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83张PPT)主题一 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化学第6讲 常见的酸和碱目录考情分析知识梳理实验在线K考情分析S实验在线Z知识梳理S实验一题通01030204CONTENTS目录中考易·易中考实验一题通化学05Y易错警示易错警示06G广东中考07K考点解读广东中考考点解读SPORT1考情分析目录实验在线实验一题通易错警示广东中考考点解读考情分析知识梳理实验在线实验一题通易错警示广东中考课标要求 1.以盐酸、硫酸为例,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并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理解) 2.能举例说明酸的性质的广泛应用及性质与用途的关系(理解) 3.利用常见酸的性质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和事实(应用) 4.以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为例,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并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理解) 5.了解检验溶液酸碱性的基本方法,知道酸碱性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了解、知道) 6.以久置氢氧化钠溶液的成分为情境素材进行探究(活动与探究)广东省近五年考情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高 频 考 点 酸、碱的主要 性质和用途 省卷第8题, 第9题, 第12题 省卷第14题, 第18题(4) 省卷第11题, 第19题(3) 省卷第15题 省卷第8题,第20题(2)(3)溶液的酸碱性 省卷第18题 (3) 省卷第20题 (1)(5) 省卷第3题酸碱性对人体 健康和农作物 生长的影响 省卷第19题 (2) SPORT2知识梳理目录考点解读考情分析知识梳理实验在线实验一题通易错警示广东中考常见的酸和碱挥发吸水放出放出微常见的酸和碱H+OH-水 熟石灰H2SO4+Ca(OH)2 CaSO4+2H2O ==氢氧化铝常见的酸和碱酸碱5.6碳酸表1-1 酸、碱的化学性质MgCl2+H2↑ZnSO4+H2↑2FeCl3+3H2OCuSO4+H2OAgCl↓+HNO3 BaSO4↓+2HCl(续表)CaCO3↓+H2O Cu(OH)2↓+Na2SO4Fe(OH)3↓+3NaClCaCO3↓+2NaOHMg(OH)2↓+2NaCl CuSO4+2H2ONaCl+H2O表1-2 溶液酸碱性与酸碱度<>=SPORT3实验在线目录考点解读考情分析知识梳理实验在线实验一题通易错警示广东中考实验1 浓硫酸的稀释【实验操作】如图所示。【注意事项】(1)玻璃棒搅拌的目的: 。 (2)如果将水注入浓硫酸,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水会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能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这是非常危险的!使溶液混合均匀并散热实验2 金属、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的实验探究(1)猜想某黑色固体可能是:a.碳;b.氧化铜;c.碳和氧化铜。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取适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微热 固体没有溶解 猜想a成立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猜想b成立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猜想c成立(2)猜想某红色固体可能是:a.铜;b.氧化铁。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取适量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微热 固体没有溶解 猜想a成立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成黄色 猜想b成立如图所示,用矿泉水瓶可以证明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现象是矿泉水瓶变瘪了,原因是 。为了使结论更有说服力,应做的对比实验是 。 实验3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瓶内压强变小用相同体积的水代替氢氧化钠溶液重复上述实验变大变小还能证明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的实验是 。 温馨提示:CO2与NaOH溶液反应无现象,要借助压强的改变或生成物的检验来证明。碳酸钠生成(答案合理即可)检测是否有实验4 溶液酸碱度的测定(1)操作: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到pH 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该溶液的pH。(2)读数:广泛pH 试纸测得的pH读数为整数。(3)注意事项:①不能将pH试纸用水湿润后测定。若将pH试纸先用水湿润,酸性溶液的pH会偏大;中性溶液的pH不变;碱性溶液的pH会偏小。②不能把pH试纸浸在待测溶液中。温馨提示:加水稀释只能使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的pH无限接近7,不能改变溶液的酸碱性。