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1)(日本、东南亚)第一节 日本考点一:日本的位置和范围1.地理位置及范围(1)海陆位置:位于亚洲 部,太平洋 部,东临 洋,西临 ,与俄罗斯、中国、朝鲜、韩国隔海相望。(2)纬度位置:大致位于23°N~46°N之间,大部分位于 带。2.领土组成:由 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多个小岛组成。3.首都: 。考点二:日本的自然环境1.地形特征(1)日本地形多 、少平原。最高山是 山,平原大多分布于沿海,最大的平原是 平原。(2)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 。2.气候特征日本北部为 气候,南部为 气候。气候具有明显的 性特点,四季分明,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多。与同纬度的其他国家相比,这里冬季较温暖,夏季较凉爽。【易错警示】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也属于海洋性气候。(×)日本是一个岛国,受海洋影响显著,日本与亚洲同纬度的地区相比,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丰富,即气温的年较差较小,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但不是海洋性气候。3. 河流 ,水能资源丰富。考点三:高度发达的经济1.地位:日本经济发达,是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强国,国民收入位居世界前列,是亚洲唯一的 国家。工业是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经济特点:发达的 型经济(“进口—加工—出口”)。工业发展的条件有利条件: 。不利因素:3.工业分布:集中在 。主要工业城市: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原因: 。日本工业分布最突出的特点是临海布局。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具体分析如下:考点四:东西方文化交融1.民族: 民族。2.语言: 。3.宗教: 教和佛教。4.传统服饰: 。5.国花: 。第二节 东南亚考点一:优越的地理位置1.范围:包括 和 两部分。共11个国家。2.位置纬度位置:处于10°S~25°N之间,主要位于 带。海陆位置:地处 与 洲、 洋与 洋之间的“十字路口”3.马六甲海峡(1)位置:位于 和 之间。(2)重要性:考点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1.气候分布: 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以 气候为主,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以 气候为主。【易错警示】东南亚的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东南亚地处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其中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马来群岛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2.农作物: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 是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 是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是世界最大的椰子出口国和蕉麻生产国。东南亚的自然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东南亚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考点三: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1.中南半岛地形特征(1)中南半岛 ,北部山区地势高峻,南方地区地势较低。(2)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平原较少,多火山、地震。2.中南半岛的河流河流特点:河流大多 流,上游流经山区,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主要河流:红河、湄南河、湄公河注入太平洋;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注入印度洋。3.人口与城市的分布(1)特点:中南半岛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马来群岛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上。(2)原因: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区 。(3)沿河分布的利弊利:弊:考点四:热带旅游胜地1.目前, 业已经成为东南亚许多国家的支柱产业。2.旅游胜地:缅甸仰光的 ;印度尼西亚的 ;柬埔寨的 ;泰国曼谷的 ;越南的 ;新加坡的 。3.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是海外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居民主要是黄种人。近些年来东南亚国家成为中国出境游热点的原因:第三节 印度考点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国1.地理位置(1)印度位于亚洲 部。(2)印度北部被 (特殊纬线)穿过,大部分位于 带和 带。(3)印度东临 湾,西临 海,南临 洋。2.人口现状2023年印度已成为世界第 人口大国,目前仍以 的速度增长。大部分属于 种人,主要使用 语。人口众多,快速增长带来的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3.地形与河流(1)地形地势特点:地形平坦,地势 。(2)北部山地:主要为 ;中部平原:主要是 ;南部高原:主要为 。(3)主要河流有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等,它们都注入孟加拉湾,其中,布拉马普特拉河的上游在我国境内称为雅鲁藏布江。考点二: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1.气候特征:以 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分 。每年的6~9月,盛行 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10月至次年5月,盛行 季风,降水少,形成旱季。由于 季风不稳定,印度水旱灾害频繁发生。2.热带季风气候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由于西南季风不稳定,降水季节变化大,因此本地区经常发生旱涝灾害,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热带季风气候对粮食作物分布的影响小麦耐旱,主要分布在干旱少雨的水稻喜湿热,主要分布在降水丰沛的棉花主要分布在 ,黄麻主要分布在 。【重点突破】印度的自然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印度的自然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一直是历年中考的主要考点之一。纬度位置决定了印度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气候;三大地形区对气候的水热状况有明显影响;河流的流量受气候和地形的制约;农业生产受气候、地形和水源的影响,特别是西南季风对印度的农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下图所示:考点三: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1)服务外包产业:约占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的1/2,其中软件外包产业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2/3。印度被称为“ ”。(2)特点: 。(3)发源地: 。(4)印度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 。(5)对印度的影响: 。第四节 俄罗斯考点一:地理位置和范围1.从半球位置看,俄罗斯位于 半球(大部分)、 半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跨两大洲和两个半球的国家。2.从纬度位置看,俄罗斯北部被 (纬线)穿过,大部分位于 带和 带。3.从海陆位置看,俄罗斯位于亚欧大陆 部,西临 海,东 洋,北临 洋。4.范围和首都:俄罗斯地跨亚洲 部(西伯利亚地区)和欧洲 部,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欧洲国家。