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讲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课件(共35张PPT)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广东专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1讲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课件(共35张PPT)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广东专版)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化学
主题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11讲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SPORT
1
考情分析
目录
考点解读
考情分析
知识梳理
实验在线
易错警示
广东中考
课标要求 1.知道物质是不断变化的,物质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知道) 2.认识物质的变化过程伴随着能量变化,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实现物质的变化,化学反应中各物质存在定量关系,初步形成变化观(认识) 3.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知道) 4.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及简单应用(认识) 5.认识化学变化在自然界和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存在及重要应用,感受大自然中化学变化的神奇(认识)
广东省近五年考情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高 频 考 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省卷第1题 省卷第1题 省卷第1题 省卷第1题 省卷第1题
物质的变化过程 伴随着能量变化 省卷第12题 省卷第20题 (2)
催化剂对化学 反应的重要作用 省卷第15题 省卷第17题 (1) 省卷第14题 省卷第21题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省卷第17题 (1)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省卷第12题 省卷第17题 (3) 省卷第8题
SPORT
2
知识梳理
目录
考点解读
考情分析
知识梳理
实验在线
易错警示
广东中考
















热量


化学
化学反应速率
质量
化学性质




















质与用途
不需要
导电性
硬度大
升华吸热
化学
可燃性 
酸性












质与用途
SPORT
3
实验在线
目录
考点解读
考情分析
知识梳理
实验在线
易错警示
广东中考
实验 催化剂实验的探究(对比实验探究法)
【实验步骤】
步骤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图示
【实验现象】
步骤一现象:带火星的木条   (选填“复燃”或“不复燃”,下同)。
步骤二现象:带火星的木条   。
步骤三现象:①中带火星的木条   ,②中带火星的木条   。
【实验分析】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二氧化锰后,可以较快地分解。
不复燃
复燃
不复燃
复燃
【实验结论】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   。
【实验反思】要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需验证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   不变。
温馨提示:探究某物质是不是某化学反应的催化剂,要做三个对比实验来证明。
不变
质量
SPORT
4
易错警示
目录
考点解读
考情分析
知识梳理
实验在线
易错警示
广东中考
(1)有发光、放热、出现沉淀等现象的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选填“√”或“×”,下同)
(2)石墨转变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3)所有的能量都由化学反应提供。   
(4)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   
(5)物质的变化体现了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6)催化剂一定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性质不变。   
×
×
×


