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第二课 解释与合理推论 训练二 因果关系与逻辑推理 “题二”(课件)2023-2024学年中职高二《理解与表达(修订版)》(劳动版)同步教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上篇第二课 解释与合理推论 训练二 因果关系与逻辑推理 “题二”(课件)2023-2024学年中职高二《理解与表达(修订版)》(劳动版)同步教学

资源简介

(共52张PPT)
第二课
解释与合理推论
学习目标
1. 能够基于逻辑常识、联想思维及相关知识背景,对文本关键信息在语境中的深层含义进行分析说明。
2. 能够借助文本关键信息及其逻辑关系,合理推导文本作者的言外之意、表达意图及其立场、观点或情感。
3. 能够将“阅读—思考—理解”的结果转化为规范的文字,进行准确而简洁的表达。
小学时,我们做过各种各样的造句、写话练习。形式上,这是老师布置的语文作业;本质上,却是我们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体验。我们来看看网络上流传的几个例子:
——题目:用“难过”一词造句。小朋友这样写:我家门前的水沟很难过。
——题目:按例句用“先……再……”造句。例句:先吃饭,再洗澡。小朋友这样写:先生,再见。
——题目:写一篇日记。小朋友这样写:2 月 30 日,星期一,晴。今天一天都没有出太阳,真不好。爸爸买回两条金鱼,养在水缸淹死一条,我很伤心。
是不是很幽默?所以,有人将诸如此类的文字编辑成图文并茂的幽默小品,娱乐大众。然而,老师却乐不起来:“你家门前的水沟很难过,我的心里很难过。”“你毕业那天,我们说再见,好吗?”日记作者的老师则写下了这样的评语:“我也很伤心,我活了这么大,2 月还从来没有遇上过一个 30 号呢 ! 也从来没有见过不出太阳的晴天,更没见过会淹死的金鱼。”
“我们家门前的水沟很难过。”这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并不错,只是其中的“难过”是两个词,而造句所用的“难过”是一个词。小同学没有弄清两者的区别,就出现了这样的“幽默”。
“先生,再见。”这个句子本身没错,只是没有按照题目,或者说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写,自然就错了。至于那篇日记,典型的违反常识,写出来的话自然让老师非常伤心。
要准确解读他人所传递的信息,否则就会答非所问或似是而非。小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大体有两个原因:一是对词语或者说对语言本身学习掌握得不到位,二是缺乏相应的以语言为载体的知识。那我们现在和将来是否会出现诸如此类的错误或偏差呢?答案是肯定的。只是和小学生比,我们解读的对象更加复杂些,需要掌握的知识更多些罢了。
现在,我们来做几道测试题,不限时间,只是在答题前要透彻地弄清题目的意思,有效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思维规则,从而让答案符合题意,同时也符合客观事理。
1. 解释“硬核”在下列句子中所表达的意思。
①这是一个硬核技术。
②这是一个硬核老头。
2. 仿照示例填空。
示例:罄竹难书(书法)无法无天
填空:作奸犯科( )教学相长
3. 下列图片中两条线段看上去一样长吗?请解释原因。
4. 城市需要交通警察,是因为城市交通需要 ________。
5. 一个故意杀人者,如果不用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原因只能是他的行为 ________________。
6. 苏和约茜喜欢网球,而萨莉和安妮喜欢跑步;苏和安妮都喜欢游泳。谁既喜欢网球也喜欢游泳?
7. 田忌赛马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揭示如何善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对手的短处,从而在竞技中获胜的故事。但这个故事中的结局,需要有 1 个既定的前提。这个既定的前提是什么?孙膑的这个计策能否在故事既定的场景中多次使用?
8. 将下列句子按逻辑顺序重新排列。
①自汉代以后,历代官修史书,都要撰写书目,反映藏书情况。
②宋元以后版刻书籍盛行,私人藏书家也多了起来,许多藏书家把自己的藏书编成书目,流传于世。
③清代编出规模宏大的书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④书目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远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正式的完整的书目。
⑤这种私人藏书书目数量很多,是对官修史志目录的补充。
9. 根据下面的语段,写出一个能反映孔子教育策略的成语。
子路问:“听到了一个很好的主张,就马上行动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呢?”冉有问:“听到了一个很好的主张,就马上行动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公西华说:“两个人的问题一样,您的回答却相反,这是为什么?”孔子说:“冉有做事畏缩不前,所以鼓励他;子路做事好勇过人,所以让他收敛。
10.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2015 年 4 月 14 日早晨,一封辞职信引发热评,辞职的理由仅有 10 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经采访得知,当事人作为 2004 年 7 月入职河南省实验中学的一名女教师,已经任职 11 年之久。如此任性的辞职信,领导最后还真批准了。2016 年 5 月 31 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在京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入选 2015 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为何能成为网络流行语?每个人是否都能付诸自己的行动,为什么?
知识与方法
我们都是有一定知识积累和思考能力的人。这决定了我们在对某个文本进行深度阅读而尚未进入文本时,头脑不会对之一片空白。面对一个文本,一方面是作者所表达的内容、思想、情感——这应该是清晰的、客观的,且有着特定的边界;另一方面是我们阅读时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对之进行解读。
我们对文本解读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与作者对话的过程。通过对话,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彻底弄明白作者究竟说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说;二是自己是否认同作者所说,理由是什么。前者是基础性对话,是我们理解能力的体现;后者是批判性对话,是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等辩证思维能力的体现。
解释,就是分析说明。最常见的就是词语解释了。比如《现代汉语词典》就对近 7 万个词语进行了解释。这种解释,是语言学家对每个词语在社会使用中的各种情形所进行的客观描述。语言学家在这种描述中,不能也不会额外添加自己的想法或经验;否则,词典就会失去客观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公认性。同样,我们在理解某个特定文本的过程中,就其中的一个词语、一个句子或者一个句群的解释,也不能额外添加自己的想法或经验,否则就会误解甚至曲解作者的用意。
因此,文本理解中的解释,就是对文本中的相关信息,特别是关键信息,在整体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客观地说明其在语境中的确切含义,包括若干信息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主旨的作用,等等。这种解释的客观性完全依赖于我们整体考量的品质,而这种品质的养成需要我们具有较强的逻辑意识、联想能力和丰富的知识积累。
知识与方法
人生就是两件事:一是该做的;二是想做的。摆对顺序成就一生,摆错顺序一事无成。 从字面上看,理解这个句子似乎没有难度。但如果让10 个人来说,能会有 10 种不同的说法,而且大家说得似乎都有道理——如果我们对文本的理解都是这样,那文本对信息的传递就会失真,这既不是作者所希望的,也不是严肃的读者所要得到的。一个文本所传递的信息可以引发质疑甚至辩论,但大家对信息本身的客观性应该有基本的共识,否则,任何质疑、讨论甚至辩论都没有意义。
所以,就上述句子而言,我们必须首先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信息,然后才是自己独特的思考。
遵循阅读理解的一般规律,上述句子有三个关键词,即“该做的”“想做的”“顺序”。
语境中,“该做的”是指一个人在正常的社会生活中必须要做的事情,不管你是否愿意去做;“想做的”是指发自内心希望去做的事情,哪怕眼下甚至将来都无法做或做不成。
当然,在“该做的”事情当中会有想做的,在“想做的”事情当中也有目前或未来该做的。从逻辑上说,这两个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叉关系。既然如此,为什么要讲“顺序”呢?因为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该做的”事情带有一定的他律性——如果不做,或者做不好,就会受到外界的干预甚至惩罚;“想做的”事情带有更强的自律性——如果不做,或者做不好,自己心里就会不痛快甚至很痛苦。如果在较短的时间内只能做一件事,你会选择“该做的”还是“想做的”?这就是“顺序”。
表面看,“顺序”只是一个时间先后的问题,但本质上却是一个对排序标准的选择和认同问题。社会学原理告诉我们,人如果离开社会,不要说成就自己,就连生存也会发生困难。因此,这个排序的标准必须是社会的。
根据上述对关键词的解释,我们就不难推导出作者说这句话的基本意图:一个人在生命的各个阶段必须先做“该做的”事情,不管是为了生存,为了职责,还是为了满足内心的愿望。
对此,你怎么看?认同还是反对,抑或有其他看法?这时,我们可以依据各自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人生态度与价值观各抒己见,但都需要从“原点”出发,自圆其说,以理服人。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要对文本中的关键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需要联想,就是将需要解释的信息和相关知识、原理联系起来。如果联想到的内容比较多,则需要用逻辑常识来进行甄别。我们必须牢记一点,文本中的所有信息都联系着人世间的相关事物,而事物之间总是相互关联的,只要不是人为强加或故意曲解,这种关联就一定符合逻辑。解释信息如此,合理推论更是如此。
知识与方法
合理推论,就是从已知信息得出未知信息的思维过程。反映在文本理解中,就是从已经明确的意思得出作者未直接写明又必须为读者所确知的意思。例如: 某著名湿地公园的入口处矗立着一个广告牌,上书: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记忆,什么都不要带走。
单从字面理解,这个广告语的意思非常简单明了。但如果仅仅局限于此,就 非常狭隘了。结合知识背景,可以推导出作者拟定这条标语的意图是让游客“遵守景区规定,保护生态环境”。比如不乱扔垃圾,不采摘植物,不戏耍野生动物,等等。景区如果将这些要求直接写出,一方面是字数太多,不便于行进中的游客阅读;另一方面是措辞生硬,不符合游客的心理感受。而这样的文本提示,能让游客自我领悟景区管理者的良苦用心。
文本理解中的合理推论,一般包括三种情况:
第一,在理解语句表层意思的基础上,推断其深层意思,也就是其在语境中的隐含意义。这要求我们在理解时,要建立话语(文本)字面意义与表达者意图之间的联系。比如上面湿地公园广告牌中的“脚印”“记忆”等关键信息。再如下面这个例子: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这是鲁迅在“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所写《中国失掉自信力了吗?》 中的最后一段,回答了题目中所提也是当时世人所提的问题。从字面看,面对日本的入侵、统治者的自欺,鲁迅希望读者不要相信当时很多“大家”“权威”的判断,而“要自己去看地底下”。那么,“地底下”是什么呢?该文前面有一段话:“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由此推知,“地底下”指的是以大禹、岳飞、海瑞、谭嗣同等为代表的历史英雄人物。这才是中国真正的自信力所在,而中国也从来就不曾失掉自信力——通过对“地底下”深层含义的理解,进而也就把握了文本的主旨。
第二,推断语句本身未直接阐述而又必须理解的言外之意。这要求我们在理解时,必须结合已有知识,依据文本内外信息的逻辑关系,推导出隐含的结果。比如上述湿地公园广告牌的例子。
第三,推断语句隐含的作者态度、观点、主旨或表达的核心意图。这要求我们在理解时,需要充分了解语境所涉及的各种信息、包括表达的背景、表达的具体情境,以及表达的整体内容,等等。
再如: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史的古国,我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活态的文化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但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文化标准化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尚有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它们犹如一个个影子,随时都可能消亡。
作者说这段话的意图是什么呢?
整个语段三句话也是三个判断。其中第一句和第二句,作者其实是从两个层面讲了一个问题,就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且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第三句则承上讲了一个亟须重视的现实,就是这些“非遗”中的许多受制于各种因素“随时都可能消亡”。
“非遗”“底蕴”“基因”“濒危”。通过这几个关键词在文中的自然排序, 我们就不难推导出作者写这段话的真实意图:现阶段,我国许多“非遗”受到诸多因素的严重威胁正处于“濒危状态”,亟须加强保护。这个推导是否正确?我们只要反问一下,如果不是为了呼吁立即加强对“非遗”的保护力度,作者为何要说这个呢!
解释和合理推论很多时候是密不可分的。只是前者侧重于文本局部的关键信息,主要表现为“转译”;而后者侧重于文本隐含的主旨、意图,主要表现为联想、推理。解释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局部的准确理解帮助整体理解;合理推论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局部信息的逻辑联系,更为准确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更加透彻地理解作者的立场、观点或情感。
所以,解释和合理推论,必须避免下列禁忌:
一是望文生义,牵强附会。
二是断章取义,歪曲原意。
三是以偏概全,扭曲整体。
四是不当推理,不合事理。
示例
一个人在哭声中来到这个世界,在他人的泪水中离开。这个过程就是幸 福。一位哲学家如是说。(根据原野作品《人生》改编)
上述语境中,哲学家所说“幸福”的内涵是什么,并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我们自己去理解。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找出句中和“幸福”关联度最高的词,这就是“过程”。
这个“过程”是什么?需要我们进行理解性解释。如果你解释的结果是“生活的经历”等等,那就不对了。在“知识与方法”里,我们说过“解释”就“是基于作者的立场,就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在整体考量的基础上,客观地说明其在语境中的确切含义,包括若干信息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主旨的作用等”。
因此,要解释“过程”这个词,就必须看前面“一个人在哭声中来到这个世界,在他人的泪水中离开”所包含的信息。从中我们可以直接捕捉到“来到”和“离开”两个关键词,进而推论出“过程”其实就是指“人的一生”。但我们不能据此就推论出,哲学家所说的“幸福”就是指“人的一 生”。因为每个人都有“一生”,却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幸福”——这是一个生活常识。那么,怎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呢?
“一个人在哭声中来到这个世界”,几乎是一个没有例外的基本常识,是人的自然属性;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从“在他人的泪水中离开”中寻找我们所需要的信息了。一个人“离开”世界时,“他人”为什么会为其伤心难过?对此,我们能够作出合理的解释吗?
我们首先从挚爱的亲人离世时自己的内心感受出发,进行思考,就不难得出一个初步判断:这个亲人生前一定对你非常好,为你做了许多你所需要的事。由此,再进一步推论,如果一个和你非亲非故的人,同样对你非常好,同样为你做了许多你所需要的事,那么在他离世的时候,你是否也同样感到伤心难过?