国土面积170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首都是 ,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易错警示】俄罗斯亚洲部分面积大,但是欧洲部分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而俄罗斯历来被公认为欧洲国家。考点二:自然环境特征(一)地形和地势特点:地势 ,地形以 河为界,以西主要是平原,以东主要是高原和山地。其中 平原是亚洲最大的平原, 平原是欧洲最大的平原。(二)河流、湖泊1.河流特征:河流众多,主要河流自南向北流。2.四大河流河流 注入 特点伏尔加河 欧洲最长的河流,被俄罗斯人称为“母亲河”鄂毕河 俄罗斯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叶尼塞河 俄罗斯流量最大的河流勒拿河 河口处形成俄罗斯最大的三角洲3.湖泊: 位于西伯利亚,是世界上最深、淡水储量最大的湖泊。(三)气候气候特征:以 气候为主,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北半球寒极:奥伊米亚康)考点三:发展中的经济1.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极为丰富, ,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自然资源能够自给的大国之一。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被称为“ ”。2.工业工业特征: 发达, 薄弱。工业分布:内陆地区。原因: 。最发达的工业区: 工业区。3.发达的交通(一)交通运输业比较发达,部门齐全,主要有铁路、公路、航空、水上运输(海洋运输和内河运输)和管道运输; 运输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海运: 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和波罗的海沿岸重要港口。内河航运: 河五海通航。管道运输: 。铁路分布:欧洲密集,形成以 为中心的 状状铁路网。亚欧大陆桥沿南部修建的原因:考点四:人口与城市1.莫斯科:俄罗斯首都,是全国最大的铁路、公路和航空枢纽,也是全国最大的城市。2. 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沿岸的重要海港,也是全国第二大城市。3.摩尔曼斯克:北冰洋沿岸的重要海港,终年不冻。4.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是太平洋沿岸重要海港,也是远东地区的重要城市。【重点突破】俄罗斯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1)(日本、东南亚)第一节 日本考点一:日本的位置和范围1.地理位置及范围(1)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与俄罗斯、中国、朝鲜、韩国隔海相望。(2)纬度位置:大致位于23°N~46°N之间,大部分位于北温带。2.领土组成:由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多个小岛组成。3.首都:东京。考点二:日本的自然环境1.地形特征(1)日本地形多山地丘陵、少平原。最高山是富士山,平原大多分布于沿海,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2)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2.气候特征日本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点,四季分明,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多。与同纬度的其他国家相比,这里冬季较温暖,夏季较凉爽。【易错警示】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也属于海洋性气候。(×)日本是一个岛国,受海洋影响显著,日本与亚洲同纬度的地区相比,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丰富,即气温的年较差较小,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但不是海洋性气候。3. 河流短小湍急,流量较大,水能资源丰富。考点三:高度发达的经济1.地位:日本经济发达,是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强国,国民收入位居世界前列,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工业是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经济特点:发达的出口导向型经济(“进口—加工—出口”)。工业发展的条件有利条件:①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便利的海运;②先进的科学技术③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不利因素:①国内市场狭小,对外依赖严重②矿产资源贫乏,依赖进口。3.工业分布: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主要工业城市: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原因:多优良港湾,交通便利,利于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产品。日本工业分布最突出的特点是临海布局。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具体分析如下:考点四:东西方文化交融1.民族:大和民族。2.语言: 日语。3.宗教:神道教和佛教。4.传统服饰:和服。5.国花:樱花。第二节 东南亚考点一:优越的地理位置1.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共11个国家。2.位置纬度位置:处于10°S~25°N之间,主要位于热带。海陆位置: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十字路口”3.马六甲海峡(1)位置: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2)重要性: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也是连接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考点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1.气候分布: 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易错警示】东南亚的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东南亚地处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其中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马来群岛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2.农作物: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泰国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马来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菲律宾是世界最大的椰子出口国和蕉麻生产国。东南亚的自然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东南亚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①气候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②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③人口多,耕地少。粮食需求量大,而水稻单产高。考点三: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1.中南半岛地形特征(1)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北部山区地势高峻,南方地区地势较低。(2)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平原较少,多火山、地震。2.中南半岛的河流河流特点: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流,上游流经山区,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主要河流:红河、湄南河、湄公河注入太平洋;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注入印度洋。3.人口与城市的分布(1)特点:中南半岛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马来群岛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上。