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节自我意识偏差(课件)2023-2024学年中职高二《心理健康教育(第四版)》(劳动版)同步教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章 第二节自我意识偏差(课件)2023-2024学年中职高二《心理健康教育(第四版)》(劳动版)同步教学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心理健康教育(第四版)
第二章 了解真实自我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天空海阔,要做最坚强的泡沫。我喜欢我,让蔷薇开出一种结果。孤独的沙漠里,一样盛放的赤裸裸。”这首名为《我》的歌曲,唱出了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也唱出了每个人对想要扮演的角色以及人生的不同态度。
我们会经常这样思考:我是谁?我的性格是什么?我的兴趣是什么?我的优势是什么?我有什么样的发展空间和机会?我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这类问题让我们不断地认识、审视并且塑造自己。
关于认识自己这件事,越早开始越好。这样我们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也可以更好地成就自己。
一、自负
自负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有很强的优越感,对自身的优点与长处无限夸大,炫耀自己,而对他人容易指责与不满,盛气凌人,人际关系模式表现为“我好,你不好”“我行,你不行”。这样的人往往与别人相处不好,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或他人,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与好感,容易造成做人做事的失败。
一、自负
一、自负
当然,史玉柱并没有因此倒下,经过10年的顽强打拼后,他再度崛起。他深知当年巨人大厦的“倒下”,和他春风得意中的自负心理有着相关性。此后,史玉柱行事极为低调、审慎,他的公司再也没建办公大楼,只是在心里不断建造事业的“巨人大厦”。造成自负的原因主要有:
(1)不能客观地评估自己,高估自己的能力而低估他人的能力。
(2)想问题、做事情往往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自我为中心,不能认同他人的意见或建议,没有全面分析与思考的习惯。
(3)寻找逃避责任的借口。在学习成绩下降或人际关系紧张时,总是为自己找一个没有错的理由,错在别人而不是自己。
二、自卑
对自己的过低评价就是自卑。自卑的人表现为不喜欢自己,总是关注自己的缺点,总是在否定自己。自卑的人怀疑自己的能力,拒绝接纳自我,最后干脆放弃自我,遇事逃避或者从众。其心理体验常伴随较多的自信缺失、情绪消沉、意志薄弱、孤僻抑郁。
二、自卑
二、自卑
张萌自卑心理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自卑心理带给我们的各种困扰从张萌的经历中可见一斑。如何应对自卑,张萌以自己后来的心路历程做出了最好的答案。1995年,张萌因为其扎实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体貌特征,成为一名电视主持人。在一档关于肥胖的专题节目中,作为嘉宾的张萌慷慨陈词:“胖怎么啦,胖自己的,又不碍别人的事。”而且她坚定地表示:“永不减肥。”肥胖反而成为张萌作为知名主持人的独特标志,她不但非常豁达地面对当年肥胖带给自己的阴影,而且诠释了魅力多取决于心智,而绝不是外表。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自卑心理的形成原因大都是多因素的、综合性的。一般来说,内向的性格、失败的经历、悲观的情绪等都会使人产生自卑心理,外表的“缺陷”只是其中的一种。青少年时期对于自身的身材相貌相对比较敏感,容易“夸大”自身的缺点与不足,造成自信不足而形成自卑心理。
三、逆反
逆反心理通俗地讲,是一种“让我往东,我偏要往西”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在青少年时期容易产生,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心理偏差。比如,老师要求我们不要将食品带入教室或实训场,我们偏不,就是逆反心理的表现。在家里,爸爸妈妈关照我们天冷多穿衣,关照我们不要去池塘游泳,关照我们少玩游戏多读书……。这些建议和要求会在某种程度上被我们认为是对自身的限制,所以常常采取不同形式的反抗:口是心非,我行我素,直接顶撞,甚至离家出走。这些都是逆处理的表现。
三、逆反
三、逆反
作为成年人,作为知名作家,马克·吐温也会因“超限效应”产生逆反心理,乃至产生了违背常理和道德的行为。当面对父母或老师的唠叨、指责,特别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喋喋不休时,我们就更容易表现出不耐烦的、反抗的心理。我们故意和大人唱反调,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的存在和独立,甚至以反常的行为来显示自己的“高明”和“意志”。这个时期,由于我们的认知能力和自控能力较为有限,这种逆反可能会导致非理性思维和行为的产生,严重的还会扭曲我们的价值观、是非观和善恶观。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来预防和克服。
三、逆反
三、逆反
三、逆反
四、孤僻与离群
孤僻与离群是自闭倾向的表现,一般在孩童期就有潜伏,具体表现为少言寡语、行为刻板、兴趣狭窄、逃避集体活动、游离于集体之外。
造成孤僻和离群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来自幼年时所受到的心理创伤,如父母离异、家庭暴力(包括语言暴力)、伙伴欺凌等。这些不良刺激使人过早体验到忧虑、害怕、恐惧等有害心理健康的情绪,造成心理发展障碍,甚至贻害终生。二是来自社交失败的沮丧体验。由于缺乏与人正常交往的经验,或者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屡受挫折,如遭遇冷漠、拒绝,甚至耻笑、埋怨、训斥,会使人渐渐失去自信,越来越不愿与人交往。而越是如此,就越缺乏人际交往经验,恶性循环,孤僻离群就会自然产生,直至成为个性特征。
我们知道,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社会,离不开群体。因此,我们必须合群、乐群,对于已经有孤僻离群倾向的同学来说,下面故事中的人物经历可以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四、孤僻与离群
四、孤僻与离群
四、孤僻与离群
孤僻与离群并不可怕,就连爱因斯坦、牛顿这样的大科学家在他们的孩童和青少年时期都或轻或重地有类似症状。如果我们能够走出来,并按照正确的目标走下去,就一定会见到光明的未来。(共17张PPT)
心理健康教育(第四版)
第二章 了解真实自我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天空海阔,要做最坚强的泡沫。我喜欢我,让蔷薇开出一种结果。孤独的沙漠里,一样盛放的赤裸裸。”这首名为《我》的歌曲,唱出了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也唱出了每个人对想要扮演的角色以及人生的不同态度。
我们会经常这样思考:我是谁?我的性格是什么?我的兴趣是什么?我的优势是什么?我有什么样的发展空间和机会?我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这类问题让我们不断地认识、审视并且塑造自己。
关于认识自己这件事,越早开始越好。这样我们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也可以更好地成就自己。
一、自我意识完善的标准
自我意识完善具有如下四个方面的特征:第一,有自知之明,既知道自己的优势,也知道自己的劣势,能正确评价自我和发展自我;第二,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协调一致;第三,积极肯定的、独立的并与外界环境保持一致;第四,“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相统一,有积极的目标意识和内省意识,努力进取、永无止境。
二、自我意识完善的方法
(1)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能够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2)扩大社会实践。不仅可以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还可以丰富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的认识,通过认识外部事物来进一步认识自我。
(3)正确对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中进一步认识自我。
(4)通过比较(与自我、与他人)来认识自我。进一步认清自己的优势与弱点,敢于剖析与批评自己,在自我剖析与批评中加深对自己的认识,取长补短,缩小差距,不断进步。
1.正确认识自己
二、自我意识完善的方法
心理学家祖哈利有一个说法:“人自身有一个盲点,是要靠别人才能反映出来的。对这个盲点,人本身会一无所知,必须通过别人来反映自己,告诉自己,从而让自己完整而深入地了解自己。”这就是著名的“祖哈利窗子”理论。换句话说,我们通过别人才能更加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并进行恰如其分的自我评价。
(1)以师长为尺。生活中老师和我们接触较多,他们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因此他们对我们的评价一般比较客观、理性;父母对我们关心呵护,我们从小在他们身边长大,没有谁比他们能够更加深入、细致地了解我们。我们若能虚心听取老师和家长的意见,以他们的评价作为一个标尺,就可以使我们的自我评价水平得到提高。
2.客观评价自己
二、自我意识完善的方法
(2)以书本为鉴。多读健康、有益的书籍,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通过读书让我们获得认识事物的方法,体察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获得心灵的感悟和提升,从自我出发又超越自我,有所思考,有所借鉴,更好地评价自我。
(3)以朋友为镜。我们与同龄的人最有相似之处,共同点比较多,可以相互沟通交流,相互了解比较。如果以朋友为镜,从他们的评价中看到自己的优缺点,对了解自我、评价自我十分有益。所以,不妨多交些“知心朋友”和“诤友”,经常能够坐下来聊聊,听听朋友对自己的看法,是增强自我评价能力的一条有效的捷径。
2.客观评价自己
二、自我意识完善的方法
2.客观评价自己
二、自我意识完善的方法
人和动物在行为上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的行为有自觉性。能驾驭本能,控制自我,是健全自我意识、完善自我的根本途径。有效控制自己的方式有:
(1)乐观、美好的憧憬。设定一个从自身实际出发、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制订实现目标的计划,从而调动自身能量,把握好现时的认知力,锻炼自己即刻行动的能力,脚踏实地、凝心聚力、不断前进。
(2)培养健全的意志品质。自我约束、战胜困难离不开意志的力量,实现最终理想,需要每个人从培养健全的意志品质做起。增强挫折承受力,培养自觉、果断、顽强、坚韧的意志品质和必胜的信心,树立持之以恒的信念,提高我们的自控能力。
3.有效控制自己
二、自我意识完善的方法
3.有效控制自己
二、自我意识完善的方法
生活中,如果我们总是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外部环境而不是个人努力,会削弱我们对事物的控制力,令自己变得无助。心理学家发现,有较强控制感的人,会认为自己的命运是由自己控制的,会表现出自我控制的意愿和能力,更可能在学校表现优秀,拥有更好的关系,获得更好的工作,并且可以延迟满足以实现长远目标。所以,培养健全的意志品质,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要相信自己能行,并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将自己的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3.有效控制自己
二、自我意识完善的方法
(3)主动调整自己的兴趣。生活是由我们感兴趣的事和不感兴趣的事交织而成。在面对不感兴趣的事物方面,如果我们将缺失兴趣归因于事物本身或一些不可控制的外部因素,就会对其进一步丧失兴趣,最终对事物毫无控制力。例如,某个同学对本学期开设的大多数课程毫无兴趣,只喜欢其中的两三门,但他不得不认真学习所有课程,因为课程与课程之间相互关联,若有落下的课程,会直接影响到他感兴趣的那些课程的学习效果。所以,是否感兴趣取决于我们自己,在遇到不感兴趣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情时,不妨主动调整兴趣,试着爱上所做的事情,这样更有可能让我们突破自己,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3.有效控制自己
二、自我意识完善的方法
自我意识既是提升自己的前提和基础,又是自我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要造就一个和谐的自我,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是必然的选择,而一个和谐的自我又必定能促进自我能力的不断提升。两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
