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二节培养人格魅力(课件)2023-2024学年中职高二《心理健康教育(第四版)》(劳动版)同步教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章 第二节培养人格魅力(课件)2023-2024学年中职高二《心理健康教育(第四版)》(劳动版)同步教学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心理健康教育(第四版)
第六章 塑造健全人格
人格,是个体身上最具色彩的闪光点。具有伟大人格的人,在历史长河中,有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于田园的陶渊明,有令人尊敬和爱戴的新中国总理周恩来,有在漫长的轮椅生涯里自强自尊的作家史铁生……人格是精神,是信念,是内心的强大,更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古语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这种让人心悦诚服的东西,正是人格的力量。无数先贤和身边的榜样,他们砥砺人格,成就了自己大格局的人生。
一、认识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是指一个人在态度、情绪、意志、品质等方面具有的能吸引人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积极向上的、正面的、温暖的和有价值的。简言之,人格魅力是一种人品、能力、情感的综合体现。
我们每一个个体,不仅是自然人,更是社会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形态和组织结构中,我们不是孤立的存在,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
在态度、情绪、意志、品质等方面拥有优秀特质的人,往往是群体中具有人格魅力的人。
一、认识人格魅力
二、人格魅力的社会要素
人格健全的人一般都同别人有良好的交往和融洽的关系。尤其在团队中,他们可以很好地理解别人,包容别人的不足和缺陷,能够对别人表示同情,具有给别人以温暖、关怀和爱的能力。一个人如果长期缺乏与人的积极合作,就很难建立稳定良好的人际关系,无法发挥自己作为团队成员的应有价值,严重的会成为“嫌弃型”团队成员,这将直接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及健康人格的养成。
1.合作
二、人格魅力的社会要素
共情是指能设身处地地体验他人的处境,对他人的情绪情感具备感受力和理解力。在与他人交流时,能进入对方的精神境界,感受对方的内心世界,能将心比心地体谅对方,并对对方的感情做出恰当的反应。共情的意义主要有:
(1)共情可以使对方感到自己被接纳、被理解和被尊重,从而产生一种愉快、满足感,有助于双方进一步沟通。
(2)共情可以促进对方自我表达、自我探索,从而达到更多、更深的沟通。
(3)共情可以使人更准确地察觉和理解另一个人的思想和感情。
(4)共情有助于发展爱心、利他、宽容、合作、尊重、善解人意等人格品质。
共情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人格修养的过程,需要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只要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共情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和完善。
2.共情
二、人格魅力的社会要素
真诚是一种优异的人格品质,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真实。自己对他人或事情的看法,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应该是真实的。
(2)诚恳。自己的态度能让对方体会到是真心替他着想。
(3)重视。不管自己的看法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都要让对方体会到对他的重视,并且是发自内心的。真诚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情感,因此具有极强的感召力。
3.真诚
二、人格魅力的社会要素
自信是健康人格的核心要素和一个人成功的源泉。一个充满自信的人,常常表现出乐观进取、勇于奋斗、不向困难折腰的精神;在他的身上充满着活力、亲和力;对于别人的批评,他能够坦然接受与面对。
自信的人能够了解自身的需求,懂得肯定并欣赏自己。同时,也更会欣赏他人,成语“惺惺相惜”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自信的人能够清楚、直接、坦诚、适当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态度和想法;能够对自己的生活与选择负责,不盲从、不怨天尤人;能够积极乐观地对待周围的事物,并在需要做出决策的时候,能够以适度的应激水平,以正常的心智能力果断独立决策,从而引领或者促进问题的正确解决。
4.自信
二、人格魅力的社会要素
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在性格上有许多共同的特征,主要有:
(1)探索性。探索性的具体表现是“喜欢探索未知世界”“喜欢琢磨各种事”“专拣硬骨头啃,嫌容易的没意思”。
(2)独立性。独立性的具体表现是“总是有与众不同的见解”“不管别人怎么想和反对,也要明确说出自己的意见”等。
(3)灵活性。具有灵活性的人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容易接受新事物,具有较好的开放性、宽容性,爱好广泛,具体表现是“能很快适应新情况”“闻过则改”等。
(4)坚韧性。这是一种精神上的耐久力。顽强、执着、热情、努力,有献身精神、毅力、忍耐性等,具体表现是“一旦开始就非干到最后不放手”“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等。
5.创新精神
三、提升人格魅力的路径
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培养和提升我们的气质。
1.人格魅力来自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提升人格魅力的路径
人格魅力产生于我们的社会交往。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和他人联系时常常感受到情感或心理上的相互吸引,这种联系让我们感到温暖,增添勇气,感受快乐。
有些人与我们或许只有一面之缘,却能引起我们的注意,让我们感到喜悦,并发自内心的欣赏。是什么打动了我们呢 是他的人格魅力。这种魅力,可能是在他的微笑里,也可能是在他待人接物的言谈举止里。他的存在给予我们一个感受或印象,即他是受人喜欢的,他的身上具有令人尊敬的、让人喜悦的特质。这种特质吸引我们与他接近,与他交往,甚至成为朋友。
2.人格魅力来自得体的人际交往
三、提升人格魅力的路径
2.人格魅力来自得体的人际交往
三、提升人格魅力的路径
朱张二人虽地位悬殊,但心灵相通,双方不因权重而献媚,不因位高而倨傲。他们的相互吸引来自对彼此品格和气节的敬重,虽无承诺,情义在心中,虽无誓言,肝胆存天地,而成就他们动人关系的是人格魅力。
2.人格魅力来自得体的人际交往
三、提升人格魅力的路径
我们的魅力来自自身所拥有的“钻石”宝藏,这些宝藏需要我们去挖掘和开拓,将自己的闪光之处放大一些,我们的自信就能增多一些。只要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真诚地投入自我完善,那么,我们的本领可以增长,心胸可以更加开阔,见识可以无限丰富,气质可以大大提升。自信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自信让我们变得魅力无限。
心理学上的杜根定律指出,强者未必是胜利者,而胜利迟早都属于有信心的人。自信是激励自己为达到所希望目标的积极态度,有信心的人从内心认定自己能行,就会形成奋斗的无穷动力,克服万难,无所畏惧,最终实现自我超越。
在生活中,我们找到自身隐藏的优点,并将其放大,不断建立自信,在目标的指引下,付出辛劳,获得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会让我们更有效率地投入学习和工作,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激情、更有意义,这是我们外貌之外的更持久的魅力。
3.人格魅力来自自信的力量
三、提升人格魅力的路径
培根曾说,利人的品德我认为就是善。在性格中具有这种天然倾向的人,就是“仁者”,这是人类的一切精神和道德品格中最伟大的一种。一个人拥有诸如善良的卓越的品格,会形成魅力并受人尊重。
4.人格魅力来自品德的力量
三、提升人格魅力的路径
4.人格魅力来自品德的力量
三、提升人格魅力的路径
4.人格魅力来自品德的力量
三、提升人格魅力的路径
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让我们无论身处何处,即使处于人生困境或低谷,都有来自内心的强大力量,克服困难,坚持不懈,迎接希望和光明。
5.人格魅力来自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
三、提升人格魅力的路径
5.人格魅力来自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
三、提升人格魅力的路径
5.人格魅力来自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
三、提升人格魅力的路径
试飞员驾驶的是尚未定型的飞机,每一次试飞都是在“试错”。在这个危机四伏的岗位上,经过一次又一次风险的考验,李中华早已变得浑身是胆。在赢得了与死神掰手腕的竞赛后,他的脸上洋溢着亲切平和的笑容,浑身上下依然透着干练,这让我们感受到了无畏的、勇敢坚毅的人格魅力。
5.人格魅力来自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
三、提升人格魅力的路径
5.人格魅力来自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共23张PPT)
心理健康教育(第四版)
第六章 塑造健全人格
人格,是个体身上最具色彩的闪光点。具有伟大人格的人,在历史长河中,有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于田园的陶渊明,有令人尊敬和爱戴的新中国总理周恩来,有在漫长的轮椅生涯里自强自尊的作家史铁生……人格是精神,是信念,是内心的强大,更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古语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这种让人心悦诚服的东西,正是人格的力量。无数先贤和身边的榜样,他们砥砺人格,成就了自己大格局的人生。
一、什么是人格
从人格心理学的角度说,人格也叫“个性”,有时也叫“品格”,是人在社会舞台上用自己的行为表现出来的不同于他人的一种“角色”,或者说,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基本的精神面貌。所以,人格又被心理学家比喻成戴在脸上的“面具”或穿在身上的“制服”。
一个人的人格,如果没有遇到特别重大的刺激,一般在16~18岁时基本形成,以后就是不断调整、修补和完善了。
人格还有名誉、价值、道德品质及其他各种社会含义。我们有时会听人说:“你放心,这件事情我用人格担保,一定能做好。”这里的“人格”更多地指一个人的名誉和价值观。
在某种情境下有人会气愤地说:“这是对我人格的污辱!”这里的“人格”又属于法律范畴,专指法律赋予每个人的精神尊严。
我们也会在某种场合赞美某人很有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能吸引人的力量。具有人格魅力的人,一定是受到别人接纳、欢迎,并且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对他人产生影响的人。这样的人,其人格不但健康,而且高尚。
一、什么是人格
这个故事生动地向我们说明,在人的素质结构中,人格起着近乎决定性作用,因为人与人之间最后的差别就在于人格。
马克思说,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在社会群体中,人之所以区别于人,本质的差别就在于人格特质的不同。
二、人格的构成
(1)气质的四种类型。现代人格心理学沿用了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体液说提出的四种典型气质类型,即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
1)胆汁质。其神经过程的特点是强但不平衡。这种类型的人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能忍受强刺激,能坚持长时间工作而不知疲劳,显得精力旺盛、行为外向、直爽热情、情绪兴奋,但心境变化剧烈,脾气暴躁,难以克制自我。
2)多血质。其神经过程的特点是强、平衡且灵活。这种类型的人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活泼好动、言行敏捷、反应迅速、行为外向,容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容易接受新事物,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兴趣多变,情绪不够稳定。
1.气质
二、人格的构成
(1)气质的四种类型
3)黏液质。其神经过程的特点是强、平衡但不灵活。这种类型的人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反应快,情绪兴奋性低但平衡;举止平和,行为内向;做事有条不紊,但容易循规蹈矩;注意力容易集中,稳定性强;不善言谈,交际适度。
4)抑郁质。其神经过程的特点是弱,而且兴奋过程更弱。这种类型的人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多疑多虑,内心体验深刻,行为极端内向;敏感,机智,注意细节;胆小孤僻,情绪的兴奋性弱,爱独处,不爱交往;做事认真、仔细,动作迟缓,防御反应明显。
1.气质
二、人格的构成
1.气质
二、人格的构成
(2)气质的特点。上述是较为典型的四种气质类型的外在表现,但真正属于这四种气质类型的人并不太多,大多数人是中间型或混合型的。生活中,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客观科学地看待气质类型。
1)气质具有稳定性和可塑性。正所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建立在人的神经过程特点基础上的气质类型受先天因素影响,所以遗传因素相同或相近的人在气质类型上比较相似。若没有重大极端事件的影响,人的气质类型相对稳定。即使被影响后,如果条件合适,原来的心理面貌也会得到恢复。同时,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会潜移默化地在我们的先天基础上塑造气质,正如“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与常练芭蕾舞的人举手投足显出优雅气质的道理一样。
1.气质
二、人格的构成
(2)气质的特点。上述是较为典型的四种气质类型的外在表现,但真正属于这四种气质类型的人并不太多,大多数人是中间型或混合型的。生活中,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客观科学地看待气质类型。
