不自在。
一、尽好职责,赢得同伴信任
(四)练就过硬的执行力
冯经理安排张雯撰写本季度的部门工作总结,要求 1 周后交稿。
张雯第一次撰写部门工作总结,心里没有底。她先去询问冯经理总结中要突出的重点内容和注意事项;接下来给部门的 3 位班组长发了一个通知,请他们将本班组工作总结于两日内发给自己;她还找来本部门和外部门近几个季度的工作总结仔细阅读,了解基本格式要求,这样心里就大致有数了。
收到班组工作总结后,张雯发现大家写得都很简略,用这样的材料肯定写不好部门工作总结。怎么办?
张雯将各班组工作总结打印出来,对照部门工作要点,将班组工作总结中相关内容标识出来,然后利用午休时间找到每个班组长,请他们喝茶。通过与班组长的直接交流,她收集到很多生动的事例和具体数据。她据此拟了一份提纲发给冯经理审阅。冯经理看后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指出了几个小问题。张雯按照冯经理的意见很快写出初稿,再次发给冯经理,然后根据冯经理的意见,修改完成并做出PPT。这份总结在公司季度工作汇报会上赢得了一致好评,冯经理很高兴,回来表扬了张雯。
张雯还制作了一个材料收集模板,发给各班组长,这样以后班组长们再汇报工作也方便多了。
与李刚不同,本案例中,张雯体现出这样几个特质:
做事有条理。写一份部门工作总结,对于刚入职的张雯来说,是一件比较有挑战性的工作,怎样做好这件事呢?张雯的做法中最突出的一点是她做事思路清晰,该做什么、先做什么都想得很清楚,做得有条理。
善于学习和总结。张雯以前没有写过这种工作总结,但是她善于学习,最终顺利完成了任务。张雯是怎么学习的呢?首先是跟冯经理学习,了解部门工作总结的基本要求;其次是通过翻阅材料,学习已有经验;再次是向实践学习,那些班组长们都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张雯请他们喝茶,通过跟他们沟通、交流,获得了鲜活的第一手资料。
而她根据自己做这项工作的体会,及时总结可以复制推广的经验或模板,尤其值得称赞。因为每一次总结都是对工作流程的一次梳理和反思,下次再做同类工作的时候,可以清晰地知道最优的顺序和重点是什么。
及时反馈进度。为完成这份部门工作总结,张雯至少与冯经理进行过 3 次沟通:动笔前请示冯经理,定下基调;中间写好提纲,请冯经理审阅,这样既请冯经理审定了提纲,也让冯经理了解了自己的工作进展情况,冯经理心里有了数,也可以放下心来;完成初稿后再发给冯经理审阅,同样既可以让冯经理审定成稿,也让他了解进度。有的人喜欢等全部工作完成后,再呈现一个完整作品给相关负责人。殊不知定期报告工作进展情况,既有助于负责人掌控局面,也便于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做出调整。如果缺少过程的调控,一旦出现问题,可能就会造成时间或其他成本的浪费或损失。
团队不欢迎遇事爱找借口、逃避困难的人。
这样的人执行任务遇到阻碍无法前进时,总会将原因归于外界,比如任务太重、事情太多、时间太紧、条件不行、有人不配合等。完美的执行是不需要任何借口的,我们决不能让逃避困难成为习惯,因为那不仅会阻碍我们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更会使我们与团队成员的合作效果大打折扣,甚至给团队和社会带来不可想象的损害。一名优秀的团队成员,遇到困难从不找任何借口,而是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出色地完成任务。
一、尽好职责,赢得同伴信任
(五)找对学习目标
作为新成员,要真正融入团队并与大家高效合作,一定要尽快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找对学习榜样,是提升自己工作能力的一个捷径。
王佳怡的学习榜样是宋婷婷。
王佳怡发现宋婷婷是一个做事认真有条理的人,她总能把东西整理得干净整齐。有一次宋婷婷在外面,她打电话让王佳怡到她电脑上查找一个文档。王佳怡按照她的提示,很快找到了那个文档所在的文件夹。王佳怡发现,宋婷婷的电脑桌面极其清爽,所有的文档都按类别被分别放在不同的文件夹里。
王佳怡还发现,宋婷婷的业务素质非常高,她对财务制度的理解和执行是最到位的,就连他们科长遇到拿不准的问题时也来找宋婷婷商量。宋婷婷做的报表简直就是教科书级别的,既规范又清晰,不会出现数据错误、需要返工的现象。