努力提升自己没有捷径,无须特定条件。只要我们本着发展自己、获取幸福人生的理念,就能够自觉地在各种情境下,将每件事都视为提升能力、锻炼自己的机遇。例如,在一定情境下,我们每个人对完成某项工作总有一定的预期,并会努力达成这个预期。而如果我们接受相对于现有能力水平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时,则会对自己提出一定高度的期望值,表现出更强烈的信念和智慧、能力和效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以增加完成挑战性任务成功的可能性。这样的挑战和期望,有助于我们得到积极提升,同时强化正确的自我意识。
4.努力提升自己
二、自我意识完善的方法
在努力提升自己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随时克服可能出现的自我障碍。所谓自我障碍,就是我们可能会对自己是否具有适应各种压力的能力有一种焦虑,并由此带来一定的不安全感。就像有时候某件事拖着不做,是因为我们怕做不好,觉得自己“状态不佳”或能力不足,把它搁置一边,静候灵感的降临。越怕做越不去做,但内心知道这件事情最终不得不做,在这种状态中自己会越来越焦虑,这便是典型的自我障碍。一个渴望自我发展的人,必须主动克服这种障碍,不断进行积极的自我尝试,不怕犯错,不怕重来。随着失败与成功经验的不断积累,这种自我障碍自然会随着能力的提升而消失。凡事不可能一帆风顺,努力提升自己的过程也是如此。
4.努力提升自己
二、自我意识完善的方法(共25张PPT)
心理健康教育(第四版)
第二章 了解真实自我
“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天空海阔,要做最坚强的泡沫。我喜欢我,让蔷薇开出一种结果。孤独的沙漠里,一样盛放的赤裸裸。”这首名为《我》的歌曲,唱出了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也唱出了每个人对想要扮演的角色以及人生的不同态度。
我们会经常这样思考:我是谁?我的性格是什么?我的兴趣是什么?我的优势是什么?我有什么样的发展空间和机会?我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这类问题让我们不断地认识、审视并且塑造自己。
关于认识自己这件事,越早开始越好。这样我们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也可以更好地成就自己。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生理的我是我们对自己身体、生理状态的认识、体验和愿望,如身高、体重、容貌,以及温饱感、舒适感等。
1.生理的我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心理的我是我们对自己的心理活动、个性特点、心理品质的认识、体验和愿望,如意志、能力、性格、兴趣、情绪等。
2.心理的我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社会的我是我们对自身与他人、家庭、集体及外界环境等各种客观事物关系的认识、体验和愿望,如自己在家庭、集体中的地位,对他人的影响力,对环境的适应性等。
对这三方面内容的描述或认识构成了我们对自己的具体认知。好比参加体育竞赛时,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擅长哪项运动。因为清楚知道自己的生理状态,是耐力足够好还是弹跳力足够棒(长跑还是跳远);知道自己在团队或集体中的价值和意义,比赛的成绩将为集体带来荣誉,能够体会到胜利的喜悦或失败的沮丧等。
自我认识和评价并不是自我意识的全部,当我们对自身各个方面的状态有了清晰的认识后,更重要的是能认识到自己在生活、工作、学习中有什么目的、计划和行动,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那样做,这样做的结果将是怎样,应如何调节自己的行动等,这些内容才是自我意识的本质。
3.社会的我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3.社会的我
二、自我意识的内涵
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通过以下三个途径来实现自我评价。
(1)通过主动关注和探索自我来实现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这种评价,在实施过程中实际上有两个“我”存在着:一个是在观察、体验自己的“我”,另一个则是被自己观察、体验的“我”。心理学上把前者叫作“主我”,把后者叫作“客我”。好比一个人照镜子,看着镜子的那个人是“主我”,而镜子里那个被自己看的人是“客我”。我们照镜子时,会对镜子里的自己进行认识、评价,就会产生一定的心理体验。比如感觉自己胖了,身材走样了,心里就会不舒服,进而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减肥”或“不减肥”的想法。
1.自我评价
二、自我意识的内涵
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通过以下三个途径来实现自我评价。
(2)通过比较来实现对自我的评价。这个比较,可以是纵向的自我比较,就是将现在的自己与过去的自己做对比;也可以是横向的比较,就是将自己与他人比较。在与他人比较时,我们选择的比较对象会倾向于那些与自己条件相当、背景类似的人,因为大致相同条件下的对比会让我们觉得更具有可比性。通过比较,我们会加深对自身特点的认识,对比较结果容易产生认同感。
1.自我评价
二、自我意识的内涵
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通过以下三个途径来实现自我评价。
(3)根据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进行自我评价。比如,老师的评价、同学的评价、朋友的评价等。这些评价可以是直接的,可以是间接的,但更多的是他人对自己的态度所隐含的评价因素,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自己去体验、体会了。
我们通过外在评价进而转向自我的内在评价。生活中,有的人在得到外界的充分肯定后,容易将自己看成是有价值的、优秀的、令人喜欢的,这样的评价可以促成我们的自尊与自信的建立。当然,如果一个人被夸赞得只关注自己的优点,甚至觉得别人的一切都不如他时,则容易产生自以为是的、不友好的、自负的心理状态。同样,如果一个人经常接收到的是外界的负面评价,则可能对自己产生一无是处的、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进而否定自己、丧失信心。所以,如何综合各种因素进行客观合理的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最重要的内涵。
1.自我评价
二、自我意识的内涵
1.自我评价
勤于自省,善于发现自身不足并及时修正,不被赞誉冲昏头脑,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也许正是这位国画大师成功的真正原因。
二、自我意识的内涵
生活中的我们不停地接收外界信息,接触不同的人或事,情绪随外界的影响而变化,产生诸如喜悦、得意、自信、自满、自卑、悲伤等不同的情感体验。这些体验的产生实际上反映了主体我的需要与客体我的现实之间的关系。“主体我”指主观上认为可以实现的自我,也就是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客体我”指的是现实情况下的真实自我。
如果客体我满足了主体我的要求,就会产生积极肯定的自我体验,反之,则会产生消极否定的自我体验。比如,这学期期望自己所有的学习科目成绩都为优,但体育科目刚及格,期望的全优成绩与现实有一门成绩仅仅是及格的落差,会让人产生伤心、遗憾、悔恨的情感体验;若期望全优且实现了,则会让人产生自尊、自信、喜悦的感受。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丰富而复杂的自我体验中,自尊是最重要的成分。一个人自尊程度的高低,对于我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自我体验
二、自我意识的内涵
2.自我体验
二、自我意识的内涵
自我控制指个体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能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克制自己的冲动或欲望从而坚持不懈地保证更远大目标的实现。一个人自控能力的高低反映了自我意识的成熟程度。
自我控制是个体调节主观我与客观我、调节个体与外界环境的理性力量。我们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实现对自身行为与思想言语的控制,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心理品质和行为特征。比如,为实现一个既定的学习目标,我们认识到自己哪些方面的知识是薄弱的,需要再巩固再练习,并且能够潜心专注于学习过程,而不是动辄就放弃学习,说明我们具备良好的自省力、自控力和坚定的意志。在这个过程中,客体我与主体我之间经过分析、比较、反省、行动,我们就会不断提升自我意识水平。
3.自我控制
二、自我意识的内涵
3.自我控制
二、自我意识的内涵
这个实验表明,那些能等待并最后吃到两颗软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仍能等待机遇而不急于求成,他们具有一种为了更大更远的目标而牺牲眼前利益的能力,即自控能力。换句话说,能等待的那些孩子的自我控制水平要高于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
所以,我们在塑造或成就更好自我的过程中,要学习客观看待自己,时常体验积极的自我,对自己严格一点,坚定地为长远目标不懈努力,并有意识地培养自我控制的能力,让自我的这种体察、更新和完善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那么,相信这样的我们终会成长为让自己更加喜欢的自己。
3.自我控制
二、自我意识的内涵
3.自我控制
三、自我意识的作用
我们的认知过程不论感觉、知觉、记忆,还是思维、想象等,都由于自我意识的存在而更加自觉、更加合理、更加有效。自我意识的成熟水平,决定我们在认识过程中如何选择和运用更好的策略,它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对外部世界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还有对自身认识过程本身进行的分析、监督和调整。具备良好自我意识水平的人,对于外部或内部世界的认知过程都更准确、更完善。
1.自我意识能提高认识能力
三、自我意识的作用
自我意识让我们意识到“自我”的独一无二、与众不同,但有时会让人产生“孤独”的感觉。比如,体验到自尊的需要,与自尊相联系的“自卑”“自负”等心理体验会发生。在“自我意识”的过程中,如果我们时常感到“内在”的自我和“外在”的行为有种种矛盾或冲突,就会产生“苦闷”“彷徨”等情绪体验。这些消极的自我意识,不仅恶化我们内心的情感体验,也会最终影响我们的心理健康。
2.自我意识直接影响心理健康程度
三、自我意识的作用
意志力以确定的行为目的为开端,为我们完成既定行为、实现行为目的提供坚强的心理保障。但当我们决定做一件“伟大”的事情的时候,必须清醒客观地认识自己各方面的条件,特别是在遭遇可预见或者难以预见的挫折、苦难和打击时,是否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坚持下去的意志。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意识到“自我控制”能力的大小强弱,就能够有意识地在生活、工作、学习中加强意志力训练。例如前面“延迟满足”实验中的“不等者”,如果他们后来接受针对性的训练,相信他们也能成为“延迟者”。
3.自我意识能促进意志力发展
三、自我意识的作用
我们的任何活动都不会游离于社会之外,所以每个人对“自我”的认识就受到社会规范的制约。也就是说,我们想要成为的样子,不仅仅是自己所希望成为的样子,同时应该符合社会对我们规定的角色要求。换句话说,具有成熟自我意识的人,能够意识到自己在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能够体验诸如信念、责任、荣誉、价值观等社会道德,能够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4.自我意识是道德行为选择的必要前提
三、自我意识的作用
4.自我意识是道德行为选择的必要前提
三、自我意识的作用
秦玥飞闪光的地方,并不在于耶鲁大学和普通村官之间的反差,而是他敢于自我认知、忠于自己的理想并为之付诸实践的行为选择。用他自己的话说,能在公共服务领域干出成绩是自己的梦想,而当村官是最好的舞台。不管这个舞台多么不起眼,所干的事情多么琐碎,只要有梦想在引领,就不会失去意义。
4.自我意识是道德行为选择的必要前提(共22张PPT)
心理健康教育(第四版)
第三章 开发学习潜能
一位科学家曾经给青年学生写过一封信:
学习是一件很简单的事,而且非常有趣。也许你不同意我的看法,每天一背起书包就垂头丧气,仿佛一场灾难即将降临。你害怕上学,主要是你害怕学习。如果说得更确切,那就是你不会学习。
会不会学习非常关键。就如伐木工人用斧头一上午只能砍一棵大树,但用电锯十分钟就锯完了。学习方法就是工具,如果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即使你每天刻苦努力,也不会取得好的成绩。
不过,我首先得坦言,小时候我的学习成绩很糟糕,原因就是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如果以前我就读了一些关于如何学习的书,那我的成绩肯定不会那样糟。只有学会学习的人,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只有在快乐中学习的人,才能学得更聪明。热爱学习吧,年轻人!