哲学家是研究宇宙和人类社会基本发展规律的一类学者。从这点出发,哲学家在这里所说的“他人”,显然已经超越了上述普通人对这个词的理解,准确地说,是指很多人,乃至全社会。一个人的离世,能够让很多人甚至全社会的人都为之伤心难过。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人生前一定为很多人甚至全社会做了很多有益的事。
由此,我们就不难推论出语境中“幸福”的内涵: 一个人用自己的一生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乃至为全人类做了很多好事或是有价值的事,从而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和留意。简括地说,幸福就是用一生“奉献”。当然,我们推论出的结果不一定非要用“奉献”这个词来表达,只要意思相近就可以了。
训练二 因果关系与逻辑推理
题二
温水煮青蛙的“真理”,在现象上的一般表述是:把一只青蛙放进沸水中,它会立刻全力挣扎跳出。而把青蛙放进冷水中慢慢加温时,情况就变了,从冷水到沸水,尽管没有什么障碍限制青蛙跳出,但青蛙会习惯乃至麻木于这种环境微变直到被煮熟。
与此现象配套的“科学解释”(即“真理”)为:青蛙内部感应生存威胁的器官,只能感应出环境中激烈的变化,而对缓慢、渐进的变化,则几乎没有作用。
这个其实不过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主旨的故事,通常被经济学家用以告诫企业领导宴安鸩毒的危害和防微杜渐的重要。由于其颇为符合侦探小说“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要诀,很能吸引人的眼球,于是很快风靡一时直至家喻户晓。但这是真事吗?所谓的“科学解释”真的在“情理之中”吗?一般人尤其经济学家只是敏感于此表述的新奇和生动,却忘了用心思考这么非同寻常的事是故事呢,还是真事。
我第一次听说“温水煮青蛙”时,也当然觉得真是有意思,且深为能发现此现象并将此类比到社会生活领域的经济学家所折服。但转念一想,以我和那么多动物打过交道的经验(有时还是“残酷”的实验),作为两栖类变温动物的青蛙,对水温的敏感必为人不能及,似乎不可能在主要生存技能方面如此缺乏。再说了,如果让我和青蛙换位思考,这水温渐变起的作用难道比毒品麻痹还大?即便水温上升再慢,总有一个致痛温度。届时,本能也会驱使我垂死挣扎,断不会听凭那水被我改造为肉汤。
有此疑惑,便真的找来若干青蛙煮之。我以为,水温上升愈慢,越接近于此现象发生的理想状态,因此釜底抽薪、扬汤止沸甚至冷水勾兑等办法全部用上,每小时升温不到 10 ℃——几乎看不见冒热气。刚开始,青蛙的确慵懒于水面假寐。但水温超过 30 ℃以后,青蛙“醒”了,开始了蛙泳,且动作幅度越来越大。水温超过 40 ℃以后,锅内的水体开始泛波,青蛙在反复“助游”之后终于起跳。尽管被我一再“镇压”,但还是奋不顾身抓住我的防守空当出锅了。
我不甘心,换只青蛙再试,结果是一定的:当水温超过 40 ℃时(青蛙的一生一般遇不到这样的温暖水体),青蛙必定一跃而起,根本不管这个说法多么生动、合理,也根本不顾及那么多 VIP 的面子——有多少经济学家传授过这个说法啊!
真是遗憾,青蛙死活不愿成全经济学家,而“温水煮青蛙”还是所有我听说过的经济学家讲述的动物故事中听上去最真的。其他的,根本毋须我费心尽力作实验,故事中的创作痕迹昭然若揭。
——选自苏扬《经济学家和真正的动物世界》
题二
1. 作者用实验的方法证明“温水煮青蛙”的“科学解释”其实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这表明推定因果关系最重要的方法是( )。
A. 凭借个人直觉进行推测
B. 运用科学常识和专业经验质疑、推理并实
C. 质疑三人成虎的合理性
D. 基于专家学者也会犯错这个前提
2.“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流传甚广的直接原因是( )。
A. 最初的“创作者”不了解青蛙习性,又没有考证
B. 率先出自经济学家的使用和传播
C. 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更加新奇、生动
D. 大众缺乏关于动物习性的常识,对其“科学性”很难质疑
3.“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出自《韩非子》,其蕴含的道理和“温水煮青蛙”是否一致?当年韩非子是否作过相关的实验来验证其说法的真实性?为什么?
4. 根据文意,给文中配图拟写一个主题词。(不超过 15 个字)
5. 根据你拥有的知识,或上网搜索相关资料,在下列文中横线处填入相应的词句。
某著名文摘杂志上登载了一则故事:谁钉住了壁虎的尾巴?故事是说日本某户人家,拆木板墙时,发现有一只壁虎被外面钉进来的钉子钉在尾巴上,而那钉子是 10 年前钉的。动不了的壁虎为什么能活呢?原来另一只壁虎在不停地衔取食物喂它。用壁虎来教育________,太感人了,也更加发人深省。可是,稍微有点动物学常识的人就会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况,壁虎本就是以应急 ________ 著称的!(共88张PPT)
理解与表达
第二课
解释与合理推论
训练一
联想与对话
训练二
因果关系与逻辑推理
学习目标
1. 能够基于逻辑常识、联想思维及相关知识背景,对文本关键信息在语境中的深层含义进行分析说明。
2. 能够借助文本关键信息及其逻辑关系,合理推导文本作者的言外之意、表达意图及其立场、观点或情感。
3. 能够将“阅读—思考—理解”的结果转化为规范的文字,进行准确而简洁的表达。
小学时,我们做过各种各样的造句、写话练习。形式上,这是老师布置的语文作业;本质上,却是我们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体验。我们来看看网络上流传的几个例子:
——题目:用“难过”一词造句。小朋友这样写:我家门前的水沟很难过。
——题目:按例句用“先……再……”造句。例句:先吃饭,再洗澡。小朋友这样写:先生,再见。
——题目:写一篇日记。小朋友这样写:2 月 30 日,星期一,晴。今天一天都没有出太阳,真不好。爸爸买回两条金鱼,养在水缸淹死一条,我很伤心。
是不是很幽默?所以,有人将诸如此类的文字编辑成图文并茂的幽默小品,娱乐大众。然而,老师却乐不起来:“你家门前的水沟很难过,我的心里很难过。”“你毕业那天,我们说再见,好吗?”日记作者的老师则写下了这样的评语:“我也很伤心,我活了这么大,2 月还从来没有遇上过一个 30 号呢 ! 也从来没有见过不出太阳的晴天,更没见过会淹死的金鱼。”
“我们家门前的水沟很难过。”这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并不错,只是其中的“难过”是两个词,而造句所用的“难过”是一个词。小同学没有弄清两者的区别,就出现了这样的“幽默”。
“先生,再见。”这个句子本身没错,只是没有按照题目,或者说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写,自然就错了。至于那篇日记,典型的违反常识,写出来的话自然让老师非常伤心。
要准确解读他人所传递的信息,否则就会答非所问或似是而非。小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大体有两个原因:一是对词语或者说对语言本身学习掌握得不到位,二是缺乏相应的以语言为载体的知识。那我们现在和将来是否会出现诸如此类的错误或偏差呢?答案是肯定的。只是和小学生比,我们解读的对象更加复杂些,需要掌握的知识更多些罢了。
现在,我们来做几道测试题,不限时间,只是在答题前要透彻地弄清题目的意思,有效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思维规则,从而让答案符合题意,同时也符合客观事理。
1. 解释“硬核”在下列句子中所表达的意思。
①这是一个硬核技术。
②这是一个硬核老头。
2. 仿照示例填空。
示例:罄竹难书(书法)无法无天
填空:作奸犯科( )教学相长
3. 下列图片中两条线段看上去一样长吗?请解释原因。
4. 城市需要交通警察,是因为城市交通需要 ________。
5. 一个故意杀人者,如果不用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原因只能是他的行为 ________________。
6. 苏和约茜喜欢网球,而萨莉和安妮喜欢跑步;苏和安妮都喜欢游泳。谁既喜欢网球也喜欢游泳?
7. 田忌赛马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揭示如何善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对手的短处,从而在竞技中获胜的故事。但这个故事中的结局,需要有 1 个既定的前提。这个既定的前提是什么?孙膑的这个计策能否在故事既定的场景中多次使用?
8. 将下列句子按逻辑顺序重新排列。
①自汉代以后,历代官修史书,都要撰写书目,反映藏书情况。
②宋元以后版刻书籍盛行,私人藏书家也多了起来,许多藏书家把自己的藏书编成书目,流传于世。
③清代编出规模宏大的书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④书目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远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正式的完整的书目。
⑤这种私人藏书书目数量很多,是对官修史志目录的补充。
9. 根据下面的语段,写出一个能反映孔子教育策略的成语。
子路问:“听到了一个很好的主张,就马上行动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呢?”冉有问:“听到了一个很好的主张,就马上行动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公西华说:“两个人的问题一样,您的回答却相反,这是为什么?”孔子说:“冉有做事畏缩不前,所以鼓励他;子路做事好勇过人,所以让他收敛。
10.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2015 年 4 月 14 日早晨,一封辞职信引发热评,辞职的理由仅有 10 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经采访得知,当事人作为 2004 年 7 月入职河南省实验中学的一名女教师,已经任职 11 年之久。如此任性的辞职信,领导最后还真批准了。2016 年 5 月 31 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在京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入选 2015 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为何能成为网络流行语?每个人是否都能付诸自己的行动,为什么?
知识与方法
我们都是有一定知识积累和思考能力的人。这决定了我们在对某个文本进行深度阅读而尚未进入文本时,头脑不会对之一片空白。面对一个文本,一方面是作者所表达的内容、思想、情感——这应该是清晰的、客观的,且有着特定的边界;另一方面是我们阅读时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对之进行解读。
我们对文本解读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与作者对话的过程。通过对话,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彻底弄明白作者究竟说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说;二是自己是否认同作者所说,理由是什么。前者是基础性对话,是我们理解能力的体现;后者是批判性对话,是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等辩证思维能力的体现。
解释,就是分析说明。最常见的就是词语解释了。比如《现代汉语词典》就对近 7 万个词语进行了解释。这种解释,是语言学家对每个词语在社会使用中的各种情形所进行的客观描述。语言学家在这种描述中,不能也不会额外添加自己的想法或经验;否则,词典就会失去客观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公认性。同样,我们在理解某个特定文本的过程中,就其中的一个词语、一个句子或者一个句群的解释,也不能额外添加自己的想法或经验,否则就会误解甚至曲解作者的用意。
因此,文本理解中的解释,就是对文本中的相关信息,特别是关键信息,在整体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客观地说明其在语境中的确切含义,包括若干信息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主旨的作用,等等。这种解释的客观性完全依赖于我们整体考量的品质,而这种品质的养成需要我们具有较强的逻辑意识、联想能力和丰富的知识积累。
知识与方法
人生就是两件事:一是该做的;二是想做的。摆对顺序成就一生,摆错顺序一事无成。 从字面上看,理解这个句子似乎没有难度。但如果让10 个人来说,能会有 10 种不同的说法,而且大家说得似乎都有道理——如果我们对文本的理解都是这样,那文本对信息的传递就会失真,这既不是作者所希望的,也不是严肃的读者所要得到的。一个文本所传递的信息可以引发质疑甚至辩论,但大家对信息本身的客观性应该有基本的共识,否则,任何质疑、讨论甚至辩论都没有意义。
所以,就上述句子而言,我们必须首先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信息,然后才是自己独特的思考。
遵循阅读理解的一般规律,上述句子有三个关键词,即“该做的”“想做的”“顺序”。
语境中,“该做的”是指一个人在正常的社会生活中必须要做的事情,不管你是否愿意去做;“想做的”是指发自内心希望去做的事情,哪怕眼下甚至将来都无法做或做不成。
当然,在“该做的”事情当中会有想做的,在“想做的”事情当中也有目前或未来该做的。从逻辑上说,这两个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叉关系。既然如此,为什么要讲“顺序”呢?因为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该做的”事情带有一定的他律性——如果不做,或者做不好,就会受到外界的干预甚至惩罚;“想做的”事情带有更强的自律性——如果不做,或者做不好,自己心里就会不痛快甚至很痛苦。如果在较短的时间内只能做一件事,你会选择“该做的”还是“想做的”?这就是“顺序”。
表面看,“顺序”只是一个时间先后的问题,但本质上却是一个对排序标准的选择和认同问题。社会学原理告诉我们,人如果离开社会,不要说成就自己,就连生存也会发生困难。因此,这个排序的标准必须是社会的。
根据上述对关键词的解释,我们就不难推导出作者说这句话的基本意图:一个人在生命的各个阶段必须先做“该做的”事情,不管是为了生存,为了职责,还是为了满足内心的愿望。
对此,你怎么看?认同还是反对,抑或有其他看法?这时,我们可以依据各自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人生态度与价值观各抒己见,但都需要从“原点”出发,自圆其说,以理服人。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要对文本中的关键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需要联想,就是将需要解释的信息和相关知识、原理联系起来。如果联想到的内容比较多,则需要用逻辑常识来进行甄别。我们必须牢记一点,文本中的所有信息都联系着人世间的相关事物,而事物之间总是相互关联的,只要不是人为强加或故意曲解,这种关联就一定符合逻辑。解释信息如此,合理推论更是如此。
知识与方法
合理推论,就是从已知信息得出未知信息的思维过程。反映在文本理解中,就是从已经明确的意思得出作者未直接写明又必须为读者所确知的意思。例如: 某著名湿地公园的入口处矗立着一个广告牌,上书: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记忆,什么都不要带走。
单从字面理解,这个广告语的意思非常简单明了。但如果仅仅局限于此,就 非常狭隘了。结合知识背景,可以推导出作者拟定这条标语的意图是让游客“遵守景区规定,保护生态环境”。比如不乱扔垃圾,不采摘植物,不戏耍野生动物,等等。景区如果将这些要求直接写出,一方面是字数太多,不便于行进中的游客阅读;另一方面是措辞生硬,不符合游客的心理感受。而这样的文本提示,能让游客自我领悟景区管理者的良苦用心。
文本理解中的合理推论,一般包括三种情况:
第一,在理解语句表层意思的基础上,推断其深层意思,也就是其在语境中的隐含意义。这要求我们在理解时,要建立话语(文本)字面意义与表达者意图之间的联系。比如上面湿地公园广告牌中的“脚印”“记忆”等关键信息。再如下面这个例子: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这是鲁迅在“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所写《中国失掉自信力了吗?》 中的最后一段,回答了题目中所提也是当时世人所提的问题。从字面看,面对日本的入侵、统治者的自欺,鲁迅希望读者不要相信当时很多“大家”“权威”的判断,而“要自己去看地底下”。那么,“地底下”是什么呢?该文前面有一段话:“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由此推知,“地底下”指的是以大禹、岳飞、海瑞、谭嗣同等为代表的历史英雄人物。这才是中国真正的自信力所在,而中国也从来就不曾失掉自信力——通过对“地底下”深层含义的理解,进而也就把握了文本的主旨。
第二,推断语句本身未直接阐述而又必须理解的言外之意。这要求我们在理解时,必须结合已有知识,依据文本内外信息的逻辑关系,推导出隐含的结果。比如上述湿地公园广告牌的例子。
第三,推断语句隐含的作者态度、观点、主旨或表达的核心意图。这要求我们在理解时,需要充分了解语境所涉及的各种信息、包括表达的背景、表达的具体情境,以及表达的整体内容,等等。
再如: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史的古国,我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活态的文化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但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文化标准化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尚有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它们犹如一个个影子,随时都可能消亡。
作者说这段话的意图是什么呢?