2)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不同气质类型的人都会有各自擅长的、适宜的工作。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每种气质类型既有优点又有各自的局限性。所以,生活中自觉发扬特定气质的积极方面,努力克服其中的消极方面,发挥自己的特长,就能在某个领域取得自己的成就。
3)气质类型能够影响工作效率。不同社会实践领域的工作对人的要求是不同的,我们在选择工作的时候,要考虑自己的气质类型对于工作的适宜性。比如,多血质的人可以从事环境多变或与人交往的工作,但难以从事较为单调、需要持久耐心的工作。抑郁质的人适合从事长期稳定的、细致的、研究性的工作,但在人际交往方面就显得有些困难。
1.气质
二、人格的构成
(2)气质的特点。上述是较为典型的四种气质类型的外在表现,但真正属于这四种气质类型的人并不太多,大多数人是中间型或混合型的。生活中,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客观科学地看待气质类型。
4)气质类型对人的性格特征形成的影响。气质类型对于个体性格的形成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比如,胆汁质的人容易形成果断、勇敢、热情的性格特征,但却不容易形成克制、容忍的性格;多血质的人容易形成机智、开朗的性格特征,但不容易形成细致、耐心的性格特征。
5)气质类型影响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对于环境的适应方式各有不同。比如,多血质的人机智灵敏,常用巧妙的办法应付环境的变化;黏液质的人则常用忍耐的方式;胆汁质的人在不利环境下常会发生攻击性行为;抑郁质的人敏感多虑,他们被动地适应环境,常常感到伤害和挫折。一般说来,气质类型极端的人的情绪兴奋性太强或太弱,适应环境的能力比较差,容易使身体健康受到影响。
1.气质
二、人格的构成
(3)气质的完善。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气质的类型取决于遗传,因此相对于主要靠后天形成的性格而言相对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可改变。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说某人很有气质,说的就是气质所表现出来的社会特征。因此,只要我们在社会活动中,注重提升和强化自己的内在气质,抑制和克服气质成分中的不良因素,就能够完善我们的气质构成,也就能够为我们的健全人格奠定坚实的基础。
1.气质
二、人格的构成
(1)性格的定义。性格是表现在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我们对现实的态度表现在生活中的我们追求什么、在意什么或者否定什么、拒绝什么,这些态度决定了我们做或不做哪些事情,以及怎样去做的行为方式。
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决定了他的行为方式,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又体现了他对现实的态度。比如,我们对工作或学习的敬畏之心就是我们的态度,这样的态度决定了我们在学习或工作过程中采取的认真勤学、一丝不苟的行为方式。简言之,态度决定行为,行为的好坏反映我们对现实的态度。
性格不同于气质。气质更多地体现人格的生物属性,性格则更多地体现人格的社会属性。比如,一个人是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还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表现了这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态度特征,有明显的社会道德评价的意义,直接反映了此人的道德风貌。因此,个体之间人格差异的核心是性格的差异。
2.性格
二、人格的构成
(2)性格的结构。一般情况下,我们分析一个人的性格,主要考察其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理智特征等。
1)态度特征,是指一个人如何处理社会各方面关系的性格特征。比如,对集体的热爱、对工作的热情、对劳动的负责、对学习的认真、对他人的诚恳等。
2)意志特征,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自觉地进行调节的特征。比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自觉性、实现目标的坚韧性、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等。
3)情绪特征,是指一个人的情绪对其活动的影响,以及对自身情绪的控制能力。比如,我们善于控制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状态,情绪稳定而平和。
2.性格
二、人格的构成
(2)性格的结构。一般情况下,我们分析一个人的性格,主要考察其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理智特征等。
4)理智特征,是指一个人在认知活动中的性格特征,表现在认知的独立性、想象的现实性和思维活动的精确性三个方面。比如,我们乐于观察、善于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观点,这是独立性的表现;生活中有人爱幻想、有人求务实;有人看问题能全面分析,有人则可能仅仅从某个方面看问题等。
性格的这几方面特征彼此关联、互相影响并有机地组成了一个整体。其中,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核心,对社会、对集体的态度又是最为重要的态度。一个对社会、对集体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对学习或工作一定是刻苦敬业的,对他人是热情诚恳的,对自己是严格要求的。因此,在分析一个人的性格时,抓住他性格的主要特征,也就可以由此预见他在其他方面的性格特征。
当然,如果要全面了解一个人的性格特征,需要结合不同场合的行为表现综合考察。好比“侠骨柔情”说的就是一个人在不同场合表现的不同性格特征,体现了性格的丰富性。
2.性格
二、人格的构成
(3)性格的分类。根据性格的倾向性,有人把性格分为内向型、外向型和中间型三类。内向型的人处世谨慎,思维缜密,不喜交际;外向型的人活泼开朗,善于交际,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中间型的人则介于两者之间。
按照人的独立性程度,有人把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两类。独立型的人办事果敢,具有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易受外来事物的干扰,应激能力强;顺从型的人独立性较弱,易受环境的干扰,应激能力相对较弱。
也有人将性格分为意志型、情绪型、理智型。情绪型的人通常易受情绪左右;意志型的人自制力较强;理智型的人处世冷静,以理智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由于性格结构的复杂性,人的性格类型多种多样,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性格特征都是多种类型的复合,只是其中的某些特征比较明显罢了。
我们现在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有哪些优势 有哪些缺点 这是我们需要自我认知以及在生活实践中特别关注的。人的性格主要是在后天形成的,是可以培养和改变的。一般来说,幼儿阶段是性格的雏形期,小学阶段是性格的构成期,中学阶段是性格的发展期,青年时期是性格的塑造期,到了成年期性格才渐趋稳定。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注重培养和塑造良好的性格特征,这对于我们养成健全的人格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2.性格
二、人格的构成
2.性格
二、人格的构成
2.性格
三、健全人格的标准
不同学派的心理学家对健全人格的探讨大都从人的认知水准、情绪调控、意志品质和行为表现的角度来评判。下列是公认的人格健全的心理特质:
(1)幸福感,这是最有价值的特质;
(2)和谐,包括内部心理和谐发展及与环境的和谐;
(3)有自尊感;
(4)个人的成长,即潜能的发挥;
(5)个人的成熟;
(6)与环境保持良好接触;
(7)在环境中保持有效适应;
(8)在环境中保持相对独立。
1.健全人格的心理特征
三、健全人格的标准
健全人格是各种人格特征的结合,综合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1)内部心理和谐发展。人格健全者的需要和动机、兴趣和爱好、智慧和才能、人生观和价值观、理想和信念、性格和气质都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他们的内心协调一致,言行统一,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客观要求,是否符合社会道德准则,能及时调整个体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失去人格内在统一性,就会出现认知扭曲、情绪失控、行为变态等问题。
2.健全人格的标准
三、健全人格的标准
健全人格是各种人格特征的结合,综合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2)能够正确处理和发展人际关系。人格健全者应能准确地从别人的言语、行为中体察对方的思想、愿望和感受,了解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而且,他对别人的了解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而不是主观臆测。此外,他对人的态度特征和人际交往技能应有助于建立适宜的人际关系。这样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显示出自尊和被他人尊重、理解和信任、同情和善良等优良品质。很难想象那些嫉妒心很强的人能在互惠的基础上与人合作,傲慢自大的人绝不会虚心地倾听别人的意见。人格健全者,在日常交往中既不随波逐流,也不孤芳自赏,能够使自己的行为与朋友、同事、同学协调一致。
(3)能有效运用智慧和能力并获得成功。人格健全者能在学习、工作中被强烈的创造动机和热情所推动,并且与他们的能力有效结合起来,从而使他们勇于创造,善于创造,经常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建树。成功又为他们带来满足和喜悦,并形成新的动机和兴趣,使他们能够得到良性发展。
2.健全人格的标准(共38张PPT)
心理健康教育(第四版)
第七章 促进同伴交往
一位哲人说过:“没有交往能力的人,就像陆地上的船,永远到不了人生的大海。”我们的成长,都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的。在我们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伙伴。我们的童年,父母是我们最初的伙伴;学生时代,同学是我们最温暖的伙伴;成家后,爱人是我们最长情的伴侣。交往的过程,就是心理交汇的过程,这个过程给予我们力量,赋予我们美好。处于青春期的我们,随着认知能力的逐渐成熟,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渐渐减少,与同伴交往的时间越来越多。我们接触到一个更大的、全新的、更丰富的同伴群体,相互之间在语言、时尚、兴趣、活动、爱好、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共同之处,我们更容易认可并理解彼此。与同伴的亲密交往可以发展为友谊,也会因为异性之间的相互吸引而成为恋人。伴随着内心成长的需求,一切清纯美好的亲密交往,都会让我们内心充盈,精神愉悦,携手走过一段美丽的青春,而由此形成的交往能力则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一、友谊
友谊可以被定义为从相互关联和陪伴的基本需求出发,两人或多人之间因相互吸引而形成的情感依恋。友谊以亲密为核心成分,亲密性也就成为衡量友谊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心理学家罗杰斯对这种亲密性做了三点概括:
(1)能够向朋友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内心秘密。
(2)对朋友充分信任,确信其“自我表白”将被朋友所尊重,不会被轻易外泄或用以反对自己。
(3)限于被特殊评价的友谊关系中,即限于少数的密友或知己之间。
1.什么是友谊
一、友谊
心理学家塞尔曼认为,儿童和青少年的友谊按以下五个阶段发展:
第一阶段(3~7岁):没有形成友谊概念,儿童之间因为共同的活动或玩具而在一起,只是短暂的游戏同伴关系。
第二阶段(4~9岁):单向帮助阶段,这个时期的儿童要求朋友能够服从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如果顺从自己的就是朋友,否则就不是朋友。
第三阶段(6~12岁):双向帮助阶段,但属于不能共患难的阶段。儿童对友谊的交互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仍然具有明显的功利性特点。
第四阶段(9~15岁):亲密的共享阶段,认为朋友之间可以互相分享,朋友之间能保持信任和忠诚,甘苦与共。
第五阶段(15岁以后):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是自主相互依赖的友谊阶段。本阶段以双方互相提供心理支持和精神力量、互相获得自我的身份为特征。
2.友谊的发生
一、友谊
友谊的发生不仅仅在于接触的频率,更在于交往的质量。亲密交谈、积极倾听和自我暴露,对于友谊的发生有积极的作用。
(1)亲密交谈。很多时候,我们与大多数人保持友好关系,但只与信任的几个好友分享内心的深刻感受和情绪。我们愿意向朋友倾诉近阶段的人际矛盾,告诉他最近发生的一件窝火的或让人感到难受的事,对方都能理解和接受我们的情绪和感受,并能照顾我们以及回应我们的需求。
2.友谊的发生
一、友谊
友谊的发生不仅仅在于接触的频率,更在于交往的质量。亲密交谈、积极倾听和自我暴露,对于友谊的发生有积极的作用。
(2)积极倾听。朋友之间能够互相帮助、关心、支持和理解,那些给予我们安慰和建议的人们被称为我们的社会支持,他们包括家人、老师、同学和其他一些人。在遇到困惑或困难的时候,我们大都会求助于朋友。有时候,一个普通朋友变为亲密朋友仅仅是因为这个人充满同情地倾听了我们的一些个人问题。作为一个忠实的倾听者,他不会像父母那样批评我们,而是给予支持、理解和认可,这是发展成为亲密朋友的情感基础。
(3)自我暴露。随着交往的深入,对朋友的私密信息了解得越来越多,这种与他人分享私人信息和内心感受的过程就是一种心理学上所谓的自我暴露。自我暴露可以是一种使我们与特定他人接近的方法,因为更广泛、更深入的暴露和交流可以加深彼此的了解,同时预示着我们对朋友的承诺和信任。
2.友谊的发生
一、友谊
2.友谊的发生
一、友谊
(1)心理发展的需要。对于亲密朋友的需要在青春期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情感的独立、满足和支持更多从亲密朋友处获得。这个时期的我们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发展迅速,外貌、身材等方面的变化影响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和价值判断,也影响同性或异性对我们的看法,自我的认同与他人的肯定促进我们的自尊及自我概念的形成。而自尊促进友好同伴关系及友谊的质量和稳定性。
(2)朋友的选择性。青春期的友谊有两个最明显的特点:一是朋友的相似性,我们选择与背景、爱好、价值观等相似的人成为朋友,我们在穿着和行为方面和朋友保持一致,我们喜欢互相参与双方的活动;二是青春期会对异性表现出懵懂的好感。
3.青春期友谊的特点
一、友谊