一、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需要,引起动机的外在条件是诱因。比如,我们学习驾驶,如果是因为我们非常喜欢驾驶,这种发自于兴趣爱好的内在需要就是内在动机;如果是因为我们即将要应聘的新岗位对驾驶技能有要求,这个外部因素就是我们学车的外在动机。
学习动机也有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之分。外在动机指受外在环境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学习动机。比如,有的同学努力学习是为了得到家长、老师或同学的肯定与赞扬,或者是为了避免受到惩罚,他的学习动机不在学习活动本身,而在学习活动以外。内在动机是因个体内在需求而产生的学习动机。比如,我们的兴趣爱好、好奇心和求知欲、自我提高的目标等,都会激励我们对学习的主动性,是一种自发的学习行为。
一般说来,内在动机比外在动机能够更持久地推动我们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多地激发学习的内在动机,或将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
一、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一、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德西效应说明了人们从事一项活动的积极性与动机来源之间的关系,就是当内在动机越强烈时,学习者学习的热情越高、持久性越强,学习效果就越好。所以说,学习的内在动机才是最长久的内驱力。我们喜欢什么,决定了我们愿意在这项活动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成果就是对我们付出的最好奖励,困难反而会成为激发我们努力奋斗的更加强大的动力;相反,那些纯粹由外界施加给个人的诱惑、压力所引发的动机,其效果难以长久而且并不见得好。一旦这种外界的诱惑或压力消失,则动机会随之消失,我们甚至还会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二、缺失性需求和发展性需求
任何动机的产生,无论内在的还是外部的,都是基于人的需求。这种需求越是强烈,所激发的动机就越强烈。换句话说,动机的强弱随需求的强弱而增强或衰减。为此,心理学家马斯洛专门从需求的角度,研究了动机的产生和变化。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由以下五个等级构成:
二、缺失性需求和发展性需求
马斯洛认为这五种需求都是人的最基本的需求。这些需求都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它们构成不同的等级或水平,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需求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随着需求层次的上升,需求的力量相应减弱。只有低级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有效追求更高一级的需求,高级的需求才显出有效的激励作用。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得到了社会的公认。后来的学者在他的理论基础上,将这五个等级的需求分为两类,即缺失性需求和发展性需求。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是每个人都不能缺少的,如果缺少了,就会引发生存危机甚至无法生存,所以其对人的动机激发强度最大;而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人基于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后继续追求更加美满的生活而产生的需求,即便缺少也不至影响一个人正常的社会生活,所以是发展性需求。发展性需求的强度因人而异,无法进行横向比较;但缺失性需求则是刚性的,是可以横向比较的。就学习而言,满足缺失性需求是第一目标,但同时为发展性需求奠定了基础。学习越扎实,基础就越扎实,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就越能得到保障。
二、缺失性需求和发展性需求
二、缺失性需求和发展性需求
成就需求激发的显然是内部动机。这对我们学习动机的激发非常有效,因为学生在校的学习活动非常符合成就动机理论。教师会因材施教,学生在正确自我意识的指导下会正确地评估自己的学习能力、制定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学习目标。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学习本身获得需求的满足和足够的学习动力。从长远看,既能满足未来社会生活中的缺失性需求,又能满足自身的发展性需求。
三、激发内在学习动机
(1)尝试挑战性的任务,体验成功的经验。所谓挑战性任务是指有一定难度,但经过个人努力能够完成的任务,也就是“跳一跳可以把果子摘下来”的任务。远大宏伟的目标,因为迟迟实现不了,会让我们产生挫败感,特别是反复的失败会削弱我们的自我效能;简单容易的任务,因为太过容易实现,也不能让我们产生成就感。而接受挑战性任务是一种进取性行为,这种通过加倍的努力克服困难而取得成功的行为可以激发个体的动机水平,并且通过多次成功可以建立高自我效能。
1.提高自我效能
三、激发内在学习动机
1.提高自我效能
三、激发内在学习动机
(2)观察他人行为,获得替代性经验。榜样的示范作用对我们会有比较显著的影响,有助于培养我们的自我效能感。比如,我们会倾向于观察与我们能力水平相当的学习伙伴,并把他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若他在一项任务上能够成功,则认为自己也可能完成同样的任务,从而增强成功信念。这样的比较让我们获得一种替代性经验。特别是在我们不确定自己的能力水平或在相关经验甚少的情况下,获得这种替代性经验即榜样示范能够更有力地发展我们的自我效能。
1.提高自我效能
三、激发内在学习动机
(1)重视目标实现的过程而非结果。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有些人过于看重结果,认为结果的好坏是判断个人能力的唯一依据,对成功的渴望和害怕失败的心理让他们在学习上容易患得患失。这种表现为目标取向的同学把困难和失败看作对自身能力的威胁,因此尽量回避。另一类人则更加重视目标实现的过程,他们更关注在这个过程中自身的收获和提高,相信成功可以进一步激励自我的实现,而失败也会为自己提供经验教训,促进新的学习技能的获得。这种表现为自主目标取向的同学把困难看作一种挑战性的学习机会,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和行动来解决困难。
2.克服习得性无能
三、激发内在学习动机
(2)强化自我评价,淡化他人评价。专注于自我,以自我为参照的发展性评价,可以发现自己的进步与弱点。不恰当地与他人比较会破坏自己的心态,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要专注于自我的学习和工作,熟悉自己的强项与弱项,集中精力,取长补短,在相对有限的时间内努力发展自己。
2.克服习得性无能
三、激发内在学习动机
2.克服习得性无能
三、激发内在学习动机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即对行为过程的因果解释和推论。归因一般分为两种情形:一方面是在成功的情境下,我们将成功的原因归因于自身的能力、持久的努力等内部的、稳定的因素,可以增强我们对成功的期望和与自尊相联系的积极情感,帮助我们取得关键进步,继续趋向成就任务。另一方面是在失败的情境下,我们不是简单地将失败完全归因于自身的弱项,同时将当时的心境、临时的努力等不稳定因素考虑进去,从而降低消极情感,消除自卑心理,提高学习动机,对成功继续保持高的期望。
3.学习合理归因
三、激发内在学习动机
对每个试图成功达到自己设定目标的人来说,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但对于失败的原因,如果我们倾向归因于自身能力的不足,比如“我就是太笨了,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想不出来”,就容易使我们产生灰心自卑的心理。要知道,成功或失败不单单是一个或几个因素的结果,它是综合多种因素的产物。在归因问题上,我们若总是归因于自身能力的不足,会削弱我们的学习动机,造成消极的情绪和不良的学习行为。
合理的归因可以提高自信与坚持力,而错误的归因会增加自卑和自弃。因此,对成功或失败进行正确全面的归因,可以增强成功的期望。
3.学习合理归因
三、激发内在学习动机
3.学习合理归因
三、激发内在学习动机
3.学习合理归因(共34张PPT)
心理健康教育(第四版)
第三章 开发学习潜能
一位科学家曾经给青年学生写过一封信:
学习是一件很简单的事,而且非常有趣。也许你不同意我的看法,每天一背起书包就垂头丧气,仿佛一场灾难即将降临。你害怕上学,主要是你害怕学习。如果说得更确切,那就是你不会学习。
会不会学习非常关键。就如伐木工人用斧头一上午只能砍一棵大树,但用电锯十分钟就锯完了。学习方法就是工具,如果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即使你每天刻苦努力,也不会取得好的成绩。
不过,我首先得坦言,小时候我的学习成绩很糟糕,原因就是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如果以前我就读了一些关于如何学习的书,那我的成绩肯定不会那样糟。只有学会学习的人,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只有在快乐中学习的人,才能学得更聪明。热爱学习吧,年轻人!
一、注意力分散
首先,设定一个学习期限,规定自己在期限内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当然,这个期限的时间不能太长,要和自己的自控能力相匹配。其次,把一个学习任务分解成几个模块,每个模块之间设置几个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来放松心情,这样在学习模块内容时就可以防止心理疲劳的出现。
1.应用期限效果集中注意力
一、注意力分散
首先,可以给自己定个奖赏,作为完成一定学习任务的报酬。这个报酬,可以依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订立。其次,如果不能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也可以设定一定的处罚从反面来激励自己。
2.应用报酬效果集中注意力
一、注意力分散
我们如果在学习上体验到成功的滋味后,便可拥有愉快的经验,这种愉快的心理体验会减轻我们对学习内容的心理抵触,从而愉快接受新的学习任务。
3.应用愉快经验集中注意力
一、注意力分散
首先,把没处理好的杂事记在备忘录上,心理上就不会老想着那些事情,就会感到轻松。其次,暂时抛开让自己心烦的人际关系以提高注意力。最后,摒弃依赖心理,自己能够独立做的事,一定要自己去做,如果在做某件事时,总想着一定会有人来帮忙的话,就不会尽全力去完成它,也就不会有持久的注意力。
4.善于用心理因素集中注意力
一、注意力分散
首先,以其他事情来缓解精神。无法集中精神时,可以先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借此来消除杂念,稳定情绪,从而集中注意力。其次,在学习之前做好各种准备,排除杂念,帮助集中精神。最后,先做喜欢的事情并彻底做完,则容易对不喜欢的事情集中精神。
5.利用代换效果集中注意力
一、注意力分散
学习时,手、眼、口全部动起来,则易于抑制疲劳,提高学习效率,增进记忆能力。
6.利用多种机能协调集中注意力
二、意志薄弱
作为学生,要懂得年轻时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无法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甚至被淘汰。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是个艰苦的过程,如果不付出艰辛的劳动,不刻苦钻研,就很难有所收获。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对目标实现过程的认识,我们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即使前方有许多艰难,也会扬起风帆,不断前进。
1.明确学习目标,坚定目标的正确性
二、意志薄弱
按时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养成习惯,就会形成坚韧的毅力。
2.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二、意志薄弱
对学习感兴趣的同学,总会看到他们勤奋学习的身影;对某一学科感兴趣的同学,也总是不顾一切地拼搏、学习。因此,要培养自己对学习的兴趣,把学习当成一件愉快、活跃身心的事情,把学习兴趣同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结合起来。
3.培养自己广博的兴趣
二、意志薄弱
当在学习上松劲时,要时常告诫自己,这一点困难不算什么,我一定能坚持下去,我一定能成功,我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再坚持一下,一切就会改变。
4.经常督促自己,提醒自己
二、意志薄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边其他同学能做到的事,我为什么就不能做到 这样想着,就会自我营造一种良好氛围,有助于自己在学习上培养出坚强的意志力。
5.向周围有毅力的同学学习
三、心理疲劳
人的劳动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大类。体力劳动主要是以肌肉活动为主,脑力劳动则以大脑神经活动为主。当然,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不能分开,二者有密切的联系。肌肉活动是在大脑神经活动指挥下进行的,脑力劳动也不完全排斥肌肉活动的参与。体力劳动偏重生理活动,而脑力劳动偏重心理活动。体力劳动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疲劳,主要表现为肌肉酸痛、体乏无力等,称为生理疲劳。脑力劳动在一定条件下也会产生疲劳,主要表现为厌倦、心情烦躁、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反应迟缓,称为心理疲劳。心理疲劳不仅会降低学习与工作效率,而且对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长期的心理疲劳,使人心情抑郁、百无聊赖、心烦意乱、精疲力竭,进而引起心因性疾病,如焦虑,表现为头痛、头晕、记忆力不好、失眠、怕光等。
1.心理疲劳的含义
三、心理疲劳
产生心理疲劳的原因主要有:
(1)动力因素。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动机不够强烈,平时对自己要求不高,或缺乏兴趣,感到学习枯燥无味。
(2)方法因素。学习不得法,机械地应用别人的方法或经验,同样对学习起干扰、阻碍作用。
(3)知识因素。继续学习时,感到基础不扎实,进而对新知识的学习构成阻碍。
(4)思维因素。习惯性思维会使思路固定、思想僵化,使人不能适应新要求。
(5)身心因素。长时间用脑过度造成身心疲惫,导致思维迟钝,效率降低,进而发展为信心不足、浅尝辄止、急于求成,以致打乱正常的学习进程。
2.心理疲劳的原因
三、心理疲劳
(1)科学地转换目标。由于人的精力有限,所以应当根据自己的素质、特长、性格等选择确定一个学习目标,经过一段实践,如果一旦发现所选的目标与自己不相适应就要尽快转换。
(2)及时进行反馈调节,克服知识障碍。如果钻研某一课题,有关的书读了一遍又一遍,可当解答问题时,又感到知识不足。这就需要带着问题回过头来重新梳理所学的知识,或学一点与这门学科有联系的相关知识。
(3)灵活思考,克服思维障碍。学习中思路要开阔,要学会举一反三。
3.心理疲劳的调整
三、心理疲劳
(4)注意用脑卫生
1)适度用脑。脑不可不用,也不可过用。不用会使大脑懒惰甚至老化,但使用过度,又会“伤脑筋”,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
2)保证睡眠,起居有规律。充足的睡眠是大脑健康运转的必要保证。作为学生,一般每天睡7~8小时为宜,若晚上睡眠不足,可在午休时间小睡一会儿,以补充睡眠。另外,还应注意起居有规律,要有基本固定的作息时间。当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复习迎考或周末,晚上可以多花一些时间学习。对青年学生来说,短短一段时间的起居不规律尚不会对大脑造成太大的影响,但若总是这样,则势必会产生不良影响。这个后果可能不会马上看到,但这种影响迟早会显示出其不利的一面,如造成思考能力下降、免疫功能下降等。
3.心理疲劳的调整
三、心理疲劳
(4)注意用脑卫生
3)注意营养。营养对大脑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平衡全面的营养有利于大脑的健康。作为脑力消耗较多的学生,应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摄入尽可能多的营养食物,并力求营养的均衡。
4)学会科学的休息方法。脑力劳动者最好采用活动休息的方式,即在一定的脑力耗费之后,做一些适度的运动,这样可以消除脑力疲劳,激活身心更好地投入学习。另外,在进行某种脑力劳动之后,可以采用“换脑筋”的积极的休息方式,如看一点儿与刚看过的内容截然不同的东西,或者看一些消遣性的书籍、听听音乐等。
3.心理疲劳的调整
四、马虎
马虎是一些同学学习中常见的问题,而且往往被忽视,认为是由“粗心”造成的小问题,只要细心一点就可以克服。其实,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比如,有些马虎是多动症的必然结果。多动症是由大脑功能失调引起的心理障碍性疾病,又称学习技能发育障碍,患者的一系列行为问题使其学习困难,主要表现有:
(1)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涣散,好做小动作,影响听课质量。
(2)自控能力差,爱冲动,情绪不稳,性情急躁,不合群,在同学中处于孤立地位,天长日久对学习失去兴趣。
(3)做事拖拉,缺乏时间、任务观念,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受到老师和父母的批评时,产生逆反心理,使学习更加困难。
(4)多动症患者存在阅读、书写和计算上的障碍,如经常写错字、丢字、顺序颠倒等。
1.马虎不是小问题
四、马虎
对多动症以外的马虎,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平时注意纠正。
(1)了解自己马虎的原因,找出症结所在。如有的同学平常总是无法集中精神学习,漫不经心,丢三落四,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形成马虎的毛病。因此,学习的时候,就必须集中起全部精神,养成认真严肃的学习态度。
(2)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做完作业或答完试卷的时候,要在心里反复提醒自己,一定要认真检查每一道题,一定不要发生可以避免的错误。这样反复告诫自己、提醒自己,就能慢慢养成耐心细致的习惯,克服马虎毛病。
2.如何克服马虎的毛病
四、马虎
(3)自己每马虎一次,就惩罚自己一次,或把马虎的原因记下来,并在心里默念:“我为什么马虎呢 马虎不是我的专利,它控制不了我,我一定能战胜它!”
