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第 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学习目标1.化学改变了世界: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2.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及伴随的现象。3.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情景导入超强钢四氟乙烯(ETFE)我们研制的舱外航天服一、化学改变了世界学习探究生产化肥和农药,增加粮食产量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综合应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1.化学在生活中的作用1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事物2化学指导我们合理利用资源3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2.化学研究的对象——区分概念物体: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一切有形体的东西,如塑料桶、木制桌椅等。物质:物质构成了宇宙万物,占有空间,具有质量、具有特性的东西称为物质,如塑料、木材等。注:“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但是物质不一定都组成物体,比如磁场是物质,但是没有由磁场组成的物体 。物质例 1 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对化学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 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B. 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C. 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D. 化学物质不能存在于任何食品中,以确保食品的质量D解析:任何物质均是化学物质,化学物质存在于任何食品中,故D不合理。二、神奇的化学变化你能将下列变化过程按一定的分类方式分成两类吗?①木材制成课桌 ②木炭燃烧③榨取葡萄汁 ④葡萄酿成酒⑤铁块制成铁锅 ⑥铁矿石炼成铁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实验1 点燃镁条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固体。温馨提示:注意观察反应前、反应进行中和反应后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变化。实验2操作: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现象: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实验3操作:将几颗锌粒放入试管中,再加入3~4 mL稀硫酸。现象:锌片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泡。实验4操作:取3~4 mL硫酸铜溶液于一试管内,再用滴管滴加4~5 滴氢氧化钠溶液。现象:生成蓝色絮状沉淀。通过上述实验我们知道了……(1)物理变化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态、固态)的变化。(2)化学变化的特征: _____________,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伴随着 发光、发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 、生成沉淀等现象。没有生成新物质生成其他物质1.如果变化中有颜色改变、生成沉淀或产生气体等现象,就一定是化学变化吗?2.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白炽灯通电后发光发热无色的氧气液化变成淡蓝色液氧食盐水蒸发后留下食盐晶体可乐开瓶后冒出气泡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最根本的依据是 。是否生成新物质发光,发热,变色,有气体或沉淀生成不能作为判断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有能量变化也不能作为判断依据。项目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概念本质区别伴随现象实例说明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物质的外形、状态改变发光、发热、颜色改变、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矿石粉碎、水蒸发、碘升华等木炭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等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产生,但有发光、发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物质变化 关键词物理变化 三态变化 熔化(融化)、蒸发、升华、液化、凝华、凝固、汽化、挥发形状变化 破(粉)碎、断裂、弯曲、榨汁、切(压)片、雕刻等实验操作 过滤、溶解、稀释、蒸馏、沉降等其他类 吸附、通电发光(热)、海水晒盐、风(水)力发电、物理爆炸(如轮胎爆炸、高压锅爆炸等由于压强过大造成的爆炸)等化学变化 燃烧类 纸张(蜡烛、煤炭等各种可燃物)燃烧、化学爆炸(煤气爆炸、氢气球遇明火爆炸等由于燃烧造成的爆炸)等变质类 食物腐败(变质)、发霉、发酵、酿酒等其他类 炭化、指示剂变色、缓慢氧化、杀菌消毒、金属锈蚀、炼铁、光合(呼吸)作用、分解、电解、除水垢等判断物质变化常见的关键词例 2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 B.纸张燃烧 C.西瓜榨汁 D.气球爆炸B解析:海水晒盐、西瓜榨汁、气球爆炸的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纸张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三、物质构成的奥秘1水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2每一个水分子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构成的。3化学上分别用符号H、O和H2O表示氢原子、氧原子和水分子。4氢原子和氧原子还能两两自相结合形成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别用化学符号H2和O2表示)。5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6原子和分子是真实存在的。课堂小结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常伴随有发光、发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还有能量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只是形状、状态的变化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随 堂 测试1.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钻木取火 B. 破釜沉舟C. 聚沙成塔 D. 买椟还珠AD2.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 电熨斗通电产生的能量 B. 电灯通电发出的光C. 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 D. 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能量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铁生锈 B. 大米酿酒C. 纸张燃烧 D. 汽油挥发DC4.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 木已成舟 B. 花香四溢C. 蜡烛成灰 D. 滴水成冰5.(1)写出下列粒子的化学符号:(2)水是由大量的______构成的,氧气由大量的______构成,氢气由大量的_______构成,一个水分子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构成。氧分子氢分子1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水分子H2OH2O2HO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