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主观题《启示警示类》专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主观题《启示警示类》专题

资源简介

道德与法治主观题《启示警示类》专题
这类考题设问主要有“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警示)”“谈谈……启示”“你从中吸取了哪些教训”“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等。一般是以先进人物事迹、典型人物事例或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先进成果等作为材料来设题。此类考题重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整合拓展、归纳综合能力,重在对考生进行行为养成教育,彰显思政课的德育教育功能。
解|题|步|骤
一般情况下,此类题答题格式为“材料说明的道理或者原理+应该怎么办”。答案一般写明原理或知识点,要求我们应该怎么办,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结合。在解题过程中要把握以下五个基本原则:
解|题|技|巧
启示类的题目可按照“示——理——启”的解题思路作答,也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解题思路作答。
解|题|要|求
(1)解题过程程序化;
(2)答案组织要点化;
(3)答案表述术语化;
(4)答案结构逻辑化;
(5)答案编写完整化:各要点要做到原理+方法论、观点+材料、基础分+提高分这三个方面的统一;
(6)字迹书写整洁化。
1.(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关注家乡发展建设壮美广西】
2023年12月14日至15日,习近平主席来到广西考察。为此,梧州市某中学开展主题学习活动,制作主题为《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宣传展板,请你一同参与。
发展的广西
◎习近平指出,广西是我国蔗糖主产区,要把这一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做大,为保障国家糖业安全、促进蔗农增收致富发挥更大作用。要积极培育和推广良种、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建设好现代农业产业园。
◎习近平强调,广西要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要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实施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深化拓展与东盟国家在商贸、劳务、产业、科技、教育等领域合作,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探究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习近平主席的指示对广西高质量发展有怎样的启示
2.(23-24九年级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党的二十大吹响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某校九年级(1)班决定开展一次以“祖国发展我成长”为主题的议学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 “无奋斗,不青春”,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全国人民,尤其是广大青年的接续奋斗。
2023年3月,徐淙祥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他常说:“为了种好粮,俺能不要命。”在进行小麦高产试验时,不管刮风下雨,从早到晚他都蹲在田里。他成立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注重科技育种,累计研发推广农业新技术235项,帮助2000多个贫困户、上万名农民脱贫致富,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他把“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发展”提案带到两会。
紧扣材料,谈谈徐淙祥的故事对广大青年接续奋斗有何启示。
3.(23-24七年级下·河南南阳·期中)【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成绩优异的小李因交友不慎,养成了逃课、不交作业、贪玩、痴迷网络的坏习惯,导致考试成绩直线下滑。父母知晓后紧皱眉头,眼神黯淡,沉默了好久。小李读懂了父母的伤心和失望,感到羞愧难当,遂下决心改变自己,一个学期后学习成绩得到很大提升。
(1)请从“行己有耻”的角度,谈谈小李的成长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4.(23-24九年级下·山东青岛·阶段练习)增强法治意识树立法治信仰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近年来,在数字经济发展和法治建设进程中,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不断发展完善。请依据所学知识分析以下案例材料。
基本案情 谢某和胡女士是住在同一栋楼的邻居,两家门对门,共用一个楼道。为了加强自身安全,谢某在楼道内安装了一个旋转式监控摄像头。胡女士认为,谢某安装的摄像头让自己每次回家都在其监视之下,且谢某通过该摄像头可以清楚地看到她的个人影像,还能掌握她出入家门的时间等,这让胡女士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压力。多次与谢某交涉无果后,胡女士一纸诉状将谢某告上了法院,请求立即拆除摄像头。
判决结果 谢某在楼道内安装的摄像头,能够拍到胡女士进出住宅的信息,已超出合理限度,应当承担停止侵害的法律后果,拆除摄像头。
法律指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结合材料谈谈上述案例对我们依法行使权利带来哪些启示?
5.(23-24七年级下·江苏扬州·期中)朋友的日记:我有一个好朋友小海,他很独立,从不人云亦云,对事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每天学习都认真努力,面对老师不当的解题思路,也会积极提出质疑;他在学校捡到一百元钱,立即上交给老师;他还习惯写日记,对于当天的表现进行反思和总结。小海变得越来越优秀,能拥有这样的一个好朋友,真好!
小海的日记:进入初中后,内向的我被班级同学的热情友好所感染,变得活泼开朗;班级的同学多才多艺,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担任数学课代表后,我勇于承担,及时收缴作业,把同学们的疑问反映给老师;我积极参加班级活动,更加学会了和老师、同学友好相处……能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班集体,真好!