(4)在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件事,力争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好。坚持下去,从而化解自己遇事急躁、慌张和粗心的毛病,最终养成良好的习惯。
2.如何克服马虎的毛病
五、学习方法不当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个性不同,学习方法亦应不同。性格外向的同学活泼好动,注意力转移快,思维敏捷,反应问题迅速,但坚持性差。因此,这类同学就不必强迫自己整天埋头学习,应用“交替学习法”,不断交换大脑优势兴奋中心,玩的时候开开心心,学的时候就“两耳不闻窗外事”,必要时用意志来约束自己。内向型的同学沉着稳重,感知事物细腻,思考问题有深度,学习认真并且能持久,但思路不宽,领会知识速度慢。应在发挥自己优势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多与同学交流讨论。
1.根据个性特点选择学习方法
五、学习方法不当
人的思维状态在一天之中是有变化的,这些变化受时间、环境和情绪的影响,我们应根据变化特点,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思维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时,就把最重要的功课或难题放在这个时间去思考、记忆。思维处在低潮时,可做浏览、整理笔记等工作。
2.根据思维状态选择学习方法
五、学习方法不当
记忆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或是机械记忆法,或是形象记忆法,或是理解记忆法,但不管哪种方法,不管采用什么形式记忆,只要能记得牢、效果好,就要加以利用。但是,如果记忆效果不佳,就应忍痛割爱,另择良法。
3.根据记忆方法的特点选择学习方法
五、学习方法不当
各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规律,都有其特定的学科结构。在学习时,要掌握各门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要清楚各个结构有些什么内容,怎样把它们联系起来。总之,方法的选择要因学科而异。
4.根据不同学科选择学习方法
五、学习方法不当
在教学秩序正常情况下,每个学期都有三个阶段:开学、期中、期末。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学习要求、课程进展和难易程度,知识的深浅和多寡都不一样。因此,在不同阶段,学习方法应有所不同。开学阶段专业知识积累少,有较多的空余时间,可用来发展业余爱好,搞好课外阅读;期中阶段,应对半学期来所学知识进行一次复习巩固,以迎接期中考试,对业余爱好应有所限制;期末有大考,应全力以赴抓复习,但又要注意调节学习节奏。在各个阶段的学习中,应分清主次,做到层次分明,用功得当。
5.根据学期的阶段性选择学习方法
五、学习方法不当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的授课方式、课堂设计都带有个人特色。有些老师滔滔不绝,满堂讲解;有些老师启发引导,重实际训练。我们不能顺其自然,听个热闹,而是要跟上老师的思维,动脑筋听,既要理解知识,又注意领会老师讲课的思想方法和处理问题的方式,还应根据课堂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该听时集中注意力,该记时及时记笔记,该思考时开动脑筋,该讨论时积极发言。
6.根据老师讲课特点选择学习方法
五、学习方法不当
6.根据老师讲课特点选择学习方法
六、考试焦虑
对待考试焦虑我们可以做如下应对:
(1)放下思想包袱,积极乐观对待考试。考试前,保持轻度兴奋,暗暗放松,跃跃欲试,心情稍有紧张而又常有愉快感。
(2)按照考试要求,认真复习。扎实的知识、技能是减弱紧张程度、防止过度焦虑的基础。
(3)劳逸结合,避免考前睡眠不足和疲劳过度。大脑长时间的工作会产生疲劳,使得对各种刺激产生的兴奋性大为降低,从而使人感到昏昏沉沉,无法在应考时集中注意力。
(4)利用积极的自我暗示。考试中出现怯场时,最好的办法是转移注意、暂停回忆,还可以用自我暗示的方法进行自我心理调整。不断提醒自己,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如暗示自己一定会成功,不要紧张,或鼓励自己,坚持就是胜利。
六、考试焦虑
对待考试焦虑我们可以做如下应对:
(5)讲究考试方法。应试技巧首先就是要做到对考试心中有数。考前要对考试题型、解题思路、答题要点以及评分标准进行较为全面的了解,这样在考试中才能泰然答题。其次,在考试过程中要保持平静。为此,不妨在发试卷的前几分钟,闭目做几次深呼吸,排除一切杂念,只把心思放在考试上。发下试卷后,不要马上提笔就答,而应将试卷大体看一遍,了解清楚题量以及各题的难度等情况,以便分清轻重缓急,掌握好答题时间。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考试后不要过分关心考过题目的对错与否,特别是当后面还有考试时,应以全部精力准备后面的考试。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平静的心情,而不至于出现过多的考试焦虑情绪。
六、考试焦虑(共19张PPT)
网络营销
(第三版)
CONTENTS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网络市场分析
第二章 网络营销方法
第三章 网络营销策略
第四章 网络营销效果评价及危机公关
综合案例
第三章 网络营销策略
第一节 免费营销
第二节 饥饿营销
第三节 口碑营销
第四节 病毒式营销
第五节 事件营销
学习目标
1.能够根据案例分析企业免费营销策略的模式。
2.能够选择适用的产品拟订饥饿营销策略。
3.能够针对具体产品设计口碑营销策略。
4.能够针对具体产品设计病毒式营销模式及营销策略。
5.能够针对具体产品策划事件营销方案。
第三章 网络营销策略
*
网络营销策略是指利用互联网传播营销信息及数字化的信息和网络媒体的交互性,为达到一定营销目的所进行的营销活动。网络营销策略与传统的市场营销手段有一些差异,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特点进行网络营销策略组合。网络营销策略包括免费营销、饥饿营销、口碑营销、病毒式营销、事件营销等。
第三章 网络营销策略
免费营销

饥饿营销

口碑营销

病毒式营销

*
事件营销

第三章 网络营销策略
第五节 事件营销
一、事件营销成功的要素
三、事件营销的5W要素和6P准则
*
二、事件营销的模式
第三章 网络营销策略
事件营销是指企业通过策划、组织和利用具有名人效应、新闻价值以及社会影响的人物或事件,引起媒体、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以求提高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并最终实现产品或服务的销售目标的手段和方式。简单地说,事件营销就是通过把握新闻的规律,制造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并通过具体的操作,让这一新闻事件得以传播,从而达到广告的效果。
四、事件营销的运作策略
一、事件营销成功的要素
*
第五节 事件营销
3.显著性
4.趣味性
第三章 网络营销策略
2.接近性
1.重要性
新闻能否被着重处理要取决于其价值的大小。新闻价值的大小是由构成这条新闻的客观事实适应社会的某种需要的素质所决定的。一个成功的事件营销必须至少包含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四个要素之一,这些要素包含的越多,事件营销成功的概率越大。
判断新闻内容重要与否的标准主要看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程度。一般来说,对越多的人产生越大的影响,新闻价值越大。
*
第五节 事件营销
一、事件营销成功的要素
1.重要性
第三章 网络营销策略
越是心理上、利益上和地理上与受众接近和相关的事件,新闻价值越大。心理接近包含职业、年龄、性别等因素。一般人对自己的出生地、居住地和曾经给自己留下美好记忆的地方会怀有一种特殊的依恋情感。所以,在策划事件营销时必须关注受众的接近性特点。通常来说,事件关联的点越集中,就越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
第五节 事件营销
一、事件营销成功的要素
2.接近性
第三章 网络营销策略
新闻中的人物、地点和事件的知名度越高,新闻价值越大。国家元首、政府要人、知名人士、历史名城、名胜古迹往往都是新闻关注的焦点。
*
第五节 事件营销
一、事件营销成功的要素
3.显著性
第三章 网络营销策略
大多数受众对新奇、反常、有人情味的东西比较感兴趣。有人认为,人类本身就有天生的好奇心或者称为新闻欲本能。
一个事件只要具备一个要素就有新闻价值了。如果同时具备的要素越多、越全,新闻价值自然就越大。
*
第五节 事件营销
一、事件营销成功的要素
4.趣味性
第三章 网络营销策略
二、事件营销的模式
*
第五节 事件营销
第三章 网络营销策略
2.主动模式
1.借力模式
事件营销逐渐受到企业的青睐,进行事件营销无外乎两种模式:借力模式和主动模式。
借力模式就是将企业的议题向社会热点话题靠拢,从而实现公众对热点话题的关注向企业议题的关注的转变。要达到好的效果,必须遵循相关性、可控性和系统性原则。
*
第五节 事件营销
二、事件营销的模式
1.借力模式
第三章 网络营销策略
主动模式是指企业主动设置一些结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议题,通过传播,使之成为公众所关注的公共热点。主动模式必须遵循创新性、公共性及互惠性原则。创新性是指企业所设置的话题必须有亮点,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公众的关注。
*
第五节 事件营销
二、事件营销的模式
2.主动模式
第三章 网络营销策略
三、事件营销的5W要素和6P准则
*
第五节 事件营销
1.事件营销的5W要素
第三章 网络营销策略
事件营销的5W 要素指的是事件传播过程中的五个基本构成要素(见图3—1), 即:谁(Who),说什么(Say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产生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
三、事件营销的5W要素和6P准则
*
第五节 事件营销
2.事件营销的6P准则
第三章 网络营销策略
事件营销的6P 准则指的是定位(Position)、关联(Parallel)、趣味(Pleasure)、传播(Push)、参与(Play)和转化(Promote)。
(1)定位 (2)关联
(3)趣味 (4)传播
(5)参与 (6)转化
四、事件营销的运作策略
*
第五节 事件营销
1.借势
第三章 网络营销策略
借势是指企业及时地抓住广受关注的社会新闻、事件以及人物的明星效应等,结合企业或产品在传播上想要达到的目的而展开的一系列相关活动。
(1)明星策略
(2)体育策略
(3)新闻策略
四、事件营销的运作策略
*
第五节 事件营销
2.造势
第三章 网络营销策略
造势是指企业通过策划、组织和制造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吸引媒体、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
(1)舆论策略
(2)活动策略
(3)概念策略(共40张PPT)
心理健康教育(第四版)
第三章 开发学习潜能
一位科学家曾经给青年学生写过一封信:
学习是一件很简单的事,而且非常有趣。也许你不同意我的看法,每天一背起书包就垂头丧气,仿佛一场灾难即将降临。你害怕上学,主要是你害怕学习。如果说得更确切,那就是你不会学习。
会不会学习非常关键。就如伐木工人用斧头一上午只能砍一棵大树,但用电锯十分钟就锯完了。学习方法就是工具,如果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即使你每天刻苦努力,也不会取得好的成绩。
不过,我首先得坦言,小时候我的学习成绩很糟糕,原因就是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如果以前我就读了一些关于如何学习的书,那我的成绩肯定不会那样糟。只有学会学习的人,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只有在快乐中学习的人,才能学得更聪明。热爱学习吧,年轻人!