实验5 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方法 判断依据 操作方法1 借助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用酸中和碱) ①先在碱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②逐滴加入酸溶液并不断搅拌;③当溶液恰好由红色变成无色时,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方法2 借助反应中溶液的pH变化(用碱中和酸) ①先测出酸溶液的pH;②逐滴加入碱溶液,不断搅拌,并测定其pH;③当溶液pH≥7时,证明发生了反应温馨提示:若在实验过程中忘记加入酚酞溶液,在实验结束后再加酚酞溶液,发现酚酞溶液不变色,会存在两种情况: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或酸过量。SPORT4实验一题通目录考点解读考情分析知识梳理实验在线实验一题通易错警示广东中考【实验1】微型化学实验,因节能环保备受青睐。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图1、图2两个微型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在直径约为1.5 cm的水滴两边,同时放入少量硫酸铜晶体、氢氧化钠固体。已知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微粒运动越慢,反之越快。实验中在区域 (选填“A”或“B”)会先出现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图2:探究紫色石蕊溶液变色规律。步骤1:向点滴板1~6号的孔穴中先加入图2中的试剂,然后再分别滴入2滴紫色石蕊溶液。6号孔穴中水的作用是 。 A 2NaOH+CuSO4 Cu(OH)2↓+Na2SO4==对照步骤2:将步骤1中所得的1号溶液和4号溶液互滴后溶液颜色发生明显变化。选出下列组合中互滴后溶液颜色也有明显变化的是 (选填字母)。 A.1号、5号 B.1号、3号 C.3号、4号 D.4号、5号步骤3:重复步骤1,用吸管向5号孔穴中吹入人体呼出的气体,溶液表面出现白膜,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DCO2+Ca(OH)2CaCO3↓+H2O==【实验2】某同学利用图3、图4、图5实验对酸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3)图3:在点滴板的a、b孔穴中滴入稀盐酸后,溶液变红的是 (选填“a”或“b”),使用点滴板的优点之一是 。 (4)图4:①取下烧杯并将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稀盐酸进入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待反应结束后再把烧杯放到天平上。该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a 节约药品(或现象明显)Na2CO3+2HCl 2NaCl+H2O+CO2↑==不能②小东将碳酸钠换成氧化铜重复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有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图5:将胶头滴管中的稀盐酸挤入试管中,若观察到左侧试管中固体减少,有大量气泡产生,右侧试管中溶液依旧澄清,则该固体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选填字母)。 A.银 B.锌 C.氧化铝 D.碳酸钙体减少,生成蓝色溶液黑色固CuO+2HClCuCl2+H2O==B【实验3】许多化学反应无明显现象,CO2与NaOH的反应就是其中之一。【提出问题】怎样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实验设计】同学们从不同角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加以验证。【实验验证】(6)从反应物减少的角度探究。①利用图6装置进行实验,将两个注射器内的液体同时全部推入集气瓶中,观察到U形管中的液面a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b,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②向图7装置中缓慢通入500 mL CO2,若澄清石灰水 ,也能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在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 高于无明显现象(7)从生成新物质的角度探究。利用图8装置进行实验,将NaOH溶液全部推入集气瓶中,过一会儿打开弹簧夹,观察到 ,再次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8)利用“数字化实验”探究。向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持续通入CO2,测得溶液pH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9所示。由图可知,反应过程中不断减少的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 盐酸被倒吸入集气瓶内,产生气泡烧杯中稀OH-【实验4】图10是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进行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中和反应的实验操作图。请回答下列问题。(9)实验中酚酞溶液的作用是 。 (10)反应中胶头滴管逐滴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 。(1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2)实验结束后,所得的无色溶液中除含有酚酞外,所含溶质最多有 种情况,小组同学想进一步选用:①紫色石蕊溶液;②镁条;③碳酸钠;④硝酸银溶液。