(1)结合“朋友的日记”谈谈,小海的做法对你有何启示
7.(2024·广东惠州·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卓越的成就、非凡的行动,撒下温暖的种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孙家栋。他带领团队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卫星导航发展道路。回想往事,自己埋头搞航天研究,唯一愧对的就是家人。他和妻子聚少离多,就连生产也没有陪在身边。但妻子心甘情愿为他承担起小家庭,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15日,“雪龙”号完成了在南极半岛邻近海域、普里兹湾的海洋生物及水体环境等综合调查任务。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各成员默契合作,互相配合,实现大洋作业顺利、圆满结束。
上述材料启示我们,为了国家繁荣发展,青少年应该如何担当?
8.(23-24八年级下·江苏无锡·阶段练习)据最高检网站消息,湖北省武汉市委原常委、秘书长蔡某涉嫌受贿、滥用职权一案,由湖北省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经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由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汉江分院审查起诉。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汉江分院以涉嫌受贿罪、滥用职权罪对蔡杰作出逮捕决定。
材料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何警示
1.(2023·江苏淮安·中考真题)[青春自护 法律护航]
穿法袍,握法槌。淮安市某中学开展了模拟法庭活动,随着“审判长”庄重的法槌落下,关于“校园欺凌”案件的“庭审”正式开始。
案件事实 审判结果
王某、张某、冯某是同学,均系未成年人。他们曾经因为琐事发生过矛盾。几天后,王某、张某等4人在校园内强行向冯某索要1500元,但因冯某说要报警作罢。不久后,王某、张某纠集多人围住冯某,将其殴打伤,还拿走其2000多元的财物。事后,冯某的家长果断选择了报警。 判处王某、张某有期徒刑6个月;判处其致他4人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
作为模拟法庭的旁听者,请你谈一谈该案件对我们青少年的警示。
1.(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关注家乡发展建设壮美广西】
2023年12月14日至15日,习近平主席来到广西考察。为此,梧州市某中学开展主题学习活动,制作主题为《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宣传展板,请你一同参与。
发展的广西
◎习近平指出,广西是我国蔗糖主产区,要把这一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做大,为保障国家糖业安全、促进蔗农增收致富发挥更大作用。要积极培育和推广良种、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建设好现代农业产业园。
◎习近平强调,广西要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要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实施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深化拓展与东盟国家在商贸、劳务、产业、科技、教育等领域合作,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探究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习近平主席的指示对广西高质量发展有怎样的启示
【答案】
①当地立足区域特点放大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②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构建新发展格局。
2.(23-24九年级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党的二十大吹响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某校九年级(1)班决定开展一次以“祖国发展我成长”为主题的议学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 “无奋斗,不青春”,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全国人民,尤其是广大青年的接续奋斗。
2023年3月,徐淙祥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他常说:“为了种好粮,俺能不要命。”在进行小麦高产试验时,不管刮风下雨,从早到晚他都蹲在田里。他成立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注重科技育种,累计研发推广农业新技术235项,帮助2000多个贫困户、上万名农民脱贫致富,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他把“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发展”提案带到两会。
(3)紧扣材料,谈谈徐淙祥的故事对广大青年接续奋斗有何启示。
【答案】
①有利于规范国家权力运行,打造服务型政府,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
②有利于鼓励民营企业不断创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提升发展质量;
③有利于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市场;
④有利于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凝聚更多精神动力。
3.(23-24七年级下·河南南阳·期中)【行己有耻止于至善】
成绩优异的小李因交友不慎,养成了逃课、不交作业、贪玩、痴迷网络的坏习惯,导致考试成绩直线下滑。父母知晓后紧皱眉头,眼神黯淡,沉默了好久。小李读懂了父母的伤心和失望,感到羞愧难当,遂下决心改变自己,一个学期后学习成绩得到很大提升。
(1)请从“行己有耻”的角度,谈谈小李的成长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答案】