而且,宋婷婷待人接物还那么平和友善。王佳怡一直都记得,她入职第一天,是宋婷婷帮她巧妙化解了尴尬。平常宋婷婷对刚入职的新人非常耐心,无论她们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她都不会笑话她们。如果她们工作出现失误,宋婷婷也会指出,但她既严肃又和善,从不讽刺挖苦人。
王佳怡特别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宋婷婷这样的人。
我们有了学习榜样,要知道向他们学习什么。
从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出,宋婷婷之所以能成为王佳怡学习的榜样,是因为她做事认真有条理、业务素质高、待人接物平和友善,而这些也正是王佳怡想从宋婷婷身上学习的。
王佳怡时常以宋婷婷为榜样:做事认真,积极上进,业余时间参加会计师培训,努力提升自己。有趣的是,本来王佳怡与宋婷婷长得并不相像,但一段时间之后,人们却发现她俩越来越像,大家都叫王佳怡“小婷婷”
一、尽好职责,赢得同伴信任
(六)树立内部客户意识
肖东发现,阿正师傅有个特点:每天都比别人提前半小时到岗,又比别人晚半小时下班。阿正师傅会利用早到的时间做好准备工作,启动机器进行预热;下班后再给机器做简单保养。
一开始肖东不明白阿正师傅为什么这样做。阿正师傅告诉他:提前开机,可以检查一下机器是否存在异常情况;而下班后的简单保养,是要确保交给下一班同事的是正常运转的机器,这样他们就可以顺畅地工作。
阿正师傅带出来的徒弟都有一个习惯:把工具递给别人时,一定会把手柄朝向对方,这样对方接过来就可以直接用了。
阿正师傅说:“服务意识可不是只针对外部客户说的。对待自己的同事也要有服务意识。”
内部客户是相对于外部客户而言的,团队的成员也算是我们的内部客户。我们要学会站在团队其他成员的立场考虑问题,树立高质量服务理念,提高对方满意度。
一般说来,处于低职位的成员要为处于高职位的成员提供便利,后者要及时向前者反馈信息;处于前道流程的成员,要为处于后道流程的成员提供便利,后者要及时向前者反馈信息。比如,软件研发与测试岗位,从设计、开发、测试到运行、维护,环环相扣,只有大家都树立内部客户意识,才能做出一件有影响力的产品。
二、信任并积极影响同伴
(一)真诚与信任:一个也不能少
彼此信任是团队高效合作的基础。当团队其他成员愿意与我们合作时,我们也要敢于信任同伴,从而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如果心生猜忌,难免会在言行中表露出来,会直接扼杀对方的积极性,没有了积极性,大家何来高效合作的热忱?
(一)真诚与信任:一个也不能少
1. 相信他是可靠
合作干事业,最忌猜疑。 一旦选择合作,就要坦诚相待,彼此信任。遇到了问题,要加强沟通,客观、理性地分析情况,查找原因,而不能站在自己的立场想当然。
我们在与团队成员合作时,要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对方。不要凭对方的外表和自己的主观印象给人定性,也不要因为对方的性格、兴趣爱好、价值观等跟我们不一致,或彼此有文化差异而怀疑对方的人格品德;不要因为某些事情未让我们满意而恶意揣测对方的意图;保持理智,不要轻信他人挑唆。
当然,信任不是盲从,也不等于不要自我保护,而是说我们在与团队成员合作时,要抛开偏见和成见,避免先入为主,以开阔包容的胸襟与其合作。
二、信任并积极影响同伴
(一)真诚与信任:一个也不能少
2. 相信他是可以胜任的
在合作时,我们不仅要相信同伴的个人品质,也要相信他的专业能力,相信他能胜任某项工作。 既然团队让他在某个岗位任职,相信他一定会尽到职责;既然让他主持或参与某个项目,相信他一定有足够的能力应对。
不要因为同伴某一件事做得不够圆满而怀疑他的能力,因为工作有时是复杂的,情况又是多变的,个人的状态也是有起有伏的。即使他在工作上出现了某些失误也要包容,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儿缺点和错误。
有建议、有想法,应当尽量当面诚恳交流,切忌在背后说三道四。同时,能力有时并不是第一位的,积极的态度可以弥补能力的不足。有的人常常觉得自己是最尽心的,却未必能够感受到他人的投入。正如我们所做的我们的同伴未必能看到,我们同伴所做的许多工作也时常会被我们忽视。
我们要相信同伴,让他获得激励,增强克服困难、创造性开展合作的力量。
小贴士
如何表达对同伴的信任?