(3)对友谊的高期待。青少年早期阶段的友谊带有较强的情绪化和不稳定性特征。因为这个阶段的我们多少有点以自我为中心,有时会对朋友给予我们的支持水平有着不切实际的期望。但随着我们的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自我中心阈值的下降,友谊会变得日益稳定。
(4)异性交往。与异性的交往和友谊,是对我们未达爱情心理的这段“延迟满足”期内的重要补偿。异性交往与一般的同伴交往有所不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友好的异性交往不等同于爱情,友情不等于恋情。友情可以发生在同性和异性之间,它是多向的、公开的,没有排他性;而恋情是单一的、排他的,隐秘而自私。正确的异性交往可以促进我们在青春期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扩大社会交往的范围,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
3.青春期友谊的特点
一、友谊
我们对真正友谊的认识,正如明代文学家冯梦龙所言:“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历史上的伯牙和钟子期之间发生的“高山流水”的故事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关于友谊的典范。
4.真正的友谊
一、友谊
4.真正的友谊
一、友谊
唐代诗人薛涛曾对难得真正的友谊感叹道:“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互相欣赏、真诚相待、心意相通、彼此扶助等是真正友谊的最高标准。
真正的友谊,不是花言巧语,而是在关键时候拉我们的那只手。在我们需要的时候,默默为我们付出、关心我们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
4.真正的友谊
一、友谊
梁实秋说:“假如一个人独自升天,看见宇宙的大观,群星的美丽,他并不能感到快乐,他必要找到一个人向他述说他所见的奇景,他才能快乐。”
5.友谊的作用
一、友谊
友谊可以带给我们什么呢 我们和朋友分享快乐和秘密,我们理解对方的感受,我们在对方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友谊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友谊带给我们温暖和亲密感。小时候的我们,在情感上主要依赖父母,我们寻求父母的赞扬、爱和温情。进入青少年期后,这个趋向会发生转变,我们更多地会转向我们的朋友来寻求情感满足,从朋友那里得到肯定、理解和接纳;相反地,那些缺少亲密关系的人经常会体验到情绪上的孤独。
5.友谊的作用
一、友谊
友谊可以带给我们什么呢 我们和朋友分享快乐和秘密,我们理解对方的感受,我们在对方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友谊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2)友谊把我们从压力、焦虑、不安全感等消极状态中解救出来,让我们从朋友那儿获得支持和力量。我们与朋友自然相处,心灵相通,产生情感上的联结。友谊是彼此的默契、真诚与友爱。
(3)友谊让我们一起分享情感、探讨问题和交流思想。朋友,在低谷时给予帮助,在迷茫时指点迷津,在郁闷时给予鼓励……。诚实、慷慨、谦逊等优秀的品质让友谊双方紧密合作、共同进步。有关研究发现,有亲密朋友的学生在校表现更好,更少出现行为问题,更愿意合作和助人,他们的心理和社会适应性更好。
5.友谊的作用
一、友谊
5.友谊的作用
二、性意识
青春期是一个人从童年走向成年的过渡,主要标志是性发育和性成熟,要经历身体和心理上的急剧变化,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
(1)青春期。青春期起始于10~12岁,也可延迟到15~16岁。青春期性生理发育成熟的速度因人而异,一些女孩只需1年左右,另一些长达5~6年或更久。青春期延展于10~20岁,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青春前期,10~13岁,是人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
2)第二阶段:性征发育期,13~17岁,以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明显发育为特征,少女出现月经,男孩则发生遗精。
3)第三阶段:青春后期,17~20岁,生理变化逐渐缓慢下来,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已发育成熟,体格变化已不明显。
1.性意识的发展
二、性意识
(2)性意识。青春期性意识发展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3)第三阶段:异性接近期。在青春发育后期,随着性发育的逐渐成熟,男女青年开始对与自己年龄相近的异性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表现出喜欢、羡慕异性和彼此吸引的心理,感觉到时时处处都有异性吸引的存在,开始友好地对待和欣赏异性,总想以各种方式接近异性,引起异性注意,并试图给异性吸引力。
4)第四阶段:浪漫恋爱期。在青春发育期之后,青年的性生理和性心理已发育成熟,开始步入成年。随着各种社会交往活动的广泛开展,青年对异性的爱慕更加热情主动,并开始把自己的爱慕集中在某一个具体异性身上,这就进入了恋爱期。上述性意识发展的四个阶段,是每个青少年自觉不自觉都要经历的,只是表现的侧重有所不同而已。因此,青少年在青春发育期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异性交往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问题,培养自己健康的性意识。要努力培养自己高尚的性道德情感,把充沛的精力、美好的时光用于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为自己灿烂的前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1.性意识的发展
二、性意识
早恋是指未成年男女过早建立恋爱关系的行为。
(1)早恋的特点。早恋行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朦胧性。早恋者对早恋关系的发展结局并不明确。他们主要渴望与异性单独接触,但是对未来组建家庭、如何处理恋爱关系和学业关系、如何区别友谊和爱情都缺乏明确的认识。
2)矛盾性。有早恋关系的青少年内心充满了矛盾,既想接触又怕被人发现,早恋的过程中愉快和焦虑并存。
2.早恋
二、性意识
早恋是指未成年男女过早建立恋爱关系的行为。
(1)早恋的特点。早恋行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3)变异性。早恋关系是一种充满变化、极不稳定的感情关系。早恋关系缺乏持久性,一般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4)差异性。早恋行为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行为方式上,有的早恋行为十分隐蔽,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来传递感情;也有的很公开,在许多场合出双入对,俨然一对情侣。在关系程度上,大多数早恋者的主要活动是在一起聊天,交流隐秘的感情,从人际关系来看,还没有超出正常的关系;有的则除了谈论感情以外,甚至发生性关系。
2.早恋
二、性意识
早恋是指未成年男女过早建立恋爱关系的行为。
(2)早恋的类型。可以归纳为8种:
1)爱慕型。即青少年之间由于爱慕对方而产生的早恋。根据爱慕对象的不同,又可分为:仪表型,即由于爱慕对方外在的仪表而产生的早恋;专长型,即因为爱慕对方的能力专长而产生的早恋;品性型,即由于爱慕对方的优秀品性而产生的早恋。
2)好奇型。即由对异性的好奇而产生的早恋。对异性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是青春期青少年随着性意识的发展而自然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对异性变得很敏感,渴望了解异性的心理和生理,了解异性对自己的态度。为了满足这种好奇心,就想结交异性朋友,建立恋爱关系。
3)模仿型。即因为模仿别人的行为而产生早恋。模仿的对象主要来自社会生活、影视作品和报刊书籍。
2.早恋
二、性意识
早恋是指未成年男女过早建立恋爱关系的行为。
(2)早恋的类型。可以归纳为8种:
4)从众型。即迫于周围人的压力产生的早恋。周围人是指生活环境中的同年龄群体。
5)愉悦型。即为了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而产生早恋。青春期男女之间的密切交往,往往会给双方带来愉悦的体验。这种愉悦的体验会进一步促进青少年之间的密切交往,并逐渐产生早恋。
6)补偿性。即为了获得感情补偿和排解受挫的情绪而产生早恋。感情补偿是指一些青少年在学业上或感情方面受到挫折时,出于争强好胜的心理,或者为了摆脱感情创伤,就想用早恋的方式排遣受挫的情绪,从异性那里获得感情补偿。
7)逆反型。即由于在两性交往中受到别人不恰当的干预而产生早恋。最典型的就是别人不许我这样做,我偏要这样做。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正常的异性交往会转向早恋关系。
2.早恋
二、性意识
早恋是指未成年男女过早建立恋爱关系的行为。
(2)早恋的类型。可以归纳为8种:
8)病理型。即由于病理原因而产生早恋。由于营养过剩、一些食品中含有性激素的作用,或者生理上的疾病、家庭遗传等原因,造成一些青少年身体早熟,身体外观像成年人,或者性心理早熟,或者性心理变态,从而诱发早恋。
不管是哪种类型,早恋对青少年的心理、学习和生活都会带来巨大的影响。通常情况下,这种影响大都是消极的,不利于青少年的求知发展和身心成长,所以我们应该学习和掌握正确、健康的异性交往方式,避免早恋行为的发生。
2.早恋
二、性意识
我们在全面认识性意识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性的社会属性,人类性行为社会属性的表现通过道德规范、情感升华和行为自制等方面来体现。
(1)道德规范。社会规范规定着我们与人交往的准则与尺度,维护了绝大多数人的自由和需求。对于两性关系的认识,现代性伦理观认为,两性关系相互平等、尊重和独立。性伦理对于两性关系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对人类的性行为是一种无形的控制力量,帮助我们正确判断和选择。
(2)情感升华。性、爱情、婚姻和价值观是整体联系的。青少年的相互钟情,不单单是对于性的吸引和冲动,情感升华就是要把两性的感情引向纯洁的友谊和崇高的爱情。作家廖一梅有句话或许可以打动我们:“在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是遇到了解。”梁思成遇到林徽因,钱钟书遇到杨绛……大抵都是如此。
3.性道德与性行为
二、性意识
我们在全面认识性意识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性的社会属性,人类性行为社会属性的表现通过道德规范、情感升华和行为自制等方面来体现。
(3)行为自制。自制力在感情与欲望的选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理智地调节个人的需要与社会的规范要求,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无论环境向我们呈现什么样的信息或条件,对于性的态度和行为,都应该是态度上更理性、行为上更负责。
心理学家罗洛·梅在《爱与意志》中提出:“对今天的大多数人而言,性关系越开放,则意味着性行为的无意义。有些人打着爱情的幌子,实为宣泄无处安放的欲望,没有承担责任的想法。当然,更多的情况是,很多人缺少必要的性安全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严重的甚至酿成一些悲剧。
3.性道德与性行为
三、爱情
到底什么是爱情呢 它是感觉 是需要 还是其他什么因素的综合 对于爱情的理解,心理学教授罗伯特·斯滕伯格提出的爱情三元理论指出,爱情有三个维度:亲密、激情和承诺。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爱情的视角。
(1)亲密。亲密是爱情的情绪方面,包括了亲近、分享、热情和支持等特点。亲密的发展相对缓慢且平稳,可以把它看作爱情中的“友情”维度。但如果长期缺乏亲密或亲密减少,则这段关系将很有可能走向结束。
(2)激情。激情是爱情的情绪和动机方面。激情可被看成是一种“振奋剂”,让人心潮澎湃、迷恋和沉醉其中。与亲密不同,激情不是细水长流的情感依恋,它的情感特征更加猛烈,更多是以生理欲望的激起为特征,伴随着彼此间性的吸引。
(3)承诺。承诺主要体现在认知层面,它始于双方决定成为恋人的时候,是一种内在的责任和约定。随着关系的逐渐深入,承诺慢慢平稳;当关系弱化时,承诺的水平会下降;当双方关系崩溃,那么承诺归零。
1.什么是爱情
三、爱情
爱情是两性之间互相倾慕的一种感情,是在亲密关系中建立起来的深刻而温柔的依恋。爱情的更多成分是浪漫,这种依恋关系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也是一种生活中的积极需要。如果这种爱是相互的,会让人感到充实和愉快。但是强烈的爱是危险的,单恋总是与空虚和烦恼相联系,失恋对于心智不成熟的我们来说,有时可能会是打击性的经历。
婚姻是在双方感情的基础上,达到了某种默契,是恋爱双方的承诺,并形成的一种法律上的认可。简单地说,是男女双方出于自愿,形成一种互相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相比爱情,婚姻更多的是责任和义务,是理解和包容。在现实中要营造健康的婚姻生活,男女双方需要角色转变,相互理解彼此的感受和需要,包容对方的习惯和缺点,共同承担起相应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
当我们慢慢成熟,对爱的感觉和异性的交往会越来越谨慎,我们对于爱情与责任也会有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
2.爱情与婚姻
三、爱情
每个人都有对于爱情和婚姻的美好愿望,希望把生活中一见钟情、炫如夏花的爱恋延续到举案齐眉、相濡以沫的金婚时期。显然,那些无条件的、尊重的、充满信任的爱,带给我们的惊喜和美好值得珍惜。
(1)注重双方的了解。相处的根本在于了解,了解自己和对方。恋人之间因了解而欣赏,因欣赏而喜欢,因喜欢才去爱。我们必须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客观地认识和了解对方的现实状态而不是主观幻想,真实的情况包括他(她)的思想、情感、生活习惯、家庭背景等方面。接纳对方的真实自我,能为双方带来安全和自由,这是爱情孕育的基础。
3.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三、爱情
每个人都有对于爱情和婚姻的美好愿望,希望把生活中一见钟情、炫如夏花的爱恋延续到举案齐眉、相濡以沫的金婚时期。显然,那些无条件的、尊重的、充满信任的爱,带给我们的惊喜和美好值得珍惜。
(2)让双方都成为自己。初级的爱是满足自我需求的爱,充满激情,但也可能带来独占、嫉妒和伤害;成熟的爱不仅是两情相悦的爱,更是一种自爱的状态,再爱一个人也不要没了自己,再好的关系也要有相对独立的空间。真正爱一个人,不是一味索取,也不是盲目奉献,要尊重对方的喜乐爱好,给予双方空间和自由,因为宽松而舒适,因为自由而独立,让双方都成为各自的自己,这是爱情的源泉和动力。
3.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三、爱情
3.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三、爱情
