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1张PPT)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四节 沉淀溶解平衡3.4.1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1.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能通过实验证明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的存在,进一步发展粒子观、平衡观。2.理解外界因素对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3.了解溶度积和离子积的关系,学会由此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学习目标1、溶洞是如何形成?思考1.什么是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2.如何判断一瓶CuSO4溶液是否已经达到饱和?向CuSO4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入一些CuSO4固体,观察固体是否继续溶解温故3.在相同条件下,将一块形状不规则的CuSO4晶体,放入CuSO4的饱和溶液中,一昼夜后会出现怎样的现象?饱和CuSO4溶液形状不规则的CuSO4固体形状规则的CuSO4固体一昼夜后观察发现:固体变为规则的立方体;质量并未发生改变你得到什么启示?结论:CuSO4的饱和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任何饱和溶液中都存在溶解平衡饱和溶液中v(结晶)=v(溶解)现象:NaCl饱和溶液中析出固体解释: 在NaCl的饱和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NaCl(s) Na+(aq)+Cl-(aq)加浓盐酸,Cl- 的浓度增加,平衡向左移, NaCl析出1、在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浓盐酸,出现什么现象,如何解释?【练一练】4、可溶的电解质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难溶的电解质在水中是否也存在溶解平衡呢?如果让AgNO3和NaCI的物质的量相等且充分反应,此时溶液中还有Ag+和Cl-吗 思考结合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溶液中有难溶于水的沉淀生成是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之一。AgNO3溶液与NaCl溶液混合,生成白色沉淀AgCl:Ag++Cl-=AgCl↓,如果上述两种溶液是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一般认为反应可以进行到底。所以此时溶液中只存在Na+ 和NO3-事实上真的如此吗?取等物质的量的AgNO3溶液和NaCl溶液,充分反应Ag++Cl-=AgCl↓静置后取反应后上层清液,因为Ag+和Cl-充分反应所以理论上溶液中只剩Na+ 和NO3-,没有Ag+和Cl-向上层清液中,滴入少量KI溶液,却出现黄色沉淀Ag++l-=Agl↓溶液中存在Ag+,它从何而来?一、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1、25 ℃时,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1)溶解度(S):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用S表示(2)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溶解度 >10 g 1~10 g 0.01~1 g <0.01 g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溶解度 >10 g 1~10 g 0.01~1 g <0.01 g5、结合以上信息,如何理解难溶物的难溶?思考难溶不是不溶,只是溶解度很小,世界上没有绝对不溶的物质,即任何物质的溶解度都大于0化学式 溶解度/g 化学式 溶解度/gAgCl 1.5×10-4 Ba(OH)2 3.89AgNO3 211 BaSO4 3.1×10-4AgBr 8.4×10-6 Ca(OH)2 0.160Ag2SO4 0.786 CaSO4 0.202Ag2S 1.3×10-16 Mg(OH)2 6.9×10-4BaCl2 35.7 Fe(OH)3 3×10-9表3-3几种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20℃)(3)结论:尽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很小,但在水中并不是绝对不溶,任何物质的溶解度都大于0如:在20℃时,AgCl的溶解度为1.5×10-4g。因此,在生成AgCl沉淀后,有三种粒子在反应体系中共存:Ag+(aq)+Cl-(aq) AgCl(s)【注意】大多数电解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但也有例外,如Ca(OH)2,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如NaCl,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很小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溶解性为难溶,则该物质不溶于水B.