一起合作时,我们恰如其分地表达对同伴的信任,能使同伴受到激励,增进友谊、提升团队凝聚力。
1. 与他交流合作中自己遇到的事情。
2. 在同伴需要我们的支持时,全力以赴。
3. 真诚地赞赏同伴为大家的合作所做的一切,由衷地欣赏他所取得的成就,开怀地庆祝大家共同取得的成功。
4. 如有必要,以同伴能够接受的方式给他提出弥补缺点和改进工作的建议。
二、信任并积极影响同伴
(二)传播正能量给同伴
1. 合作中远离负面情绪
肖东在青工技能大赛中意外落败,没有拿到冠军,就听到了很多风言风语。有人对阿正师傅说:“你一向看人很准,这次怎么看走了眼?”有人甚至直接跟肖东说:“你怎么配做阿正师傅的徒弟呢?”
虽然肖东是一个意志坚定、豁达开朗的人,平常不会太在意别人说的一些不好听的话,但这次比赛失利本来让他压力就很大,再听到这些讽刺挖苦的话,他感到实在受不了。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甚至觉得没脸见人,产生了要调换岗位的想法。
团队中有的成员喜欢用消极的眼光看待问题。他们有太多不满,经常沉浸在对别人的指责和抱怨中。
这样的人会令同伴也陷入负面情绪中。最可怕的是,这种负面情绪会传染,容易导致整个团队人心涣散,丧失战斗力。
就连意志坚定、豁达开朗的肖东,都受到这些负面言论和情绪的影响,可见其杀伤力有多大。
我们要做的就是远离负能量。工作中遇到问题,可以跟大家商讨,但不要过多发泄负面情绪,如不停地发牢骚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时候,己之所欲,也勿施于人。即使我们的想法很好,也不要强加给同伴。我们应该用建议代替批评指责,用赞美代替奉承讨好,遇到问题的时候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想想,这样,我们就会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同伴。
练一练
对照前面所讲的与团队成员高效合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你觉得自己哪些方面做得不错,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你的同伴在哪些方面值得你学习,把它们写下来(分别写出 3 条)
二、信任并积极影响同伴
(二)传播正能量给同伴
2. 乐于分享
做策划是靠创意吃饭的。经理经常会召集大家一起开会,谁有好的点子就拿出来讨论,很多好的创意都是在这种讨论中迸发出来的。
每次讨论,王亮都很少发言,即使偶尔提出一个点子,也都是别人以前提过的,毫无新意。
一次王亮喝多了,有人问他这个问题,他酒后吐真言:“咱们靠创意吃饭,我把好点子拿出来,万一别人抄袭了怎么办?现在多好,我的东西不往外拿,别人拿出来的东西我还能用,里外都是赚。”
这些话传到了经理耳中,经理说:“一个人闭门造车,能想出多好的点子呢?抱着这样自私的想法,不肯与大家交流,我说他的业绩怎么一直不好呢。”
正如经理所说,王亮的业绩一直处于下游,别人一段时间后都有了快速进步,只有他一直在原地踏步。
王亮觉得自己很聪明,可他不会想到,没有思想的碰撞,哪有好的创意?他的点子没有经过同事们的共同打磨,能好到哪儿去呢?“聪明”的王亮一直业绩不佳,反而是那些看似不懂得保密的同伴们一个个快速取得进步。王亮自己觉得比谁都聪明,心里一直打着小算盘,结果算来算去,吃亏的还是自己。
只有懂得分享,才会让团队合作的氛围活跃、融洽起来,团队每位成员才能从中取得最大的进步。
课后练习
拓展训练。
小游戏:以小组为单位,一组一组地进行。通过不同角色的体验,使团队成员认识到团队合作中他助与自助同等重要,感受信任与被信任、关爱与被关爱带来的幸福与欢乐。
(1)全组分角色扮演。一半人扮演盲人,另一半人扮演帮助盲人的拐棍,由拐棍帮助盲人完成室外有障碍的前行。在活动过程中,不准说话和嬉笑,拍左肩代表上台阶,拍右肩代表下台阶;拍左臂代表上坡,拍右臂代表下坡。这一轮完成后,交换角色进行体验。
课后练习
(2)交流讨论。你扮演了两个不同角色,分别有哪些感受?扮演拐棍时,你如何让盲人愿意充分相信你?扮演盲人时,你是否充分信任自己的拐棍?你认为同伴之间建立信任的困难在哪里?未来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未知的工作领域。通过这一活动,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