每个人都有对于爱情和婚姻的美好愿望,希望把生活中一见钟情、炫如夏花的爱恋延续到举案齐眉、相濡以沫的金婚时期。显然,那些无条件的、尊重的、充满信任的爱,带给我们的惊喜和美好值得珍惜。
(3)彼此理解包容,忠诚于对方。爱情除了要求男女双方在相貌、人品、情感、爱好、性格等方面的琴瑟和谐,还要求理解接纳,坦诚相待,这是爱情的责任和义务。相爱的双方有义务忠实于自己的选择和承诺。坚定而执着的承诺,为爱情提供保障和依赖。爱情的美好还在于双方彼此的理解和接纳。生活中的矛盾无法避免,冲突往往源于各自不同的需求和期待。接纳可被看作是合理的妥协,将他人的需求放在自我需求之上,能够包容对方的错误和缺点。
3.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三、爱情
3.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三、爱情
3.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三、爱情
(4)正确对待恋爱挫折。单相思、失恋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恋爱挫折。失恋之所以有痛苦,通常我们会有这样的想法:“我被拒绝,一定是因为我不够好、不够可爱、不够优秀。”这种把自我价值感建立在别人反馈之上的人,情绪会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低谷。实际上,若能想明白“分手并不意味着我不可爱或不值得爱,仅仅是因为彼此不合适而已”,这样不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在别人的肯定、安慰和褒奖上,具有稳定的自我价值感,就能很快走出失恋的痛苦。
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不能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恋爱受挫时,既不能全盘否定自己,也不能失去理智和志向。“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在爱情中认识自己,成长完善自己,对于重新选择爱或者被爱,都是一件好事。
3.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三、爱情
3.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共28张PPT)
心理健康教育(第四版)
第七章 促进同伴交往
一位哲人说过:“没有交往能力的人,就像陆地上的船,永远到不了人生的大海。”我们的成长,都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的。在我们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伙伴。我们的童年,父母是我们最初的伙伴;学生时代,同学是我们最温暖的伙伴;成家后,爱人是我们最长情的伴侣。交往的过程,就是心理交汇的过程,这个过程给予我们力量,赋予我们美好。处于青春期的我们,随着认知能力的逐渐成熟,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渐渐减少,与同伴交往的时间越来越多。我们接触到一个更大的、全新的、更丰富的同伴群体,相互之间在语言、时尚、兴趣、活动、爱好、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共同之处,我们更容易认可并理解彼此。与同伴的亲密交往可以发展为友谊,也会因为异性之间的相互吸引而成为恋人。伴随着内心成长的需求,一切清纯美好的亲密交往,都会让我们内心充盈,精神愉悦,携手走过一段美丽的青春,而由此形成的交往能力则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一、什么是同伴交往
在发展心理学中,同伴交往专指儿童或青少年与同一年龄阶段的伙伴之间的交往。回想一下儿时的自己,我们出生后生长到儿童阶段的最初几年内,主要是在父母的呵护和教育下,模仿和学习各种社会规则。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走出家庭,与同龄孩子一起玩耍,与同学、老师交往。渐渐地,我们认识了社会,提高了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和水平,更懂得了与同伴交往的意义。最终,我们独立走向社会,开始自己的社会生活和人生发展。同伴的情感是我们儿时社会行为的强化物。
同伴对我们某种行为的反应如果是积极的,就会强化我们的这种行为;反之就会弱化我们的这种行为。同时,同伴的行为是我们评定自己行为的一个参照物。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当我们到了青少年时期,这种同伴交往尤为重要。因为这时候我们与同龄伙伴们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有着更多的共同语言。我们都想从同伴、集体对自己的反应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进而完善自己。因此,这一时期的同伴交往往往影响我们一生的发展。而且这个时期,同伴交往与家庭关系的性质还有着密切的联系,对缺少家庭温暖的一些同学来说,更倾向于在同龄伙伴中寻求安全感———这有时可能会对我们未来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但总的来说,促进自己与同伴的交往,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确实是我们健全心理素质、保证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第一印象的建立
对于一个陌生人的印象,比如他的外貌、穿着打扮、行为举止这些有限的信息会让我们对这个人形成一个最初的印象,即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形成的速度很快,但也会在我们的脑海里形成一个固定的、相对长时间的甚至是不可磨灭的印象。这种印象的好坏优劣会影响之后我们与他是否进行交往、如何交往等行为选择。而要改变这个印象,则需要一个较长的深入交往的过程。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中的第一印象效应或首因效应。
我们为什么会对他人形成深刻的第一印象呢 概括起来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们需要并且关注周围的那些可能会与我们打交道的人,他(她)看上去是有礼的还是粗鲁的,是大度的还是自私的,是贫穷的还是富裕的……。有意识地对他人形成一个印象的判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他人的行为,决定自己的行为。二是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社会比较,将自身的某些方面与他人进行对照,对照的结果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适度地改变自己的行为。
1.形成第一印象
二、第一印象的建立
哪些因素会影响我们对别人的第一印象呢
(1)外表吸引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外表的吸引力越高,我们对他的评价也就越积极。一个人的相貌、身材、穿着、性别、年龄都会影响我们对他的第一印象。幼儿园的孩子喜欢漂亮的年轻女老师,病人倾向于找年纪大一些的看上去更有经验的医生,这就是外表吸引力的影响。单从外表而对他人形成的印象,由于主观性、片面性较强,容易使我们戴着有色眼镜看对方。因此,我们既要防止被看上去还不错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也不能因为由外表带来的第一印象不好而对一个人全盘否定,而应当全面、正确认识和了解他人。
2.影响第一印象的因素
二、第一印象的建立
(2)邻近性与相似点。“我对你越熟悉,我就对你越了解”说的是我们与他人在物理空间上的接近带来的影响。比如同住一个小区,同在一个社团,同在一个学校或班级,又或者仅仅是座位在一起,让我们有机会与他(她)接触得更多,也就让我们对他(她)的情况越熟悉,了解的机会也就越多。通常,坐得或住得离一个人越远,与他(她)成为朋友的机会也越少。这个因素被称为接近性或邻近性。
我们注意到或喜欢他人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看上去与我们相似。“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的就是那些具有相似的态度、爱好、兴趣、品味的人通常会相互吸引。我们喜欢那些与我们相似的人,反过来也正说明,我们喜欢我们自己。当然,在交往时的相似性涉及不健康的态度和行为时,这种吸引同样会发生,比如一起抽烟、酗酒、打架或旷课、厌学。
物理空间上的相邻或兴趣爱好方面的相似,让我们在与对方初次接触时产生一种自然的亲近感、熟悉感。一般来说,邻近或相似性程度越高,吸引力也就越强,这个因素对第一印象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
2.影响第一印象的因素
二、第一印象的建立
(3)语言与非语言信息。一个人的语言交流模式会影响我们对对方的知觉,比如他在说话时的语速、停顿或者音高等方面的特征。语言表达的流畅度、音量的高低、意思的明确性、习惯用语的表达等都会影响我们对于他人印象的形成。
非语言信息也会影响我们对他人的印象,比如面部表情和手势、姿态等身体语言。那些面带微笑并注视我们双眼的人,让我们觉得他是友善的、值得信赖的;那些姿态挺拔的人要比精神颓废的人给人留下更好的印象。同样,在交谈时对人指指点点、不停打断别人的人则没有那些善于倾听的人留下的印象好。
2.影响第一印象的因素
二、第一印象的建立
2.影响第一印象的因素
二、第一印象的建立
(4)社会规范与声誉。我们总是倾向于与那些乐于助人的、亲切的、认真负责的、能干的、具有正能量的人交往,而不大可能或主动与那些讨厌的、可恶的、具有负能量的人互动。因为积极的行为是人们所期待的社会规范,那些遵守社会规范的、表现出积极行为的人给人更好的印象。
声誉会影响我们对他人的第一印象,特别是口碑好或口碑差的人。假如朋友跟我们说:“那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人。”在没有见到他之前,一个积极的印象就已经在我们脑海里形成了。“那人太糟糕了,我都后悔认识他。”这句话会让我们对未曾见面的“那人”产生一个负面的印象。无论我们听到的这些评价是对还是错,都会对我们与之交往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就是声誉的力量。
2.影响第一印象的因素
二、第一印象的建立
(5)人格特质。第一印象的形成不仅包括外貌,也包括我们的状态,比如我们的言行举止以及所包含的个性特征。如果一个人在初次见面时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好性格,比如温暖的微笑,耐心地倾听,体贴与关怀,给人产生一种“很舒适”的感觉,那么,人们就愿意和他(她)接近,彼此能较快地深入了解。一个人的才干、能力、知识素养、性格修养等这些让人欣赏的特质所形成的好印象会在对方的脑海中停留很久,甚至影响对其整个人的其他判断。
2.影响第一印象的因素
三、交往中的错误印象
刻板印象通常是对某一群体的人所持有的普遍看法,而这种看法一般是没有什么事实根据的。生活中有许多这类印象,比如“东北人都会喝酒”“蒙古人骑马上学”等。当我们在思想上认为“所有人都是这样”的时候,脑海里就形成了刻板印象。如果刻板印象是负面的,那么,持有这种偏见的人就不太会与那个偏见目标再有什么深入的交往了。
1.刻板印象
三、交往中的错误印象
积极偏差就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晕轮效应,指的是从一小部分积极的特质表现就一致性地推断其所有的特质都是积极的。比如一个学生的成绩很好,进而推断他在品德、交往、能力、个性等各方面都很优秀。相反,消极偏差是一种“恶魔效应”,指从一小部分消极的特质表现而一致性地推断出其所有的特质都是消极的。比如看到一个同学穿着另类,进而觉得他的成绩一定很差,甚至判断此人一无是处。
这些以偏概全、以点带面的偏差认识,会影响我们的人际交往。事实上,几乎没有人是完全好的或完全坏的,每个人都是由各种特质组成的复杂混合体,需要全面客观地看待和评价。
2.积极偏差和消极偏差
三、交往中的错误印象
错误印象的另一个来源是我们经常根据很少的信息对他人形成印象,比如他的穿着、他的文章、他的工作表现,就让我们在这些方面得出对这个人积极或消极的评价。再比如他工作积极或学习上进,即认为他是一个勤奋、好学、刻苦的人,但实际上在另一方面,他也许是强势、不太好相处的。所以,当我们在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探寻原因时,为避免做出错误的判断,最好的做法是一段时间内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去观察,以便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获得更多的了解。
3.归因偏差
四、同伴交往中常见心理问题
自恋是个体对于自身过分自信、过分自满的一种自我陶醉的心理状态。自恋的人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往往对他人表现冷漠或者不闻不问,与他人缺乏情感交流,处处为自己着想,强调自己的需要与感受,漠视他人的利益和处境,以自我为中心,处事容易极端化。在面对批评或挫折时,自恋的人要么表现得不屑一顾,要么表现出剧烈的愤怒、羞辱或空虚。
自卑的人往往由于自我评价过低,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大都处于被动状态,在心理上自觉或不自觉地感到低人一等,这同样阻碍与同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
自恋或自卑的人在交往中,因为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评价,将自己估计得过高或过低,容易产生妄自尊大或妄自菲薄的心理状态。这样的人,无论有多么聪明,掌握多少所谓人际交往的技巧,也很难与人建立牢固、持久的良好关系。
1.自恋与自卑
四、同伴交往中常见心理问题
青少年在心理与生理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渴望与同龄人交往,渴望友谊,渴望知心朋友,这个时候,因为兴趣、性格、行为习惯、生活背景、态度等方面相似性的吸引而形成少数几个人组成的同伴关系,“小圈子”由此产生。
在这个圈子里,同伴之间可以互相诉说苦闷,分享心情,提供被人接纳和接纳别人的机会,满足个体归属感的需要,增强同伴之间的情感支持。但是,过度的“小圈子”交往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一方面,“小圈子”的成员会将自己局限在小群体中,缺乏与其他成员的沟通交流,容易造成排他现象,形成自私自利的小群体意识;另一方面,“小圈子”交往会给“圈内人”带来封闭心理,通常他们只与固定的几个人交往,接触面狭窄,造成与更多其他人之间的关系趋于冷淡或紧张,这对良好个性的培养或更为广泛的人际交往是极其不利的。
2.小群体意识
四、同伴交往中常见心理问题
社交焦虑是个体由于害怕外界的消极评价而对社交产生不舒服的、恐惧的情绪,以及在社交情境中表现出退缩、回避的行为。这种社交中的不安和不参与会严重影响个体的适应性行为,进而妨碍个体的人际交往与环境适应。
社交焦虑者的行为表现可能是退缩或压抑,比如拒绝与他人交流,在团体活动中孤僻、离群;但也有少数人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们滔滔不绝、非常活跃,以此来掩饰内心的焦虑,而更多的是放弃自己的观点和信念、采取他人喜欢的方式来投其所好。
社交焦虑与内向不同。内向的人是安静、保守的,不会过度放大外界的批评,也不会过度受到外界评价的影响。而社交焦虑的人则会感受到趋避冲突(即同时具有趋近和逃避的心态)的困扰,他们既想和别人接触和交流,又担心别人会对自己做出负面评价。
