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国1644年明思宗崇祯皇帝自缢明朝1368-1644共享国276年17课探明亡启余思—明朝的灭亡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是故明之亡,亡于流贼,而其致亡之本,不在于流贼也。呜呼!庄烈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徒以身殉,悲夫!——清张廷玉等《明史.流贼列传》流贼:明时对农民起义军的藐称。壹探亡明流贼——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一、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1.当时陕北农民处在怎样的状况下?材料1:臣乡延安府,自去岁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迨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其山中石块而食……后见门外之人炊人骨以为薪,煮人肉以为食……于是死者枕藉,臭气熏天。县城外掘数坑,每坑可容数百人,用以掩其遗骸。……且有司……不得不严为催科(征税)。仅存之遗黎(剩下的百姓)止有一逃耳。——《明季北略》陕西大饥2.什么原因导致陕北出现这种状况?大旱+赋税二.李自成获得人民拥护的原因读材料合作探究:3.处于绝境之下的农民如何求生?材料2:山、陕游民仰驿糈者,无所得食,俱从贼,贼转盛。——清张廷玉等《明史.流贼列传》⑴客观原因:旱灾和沉重的赋税迫使人民反抗。读材料合作探究:二.李自成获得人民拥护的原因材料3:李岩因说曰:“取天下以人心为本,请勿杀人,收天下心。”岩复造谣词曰:“迎闯王,不纳粮。”使儿童歌以相煽,从自成者日众。——清张廷玉等《明史.流贼列传》⑵主观原因:均田免赋深得民心均田:免赋:4.李自成主观做出了哪些努力?把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减免沉重赋税,特别是不纳粮深入思考:三.李自成农民起义的特点起义秦末农民起义东汉黄巾起义隋末农民起义唐末农民起义元末农民起义李自成起义最大特点:第一次明确提出对土地的要求十九日丁未,天未明,皇城不守,呜钟集百官,无至者。乃复登煤山,书衣襟为遗诏,以帛自缢于山亭,帝遂崩。太监王承恩缢于侧。——清张廷玉等《明史.流贼列传》是故明之亡,亡于流贼,而其致亡之本,不在于流贼也。呜呼!庄烈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徒以身殉,悲夫!——清张廷玉等《明史.流贼列传》《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贰寻亡明根本——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赞曰(评论说):明自世宗(嘉靖)而后,纲纪日以陵夷(败坏),神宗(万历)末年,废坏极矣(已经废弛到了极点)。虽有刚明英武之君,已难复振。而重以(再加上)帝(明熹宗天启皇帝)之庸懦,妇寺窃柄,滥赏淫刑,忠良惨祸,亿兆离心,虽欲不亡,何可得哉。(可又怎么办呢!)”——清张廷玉等《明史.熹宗本纪》“明之亡,非亡于崇祯,而亡于天启,实亡于万历,始亡于嘉靖”一、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环境读材料合作探究:1、明朝中后期的政治状况:材料1:“炼丹修道,昏庸老朽,坐了四十几年天下,就是不办事。”——毛泽东读《明史》评价嘉靖皇帝材料2:“明神宗在位四十八年,前十年奋发图强,中间十年由勤变懒,最后近三十年“万事不理”。他的主要特征,是贪酒、贪色、贪财而又贪权。”——民国史学家白寿彝材料3:“而重以帝之庸懦,妇寺(宦官)窃柄,滥赏淫刑,忠良惨祸,亿兆离心,虽欲不亡,何可哉。——清张廷玉等《明史.熹宗本纪》⑴.皇帝沉迷享乐 疏于朝政“终身事鬼,而不事人”——孟森《明史讲义》明嘉靖皇帝朱厚熜(1521-1566)首辅严嵩严嵩专国20年,吞没军饷,吏治败坏,边事废弛,“南倭北虏”倭寇频繁侵扰东南沿海地区,造成极大破坏。 嘉靖任用权臣,致吏治败坏,边事废弛。明神宗朱翊钧(1572-1620)“怠于临朝,勇于敛财,不郊不庙不朝者三十年,与外廷隔绝”——孟森《明史讲义》“狱囚积至千人,莫为问断。”——《明通鉴》“一时头昏眼黑,力乏不兴”——清张廷玉等《明史》 万历怠于临朝,与外廷隔绝,致政事乏力。明熹宗朱由校(1620-1627)“而重以帝之庸懦,妇寺(宦官)窃柄,滥赏淫刑,忠良惨祸,亿兆离心,虽欲不亡,何可哉。——清张廷玉等《明史.熹宗本纪》“魏忠贤,肃宁人。少无赖,与群恶少博,少胜,为所苦,恚而自宫.....忠贤不识字,例不当入司礼,以客氏故,得之......当此之时,内外大权一归忠贤。自内阁、六部至四方总督、巡抚,遍置死党。”—— 清张廷玉《明史.宦官列传》“向使熹宗御宇复延数载,则天下之亡不再传矣”—— 清张廷玉等《明史.流贼列传》 天启宠信宦官,致阉党擅权, 残害忠良。材料4:“(明朝后期)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村无吠犬,尚敲催追之门;树有啼鹊,尽洒鞭扑之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常闻鬼哭。——郑廉《豫变纪略》材料6:“是时(崇祯),秦地所征曰新饷,曰均输,曰间架,其目日增,吏因缘为奸,民大困。——清张廷玉等《明史.流贼列传》辽饷+剿饷+练饷“加派三饷520万两,超过全国总赋额的1\3。——七下历史教参⑵.政府勇于敛财,加重赋税材料5:“皇上(神宗)驱率狼虎,飞而食人,使天下之人,剥肤而吸髓,重足而累息,以致天灾地坼,山崩川竭”——清张廷玉等 《明史.田大益传》1、明朝中后期的政治状况:⑴.皇帝沉迷享乐 疏于朝政⑵.政府勇于敛财 加重赋税政治腐败赋税沉重民不聊生“明土田之制,凡二等:曰官田,曰民田。”—— 清张廷玉等《明史.食货志》读材料合作探究:2、明朝中后期的土地问题:材料7:“(嘉靖初年)近年以来,皇亲侯伯,凭借宠暱(宠爱亲近),奏讨无厌。