整个语段三句话也是三个判断。其中第一句和第二句,作者其实是从两个层面讲了一个问题,就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且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第三句则承上讲了一个亟须重视的现实,就是这些“非遗”中的许多受制于各种因素“随时都可能消亡”。
“非遗”“底蕴”“基因”“濒危”。通过这几个关键词在文中的自然排序, 我们就不难推导出作者写这段话的真实意图:现阶段,我国许多“非遗”受到诸多因素的严重威胁正处于“濒危状态”,亟须加强保护。这个推导是否正确?我们只要反问一下,如果不是为了呼吁立即加强对“非遗”的保护力度,作者为何要说这个呢!
解释和合理推论很多时候是密不可分的。只是前者侧重于文本局部的关键信息,主要表现为“转译”;而后者侧重于文本隐含的主旨、意图,主要表现为联想、推理。解释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局部的准确理解帮助整体理解;合理推论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局部信息的逻辑联系,更为准确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更加透彻地理解作者的立场、观点或情感。
所以,解释和合理推论,必须避免下列禁忌:
一是望文生义,牵强附会。
二是断章取义,歪曲原意。
三是以偏概全,扭曲整体。
四是不当推理,不合事理。
示例
一个人在哭声中来到这个世界,在他人的泪水中离开。这个过程就是幸 福。一位哲学家如是说。(根据原野作品《人生》改编)
上述语境中,哲学家所说“幸福”的内涵是什么,并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我们自己去理解。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找出句中和“幸福”关联度最高的词,这就是“过程”。
这个“过程”是什么?需要我们进行理解性解释。如果你解释的结果是“生活的经历”等等,那就不对了。在“知识与方法”里,我们说过“解释”就“是基于作者的立场,就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在整体考量的基础上,客观地说明其在语境中的确切含义,包括若干信息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主旨的作用等”。
因此,要解释“过程”这个词,就必须看前面“一个人在哭声中来到这个世界,在他人的泪水中离开”所包含的信息。从中我们可以直接捕捉到“来到”和“离开”两个关键词,进而推论出“过程”其实就是指“人的一生”。但我们不能据此就推论出,哲学家所说的“幸福”就是指“人的一 生”。因为每个人都有“一生”,却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幸福”——这是一个生活常识。那么,怎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呢?
“一个人在哭声中来到这个世界”,几乎是一个没有例外的基本常识,是人的自然属性;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从“在他人的泪水中离开”中寻找我们所需要的信息了。一个人“离开”世界时,“他人”为什么会为其伤心难过?对此,我们能够作出合理的解释吗?
我们首先从挚爱的亲人离世时自己的内心感受出发,进行思考,就不难得出一个初步判断:这个亲人生前一定对你非常好,为你做了许多你所需要的事。由此,再进一步推论,如果一个和你非亲非故的人,同样对你非常好,同样为你做了许多你所需要的事,那么在他离世的时候,你是否也同样感到伤心难过?
哲学家是研究宇宙和人类社会基本发展规律的一类学者。从这点出发,哲学家在这里所说的“他人”,显然已经超越了上述普通人对这个词的理解,准确地说,是指很多人,乃至全社会。一个人的离世,能够让很多人甚至全社会的人都为之伤心难过。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人生前一定为很多人甚至全社会做了很多有益的事。
由此,我们就不难推论出语境中“幸福”的内涵: 一个人用自己的一生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乃至为全人类做了很多好事或是有价值的事,从而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和留意。简括地说,幸福就是用一生“奉献”。当然,我们推论出的结果不一定非要用“奉献”这个词来表达,只要意思相近就可以了。
训练二 因果关系与逻辑推理
题三
正解与误读是阅读阐释中经常碰到的是非之争,两者难解难分,又必解必分。阅读的正解往往是在不断克服误读的过程中获得的。
关于误读,阅读学界存在着真误读和假误读之辨。
中外一些学者认为,误读永远是一个客观的存在,是一种规律性现象。美国耶鲁大学哈罗德·布鲁姆教授在 20 世纪 70 年代曾连续发表四部著作,系统论述了“诗的误读”:“一首新诗总是后辈诗人对前辈诗人及其伟大作品释读的结果。这是一种特殊的释读,它不在于对某一具体作品的释读实际发生与否,它实际上是指一种接受影响与打破影响,继承与创新的悖谬状态。”我国清代纪昀说:“郢书燕说,固未为无益。”
现代钱钟书说:“作家原作叙事抒情本无彼意,然读者却在阅读中出现创造性的误解,悟出确有引人入胜的彼意,并为更多的读者所认可。”三家所说的“特殊性释读”“合理性误读”“创造性误读”显然是指读者释义对作者原意的超越或对传统释读的突破。由此,对“误读”引出“反误”和“正误”两种分法:“反误”指读者自觉不自觉地对文本穿凿附会,随意歪曲,既不合作者的原意,也不切作品的本意,那是真误读;“正误”指读者的理解和作者原意相抵牾,但切合作品的实际,使文本意义增值,这是假误读。
我们认为,把不同于作者原意的多元阐释归入“误解”的范畴是不妥的,正就是正,误就是误,不必对误解分正反,不存在“正确的误解”。将“合理性误读”和“创造性误读”作为“假误读”的修辞来运用,未尝不可,但把“正误”作为阅读学的概念和常规就不够科学了。超越作者,超越文本的“增解”“异解”和“批解”是典型的“个性化理解”,不宜说成“正误”,而应说成“正解”“精解”或“圣解”。
在文章和文学的个性化阅读中,必须严格区分错误解读和正确解读。真正的误读、曲解、歪批、胡吹算不得个性化阅读。本文所论的“误读”是与“正解”相反的真误读,不包含所谓“正误”的假误读。真误读,作为阅读病态大有研究其病理的必要。
文章阅读疾病与文章本体疾病、文章写作疾病有所不同,它与文学阅读疾病也有差异。文章阅读疾病,发生在阅读的认知、理解、欣赏、评价、表达、迁移各个环节,也出现在辨体、感言、人情、得意、运思及物等各个方面;若分类别,它既有阅读生理的、心理的、行为的疾病,又有阅读知识的、方法的、情志的疾病。
不仅处于学习性阅读阶段的普通读者容易患各种各样的疾病,而且进入创造性阅读阶段的专家读者也难免犯自由化误读的毛病。文章阅读病理研究是专门探讨读者在阅读全过程中阅读心理和行为的病症及其医治的一门阅读分支学科,目的是求得学校阅读教学和社会读书活动的健康生存和科学发展。
——选自曹祥芹《文章阅读学》
题三
1. 根据文意,用线条将下列词语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
阅读阐释 正解 误读 反误 正误 真误读 假误读 个性化理解
2. 根据文意,解释“正解”在文中的含义,并简述理由。
3. 下列属于本文所说“阅读疾病”之一的是( )。
A. 特殊性释读
B. 合理性误读
C. 创造性误读
D. 自由化误读
4. 作者认为“文章阅读病理研究”应当成为一门专门的阅读分支学科,是因为( )。
A. 有学者认为,误读是客观存在的一种阅读规律
B. 对于误读,学术界一直存在各种争议
C. 文章阅读与文学阅读存在着本质的不同
D. 阅读教学与社会阅读活动不健康、不科学
5.“郢书燕说”这个典故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请根据该典故含义推导出 2 个相关成语,并以此为关键信息,写一段话。
学以致用
南京彭宇案,是 2006 年末发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的一起引起社会极大争议的民事诉讼案。2006 年 11 月 20 日,南京老太太徐寿兰在公交车站摔倒,彭宇自称上前搀扶、联系其家人并送其至医院诊治,属见义勇为,并非肇事者。而老太太咬定彭宇将其撞倒并向其索赔。双方对簿公堂。2007 年 9 月 3 日,南京鼓楼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彭宇给付老太太损失的 40%;双方均提起上诉,二审法院最终以和解结案。
此案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类似案件在各地出现,更是引发了公众对跌倒老人是否可以搀扶的激烈讨论。其影响力导致 10 年后最高人民法院在其官方微博以《十年前彭宇案的真相是什么》为题,再谈彭宇案。下面是南京鼓楼区法院一审判决书节选,请认真阅读判决文本,完成后面的任务。
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节选)
(2007)鼓民一初字第 212 号
原告:徐寿兰,女,汉族,1942 年 8 月 9 日生。
被告:彭宇,男,汉族,1980 年 7 月 2 日生。
本院认为,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对于本案的基本事实,即2006 年 11 月 20 日上午原告在本市水西门公交车站准备乘车过程中倒地受伤,原、被告并无争议。但对于原告是否为被告撞倒致伤,双方意见不一。
根据双方诉辩观点,本院归纳本案的争议焦点为:一、原、被告是否相撞;二、原告损失的具体数额;三、被告应否承担原告的损失,对此分别评述如下:
一、原、被告是否相撞。
本院认定原告系与被告相撞后受伤,理由如下:
1.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分析,原告倒地的原因除了被他人的外力因素撞倒之外,还有绊倒或滑倒等自身原因情形,但双方在庭审中均未陈述存在原告绊倒或滑倒等事实,被告也未对此提供反证证明,故根据本案现有证据,应着重分析原告被撞倒之外力情形。人被外力撞倒后,一般首先会确定外力来源、辨认相撞之人,如果相撞之人逃逸,作为被撞倒之人的第一反应是呼救并请人帮忙阻止。
本案事发地点在人员较多的公交车站,是公共场所,事发时间在视线较好的上午,事故发生的过程非常短促,故撞倒原告的人不可能轻易逃逸。根据被告自认,其是第一个下车之人,从常理分析,其与原告相撞的可能性较大。如果被告是见义勇为做好事,更符合实际的做法应是抓住撞倒原告的人,而不仅仅是好心相扶;如果被告是做好事,根据社会情理,在原告的家人到达后,其完全可以在言明事实经过并让原告的家人将原告送往医院,然后自行离开,但被告未作此等选择,其行为显然与情理相悖。
城中派出所对有关当事人进行讯问、调查,是处理治安纠纷的基本方法,其在本案中提交的有关证据能够相互印证并形成证据锁链,应予采信。被告虽对此持有异议,但并未提供相反的证据,对其抗辩本院不予采纳。根据城中派出所对原告的询问笔录、对被告讯问笔录的电子文档及其誊写材料等相关证据,被告当时并不否认与原告发生相撞,只不过被告认为是原告撞了被告。综合该证据内容并结合前述分析,可以认定原告是被撞倒后受伤,且系与被告相撞后受伤。
2. 被告申请的证人陈二春的当庭证言,……陈述其本人当时没有看到原告摔倒的过程,其看到的只是原告已经倒地后的情形,所以其不能证明原告当时倒地的具体原因,当然也就不能排除在该过程中原、被告相撞的可能性。
3. 从现有证据看,被告在本院庭审前及第一次庭审中均未提及其是见义勇为的情节,而是在二次庭审时方才陈述。如果真是见义勇为,在争议期间不可能不首先作为抗辩理由,陈述的时机不能令人信服。因此,对其自称是见义勇为的主张不予采信。
4. 被告在事发当天给付原告二百多元钱款且一直未要求原告返还。原、被告一致认可上述给付钱款的事实,但关于给付原因陈述不一:原告认为是先行垫付的赔偿款,被告认为是借款。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原、被告素不认识,一般不会贸然借款,即便如被告所称为借款,在有承担事故责任之虞时,也应请公交站台上无利害关系的其他人证明,或者向原告亲属说明情况后索取借条(或说明)等书面材料。
但是被告在本案中并未存在上述情况,而且在原告家属陪同前往医院的情况下,由其借款给原告的可能性不大;而如果撞伤他人,则最符合情理的做法是先行垫付款项。被告证人证明原、被告双方到派出所处理本次事故,从该事实也可以推定出原告当时即以为是被被告撞倒而非被他人撞倒,在此情况下被告予以借款更不可能。综合以上事实及分析,可以认定该款并非借款,而应为赔偿款。
二、原告损失的范围和具体数额。
…………
综上,原告各项损失合计为 114 690.9 元。
三、被告应否承担原告损失。
根据前述分析,原告系在与被告相撞后受伤且产生了损失,原、被告对于该损失应否承担责任,应根据侵权法诸原则确定。
本案中,原告赶车到达前一辆公交车后门时和刚从该车第一个下车的被告瞬间相撞,发生事故。原告在乘车过程中无法预见将与被告相撞;同时,被告在下车过程中因为视野受到限制,无法准确判断车后门左右的情况,故对本次事故双方均不具有过错。
因此,本案应根据公平责任合理分担损失。公平责任是指在当事人双方对损害均无过错,但是按照法律的规定又不能适用无过错责任的情况下,根据公平的观念,在考虑受害人的损害、双方当事人的财产状况及其他相关情况的基础上,判令加害人对受害人的财产损失予以补偿,由当事人合理地分担损失。根据本案案情,本院酌定被告补偿原告损失的 40% 较为适宜。
学以致用
任务 1:严格按照上述判决文本信息,站在法官立场上,将法官所推定的事实在纸上以“示意图 + 简要说明”的方式还原推演。
任务 2:根据你对法官推论事实所据理由的理解,就原、被告是否相撞、如何相撞及相撞后的情形,推演另一种可能。并在老师主持下,将自己的推演在小组内讨论、完善后,向全班同学汇报。
任务 3:彭宇案之所以引发巨大社会争议,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判决文本显示,法官在缺乏直接证据的情况下,主要依据“日常生活经验”“常理”“社会情理”来推定事实,导致有些判断很难禁得起逻辑推敲。请从“理解与表达”这门课的角度,找出 2 处以上这样的问题进行分析,先将分析结果在小组内讨论,获得共识,再向全班发布,在老师主持下,就一些共性问题相互辩驳。这个过程中,自己的发言首先要符合逻辑常识,不能诡辩,更不能强辩。
任务 4:根据判决文本,结合自己的理解,为文前配图拟定一个主题词。在小组讨论中修改完善后,参加老师主持的最优主题词的票选。如果自己的作品入围,请上讲台简要阐述自己构思的过程和想要表达的主旨。
自我测试
题一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两个人各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还是一个苹果;两个人各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就各有两个思想。
——萧伯纳
1. 为什么都是“彼此交换”,结果却不一样?
2. 同样是“彼此交换”,萧伯纳此语倾向于哪个?