确定该无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填序号)。 判断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是否发生反应使盐酸和氢氧化钠充分反应,防止盐酸过量HCl+NaOH NaCl+H2O==2④(13)并非所有的中和反应都无明显现象,某些酸与碱反应不需要加入指示剂也能证明发生了反应,请写出一组符合条件的试剂: 。 (14)图11是同学们在老师的帮助下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及温度变化关系,结合曲线分析。氢氧化铜和稀盐酸(答案合理即可)①150 s时,烧杯中溶液含有的阳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 ②烧杯中溶液的温度升高的原因是 。 (15)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农业生产中的一个应用是 。 Na+、 H+中和反应放热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答案合理即可)SPORT5易错警示目录考点解读考情分析知识梳理实验在线实验一题通易错警示广东中考(1)用浓盐酸制备的气体不纯净,常混有氯化氢气体。 (选填“√”或“×”,下同) (2)浓硫酸可以干燥氧气、二氧化碳和氨气。 (3)酸与碳酸盐或活泼金属反应都能产生气体。 (4)氧化铜与酸反应,溶液变蓝色;氧化铁与酸反应,溶液变黄色。 (5)稀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均属于酸的通性。 √ × √ √ × (6)氢氧化钠或熟石灰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会变质,因为它们都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7)鉴别溶液的酸碱性常用石蕊溶液,不用pH试纸。 (8)改良酸性土壤时,常用熟石灰,也可以用氢氧化钠固体。 (9)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 × × × SPORT6广东中考目录考点解读考情分析知识梳理实验在线实验一题通易错警示广东中考1.(2020·广东)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的是( )选项 甲 乙A Fe2O3 稀硫酸B SO3 NaOH溶液C 稀盐酸 Ca(OH)2溶液D 稀盐酸 AgNO3溶液. .D2.(2023·广东节选)检测:配制土壤样品浸出液,用 测定,若pH>7,则浸出液显 性。 3.(2020·广东)某废酸液主要含有H2SO4和FeSO4,研究人员利用CaCO3消耗部分酸,再加入廉价的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通过一系列操作可得到磁性铁,成本较低且有利于保护环境,工艺流程如图所示。pH试纸碱(1)该废酸液的pH (选填“<”或“>”)7。操作Ⅰ的名称为 。 (2)电石渣转化为石灰乳的过程会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沉铁”过程中,溶液中的FeSO4与石灰乳中的Ca(OH)2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的产物是 (写化学式)。 <过滤放出Fe(OH)2、CaSO4(4)磁性铁是铁的一种氧化物,且为磁铁矿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 。 (5)研究发现,“沉铁”后,溶液的pH对磁性铁产率的影响如表所示。欲获得较高的产率,最适宜的pH为 ,pH较低时产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溶液的pH 6.0 6.5 7.0 7.5 8.0 9.0产物颜色 黄褐色 黄褐色 较黑 很黑 很黑 灰黑色产率/% 43.9 50.6 86.2 93.0 92.3 91.6Fe3O47.5~8.0四氧化三铁能与酸反应【查阅资料】Mg(OH)2受热分解生成MgO和H2O;变色硅胶遇水由蓝色变为粉红色;碱式氯化镁[Mg(OH)Cl]不溶于水,受热易分解生成MgO和HCl气体。【作出假设】甲同学认为灰白色沉淀中不含MgCl2,你认为原因是 。 乙同学认为灰白色沉淀中可能含有:猜想Ⅰ:Mg;猜想Ⅱ:Mg(OH)Cl;猜想Ⅲ:Mg(OH)2。氯化镁易溶于水【实验探究】乙同学将灰白色沉淀洗涤、干燥后,分别置于编号为①②③的试管中。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实验1 向试管①中加入适量 (写物质名称) 沉淀消失,无气泡产生 猜想Ⅰ不成立实验2 加热试管②,并将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滤纸条置于试管口 滤纸条变红 猜想Ⅱ 实验3 加热试管③,将产生的气体通过变色硅胶 变色硅胶 猜想Ⅲ成立稀盐酸成立 由蓝色变为粉红色【讨论分析】实验2中滤纸条变红是由于HCl气体溶于水使溶液呈 性,生成HCl气体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2022·广东)溶液酸碱性的检验和酸、碱的化学性质。(1)为了鉴别稀盐酸和NaOH溶液,小英要测定溶液的pH,正确的操作是 ,即可得溶液的pH。测得pH=1的溶液为 。 酸 Mg(OH)Cl MgO+HCl↑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该溶液的pH 稀盐酸4.(2021·广东)某兴趣小组探究镁与稀盐酸的反应。(1)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镁条的目的是 。 (3)将打磨后的镁条放入稀盐酸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有“灰白色沉淀”产生的异常现象。