不溶于水的物质溶解度为0C.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D.某粒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粒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零C【练一练】2、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与特征(1)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以AgCl沉淀溶解平衡的建立为例Ag+Cl-尽管AgCl固体难溶于水,但仍有部分Ag+和 Cl-离开固体表面进入溶液, 同时进入溶液的Ag+和 Cl-又会在固体表面沉淀下来,当这两个过程速率相等V(溶解)=V(沉淀)时,Ag+和 Cl-的沉淀与AgCl固体的溶解达到平衡状态即达到沉淀溶解平衡状态.AgCl(s) Ag+(aq) + 2Cl-(aq)溶解沉淀AgCl固体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可表示为:(2)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难溶电解质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时,难溶电解质溶解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沉淀的速率相等,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叫做难溶物质的溶解平衡v(溶解)> v(沉淀) 固体溶解v(溶解)= v(沉淀) 溶解平衡v(溶解)< v(沉淀) 生成沉淀(析出晶体)难溶电解质(S)溶液中的溶质离子(aq)溶解沉淀V溶解V沉淀时间速率沉淀溶解平衡V溶解=V沉淀(3)沉淀溶解平衡方程式AgCl(s) Ag+(aq) + 2Cl-(aq)溶解沉淀①要标明各微粒的状态;②要与AgCl电离方程式区分开;AgCl=Ag++ 2Cl-(4) 沉淀溶解平衡的特征①逆——溶解和沉淀互为可逆过程②动——动态平衡,溶解速率和沉淀速率不等于零③等——溶解速率和沉淀速率相等④定——平衡状态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保持不变⑤变——当改变外界条件时,溶解平衡发生移动 (5)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固体物质的溶解是可逆过程①v溶解>v沉淀 固体溶解②v溶解=v沉淀 溶解平衡③v溶解(6)沉淀完全的判断化学上通常认为,当溶液中剩余离子的浓度小于1×10- 5 mol·L- 1时,已沉淀完全。(计算时取等号)①沉淀、溶解之间这种动态平衡也决定了Ag+与Cl-的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到底。一般情况下,当溶液中剩余离子的浓度小于1×10-5 mol·L-1时,化学上通常认为生成沉淀的反应进行完全了(计算时取等号)②AgCl(s) Ag+(aq)+Cl-(aq)和AgCl=Ag++Cl-表示的意义不同:前者表示AgCl的溶解平衡,后者表示AgCl在水中完全电离(是指溶解的那一部分)③沉淀溶解平衡方程式各物质要标明聚集状态,如:Fe(OH)3(s) Fe3+(aq)+3OH-(aq)④易溶电解质或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不饱和溶液中不存在溶解平衡⑤沉淀溶解平衡和化学平衡、电离平衡一样,符合平衡的基本特征、满足平衡的变化基本规律【几点强调】3、下列对沉淀溶解平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开始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相等B.平衡时,沉淀的速率和溶解的速率相等C.平衡时,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相等,且保持不变D.平衡时,如果再加入难溶性的该沉淀物,将促进溶解【练一练】B3、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1)内因:溶质本身的性质。绝对不溶的物质是没有的;不同难溶物其溶解度差别也很大;只要是饱和溶液都存在溶解平衡,难溶的电解质更易建立溶解平衡0.01g10g难溶微溶易溶可溶1g(2)外界条件改变对溶解平衡的影响①温度:绝大多数难溶盐的溶解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加热促进溶解),同时KSP增大,溶解度S增大,溶解量增大(气体,Ca(OH)2除外)②浓度:加水稀释,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溶解的溶解质增多),但KSP不变,溶解度S不变,溶解量增大③同离子:加入与难溶电解质构成中相同的离子,平衡向生成沉淀方向移动,但KSP不变,溶解度S不变,溶解量减小④化学反应:加入可与体系中某些离子反应生成更难溶或气体的离子,使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但KSP不变,溶解度S不变,溶解量减小如:CaCO3中加入稀盐酸,盐酸电离出来的H+与结合CO32-,CO32-浓度减小,使平衡向右移动符合“勒夏特列原理”讨论:在AgCl饱和溶液中,尚有AgCl固体存在,当分别改变下列条件,将如何变化? AgCl(s) Ag+(aq) + Cl-(aq)改变条件 平衡移动方向 C(Ag+ ) C(Cl-)升 温加 水加AgCl(s)加NaCl(s)加NaI(s)加AgNO3(s)→ ↑ ↑→ 不变 不变不移动 不变 不变← ↓ ↑→ ↓ ↑← ↑ ↓4、欲增大Mg(OH)2在水中的溶解度,可采取的方法是( )A. 