一、学习的意义
学习是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的过程,是一个由不会到会、由会得不精到精益求精的过程。每个人都得学习,而且一生都得学习,尤其是从出生到青年这个时期,学习与否、学得如何,甚至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1.学习决定人生
一、学习的意义
1.学习决定人生
一、学习的意义
周老先生毕生致力于学习这件事,实践着学无涯、思无涯、其乐也无涯。学习是现在的我们要面对的头等大事,也是我们一生中都要面对的重要的事。学习,即是一个改变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自我、引领自我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并影响着我们的人生。
1.学习决定人生
一、学习的意义
学习是一种适应性活动。一个人要生存,就必须适应环境变化。而一个人天生的本能,如吮吸、防御等,是无法保证生存的。因此,作为一个个体,我们必须通过学习获得、积累各种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在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生存发展。如果不学习,我们就很难就业。创业则更需要以相应的社会知识、专业知识和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的各种经验作为后盾。
2.学习是一个人适应环境的手段
一、学习的意义
学习能使学习者在行为、知识、技能或能力等方面保持相对持久的稳定。比如骑自行车,一旦学会了,即使长期不骑,这种能力也不会彻底消失。
3.学习能使一个人的行为或能力保持相对持久的稳定
一、学习的意义
其实,学习引起的变化更多的并不立即见之于外显的行为,而是引起我们内部的心理结构变化,即潜能的储备。有些人小时候学习成绩并不出众,但后来却成为伟人,取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伟大成就。例如,达尔文小时候曾被认为是低能儿,牛顿在学生时代的成绩也很差,大数学家华罗庚在初一时还补考过数学。是什么使他们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呢 是学习!学习把他们大脑中最擅长的潜能激发并发展了起来。大脑越用越聪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4.学习能激发人的潜能
一、学习的意义
4.学习能激发人的潜能
一、学习的意义
鲁迅这种“玩耍”式的学习将他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糅合在一起,他在快乐的体验中做自己擅长的事,学习潜能得到不断地发展,学习带来的乐趣推动他将爱好孜孜不倦地进行下去。
4.学习能激发人的潜能
二、学生学习的特点
(1)学生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其主要目的是掌握前人所积累的知识、技能与经验。
(2)学生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
(3)学生学习不但要掌握具体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还要发展智能、培养品德,以及促进健康个性的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形式特点
二、学生学习的特点
作为获得知识、技能和经验的过程,学习的心理活动有许多特点,如学习迁移作用、学习(练习)中的高原现象以及非智力因素等,都会对学习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
(1)学习迁移。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当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时,称为正迁移;反之,则称为负迁移。比如,由于动作要求的相似性,我们学会了双杠的前摆上之后,往往能很快地学会吊环的前摆上,这就是学习的正迁移。但由于动作差异性较大,我们学会打网球之后,再学习打乒乓球往往会感到困难,这就是学习的负迁移。学习中如何利用正迁移避开负迁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关于促进学习正迁移的方法,心理学家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总结学习经验,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
2)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
3)牢固掌握基本知识,促进新旧知识的结合,形成自身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的网络体系。
2.心理特点
二、学生学习的特点
(2)学习(练习)中的高原现象。所谓高原现象是指学习(练习)成绩的进步并非总是直线上升的,有时会出现暂时的停顿。1897年,布瑞安和赫特研究电信人员发电报中动作技能的进步情况,结果发现,在练习的第15~28天,练习虽未中断,方法也未改变,但成绩却不见提高。这就是学习(练习)过程中的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出现的原因有许多,例如学习热情下降、身体过分疲劳、旧技能习惯的限制等。
高原现象较多出现在掌握动作技能的过程中,但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有时也会出现这一现象,此时学习者会感到自己的学习总是停滞不前,十分焦急。其实,出现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只要明白了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的放矢地改变某些学习习惯或相关条件,就会较快地走过这一段时期。例如,可以多休息、少看些书,以消除身体的疲劳感;如果对某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下降了,可以暂时学习另一门功课,或者在感到厌烦的功课中竭力寻找自己未发现的新的兴趣点,以重新激起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2.心理特点
二、学生学习的特点
2.心理特点
二、学生学习的特点
(3)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对一个同学来说,学习过程中,往往起初进步很快,随后有一段时间成绩保持相对稳定,但学习中成绩还会时升时降,表现出较大的起伏性;对一群同学来说,学习成绩的高低还会因人而异,即表现出个体差异。这些不但和人的智力有关,还和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各种非智力因素有关,比如兴趣、动机、情绪特征、行为习惯等。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同学的智力水平是差不多的,导致学业成绩乃至将来事业成就大小的主要因素往往是非智力因素。
2.心理特点
二、学生学习的特点
2.心理特点
二、学生学习的特点
(4)过度学习。所谓过度学习是指对知识和技能达到勉强可以回忆和操作的程度后,继续学习和训练,以达到巩固成果的目的。过度学习并非越多越好,它有一个限度,一般来讲,中等程度的过度学习效果较好。
2.心理特点
二、学生学习的特点
2.心理特点
二、学生学习的特点
2.心理特点
三、记忆与学习
记忆与学习密不可分。学习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记忆的过程,是和遗忘不断斗争的过程。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最初很快,以后逐渐减慢。遗忘不仅受时间因素的影响,还受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所记忆材料的先后顺序、记忆的方式方法等。就记忆的先后顺序来说,实验研究表明,最后记忆的材料遗忘最少,其次是最先记忆的材料,遗忘最多的是中间部分。根据遗忘的规律,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对策来提高记忆的效果。
三、记忆与学习
(1)积极暗示法。一些同学之所以感觉记忆力不佳,是由于对自己的记忆力缺乏自信。在面对一个要记忆的材料时,这些同学常常想:“多难记啊!”这种想法是记忆的最大障碍。凡记忆力强的人,都是对自己的记忆充满信心的人。要想树立起这种信心就要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要经常在心中默念:“我一定能记住!”当我们对能否记住缺乏信心时,也可以回忆自己过去的成功经验,如“我曾在全班各科考试成绩排前五名”“我×岁的时候就能背许多诗词名句”。当这些过去良好的记忆形象再次浮现时,会增强我们“一定能记住”的信心。当然,仅仅靠这种自我暗示是不够的,必须结合其他方法来增强记忆的成功率,而成功率的提升又会增强自我暗示的效果。
1.心理方法
三、记忆与学习
(2)精细回忆法。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识记了很多东西,却很少去回忆。识记和回忆之间的不平衡,会使我们的记忆变得模糊。经常回忆,回忆得尽可能精细,是锻炼记忆力的好方法。比如,回忆一间非常熟悉的房间,想一想房间里都有什么,什么家具都摆在什么位置,墙上挂有哪些装饰品,电灯开关在什么地方等,要回忆得尽量详细。当再次回到房间时,检查一下遗漏了什么。
1.心理方法
三、记忆与学习
(3)奇特联想法。联想是促进记忆的一种方式。比如,我们遇到一个生字:咩。该字由口和羊组成,口即嘴,羊的嘴,除了吃草,还会叫。羊怎么叫 “咩……”字音出来了,字义也知道了。咩,羊叫的声音。奇特联想是联想的一种。比如,要记住“火车、河流、风筝、大炮、鸭梨、黄狗、闪电、街道、松树、高粱”等十个词,可以形成如下奇特联想:火车在河流上奔驰,河流上飘来一只大风筝,风筝上架着一门大炮,大炮打出来一个鸭梨,鸭梨打进黄狗的嘴里,黄狗跑起来像一道闪电,它迅速地跑过街道,来到一棵松树边,看见那儿只长着一株高粱。
1.心理方法
三、记忆与学习
(1)注意集中。记忆时只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排除杂念和外界干扰,大脑皮层就会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而不容易遗忘。如果精神涣散、一心二用,就会大大降低记忆效率。
(2)兴趣浓厚。如果感觉学习材料、知识对象索然无味,即使花再多时间,也难以记住。
(3)理解记忆。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牢、记得久,仅靠死记硬背,则不容易记得住。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果能做到理解和背诵相结合,记忆效果会更好。
(4)适当的过度学习。即对学习材料在记住的基础上,多记几遍,达到熟记、牢记的程度。
2.学习方法
三、记忆与学习
(5)及时复习。对刚学过的知识,趁热打铁,及时温习巩固,是强化记忆痕迹、防止遗忘的有效手段。
(6)视听结合。可以同时利用语言功能和视觉、听觉器官的功能来强化记忆,这远比单一背诵效果好得多。
(7)多种手段。根据情况,灵活运用分类记忆、图表记忆,编提纲、做笔记、写卡片等记忆方法,均能增强记忆力。
(8)合理运用时间。生命的过程由时间组成,管理不好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合理运用时间能使我们的学习事半功倍。例如,记忆的最佳时间一般是上午9—11时、下午3—4时、晚上7—10时。利用上述时间段记忆难记的学习材料的效果较好。
(9)科学用脑。在保证营养、积极休息、体育锻炼等保养大脑措施的基础上,科学用脑,防止过度疲劳,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能大大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
2.学习方法
三、记忆与学习
2.学习方法
三、记忆与学习
2.学习方法
三、记忆与学习
2.学习方法
四、提高思维品质
思维的敏捷性表现为思考问题的快速灵活,善于迅速和准确地做出决定、解决问题。培养敏捷的思维应注意:
(1)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能生巧。
(2)课堂听讲、超前思维,抢在老师讲解之前思考,把课堂接收知识的过程变成思维训练的过程。
(3)定时完成作业,有意识地限定时间完成学习任务。
1.思维的敏捷性
四、提高思维品质
思维的深刻性表现为能深刻理解概念,分析问题周密,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应注意:
(1)追根究底,凡事都要去问为什么,坚决摒弃死记硬背。
(2)善于研究,把研究成果写成小论文,养成深入钻研的习惯。
2.思维的深刻性
四、提高思维品质
思维的整体性指考虑问题能从整体出发,精细地把握局部,能很好地处理整体和局部关系。培养思维的整体性应注意:
(1)站在系统的高度学习知识,注重知识的整体结构,经常进行知识总结。
(2)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挖掘共性,分离个性,在比较中学习新知识。
(3)注重知识的纵横联系,在融会贯通中运用。只有运用,知识才会形成一个整体,才能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3.思维的整体性
五、培养学习能力
(1)采用整体学习法,对所学材料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头脑中形成一个较为清晰的知识轮廓。
(2)采用部分学习法,对学习材料实行“各个击破”,并重点攻克其中较难或较重要的问题。
(3)再采用整体学习法,将已学习过的材料作为一个整体重新复习一遍,将各部分的具体内容联系起来,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更为清晰全面的知识轮廓。
1.整体学习法与部分学习法
五、培养学习能力
(1)读书的方法。从小学到现在,我们读了不少书,掌握了不少知识,但究竟有没有真正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呢 实际上,读书方法也需要学习,而非天生就会的。读书方法要根据读书目的而定。要读的书可以分为三类:稍微浏览的书,浅尝品味的书,深入研究的书。无论业余书籍还是专业书籍,都可以分为这三类。毫无疑问,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必须仔细学习,而与本专业有关的一些书籍文章则不必全都费心认真研读,有的可以稍稍认真阅读,而有的只需浏览一下,做一个大概的了解即可。
2.学会读书
五、培养学习能力
(2)做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是很有用的一句话,它向我们揭示了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有多种,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与习惯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来使用。一般来讲,记笔记有以下几种方法:做眉批,做摘录,写提要以及写心得。眉批式笔记即边读边将自己的看法写在书眉的空白处,这种方法只适于阅读属于自己的书。摘录式是指摘录书中重要的句子、段落。提要式是在通读全书之后对书中内容做一个概要记录,一般是用自己的话总结全书的内容,有时也可以引用书中的段落作为对本书的概括。心得式指对一本书的感受与心得,也可以记下对书中内容的疑问以及不同的见解。
2.学会读书
五、培养学习能力
(3)速读法。在书海中畅游,只按一般的读书方法慢吞吞地读是很困难的。作为现代人应掌握速读的方法,以便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信息。速读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三点:
1)眼动。阅读速度慢的人往往是逐字反馈,有时视线还会离开书页。为做到速读,就须克服上述缺点,使视线有规律地在较长的一组词组上面停顿,从而均匀地扫过书页。
2)使用视力引导工具。阅读过程中为使注意力集中在所读内容上,可以使用视力引导工具,如铅笔、卡片等,让引导工具在所阅读的内容下面缓慢而均速地移动,使眼睛能找到适当的词组,以加快阅读速度。
3)找关键词和关键句。阅读中注意寻找所读内容的关键词和关键句,这可以加快阅读的速度并提高理解能力。
2.学会读书
五、培养学习能力
2.学会读书
五、培养学习能力
我们在校学习的时间很短,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掌握本专业的所有知识、技能是不可能的,更何况知识、技能还在不断更新、发展。所以,要真正掌握好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跟上本专业的发展,就必须学会自学。
自学的首要任务是确定自学的目标。我们可以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自学 是为了跟上本专业的发展,以适应工作的需要 抑或是从自己的长远和全面的利益出发进一步学习本专业的知识技能,以适应社会潮流 ”自学的目标有许多,只有明确了自学目标之后,才能根据既定目标选择自学的内容和具体的方法。下一步该做的就是制订较为详细的自学计划,明确自学内容、进程,以及具体的学习时间安排等。
自学并不排除寻求老师的指点。在老师的指点下,我们可以少走一些弯路。另外,我们应在可能的情况下寻求学习伙伴,这样可以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提高自学的效果。贵在坚持同样十分重要。自学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包括我们自身的惰性等因素。因此,为使自学达到预定的目的,就必须约束自己,坚持不懈。