①我们要行己有耻,做到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②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
③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④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增强自控力;⑤正确面对自我,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
4.(23-24九年级下·山东青岛·阶段练习)增强法治意识树立法治信仰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近年来,在数字经济发展和法治建设进程中,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不断发展完善。请依据所学知识分析以下案例材料。
基本案情 谢某和胡女士是住在同一栋楼的邻居,两家门对门,共用一个楼道。为了加强自身安全,谢某在楼道内安装了一个旋转式监控摄像头。胡女士认为,谢某安装的摄像头让自己每次回家都在其监视之下,且谢某通过该摄像头可以清楚地看到她的个人影像,还能掌握她出入家门的时间等,这让胡女士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压力。多次与谢某交涉无果后,胡女士一纸诉状将谢某告上了法院,请求立即拆除摄像头。
判决结果 谢某在楼道内安装的摄像头,能够拍到胡女士进出住宅的信息,已超出合理限度,应当承担停止侵害的法律后果,拆除摄像头。
法律指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结合材料谈谈上述案例对我们依法行使权利带来哪些启示?
【答案】
①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②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公民权利如果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护权利要用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进行。
5.(23-24七年级下·江苏扬州·期中)朋友的日记:我有一个好朋友小海,他很独立,从不人云亦云,对事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每天学习都认真努力,面对老师不当的解题思路,也会积极提出质疑;他在学校捡到一百元钱,立即上交给老师;他还习惯写日记,对于当天的表现进行反思和总结。小海变得越来越优秀,能拥有这样的一个好朋友,真好!
小海的日记:进入初中后,内向的我被班级同学的热情友好所感染,变得活泼开朗;班级的同学多才多艺,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担任数学课代表后,我勇于承担,及时收缴作业,把同学们的疑问反映给老师;我积极参加班级活动,更加学会了和老师、同学友好相处……能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班集体,真好!
(1)结合“朋友的日记”谈谈,小海的做法对你有何启示
【答案】
①学会独立思考;
②培养批判思维;
③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④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7.(2024·广东惠州·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卓越的成就、非凡的行动,撒下温暖的种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孙家栋。他带领团队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卫星导航发展道路。回想往事,自己埋头搞航天研究,唯一愧对的就是家人。他和妻子聚少离多,就连生产也没有陪在身边。但妻子心甘情愿为他承担起小家庭,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15日,“雪龙”号完成了在南极半岛邻近海域、普里兹湾的海洋生物及水体环境等综合调查任务。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各成员默契合作,互相配合,实现大洋作业顺利、圆满结束。
上述材料启示我们,为了国家繁荣发展,青少年应该如何担当?
【答案】
①努力学习,积极探索;
②继承和发扬实干精神,用我们的劳动创造新辉煌;
③树立远大理想,刻苦钻研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④关心国家发展;积极维护国家安全。
8.(23-24八年级下·江苏无锡·阶段练习)据最高检网站消息,湖北省武汉市委原常委、秘书长蔡某涉嫌受贿、滥用职权一案,由湖北省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经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由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汉江分院审查起诉。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汉江分院以涉嫌受贿罪、滥用职权罪对蔡杰作出逮捕决定。
材料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何警示
【答案】
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②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③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④国家权力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1.(2023·江苏淮安·中考真题)[青春自护 法律护航]
穿法袍,握法槌。淮安市某中学开展了模拟法庭活动,随着“审判长”庄重的法槌落下,关于“校园欺凌”案件的“庭审”正式开始。
案件事实 审判结果
王某、张某、冯某是同学,均系未成年人。他们曾经因为琐事发生过矛盾。几天后,王某、张某等4人在校园内强行向冯某索要1500元,但因冯某说要报警作罢。不久后,王某、张某纠集多人围住冯某,将其殴打伤,还拿走其2000多元的财物。事后,冯某的家长果断选择了报警。 判处王某、张某有期徒刑6个月;判处其致他4人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
作为模拟法庭的旁听者,请你谈一谈该案件对我们青少年的警示。
【答案】
①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③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中考·题型解读

总结·模板构建

好题·题型通关

真题·实战演练

真题·实战演练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