×
SPORT
5
广东中考
目录
考点解读
考情分析
知识梳理
实验在线
易错警示
广东中考
1.(2022·广东)下列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光合作用 B.冰雪融化
C.海水蒸发 D.溪水流淌
2.(2021·广东)下列成语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星火燎原 B.披荆斩棘
C.死灰复燃 D.百炼成钢
. . .
A
B
3.(2019·广东)下列现象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 B.酒精挥发
C.食物腐败 D.塑料降解
4.(2018·广东)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 .
. . .
B
A
5.(2019·广东)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金刚石硬度大,可制造钻头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
C.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可制作导线
D.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
6.(2018·广东)2017年冬天,某小伙子为了取暖在卫生间里贴满了“暖宝宝”,该产品的部分说明书为暖身更暖心,升温快。发热成分:高纯度铁粉、水、盐……;发热时间: 10 h;平均温度:52 ℃。他把门窗关闭以防暖气泄漏。几分钟后,他失去意识而倒地,幸而被门外的朋友及时救起。回答下列问题。
(1)铁氧化发热,主要生成物的化学式为   ;盐是催化剂,其质量和   不变。
(2)该小伙子失去意识并不是温度过高和身体本身的原因,而是  。
Fe2O3
化学性质
消耗氧气,导致缺氧
铁氧化
7.(2017·广东)据报道一名5岁男孩将零食包里的生石灰干燥剂拆开,倒入玻璃保温杯,加水盖上盖子玩耍,保温杯瞬间爆炸,造成男孩的右脸红肿脱皮,一只眼睛失明。近年来类似的事件时有发生。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生爆炸的原因是在狭小的空间内,生石灰与水反应时放出   ,使剩余的少量水   ,体积迅速   发生爆炸。
(2)爆炸造成块状物划伤,高温浊液烫伤,还有碱的   伤害。
8.(2016·广东节选)某复合肥料的部分说明书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从“注意事项”看,该复合肥料的物理性质是   (写一种,下同),化学性质是   。
大量热
汽化
膨胀
腐蚀性
易溶于水(答案合理即可)
受热易分解(答案合理即可)
SPORT
6
考点解读
目录
考点解读
考情分析
知识梳理
实验在线
易错警示
广东中考
考点1 物质的变化
针对训练
1.(2023·湖南)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发射成功。下列火箭发射流程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吊装上塔 B.瞄准定位 C.关闭舱门 D.点火发射
D 
2.(2022·四川)绵阳市标志性建筑越王楼是中国历史名楼,楼中展有陶瓷、青铜器和书画作品等。下列有关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
A.陶瓷耐腐蚀 B.青铜强度高
C.宣纸易燃烧  D.墨迹难氧化
3.(2022·四川)2021年CCTV中秋晚会主会场设在西昌。下列烘托晚会气氛的场景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 )
A.彩旗飘扬 B.燃放烟花 C.气球升空 D.歌声嘹亮
B 
B 
能力提升
4.(改编题)《本草纲目》记载:“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烧”涉及氧化反应  B.“灰”指草木灰,含有碳酸钾
C.“灰淋汁”涉及溶解  D.“取碱浣(洗)衣”利用碱的腐蚀性
. . .
D 
5.(2023·湖南)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但易吸收水蒸气而潮解,还能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潮解过程是物理变化  ②变质过程是化学变化
③变质过程是物理变化  ④潮解过程是化学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A 
考点2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针对训练
6.(2023·北京)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硫酸用于中和酸性废水 B.氧气用于气焊
C.氮气用作食品保护气 D.干冰用作制冷剂
. . .
A 
7.(2023·江苏)下列属于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开展的劳动实践活动是( )
A.用漏勺从锅中捞取小汤圆 B.用武德合金做电路保险丝
C.用活性炭制作简易净水器 D.用盐酸去除铁架台上铁锈
8.(2023·四川)下列物质用途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用酒精作燃料 B.用干冰制造舞台烟雾效果
C.液氨用于冷藏血液 D.用铜丝作导线
D 
A 
能力提升
9.(2023·河北)下列对生产生活中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用冰块给饮料降温——升华吸热
B.食品包装中充氮气——氮气化学性质活泼
C.汽车轮胎上做成凹凸不平的花纹——减小摩擦
D.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 
10.(2023·黑龙江)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各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银有金属光泽,可用于制造电线
B.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可用作保护气
C.石墨能导电,可用于制作铅笔芯
D.氢气具有可燃性,可作高能燃料
D 
考点3 催化剂
针对训练
11.(易错题)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都没有改变
B.催化剂只能加快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C.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过程中二氧化锰并不是唯一的催化剂
D.二氧化锰只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C 
能力提升
12.(2023·惠州模拟)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叙述的是( )
A.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B.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取氧气
C.电解一定质量的水
D.高温加热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B 
13.(科普阅读题)活化能可以用于表示一个化学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最小能量。不同的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差别很大。化学反应速率与其活化能的大小密切相关。活化能越低,反应速率越快。因此,降低活化能会有效地促进反应的进行。催化剂的作用是降低化学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活化能。一种催化剂并非对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有催化作用,某些化学反应也并非只有唯一的催化剂。催化剂在各行各业中广泛使用,但催化剂的活性(即催化作用)也并非一成不变。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受种种因素的影响,会急剧地或缓慢地失去活性,称为催化剂中毒。
(1)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是   。
降低化学反应发生所需
要的活化能
(2)请你写出一个需要催化剂参与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
A.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变
C.一个反应只有一种催化剂
D.催化剂中毒后会失去活性
2H2O2 2H2O+O2 ↑ (或2KClO3 2KCl+3O2↑等)
A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