3.培养自学能力(共50张PPT)
心理健康教育(第四版)
第一章 认识心理健康
一天,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便有了自己的一小片心灵。渐渐地,我们长大了。烦恼斟来一杯苦酒:喝吧,尝一尝什么叫作苦恼!喜悦斟来一杯甘露:喝吧,尝一尝什么叫作欢乐!我们有了自己的理想、睿智和力量,畅想着用彩虹和霞光编织的锦绣前程;我们也有了妒忌、自卑和彷徨,感受着欲望和失落编织的情感激荡……终于,我们走进了自己的心灵。在这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我们把自己的心灵和整个社会联结到了一起。我们爱着微笑,爱着真诚,爱着芬芳的花草、清新的微风、柔和的月色,更爱着生命至高无上的价值和尊严。
海伦·凯勒有一句名言:“我的身体虽然不自由,但我的心是自由的,就让我的心超脱我的躯体走向人群,沉浸在喜悦中,追求美好的人生吧!”人生是美好的,但美好的人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不会因为上天的特别眷顾而恩赐于我们。和海伦·凯勒比,我们拥有更健康的身体,但未必拥有她那样健康而坚强的心灵。就像平日我们的身体会感冒发烧一样,我们的心灵也会时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我们认识到心灵是美好的眼睛、幸福的阶梯、快乐的源泉时,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个让心灵充满阳光的人吧。
一、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的影响主要有遗传因素、病菌或病毒感染、脑外伤或化学中毒,以及严重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等。
1)遗传因素。人的心理活动是不能遗传的。但是,一个人作为身心兼备的整体,与遗传的关系又是十分密切的,特别是一个人的躯体、气质、智力、神经过程的特点等,受遗传的影响更为明显。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精神病患者家族中,患精神心理行为异常的人占相当大的比例,这提示遗传的倾向明确。
2)病菌或病毒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病,如斑疹伤寒、流行性脑炎等,通过病菌、病毒损害神经组织结构而导致器质性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可以阻碍心理的发展,造成心智发展的障碍。
1.内在因素
一、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的影响主要有遗传因素、病菌或病毒感染、脑外伤或化学中毒,以及严重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等。
3)脑外伤或化学中毒。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脑震荡、脑挫伤等都可以导致意识障碍、遗忘症、人格改变等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有害化学物质侵入人体,将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并能导致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
4)严重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这方面的影响也是造成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的原因之一。例如,一个人的甲状腺机能混乱或亢奋,往往会出现敏感、暴躁、易怒、情绪冲动、自制力减弱等心理异常表现;5-羟色胺(5-HT)等多种神经递质的产生或功能障碍导致情绪障碍。生理有残疾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自卑、焦虑、恐惧、强迫、自闭等严重的心理问题。
1.内在因素
一、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1.内在因素
电视剧的剧情虽然是虚构的,但剧中安迪的心理问题具有较强的典型性以及客观科学的依据———生物遗传因素确实能够诱发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疾病。
一、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1.内在因素
(2)心理活动因素。心理活动即心理状态。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一旦形成,就会影响以后的心理发展和变化。心理活动因素主要包括认知因素、情绪因素和人格因素等。
1)认知因素。认知指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活动。认知的过程就是对各种信息的获得、储存、转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比如我们学习某门理工类课程,首先要弄懂一些基本的概念、公式、原理,并把它们记在脑子里,等我们做习题时,需要通过从大脑仓库中选择相应的知识来解题。因此,认知的因素主要有感知、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言语及执行功能等。
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各种认知的因素。这些认知因素的发展和相互间的关系可能是协调的,也可能是不协调的。一旦某一认知因素发展不正常或某几种认知因素之间的关系失调,就会导致心理矛盾和冲突。这会使人感到紧张、烦躁和焦虑,如果这种状况长时间不能得到改善和消除,则可能造成较为严重的心理偏差或心理障碍。例如,有的同学由于没有掌握好某门课程的基础知识,使该课程的深入学习受到影响,在多次努力却失败后,就容易产生厌学心理,甚至最终放弃学习。
一、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1.内在因素
(2)心理活动因素。心理活动即心理状态。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一旦形成,就会影响以后的心理发展和变化。心理活动因素主要包括认知因素、情绪因素和人格因素等。
2)情绪因素。人的情绪体验是一个人机体生存和社会适应的内在动力,是维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一般地讲,稳定而积极的情绪状态使人心境愉快、安定,精力充沛、应激适度,身体舒适、有力;相反,经常波动而消极的情绪状态则往往使人心境压抑、焦虑,精神涣散、失控,身体衰弱、无力。
3)人格因素。人格因素包括性格、气质、能力等。人格因素是心理活动的核心,它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影响最大。例如,同样一种生活挫折,对不同人格的人,影响程度完全不同。有的人可能无法承受或消极应付,从此自暴自弃;有的人则接受现实,正视挫折,加倍努力,奋发图强。研究表明,一些特殊的人格特征往往是导致心理疾病的基础。例如,谨小慎微、求全求美、优柔寡断、敏感多疑、心胸狭窄、苛求自己等强迫性人格特征,很容易导致强迫性神经症;易受暗示、耽于幻想、情绪多变、容易激怒、自我中心、自我表现等特殊人格特征,很容易导致癔症;某些人格缺陷严重的人,不但会因为一些内外因素的刺激而产生心理障碍,有时甚至会使身体健康受到危害。
一、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1.内在因素
一、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2.外在因素
(1)家庭因素。对处于青春期的我们来说,身心健康受家庭的影响很大。不良家庭环境因素容易造成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异常。这些因素主要有:家庭主要成员不全,如父母去世、父母离异或分居、父母再婚等;家庭关系紧张,如父母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兄弟姐妹关系不和谐,使家庭氛围冷漠、矛盾冲突频繁等;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如专制粗暴、强迫压服,或溺爱娇惯、放任自流等;以及家庭变迁,出现意外事件等。
(2)学校因素。学校是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学校生活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影响极大。学校因素主要有学校的教育环境、学习环境、生活环境,以及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这些环境因素,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常见的学习负担过重、教育方法不当、师生情感对立、同学关系不和等问题,都会造成心情压抑、精神紧张,如果调适不及时,就容易造成心理失调甚至心理障碍。
一、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2.外在因素
(3)社会因素。社会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关系等。这些因素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其中,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会严重毒害广大青年学生的心灵。社会生活矛盾、冲突、竞争等现实也会加重我们内心的矛盾冲突,从而影响身心健康。
一、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2.外在因素
(4)其他因素
1)单调、重复的工作和学习活动。长期从事某项单调、重复的工作,学习某些单调乏味的材料,容易产生乏味心理,从而失去对工作、学习内容的兴趣,甚至还会出现厌恶感。
2)工作、学习的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人们在熟悉的环境中工作、学习,往往会应付自如,性情开朗,工作、学习的效率高。但是,一旦工作、学习环境发生比较剧烈的变化,少数人就会出现某种不适应感。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在新的环境中与新的同伴相处困难,并且不能很快调整自己,从而降低了工作、学习效率,这会加剧这种不良心理反应,造成恶性循环。
一、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2.外在因素
(4)其他因素
3)人际关系紧张。有的人缺乏较好地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人际关系紧张,导致常常产生愤怒、不安、忧虑、失望等不良情绪。
4)突发生活事件。突患重病或其他无法预知的突发性生活事件会给人造成心理上的创伤。
5)长期应激。工作、学习等活动导致人的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并且得不到松弛。比如考试前夕的紧张复习,容易引起生理机能和心理功能平衡的失调。了解以上关于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的内外因素,使我们更加清楚地注意到影响自己的各种不利因素的存在,并能够及时排除或减弱它们对自己的负面影响,从而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一、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2.外在因素
要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意识,经常自查我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如果你出现明显而持续的情绪异常,比如情绪低落、易怒等,同时伴随成绩下滑或睡眠等问题,请寻求心理老师或专业机构的帮助。
二、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心理出现问题是在正常人中常见的一种心理亚健康状态,也就是心理“感冒”。心理问题通常由个人心理素质(如过于好胜、孤僻、敏感等)、生活事件(如工作、学习压力大,被批评、婚恋挫折等)、身体不良状况(如长时间劳累、身体疾病)等因素所引起。它的特点有:
(1)时间短暂。一般在一两周以内能得到缓解。
(2)损害轻微。处于此类状态的人一般都能完成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是感觉到的愉快感小于痛苦感。“很累”“没劲”“不高兴”“应付”是他们常说的词汇。
(3)能自己调整。大部分人通过自我调整,如休息、聊天、运动、钓鱼、旅游、娱乐等放松方式能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小部分人的这种状态如果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则可能发展为心理障碍。
1.心理问题
二、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1.心理问题
二、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1.心理问题
法拉第的身体不适就是比较典型的心理“感冒”,之所以能够很快康复,与其说是医生的高明,不如说是其能够找到病源所在,善于自我调理。
二、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1)不协调性。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与其生理年龄不相称或反应方式与常人不同。例如,成年人表现出幼稚状态(停滞、延迟、退缩),即“老不更事”;青少年出现理性的成人行为(不合理的超前发展),即“少年老成”;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异常(偏离),如“一反常态”“呆若木鸡”等。
(2)针对性。处于此类状态的人往往对障碍对象有强烈的心理反应(包括思维及动作行为),而对非障碍对象可能表现很正常。比如电视剧《欢乐颂》中的安迪,只要有人(无论谁),也无论有意或无意,一提起她的身世或相关话题,就立刻因感到紧张、排斥他人而不能自已。
(3)损害社会功能。当事人不能按常人的标准完成某项(或某几项)社会性活动,如社交恐惧者不能完成社交活动,性心理障碍者难以与异性正常交往。
(4)需求助于心理医生。大部分这类人不能通过自我调整和非专业人员的帮助而解决问题。心理医生的干预是必需的。
2.心理障碍
二、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2.心理障碍
二、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2.心理障碍
二、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1)强烈的心理反应。患者可出现思维判断上的失误,思维敏捷性下降,记忆力下降,头脑有黏滞感、空白感,有强烈的自卑感及痛苦感,精力不济、情绪低落、紧张焦虑、行为失常(如重复动作、动作减少、退缩行为等)、意志减退。
(2)明显的躯体不适。中枢控制系统功能失调可引起所控制的人体各个系统功能失调:食欲不振、腹部胀满、便秘或腹泻、心慌、胸闷、头晕、躯体平衡能力降低(如走路不稳)等。
(3)损害社会功能或自觉痛苦无法摆脱。患者不能或勉强完成其社会活动,缺乏轻松、愉快的体验,痛苦感极为强烈,“哪里都不舒服”“活着不如死了好”往往是他们真实的内心体验。
(4)需要心理治疗。患者一般不能通过自身调整和非专业医生的治疗而康复。心理医生对此类患者的治疗一般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手段。在治疗早期通过情绪调节药物快速调整情绪,中后期结合心理治疗解除心理障碍,并通过心理训练达到社会功能的恢复,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3.心理疾病
二、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3.心理疾病
一个重要的心理规律是,无论多么痛苦的事情,即使你刻意逃避,它总归是在那里。你只有去勇敢地面对它、化解它、超越它,最后才有可能和它达成和解。如果你自己暂时缺乏力量,你可以寻找帮助,寻找亲友的帮助,或寻找专业的帮助。这个过程的确辛苦,但能从被动变为主动,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了。因为只有全然地看见它,深入地觉察它,最后才能温柔地疗愈它。
三、心理健康维护与心理咨询
(1)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即习惯化了的生活活动形式。古罗马的谚语“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体魄”阐释了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健康的体魄得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并给心理健康提供良好的基础。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起居有常,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一日三餐,膳食营养平衡,每天坚持吃早餐;控制体重,让体重指数保持在正常水平;坚持适量运动,在喜欢的运动项目中感受锻炼带来的愉悦。
