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专题二 信息提取与加工第二部分 专题训练,聚焦新课标专题二 信息提取与加工考试要求 1.具有在文本中快速提取有用的信息,排除无关信息干扰的能力(知道)2.具有将新信息与已有知识相关联,将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理解、初高中衔接)3.能在文本中概括信息所隐藏的规律(掌握)4.能将提取的信息和概括的规律加工、运用到新情境中(应用)近年考情 年份 广东高频考点 分值 广州高频考点 分值 题型2021 溶液、工艺流程、科学探究、图表数据分析、微粒观、古文阅读 44 物质变化、溶液、科学探究、三重表征、工艺流程、图表数据分析、酸碱盐实验设计、微粒观、阅读、条件控制 52 选择题、填空题2022 警示标志、配料表、溶液、条件控制、价类二维图、工艺流程、三重表征、陌生化学用语 38 能源结构图、反应原理图、陌生化学用语、古代窑炉、工艺流程、数字化传感数据图、图表数据分析、三重表征 41 选择题、填空题2023 溶液、图片阅读、科普阅读、古文阅读、工艺流程、科技前沿、数据分析 45 溶液、图片阅读、工艺流程、数字化传感数据图、四重表征、图表数据分析 42 选择题、填空题一、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指导: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快而准地圈出关键词(阅读检索力);应用类比等方法,将陌生信息与已有知识相关联,进行知识迁移(阅读整合力)。具有阅读检索和阅读整合的能力,能解决大部分阅读问题。1.陌生方程式题——理清题意,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写成符号表达式;根据元素守恒,补充常见物质;根据原子守恒配平;检查是否需要标“↑”号或“↓”号。【例题1】(2022年广州市节选)碲化镉(发电玻璃主要成分)可由 H2Te 溶液和CdSO4溶液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点拨:提取H2Te溶液和CdSO4溶液作为反应物的信息,通过复分解反应模型“双交换、价不变”写出生成物。根据题意和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推理出沉淀是哪一种生成物。书写陌生化学式时,遵循化合价“前正后负”原则。H2Te+CdSO4 ===CdTe↓+ H2SO42.文字描述题——找信息,巧迁移,重整合。【例题2】(经典模拟题)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净水剂,在低温、碱性环境中稳定,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高铁酸钾的制备方法可以通过三步实现:步骤①.通过氯化铁溶液和NaOH反应生成Fe(OH)3;步骤②.2Fe(OH)3+3NaClO+4NaOH 2Na2FeO4+3NaCl+5H2O;步骤③.在步骤②溶液中加入饱和KOH可以析出K2FeO4。(1)步骤①中的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2)步骤②中,高铁酸钠中铁的化合价是 。 (3)步骤③中加入饱和KOH析出K2FeO4的原因是K2FeO4的溶解度比Na2FeO4的 。 复分解反应 +6小(4)获得的K2FeO4粗产品中可能还含有KCl杂质,进一步提纯可以采用如下步骤:将粗产品溶于KOH溶液,结晶,过滤,洗涤,烘干可以得到纯净的产品。粗产品用KOH溶液溶解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 。下列提供的洗涤剂可以用于洗涤步骤的是 (选填字母)。 A.蒸馏水 B.无水乙醇 C.稀盐酸K2FeO4在碱性环境中稳定且溶解度小B点拨:该题属于连续文本(文字、化学符号)信息题,考查学生阅读检索力和阅读整合力。题中呈现的问题往往超越教材内容,是知识的纵向深入和横向拓展。解题时要求学生能快而准地检索出关键词,排除无关信息的干扰;将提取的信息与原有知识整合起来,生成新的知识。(1)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和基本反应类型特点分析。(2)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求解。(3)根据溶解能力分析。(4)根据题干信息“步骤③.在步骤②溶液中加入饱和KOH可以析出K2FeO4”进行推理。洗涤过程需考虑避免产品损失的问题。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包括坐标图、表格等。以下以坐标图为例。1.明两轴。掌握两个坐标轴代表的含义,纵坐标随横坐标代表量的变化关系。2.找四点。即起点、拐点、交点和终点,掌握各个点的涵义。3.辨趋势。结合题目情景,看纵坐标随横坐标代表量的变化趋势。4.练数感。巧解巧算、数感训练。【例题3】(2021年广州市节选)CaO固体也可以捕捉回收CO2。研究表明CaC2O4·H2O热分解制得的CaO疏松多孔,具有良好的CO2捕捉性能。取1.46 g CaC2O4·H2O(相对分子质量为146)进行加热,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1)写出400~600 ℃范围内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 (2)据图分析,CaO捕捉CO2的反应温度应 (选填“高于”或“低于”)800 ℃。 CaC2O4CaCO3+CO↑低于点拨:此题属于非连续文本(图片、坐标、数据等)信息题,考查学生阅读检索力、阅读整合力、阅读概况力和阅读应用力。先读懂横坐标、纵坐标代表什么影响因素?把握曲线变化趋势;掌握各个点的涵义是什么?如起点、拐点、特殊点、终点;根据曲线“断崖式下降”形态提取数字信息——数感训练、巧解巧算,最终将信息的特征和联系进行整理和归纳,提炼出规律和方法。如根据1.46 g-1.28 g=0.18 g、1.28 g-1.00 g=0.28 g、1.00 g-0.56 g=0.44 g可知生成物分别是什么物质?类型一 连续性文本阅读1.(2021年广州市)石油不可再生,其开采和利用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过程主要通过化学变化实现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D2.(2021年深圳市)小深同学用思维导图梳理了Na2CO3的相关知识,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3.(2023年增城区模拟题)在《天工开物》中有关靛蓝的记载:“凡造淀,叶者茎多者入窖,少者入桶与缸。水浸七日,其汁自来。每水浆一石下石灰五升,搅冲数十下,淀信即结”。制备得到的靛蓝无法直接染色,需要把它通过还原反应转为靛白才能让它进入纺织品的纤维,衣物透风又可变回靛蓝。现代工业常用保险粉即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还原靛蓝,保险粉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被氧气氧化,可以用它保存食物水果等。(1)Na2S2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3(2)“石灰”指的是生石灰,与水发生反应生成 ,再与发酵产生的CO2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 。 (3)衣物透风的目的是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接触,使得靛白变回靛蓝。 (4)保险粉用于保存食物水果的原理为2Na2S2O4+ +2_______ 4NaHSO3。 氢氧化钙Ca(OH)2+CO2 === CaCO3↓+H2OO2O2H2O4.