社交焦虑是个体心理和情绪的一种亚健康状态。为了从亚健康到健康,我们需要建立起积极的、具有自我支持性的思维方式,坚持社会适应性训练,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社交焦虑
五、提升同伴交往能力的原则
同伴交往首先要坚持平等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心理人格上的平等,以及方式方法上的平等。相貌、成绩、贫富等一切外在的差异都被忽略,大家以朋友的身份进行交往才能深交。
1.平等原则
五、提升同伴交往能力的原则
主要是心理相容,即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与人相处时的接纳、包容以及宽容、忍让。主动与人交往,广交朋友,交好朋友,不但交与自己相似的人,还要交与自己性格不同的人,求同存异、互学互补、处理好竞争与相容的关系,更好地完善自己。
2.相容原则
五、提升同伴交往能力的原则
人际交往是一种双向行为,我国自古就有“来而不往非礼也”之说,指只有单方获得好处的人际交往是不能长久的。所以,要使双方都受益,不仅是物质的,更重要的是必须有精神的,交往双方都要讲付出和奉献。
3.互利原则
五、提升同伴交往能力的原则
信用是指一个人诚实不欺、信守诺言。古人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格言,现在有“诚信为立身之本”的原则。同伴在交往的过程中,不要轻易许诺,一旦许诺,就要设法实现,以免失信于人。
4.信用原则
五、提升同伴交往能力的原则
人际交往中的宽容表现在对非原则性问题不斤斤计较,能够以德报怨,包容大度。青年学生的个性一般较强,接触密切,不可避免地会在交往中意见不一甚至产生矛盾。这就要求我们求同存异、谦让大度、克制忍让,不计较对方态度、不计较对方言辞,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行为责任。宽容克制并不是软弱、怯懦的表现;相反,它是有度量、有人格的表现。宽容是建立良好同伴关系的润滑剂,没有宽容,非但不能赢得更多的朋友,反而可能会化友为敌。
5.宽容原则
六、增进同伴交往的人格魅力
每个人都拥有自身独特的心理品质,比如诚信、热情、真诚、坚强、自信、谦虚等,这些优秀的心理品质吸引着他人与我们交往。拥有良好心理品质的人能够更多地得到他人的理解、欣赏和尊重,他的人际吸引力更强。
1.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六、增进同伴交往的人格魅力
社交智力指善于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和动机,与人相处恰当得体。我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总是在学习或理解事物之间的相似或相异性,选择的交往对象更符合我们的感觉、动机,这样的交往过程让大家更愉快。
社交智力在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中表现出来。我们不仅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感受,还能够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我们也在交往中察觉他人的情绪,对他人的情感关系以及这种情感的意义有深刻的理解。就好比在日常交往中,要好的伙伴之间互相关心,感受对方的理解和付出;出色的领导关心同事和下属,促进团队合作;慈爱的家长关心孩子,形成亲密的亲子关系。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交往,都需要发展社交智力。
2.发展社交智力
六、增进同伴交往的人格魅力
2.发展社交智力
六、增进同伴交往的人格魅力
日常交往中那些有知识、有修养、有魅力的人更具有人际吸引力,自身的修养是提升人际吸引力的主要因素。修养通常来自生活细节,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修养,修养决定魅力。
修养包含我们的衣着、言谈举止、气质、文化、智慧、善良等很多方面的内容。我们在外在方面穿着整洁大方、言谈举止礼貌得体,可以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我们在内在方面学习科学文化,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可以提升我们的内涵修养,产生持久的学识魅力。更重要的是,在丰富学识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下,我们能够分清善恶,懂得美丑,明辨是非,在为人和处世方面形成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可以大大提升我们的人际吸引力。
当代学者周国平说:“高质量的友谊总是发生在两个优秀的独立人格之间。”人和人的吸引和交往也更容易发生在两个优秀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之间,他们之间因为由衷的欣赏和尊敬而相互吸引。因此,个体的进步和优秀,会让他成为那个值得交往、欣赏和尊重的个体。正如这句话所说:“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3.提高品行修养(共37张PPT)
心理健康教育(第四版)
第四章 与情绪共处
生活带给我们的感受是怎样的呢?应该是五味杂陈、色彩斑斓的吧。在与朋友聚会时,会感到兴奋和欢乐;在努力许久却未达成心愿时,会感到沮丧和难过;在有人对自己出言不逊时,会感到愤怒和厌恶;在获得荣誉和进步时,会感到得意与骄傲;在处于危险境遇时,会感到不安和恐惧。我们有喜有怒还有哀伤……,这些各种不同的感受都是我们的情绪。
所有的人都是情绪性的动物,表现或喜或悲,程度或强或弱。在某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很久很久,久到你甚至忘了那是一件什么事情,但你忘不了当时这件事带给你的情绪感受。
有哲人说,如果能管理情绪的话,每个人都是智者。能管理情绪的人,比将军更将军,比国王更国王。学会如何更好地与情绪相处是我们成长道路上必修的功课。
一、不良情绪的类型及危害
人的情绪主要受大脑皮层下的中枢神经支配,当这一部分活动过强时,大脑的高级心智活动,如认识、推理、判断等能力就会受到抑制,人的认知范围就会缩小,就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动的意义及后果,自我控制能力随之降低。这会造成正常行为的瓦解,使工作和学习效率降低,甚至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像这种因情绪激动而失去理智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例如,一个人因惊吓而呆住,因气愤而说不出话来,因盛怒而攻击他人或自己等。
1.过度的情绪反应
一、不良情绪的类型及危害
人在焦虑、忧愁、悲伤、惊恐、愤怒、痛苦时,会发生一系列生理机能改变,这是正常现象。当情绪反应终了时,生理机能将恢复正常。通常这一过程短暂,没有什么不良的影响,但若情绪作用的时间延续下去,生理机能改变将延长,久而久之就会通过神经机制和化学机制引起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各种躯体疾病。有学者曾对五百多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人们在经历一系列紧张事件后,各种疾病都有所增加。据某医学院的报告显示,在所有门诊病人中,属于长期情绪紧张而患病的比例占到了76%。这种长期消极情绪带给人们的心理困惑甚至痛苦是不言而喻的。
2.持久性的消极情绪
二、常见的不良情绪表现
人人都有喜怒哀乐,这是正常的情绪反应。大千世界引发七情六欲,如果一个青年学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丧失兴趣,情绪低落,缺乏应有的兴趣,常常是抑郁的表现。
抑郁的前期表现多为对生活、学习、社交缺乏兴趣,严重的可能会发展为厌世心理。这种情绪主要表现为精神低迷,在学习、生活和集体活动中无精打采,对学习失去信心,对现实感到绝望。如果再遇到挫折或其他出乎预料的不顺心的事,就极易讨厌生活、讨厌自己,甚至轻生。
1.情绪低落
二、常见的不良情绪表现
正常人的情绪会因情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喜怒无常则是在同样环境条件下,时而喜、时而怒,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2.喜怒无常
二、常见的不良情绪表现
焦虑是由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焦虑总是与精神打击以及即将来临的、可能造成的威胁或危险相联系,主观上感到紧张、不愉快甚至痛苦和难以自制,并伴有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或失调。
焦虑对自我来说是一种预警信号,其真实的意义是提醒我们正在迫近的威胁和危险。比如,快考试了,但还没有复习好,会有对考试成绩的担忧还有对学业不良的恐惧,这时候会出现焦虑这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这种感觉让人定不下心来复习功课,时时感到担忧、紧张、害怕和忧虑,甚至影响胃口和睡眠质量,有些人还会出现频繁拉肚子的胃肠反应。适度的焦虑水平可以让我们积极采取行动,比如高效率地投入复习,增强学习主动性,发挥学习潜能,以改变这种不舒服的状态;过度的焦虑会扭曲我们的知觉,降低学习或工作的效率,消耗我们的能量,使我们感到紧张和疲惫,剥夺生活中的很多快乐。焦虑在生活中非常普遍。例如,有20%~50%的人有与数字或计算机相关的焦虑,更多的人(大约60%)对社交情境有焦虑和紧张。而评价焦虑———对他人对我们评价的恐惧,则是在各个年龄阶段、不同性别、不同社会文化的人中都普遍存在的。考试焦虑是我们在学校中常见的焦虑情绪。
3.焦虑
二、常见的不良情绪表现
嫉妒是一种常见的消极情绪,通常由自己不能正确看待他人的成功而引起。嫉妒的主要特征是把他人的才能、地位、境遇或相貌等方面的优越之处(这种优越往往是自己想要取得的)看作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威胁,因而感到忧虑、愤恨,并不惜借助贬低、中伤甚至诽谤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和虚荣心。这里需要区别一下羡慕和嫉妒的差异。羡慕之情人人有之,但羡慕不会带来攻击和伤害,也不会让人痛苦。嫉妒是一种对身心极为有害的情绪。文学家巴尔扎克曾经说过:“嫉妒者的痛苦比任何人的痛苦都大,他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都使他痛苦万分。”
怀有嫉妒心理的人通常心胸狭窄、心境阴暗,当看到别人取得成绩、受到表彰时,明知自己不如别人,但仍认为别人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甚至背后说三道四,用流言蜚语来否定别人的成绩。怀有嫉妒心理的人容易出现失眠多梦、性格改变、孤僻、不合群、敏感多疑、对朋友不信任、情绪不稳、意志消沉等心理问题。
4.嫉妒
二、常见的不良情绪表现
4.嫉妒
二、常见的不良情绪表现
小B做出以上行为的原因,关键是两个字———嫉妒。嫉妒的范围很广,包括嫉人、嫉事、嫉物。根据发生的速度与强度,嫉妒可分为两种,一种同激情相联系,称为“激性嫉妒”,这种嫉妒带有强烈的激情性质,来势凶猛,难以控制;另一种与心境相联系,称为“心境嫉妒”,这种嫉妒缓慢而持续,主要表现为郁郁寡欢,忧心忡忡,乃至积郁成疾。
嫉妒破坏友谊、损害团结,既贻害自己又殃及他人。因此,必须坚决、彻底地与嫉妒心理告别。
4.嫉妒
二、常见的不良情绪表现
在一个争议判罚之后,球迷们大声辱骂裁判;一个急着下车的男人因为错过下车地点,在下车后转身狠狠捶打车身来表达自己的强烈不满;一个大清早睡得正香却被掀了被子的男孩对妈妈大吼“我讨厌你”……这些人都是在发泄愤怒———对于(感受到的)不公平对待的不愉快和怨恨。
愤怒情绪一旦产生,会瞬间引发人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心里犹如水管被堵住一样。而发泄则是愤怒的直接反应,这种发泄通常伴随着反抗的心理、言语和行为上的敌对。如果不能很好对待、正确处理,就可能引发不良的后果;如果能冷静对待、理性思考,则可以逐步弱化这种极具破坏性的情绪。
5.愤怒
二、常见的不良情绪表现
恐惧是指针对某些特定对象(比如人或物或场景)时产生的强烈害怕或紧张不安的体验,并伴有回避行为的一种情绪。它在强度上分为不安、忧虑、紧张、慌乱、恐怖等。
当然,恐惧也有积极的方面。通常它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具有自我保护的作用,比如我们在遇到危险时因为害怕而产生的逃避行为可以让我们远离危险并避免伤害。
如果一个人的害怕反应超出了合理的限度,即对一般人并不感到害怕的事物表现出过度恐惧,则是一种情绪障碍。
从恐惧客体上看,恐惧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特殊情境恐惧,比如对黑暗、高处、空旷地带的恐惧,对学校或班级的恐惧;二是特殊物体恐惧,比如对动物(狗、蛇、蟑螂、毛毛虫等)、鲜血、尖锐物体的恐惧;三是与人交往的恐惧,也称社交恐惧,如害怕与陌生人说话。
6.恐惧
二、常见的不良情绪表现
6.恐惧
二、常见的不良情绪表现
恐惧的消极作用不言而喻,它会严重阻碍人们行动的勇气,甚至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比如,有人恐惧疾病,他可能丧失与病魔斗争的勇气;有人恐惧领导,与领导交流时会变得语无伦次、动作拘谨等。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夸大了困难,过分地担心结果的好坏,从而徒增了恐惧。导致事情失败和悲惨结局的原因往往并不在于事情本身有多么困难,而在于存在于我们内心当中的这份恐惧。
社交恐惧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理障碍。个体在正常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明显的焦虑和回避,特别是在众人面前,一说话就心慌气短,面红耳赤,逃避产生社交焦虑的情境,减少社会交往,选择孤独的生活方式。
6.恐惧
二、常见的不良情绪表现
6.恐惧
三、情绪的自我调节
认知会影响我们的情绪,我们应学会通过对不合理认知的修正来调节自己的情绪。例如,当忍不住要动怒时,要冷静审察情势,检讨反省,以决定发怒是否合适,发怒的后果如何,以及有无其他更为适当的解决办法。经过如此“三思”,便能消除或减轻心理紧张,使情绪渐趋平复。与人发生争执时,倘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一想,也许就可以心平气和了。具有辩证思维的人往往是比较理智的,很多表面看上去令人不快的事件,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或从发展的眼光看,往往会发现某些正面积极的意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坏事、好事是可以转化的。
1.学会修正不合理认知
三、情绪的自我调节
1.学会修正不合理认知
三、情绪的自我调节
1.学会修正不合理认知
三、情绪的自我调节
不论在赛场、考场或其他场所,当过分紧张、烦恼、惧怕时,可采用深呼吸的方法,即深深地吸气慢慢地呼气,使自己的身心放松。还可采用渐进式肌肉放松的方法,从上往下一个部位一个部位地放松自己的肌肉,直至全身都松弛下来。也可以想象胜利者的形象鼓舞自己,并回忆过去成功的体验。
2.学会放松
三、情绪的自我调节
在发生情绪反应时,头脑中有一个较强的兴奋灶,此时如果另外建立一个或几个新的兴奋灶,便可抵消或冲淡原来的优势中心。当火气涌上时,有意识地转移情境或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便可使情绪得到缓解。在余怒未消时,可以用看电影、听音乐、下棋、打球、散步等有意义的轻松活动使紧张情绪松弛下来。