自我测试
题二
阅读下列故事,回答后面的问题。
罗西尼是 19 世纪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其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集意大利喜歌剧精华,是意大利喜歌剧代表作。就是这位喜歌剧大师罗西尼,性格也如其作品一样富有喜剧意味。一日,他受邀听某青年作曲家的作品。演奏过程中间罗西尼频频摘帽。
青年作曲家很奇怪,就问他是不是房间很热。罗西尼回答说:“不,我有见到熟人就脱帽致意的习惯。”青年作曲家一时没有理解,说:“我就请了您一位,没邀请别人啊。”罗西尼笑而不语。
——选自佚名《罗西尼遗风》(有改动)
1. 面对青年作曲家的话,罗西尼为何笑而不语?
2. 罗西尼的话有言外之意。这个言外之意是什么?
3. 从这个故事中,还能推论出哪些重要信息?
自我测试
题三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如何长时间高效学习,我觉得应该分成两部分:长时间 + 高效。客观上讲,长时间是比较容易的,很多人也都是在这方面下功夫,但是高效却难。
小学时课本上学《愚公移山》,我是真不能理解的。换到现在,愚公绝对是长时间工作的典范,但是是不是高效呢?太低效了!真正高效的是后来帮他移开了山的大 BOSS(老板),因为他真正掌握着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就我来说,长时间学习是肯定没问题的,但是不是高效呢?我一直以为自己是高效的,直到 2011 年,因缘巧合地看了《奇特的一生》,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尝试做了时间日程表。
然后,惊呆了!
我本以为自己一天认真工作学习,怎么着也有 8 个小时,可是最后一看,有记录的工作时间才 3 ~ 4 个小时!
时间都到哪儿了?!
从那以后,我就开始做日程表记录,到现在,有 5 年了。
我知道有人一定会留言“活得累不累?”,在这儿正面回一下:不累,而且很享受。
我从中拿到了好处,占了便宜,快活极了。
很多时候,很多人,都以为自己很努力,什么朝九晚五忙成狗,什么“996”(早上 9 点上班,晚上 9 点下班,中午休息 1~2 小时 ; 一周工作 6 天),但你的时间真的是拿来工作了吗?
很多时候,你的工作就是像上面这样,以为很努力,其实只是低效率,然后发个朋友圈,在别人还未感动之前,自己先感动了自己。
纯粹工作时间,是指你真正拿来工作的时间。
冲咖啡,拉个花,美美地享受半小时,这个不叫纯粹工作时间。你会说,是的,我冲了个咖啡,拉了个花,美美地靠在办公椅上,但我在想项目策划啊,在想文案啊,这个怎么不能唤作纯粹工作时间了?
我的回答是,你随意,你觉得算就算呗。
为什么要记录纯粹工作时间,很简单,因为纸和笔是不会撒谎的,会撒谎的是你。
如果你真的认真仔细地作了记录,那么必然能够客观反映你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这样当你用心调整时,必然会有所提高。
在你一开始记录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不仅仅做不到长时间的工作与学习,工作与学习的效率也堪忧,这时候,请一定不要逃避,更不要糊弄自己,随便把什么都记录了进去,这样不好。
前面提到的《奇特的一生》就描述了柳比歇夫的生平。柳比歇夫,苏联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一生发表了 70 余部学术著作。
他在 26 岁时独创了一种“时间统计法”,通过记录每个事件的花销时间,通过统计和分析,进行月小结和年终总结,以此来改进工作方法、计划未来事务,从而提高对时间的利用效率。其间他不断完善这一统计方法,并一直沿用了 56 年直到逝世。
数十年如一日,柳比歇夫都是这样记录的。
在我看来,柳比歇夫真正做到了长时间和高效率。
关于精确记录为什么是第一要则,不再赘述,因为你不精确记录,这个事情就一点意义都没有了。
事实上,精确记录确实是非常难的。我的建议是,实在不行,就随身携一纸一笔,纸可以是便笺什么的,卫生纸也行,做了什么随手记一下,然后晚上整理,相信我,这花不了几分钟。但你收获的,却是巨大!
——佚名《如何长时间 + 高效学习》(有删节)
题三
1. 先阅读文章一遍,在不回看文章内容的前提下,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然后再回到文章中,看自己的答案是否能够得到文章内容的支持,如果得不到支持,则可以确认回答错误,最后计算出自己答案的正确率,将自己错题的原因简要地写出来。
——愚公移山的行为不可取。( )
——刻苦勤奋就是能长时间坚持学习和工作。( )
——纯粹工作时间不包括躺在沙发上思考问题的时间。( )
——苏联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柳比歇夫独创的“时间统计法”,统计的都是纯粹工作时间。( )
——长时间高效学习可以通过“时间统计法”来实现。( )
——每天做了些什么,应该精确地记录下来,养成习惯,就能从中获得巨大的收获。( )
——之所以要作精确记录,是因为纸笔不会撒谎。( )
——柳比歇夫精确记录每天的纯粹工作时间,而且一记就是 56年,这如同愚公移山一样。( )
——作者从精确记录中得到的好处是,再也不用“996”了。( )
——精确记录每天的纯粹工作时间非常难,这是文章表达的核心观点。( )
2. 如何长时间高效学习,作者为此给出的答案是什么?
3. 作者对愚公移山作了现代意义上的解读,但在古代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这个故事借助神的力量来反映当时人们的美好愿望,依然具有积极的意义,就连毛泽东 1945 年 6 月 11 日在中共七大闭幕词中也引用这个故事来激励全中国人民推翻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两座大山。据此,结合文本主题和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就该故事作简要的评价;同时根据文意,给文中配图拟写一个主题语。(共51张PPT)
第二课
解释与合理推论
学习目标
1. 能够基于逻辑常识、联想思维及相关知识背景,对文本关键信息在语境中的深层含义进行分析说明。
2. 能够借助文本关键信息及其逻辑关系,合理推导文本作者的言外之意、表达意图及其立场、观点或情感。
3. 能够将“阅读—思考—理解”的结果转化为规范的文字,进行准确而简洁的表达。
小学时,我们做过各种各样的造句、写话练习。形式上,这是老师布置的语文作业;本质上,却是我们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体验。我们来看看网络上流传的几个例子:
——题目:用“难过”一词造句。小朋友这样写:我家门前的水沟很难过。
——题目:按例句用“先……再……”造句。例句:先吃饭,再洗澡。小朋友这样写:先生,再见。
——题目:写一篇日记。小朋友这样写:2 月 30 日,星期一,晴。今天一天都没有出太阳,真不好。爸爸买回两条金鱼,养在水缸淹死一条,我很伤心。
是不是很幽默?所以,有人将诸如此类的文字编辑成图文并茂的幽默小品,娱乐大众。然而,老师却乐不起来:“你家门前的水沟很难过,我的心里很难过。”“你毕业那天,我们说再见,好吗?”日记作者的老师则写下了这样的评语:“我也很伤心,我活了这么大,2 月还从来没有遇上过一个 30 号呢 ! 也从来没有见过不出太阳的晴天,更没见过会淹死的金鱼。”
“我们家门前的水沟很难过。”这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并不错,只是其中的“难过”是两个词,而造句所用的“难过”是一个词。小同学没有弄清两者的区别,就出现了这样的“幽默”。
“先生,再见。”这个句子本身没错,只是没有按照题目,或者说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写,自然就错了。至于那篇日记,典型的违反常识,写出来的话自然让老师非常伤心。
要准确解读他人所传递的信息,否则就会答非所问或似是而非。小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大体有两个原因:一是对词语或者说对语言本身学习掌握得不到位,二是缺乏相应的以语言为载体的知识。那我们现在和将来是否会出现诸如此类的错误或偏差呢?答案是肯定的。只是和小学生比,我们解读的对象更加复杂些,需要掌握的知识更多些罢了。
现在,我们来做几道测试题,不限时间,只是在答题前要透彻地弄清题目的意思,有效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思维规则,从而让答案符合题意,同时也符合客观事理。
1. 解释“硬核”在下列句子中所表达的意思。
①这是一个硬核技术。
②这是一个硬核老头。
2. 仿照示例填空。
示例:罄竹难书(书法)无法无天
填空:作奸犯科( )教学相长
3. 下列图片中两条线段看上去一样长吗?请解释原因。
4. 城市需要交通警察,是因为城市交通需要 ________。
5. 一个故意杀人者,如果不用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原因只能是他的行为 ________________。
6. 苏和约茜喜欢网球,而萨莉和安妮喜欢跑步;苏和安妮都喜欢游泳。谁既喜欢网球也喜欢游泳?
7. 田忌赛马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揭示如何善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对手的短处,从而在竞技中获胜的故事。但这个故事中的结局,需要有 1 个既定的前提。这个既定的前提是什么?孙膑的这个计策能否在故事既定的场景中多次使用?
8. 将下列句子按逻辑顺序重新排列。
①自汉代以后,历代官修史书,都要撰写书目,反映藏书情况。
②宋元以后版刻书籍盛行,私人藏书家也多了起来,许多藏书家把自己的藏书编成书目,流传于世。
③清代编出规模宏大的书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④书目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远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正式的完整的书目。
⑤这种私人藏书书目数量很多,是对官修史志目录的补充。
9. 根据下面的语段,写出一个能反映孔子教育策略的成语。
子路问:“听到了一个很好的主张,就马上行动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呢?”冉有问:“听到了一个很好的主张,就马上行动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公西华说:“两个人的问题一样,您的回答却相反,这是为什么?”孔子说:“冉有做事畏缩不前,所以鼓励他;子路做事好勇过人,所以让他收敛。
10.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2015 年 4 月 14 日早晨,一封辞职信引发热评,辞职的理由仅有 10 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经采访得知,当事人作为 2004 年 7 月入职河南省实验中学的一名女教师,已经任职 11 年之久。如此任性的辞职信,领导最后还真批准了。2016 年 5 月 31 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在京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入选 2015 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为何能成为网络流行语?每个人是否都能付诸自己的行动,为什么?
知识与方法
我们都是有一定知识积累和思考能力的人。这决定了我们在对某个文本进行深度阅读而尚未进入文本时,头脑不会对之一片空白。面对一个文本,一方面是作者所表达的内容、思想、情感——这应该是清晰的、客观的,且有着特定的边界;另一方面是我们阅读时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对之进行解读。
我们对文本解读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与作者对话的过程。通过对话,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彻底弄明白作者究竟说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说;二是自己是否认同作者所说,理由是什么。前者是基础性对话,是我们理解能力的体现;后者是批判性对话,是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等辩证思维能力的体现。
解释,就是分析说明。最常见的就是词语解释了。比如《现代汉语词典》就对近 7 万个词语进行了解释。这种解释,是语言学家对每个词语在社会使用中的各种情形所进行的客观描述。语言学家在这种描述中,不能也不会额外添加自己的想法或经验;否则,词典就会失去客观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公认性。同样,我们在理解某个特定文本的过程中,就其中的一个词语、一个句子或者一个句群的解释,也不能额外添加自己的想法或经验,否则就会误解甚至曲解作者的用意。
因此,文本理解中的解释,就是对文本中的相关信息,特别是关键信息,在整体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客观地说明其在语境中的确切含义,包括若干信息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主旨的作用,等等。这种解释的客观性完全依赖于我们整体考量的品质,而这种品质的养成需要我们具有较强的逻辑意识、联想能力和丰富的知识积累。
知识与方法
人生就是两件事:一是该做的;二是想做的。摆对顺序成就一生,摆错顺序一事无成。 从字面上看,理解这个句子似乎没有难度。但如果让10 个人来说,能会有 10 种不同的说法,而且大家说得似乎都有道理——如果我们对文本的理解都是这样,那文本对信息的传递就会失真,这既不是作者所希望的,也不是严肃的读者所要得到的。一个文本所传递的信息可以引发质疑甚至辩论,但大家对信息本身的客观性应该有基本的共识,否则,任何质疑、讨论甚至辩论都没有意义。
所以,就上述句子而言,我们必须首先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信息,然后才是自己独特的思考。
遵循阅读理解的一般规律,上述句子有三个关键词,即“该做的”“想做的”“顺序”。
语境中,“该做的”是指一个人在正常的社会生活中必须要做的事情,不管你是否愿意去做;“想做的”是指发自内心希望去做的事情,哪怕眼下甚至将来都无法做或做不成。
当然,在“该做的”事情当中会有想做的,在“想做的”事情当中也有目前或未来该做的。从逻辑上说,这两个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叉关系。既然如此,为什么要讲“顺序”呢?因为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该做的”事情带有一定的他律性——如果不做,或者做不好,就会受到外界的干预甚至惩罚;“想做的”事情带有更强的自律性——如果不做,或者做不好,自己心里就会不痛快甚至很痛苦。如果在较短的时间内只能做一件事,你会选择“该做的”还是“想做的”?这就是“顺序”。
表面看,“顺序”只是一个时间先后的问题,但本质上却是一个对排序标准的选择和认同问题。社会学原理告诉我们,人如果离开社会,不要说成就自己,就连生存也会发生困难。因此,这个排序的标准必须是社会的。
根据上述对关键词的解释,我们就不难推导出作者说这句话的基本意图:一个人在生命的各个阶段必须先做“该做的”事情,不管是为了生存,为了职责,还是为了满足内心的愿望。
对此,你怎么看?认同还是反对,抑或有其他看法?这时,我们可以依据各自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人生态度与价值观各抒己见,但都需要从“原点”出发,自圆其说,以理服人。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要对文本中的关键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需要联想,就是将需要解释的信息和相关知识、原理联系起来。如果联想到的内容比较多,则需要用逻辑常识来进行甄别。我们必须牢记一点,文本中的所有信息都联系着人世间的相关事物,而事物之间总是相互关联的,只要不是人为强加或故意曲解,这种关联就一定符合逻辑。解释信息如此,合理推论更是如此。
知识与方法
合理推论,就是从已知信息得出未知信息的思维过程。反映在文本理解中,就是从已经明确的意思得出作者未直接写明又必须为读者所确知的意思。例如: 某著名湿地公园的入口处矗立着一个广告牌,上书: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记忆,什么都不要带走。
单从字面理解,这个广告语的意思非常简单明了。但如果仅仅局限于此,就 非常狭隘了。结合知识背景,可以推导出作者拟定这条标语的意图是让游客“遵守景区规定,保护生态环境”。比如不乱扔垃圾,不采摘植物,不戏耍野生动物,等等。景区如果将这些要求直接写出,一方面是字数太多,不便于行进中的游客阅读;另一方面是措辞生硬,不符合游客的心理感受。而这样的文本提示,能让游客自我领悟景区管理者的良苦用心。
文本理解中的合理推论,一般包括三种情况:
第一,在理解语句表层意思的基础上,推断其深层意思,也就是其在语境中的隐含意义。这要求我们在理解时,要建立话语(文本)字面意义与表达者意图之间的联系。比如上面湿地公园广告牌中的“脚印”“记忆”等关键信息。再如下面这个例子: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这是鲁迅在“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所写《中国失掉自信力了吗?》 中的最后一段,回答了题目中所提也是当时世人所提的问题。从字面看,面对日本的入侵、统治者的自欺,鲁迅希望读者不要相信当时很多“大家”“权威”的判断,而“要自己去看地底下”。那么,“地底下”是什么呢?该文前面有一段话:“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由此推知,“地底下”指的是以大禹、岳飞、海瑞、谭嗣同等为代表的历史英雄人物。这才是中国真正的自信力所在,而中国也从来就不曾失掉自信力——通过对“地底下”深层含义的理解,进而也就把握了文本的主旨。
第二,推断语句本身未直接阐述而又必须理解的言外之意。这要求我们在理解时,必须结合已有知识,依据文本内外信息的逻辑关系,推导出隐含的结果。比如上述湿地公园广告牌的例子。
第三,推断语句隐含的作者态度、观点、主旨或表达的核心意图。这要求我们在理解时,需要充分了解语境所涉及的各种信息、包括表达的背景、表达的具体情境,以及表达的整体内容,等等。
再如: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史的古国,我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活态的文化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但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文化标准化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尚有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它们犹如一个个影子,随时都可能消亡。
作者说这段话的意图是什么呢?