(2)讲究精神卫生。一是要注意用脑卫生。主要指劳逸结合,有张有弛,避免大脑过度疲劳,特别要保证每天都有充足的睡眠,以使劳累一天的大脑有一个及时而有效的恢复过程。二是要避免或减少心理失调状况的发生。一旦有问题应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以便尽快消除可能发生的心理失调或精神疾患。
1.心理健康维护
三、心理健康维护与心理咨询
1.心理健康维护
三、心理健康维护与心理咨询
(3)增强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及时排除各种不良情绪。每个人都会有不良情绪的产生,没有例外。但不良情绪具有两面性,一面是有利于我们为适应环境的刺激而斗争,提升我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另一面是不良情绪常以强烈的激情状态或持久的恶劣心境出现,容易导致我们的意识模糊、精神颓丧、意志消沉,以及观察力和判断力下降,意志行为受到扰乱。
(4)培养健全的人格。人总是按照既有的人格来观察外界事物,思考问题,产生相应的态度和情绪体验,同时对外界环境刺激采取一定的对应策略及行为反应。健全的人格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评价客观事物,采取恰当的态度,体验正常的情绪,做出合理的行为反应,有效地适应社会生活环境。
(5)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扩大人际交往的范围。与人和谐地交往可以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满足我们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当遇到困难时,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增强我们的信心和力量,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危机发生的可能。
1.心理健康维护
三、心理健康维护与心理咨询
1.心理健康维护
三、心理健康维护与心理咨询
1.心理健康维护
三、心理健康维护与心理咨询
(1)心理咨询的含义。心理咨询是指具有资质的专业人员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给咨询者以启发、指导和帮助的过程。心理咨询可以帮助自感有心理问题的人在认知、情感、行为模式上有所变化,解决其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使其更好地适应环境,改善、保持、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咨询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型:
1)发展心理咨询。在个人成长的各个阶段,比如为了适应新的环境,为了承受工作压力,为了克服性格弱点等所进行的咨询。
2)健康心理咨询。一个精神正常的人,因挫折或其他刺激而产生焦虑、紧张、恐惧、抑郁等情绪问题时所进行的咨询。
2.心理咨询
三、心理健康维护与心理咨询
(2)正确认识心理咨询。现实生活中,常出现这样的情景:当我们迫切需要找一个人倾诉心中的烦恼、不快时,举目四望,思前想后,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对象。或者自己认为没有知心的朋友,或者不愿让别人哪怕是最亲近的人知道自己内心的隐痛,或者不想让父母徒增担忧……
但我们的困惑、忧虑、恐惧、孤独、压抑、失望、悲伤……迫切需要诉说,需要宣泄,需要安抚,需要指导,需要帮助。这种情况下,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咨询热线就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2.心理咨询
三、心理健康维护与心理咨询
2.心理咨询
三、心理健康维护与心理咨询
(2)正确认识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在我国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人们对心理咨询的认识还存在许多偏差和误区。
1)只有心理异常或有心理疾病的人才进行心理咨询。其实,心理咨询关注的大多数是有小问题的正常人,甚至自认为心理很健康的正常人都可以去咨询。
2)只有弱者才进行心理咨询。其实,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中,每个人总会在某些时候、某些方面遭遇某种困惑,哪怕是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也可能会引发某种烦恼。我们需要倾诉、宣泄、排解,这与我们是否“强大”没有关系。
2.心理咨询
三、心理健康维护与心理咨询
(2)正确认识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在我国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人们对心理咨询的认识还存在许多偏差和误区。
3)心理咨询“无用论”。这种观点认为,心理咨询只不过是与人聊天,况且聊的内容、道理谁都明白,谁都会讲,只是事情放在自己身上就不知该怎么办了。咨询几次后没有明显效果,就认为心理咨询也就那么回事,解决不了什么问题,所以心理咨询没什么用处。
4)心理咨询“万能论”。把心理咨询“神秘化”,认为无论什么事都可以通过咨询得到解决,希望从咨询师那里得到“灵丹妙药”,并且“药到病除”,自己却不愿付出更多的努力。心理咨询既不是“无用的”,也不是“万能的”。
心理咨询的本质是心理咨询师“助人自助”,只有双方相互信任、配合默契,才能够达到心理咨询师和咨询者共同的预期。
2.心理咨询
三、心理健康维护与心理咨询
(2)正确认识心理咨询。
2.心理咨询
三、心理健康维护与心理咨询
(2)正确认识心理咨询。
2.心理咨询
三、心理健康维护与心理咨询
(3)心理咨询的方法。如果要去心理咨询,可先问自己两个问题:冷静分析一下,对自己目前的处境满意吗 自己愿意付出一定的代价,尽力在某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己吗
如果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我们才会有强烈的、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师帮助的愿望,才能在心理咨询中,积极主动地敞开心扉,倾吐心声,提供真实情况,和心理咨询师一起谈心、讨论、分析,认清问题的本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按照心理咨询师的建议和要求去落实这个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它需要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方法和技术,按照一定的步骤对咨询者进行引导和帮助。咨询者不能对咨询效果急于求成。
2.心理咨询
三、心理健康维护与心理咨询
(3)心理咨询的方法。有时候心理咨询的效果不好,或者根本没有效果,其可能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咨询者没有按照心理咨询师的要求去做;二是咨询关系不匹配———心理咨询师都有自己的特长,如果咨询的内容不是该心理咨询师所擅长的,咨询效果就不会明显,这时应终止咨询,寻找更为合适、匹配的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者尽可畅所欲言,因为为咨询者“保密”是心理咨询师必须遵守的职业规范,除非心理咨询师事先说明“保密例外”事项,并获得咨询者的同意。
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是心理咨询师与咨询者面对面咨询,这种形式的特点是私密性最强,互动性最好,效果最佳。当然,我们也可以选择网络视频咨询、信函咨询、电话咨询,虽然使用便利,但交流的信息有限,互动性差,效果相对较弱。对此,咨询者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要进行选择。
2.心理咨询
四、敬畏生命,热爱生活
这个世界丰富多彩。生活有什么呢 有探究生命起源的科学,有改变人类生活的各种发明,有伟大的思想巨著,有令人陶醉的音乐,有旖旎动人的自然风光……。生活中有很多的神奇与美好。生活还有什么呢 有琐碎的家长里短,有突如其来的意外,有难以自抑的欲望,有失去至亲的痛苦……。生活中交织着希望和失望,幸运与挫折,快乐和悲伤,求索与艰辛。
有的人在生活中获取力量和尊严,也有人在生活中迷失自己甚至放弃自我。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我们。
1.对生活的热爱
四、敬畏生命,热爱生活
1.对生活的热爱
只有倾注了热爱的事物才显得更有意义。生活的美,正在于我们的投入程度。当你全心全意去投入,自然而然地去感受后,你和这个世界的关系就会变成人生的养料,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充盈、更美好。
四、敬畏生命,热爱生活
(1)生命安全。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对自己的身体安全和心理健康都负有责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交通安全、财物安全、食品安全等关乎我们衣食住行的内容都应有基本的安全意识。在突发状况下,比如疾病、火灾、地震、人身受到侵犯等状况下,如何自救或将损失降为最低,安全技能的学习与训练至关重要。我们要保证生命的存在和安全,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2)生命成长。对生命的认识不仅在于对生命的保护,还在于生命的意义。我们的心灵与身体一样,也在迅速地吸收生活的给养,关乎学习、情绪、社交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建构自己的社会角色,遵守社会秩序,树立个人的道德价值观,增强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理解生活的意义,形成积极的生命观,培养一种独立自主的思想意识,最终使自己能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
2.对生命的敬畏
四、敬畏生命,热爱生活
2.对生命的敬畏
四、敬畏生命,热爱生活
(3)生命的态度与情感。冰心说:“假如生命是乏味的,我怕有来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我今生已是满足了。”生活的颜色取决于我们对待它的态度。热爱生活,关爱生命,不仅是对自己生命的关怀、责任和尊重,还是对他人以及自然界一切生命的关怀、责任和尊重。我们发自内心对于生活的热情和感情,对于生命的尊重和敬畏,驱动着我们自我悦纳和与人为善,激发我们承担命运的勇气和关爱他人的温情。
(4)生命价值。我们的生命有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自然生命来自物质世界,精神生命来自人类历史文化的精神沉淀。在我们的生命过程中,感悟生活,学习成长,让我们经受文化的洗礼,获得精神的愉悦。我们挖掘生命的潜能,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和人生价值,这种内在的有意识的生命所驱动的力量,可以创造生命的精彩和奇迹。
2.对生命的敬畏
四、敬畏生命,热爱生活
2.对生命的敬畏
四、敬畏生命,热爱生活
史铁生淡然了生与死,而且还如此快乐地活着。他改变了自己的思想,最终改变了生命的价值。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史铁生因突发脑出血在北京宣武医院经抢救无效去世。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将捐给需要的患者。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连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的《病隙碎笔》作为2002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等这些普遍性的人生课题。当一些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做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2.对生命的敬畏
四、敬畏生命,热爱生活
作家韩少功这样评价史铁生:他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在漫长的轮椅生涯里至强至尊,一座文学的高峰,其想象力和思辨力一再刷新当代精神的高度,一种千万人心痛的温暖,让人们在瞬息中触摸永恒,在微粒中进入广远,在艰难和痛苦中却打心眼里宽厚地微笑。
什么是生活 诚如米兰·昆德拉所说,“生活是一棵长满可能的树。”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反映我们的人生价值取向。一个心智健康的人应该是富有生活情趣的,珍惜时间,敬畏生命,在生命的每一天里,积极向上,乐此不疲。
2.对生命的敬畏
四、敬畏生命,热爱生活
2.对生命的敬畏
四、敬畏生命,热爱生活
四、敬畏生命,热爱生活(共35张PPT)
心理健康教育(第四版)
第一章 认识心理健康
一天,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便有了自己的一小片心灵。渐渐地,我们长大了。烦恼斟来一杯苦酒:喝吧,尝一尝什么叫作苦恼!喜悦斟来一杯甘露:喝吧,尝一尝什么叫作欢乐!我们有了自己的理想、睿智和力量,畅想着用彩虹和霞光编织的锦绣前程;我们也有了妒忌、自卑和彷徨,感受着欲望和失落编织的情感激荡……终于,我们走进了自己的心灵。在这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我们把自己的心灵和整个社会联结到了一起。我们爱着微笑,爱着真诚,爱着芬芳的花草、清新的微风、柔和的月色,更爱着生命至高无上的价值和尊严。
一、健康与心理健康
说到健康,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身体健康,这也是千百年来人们对健康的基本认识。《辞海》对“健康”是这样定义的:所谓健康,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体质健壮,功能正常,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在其他一些词典里,健康更是被简明扼要地定义为:身体机能处于正常运转状态,没有疾病。“祝您身体健康”是人们经常使用的祝颂语。
一、健康与心理健康
所谓“未病”,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这种状态主要指在医院检查、化验查不出毛病,又自我感觉身体不舒服的情况,比如易疲劳、胃口差、难入睡等。亚健康状态既可以向好的方向转化恢复到健康状态,也能向坏的方向转化发展为各种疾病。扁鹊的大哥高明之处,就在于通过预防性治疗将这种亚健康状态转化恢复到健康状态。在今天,人们主要通过科学的营养、保健和锻炼来预防、减少亚健康状态的发生,从而维护和促进身体健康。
是不是我们的身体从不生病,体质的各项指标都达到了国家标准,也没有亚健康状况,就一定是健康的呢 过去,我们可以做出“肯定”的回答,但随着现代健康科学的发展,现在这个答案就不再是“肯定”的了。早在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时就在它的宪章中对健康做了如下表述:“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圆满状态,而不仅仅指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一、健康与心理健康
这个表述在当代已经得到了各国政府和民众的普遍认可和重视。这个表述将健康的内涵从生理层面扩展到心理层面和社会层面———只有在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都没有问题,并且这两个层面能协同一体地促进一个人积极适应社会生活,这样的状态才算是健康的。
那么,什么是心理 什么样的状态才算是心理健康呢
首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或者性格,如有人活泼好动,有人安静内敛;其次,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态度和情感,如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最后,我们每个人面对某人、某事或某物都会有一个因认知的变化而出现情绪变化的过程,如乐极生悲、爱而生恨。上述三个方面的综合称为心理。
心理依附于感官和大脑。如果眼睛、耳朵、鼻子、皮肤等感觉器官接收到外部信息,大脑会对之做出认识和反应。如果这种认识和反应是正确的、积极的,并能带给我们持续的愉悦,使我们能良好地适应环境、参与社会活动,那我们的心理状态就是健康的。
一、健康与心理健康
当然,对于心理健康还有许多的解释:有的认为是人们对环境能高效愉快地适应;有的认为是一种积极、丰富而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适应良好,具有生命活力,能充分发展其身心潜能;有的认为心理健康表现为积极性、创造性和人格统一性,有行动热情和良好的社会适应力。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健康的心理状态表现为能够充分促进个人发挥最大潜能,能妥善地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综上所述,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具有以下特点: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良好;在学习、工作和各种社会活动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有效率;愉悦感、幸福感很强。