3.学会转移
三、情绪的自我调节
3.学会转移
三、情绪的自我调节
宣泄是调节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当我们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及委屈,不要压抑在心里,要向知心朋友或亲人诉说出来,哪怕自己找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大哭一场也行。这种宣泄可以释放积于内心的郁闷。当然宣泄的对象、地点、场合和方法要适当,否则适得其反,反而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或者伤害到他人。
4.学会宣泄
三、情绪的自我调节
4.学会宣泄
三、情绪的自我调节
与此类似,可以通过跑步、拳击、捶打沙袋等方式把怨气或愤怒等不良情绪宣泄出去,获得平静。这些方法简单易行,效果也很理想,一般用来宣泄比较强烈的情感,如愤怒、憎恨、不满等。
4.学会宣泄
三、情绪的自我调节
当我们追求某个目标而不能实现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常为失败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用以安慰自己,就像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一样。这种自我安慰又称作“酸葡萄心理”,与此相反的是“甜柠檬心理”,即用各种理由强调自己所有的东西都是好的,以此冲淡内心的不安与痛苦。偶尔用一下这种自我安慰的方法,作为缓解情绪的权宜之计,对于帮助人们在极大的挫折面前接受现实、接受自己、避免精神崩溃不无益处。但用得过多,会成为不思进取的借口,则是一种病态,对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产生负面影响。
5.学会自我关怀
三、情绪的自我调节
幽默感是一种特殊的情绪表现,也是人们适应环境的工具。具有幽默感,可使人们对生活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许多看来令人烦恼厌恶的事物,用幽默的办法应对,往往使人们的不快情绪马上消除,心情变得轻松起来。
6.学会幽默
三、情绪的自我调节
6.学会幽默
三、情绪的自我调节
升华是指将不为社会所认可的动机或欲望导向比较崇高的方向,使其具有创造性、建设性。这是对情绪的一种比较成熟的防御,是将情绪激起的能量引导到对人、对己、对社会都有利的方面去。
德国作家歌德在年轻时曾遭受失恋的痛苦,他几次想自杀,但他终于抑制了这种轻率的行为,把自己破灭的爱情作为素材,写出了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我国战国时期的名将孙膑遭受膑刑,写出《孙膑兵法》;汉朝的史官司马迁遭受宫刑后,完成了《史记》;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创作出《命运交响曲》……这些都是成功人士将挫折升华为前进动力、“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例子。
遇到挫折、不公平或令人悲伤的事情,一味地愤怒或颓唐绝望,都是无济于事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有志气、争口气,将挫折变成动力,做生活中的强者。
7.学会升华
三、情绪的自我调节
当我们产生负面情绪的时候,不妨找一个独处的环境“聆听”自己的情绪,深入地体会自己正经历的感受是什么:内疚 怨恨 害怕 惊讶 还是哀伤 人的情绪不是单一的,常常是几种情绪混杂在一起。这时,我们要仔细分辨一下究竟哪种情绪是目前最主要的,并留意自己此时的身体反应。然后,我们要学会与情绪对话。
8.学会与情绪对话
三、情绪的自我调节
8.学会与情绪对话
三、情绪的自我调节
最后一个问题常常使我们发现,有些感受是我们不愿承认的,因为这样会暴露自己的弱点。比如,这几天感到不太高兴,一位同学借了东西不还,因此感到很气愤。可是,自己不愿意承认,因为这种情绪会使自己觉得“我是一个小心眼的人”。这时,最重要的是要提醒自己,我也是人,自然有“人之常情”的反应。如果多和别人交流,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别人也有相同或类似的感受,只不过大家都不愿公开承认罢了。这种情况下,向可信赖和接纳自己的朋友倾诉,会帮助我们接纳自己的情绪。
当我们能够了解和接纳自己的情绪时,情绪的困扰差不多已经解决了大半。然而,情绪只是一个指标,它告诉我们现实与我们的关系。所以,要想真正彻底地面对自己的情绪,我们要对自己的渴望、需要、恐惧、底线等有更清晰的认识,了解自己需要什么、看重什么、接受不了什么,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与现实相处。
8.学会与情绪对话
三、情绪的自我调节
8.学会与情绪对话
三、情绪的自我调节
上述调节情绪的方法,哪些是我们已成功运用过的,哪些是运用得不算成功的,哪些是从来没有用过的 我们要学会和自己的情绪对话,尝试着用这些方法来更好地了解、接纳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8.学会与情绪对话
三、情绪的自我调节
8.学会与情绪对话(共25张PPT)
心理健康教育(第四版)
第四章 与情绪共处
生活带给我们的感受是怎样的呢?应该是五味杂陈、色彩斑斓的吧。在与朋友聚会时,会感到兴奋和欢乐;在努力许久却未达成心愿时,会感到沮丧和难过;在有人对自己出言不逊时,会感到愤怒和厌恶;在获得荣誉和进步时,会感到得意与骄傲;在处于危险境遇时,会感到不安和恐惧。我们有喜有怒还有哀伤……,这些各种不同的感受都是我们的情绪。
所有的人都是情绪性的动物,表现或喜或悲,程度或强或弱。在某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很久很久,久到你甚至忘了那是一件什么事情,但你忘不了当时这件事带给你的情绪感受。
有哲人说,如果能管理情绪的话,每个人都是智者。能管理情绪的人,比将军更将军,比国王更国王。学会如何更好地与情绪相处是我们成长道路上必修的功课。
一、什么是情绪
情绪指人们具有的以喜、怒、哀、惧为典型代表的心理体验,这种体验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一种感受和反应。
情绪具有肯定和否定的性质。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会引起人的肯定性质的体验,如快乐、满意等,即是积极的情绪;不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会引起人的否定性质的体验,如愤怒、憎恨、哀怨等,即是消极的情绪。与自我需要无关的事物,一般不会引发我们的情绪反应。不同的情绪会对我们的活动能力、自我认知及行为选择产生不同的影响。
一、什么是情绪
一、什么是情绪
人的情绪不是自发的,它的产生与各种刺激直接相关。生活中的人、事、物都会影响人的情绪。优美的歌声、欢乐的笑声、凄凉的哭声、萧瑟的雨声都会带给人情绪上的变化,这些外部的刺激带给人们的情绪反应可以说不胜枚举。比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描写的就是一种忧伤、悲苦的情绪体验。当然,同样的外界刺激对不同的人来说,带来的情绪体验可能并不相同。比如,某地发生了强烈的地震和海啸,死了很多人,有的人感到恐惧,有的人感到悲悯,有的人可能会感到麻木。
并不是所有的情绪反应都起因于外部的刺激,有一些生理性的内在刺激也会引起人们的情绪反应,如突发疾病、长期难以治愈的疾病或者某些器官功能的失调等。还有一些内在的刺激是心理性的,如回忆、联想、想象等心理活动,也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
人处于某种情绪状态时,个人是可以直接感觉得到的,而且这种情绪状态是纯粹主观的;别人固然可以通过察言观色去揣摩,但并不能直接地了解和感受,除非这种情绪以比较明显的行为表现出来,如精神不振、喜形于色等。
1.情绪的产生
一、什么是情绪
情绪状态下,人有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与行为反应,而这种生理变化和行为反应往往是当事人自己所无法控制的。研究表明,人在愤怒时,呼吸每分钟可达40~50次(平静时每分钟20次左右);突然惊恐时,呼吸会暂时中断;狂喜或悲痛时,呼吸会出现痉挛现象。当人在愤怒时,除去呼吸的变化,人的循环系统也会产生变化,如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此外,当人感到焦虑、悲伤时,肠胃蠕动功能会明显下降,进而引起食欲衰退。
情绪可以通过面部表情表现出来。例如,愤怒时“怒目而视”,兴奋时“眉飞色舞”。
情绪可以通过肢体语言表现出来。例如,高兴时“捧腹大笑”,悔恨时“捶胸顿足”。
情绪还可以通过言语的声音状况表现出来。不同的情绪状态中,人的语言声调、速度、节奏等方面的表现是有变化的。例如,高亢、急促、快速的语调往往表示激动、兴奋等情绪,而低沉、缓慢的语调则往往表示悲伤、忧郁等情绪。
综上所述,人的情绪状况是可以通过观察人的各种外部变化来了解、体会的。
2.情绪的表达
一、什么是情绪
关于情绪的意义,从社会生活的角度看,情绪主要能从三个方面帮助我们。第一,与其他人交流感情(如婴儿不会说话也能成功交流);第二,影响其他人对我们的态度;第三,帮助我们更好地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3.情绪的意义
一、什么是情绪
3.情绪的意义
一、什么是情绪
在心理学研究已经非常发达的今天,达尔文关于情绪意义的阐述依然是最为经典并被广泛公认的。结合达尔文的阐述,只要我们细细体会,情绪的这三种意义的内涵和现实作用就不难理解了。
3.情绪的意义
二、激情、心境和应激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短暂的情绪状态,例如,激愤、暴怒、恐惧、狂喜、悲痛、绝望等。它的针对性十分明显,情境性很强,犹如狂风暴雨般地突然爆发,但持续的时间往往比较短暂。
积极的激情能激发人奋发向上,克服困难,取得卓越的成就。例如,跨栏运动员的激情迸发,才有可能取得破世界纪录的辉煌成绩;作家在某一段内容的场景描述中投入激情创作,才能写出激动人心、酣畅淋漓的作品,如毛泽东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激情豪迈,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大气磅礴。
激情也有消极的作用,有时会产生很大的破坏性和危害性,它会使人的意识偏狭,分析问题能力受到抑制,自我控制能力减弱等。例如,激愤会使人丧失理智,做出令自己悔恨甚至痛苦一生的极端事情,甚至会酿成无可挽回的恶果。
1.激情
二、激情、心境和应激
1.激情
二、激情、心境和应激
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心情。心境不针对某一特定事物,而是一种非定向的弥散性体验,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当一个人处于某种心境时,往往以同样的情绪状态看待一切事物。正如作家钱钟书在其名作《写在人生边上》所述:“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不是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看,或者食物符合你的口味,主要是因为你心上没有挂念。”
良好的心境,使人有“俱怀逸兴壮思飞”的积极感受,仿佛一切都染上了愉快的色彩。好比热恋中的人们,对方在自己的眼中都显得格外好看。而消极的心境则让人产生“举杯消愁愁更愁”的心情,看什么都不顺眼,做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来。
2.心境
二、激情、心境和应激
影响心境的原因多种多样,对于相同的诱发事件或相似境遇,有些人视其如“微风拂面”“一笑而过”,而有些人则整日“郁郁寡欢”“幽幽感伤”。
心境影响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影响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身体健康。培养良好的心境有助于我们振奋精神,专注于学习和工作,热爱且积极创造美好生活。消极的不良心境则让我们精神萎靡,注意力涣散,不能有条理地安排学习与生活,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导致一些身体疾病。创造良好心境的方法有发现美、欣赏美,理解和宽容,自我尊重,接受不完美,珍惜所拥有的,学会放松,学会放弃,向前看,善待他人,做自己,提高心理发展水平等。
2.心境
二、激情、心境和应激
2.心境
二、激情、心境和应激
应激又称“心理紧张状态”,是人在遇到对自身至关重要而又难以应付的重大变化或威胁时产生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在应激状态下,人们调动各种心理资源以应对紧张的局面。比如,日常生活中突发的火灾、地震、交通事故等,都会使人产生一种特殊的紧张情绪体验,即应激。
人在外力的激发下能把各种潜能调动起来,以应付当前的紧张局面。成语“背水一战”“急中生智”“绝处逢生”,都是体验应激情绪的结果。古时曹植七步成诗,既是他才思敏捷的表现,也是他在杀头治罪危险下的应激表现。
3.应激
二、激情、心境和应激
3.应激
二、激情、心境和应激
积极的应激反应,能调动人们的防御排险机能,增强反应能力,以及时摆脱当前的险情。生活中的我们或许会有这种感觉,在时间紧迫下,我们学习或工作的效率不降反升。故在适当的应激状态下,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消极的应激则使人认知能力下降,自我稳定丧失,行为动作紊乱,一筹莫展,惊慌失措,进而做出错误的决策甚至导致严重的损失及后果。比如,演讲者在演讲前的怯场,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遇到突发状况时的慌乱等,都属于这种情况。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反应,与个人的能力和素质有关,也与平时的训练和积累有关。需要指出的是,强烈而持久的应激状态,对人们的正常学习和工作会产生干扰,同时会影响身心健康。
3.应激
三、情绪健康的标准
一致性指情绪反应与刺激保持一致。每种情绪的发生、发展都与相应的刺激有关。该喜则喜,该怒则怒。这种一致性还表现在反应的程度与刺激的强度关联上,强刺激引起强的情绪反应。情绪反应与刺激不一致的,如过强过弱的情绪反应,都不是情绪健康的表现。
1.一致性
三、情绪健康的标准
健康的情绪的强烈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弱化。若反复出现某种情绪或发生情绪“固着”,则说明情绪可能需要干预。
2.时间性
三、情绪健康的标准
健康的情绪有一定的稳定性。如果情绪反应波动太大,变幻莫测,如出现无明显原因的忽喜忽悲,则提示情绪状态可能存在问题。
3.稳定性
三、情绪健康的标准
调控性是指能够把消极情绪调节转化为积极情绪,自己有能力调整自己的状态,以适应当下的情境。这也是健康情绪的重要体现。
4.调控性
三、情绪健康的标准
4.调控性(共27张PPT)
心理健康教育(第四版)
第五章 体验自我成长
作为一个有思想的生命个体,我们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慢慢懂得自己,懂得生活,懂得生命的意义。
现实中,有人踌躇满志,有人心灰意冷;有人播种希望,有人承受痛苦……正如季节交替,风云变幻,世界呈现不一样的色彩。
生活的丰富多彩给予我们思想的富饶丰足,在顺境时我们品尝生活的乐趣与甜蜜,在逆境时我们同样可以增强才能与心智。即使在人生的艰难时刻,我们也可以探寻希望之光、生命之泉,因为,我们如何对待世界,世界就如何对待我们。
一、什么是挫折
