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热点专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颁布【时政热点】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10月24日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旨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法律,共5章40条,包括总则、职责任务、实施措施、支持保障、附则。 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涵盖思想政治、历史文化、国家象征标志、祖国壮美河山和历史文化遗产、宪法和法律、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和国防、英烈和模范人物事迹等方面。在规定面向全体公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突出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和儿童的教育,并对公职人员、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村居民、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等不同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分别作出相应规定。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考点链接】一、法治1.法治的作用?(1)(人民)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②让人们能够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③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④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2)(国家)①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②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③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④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2.法治的要求有哪些?(1)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2)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3.我国法治建设的地位、总目标、要求?(1)地位: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2)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3)要求: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法治政府1.依法行政的地位、核心、意义?(1)地位: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2)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3)意义:①依法行政,有利于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②有利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③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④有利于推动民主法治建设进程。2.如何建设法治政府?(1)自律: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2)透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3)防范: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三、厉行法治1.怎样厉行法治?(如何建设法治中国?怎样依法治国?)公民:(1)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2)现代社会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党和政府:各级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国家社会:(1)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2)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营造法治环境,树立法治导向。(3)重视法律的规范作用,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4)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押题预测】一.选择题1.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于2024年1月1日起实施。这表明(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法律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024年1月1日,我国首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内容的教育专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正式施行,迈出了德法合力并行的新步伐。据此回答2﹣2题。2.这则新闻可以提炼的主题是( )A.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B.强化道德对法律的促进作用C.凸显道德的教化作用D.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3.《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是我国首次对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专门性、系统性的立法规定,谱写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法治化建设的新篇章。体现了( )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②有了法律制度就有了法治,符合公平正义要求③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④法治保障人们在社会各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材料分析题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选举权和被选择权 选举法规定了选举机构、选民登记、选举程序、对破坏选举的制裁等。受教育的权利 义务教育法规定了公民均有上学接受教育的权利,规定了国家提供教育设施、培养教师、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机会和物质条件等。材料二: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运用“坚持依宪治国”的相关知识解读上述材料内容。5.材料一:2023年10月24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这是一部旨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法律,共5章40条,该法自2024年1月1日施行。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出台与落地,回应了人民对祖国的深情热爱,标志着爱国主义教育步入法治化轨道。“对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习近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习近平(1)材料一中涉及到的国家机关的性质是什么?它依法行使了什么职权?(2)材料一体现了法律的哪一特征?(3)爱国主义是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请写出它的本质。(4)为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请写出两种活动形式。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3小题)1.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于2024年1月1日起实施。这表明(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C.法律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分析】本题考查法律的特征。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解答】题干中,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涉及立法,体现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A正确;BD都是法律的特征,但不符合题意;C涉及法律的作用,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认真审题,把握法律的特征知识点,依据题干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2024年1月1日,我国首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内容的教育专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正式施行,迈出了德法合力并行的新步伐。据此回答2﹣2题。2.这则新闻可以提炼的主题是( )A.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B.强化道德对法律的促进作用C.凸显道德的教化作用D.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分析】本题考查了道德和法律的关系。道德和法律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两种主要社会规则,我们要学习和践行道德和法律规范,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推动社会文明进步。【解答】我国首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内容的教育专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正式施行,表明法律和道德要共同发挥作用,爱国也是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D是正确的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仔细审题,联系法律和道德的关系等知识作答。3.《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是我国首次对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专门性、系统性的立法规定,谱写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法治化建设的新篇章。体现了( )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②有了法律制度就有了法治,符合公平正义要求③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④法治保障人们在社会各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分析】本题考查依法治国的含义和目的。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解答】结合所学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体现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法治保障人们在社会各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所以①③④符合题意;②错误,有了法律制度不等于有了法治,法治需要科学立法,还需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故选:C。【点评】仔细审题,联系依法治国的含义和目的等知识作答。二.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选举权和被选择权 选举法规定了选举机构、选民登记、选举程序、对破坏选举的制裁等。受教育的权利 义务教育法规定了公民均有上学接受教育的权利,规定了国家提供教育设施、培养教师、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机会和物质条件等。材料二: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该法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运用“坚持依宪治国”的相关知识解读上述材料内容。【分析】本题考查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解答时要认真分析材料及问题,紧密联系教材相关知识,综合作答。【解答】本题考查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依据题干材料可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的法律地位等角度分析作答。故答案为:①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②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③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点评】解答时注意认真研究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和答题方向是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等,综合运用基础知识作答,做到准确无误;思维发散,多角度多方面作答。5.材料一:2023年10月24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这是一部旨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法律,共5章40条,该法自2024年1月1日施行。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出台与落地,回应了人民对祖国的深情热爱,标志着爱国主义教育步入法治化轨道。“对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习近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习近平(1)材料一中涉及到的国家机关的性质是什么?它依法行使了什么职权?(2)材料一体现了法律的哪一特征?(3)爱国主义是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请写出它的本质。(4)为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请写出两种活动形式。【分析】本题考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爱国主义、法律的特征。依据教材,结合材料,仔细作答。【解答】(1)第一小问考查材料一中涉及到的国家机关的性质是什么。依据材料答出国家权力机关。第二小问考查它依法行使了什么职权。依据材料答出立法权。(2)本题考查材料一体现了法律的哪一特征。依据材料,结合材料答出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3)本题考查爱国主义是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请写出它的本质。依据教材答出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4)本题考查为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请写出两种活动形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故答案为:(1)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权。(2)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3)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4)开展爱国主义故事演讲比赛;观看爱国主义电影;参观革命纪念馆、博物馆;国旗下讲话、爱国主义主题班会等。【点评】解答此题,需要依据教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爱国主义、法律的特征的知识,据此解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