一、健康与心理健康
一、健康与心理健康
张桂梅校长用她的初心和信仰谱写了贫困山区女生教育的华章,她的身体健康状况并不理想,但她的心理健康状况却始终处于一种“圆满”的状态,犹如一盏明灯,激励影响着这些女孩,在人生的道路上,全力以赴,奔赴前程。
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身体健康又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使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某些生理功能而引起疾病,即所谓“积郁成疾”。而对于很多心理状态不够稳定甚至是不太健康的人来说,生理缺陷、疾病,特别是痼疾,往往会使其产生烦恼、焦躁、忧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导致各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乃至病态。反之,即便有严重的生理疾病,健康的心理也能使之乐观坚强地面对生活,甚至获得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功。
一、健康与心理健康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绝对的心理健康状态是不存在的。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绝大多数人都处在比较健康和不健康之间,而且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动态变化的。也就是说,人的心理状况既可以从相对比较健康变得健康,又可以从相对健康变得不那么健康、亚健康,甚至不健康。因此,我们需要掌握心理健康的一般规律,通过自身的努力来维护和促进我们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人并非没有痛苦和烦恼,即便像张桂梅、霍金这样拥有极其强大心理能力的人,只是他们能适时地从痛苦和烦恼中解脱出来,积极地寻求改变不利现状的途径。他们能够深切领悟人生冲突的严峻性和不可回避性,也能深刻体察人性和世事的是非善恶。他们善于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而绝不会从狭隘自我的角度去钻牛角尖。他们善于利用各种资源不断地充实自己,既积极进取、创造价值,也善于享受美好的人生。
但是,所有人都拥有像张桂梅、霍金那样的健康心理素质是不现实的。所以,经过对无数普通人健康状态的研究,心理学家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准,目的是希望我们能够对照它,时常有意识地对自己有偏差的行为或状态进行调整,从而改善心理状态、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智力指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判断力和想象力。拥有正常的智力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这是从事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我们能够胜任学习及工作、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适应周围环境变化的心理保证。比如,在课堂上能否专注听讲并积极思考,能否就某一个科学原理的应用举一反三。
每个人的学习成绩是不一样的,但学习成绩不能和智商画等号。一方面是因为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非常多,如兴趣、奖惩、环境等;另一方面是因为智力具有多元的指向性,比如,有的人智力更多倾向于空间想象,有的人倾向于逻辑思维,有的人倾向于语言或音乐,有的人倾向于自然探索,有的人倾向于人际关系或生存智慧。拥有正常智力的人都会充分运用自己的智力特长,在自己喜欢的领域积极进取,并乐在其中。
1.智力水平正常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情绪指我们在受到某种刺激时产生的一种身心变化的状态,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觉知和体验。情绪的表现形态非常多,主要包括喜、怒、哀、乐等几种。
情绪稳定乐观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喜怒无常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心理健康者的情绪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适时恰当,总体情绪倾向于愉快乐观,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换句话说,一个人难免会因为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而神情沮丧,心理健康的人能很快走出来;反之,则会使自己长期悲观、消极。由于心理发展不够成熟,青年学生的情绪波动相对较大是正常的,但如果经常处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或者“怒发冲冠”“忧思难忘”的非常规状态,那就说明我们的心理素质可能存在某种缺陷。
2.情绪稳定乐观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支配与调节自己的行为,尤其是在遭遇挫折、困难时依然能坚持奋斗的心理过程。一个人在顺境中,意志的力量和作用表现得并不明显,但身处逆境时,就需要坚强的意志力来控制自己的行为。
心理学家认为,意志是每个人内心的最高“领袖”。因为意志是我们从事各种行为的“命令”发布者和监督者,当这些“命令”被完全执行时,就意味着我们拥有了强大的自制力。这种能力能保证行为和思想协调统一,保证行为方式与所承担的责任高度一致,保证我们在行为过程中能承受各种压力和磨难。
3.意志品质坚定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3.意志品质坚定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3.意志品质坚定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周汝昌用一生的时间朝着心中的圣殿稳步前行,在意志的引领下,他一次次拨开云雾,在学术道路上坚定探索,在收获生命春天的同时,也收获了一路的风景。当我们心怀目标或者梦想时,如果没有坚强意志力的保证,一切就都是幻想。诚如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可见,意志力是多么重要。心理学家通过科学手段也说明了意志力的强弱是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健康到什么程度的核心标尺。
3.意志品质坚定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维系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心理健康的人通常表现如下:一是乐于交往、善于交往;二是在交往中能保持独立的自我,有自知之明,举止得当;三是在交往中能真诚待人,能深刻体悟到友爱与理解的重要;四是能客观评价他人,懂得欣赏他人,尊重他人的权益和意见;五是积极态度(如热情、坦诚、尊重等)远多于消极态度(如忌妒、冷漠、猜忌等);六是在处理人际冲突时能够有效控制内心的冲动,耐心倾听不同的声音,三思而行,择善而动。
4.人际关系和谐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当一个人受到外部某事、某物或者某人的刺激时,就会以某种方式做出行为上的反应。面对相同的刺激,人与人之间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比如,有人反应强烈,有人反应平和,有人反应麻木,有人反应敏感,有人反应迟钝,有人反应激烈。心理健康的人的反应是适度的,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行为反应与特定的社会环境协调,比如讨论会上自己的观点受到质疑乃至反驳时,不生气,不争执,更不会反唇相讥。二是行为反应与年龄协调,比如面对老师不合理的呵斥,小学生会害怕、逃避,中学生会委屈、诉说,大学生会思考、申辩。三是行为反应与自己的角色身份协调,比如,小孩子受了委屈可以对父母耍耍小性子、撒撒娇,但对老师就不可以这样了。四是行为反应与所受刺激的强度协调,比如面对同学无恶意的调侃,可以一笑了之;对来自同学的恶意挑衅,则可以据理回应,以柔克刚。
5.行为反应适度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行为反应是否适度,是衡量心理健康与否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我们可能会遇到非常喜欢猜忌的人,这样的人只要看到有人在议论什么,就会认为是在说自己的坏话,就忍不住上去理论,甚至谩骂。这种行为反应显然是非常过分的,是异常的。反之,有的人对外部刺激的行为反应极为木然,即便你指着鼻子骂他,他也若无其事、无动于衷,这同样是不正常的。清代小说《儒林外史》讲到老儒生范进听说自己考中举人便不能自已,疯疯癫癫地跑到大街上,直到被丈人狠狠地打了一个耳光才清醒过来。这是因为长期科举考试失败的打击,范进的心理已经处于病态,导致了他的失常反应。
当然,一个人的行为反应是否适度,不能看他一时一事的反应状态,对暂时的、偶发的激烈情绪反应不能盲目地诊断为疾病。比如,一个人在专注于重要工作的情况下,突然响起的电话铃声会让他受到惊吓,甚至愤怒地将电话机摔掉。一个身患重病的人无意听到医生谈论他人病情的危重后果,就会联想到自己,进而产生绝望的情绪甚至歇斯底里。当情绪恢复平静、疾病得到治愈时,这种暂时性的异常行为反应自然会消失。但上述异常行为反应经常出现,则表明心理可能出现了某种问题。
5.行为反应适度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所谓悦纳自己是指一个人相信自己的存在价值,认同自己的能力特质,并在行为上表现出一种与环境和他人积极互动的心理状态。通俗地说,就是能够愉悦地接纳自己,包括接纳自己的某些缺陷,并能不断地进行自我激励,使自己的人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心理健康的人通常既有自知之明,又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在接受自己、欣赏自己的前提下不断完善自己。能够悦纳自己的人,能客观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也了解自己的性格、能力、兴趣、爱好、情绪、动机等,就能在生活实践中加强心理修养。相反,妄自尊大、目空一切的人,妄自菲薄、沮丧自卑的人,孤芳自赏、顾影自怜的人都不是心理健康意义上的悦纳自己的人。
6.能够悦纳自己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社会适应是指一个人为了更好地生存,能够在心理、生理以及行为等方面对所处社会环境进行匹配性改变,“入乡随俗”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当我们突然处于一个全新的环境时,大都会面临诸多新的挑战,这时,心理健康的人往往能较快地在新的环境中找到新的关注点和生长点并且努力适应;当社会环境出现一些对自己来说是不利的负面变化时,心理健康的人会不断调整自己对现实的期待和态度,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目标和行为方式,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言行和心理状态与社会环境保持协调。
7.社会适应良好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7.社会适应良好
三、心理健康的意义
人的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是密切相关、相互依存的,不存在无生理活动的心理活动,也不存在无心理活动的生理活动。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而心理健康反过来又能促进生理健康。研究表明,人体内有一种最能促进身体健康的力量,就是良好的情绪。一个人如果善于调节情绪,经常保持心情愉快,可以达到未雨绸缪、无病防病、有病易治的效果。医学家们也发现,有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和不良的心理因素有关。例如,神经性皮炎、消化性溃疡、失眠症等。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身与心之间连接要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保证
三、心理健康的意义
1.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保证
三、心理健康的意义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面对现实,对未来充满希望,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能够脚踏实地,不做不切实际的幻想;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能正确认识并积极调节自己的行为反应。反之,如果心理不够健康甚至有一定的心理障碍,不但会影响我们对社会道德规则的认识,还容易受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形成不良的价值判断标准和行为方式。比如,一些攀比、妒忌心理较强的同学,就容易排斥、中伤、挑衅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强的同学,以显示自己的“存在”和“强大”;而一些自傲或自卑心理较强的同学,则容易远离集体、漠视他人、处事极端。极少数心理状态很不健康的人,甚至会无视道德规则,严重的还会走上犯罪道路。
2.心理健康影响着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三、心理健康的意义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说:“如果没有心灵的健全,智慧就难以表现,文化无从施展,力量不能战斗,财富变成废物,知识也无法利用。”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对我们青少年学生来说,心理健康就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心理健康的人,对事物都会有敏锐的观察、判断能力,能客观地做出正确选择,并付诸行动;对经历过的事物,有良好的记忆,能不断扩大和积累经验;能掌握事物的本质,并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形成对事物和工作积极的态度和丰富、深厚的情感,从而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些人虽身患疾病或身体有缺陷,但他们的心理是健康的,因此能坦然接受命运的挑战,甚至能取得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
3.心理健康能积极提升学习、工作、生活的质量和效率
三、心理健康的意义
3.心理健康能积极提升学习、工作、生活的质量和效率
三、心理健康的意义
在命运的磨难面前,展露脆弱还是坚强,张海迪给了我们答案。在病痛的折磨中,她从来没有失去过希望,做到了连许多正常人都无法做到的事情。人之所以强,首先是相信自己强。那些拥有强大的内心并努力奋斗的人,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前进,即使身处绝境,同样坦然面对,矢志前行。
3.心理健康能积极提升学习、工作、生活的质量和效率
三、心理健康的意义
《荀子·富国》说:“人之生不能无群。”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作为社会的一员而存在的,不可能没有人际交往。人在交往过程中,必须相互协作,相互支持,相互关照,这就需要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人,往往都能获得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而心理问题较多的人的人际关系就不会那么和谐,矛盾也就不可避免,有时甚至难以调和。
我国心理学学者易法建等,就高中阶段学生“人际排斥”因素对853名高中生做了调查,结果发现,导致人际排斥的主要原因依次是:性格不好,兴趣、想法不同,道德品质差,自傲、不合群。黄希庭等学者在专门研究了所谓“嫌弃型”学生后,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表1-1是一个55人的班级对“嫌弃型”学生人格品质的评价表,百分比显示了这些品质令人讨厌的程度。
4.心理健康程度制约着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
三、心理健康的意义
4.心理健康程度制约着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
三、心理健康的意义
以上所列举的一系列人格品质,绝大多数是由于心理问题导致的。由此可知,心理健康与人际关系有着不可分割、千丝万缕的天然联系。我们可以对照上表做一个自我评估,努力远离表内所列的不良人格品质,争做一个被人接受和喜欢的人。
4.心理健康程度制约着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