心理学认为,挫折是指一个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了障碍或干扰,导致其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产生的情绪反应。小的挫折不值一提,而大的挫折可以称为失败。
古今中外,各行各业,每个人在追求理想生活的过程中,都会遭遇挫折。有人在挫折中成长为响当当的人物,有人在挫折中一蹶不振甚至从此销声匿迹。挫折是魔鬼,也是天使。挫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它、对待它。
1.智力水平正常
二、挫折的构成
生活中会出现自己的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的事实,如学业失败、爱情受挫、事业失败、健康状况受损或经历其他不如意的事情等,我们把这些情况叫作挫折情境或挫折事件。
1.第一阶段:挫折情境
二、挫折的构成
对挫折情境中已经发生的事实情况,自己会不由自主地进行认识和评价,感受失败的原因。对挫折情境的评价和感受,存在个体差异。正如我们生活中看到的那样,挫折对于有些人是痛苦、是毒药,而对于另一些人则是财富。
2.第二阶段:挫折认知
二、挫折的构成
对事件认识评价,会引发相应的情绪或行为反应,如困惑、愤怒、焦虑、紧张、退缩、逃避等,这些情绪或行为交织成负面的情绪感受,即挫折感。
一般来说,挫折情境越严重,挫折反应就越强烈;反之,挫折反应就轻微。但是,当出现了挫折情境,而个体没有意识到,或者意识到的情况并不是那么严重,那就不会产生挫折反应,或者仅仅产生轻微的挫折反应。所以说,在挫折感产生的过程中,挫折认知是核心因素,挫折反应的性质及程度取决于挫折认知。
人生的失败、挫折将伴随我们成长,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坦然面对它们。尝试换个角度看问题,可以改变我们对其反应的性质及程度。正确对待挫折的刺激,可以激发我们面对困难的勇气,百折不挠,不断向前。
3.第三阶段:挫折反应
三、挫折的类型
按照挫折是否实际存在,可分为实质性挫折和想象性挫折。
(1)实质性挫折。指已经实际发生的挫折,有实际的情境表现,我们自己可以做出有效处理,他人可以给予有效的帮助。
(2)想象性挫折。指当事人对想象中未来可能出现的挫折情境的预测,比如个别表现突出的同学担心某一天可能会失去老师的垂青而产生一种挫折感。想象性挫折只是一种假想,因而难以做出具体、有效的处理,往往不被他人所理解,也难以得到他人有效的帮助。
1.实质性挫折和想象性挫折
三、挫折的类型
按照挫折的严重程度可分为一般挫折和严重挫折。
(1)一般挫折。指日常生活中在一些常见的不太重要的事情上遇到的小挫折,如同学间偶尔争吵几句,乘车进城遇到堵车,去商店购物不巧碰上打烊等。这些日常琐事虽然会引起心情不快,但很快就能过去,对人的影响一般比较小。
(2)严重挫折。指在某些与自己关系密切、意义重大的事情上遭受的挫折,如高考落榜、亲人亡故、触犯法律等。这些事件会在人的内心产生巨大的震动,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同时,我们应看到,一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是有限度的,有时单个的挫折虽不严重,但若干一般挫折如果接踵而至或同时出现,也会构成严重挫折。
2.一般挫折和严重挫折
三、挫折的类型
按照对挫折是否有心理准备可分为意料中的挫折和意料外的挫折。
(1)意料中的挫折。指我们已有察觉或已有了一定戒备后遇到的挫折,如亲人久病而亡。
(2)意料外的挫折。指当事人在毫无心理准备的状态下突然遭受的挫折,如遭遇车祸等。一般而言,意料外的挫折比意料中的挫折对人的打击要大。
3.意料中的挫折和意料外的挫折
三、挫折的类型
按照挫折的性质和内容可分为事业挫折和生活挫折。
(1)事业挫折。可以具体分为工作挫折、学习挫折、理想挫折等。工作挫折,主要指工作环境中或工作过程中发生的挫折,如工作环境突然恶化,工作条件突然改变,工作成绩不被承认,晋升、加薪方面受到压制等。学习挫折,指在学习和智力活动中遭遇的挫折,如上课听不懂老师讲课,记忆力衰退,考试失败等。理想挫折,指自己原来确定的奋斗目标虽经努力仍未达到,如考试失败,未能获得奖学金等。
(2)生活挫折。可以具体分为家庭挫折、恋爱挫折、交往挫折等。家庭挫折,主要指家庭遭遇了变故,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后果,如邻里纠纷、父母离异等。恋爱挫折,主要指在恋爱方面产生了变故,如失恋等。交往挫折,主要指在人际交往中,当事人交往的需要和动机受到阻碍,如好朋友因误解而分手,遭人诽谤、妒忌、猜疑等。
4.事业挫折和生活挫折
三、挫折的类型
按照挫折持续的时间可将其分为短暂性挫折和持续性挫折。
(1)短暂性挫折。指挫折持续时间较短,是暂时性的,这种挫折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然消失,如一次考试没有取得好名次、高龄老人的自然死亡等。
(2)持续性挫折。指一种长期的挫折状态,既可能是持续的,也可能是接二连三的。由于导致挫折的条件和情境具有相对稳定性,往往使人长时期、持续地处于紧张状态和挫折感之中。持续性挫折使人所产生的情绪反应往往会改变人的性格,使其感到焦虑不安、压抑,进而遇事回避、萎靡不振,甚至出现有攻击行为。
5.短暂性挫折和持续性挫折
四、受挫后的心理反应
(1)坚持目标,继续努力。受挫后,当事人能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通过分析,确定自己追求的目标是现实的,虽然暂时遇到了挫折,也应克服困难,找到摆脱挫折情境的办法,毫不动摇地朝既定目标迈进,最终实现自己的愿望,达到预定的目标。
(2)降低目标,改变行为。当一再尝试既定目标仍不能成功时,当事人能调整目标,变换方式,通过别的方法和途径实现目标,或者把原来制定的过高或不切实际的目标往下调整,以图获得成功。这种对目标的重新审定和转移,不是惧怕困难,而是实事求是的表现,同时有利于避免由于目标不当难以达成而可能产生的焦虑情绪。
1.积极的心理行为表现
四、受挫后的心理反应
(3)改换目标,取而代之。由于自身条件或社会因素的限制,当事人在既定的目标不能实现并受到挫折时,可以改换目标,使需要得到满足。
(4)寻求支持,重整旗鼓。在挫折的打击下,有些人往往感到自己势单力薄,力量有限,从而将注意力转向寻求他人和社会的支持,或找亲朋好友倾诉衷肠,或找领导、团体求助得到帮助和关心,以此来减轻挫折感和烦恼程度。
1.积极的心理行为表现
四、受挫后的心理反应
(1)焦虑。焦虑是挫折后常见的一种心理反应。适度焦虑可唤醒大脑皮质的觉醒状态,如考试前适度紧张,可增强注意力,提高记忆水平,对提高学习效率、发挥潜能等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过度焦虑则会使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紊乱,辨别能力降低等,严重的会导致心理疾病,发展成焦虑症。
(2)攻击。挫折常常会引起人的愤怒情绪。当事人为了将愤怒的情绪发泄出去,就可能产生过激的举动,即攻击性行为。
1)直接攻击。指受挫者将愤怒的情绪直接发泄到造成自己挫折的人或物上,多以动作、表情、言语、文字等方式表现出来。如采取辱骂、讽刺等形式侮辱对方人格,甚至侵犯对方身体,以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
2)转向攻击。不是直接攻击造成挫折的一方,而是将其他人或物作为发泄的对象。
2.消极的心理行为表现
四、受挫后的心理反应
(3)冷漠。这是一种与攻击相反的行为反应。当个人遭遇挫折时表现出无动于衷、漠不关心的态度,似乎毫无情绪反应。其实,冷漠并非不包含愤怒的情绪成分,只是把愤怒暂时压抑,以间接方式表现出来而已。表面上是冷漠退让,内心深处则往往隐藏着很深的痛苦,是一种受压抑极深的反应。
(4)幻想。幻想又称白日梦,指一个人企图以自己想象的虚幻情境来应对挫折,借以摆脱现实的痛苦,并在虚幻情境中寻求满足。此法偶尔用之,可使人暂时摆脱苦恼,缓冲情绪紧张,但对解决实际问题毫无益处;多用则会形成病态的行为反应。
2.消极的心理行为表现
四、受挫后的心理反应
(5)逃避。指有些人遭受挫折后,往往不敢面对现实,而是躲开受挫的现实,放弃原来所追求的目标,回到比较安全的情境。有的人在生活中碰钉子,或者所追求的目标、理想一时不能实现时,便心灰意冷;有的人在学习、工作开始的时候积极性很高,但对困难估计不足,结果一遇挫折便退却下来。例如,有的同学在现实生活中难以面对挫折的挑战,便在网络世界里寻求安慰,甚至在电子游戏中渴求成功。逃避的显著特点是,遇到挫折后便意志消沉、一蹶不振。逃避虽然能使心理紧张得到暂时缓解,但问题并没有解决,长期下去会形成不良适应,使人害怕困难和挫折,不求进取。
(6)自残与自杀。自残与自杀是遭遇挫折后的极端反应。如果挫折的打击来得突然而沉重,受挫者对挫折的承受力又很低,有可能就会深陷于万念俱灰的泥潭而不能自拔。此时,如果得不到外界的帮助,就可能会自暴自弃,伤害自己的身体,甚至产生轻生厌世的想法并付诸行动。
2.消极的心理行为表现
五、挫折的应对策略
(1)认识“失败”的积极意义。实际生活中,人们把没有成功或没有达到目标都看作失败,这种看法过于片面。许多工作并不能一蹴而就,常常需要经过多次尝试、不断努力,才能有机会圆满完成。每一次的失败都会是下一次努力时的经验与教训,使其一步步接近成功。正如爱迪生在寻找做灯丝的材料时,每失败一次,他都会高兴地说:“呵!我又发现了一种不能做灯丝的材料。”
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不会一帆风顺,成功者的成功之路都是一个又一个失败铺垫而成的。我们应坦然面对失败,树立“失败是有价值的”的意识,投身社会,打磨锤炼,提高自己的挫折承受力。
(2)相信挫折是可以改变的。在挫折面前,逃避不见得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我们将失去一次锤炼自己的机会,一次证明自己可以的过程。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无数人杰以其非凡的经历证明了人类意志的力量。
1.树立正确的挫折认知
五、挫折的应对策略
(3)从挫折中获得更加坚强的意志品质。坚强的意志品质不是凭空而来的,除了从小有意识地培养,挫折是培养强大意志力的关键途径。坚强的意志力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自制力和坚韧性。具有自制力的人,善于抵制不符合行动目的的主客观因素的干扰,不但能顺利完成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即使面对枯燥无味的工作,即便遭遇再大的挫折、失败也不会半途而废。这种坚韧性又和自制力密不可分。坚韧性强的人,当遇到突如其来的事情,特别是棘手的事情时,能冷静地分析情况,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轻举妄动。胜利时不骄傲自满、忘乎所以;失败时不悲观失望,消极等待。而遭遇挫折时,能很快保持情绪的稳定,清醒而理性地分析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意义,调动各种资源,采用更为有效的方法、路径,重新开始新的尝试。
1.树立正确的挫折认知
五、挫折的应对策略
(1)学会应对不良情绪。对于挫折情境,如果我们不能马上解决,可能会产生怨天尤人、消极沉沦等不良情绪反应,这时候,学会与这些情绪相处是非常重要的。否则任由这些情绪控制自己,我们可能会做出让自己感到后悔的冲动反应。在第四章里,我们介绍了许多应对情绪的方法,学会这些方法能帮助我们以更好的心态面对挫折。
2.采取必要的心理应对
五、挫折的应对策略
(2)全面分析失败的原因。人们把失败归因于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对以后的活动以及活动的效率有很大影响。把失败归因于主观因素,会使人感到内疚和无助;把失败归因于客观因素,会产生气愤与不平。面对挫折,我们应全面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比如,有的同学总是把自己成绩不好归因于运气不好,比如没能猜中题目或埋怨老师的命题和评分,而不去思考自身的学习方法、习惯和能力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还有的同学正好相反,把成绩不好全部归因于自己,因而过多地抱怨或责备自己。这两种情况,都是对学业失败的片面归因,缺乏全面性与完整性。正确的做法是,应当冷静、客观地从两个方面分析失败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成绩。
2.采取必要的心理应对
五、挫折的应对策略
(3)灵活地应变与调整。外界条件与环境的变化往往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面对出乎意料的变化,我们需要做出及时的应变与调整,比如调整外部环境的计划、目标等,或调整自我的需要、动机、期望值等。通过适时的调整,弱化挫折感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心理反应。从心理学角度来说,高自我预期会导致较强的挫折感,较低的自我期望形成较弱的挫折感。保持一个合理的期望值,对于挫折的感受会更具理性。
2.采取必要的心理应对
五、挫折的应对策略
2.采取必要的心理应对
五、挫折的应对策略
人区别于动物的最大特点,是人们会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我们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愿为之努力的动力,从而激励自己不畏艰难、排除万难、积极进取。树立一个合适的奋斗目标,有助于我们形成这样的勇气和力量,一往无前,战胜挫折。
3.树立合适的奋斗目标
五、挫折的应对策略
3.树立合适的奋斗目标(共21张PPT)
心理健康教育(第四版)
第五章 体验自我成长
作为一个有思想的生命个体,我们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慢慢懂得自己,懂得生活,懂得生命的意义。
现实中,有人踌躇满志,有人心灰意冷;有人播种希望,有人承受痛苦……正如季节交替,风云变幻,世界呈现不一样的色彩。
生活的丰富多彩给予我们思想的富饶丰足,在顺境时我们品尝生活的乐趣与甜蜜,在逆境时我们同样可以增强才能与心智。即使在人生的艰难时刻,我们也可以探寻希望之光、生命之泉,因为,我们如何对待世界,世界就如何对待我们。
一、决策的含义与特点
什么是决策呢 简单地说,是人的主观意志作用于客观现实的表现。比如三国时期刘备采纳诸葛亮的建议,做出“占据荆、益两州,联孙抗曹,徐图中原”的决策。从古至今,有关决策的经典事例不胜枚举。成功的决策体现了决策者的智慧和勇气,而失败的决策则为后人提供了前车之鉴,成为他们决策的宝贵资源。决策,简而言之,即“选择、确定策略”,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决策过程中,个体需要运用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能力,对情景做出判断和选择。
1.决策的含义
一、决策的含义与特点
(1)决策的普遍性。各种各样的决策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可见,小到医院挂号、超市结账的排队问题(怎样可以排得更快,然后排到最快的那一队去),大到买房、升学、留学等重大问题,都需要我们反复思考、多方权衡后决策。
(2)决策的选择性。许多的日常选择并不费力,依照我们的经验与习惯可以轻松完成。但在面对紧急或重大选择时,我们的决策会变得困难。好比“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一样,我们常常在几个选项之间徘徊不定、犹豫不决,我们感受到选择的痛苦,甚至不能做出有效决策。
2.决策的特点
一、决策的含义与特点
(3)决策的目的性。我们做决策的目的,就是想取得希望的结果,避免不希望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我们自己可以定义“好”或“坏”的决策。比如,父母希望我们能考大学,而我们只喜欢捣鼓机械设备,愿意选择到职业学校学习一技之长。在我们看来,这个决策是符合个人特质、态度和价值理念的,我们认为掌握一技之长、成为企业蓝领是最合适的决策。这个决策符合我们的价值观,我们认同蓝领的价值,认为技术工人与工程技术人员没有什么两样,都是一份好的工作,也都能给自己带来幸福的生活前景。决策的目的需要建立在我们对自我的清晰认知上。
