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3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教学设计
章节 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课题 6.3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本框是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三框的知识,在学习了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之后,本框从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出发论述不同推理的逻辑规则。 第一框阐释了推理的种类及演绎推理的正确结构,第二框阐释了简单判定的换质位法及三段论推理的逻辑要义,第三框则从复合判断入手,分别论述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及其方法。 三框的逻辑关系是:了解和掌握推理的含义与种类,明确演绎推理的逻辑要义,有利于更好地把握简单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和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通过本框的学习,有利于提升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提升我们的理性思维的素养和科学思维的水平,也有助于培育我们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可见,这些内容在教材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不可替代。
二、学情分析: 高二下学期,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素养,处于思维发散,对新的事物充满好奇且具有一定逻辑推理能力阶段,学习积极性容易调动。 经过先前课程的学习以及日常经验的积累,学生已经具备深入思考的能力以及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但是对于“逻辑推理”缺乏系统性、学理性认知。本节课正是以法律案例为依托,设置有趣的场景,使学生转换身份,帮助学生建构逻辑推理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推理规则,纠正违反这些规则的逻辑错误。
三、学习目标: 1.理解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和假言推理含义。 2.能够准确运用和区分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和假言推理。 3.对判断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和自觉运用的能力;训练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与技巧。 4.明确运用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和假言推理的意义,在实际生活中自觉运用三种推理方法。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明确运用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和假言推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创造必要的前提。 科学精神:深刻领会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规则,掌握科学推理的基本方法,探寻思维发展规律,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公共参与:在社会生活中,遵循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规律,自觉运用正确的推理方法,对事物作出正确的推理,提高对推理的理解和自觉运用的能力。
五、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联言推理的推理依据和两种有效推理结构,相容选言推理和不相容选言推理的依据和有效推理结构,假言推理的推理规则和有效推理结构。 教学难点:相容选言推理的无效式,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和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无效式,根据实际情况,准确运用不同的假言推理。
六、议学活动设计:
导入新课: 导入语:同学们,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说过的话,字字铿锵,句句在理,不卑不亢,掷地有声......被美称为没有穿军装的战士,你们知道是谁吗?对,他们就是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的“外交天团”,他们业务精湛,思维敏捷,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推理其意图,然后进行有力的反击,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本节课,让我们跟着这群可爱的人,一起探讨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播放下一页)
议学活动1:从温文尔雅的他中明晰联言推理
教师活动1: 播放关于汪文斌先生回应乌克兰问题的相关视频,创设议学情境。 展示议学材料: 2024年4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时回应: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和当事方,从不拱火浇油,更不趁机渔利,也不接受甩锅推责。中方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 我们奉劝美方:拱火浇油也好、抹黑甩锅也罢,都不是解决乌克兰问题的正确途径。 展示议学问题: 请你结合视频和材料,思考汪文斌先生所说的内容属于哪种类型的推理?为什么要运用该推理?其是怎样进行推理的呢? (议学提示:属于联言推理,因为在展示的几段材料中,几种判断是同时存在的,并且根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推理。那为什么要进行推理呢?(展示下一页PPT) 展示知识点(展示部分) 议学活动要求:在此环节中,要求同学们上台展示作答,注意术语的规范使用。 学生活动1: 1.观看视频与阅读材料,通过关键信息作答正确的答案,做好议学准备。 2.认真研读议学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做好分享准备。 3.根据议学提示,在课本对应位置将基本观点 备注清楚。
设计意图: 本框以我国的“外交天团”为思路,从三个部分去探讨复合判断的演绎推理方法,分别是从温文尔雅的他中明晰联言推理,从铿锵玫瑰的她中理解选言推理,从霸气十足的他探讨假言推理。三个环节紧紧相扣,并通过播放视频,感受没有穿军装的战士的精彩发言,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在第一部分中,从温文尔雅的汪文斌先生的发言中,我们进一步明确联言推理的逻辑结构,落实知识点。
议学活动2:从铿锵玫瑰的她中理解选言推理