(2)原因: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3)沿河分布的利弊利:经济发展要比内陆好,便利的水路方便航运贸易。弊:雨季淹没沿岸低地,危及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考点四:热带旅游胜地1.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东南亚许多国家的支柱产业。2.旅游胜地: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越南的下龙湾;新加坡的城市花园。3.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东南亚是海外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居民主要是黄种人。近些年来东南亚国家成为中国出境游热点的原因:1.东南亚与我国山水相连,距离相近,交通便利;2. 我国主要在温带地区,而东南亚的热带风光旖旎3. 东南亚多名胜古迹,宗教异域风情,民俗民情,餐饮文化4. 华人和华侨在东南亚各国人口中占较大比重,语言相同,习俗相通第三节 印度考点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国1.地理位置(1)印度位于亚洲南部。(2)印度北部被北回归线(特殊纬线)穿过,大部分位于热带和亚热带。(3)印度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2.人口现状2023年印度已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目前仍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大部分属于白种人,主要使用英语。人口众多,快速增长带来的有利影响:劳动力丰富 市场广阔。不利影响:对资源、粮食、经济等压力大。3.地形与河流(1)地形地势特点:地形平坦,地势南北高,中间低。(2)北部山地:主要为喜马拉雅山脉;中部平原:主要是恒河平原;南部高原:主要为德干高原。(3)主要河流有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等,它们都注入孟加拉湾,其中,布拉马普特拉河的上游在我国境内称为雅鲁藏布江。考点二: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1.气候特征: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每年的6~9月,盛行西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10月至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降水少,形成旱季。由于西南季风不稳定,印度水旱灾害频繁发生。2.热带季风气候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由于西南季风不稳定,降水季节变化大,因此本地区经常发生旱涝灾害,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热带季风气候对粮食作物分布的影响小麦耐旱,主要分布在干旱少雨的恒河上游德干高原西北部水稻喜湿热,主要分布在降水丰沛的东北部及半岛沿海地区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黄麻主要分布在恒河三角洲。【重点突破】印度的自然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印度的自然环境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一直是历年中考的主要考点之一。纬度位置决定了印度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气候;三大地形区对气候的水热状况有明显影响;河流的流量受气候和地形的制约;农业生产受气候、地形和水源的影响,特别是西南季风对印度的农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下图所示:考点三: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1)服务外包产业:约占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的1/2,其中软件外包产业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2/3。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2)特点:信息技术含量高、利润大、资源消耗少。(3)发源地:班加罗尔。(4)印度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5)对印度的影响:为印度创造了就业机会,赚取了大量外汇,促进了其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第四节 俄罗斯考点一:地理位置和范围1.从半球位置看,俄罗斯位于东半球(大部分)、北半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跨两大洲和两个半球的国家。2.从纬度位置看,俄罗斯北部被北极圈(纬线)穿过,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3.从海陆位置看,俄罗斯位于亚欧大陆北部,西临波罗的海,东太平洋,北临北冰洋。4.范围和首都:俄罗斯地跨亚洲北部(西伯利亚地区)和欧洲东部,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欧洲国家。国土面积170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首都是莫斯科,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易错警示】俄罗斯亚洲部分面积大,但是欧洲部分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而俄罗斯历来被公认为欧洲国家。考点二:自然环境特征(一)地形和地势特点: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叶尼塞河为界,以西主要是平原,以东主要是高原和山地。其中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亚洲最大的平原,东欧平原是欧洲最大的平原。(二)河流、湖泊1.河流特征:河流众多,主要河流自南向北流。2.四大河流河流 注入 特点伏尔加河 里海 欧洲最长的河流,被俄罗斯人称为“母亲河”鄂毕河 北冰洋 俄罗斯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叶尼塞河 俄罗斯流量最大的河流勒拿河 河口处形成俄罗斯最大的三角洲3.湖泊:贝加尔湖位于西伯利亚,是世界上最深、淡水储量最大的湖泊。(三)气候气候特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暖。(北半球寒极:奥伊米亚康)考点三:发展中的经济1.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极为丰富,种类多,储量大,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自然资源能够自给的大国之一。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被称为“世界加油站”。2.工业工业特征: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薄弱。工业分布:内陆地区。原因:靠近资源产地。最发达的工业区:莫斯科工业区。3.发达的交通(一)交通运输业比较发达,部门齐全,主要有铁路、公路、航空、水上运输(海洋运输和内河运输)和管道运输;铁路运输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海运: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和波罗的海沿岸重要港口。内河航运:伏尔加河五海通航。管道运输:石油和天然气。铁路分布:欧洲密集,形成以莫斯科为中心的放射状状铁路网。亚欧大陆桥沿南部修建的原因:南部气候温暖,资源工业集中分布在南部,而且人口城市较为密集。考点四:人口与城市1.莫斯科:俄罗斯首都,是全国最大的铁路、公路和航空枢纽,也是全国最大的城市。2. 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沿岸的重要海港,也是全国第二大城市。3.摩尔曼斯克:北冰洋沿岸的重要海港,终年不冻。4.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是太平洋沿岸重要海港,也是远东地区的重要城市。【重点突破】俄罗斯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2024人教七下地理期末复习:临考读记】(读记版).docx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2024人教七下地理期末复习:临考读记】(填空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