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6课《摇篮曲》第1课时《摇篮曲》。【教材分析】《摇篮曲》是四年级下册第6课《摇篮曲》第1课时唱歌课,歌曲《摇篮曲》本课第一首歌曲〈摇篮曲》是奥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的著名代表作之一。这是他19岁时以克劳蒂乌斯的诗谱写的。歌曲为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每个乐段分为两个乐句,每乐句都是4小节,因此,结构十分规整:第一乐段的两个乐句除句末终止音外基本相同。旋律以级进为主,节奏平稳而有规律,歌曲充满了温馨、静谧的气氛。第二乐段开始时,出现了一个由附点四分音符构成的附点节奏“X.X”,突出了“摇”的感觉,加上装饰音的运用,与前面的音乐形成了小小的对比,使歌曲洋溢着母亲对孩子无限温存慈爱的万千柔情。第四乐句是第二乐句的完全重复,使歌曲前后呼应,自始至终处于安详柔美的意境之中。作为艺术歌曲,除了旋律与歌词外,伴奏也是参与塑造艺术形象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手段,是歌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歌中伴奏音型“XX XX”以及和声布局上采用主和弦与属和弦的交替,造成了安详的意境和摇篮摇动的形象,使这首著称于世的〈摇篮曲》更具艺术魅力。【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是整个小学段的中间阶段,对于音乐知识也处在萌芽的好奇阶段,对音乐课充满了兴趣,乐于参与课堂教学和音乐表现活动,但是,音乐鉴赏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即要科学的引导,又要充分发挥学生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的能力,同时课堂的耐心程度不高,容易激动,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强对这学生兴趣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教学目标】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一)审美感知感受歌曲的轻柔、亲切的情绪和表达的母爱对孩子的意境。(二)艺术表现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强弱(三)创意实践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为歌曲伴奏。(四)文化理解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学生对对音乐的兴趣。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和鉴赏能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二)教学难点:1、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激情导入教师:同学们,你知道刚出生的婴儿是怎样入睡的吗?预设:回答问题教师:他们是在妈妈的怀抱里轻轻入睡,妈妈的怀抱我们可以比作什么?预设:回答问题教师:我们可以把妈妈的怀抱比喻成温暖的港湾,妈妈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今天我们演唱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作《摇篮曲》。(书写板书《摇篮曲》)【设计意图:以问题为切入点,调动学习兴趣,渲染课堂气氛。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自然巧妙的导入新课】二、师生互动,学唱歌曲(一)初步聆听,感受情绪教师:聆听音乐,感受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感?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教师:通过聆听,我们能想象到怎样的画面?预设:回答问题教师: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妈妈轻轻摇动摇篮哄宝宝入睡的幽静画面。下面再次聆听歌曲,边听边律动,感受歌曲是几几拍的节奏?由几个部分组成?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教师:这是一首4/4拍、G大调,行板,歌曲为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下面带着节奏朗诵歌词预设:朗诵教师:你们知道4/4拍的强弱规律吗?预设:回答问题教师:4/4拍的强弱规律:强、弱、次强、弱。下面随着音乐拍打节奏预设:打节奏(二)走进音乐,分句教唱教师:歌曲由六个乐句组成,下面我们一起来学唱第一乐句,请同学们跟琴演唱简谱预设:跟琴演唱简谱教师:注意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的演唱下面再次演唱预设:演唱教师:填词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唱第二乐句,请同学们跟琴演唱简谱预设:跟琴演唱简谱教师:注意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的演唱下面再次演唱预设:演唱教师:填词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唱第三乐句,请同学们跟琴演唱简谱预设:跟琴演唱简谱教师:注意附点音符、前倚音音符的演唱,下面再次演唱预设:演唱教师:填词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唱第四乐句,请同学们跟琴演唱简谱预设:跟琴演唱简谱教师:这一句旋律和前面有什么异同?