加入NaOH固体 B. 加氯化铵溶液C. 加硫酸镁固体 D. 加大量水B5、当氢氧化钙固体在水中达到溶解平衡Ca(OH)2(s) Ca2+(aq)+2OH-(aq)时,为使氢氧化钙固体的量减少,需加入少量的(双选)( )A、NH4NO3 B、NaOH C、CaCl2 D、NaHSO4AD【练一练】【练一练】6、将足量AgCl各放入:(1)5ml水;(2)10ml 0.2 mol l-1的 MgCl2溶液;(3)20ml 0.5mol l-1NaCl溶液;(4)40ml 0.1 mol l-1盐酸中溶解至饱和,各溶液中c(Ag+)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各溶液中c(Cl-)越大,c(Ag+)越小(1)>(4)>(2)>(3)6、牙齿表面有一层硬的成分为Ca5(PO4)3OH的物质保护,它在唾液中存在下列平衡:Ca5(PO4)3OH(s) 5Ca2+(aq)+ 3PO43-(aq)+OH -(aq)。(1)饮用纯净水能否保护牙齿 为什么 思考不能。饮用纯净水,Ca5(PO4)3OH溶解度不变,对Ca2+或的浓度没有影响,Ca5(PO4)3OH的沉淀溶解平衡不移动,起不到保护牙齿的作。(2)在牙膏中添加适量的Ca2+或PO43-,能否保护牙齿 为什么 能。牙膏中添加适量的Ca2或PO43-会促使Ca5(PO4)3OH的沉淀溶解平衡向左移动,有利于牙齿的保护。(3)我们已经知道,当溶液中剩余离子的浓度小于1×10-5 mol·L-1时,我们就认定该离子沉淀完全,那如果我要让浓度为1×10-8 mol·L-1的Ca2+转化成CaCO3沉淀,需要加入多少碳酸钠溶液了?二、溶度积常数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沉淀达溶解平衡后的溶液为饱和溶液,其离子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幂之积为常数,叫做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用Ksp表示2、表达式AmBn(s) mAn+(aq)+nBm-(aq) Ksp=cm(An+)·cn(Bm-)如:Fe(OH)3(s) Fe3+(aq)+3OH-(aq) Ksp=c(Fe3+)·c3(OH-)固体浓度视为定值3、意义Ksp的大小反映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能力。对于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的难溶电解质,Ksp数值越大,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Ksp越小,溶解能力越小(越难溶)如:相同条件下:Ksp(AgCl)>Ksp(AgBr)>Ksp(AgI),则S(AgCl)>S(AgBr)>S(AgI),但不能比较AgCl(1:1型)和Ag2CrO4(2:1型)的溶解度大小讨论:溶度积和溶解度都可以表示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分析下表,你将如何看待溶度积和溶解度的关系?类型 化学式 溶度积Ksp 溶解度/gAB AgBr 5.0×10-13 8.4×10-6AB AgCl 1.8×10-10 1.5×10-4A2B Ag2CrO4 1.1×10-12 2.2×10-3A2B Ag2S 6.3×10-50 1.3×10-16结论:相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的Ksp越小溶解度越小一定条件下:注意:只有在同种类型的电解质之间才能通过Ksp的大小来直接比较溶解度的大小。【注意】①相同类型(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的难溶电解质,溶度积小的电解质,其溶解能力小,Ksp与S成正比②不同类型(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同)的难溶电解质,溶度积小的电解质,其溶解能力不一定比溶度积大的溶解能力小,要确定其溶解能力大小,不能直接比较KSP的数值大小,要转化为溶解度来比较,Ksp与S不成比例,通过计算才能进行比较4、影响因素溶度积Ksp值的大小只与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沉淀的量和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无关绝大多数情况下,温度越高,Ksp越大,【Ca(OH)2 相反】如:相同条件下:Ksp(AgCl)>Ksp(AgBr)>Ksp(AgI),则S(AgCl)>S(AgBr)>S(AgI),但不能比较AgCl(1:1型)和Ag2CrO4(2:1型)的溶解度大小5、应用对于AmBn(s) mAn+(aq)+nBm-(aq)任意时刻离子积Q=cm(An+)·cn(Bm-)溶度积规则:定量判断给定条件下有无沉淀生成。