整个语段三句话也是三个判断。其中第一句和第二句,作者其实是从两个层面讲了一个问题,就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且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第三句则承上讲了一个亟须重视的现实,就是这些“非遗”中的许多受制于各种因素“随时都可能消亡”。
“非遗”“底蕴”“基因”“濒危”。通过这几个关键词在文中的自然排序, 我们就不难推导出作者写这段话的真实意图:现阶段,我国许多“非遗”受到诸多因素的严重威胁正处于“濒危状态”,亟须加强保护。这个推导是否正确?我们只要反问一下,如果不是为了呼吁立即加强对“非遗”的保护力度,作者为何要说这个呢!
解释和合理推论很多时候是密不可分的。只是前者侧重于文本局部的关键信息,主要表现为“转译”;而后者侧重于文本隐含的主旨、意图,主要表现为联想、推理。解释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局部的准确理解帮助整体理解;合理推论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局部信息的逻辑联系,更为准确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更加透彻地理解作者的立场、观点或情感。
所以,解释和合理推论,必须避免下列禁忌:
一是望文生义,牵强附会。
二是断章取义,歪曲原意。
三是以偏概全,扭曲整体。
四是不当推理,不合事理。
示例
一个人在哭声中来到这个世界,在他人的泪水中离开。这个过程就是幸 福。一位哲学家如是说。(根据原野作品《人生》改编)
上述语境中,哲学家所说“幸福”的内涵是什么,并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我们自己去理解。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找出句中和“幸福”关联度最高的词,这就是“过程”。
这个“过程”是什么?需要我们进行理解性解释。如果你解释的结果是“生活的经历”等等,那就不对了。在“知识与方法”里,我们说过“解释”就“是基于作者的立场,就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在整体考量的基础上,客观地说明其在语境中的确切含义,包括若干信息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主旨的作用等”。
因此,要解释“过程”这个词,就必须看前面“一个人在哭声中来到这个世界,在他人的泪水中离开”所包含的信息。从中我们可以直接捕捉到“来到”和“离开”两个关键词,进而推论出“过程”其实就是指“人的一生”。但我们不能据此就推论出,哲学家所说的“幸福”就是指“人的一 生”。因为每个人都有“一生”,却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幸福”——这是一个生活常识。那么,怎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呢?
“一个人在哭声中来到这个世界”,几乎是一个没有例外的基本常识,是人的自然属性;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从“在他人的泪水中离开”中寻找我们所需要的信息了。一个人“离开”世界时,“他人”为什么会为其伤心难过?对此,我们能够作出合理的解释吗?
我们首先从挚爱的亲人离世时自己的内心感受出发,进行思考,就不难得出一个初步判断:这个亲人生前一定对你非常好,为你做了许多你所需要的事。由此,再进一步推论,如果一个和你非亲非故的人,同样对你非常好,同样为你做了许多你所需要的事,那么在他离世的时候,你是否也同样感到伤心难过?
哲学家是研究宇宙和人类社会基本发展规律的一类学者。从这点出发,哲学家在这里所说的“他人”,显然已经超越了上述普通人对这个词的理解,准确地说,是指很多人,乃至全社会。一个人的离世,能够让很多人甚至全社会的人都为之伤心难过。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人生前一定为很多人甚至全社会做了很多有益的事。
由此,我们就不难推论出语境中“幸福”的内涵: 一个人用自己的一生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乃至为全人类做了很多好事或是有价值的事,从而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和留意。简括地说,幸福就是用一生“奉献”。当然,我们推论出的结果不一定非要用“奉献”这个词来表达,只要意思相近就可以了。
训练二 因果关系与逻辑推理
题一
18 世纪哲学家休谟说:“理智乃情感之奴。”也就是说,人其实是情感的动物。然而,法国著名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用他的研究成果提醒世人:原始部落里看起来古怪甚至荒诞不经的仪式,背后其实都是有逻辑的。这位大师的见解,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学界和世人对原始部落的认知。
既然原始部落那些古怪的仪式可以用新的方法得到解释,那么,人的情感是不是也可以用新的眼光得到新的、不同的解读呢?
我们先从简单的例子说起,如果人真的是情感的动物,那么一旦受到所处环境的刺激,就应不加控制地将情感表达出来。可是,被师长责备时,有多少人会回嘴或怒目以对?对于上司或面试的主考官,有多少人会直接宣泄心中不满的情绪?可见,人并非简单的情感动物。人的情感表达和运用其实有规律可循。用经济学的话来说,就是对成本和效益的考量:对师长、上司、主考官等宣泄不满,成本高而效益低,做了不划算,因此不值得这么做。
比较复杂的一种情况是:很多人把气往家人身上出,对朋友却格外客气有礼,这又是为什么呢?这种现象看起来奇怪,其实一点就明,还是对成本效益的考量:家人被得罪,总还是家人;可朋友被得罪,可能就不再是朋友,甚至会变成敌人。因此,得罪朋友成本高而效益低;得罪家人则不然。万物之灵的人,自然会去彼取此。
可是,另一种情况也屡见不鲜:得罪朋友时,不大会有罪恶感;做了对不起家人的事,负罪感往往很重。这同样不难解释:传统社会里,家庭要发挥生产、消费、储蓄、保险等功能,家人一起面对自然和社会的考验,一起度过天灾人祸。所以,只有家人伦理关系紧密,才能同舟共济。然而,这不是有点矛盾吗?可以得罪家人,却不愿得罪朋友;可是对不起家人时会觉得歉疚神伤——这种矛盾正反映了人调控情绪的细微处。朋友是一时的,家人是永久的。因此,小的利害上可以以朋友为重,但从长远考量,当然还是要呵护家人的权益。
由此可见,对于情感的表达和运用,人们还是有意无意地受到成本效益的影响。人不是情感的动物,而是成本效益的动物!不是情感奴役理智,反而是理智在驾驭情感!
原始社会里的仪式举措,有其背后的逻辑;同样,人类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情感,也有隐藏其下的逻辑。
——熊秉元《喜怒哀乐的经济学逻辑》(有删改)
题一
1. 根据文意,解读下这些名言古训所蕴含的经济学逻辑。
吃亏是福。——郑板桥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增广贤文》
2. 根据文意,结合“人类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情感,也有隐藏其下的逻辑”这个判断,用线条将下列词语的逻辑关系表示出来。
情感 理智 朋友 家人 得罪 愧疚 高成本 低成本
敌友转换 人伦关系 同舟共济 一时利益 长远权益 呵护
3.“只有……才能……”一般情况下表示要实现某一个目的或目标,就不能缺少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尽管可能同时需要多个条件。请参照文中“只有家人伦理关系紧密,才能同舟共济”一句,用“只有……才能……”造一个句子。(共48张PPT)
第二课
解释与合理推论
学习目标
1. 能够基于逻辑常识、联想思维及相关知识背景,对文本关键信息在语境中的深层含义进行分析说明。
2. 能够借助文本关键信息及其逻辑关系,合理推导文本作者的言外之意、表达意图及其立场、观点或情感。
3. 能够将“阅读—思考—理解”的结果转化为规范的文字,进行准确而简洁的表达。
小学时,我们做过各种各样的造句、写话练习。形式上,这是老师布置的语文作业;本质上,却是我们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体验。我们来看看网络上流传的几个例子:
——题目:用“难过”一词造句。小朋友这样写:我家门前的水沟很难过。
——题目:按例句用“先……再……”造句。例句:先吃饭,再洗澡。小朋友这样写:先生,再见。
——题目:写一篇日记。小朋友这样写:2 月 30 日,星期一,晴。今天一天都没有出太阳,真不好。爸爸买回两条金鱼,养在水缸淹死一条,我很伤心。
是不是很幽默?所以,有人将诸如此类的文字编辑成图文并茂的幽默小品,娱乐大众。然而,老师却乐不起来:“你家门前的水沟很难过,我的心里很难过。”“你毕业那天,我们说再见,好吗?”日记作者的老师则写下了这样的评语:“我也很伤心,我活了这么大,2 月还从来没有遇上过一个 30 号呢 ! 也从来没有见过不出太阳的晴天,更没见过会淹死的金鱼。”
“我们家门前的水沟很难过。”这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并不错,只是其中的“难过”是两个词,而造句所用的“难过”是一个词。小同学没有弄清两者的区别,就出现了这样的“幽默”。
“先生,再见。”这个句子本身没错,只是没有按照题目,或者说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写,自然就错了。至于那篇日记,典型的违反常识,写出来的话自然让老师非常伤心。
要准确解读他人所传递的信息,否则就会答非所问或似是而非。小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大体有两个原因:一是对词语或者说对语言本身学习掌握得不到位,二是缺乏相应的以语言为载体的知识。那我们现在和将来是否会出现诸如此类的错误或偏差呢?答案是肯定的。只是和小学生比,我们解读的对象更加复杂些,需要掌握的知识更多些罢了。
现在,我们来做几道测试题,不限时间,只是在答题前要透彻地弄清题目的意思,有效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思维规则,从而让答案符合题意,同时也符合客观事理。
1. 解释“硬核”在下列句子中所表达的意思。
①这是一个硬核技术。
②这是一个硬核老头。
2. 仿照示例填空。
示例:罄竹难书(书法)无法无天
填空:作奸犯科( )教学相长
3. 下列图片中两条线段看上去一样长吗?请解释原因。
4. 城市需要交通警察,是因为城市交通需要 ________。
5. 一个故意杀人者,如果不用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原因只能是他的行为 ________________。
6. 苏和约茜喜欢网球,而萨莉和安妮喜欢跑步;苏和安妮都喜欢游泳。谁既喜欢网球也喜欢游泳?
7. 田忌赛马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揭示如何善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对手的短处,从而在竞技中获胜的故事。但这个故事中的结局,需要有 1 个既定的前提。这个既定的前提是什么?孙膑的这个计策能否在故事既定的场景中多次使用?
8. 将下列句子按逻辑顺序重新排列。
①自汉代以后,历代官修史书,都要撰写书目,反映藏书情况。
②宋元以后版刻书籍盛行,私人藏书家也多了起来,许多藏书家把自己的藏书编成书目,流传于世。
③清代编出规模宏大的书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④书目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远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正式的完整的书目。
⑤这种私人藏书书目数量很多,是对官修史志目录的补充。
9. 根据下面的语段,写出一个能反映孔子教育策略的成语。
子路问:“听到了一个很好的主张,就马上行动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呢?”冉有问:“听到了一个很好的主张,就马上行动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公西华说:“两个人的问题一样,您的回答却相反,这是为什么?”孔子说:“冉有做事畏缩不前,所以鼓励他;子路做事好勇过人,所以让他收敛。
10.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2015 年 4 月 14 日早晨,一封辞职信引发热评,辞职的理由仅有 10 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经采访得知,当事人作为 2004 年 7 月入职河南省实验中学的一名女教师,已经任职 11 年之久。如此任性的辞职信,领导最后还真批准了。2016 年 5 月 31 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在京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入选 2015 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为何能成为网络流行语?每个人是否都能付诸自己的行动,为什么?