而朝廷眷顾优隆,赐予无节,其所赐地土,多是受人投献,将民间产业夺而有之......”—— 《明经世文编》卷八八(林俊《传奉敕谕差勘畿内田地疏》)材料8:“蜀昔有沃野之说,然惟成都府属,自灌抵彭十一州县开堰灌田故名焉。近为王府有者什七,军屯什二,民间仅什一而已。”—— 《明神宗实录》卷四二一1.明中后期土地发生了什么变化?民田 官田:土地兼并严重“赐庄田2万顷”—— 清张廷玉等《明史.食货志》2.土地兼并严重 社会造成的影响?“富者动连阡陌,贫者地鲜立锥。饥寒切身,乱之生也”—— 《明清史料》“天下之势,如沸鼎同煎,无一片安乐之地。贫富尽倾,农商交困,流离转徙,卖子抛妻,哭泣道途,萧条巷陌”——清张廷玉等《明史》土地兼并严重民不聊生社会动荡《流民图》局部一、明朝中后期的社会状况:政治腐败赋税沉重土地兼并民不聊生社会动荡严重天灾流贼四起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二、明朝灭亡根本:1635年,崇祯八年,第一次下罪己诏:我以浅薄的德行继承帝位。本想更新面貌归还旧时的安稳,但所用非人,致胡人猖獗,流贼四起.....胡人三次闯入,流寇造反闹了七年,使都城暴露在外,百姓颠沛流离......——译自《国榷·乙亥崇祯八年·十月乙巳》明中后期多次扰边胡人指什么?叁察亡明外患——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一、满洲的兴起(时间、建立者、民族、都城、国号)读教材看地图梳理:1.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国号大金,称后金。2.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3.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二、清兵入关看视频了解:思考清军为什么能获获得最后的胜利?(视频用腾讯播放器打开)知识拓展:八旗制度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建立了八旗制度,把所属人员编为八个旗,将生产、行政、军事三种功能结合在一起,实行“兵民合一”,军政一体,旗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大大提高了战斗力,推动了满族社会经济发展。清朝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以后,旗人享有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许多特权。直到清朝后期,旗人还享有官俸,但他们早已没有了当年的勇猛善战,而是养尊处优,败落无能。后来,人们还把享有特权而又不务正业的人称为“八旗子弟”。政治腐败赋税沉重土地兼并民不聊生社会动荡严重天灾流贼四起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明朝灭亡原因:课堂小结2.明亡直接(内忧)满清叩关明亡间接(外患)1.明亡根本:是故明之亡,亡于流贼,而其致亡之本,不在于流贼也。呜呼!庄烈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徒以身殉,悲夫!——清张廷玉等《明史.流贼列传》肆悟亡明余思——借古鉴今 以民为本畅所欲言:明朝的灭亡给了你什么启示?1.以民为本,注重民生2.整顿吏治,严防贪腐3.加强边防,巩固边疆......课堂结语:能稍复其旧制者反是代明之清,除武力别有根柢外,所必与明立异者,不过章服小节,其余国计民生,官方吏治,不过能师其万历以前之规模,遂又奠二百数十年之国基。清无制作,尽守明之制作,而国祚亦与明相等......——孟森《明史讲义》随堂检测:1.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回顾中国古代历史,每当政治腐败,百姓生活困苦之时,往往会引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以下农民起义爆发的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①黄巾起义 ②大泽乡起义 ③黄巢起义 ④李自成起义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2.明朝是继汉唐之后黄金时期。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而明朝灭亡的标志是( )A.明末农民起义爆发 B.李自成率军攻占北京C.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D.清朝统治者迁都北京CB随堂检测:3.土地和赋税问题是农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均田免赋”口号是下列哪次农民起义中提出的?(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C.李自成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4.满洲族(满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唯一在中国历史上曾两度建立过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由于世代的变迁和社会的更迭,该民族以不同的称谓活跃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舞台上。该民族曾建立过的“中原王朝”是( )①辽朝 ②金朝 ③元朝 ④清朝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CD参考文献: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1.清张廷玉等《明史》2.孟森《明史讲义》3.《明史纪事本末》4.《神宗实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