【提出问题】灰白色沉淀可能含有什么物质?Mg+2HCl MgCl2+H2↑==除去表面的氧化物(2)稀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为使该反应“可视化”,小英向NaOH溶液中滴加 溶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观察到溶液由 色变成无色。 酚酞红SPORT7考点解读目录考点解读考情分析知识梳理实验在线实验一题通易错警示广东中考考点1 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针对训练1.(2023·东莞模拟)下列物质中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的是( )A.SO2 B.CO2 C.H2CO3 D.H2O2.(2023·禅城模拟)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质子数相同的粒子都属于同种元素B.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C.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性质一定不变CC3.(2023·南海模拟)天宫课堂中,宇航员通过实验呈现了“奥运五环”,实验中使用了指示剂——溴百里酚蓝,溴百里酚蓝溶液在不同环境中的显色情况如表所示。下列物质能使绿色溴百里酚蓝溶液变成黄色的是( )A.水 B.稀醋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中性的Na2SO4溶液 中性溶液 碱性溶液 酸性溶液颜色 绿色 蓝色 黄色B 能力提升4.(2023·南海模拟)根据如图所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1:往点滴板1~6号孔穴中先加入图中的试剂,再分别滴入2滴紫色石蕊溶液。其中用于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的名称是 ,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是孔穴 (选填孔穴序号)。孔穴2、5、6中溶液变成红色,说明苹果汁显 (选填“酸性”或“碱性”),再往孔穴5的红色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当观察到 溶液时,说明该中和反应恰好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胶头滴管1 酸性刚好变成无色红色溶液2NaOH+H2SO4 Na2SO4+2H2O==(2)受图1实验的启发,某实验小组同学自制了一块多槽铁板并用它探究燃烧的条件,如图2所示,已知铁板上白磷足量。①实验中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一定温度的依据是 。 ②有同学提出“将NaOH换成水,然后将水换成浓硫酸也可以完成探究活动”。你认为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原因是 。 不燃烧,滴加水后白磷燃烧滴加水前白磷不行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可能有爆炸的危险 考点2 常见酸的化学性质 针对训练5.(2023·广州)钴(Co)的金属活动性与铁相似,钴的化合物相关性质如表所示。下列预测合理的是( )A.Co能从MgCl2溶液中置换出MgB.CoO能与盐酸反应得到粉红色溶液C.CoC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H2D.Co(OH)2可由Co与NaOH溶液反应制得物质 CoO Co(OH)2 CoCl2 CoCO3在水中的溶解性 难溶,灰绿色固体 难溶,粉红色固体 易溶,溶液呈粉红色 难溶,粉红色固体B6.(2023·东莞模拟)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盐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有气体产生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B.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C.洗涤剂是利用乳化作用除去油污,则用汽油除去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D.铝比铁更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则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被腐蚀B7.(2023·顺德模拟)下列劳动项目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A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活性炭有吸附性B 用白醋清洗热水瓶中的水垢 酸能与水垢中的主要成分反应C 用金刚砂磨菜刀 金刚砂的硬度大D 用食盐水擦洗家中的铁制工艺品 食盐水能除铁锈D8.(2023·江门模拟)氢溴酸是一种可溶性酸,与盐酸化学性质相似,其化学式为HBr,医药工业用其合成镇静剂和麻醉剂等医药用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Br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B.HBr溶液不能除铁锈C.HBr溶液与铁反应生成FeBr3 D.HBr溶液能与石灰水反应D 能力提升9.(2023·深圳)“—”表示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可以转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B.②可用于碳的不完全燃烧C.③可用于工业炼铁D.隔绝氧气或水可以防止④的发生. . .A10.(2023·佛山模拟)小明按如图所示实验探究稀盐酸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指示剂是无色酚酞溶液B.