知识与方法
我们都是有一定知识积累和思考能力的人。这决定了我们在对某个文本进行深度阅读而尚未进入文本时,头脑不会对之一片空白。面对一个文本,一方面是作者所表达的内容、思想、情感——这应该是清晰的、客观的,且有着特定的边界;另一方面是我们阅读时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对之进行解读。
我们对文本解读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与作者对话的过程。通过对话,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彻底弄明白作者究竟说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说;二是自己是否认同作者所说,理由是什么。前者是基础性对话,是我们理解能力的体现;后者是批判性对话,是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等辩证思维能力的体现。
解释,就是分析说明。最常见的就是词语解释了。比如《现代汉语词典》就对近 7 万个词语进行了解释。这种解释,是语言学家对每个词语在社会使用中的各种情形所进行的客观描述。语言学家在这种描述中,不能也不会额外添加自己的想法或经验;否则,词典就会失去客观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公认性。同样,我们在理解某个特定文本的过程中,就其中的一个词语、一个句子或者一个句群的解释,也不能额外添加自己的想法或经验,否则就会误解甚至曲解作者的用意。
因此,文本理解中的解释,就是对文本中的相关信息,特别是关键信息,在整体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客观地说明其在语境中的确切含义,包括若干信息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主旨的作用,等等。这种解释的客观性完全依赖于我们整体考量的品质,而这种品质的养成需要我们具有较强的逻辑意识、联想能力和丰富的知识积累。
知识与方法
人生就是两件事:一是该做的;二是想做的。摆对顺序成就一生,摆错顺序一事无成。 从字面上看,理解这个句子似乎没有难度。但如果让10 个人来说,能会有 10 种不同的说法,而且大家说得似乎都有道理——如果我们对文本的理解都是这样,那文本对信息的传递就会失真,这既不是作者所希望的,也不是严肃的读者所要得到的。一个文本所传递的信息可以引发质疑甚至辩论,但大家对信息本身的客观性应该有基本的共识,否则,任何质疑、讨论甚至辩论都没有意义。
所以,就上述句子而言,我们必须首先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信息,然后才是自己独特的思考。
遵循阅读理解的一般规律,上述句子有三个关键词,即“该做的”“想做的”“顺序”。
语境中,“该做的”是指一个人在正常的社会生活中必须要做的事情,不管你是否愿意去做;“想做的”是指发自内心希望去做的事情,哪怕眼下甚至将来都无法做或做不成。
当然,在“该做的”事情当中会有想做的,在“想做的”事情当中也有目前或未来该做的。从逻辑上说,这两个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叉关系。既然如此,为什么要讲“顺序”呢?因为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该做的”事情带有一定的他律性——如果不做,或者做不好,就会受到外界的干预甚至惩罚;“想做的”事情带有更强的自律性——如果不做,或者做不好,自己心里就会不痛快甚至很痛苦。如果在较短的时间内只能做一件事,你会选择“该做的”还是“想做的”?这就是“顺序”。
表面看,“顺序”只是一个时间先后的问题,但本质上却是一个对排序标准的选择和认同问题。社会学原理告诉我们,人如果离开社会,不要说成就自己,就连生存也会发生困难。因此,这个排序的标准必须是社会的。
根据上述对关键词的解释,我们就不难推导出作者说这句话的基本意图:一个人在生命的各个阶段必须先做“该做的”事情,不管是为了生存,为了职责,还是为了满足内心的愿望。
对此,你怎么看?认同还是反对,抑或有其他看法?这时,我们可以依据各自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人生态度与价值观各抒己见,但都需要从“原点”出发,自圆其说,以理服人。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要对文本中的关键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需要联想,就是将需要解释的信息和相关知识、原理联系起来。如果联想到的内容比较多,则需要用逻辑常识来进行甄别。我们必须牢记一点,文本中的所有信息都联系着人世间的相关事物,而事物之间总是相互关联的,只要不是人为强加或故意曲解,这种关联就一定符合逻辑。解释信息如此,合理推论更是如此。
知识与方法
合理推论,就是从已知信息得出未知信息的思维过程。反映在文本理解中,就是从已经明确的意思得出作者未直接写明又必须为读者所确知的意思。例如: 某著名湿地公园的入口处矗立着一个广告牌,上书: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记忆,什么都不要带走。
单从字面理解,这个广告语的意思非常简单明了。但如果仅仅局限于此,就 非常狭隘了。结合知识背景,可以推导出作者拟定这条标语的意图是让游客“遵守景区规定,保护生态环境”。比如不乱扔垃圾,不采摘植物,不戏耍野生动物,等等。景区如果将这些要求直接写出,一方面是字数太多,不便于行进中的游客阅读;另一方面是措辞生硬,不符合游客的心理感受。而这样的文本提示,能让游客自我领悟景区管理者的良苦用心。
文本理解中的合理推论,一般包括三种情况:
第一,在理解语句表层意思的基础上,推断其深层意思,也就是其在语境中的隐含意义。这要求我们在理解时,要建立话语(文本)字面意义与表达者意图之间的联系。比如上面湿地公园广告牌中的“脚印”“记忆”等关键信息。再如下面这个例子: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这是鲁迅在“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所写《中国失掉自信力了吗?》 中的最后一段,回答了题目中所提也是当时世人所提的问题。从字面看,面对日本的入侵、统治者的自欺,鲁迅希望读者不要相信当时很多“大家”“权威”的判断,而“要自己去看地底下”。那么,“地底下”是什么呢?该文前面有一段话:“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由此推知,“地底下”指的是以大禹、岳飞、海瑞、谭嗣同等为代表的历史英雄人物。这才是中国真正的自信力所在,而中国也从来就不曾失掉自信力——通过对“地底下”深层含义的理解,进而也就把握了文本的主旨。
第二,推断语句本身未直接阐述而又必须理解的言外之意。这要求我们在理解时,必须结合已有知识,依据文本内外信息的逻辑关系,推导出隐含的结果。比如上述湿地公园广告牌的例子。
第三,推断语句隐含的作者态度、观点、主旨或表达的核心意图。这要求我们在理解时,需要充分了解语境所涉及的各种信息、包括表达的背景、表达的具体情境,以及表达的整体内容,等等。
再如: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史的古国,我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活态的文化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但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文化标准化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尚有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它们犹如一个个影子,随时都可能消亡。
作者说这段话的意图是什么呢?
整个语段三句话也是三个判断。其中第一句和第二句,作者其实是从两个层面讲了一个问题,就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且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第三句则承上讲了一个亟须重视的现实,就是这些“非遗”中的许多受制于各种因素“随时都可能消亡”。
“非遗”“底蕴”“基因”“濒危”。通过这几个关键词在文中的自然排序, 我们就不难推导出作者写这段话的真实意图:现阶段,我国许多“非遗”受到诸多因素的严重威胁正处于“濒危状态”,亟须加强保护。这个推导是否正确?我们只要反问一下,如果不是为了呼吁立即加强对“非遗”的保护力度,作者为何要说这个呢!
解释和合理推论很多时候是密不可分的。只是前者侧重于文本局部的关键信息,主要表现为“转译”;而后者侧重于文本隐含的主旨、意图,主要表现为联想、推理。解释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局部的准确理解帮助整体理解;合理推论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局部信息的逻辑联系,更为准确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更加透彻地理解作者的立场、观点或情感。
所以,解释和合理推论,必须避免下列禁忌:
一是望文生义,牵强附会。
二是断章取义,歪曲原意。
三是以偏概全,扭曲整体。
四是不当推理,不合事理。
示例
一个人在哭声中来到这个世界,在他人的泪水中离开。这个过程就是幸 福。一位哲学家如是说。(根据原野作品《人生》改编)
上述语境中,哲学家所说“幸福”的内涵是什么,并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我们自己去理解。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找出句中和“幸福”关联度最高的词,这就是“过程”。
这个“过程”是什么?需要我们进行理解性解释。如果你解释的结果是“生活的经历”等等,那就不对了。在“知识与方法”里,我们说过“解释”就“是基于作者的立场,就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在整体考量的基础上,客观地说明其在语境中的确切含义,包括若干信息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主旨的作用等”。
因此,要解释“过程”这个词,就必须看前面“一个人在哭声中来到这个世界,在他人的泪水中离开”所包含的信息。从中我们可以直接捕捉到“来到”和“离开”两个关键词,进而推论出“过程”其实就是指“人的一生”。但我们不能据此就推论出,哲学家所说的“幸福”就是指“人的一 生”。因为每个人都有“一生”,却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幸福”——这是一个生活常识。那么,怎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呢?
“一个人在哭声中来到这个世界”,几乎是一个没有例外的基本常识,是人的自然属性;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从“在他人的泪水中离开”中寻找我们所需要的信息了。一个人“离开”世界时,“他人”为什么会为其伤心难过?对此,我们能够作出合理的解释吗?
我们首先从挚爱的亲人离世时自己的内心感受出发,进行思考,就不难得出一个初步判断:这个亲人生前一定对你非常好,为你做了许多你所需要的事。由此,再进一步推论,如果一个和你非亲非故的人,同样对你非常好,同样为你做了许多你所需要的事,那么在他离世的时候,你是否也同样感到伤心难过?
哲学家是研究宇宙和人类社会基本发展规律的一类学者。从这点出发,哲学家在这里所说的“他人”,显然已经超越了上述普通人对这个词的理解,准确地说,是指很多人,乃至全社会。一个人的离世,能够让很多人甚至全社会的人都为之伤心难过。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人生前一定为很多人甚至全社会做了很多有益的事。
由此,我们就不难推论出语境中“幸福”的内涵: 一个人用自己的一生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乃至为全人类做了很多好事或是有价值的事,从而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和留意。简括地说,幸福就是用一生“奉献”。当然,我们推论出的结果不一定非要用“奉献”这个词来表达,只要意思相近就可以了。
训练二 因果关系与逻辑推理
训练提示
1. 我们读到的无论是什么,都是作者对客观世界的描述和认识,这种描述和认识又都是逻辑思维的结果。作为信息的接受者,我们自然要懂得一些最基本的逻辑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判断信息,从而让阅读成为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智慧来源。
训练提示
2. 因果关系是客观世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逻辑关系,它可能是“一因一果”,可能是“一因多果”,也可能是“多因一果”,或者“多因多果”。换句话说,某种现象或结果的出现必定有其原因——一个原因,或两个原因,或多个原因。在这些原因中,有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主要原因、次要原因,必然原因、偶然原因,等等。
例如:19 世纪英国一个政客发现,每个勤劳而富足的农民,家里都至少拥有两头牛;那些贫穷而懒惰的农民,家里都没有牛。于是他提出了一个改革方案:让国家给家里没有牛的贫穷农民送两头牛。他的理由是,这些农民有了牛,自然就会去耕种;这样,整个国家就没有好吃懒做的人了,也就不会有穷人了。
这个政客的改革方案显然是不可行的,原因就在于他没有弄清牛和勤劳、富足之间的因果关系,至少没有理清“农民因勤劳而拥有耕牛,进而生活富足”这个最起码的因果关系,由此作出的逻辑推理自然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实际问题。
训练提示
3. 常识告诉我们,我们的思维都是以语言为工具的,表现在书面表达上,就是文字所传递的逻辑思路。通过对这种逻辑思路的探究理解,我们不但可以更好地推导出作者的表达意图,还能有效地提升我们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共54张PPT)
(劳动版)
第二课
解释与合理推论
学习目标
1. 能够基于逻辑常识、联想思维及相关知识背景,对文本关键信息在语境中的深层含义进行分析说明。
2. 能够借助文本关键信息及其逻辑关系,合理推导文本作者的言外之意、表达意图及其立场、观点或情感。
3. 能够将“阅读—思考—理解”的结果转化为规范的文字,进行准确而简洁的表达。
小学时,我们做过各种各样的造句、写话练习。形式上,这是老师布置的语文作业;本质上,却是我们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体验。我们来看看网络上流传的几个例子:
——题目:用“难过”一词造句。小朋友这样写:我家门前的水沟很难过。
——题目:按例句用“先……再……”造句。例句:先吃饭,再洗澡。小朋友这样写:先生,再见。
——题目:写一篇日记。小朋友这样写:2 月 30 日,星期一,晴。今天一天都没有出太阳,真不好。爸爸买回两条金鱼,养在水缸淹死一条,我很伤心。
是不是很幽默?所以,有人将诸如此类的文字编辑成图文并茂的幽默小品,娱乐大众。然而,老师却乐不起来:“你家门前的水沟很难过,我的心里很难过。”“你毕业那天,我们说再见,好吗?”日记作者的老师则写下了这样的评语:“我也很伤心,我活了这么大,2 月还从来没有遇上过一个 30 号呢 ! 也从来没有见过不出太阳的晴天,更没见过会淹死的金鱼。”
“我们家门前的水沟很难过。”这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并不错,只是其中的“难过”是两个词,而造句所用的“难过”是一个词。小同学没有弄清两者的区别,就出现了这样的“幽默”。
“先生,再见。”这个句子本身没错,只是没有按照题目,或者说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写,自然就错了。至于那篇日记,典型的违反常识,写出来的话自然让老师非常伤心。
要准确解读他人所传递的信息,否则就会答非所问或似是而非。小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大体有两个原因:一是对词语或者说对语言本身学习掌握得不到位,二是缺乏相应的以语言为载体的知识。那我们现在和将来是否会出现诸如此类的错误或偏差呢?答案是肯定的。只是和小学生比,我们解读的对象更加复杂些,需要掌握的知识更多些罢了。
现在,我们来做几道测试题,不限时间,只是在答题前要透彻地弄清题目的意思,有效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思维规则,从而让答案符合题意,同时也符合客观事理。
1. 解释“硬核”在下列句子中所表达的意思。
①这是一个硬核技术。
②这是一个硬核老头。
2. 仿照示例填空。
示例:罄竹难书(书法)无法无天
填空:作奸犯科( )教学相长
3. 下列图片中两条线段看上去一样长吗?请解释原因。
4. 城市需要交通警察,是因为城市交通需要 ________。
5. 一个故意杀人者,如果不用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原因只能是他的行为 ________________。
6. 苏和约茜喜欢网球,而萨莉和安妮喜欢跑步;苏和安妮都喜欢游泳。谁既喜欢网球也喜欢游泳?
7. 田忌赛马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揭示如何善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对手的短处,从而在竞技中获胜的故事。但这个故事中的结局,需要有 1 个既定的前提。这个既定的前提是什么?孙膑的这个计策能否在故事既定的场景中多次使用?
8. 将下列句子按逻辑顺序重新排列。
①自汉代以后,历代官修史书,都要撰写书目,反映藏书情况。
②宋元以后版刻书籍盛行,私人藏书家也多了起来,许多藏书家把自己的藏书编成书目,流传于世。
③清代编出规模宏大的书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④书目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远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正式的完整的书目。
⑤这种私人藏书书目数量很多,是对官修史志目录的补充。
9. 根据下面的语段,写出一个能反映孔子教育策略的成语。
子路问:“听到了一个很好的主张,就马上行动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呢?”冉有问:“听到了一个很好的主张,就马上行动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公西华说:“两个人的问题一样,您的回答却相反,这是为什么?”孔子说:“冉有做事畏缩不前,所以鼓励他;子路做事好勇过人,所以让他收敛。
10.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2015 年 4 月 14 日早晨,一封辞职信引发热评,辞职的理由仅有 10 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经采访得知,当事人作为 2004 年 7 月入职河南省实验中学的一名女教师,已经任职 11 年之久。如此任性的辞职信,领导最后还真批准了。2016 年 5 月 31 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在京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入选 2015 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为何能成为网络流行语?每个人是否都能付诸自己的行动,为什么?