2.决策的特点
二、决策的心理
(1)知觉。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类的决策有赖于知觉,而知觉则有赖于来自环境和来自知觉者自身的不同形式的信息。这就是说,知觉的产生既有来自外部环境的刺激,也有来自个人自身记忆中的符合外界刺激的相关信息。
在决策的过程中,我们将环境的刺激与记忆中的信息相对照,使两者产生某种联结,也就是定向、抽取特征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断循环,直到获得满意的知觉为止。所以说,决策的过程即是知觉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与我们原有的知识经验有关。好比选择穿哪件衣服一样,是参加晚宴还是逛公园,选择会有区别,根据出席场合的不同,去选择正式的服装或休闲的打扮,这是环境对个体的要求,而个体的经验选择符合知觉的环境信息。
1.决策的心理基础
二、决策的心理
(2)记忆。大脑的记忆功能,使人脑形成联想机制和检索机制。即在决策的过程中,一旦需要,就可以把记忆中存储的信息提取出来。比如,要解决一个类似问题时,不用重新研究,就可以把上次解决问题时所收集的信息甚至结论直接提取出来使用,这也是举一反三的过程。
(3)思维。大脑通过信息加工,即思维过程进行决策。比如,选择出行的交通工具,是选择飞机、火车还是汽车,如果选择后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我们就会退回重新选择,这叫作“知觉策略”。从决策的角度来说,决策的整个过程就是由接连不断的解决问题的尝试构成的。任何决策都是在反复抽象、反复研究中形成的,这个过程即是思维的过程。
通过自身积累的或者他人提供的知觉经验,我们的大脑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分析,可以让我们获得做决策时需要的信息依据,有助于我们做出决策。决策的过程,是知识传递、信息加工和理论推断的过程。现代的人工智能和计算机专家系统运用的正是这种知觉模式。
1.决策的心理基础
二、决策的心理
(1)首因效应。首因效应又被称为“第一印象的作用”,指的是知觉对象给知觉者留下的第一印象的影响作用。具体地说,就是初次与某人或某事接触时,在心理上产生对某人或某事带有情感因素的定式,从而影响以后对该人或该事的判断。定式对决策的影响有积极的作用和消极的作用。它的积极作用可以让常规的程序化决策和数据处理实现高度的自动化;它的消极作用表现在,我们会因此形成对某一事物的“偏见”,这种不全面的认知往往因缺乏客观的思考而让我们做出错误的决策。所以,首因效应形成的思维定式和情感定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决策的成败。
2.影响决策的心理因素
二、决策的心理
(2)经验定式效应。经验定式效应是指决策者对某人或某事采取一贯的处理方法或用习惯性的措施处理该人或该事而造成的影响。在决策中,决策者若对情报和信息以经验来处理,则很容易使决策产生偏差,误导决策。但有时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迅速地做出决定。所以,经验对决策的影响有好有坏,对以经验做出的决策要加强关注,时刻反馈,有误时及时纠正。
(3)从众效应。从众效应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随大流”。从众效应的产生源于多种心理和行为上的原因。寻求一致是一种人所共有的、极为普遍的行为心态。从众效应引起的是带有一定盲目性的行为倾向,更多地表现为人际关系方面的依赖性和决定选择方面的被动性。因此,它会对决策过程的优化造成一定的阻碍,影响决策的质量。
2.影响决策的心理因素
二、决策的心理
在决策的过程中,决策者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动机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出现左右为难的矛盾心理状态,即为心理冲突。心理冲突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趋避冲突。趋避冲突是指既想达到某个目标又不想付出某种代价,而两者又不能同时实现,因而内心产生矛盾的情况。如作为消费者的我们既希望商品物美又不希望支付高价,而高质量的商品价格一般较高,便宜的商品其质量又不能让我们满意,这时即产生趋避冲突。
3.决策的心理冲突
二、决策的心理
在决策的过程中,决策者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动机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出现左右为难的矛盾心理状态,即为心理冲突。心理冲突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2)双趋冲突。正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双趋冲突是指两个好处都想要,因不可同时兼得而产生的矛盾心理。理性的决策者往往希望决策方案能够一举两得或一举多得,但客观条件又常常使之难以实现。比如,想做的事情很多,但时间和精力有限,只能选择其中一件事情去做,这时候双趋冲突就会产生。
(3)双避冲突。双避冲突是指因对两种同样不利的结果必须进行选择时所产生的心理矛盾。如面对滔滔洪水,必须丢卒保车,炸堤泄洪以保重要区域。由于在哪里泄洪都会带来损失,这种选择困惑就是双避冲突的表现。当然,决策中所面临的心理冲突远比上述情况复杂,这些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决策者的情绪及决策的效果。
3.决策的心理冲突
三、做出更好的决策
判断是决策的基础。判断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就是肯定或否定某种事物的存在,或指明它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过程。我们在作出判断之前,需要进行大量调查,这也是科学家经常使用的方法。比如,气象专家竺可桢每天观察并记录物候和天气,由于战乱的原因,最终保留下来的日记共计38年37天,在大量数据记录的基础上,形成了丰富的历史物候资料和研究成果。根据研究数据做出科学推断,可以准确地说明问题,并做出良好的判断。良好的判断可以让我们在做决策时更加明智。
1.良好的判断
三、做出更好的决策
我们需要认真地审视自己,弄清自己的价值所在,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比如,“做一名合格的蓝领,实现自己的工匠价值”———这种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和目标的选择可以指导我们更清晰地做出决策。我们经常会在学习和娱乐之间难以抉择,而那些清楚自己在学校里希望获得什么的同学,将会更有效地作出他们的日常决策。当他们在学习和娱乐的选择上发生冲突时,能更好地分配时间,优先满足自己的目标需求。
2.弄清自己的价值和目标
三、做出更好的决策
2.弄清自己的价值和目标
三、做出更好的决策
2.弄清自己的价值和目标
三、做出更好的决策
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总是希望有个完美的结果,因此在决策的过程中常常会思虑良久、犹豫不决甚至无法做出决策。对我们来说,接受一个合理的结果比追求完美来得更加明智,就像“最好的未必是适合的,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凡事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中考的结果与自我期望的不一致,我们或许把它称为不完美,但现在看来,或许恰恰又是最合理的,因为掌握娴熟的专业技能可能更适合我们的职业生涯,在满足国家对技能人才迫切需求的同时,实现人生的价值。
3.接受合理的结果
三、做出更好的决策
由于环境的局限、个人的看法、不可预知的意外等原因,我们不可能保证所有的决策都是成功的。成功的决策让人满意,失败的决策可以提供经验。在失败的决策中学习本身也是一项积极的决策。比如,某位同学在入学时选择了电气自动化专业,经过一年的学习后,他的学习效果并不是太好。理工科是这位同学的短板,选择这个专业现在看来不是一个好的决策。这时候的他没有放弃学业,做出退学的决定,而是根据一年来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的兴趣和自己的特长,为自己申请了一个更合适的专业。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决策错误中学习,评估决策的后果,总结失败的原因,选择更加满意的备选项,通过修正决策从而最终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生活赋予我们选择的机会,让我们在一次次的决策中改变与成长。我们在决策的过程中审视自己的问题和尚未开发的潜能,不仅仅是检查日常行为背后的基本决策,更重要的是将改变的意愿转化为改变的行动。因为,一旦我们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并真的下定决心去做的时候,就已经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了。这些真正的改变,可以让我们成长得更好。
4.善于利用失败的决策
三、做出更好的决策
4.善于利用失败的决策(共19张PPT)
心理健康教育(第四版)
第五章 体验自我成长
作为一个有思想的生命个体,我们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慢慢懂得自己,懂得生活,懂得生命的意义。
现实中,有人踌躇满志,有人心灰意冷;有人播种希望,有人承受痛苦……正如季节交替,风云变幻,世界呈现不一样的色彩。
生活的丰富多彩给予我们思想的富饶丰足,在顺境时我们品尝生活的乐趣与甜蜜,在逆境时我们同样可以增强才能与心智。即使在人生的艰难时刻,我们也可以探寻希望之光、生命之泉,因为,我们如何对待世界,世界就如何对待我们。
一、什么是压力
生活中的我们多多少少会感受到一些大大小小的压力。据调查,人们在一周内至少会感到1~2次压力,还有些人每天都生活在高压之下。压力是我们在适应环境和成长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个主要问题。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是指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机体内部的状态所造成的人的生理变化和情绪活动。内外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作用于我们,都可以引起我们的心理反应,不管这些因素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比如,积极情境中的考入新学校、学习新专业、面试新单位……会给我们带来压力;消极情境中的考试不合格、人际关系糟糕……也会给我们带来压力。还有其他一些不良因素的刺激让我们产生持续的紧张和焦虑情绪,比如,对生活事件的不良预期,或者一些身体疾病的原因等。有人会感到头疼、疲劳或者抑郁,还有些人表现出易怒、暴躁、失眠、暴饮暴食或者大哭大叫……。
1.智力水平正常
一、什么是压力
但换个角度看,心理压力具有某种警示功能,可使我们面对压力来源,时时提醒自己,面对它、研究它、挑战它,进而找到与压力相处的方式,解除心理危机。
1.智力水平正常
一、什么是压力
这就是“压力效应”。那些得过且过、没有一点压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像风暴中没有载货的船,往往一场人生的狂风巨浪便会把他们打翻。我们要辩证地看待生活、学习、工作带给我们的各种压力,努力将压力变为动力,变成智慧,变成成长中的历练和宝贵经验的累积,让自己成为“百万吨级的巨轮掌舵人”。
压力具有两重性,适度的压力能够提高机体的应激水平,激发个体的潜能,具有积极的意义;但过度的压力则会成为我们“生命不能承受之重”,阻碍身心成长和发展,甚至损害身心健康。
1.智力水平正常
二、压力的类型
某个事件对不同人或处于不同内外部条件下的一个人会产生不同刺激强度的压力,即应激水平,比如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好友的突然背叛等。按照刺激强度分类,压力可分为良性应激、强应激、弱应激。
(1)良性应激。良性应激是指那些促进性的、激励性的或者导致个人成长的事件,比如期待中的新工作、良师益友的新要求。
(2)强应激。强应激通常出现在需要应对的事情超出我们的能力限度的时候,出现压力过度的情况。在高压状态下,我们的身体及心理都会处于一种强大的紧张状态中,这容易对我们的身心产生不良的影响。
(3)弱应激。弱应激也称压力不足,通常发生在缺乏一定刺激的情况下,比如我们的学习过于单调,对自身几乎没有什么要求,或者得过且过,产生所谓的空虚感。如果不能有效处理空虚,明确自身价值与努力方向,则可能放任本能欲望来获得刺激,比如沉迷网络,体验毒品,甚至玩“自杀游戏”。
1.按照刺激强度分类
二、压力的类型
从时间维度来说,按压力持续的时间和频率来看,压力又可分为两种:急性压力和慢性压力。急性压力是对迫在眉睫的威胁的暂时反应,威胁消失压力就会解除。就像突然来临的考试引发的急性压力,当考试结束或对考试结果感到满意,则压力自行消失。慢性压力是指经历一段长期的、持续的压力。比如撰写毕业论文时,在长期的挑灯夜战、查找资料、收集实验数据、不断修改的过程中导致慢性压力。慢性压力的消除较为缓慢和困难,因而对身心健康的影响较大。
2.按照持续时间和频率分类
二、压力的类型
2.按照持续时间和频率分类
三、压力的管理
压力与绩效的关系曲线呈倒U形,在中等程度的压力下,绩效最佳。如果压力大幅度超过压力曲线的最佳点,绩效就会降低。如果个体的压力达不到压力曲线的最佳点,则难以取得较高的绩效。学习效率的研究表明,在适度的压力水平下,我们的学习效率最高;而在过度的压力或没有压力的状态下,学习的效率降低。
1.压力与绩效
三、压力的管理
1.压力与绩效
三、压力的管理
(1)问题关注的应对。即通过采取具体措施来缓解压力给人带来的问题与困难。例如,在很多事情一窝蜂涌来的时候,因为任务太多、时间太紧普遍会给人带来压力。这时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时间不够。具体的应对措施,可以将事情按轻重缓急排序,可以请他人来帮助自己完成一些辅助性工作,甚至可以要求延迟个别事情完成的时间或推掉个别可以不用自己来做的事情。
(2)情绪关注的应对。即通过采取有效的情绪管理来舒缓压力给人带来的焦虑体验。例如,当我们为一件事带来的心理压力而感到焦头烂额、情绪极其糟糕时,可以找一个安静的房间躺下来,将身体处于最舒服的姿势,配合低缓的轻音乐,调节呼吸,冥想“资料卡片”中描述的情景。
2.过度压力的应对
三、压力的管理
2.过度压力的应对
三、压力的管理
2.过度压力的应对
三、压力的管理
(3)意义关注的应对。即通过深入的哲学思考来梳理压力给人带来的精神困扰。我这么累,有意义么 我这样拼,究竟为了什么 这样的想法和疑问,会随着压力的增大而不断出现,我们甚至会在这种不断的自我质疑、自我否定中,怀疑生活的意义。这就需要我们从哲学的高度来思考生命的价值和存在的方式。只有从源头上弄清楚了,我们才能建立起理想信念,应对压力的能力就会大大提升。
2.过度压力的应对
三、压力的管理
2.过度压力的应对
三、压力的管理
应对压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没有统一的模式,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种或几种才是最好的。
我们都是积极生活者,在每一次成功地应对压力事件后,都可以让我们收获更多的自信与幸福。每一次的压力情境会让我们更加努力提高自己,激励我们发挥潜能,实现个人成长。
2.过度压力的应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