②中试剂一定是Cu(OH)2C.③中得到的黄色溶液是FeCl2溶液D.④中盐的种类不同,反应现象可不同D11.(2023·增城模拟节选)盐酸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化学试剂之一。某校学生利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酸的性质。(1)图1的试管A中试剂X由澄清变浑浊,则试剂X为 (写化学式)溶液。 (2)图2的试管B中观察到铁钉变得光亮,表面有少量气泡产生,溶液变成 色。将此时溶液中和液面上方存在的微观粒子的种类在图中补充完整(粒子数目不作要求,不考虑空气、水及水蒸气)。但实际生产中用稀盐酸除铁锈时不能长期将铁制品浸在盐酸中,理由是 。 Ca(OH)2[或Ba(OH)2]黄铁与盐酸反应 考点3 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针对训练12.(2023·广州模拟)下列关于物质与其用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浓硫酸有腐蚀性,可用于干燥CO2B.金刚石硬度较大,可用于切割玻璃C.一氧化碳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D.熟石灰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 .A 能力提升13.(2023·东莞模拟)五育并举,劳育先行。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A 用炉具清洁剂清洗炉具上的油污 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B 在公园的铁护栏上涂刷防锈漆 铁与空气隔绝可防止锈蚀C 在盐田中晾晒海水得到粗盐 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D 将天然气报警器安装在厨房墙壁上方 天然气可燃且密度比空气的小C考点4 常见碱的化学性质 针对训练14.(2023·广州模拟)氢氧化钠俗名苛性钠、火碱或烧碱。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认识正确的是( )A.其水溶液中有Na+、O2-、H+这三种离子B.能与MgO、CuO等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C.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D.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D15.(2023·深圳)下列关于NaOH的说法错误的是( )A.NaOH固体溶解时放出热量B.NaOH应密封保存C.NaOH是所有气体的干燥剂D.NaOH包装箱上张贴的标志是腐蚀性物质. .C16.(2023·顺德模拟)同学们开展如图所示实验探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比①②可探究:饱和NaOH溶液对CO2的吸收效果更好B.对比①③可探究:CO不与NaOH反应C.对比①④可探究:CO2能与NaOH反应D.对比②④可探究:CO2能与水反应. .D17.(2023·江门模拟)忘盖瓶塞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会变质。下列分析与设计错误的是( ) 选项 提出问题 分析与设计A 为何变质 2NaOH+CO2 Na2CO3+H2OB 是否变质 取样,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C 是否全部变质 取样,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观察产生沉淀多少D 如何除去杂质 取样,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C 能力提升18.(2023·东莞模拟)向含有H2SO4、MgSO4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Ba(OH)2溶液至过量。下列图像错误的是( ). .A19.(2023·深圳模拟)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图1总结了碱的四条化学性质。(1)为了验证图1中的反应①,将紫色石蕊溶液分别滴入NaOH溶液、Ca(OH)2溶液中,观察到溶液都变 色。 (2)用微观示意图(图2)来说明反应②的发生,反应后“ ”表示的微粒符号为 。 (3)为了验证反应③能够发生,你不能选择的是 (选填字母)。 A.Ba(OH)2+CaCO3 B.NaOH +NH4ClC.Ca(OH)2+CuSO4 D.KOH +NaCl蓝H2OAD为了验证图1中的反应④,小明同学进行了一系列实验。Ⅰ.向NaOH溶液、Ca(OH)2溶液中分别吹气(图3、图4),从图4中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4)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图3实验无明显现象。Ca(OH)2+CO2 CaCO3↓+H2O==Ⅱ.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与CO2发生了反应:小明向盛有CO2的软塑料瓶中倒入浓NaOH溶液(图5),观察到塑料瓶变瘪,得出氢氧化钠与CO2发生反应的结论,但同组的小李质疑该实验并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CO2发生了反应,你认为他的理由是(5) ;小明再向瓶内加(6) (写试剂名称),观察到(7) 的现象,从而确定氢氧化钠与CO2发生了反应。 二氧化碳溶于水也会使软塑料瓶变瘪稀盐酸产生气泡 考点5 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 针对训练20.