知识与方法
我们都是有一定知识积累和思考能力的人。这决定了我们在对某个文本进行深度阅读而尚未进入文本时,头脑不会对之一片空白。面对一个文本,一方面是作者所表达的内容、思想、情感——这应该是清晰的、客观的,且有着特定的边界;另一方面是我们阅读时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对之进行解读。
我们对文本解读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与作者对话的过程。通过对话,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彻底弄明白作者究竟说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说;二是自己是否认同作者所说,理由是什么。前者是基础性对话,是我们理解能力的体现;后者是批判性对话,是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等辩证思维能力的体现。
解释,就是分析说明。最常见的就是词语解释了。比如《现代汉语词典》就对近 7 万个词语进行了解释。这种解释,是语言学家对每个词语在社会使用中的各种情形所进行的客观描述。语言学家在这种描述中,不能也不会额外添加自己的想法或经验;否则,词典就会失去客观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公认性。同样,我们在理解某个特定文本的过程中,就其中的一个词语、一个句子或者一个句群的解释,也不能额外添加自己的想法或经验,否则就会误解甚至曲解作者的用意。
因此,文本理解中的解释,就是对文本中的相关信息,特别是关键信息,在整体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客观地说明其在语境中的确切含义,包括若干信息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主旨的作用,等等。这种解释的客观性完全依赖于我们整体考量的品质,而这种品质的养成需要我们具有较强的逻辑意识、联想能力和丰富的知识积累。
知识与方法
人生就是两件事:一是该做的;二是想做的。摆对顺序成就一生,摆错顺序一事无成。 从字面上看,理解这个句子似乎没有难度。但如果让10 个人来说,能会有 10 种不同的说法,而且大家说得似乎都有道理——如果我们对文本的理解都是这样,那文本对信息的传递就会失真,这既不是作者所希望的,也不是严肃的读者所要得到的。一个文本所传递的信息可以引发质疑甚至辩论,但大家对信息本身的客观性应该有基本的共识,否则,任何质疑、讨论甚至辩论都没有意义。
所以,就上述句子而言,我们必须首先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信息,然后才是自己独特的思考。
遵循阅读理解的一般规律,上述句子有三个关键词,即“该做的”“想做的”“顺序”。
语境中,“该做的”是指一个人在正常的社会生活中必须要做的事情,不管你是否愿意去做;“想做的”是指发自内心希望去做的事情,哪怕眼下甚至将来都无法做或做不成。
当然,在“该做的”事情当中会有想做的,在“想做的”事情当中也有目前或未来该做的。从逻辑上说,这两个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叉关系。既然如此,为什么要讲“顺序”呢?因为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该做的”事情带有一定的他律性——如果不做,或者做不好,就会受到外界的干预甚至惩罚;“想做的”事情带有更强的自律性——如果不做,或者做不好,自己心里就会不痛快甚至很痛苦。如果在较短的时间内只能做一件事,你会选择“该做的”还是“想做的”?这就是“顺序”。
表面看,“顺序”只是一个时间先后的问题,但本质上却是一个对排序标准的选择和认同问题。社会学原理告诉我们,人如果离开社会,不要说成就自己,就连生存也会发生困难。因此,这个排序的标准必须是社会的。
根据上述对关键词的解释,我们就不难推导出作者说这句话的基本意图:一个人在生命的各个阶段必须先做“该做的”事情,不管是为了生存,为了职责,还是为了满足内心的愿望。
对此,你怎么看?认同还是反对,抑或有其他看法?这时,我们可以依据各自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人生态度与价值观各抒己见,但都需要从“原点”出发,自圆其说,以理服人。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要对文本中的关键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需要联想,就是将需要解释的信息和相关知识、原理联系起来。如果联想到的内容比较多,则需要用逻辑常识来进行甄别。我们必须牢记一点,文本中的所有信息都联系着人世间的相关事物,而事物之间总是相互关联的,只要不是人为强加或故意曲解,这种关联就一定符合逻辑。解释信息如此,合理推论更是如此。
知识与方法
合理推论,就是从已知信息得出未知信息的思维过程。反映在文本理解中,就是从已经明确的意思得出作者未直接写明又必须为读者所确知的意思。例如: 某著名湿地公园的入口处矗立着一个广告牌,上书: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记忆,什么都不要带走。
单从字面理解,这个广告语的意思非常简单明了。但如果仅仅局限于此,就 非常狭隘了。结合知识背景,可以推导出作者拟定这条标语的意图是让游客“遵守景区规定,保护生态环境”。比如不乱扔垃圾,不采摘植物,不戏耍野生动物,等等。景区如果将这些要求直接写出,一方面是字数太多,不便于行进中的游客阅读;另一方面是措辞生硬,不符合游客的心理感受。而这样的文本提示,能让游客自我领悟景区管理者的良苦用心。
文本理解中的合理推论,一般包括三种情况:
第一,在理解语句表层意思的基础上,推断其深层意思,也就是其在语境中的隐含意义。这要求我们在理解时,要建立话语(文本)字面意义与表达者意图之间的联系。比如上面湿地公园广告牌中的“脚印”“记忆”等关键信息。再如下面这个例子: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这是鲁迅在“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所写《中国失掉自信力了吗?》 中的最后一段,回答了题目中所提也是当时世人所提的问题。从字面看,面对日本的入侵、统治者的自欺,鲁迅希望读者不要相信当时很多“大家”“权威”的判断,而“要自己去看地底下”。那么,“地底下”是什么呢?该文前面有一段话:“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由此推知,“地底下”指的是以大禹、岳飞、海瑞、谭嗣同等为代表的历史英雄人物。这才是中国真正的自信力所在,而中国也从来就不曾失掉自信力——通过对“地底下”深层含义的理解,进而也就把握了文本的主旨。
第二,推断语句本身未直接阐述而又必须理解的言外之意。这要求我们在理解时,必须结合已有知识,依据文本内外信息的逻辑关系,推导出隐含的结果。比如上述湿地公园广告牌的例子。
第三,推断语句隐含的作者态度、观点、主旨或表达的核心意图。这要求我们在理解时,需要充分了解语境所涉及的各种信息、包括表达的背景、表达的具体情境,以及表达的整体内容,等等。
再如: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史的古国,我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活态的文化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但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文化标准化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尚有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它们犹如一个个影子,随时都可能消亡。
作者说这段话的意图是什么呢?
整个语段三句话也是三个判断。其中第一句和第二句,作者其实是从两个层面讲了一个问题,就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且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第三句则承上讲了一个亟须重视的现实,就是这些“非遗”中的许多受制于各种因素“随时都可能消亡”。
“非遗”“底蕴”“基因”“濒危”。通过这几个关键词在文中的自然排序, 我们就不难推导出作者写这段话的真实意图:现阶段,我国许多“非遗”受到诸多因素的严重威胁正处于“濒危状态”,亟须加强保护。这个推导是否正确?我们只要反问一下,如果不是为了呼吁立即加强对“非遗”的保护力度,作者为何要说这个呢!
解释和合理推论很多时候是密不可分的。只是前者侧重于文本局部的关键信息,主要表现为“转译”;而后者侧重于文本隐含的主旨、意图,主要表现为联想、推理。解释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局部的准确理解帮助整体理解;合理推论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局部信息的逻辑联系,更为准确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更加透彻地理解作者的立场、观点或情感。
所以,解释和合理推论,必须避免下列禁忌:
一是望文生义,牵强附会。
二是断章取义,歪曲原意。
三是以偏概全,扭曲整体。
四是不当推理,不合事理。
示例
一个人在哭声中来到这个世界,在他人的泪水中离开。这个过程就是幸 福。一位哲学家如是说。(根据原野作品《人生》改编)
上述语境中,哲学家所说“幸福”的内涵是什么,并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我们自己去理解。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找出句中和“幸福”关联度最高的词,这就是“过程”。
这个“过程”是什么?需要我们进行理解性解释。如果你解释的结果是“生活的经历”等等,那就不对了。在“知识与方法”里,我们说过“解释”就“是基于作者的立场,就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在整体考量的基础上,客观地说明其在语境中的确切含义,包括若干信息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主旨的作用等”。
因此,要解释“过程”这个词,就必须看前面“一个人在哭声中来到这个世界,在他人的泪水中离开”所包含的信息。从中我们可以直接捕捉到“来到”和“离开”两个关键词,进而推论出“过程”其实就是指“人的一生”。但我们不能据此就推论出,哲学家所说的“幸福”就是指“人的一 生”。因为每个人都有“一生”,却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幸福”——这是一个生活常识。那么,怎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呢?
“一个人在哭声中来到这个世界”,几乎是一个没有例外的基本常识,是人的自然属性;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从“在他人的泪水中离开”中寻找我们所需要的信息了。一个人“离开”世界时,“他人”为什么会为其伤心难过?对此,我们能够作出合理的解释吗?
我们首先从挚爱的亲人离世时自己的内心感受出发,进行思考,就不难得出一个初步判断:这个亲人生前一定对你非常好,为你做了许多你所需要的事。由此,再进一步推论,如果一个和你非亲非故的人,同样对你非常好,同样为你做了许多你所需要的事,那么在他离世的时候,你是否也同样感到伤心难过?
哲学家是研究宇宙和人类社会基本发展规律的一类学者。从这点出发,哲学家在这里所说的“他人”,显然已经超越了上述普通人对这个词的理解,准确地说,是指很多人,乃至全社会。一个人的离世,能够让很多人甚至全社会的人都为之伤心难过。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人生前一定为很多人甚至全社会做了很多有益的事。
由此,我们就不难推论出语境中“幸福”的内涵: 一个人用自己的一生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乃至为全人类做了很多好事或是有价值的事,从而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和留意。简括地说,幸福就是用一生“奉献”。当然,我们推论出的结果不一定非要用“奉献”这个词来表达,只要意思相近就可以了。
训练一 联想与对话
题一
(幕启) (边境附近一间木屋里,一个山里人正在炉边烤火。一阵敲门声, 流亡者进屋了)
流亡者:不管您是谁,请可怜可怜一个被追捕的人吧!他们在悬赏捉拿我呢!
山里人:悬赏多少?
(流亡者马上离去)
(幕落)
——[ 法 ] 特里斯坦·勃纳德《流亡者》
题一
1. 这是法国剧作家特里斯坦·勃纳德 1932 年写的一个微剧本。通过两个人物、两句台词,包括人物活动的场所、背景及矛盾冲突,将戏剧元素表现得非常到位,并能激发起读者充分的联想,但这种联想又无法脱离作者思路所设置的空间和主题。请再次阅读,说说你读后联想到了哪些问题,并试着作出回答。
2. 作者借这个微型剧本究竟想表达什么?请简述理由。
训练一 联想与对话
题二
我因车祸而失明,所以我从不知女友长什么样。那年,她得了胃癌,临终前她将眼角膜移植给了我。我恢复光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她的照片,然而我只找到她留给我的一封信,信里有一张空白照片,照片上写有一句话:“别再想我长什么样,下一个你爱上的人,就是我的模样。”
题二
1. 这是新浪微博“中国首届微小说大赛”中的一篇获奖作品,作者信天云。由作品发布平台(微博)不超过 140 字的篇幅限制,可以推知作品的第一稿可能比现在长得多,修改过程中,作者压缩掉了很多信息,这反而使作品更精粹,更令人遐思冥想。请根据小说中已述信息,结合你的阅读感受进行合理联想,写出几条你认为是被压缩掉的必要信息。
2. 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品主旨的一句话,并从作者的角度对其作 简要的解释。
训练一 联想与对话
题三
笛卡尔(解析几何之父)出生于法国,一生穷困潦倒。1596 年欧洲大陆暴发黑死病,他流浪至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常常蹲在街头墙 角默默在纸上推理演算。那一年,他 52 岁。
一天,18 岁的瑞典公主克里斯蒂娜不经意地注意到了这个穿着破烂却在埋头写着一串又一串数字的流浪汉。一直对数学痴迷执着的美丽公主,忍不住好奇,于是就有了下面的这段对话:
“你从哪来的呀?”
“法国。”
“你是干什么的?”
“数学家。”
“你正在做什么?”
“研究一个新领域——直角坐标系。
公主请求国王将其聘为自己的数学老师。然而,朝夕相处下如藤蔓般缠绕的数学思维让彼此心生爱慕。国王震怒,下令处死笛卡尔;但在公主苦苦哀求、以死相逼下,笛卡尔被驱逐回法国。
回国后的笛卡尔不久便染上黑死病。他不断给公主写信,均无所踪,最终将对克里斯蒂娜的爱恋埋葬在死亡的时间尽头。
这是笛卡尔发出的第 13 封信,上面没有一个字。被软禁的公主展开一看,笑靥含泪,信里只有一个短短的公式:ρ=a(1-sinθ )。很快,公主就破译了这来自一位天才数学家的爱情密码,这就是著名的“心形线”。据说,这封情书至今还保存在笛卡尔纪念馆里。
——选自流澈《笛卡尔 VS 百岁山》
题三
1. 根据文意,将 ρ=a(1-sinθ )“转译”成文字。
2. 笛卡尔和公主的爱情故事,传奇,凄美,让人动容。下面是一些网友的评论。根据文意,你赞成其中的( )。
A. 数学是抽象的,数学家是无趣的,笛卡尔只是个传说
B. 才子佳人的故事固然美好,但终究不会拥有童话般的结局
C. 一个公式,无限情思;共同志趣,点燃生命
D. 忘年恋,是人世间最高贵的艺术
3. 公主为什么能收到笛卡尔的第 13 封信?请作简要分析。
4. 根据文意,为文中配图拟写一个主题词。(共49张PPT)
(劳动版)
第二课
解释与合理推论
学习目标
1. 能够基于逻辑常识、联想思维及相关知识背景,对文本关键信息在语境中的深层含义进行分析说明。
2. 能够借助文本关键信息及其逻辑关系,合理推导文本作者的言外之意、表达意图及其立场、观点或情感。
3. 能够将“阅读—思考—理解”的结果转化为规范的文字,进行准确而简洁的表达。
小学时,我们做过各种各样的造句、写话练习。形式上,这是老师布置的语文作业;本质上,却是我们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体验。我们来看看网络上流传的几个例子:
——题目:用“难过”一词造句。小朋友这样写:我家门前的水沟很难过。
——题目:按例句用“先……再……”造句。例句:先吃饭,再洗澡。小朋友这样写:先生,再见。
——题目:写一篇日记。小朋友这样写:2 月 30 日,星期一,晴。今天一天都没有出太阳,真不好。爸爸买回两条金鱼,养在水缸淹死一条,我很伤心。
是不是很幽默?所以,有人将诸如此类的文字编辑成图文并茂的幽默小品,娱乐大众。然而,老师却乐不起来:“你家门前的水沟很难过,我的心里很难过。”“你毕业那天,我们说再见,好吗?”日记作者的老师则写下了这样的评语:“我也很伤心,我活了这么大,2 月还从来没有遇上过一个 30 号呢 ! 也从来没有见过不出太阳的晴天,更没见过会淹死的金鱼。”
“我们家门前的水沟很难过。”这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并不错,只是其中的“难过”是两个词,而造句所用的“难过”是一个词。小同学没有弄清两者的区别,就出现了这样的“幽默”。
“先生,再见。”这个句子本身没错,只是没有按照题目,或者说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写,自然就错了。至于那篇日记,典型的违反常识,写出来的话自然让老师非常伤心。
要准确解读他人所传递的信息,否则就会答非所问或似是而非。小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大体有两个原因:一是对词语或者说对语言本身学习掌握得不到位,二是缺乏相应的以语言为载体的知识。那我们现在和将来是否会出现诸如此类的错误或偏差呢?答案是肯定的。只是和小学生比,我们解读的对象更加复杂些,需要掌握的知识更多些罢了。
现在,我们来做几道测试题,不限时间,只是在答题前要透彻地弄清题目的意思,有效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思维规则,从而让答案符合题意,同时也符合客观事理。
1. 解释“硬核”在下列句子中所表达的意思。
①这是一个硬核技术。
②这是一个硬核老头。
2. 仿照示例填空。
示例:罄竹难书(书法)无法无天
填空:作奸犯科( )教学相长
3. 下列图片中两条线段看上去一样长吗?请解释原因。
4. 城市需要交通警察,是因为城市交通需要 ________。
5. 一个故意杀人者,如果不用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原因只能是他的行为 ________________。
6. 苏和约茜喜欢网球,而萨莉和安妮喜欢跑步;苏和安妮都喜欢游泳。谁既喜欢网球也喜欢游泳?