(1)Q>Ksp,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平衡向生成沉淀方向移动,直至溶液饱和,达到新的平衡(2)Q=Ksp,溶液饱和,沉淀与溶解处于平衡状态(3)Q7、下列有关溶度积常数Ksp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向BaCO3饱和溶液中加入Na2CO3固体,BaCO3的Ksp减小B. 溶度积常数Ksp只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Ksp一定减小C. 溶度积常数Ksp只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Ksp一定增大D. 常温下,向Mg(OH)2饱和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Mg(OH)2的Ksp不变D【练一练】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一定温度下AgCl水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B. AgCl的Ksp=1.8×10-10 mol·L-1,在任何含AgCl固体的溶液中,c(Ag+)=c(Cl-)且Ag+与Cl- 浓度的乘积等于1.8×10-10 mol·L-1;C. 温度一定时,当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等于Ksp值时,此溶液为AgCl的饱和溶液;D.向饱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盐酸,Ksp值变大。C【练一练】9、在100mL 0.01mol/LKCl 溶液中,加入1mL0.01mol/LAgN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gCl 的Ksp=1.8×10-10)( )A、有AgCl沉淀析出 B、无AgCl沉淀C、无法确定 D、有沉淀但不是AgClAc(Cl-)=(0.01×0.1) ÷0.101 = 9.9×10-3mol/Lc(Ag+)=(0.01×0.001) ÷0.101 = 9.9×10-5mol/LQc =9.9×10-3×9.9×10-5 = 9.8×10-7 > Ksp【练一练】三、溶度积、溶解度和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溶于水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所形成的难溶电解质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此时饱和溶液的溶解度(S)为一定值、质量分数(w%)为一定值、物质的量浓度(c)为定值、溶液的密度(ρ)为一定值。因此,溶度积Ksp、溶解度S和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都可以用来衡量沉淀的溶解能力或程度,它们彼此关联,可以相互换算1、单一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的计算(1)以AgCl(s) Ag+(aq)+Cl-(aq)为例,Ksp(AgCl)=1.8×10-10求AgCl的饱和溶液中的c(Ag+)和c(Br-)。(以mol/L为单位)设AgCl的饱和溶液中c(Ag+)浓度为x mol/LAgCl(s) Ag+(aq)+Cl-(aq)起始 未知 0 0变化 x x x平衡 x x x则:Ksp=c(Ag+)·c(Cl-)=x2=1.8×10-10(2) 以Ag2CrO4(s) 2Ag+(aq)+CrO42-(aq)为例,Ksp(Ag2CrO4)=9.0×10-12,求Ag2CrO4的饱和溶液中的c(Ag+)和c(CrO42-)设Ag2CrO4的饱和溶液中c(CrO42-)的浓度为y mol/LAg2CrO4(s) 2Ag+(aq)+CrO42-(aq)起始 未知 0 0变化 y 2y y平衡 y 2y y则:Ksp=c2(Ag+)·c(CrO42-)=(2y)2·y=4y3=9.0×10-12则c(Ag+)的浓度为2.6×10-4mol/L2、由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mol/L)计算溶解度S (g)以AgCl(s) Ag+(aq)+Cl-(aq)为例,饱和溶液的物质的浓度c=1.34×10-5mol/L即:1L溶液中含有1.34×10-5 mol的AgCl溶质,也就是(1.34×10-5×143.5)g=1.92×10-3g即:1L溶液中溶解的AgCl为1.92×10-3g,由于溶液极稀,其溶液近似等于水的密度,ρ=1g/cm3,1L溶液=1000g即:1000g溶液中溶解了1.92×10-3g的AgCl,100g水中溶解了1.92×10-4g的AgCl即:AgCl的溶解度S(AgCl)=1.92×10-4g2、饱和溶液的溶解度S(g)计算量浓度c(mol/L),再求Ksp20℃时,S(AgCl)=1.5×10-4g,即:100g水中溶解了AgCl的质量为1.5×10-4g,由于溶液极稀,其溶液近似等于水的密度,ρ=1g/cm3,100g溶液就是0.1L,也即是:0.1L水中溶解了AgCl的质量为1.5×10-4g,此时n(AgCl)=c(AgCl)= =1.05×10-5mol/LKSP=c(Ag+)·c(Cl-)=1.05×10-5×1.05×10-5=1.86×10-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