(2023·江门模拟)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下:厕所清洁剂pH=1、食盐水pH=7、肥皂水pH=10、炉具清洁剂pH=12,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A.厕所清洁剂 B.食盐水C.肥皂水 D.炉具清洁剂D 能力提升21.(2023·深圳)某同学在验证次氯酸(HClO)光照分解产物数字实验中,HClO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O 2HCl+O2↑,容器中O2的体积分数以及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光照前,容器内已有O2 B.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性不断增强C.反应前后氯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该实验说明HClO化学性质不稳定C22.(2023·东莞模拟)有A、B两种酸碱指示剂,它们的变色情况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它们在甲溶液和乙溶液中显示的颜色如表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甲溶液呈酸性B.向无色的厕所清洁剂中滴加B指示剂,溶液变成粉红色C.乙溶液的pH值可能为13D.向滴有A指示剂的甲溶液中不断加入乙溶液,最终溶液颜色变成蓝色指示剂 甲溶液 乙溶液A指示剂 黄色 蓝色B指示剂 无色 粉红色B考点6 中和反应的应用 针对训练23.(2023·东莞模拟)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应用的主要原理不涉及中和反应的是( )A.用硫酸处理印染厂含碱的污水B.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C.碳酸氢钠溶液用于处理皮肤上沾有的酸D.硼酸用于处理皮肤上沾有的碱. . .C24.(2023·东莞模拟)小陈用稀盐酸和NaOH溶液进行中和反应的有关探究如图1所示,用pH传感器测得烧杯内溶液pH变化图像如图2所示,同时用温度传感器测得烧杯内溶液温度变化图像如图3所示,实验过程中保温良好,忽略热量散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溶液为NaOH溶液B.图3说明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C.b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D.图2中a点与图3中的c点对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D 能力提升25.(2023·广州模拟改编)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借助pH传感器监测溶液pH的变化情况来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如图所示是反应装置和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1)按照图中的方式进行中和反应实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至过量,过程中能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 (2)a点时,锥形瓶溶液中主要的离子有 (写离子符号);锥形瓶盛有50 g 3.65%的稀盐酸,已知b点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50 g,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HCl+NaOH NaCl+H2O==溶液由红色变成紫色Na+、H+、Cl- 4%(3)下列说法是同学们在分析实验数据时得出的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 A.锥形瓶中盐酸的质量不断变小直至为0B.实验过程中使用磁力搅拌器的目的是使盐酸和氢氧化钠充分反应C.从a点到c点锥形瓶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一直在不断增大D.实验过程中也可选用pH试纸验证反应的发生C26.(2023·湛江模拟)如图1所示装置,同学们借助传感器监测溶液pH和温度的变化情况来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图2为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图3为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A溶液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是 (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小新同学取少量图2中d点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NO3)2溶液,振荡、静置,出现白色沉淀, (选填“能”或“不能”)确定溶质含Na2SO4和H2SO4两种物质,理由是 。 稀硫酸H2SO4+2NaOH Na2SO4+2H2O==放热不能硫酸钠和硫酸都可以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3)图3中的最高点与图2中 (选填“a”“c”或“d”)点相对应。 (4)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氢氧化钠溶液中的 与稀硫酸中的 反应。(以上两空均写化学符号) (5)若取20 g质量分数为4%的NaOH溶液,则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 cOH-H+4.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