(经典中考题)叠氮酸(HN3)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其水溶液具有酸性,可与NaOH溶液反应得到叠氮化钠(NaN3)。某些汽车安全气囊中装有叠氮化钠。(1)叠氮酸在水溶液中解离出H+和 (填化学符号)。 (2)叠氮酸与NaOH溶液的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3)叠氮化钠受热分解时产生两种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复分解反应5.(2023年广东省)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如图所示,唐代陆羽《茶经》中记载:“风炉以铜铁铸之……底一窗以为通飚漏烬之所……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漉水囊……其格以生铜铸之。”(1)“铜铁”属于 (选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2)“飚”(即风)提供燃烧所需的 。“烬”中含钾盐,农业上可用作 。 (3)“火能熟水”说明燃烧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4)“漉水囊”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类似于实验操作中的 。(5)茶香四溢,从分子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 金属氧气钾肥放出过滤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类型二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6.(2022年中考题改编)下列图像与反应过程的变化趋势对应不正确的有( ). . .A.KMnO4受热分解 B.向含等质量HCl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Zn、Fe至过量 C.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D.硫在充满O2的集气瓶中燃烧A7.(经典中考题)某复合肥料的部分说明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复合肥料含有四种营养元素 B.施用肥料并不是越多越好C.该复合肥料可溶于水 D.该复合肥料受热易变质. ..A8.(2023年深圳市)某同学在验证次氯酸(HClO)光照分解产物数字实验中,HClO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O 2HCl+O2↑,容器中O2的体积分数以及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光照前,容器内已有O2B.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性不断增强C.反应前后氯元素的化合价不变D.该实验说明HClO化学性质不稳定C9. (2023年广州市节选)如图所示为古代炼锌工艺原理示意图。炉甘石成分是ZnCO3,高温易分解生成ZnO。(1)泥罐外煤饼的主要作用是燃烧提供热量,泥罐内煤粉的主要作用是 。 (2)已知锌的沸点为907℃,泥罐下部温度可达1 200℃,上部约为600℃,该工艺从反应混合物中收集液态锌的方法属于 (选填字母)。 A.结晶 B.蒸发 C.蒸馏 D.升华将氧化锌还原为锌(或作还原剂)C10.(2021年广东省)诗人陆游的笔记中记载:“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可省油之半。”“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夹瓷盏被称为省油灯,用棉绳做炷(灯芯),上层盏盛油,下层盏盛水,其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图中属于可燃物的是 和 ,这是燃烧的 个条件之一。 (2)省油灯的原理:油燃烧 ,上层盏内油温 ,下层盏内水吸热,减少油的 ,以达到省油的目的。 炷(灯芯)油三放热升高挥发(3)“注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说明下层盏中的水不断减少。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 A. 水分子受热分解 B. 水分子不断运动C. 水分子间隔变大 D. 水分子数目减少BCD11.(2021年广东省节选)将25.0 g胆矾放在坩埚内加热,固体质量与成分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1)加热至 ℃时,CuSO4开始分解。 (2)加热至1 000 ℃时,CuO开始分解,生成Cu2O与一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该气体为 。CuO完全分解时产生该气体的质量为 g。 650O20.8(3)(原子守恒法)解:设硫酸铜的质量为x。CuSO4·5H2O CuSO4+5H2O250 16025.0 g x=x=16.0 g答:x的值16.0。12.(2023年广东省)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水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淡水仅占总水量的2.5%,其余是海水或咸水,海水淡化是解决人类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如图1所示。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热分离法和膜分离法,热分离法利用蒸发和冷凝分离水与非挥发性物质,能耗大、成本高;膜分离法利用薄膜的选择透过性实现海水淡化,但现有薄膜的水通量低,应用受到限制。有科学家提出,给石墨烯“打上”许多特定大小的孔,制成单层纳米孔二维薄膜,可进行海水淡化。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1)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排在首位的是 。 (2)热分离法中,水发生了 (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限制热分离法大规模应用的原因是 。 (3)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允许 通过。 市政供水物理变化能耗大、成本高水分子(4)石墨烯、金刚石和C60均属于碳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选填字母)。 a.都由碳元素组成 b.都由碳原子构成 c.物理性质相似(5)提出爱护水资源的一条建议: 。 a淘米的水用来浇花(答案合理即可)13.(2023年广州市节选)兴趣小组为了探索CO还原Fe2O3与温度的关系,走访了某钢铁厂,工程师用SDTQ热分析仪对该反应进行研究,根据不同温度下所得固体的质量,推导对应的固体成分,结果如图所示。(1)用CO炼铁时,还原Fe2O3的温度应不低于 (选填“400”“600”或“800”)℃。 (2)图中x= 。 (3)该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加热温度为600 ℃左右,他们发现上述对黑色固体成分的检验结果与图像有矛盾,推测黑色固体在冷却过程中发生了以下反应: ===Fe3O4+ 。 80033.64FeOF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