7. 田忌赛马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揭示如何善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对手的短处,从而在竞技中获胜的故事。但这个故事中的结局,需要有 1 个既定的前提。这个既定的前提是什么?孙膑的这个计策能否在故事既定的场景中多次使用?
8. 将下列句子按逻辑顺序重新排列。
①自汉代以后,历代官修史书,都要撰写书目,反映藏书情况。
②宋元以后版刻书籍盛行,私人藏书家也多了起来,许多藏书家把自己的藏书编成书目,流传于世。
③清代编出规模宏大的书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④书目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远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正式的完整的书目。
⑤这种私人藏书书目数量很多,是对官修史志目录的补充。
9. 根据下面的语段,写出一个能反映孔子教育策略的成语。
子路问:“听到了一个很好的主张,就马上行动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呢?”冉有问:“听到了一个很好的主张,就马上行动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公西华说:“两个人的问题一样,您的回答却相反,这是为什么?”孔子说:“冉有做事畏缩不前,所以鼓励他;子路做事好勇过人,所以让他收敛。
10.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2015 年 4 月 14 日早晨,一封辞职信引发热评,辞职的理由仅有 10 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经采访得知,当事人作为 2004 年 7 月入职河南省实验中学的一名女教师,已经任职 11 年之久。如此任性的辞职信,领导最后还真批准了。2016 年 5 月 31 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在京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入选 2015 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为何能成为网络流行语?每个人是否都能付诸自己的行动,为什么?
知识与方法
我们都是有一定知识积累和思考能力的人。这决定了我们在对某个文本进行深度阅读而尚未进入文本时,头脑不会对之一片空白。面对一个文本,一方面是作者所表达的内容、思想、情感——这应该是清晰的、客观的,且有着特定的边界;另一方面是我们阅读时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对之进行解读。
我们对文本解读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与作者对话的过程。通过对话,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彻底弄明白作者究竟说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说;二是自己是否认同作者所说,理由是什么。前者是基础性对话,是我们理解能力的体现;后者是批判性对话,是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等辩证思维能力的体现。
解释,就是分析说明。最常见的就是词语解释了。比如《现代汉语词典》就对近 7 万个词语进行了解释。这种解释,是语言学家对每个词语在社会使用中的各种情形所进行的客观描述。语言学家在这种描述中,不能也不会额外添加自己的想法或经验;否则,词典就会失去客观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公认性。同样,我们在理解某个特定文本的过程中,就其中的一个词语、一个句子或者一个句群的解释,也不能额外添加自己的想法或经验,否则就会误解甚至曲解作者的用意。
因此,文本理解中的解释,就是对文本中的相关信息,特别是关键信息,在整体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客观地说明其在语境中的确切含义,包括若干信息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主旨的作用,等等。这种解释的客观性完全依赖于我们整体考量的品质,而这种品质的养成需要我们具有较强的逻辑意识、联想能力和丰富的知识积累。
知识与方法
人生就是两件事:一是该做的;二是想做的。摆对顺序成就一生,摆错顺序一事无成。 从字面上看,理解这个句子似乎没有难度。但如果让10 个人来说,能会有 10 种不同的说法,而且大家说得似乎都有道理——如果我们对文本的理解都是这样,那文本对信息的传递就会失真,这既不是作者所希望的,也不是严肃的读者所要得到的。一个文本所传递的信息可以引发质疑甚至辩论,但大家对信息本身的客观性应该有基本的共识,否则,任何质疑、讨论甚至辩论都没有意义。
所以,就上述句子而言,我们必须首先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信息,然后才是自己独特的思考。
遵循阅读理解的一般规律,上述句子有三个关键词,即“该做的”“想做的”“顺序”。
语境中,“该做的”是指一个人在正常的社会生活中必须要做的事情,不管你是否愿意去做;“想做的”是指发自内心希望去做的事情,哪怕眼下甚至将来都无法做或做不成。
当然,在“该做的”事情当中会有想做的,在“想做的”事情当中也有目前或未来该做的。从逻辑上说,这两个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叉关系。既然如此,为什么要讲“顺序”呢?因为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该做的”事情带有一定的他律性——如果不做,或者做不好,就会受到外界的干预甚至惩罚;“想做的”事情带有更强的自律性——如果不做,或者做不好,自己心里就会不痛快甚至很痛苦。如果在较短的时间内只能做一件事,你会选择“该做的”还是“想做的”?这就是“顺序”。
表面看,“顺序”只是一个时间先后的问题,但本质上却是一个对排序标准的选择和认同问题。社会学原理告诉我们,人如果离开社会,不要说成就自己,就连生存也会发生困难。因此,这个排序的标准必须是社会的。
根据上述对关键词的解释,我们就不难推导出作者说这句话的基本意图:一个人在生命的各个阶段必须先做“该做的”事情,不管是为了生存,为了职责,还是为了满足内心的愿望。
对此,你怎么看?认同还是反对,抑或有其他看法?这时,我们可以依据各自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人生态度与价值观各抒己见,但都需要从“原点”出发,自圆其说,以理服人。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要对文本中的关键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需要联想,就是将需要解释的信息和相关知识、原理联系起来。如果联想到的内容比较多,则需要用逻辑常识来进行甄别。我们必须牢记一点,文本中的所有信息都联系着人世间的相关事物,而事物之间总是相互关联的,只要不是人为强加或故意曲解,这种关联就一定符合逻辑。解释信息如此,合理推论更是如此。
知识与方法
合理推论,就是从已知信息得出未知信息的思维过程。反映在文本理解中,就是从已经明确的意思得出作者未直接写明又必须为读者所确知的意思。例如: 某著名湿地公园的入口处矗立着一个广告牌,上书: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记忆,什么都不要带走。
单从字面理解,这个广告语的意思非常简单明了。但如果仅仅局限于此,就 非常狭隘了。结合知识背景,可以推导出作者拟定这条标语的意图是让游客“遵守景区规定,保护生态环境”。比如不乱扔垃圾,不采摘植物,不戏耍野生动物,等等。景区如果将这些要求直接写出,一方面是字数太多,不便于行进中的游客阅读;另一方面是措辞生硬,不符合游客的心理感受。而这样的文本提示,能让游客自我领悟景区管理者的良苦用心。
文本理解中的合理推论,一般包括三种情况:
第一,在理解语句表层意思的基础上,推断其深层意思,也就是其在语境中的隐含意义。这要求我们在理解时,要建立话语(文本)字面意义与表达者意图之间的联系。比如上面湿地公园广告牌中的“脚印”“记忆”等关键信息。再如下面这个例子: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这是鲁迅在“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所写《中国失掉自信力了吗?》 中的最后一段,回答了题目中所提也是当时世人所提的问题。从字面看,面对日本的入侵、统治者的自欺,鲁迅希望读者不要相信当时很多“大家”“权威”的判断,而“要自己去看地底下”。那么,“地底下”是什么呢?该文前面有一段话:“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由此推知,“地底下”指的是以大禹、岳飞、海瑞、谭嗣同等为代表的历史英雄人物。这才是中国真正的自信力所在,而中国也从来就不曾失掉自信力——通过对“地底下”深层含义的理解,进而也就把握了文本的主旨。
第二,推断语句本身未直接阐述而又必须理解的言外之意。这要求我们在理解时,必须结合已有知识,依据文本内外信息的逻辑关系,推导出隐含的结果。比如上述湿地公园广告牌的例子。
第三,推断语句隐含的作者态度、观点、主旨或表达的核心意图。这要求我们在理解时,需要充分了解语境所涉及的各种信息、包括表达的背景、表达的具体情境,以及表达的整体内容,等等。
再如: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史的古国,我国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活态的文化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但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文化标准化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尚有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它们犹如一个个影子,随时都可能消亡。
作者说这段话的意图是什么呢?
整个语段三句话也是三个判断。其中第一句和第二句,作者其实是从两个层面讲了一个问题,就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且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第三句则承上讲了一个亟须重视的现实,就是这些“非遗”中的许多受制于各种因素“随时都可能消亡”。
“非遗”“底蕴”“基因”“濒危”。通过这几个关键词在文中的自然排序, 我们就不难推导出作者写这段话的真实意图:现阶段,我国许多“非遗”受到诸多因素的严重威胁正处于“濒危状态”,亟须加强保护。这个推导是否正确?我们只要反问一下,如果不是为了呼吁立即加强对“非遗”的保护力度,作者为何要说这个呢!
解释和合理推论很多时候是密不可分的。只是前者侧重于文本局部的关键信息,主要表现为“转译”;而后者侧重于文本隐含的主旨、意图,主要表现为联想、推理。解释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局部的准确理解帮助整体理解;合理推论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局部信息的逻辑联系,更为准确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更加透彻地理解作者的立场、观点或情感。
所以,解释和合理推论,必须避免下列禁忌:
一是望文生义,牵强附会。
二是断章取义,歪曲原意。
三是以偏概全,扭曲整体。
四是不当推理,不合事理。
示例
一个人在哭声中来到这个世界,在他人的泪水中离开。这个过程就是幸 福。一位哲学家如是说。(根据原野作品《人生》改编)
上述语境中,哲学家所说“幸福”的内涵是什么,并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我们自己去理解。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找出句中和“幸福”关联度最高的词,这就是“过程”。
这个“过程”是什么?需要我们进行理解性解释。如果你解释的结果是“生活的经历”等等,那就不对了。在“知识与方法”里,我们说过“解释”就“是基于作者的立场,就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在整体考量的基础上,客观地说明其在语境中的确切含义,包括若干信息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主旨的作用等”。
因此,要解释“过程”这个词,就必须看前面“一个人在哭声中来到这个世界,在他人的泪水中离开”所包含的信息。从中我们可以直接捕捉到“来到”和“离开”两个关键词,进而推论出“过程”其实就是指“人的一生”。但我们不能据此就推论出,哲学家所说的“幸福”就是指“人的一 生”。因为每个人都有“一生”,却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幸福”——这是一个生活常识。那么,怎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呢?
“一个人在哭声中来到这个世界”,几乎是一个没有例外的基本常识,是人的自然属性;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从“在他人的泪水中离开”中寻找我们所需要的信息了。一个人“离开”世界时,“他人”为什么会为其伤心难过?对此,我们能够作出合理的解释吗?
我们首先从挚爱的亲人离世时自己的内心感受出发,进行思考,就不难得出一个初步判断:这个亲人生前一定对你非常好,为你做了许多你所需要的事。由此,再进一步推论,如果一个和你非亲非故的人,同样对你非常好,同样为你做了许多你所需要的事,那么在他离世的时候,你是否也同样感到伤心难过?
哲学家是研究宇宙和人类社会基本发展规律的一类学者。从这点出发,哲学家在这里所说的“他人”,显然已经超越了上述普通人对这个词的理解,准确地说,是指很多人,乃至全社会。一个人的离世,能够让很多人甚至全社会的人都为之伤心难过。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人生前一定为很多人甚至全社会做了很多有益的事。
由此,我们就不难推论出语境中“幸福”的内涵: 一个人用自己的一生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乃至为全人类做了很多好事或是有价值的事,从而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和留意。简括地说,幸福就是用一生“奉献”。当然,我们推论出的结果不一定非要用“奉献”这个词来表达,只要意思相近就可以了。
训练一 联想与对话
训练提示
1. 联想是指从一个已知的事物出发,与其他事物建立起某种合理联系的思维方式。
联想的法则:联想是在一定的封闭空间内,基于现实概念或原理的线性思维,如同一条线,将相关事物串联起来,决不能天马行空,更不能虚拟杜撰。在本课,联想的起点是文本中的关键信息,而联想的空间是文本内容及其所涉及的人、事、物以及事理。
训练提示
2. 文本阅读中,联想的目的是将自己已有的知识、思想、情感和作者联系起来,以求更好地把握文本的深意、主旨。这其实是与作者对话的一种方式。当我们在文本中遇到一些被作者有意隐藏起来的信息时,就需要从作者的立场、思想、情感出发,用联想来挖掘,而这种挖掘出来的东西是否符合作者的本意,还需放到文本中验证。
训练提示
3. 文本阅读中的联想方式,主要有四种:
一是接近联想,比如遇到一个过去的老师,会想到他上的课或对你的一次教育;
二是相似联想,比如在电视里看到老鹰俯冲猎食的画面,会想到电影中飞机俯冲轰炸军舰的画面;
三是对比联想,比如由严寒而想到酷暑;
四是因果联想,比如看到雏鸡而想到鸡蛋。
这些联想方式,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混合应用。但在应用时,都必须遵循联想法则。
训练提示
4. 读文章,特别是文学作品时,我们都会产生一定的甚至是强烈的心理感受,比如喜欢或不喜欢、认同或不认同,等等。这种心理感受和自己的知识背景、思想情感密不可分,往往是一种直觉。但这种直觉对不对?是不是作者所要的表达效果?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和作者对话。对话,不是和作者面对面交流,而是就自己不甚理解乃至有疑义的信息提出问题,然后从文本中寻求答案;或者依照文本的逻辑思路给出自己的意见,看能否自圆其说并符合整体文意。单凭自己的直觉甚至“放纵”自己的直觉,非常容易误解甚至曲解作者的本意。
训练提示
5. 和作者对话,最重要的是换位思考。就是说,当我们读到某处不甚理解,或需要深度理解的时候,可以将自己想象成作者,按照文本的逻辑思路反问自己,这里究竟想表达什么。
训练提示
6. 深度阅读需要将联想与对话有机结合。一般情况下,作者总是想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写清楚、说明白,唯恐读者理解困难或出现理解偏差,但出于阅读理解特有的“疾病”现象,“误读”仍然难以避免,这就需要我们不管是对一个词、一句话,还是对一个自然段,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而自觉运用联想思维以补充理解所需的相关信息,尽量使自己对文本的直觉理性化,从而准确获得作者所要传递的信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