教师活动2: 播放关于华春莹先生回应乌克兰问题的相关视频,创设议学情境。 展示议学材料: 在俄乌问题上,有外媒在报道中声称,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表明了立场,而在2月23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华春莹回应有关提问时表示,这要么是别有用心的歪曲,要么是误解,并且补充说,看到别人打架,你是劝架还是递上武器呢?中方在乌克兰问题的立场没有改变。 展示议学问题: 请你结合视频和材料,思考华春莹先生所说的内容属于哪种类型的推理?为什么要运用该推理?其是怎样进行推理的呢? (议学提示:属于选言判断,因为在材料中两个“要么”和“是、还是”体现了当对认识对象还不能作出确切的断定时,有几种可能得情况,所以属于选言推理。那为什么要运用选言推理呢?) 4. 展示知识点(部分) 5.议学活动要求:结合材料思考问题,列出发言要点,小组中心发言人汇总本组成员观点,做好发言准备。注意术语的规范使用。 学生活动2: 1.观看视频,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做好议学准备。 2.认真研读议学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经过小组合作探究,每一小组中心发言人归纳整理本组成员的观点,做好分享准备。 3.根据议学提示,在课本相应地方做好笔记,掌握知识点。
设计意图: 第二部分的选言推理通过播放华春莹先生回应乌克兰的问题,从铿锵有力的发言中进一步理解选言推理的原因、含义、种类。
议学活动3:从霸气十足的他中探讨假言推理
教师活动3: 播放关于王毅关于台湾问题的相关视频,创设议学情境。 展示议学材料: 2024年5月20日,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在讲话中,刻意包装、欲盖弥彰地宣称“中华民国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台湾是“我们国家的名称”。 必须明确指出,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真正的台海现状。王毅部长曾说,如果现在还有人纵容支持“台独”,那就是挑战中国的主权,如果个别国家执意与台湾地区保持官方的关系,那就是干涉中国的内政,我相信,大家迟早会看到一张,国际社会遵守“一中原则”的全家福的照片,这只是时间问题。 展示议学问题: 请你结合视频和材料,思考王毅先生所说的内容属于哪种类型的推理?为什么要运用该推理?其是怎样进行推理的呢? (议学提示:属于假言推理,因为王毅先生一边边陈述了人们支持“台独”,就是干涉中国的内政,强调了两者的关系,属于假言推理,那为什么要运用该推理呢?) 4. 展示知识点(部分) 5.议学活动要求:结合材料思考问题,列出发言要点,小组中心发言人汇总本组成员观点,做好发言准备。注意术语的规范使用。 学生活动3: 1.观看视频,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做好议学准备。 2.认真研读议学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经过小组合作探究,每一小组中心发言人归纳整理本组成员的观点,做好分享准备。 3.根据议学提示,在课本相应地方做好笔记,掌握知识点。
设计意图: 第三部分的假言推理通过播放王毅部长的关于台湾问题的发言,进一步明确假言推理的原因、含义、分类,同时,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通过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在山城重庆,智慧社区是数智新重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技手段,智慧社区将原本分散、独立的社区服务、智能家居等各个环节紧密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智能、高效的社区生活网络。这种融合了科技与生活的社区形态不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更推动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推断( ) ①智慧社区要么提升了居民品质,要么推动了城市发展 ②若要建成数智新重庆,就必须建成智慧社区 ③若能建成智慧社区,就会形成智能、高效的社区生活网络 ④若居民的生活品质得以提升,则表明一定建成了智慧社区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详解】①:材料中指出“这种融合了科技与生活的社区形态不仅提升了居民品质,更推动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此为联言判断,由此可推断出智慧社区提升了居民品质,更是推动了城市发展;智慧社区要么提升了居民品质,要么推动了城市发展属于选言判断,故①不选。 ②:“若要建成数智新重庆,就必须建成智慧社区”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由其构成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正确推理形式是肯定了前件,结论就肯定了后件或者否定了后件,结论就否定了前件,“建成智慧重庆”是肯定了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肯定其后件,即“建成智慧社区”,故②正确。 ③:“若能建成智慧社区,就会形成智能、高效的社区生活网络”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由其构成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正确推理形式是肯定了前件,结论就肯定了后件或者否定了后件,结论就否定了前件,“建成智慧重庆”是肯定了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结论就肯定其后件,即“形成智能、高效的社区生活网络”,故③正确。 ④:建成智慧社区,有利于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但这不是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唯一途径,故④不选。 故本题选C。 2.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这一论断,下列推理必然成立的是( ) ①如果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就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②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就一定实现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③没有实现高质量发展,就没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①没有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就不能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解】②④:“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依据后件真,前件一定真;前件假,后件一定假的逻辑性质进行推理,②符合其有效式肯定后件式,④符合其有效式否定前件式,故②④符合题意。 ①: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如果肯定了其前件“高水平利技自立自强”,不能必然肯定后件“实现高质量发展”,①不符合题意。 ③: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如果否定了其后件“实现高质量发展”,不能必然否定前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