预设:回答问题教师:第四句和第二句基本相同,下面填词演唱预设:演唱教师:下面跟琴演唱第二段预设:演唱教师:下面跟琴演唱第三段预设:演唱教师:下面跟音频演唱预设:演唱教师:整体演唱预设:演唱三、精彩演绎,自由发挥教师:下面我们用身边的乐器为歌曲伴奏预设:聆听音乐,边唱边自由律动【设计意图:通过上台表演,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同学们体会舞台的乐趣,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歌声、语言、动作充分融入到歌曲当中,让音乐教学面对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当中来。】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教师: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作曲家舒伯特:弗朗茨·舒伯特,1797年1月31日出生于维也纳,奥地利作曲家、音乐家。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舒伯特出生于维也纳郊外的教师家庭。自幼随父兄学习小提琴和钢琴,少年时即显示出他在音乐创作上的特殊才能。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作了1000多件作品,其中有600多首歌曲,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 ,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它作品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视频预设:欣赏视频教师:说说你的感受?预设:讨论【设计意图: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学生对对音乐的兴趣。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和鉴赏能力。】【板书设计】《摇篮曲》1=G 4/4拍 行板 舒伯特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7张PPT)第6课摇篮曲本课目标新知导入新知讲解课堂展示课堂拓展课堂总结目 录(二)艺术表现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强弱(四)文化理解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学生对对音乐的兴趣。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和鉴赏能力。(一)审美感知感受歌曲的轻柔、亲切的情绪和表达的母爱对孩子的意境。(三)创意实践能用肢体语言和乐器为歌曲伴奏。本课目标新知导入同学们,你知道刚出生的婴儿是怎样入睡的吗?新知导入他们是在妈妈的怀抱里轻轻入睡,妈妈的怀抱我们可以比作什么?新知导入我们可以把妈妈的怀抱比喻成温暖的港湾,妈妈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今天我们演唱这首歌曲的名字叫作《摇篮曲》。新知讲解聆听音乐,感受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感?新知讲解通过聆听,我们能想象到怎样的画面?新知讲解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妈妈轻轻摇动摇篮哄宝宝入睡的幽静画面。再次聆听歌曲,1.边听边律动,感受歌曲是几几拍的节奏?2.由几个部分组成?新知讲解这是一首4/4拍、G大调,行板,歌曲为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新知讲解带着节奏朗诵歌词新知讲解你们知道4/4拍的强弱规律吗?新知讲解下面随着音乐拍打节奏新知讲解歌曲由六个乐句组成,下面我们一起来学唱第一乐句,请同学们跟琴演唱简谱新知讲解注意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的演唱下面再次演唱新知讲解填词演唱新知讲解下面我们一起来学唱第二乐句,请同学们跟琴演唱简谱新知讲解注意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的演唱下面再次演唱新知讲解填词演唱新知讲解下面我们一起来学唱第三乐句,请同学们跟琴演唱简谱新知讲解注意附点音符、前倚音音符的演唱,下面再次演唱新知讲解填词演唱新知讲解下面我们一起来学唱第四乐句,请同学们跟琴演唱简谱新知讲解这一句旋律和前面有什么异同?新知讲解第四句和第二句基本相同,下面填词演唱新知讲解下面跟琴演唱第二段新知讲解下面跟琴演唱第三段新知讲解下面跟音频演唱新知讲解整体演唱课堂展示下面我们用身边的乐器为歌曲伴奏课堂拓展弗朗茨·舒伯特1797年1月31日出生于维也纳,奥地利作曲家、音乐家。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舒伯特出生于维也纳郊外的教师家庭。自幼随父兄学习小提琴和钢琴,少年时即显示出他在音乐创作上的特殊才能。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作了1000多件作品,其中有600多首歌曲,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 ,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它作品 。课堂拓展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视频课堂拓展说说你的感受?课堂总结《摇篮曲》1=G 4/4拍行板舒伯特感谢您的观看!感谢您观看与支持攻坚克难赢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2新版课标】人音版-四年级下册-《摇篮曲》教案.doc 【2022新版课标】人音版-四年级下册-《摇篮曲》课件.pptx 伴奏:摇篮曲(原调原速).mp3 伴奏:摇篮曲(降调原速).mp3 舒伯特摇篮曲的诞生.mp4 范唱:摇篮曲(舒伯特).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