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将V1 mL 1.00 mol·L-1 HCl溶液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C.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1.00 mol·L-1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课前训练B反应热与焓变第2课时第一节 反应热[学习目标]1.了解焓变的定义2.掌握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重点)3.掌握利用化学键断裂和形成时的能量变化数据来计算反应热的方法(重点、难点)化学 必修第一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 必修第二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反应中为什么会有反应热?产生反应热体系内能改变焓(H)与之有关的物理量焓变(ΔH)等压条件下U温故知新1. 焓和焓变内能:焓(H):焓变(ΔH):反应热:目标一 反应热与焓变体系内物质的各种能量的总和, 符号U。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 用符号H表示。ΔH=H生成物-H反应物中学阶段认为,等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的焓变单位:kJ/mol或kJ·mol-1。放热反应ΔH <0焓(H)反应物生成物吸热反应ΔH >0焓(H)生成物反应物ΔH=H生成物-H反应物2. 反应热产生的原因分析(1)从反应体系始末状态的能量视角分析=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例】CO(g)与H2O(g)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两者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1 mol CO(g)和1 mol H2O(g)具有的总能量大于1 mol CO2(g)和1 mol H2(g)具有的总能量C.该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进行D.1 mol CO2(g)和1 mol H2(g)反应生成1 mol CO(g)和1 mol H2O(g)要放出41 kJ热量B1.正误判断(1)ΔH的单位采用kJ·mol-1时,表示1 mol反应的焓变(2)NaOH溶液与稀H2SO4反应的ΔH>0(3)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时,反应放热, ΔH<0(4)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反应,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能反应(5)浓硫酸溶于水是放热反应(6)锌与稀硫酸反应导致体系温度升高,且向环境中释放热量(7)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有能量的变化√×√××√√对点训练中和热 ΔH= -57.3kJ/mol完成学法大视野P6D完成学法大视野P7D(2) 从微观化学反应过程化学键的变化视角分析如何计算1 mol H2 与 1 mol Cl2生成2 mol HCl的反应热?键能:气态分子中1 mol化学键解离成气态原子所吸收的能量或气态原子结合形成1 mol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ΔH = 断键吸收的总能量-成键释放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 (436+243) kJ·mol -1-2×431 kJ·mol -1= -183 kJ·mol -1思考交流已知:H2(g)+O2(g)===H2O(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a、b、c分别代表什么意义?a: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新键形成放出的能量反应热(2)该反应是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ΔH____(填“>”或“<”)0,放热<ΔH= 0。a-b【例1】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molA和1molB形成1molAB需吸收b kJ能量B.该反应的ΔH=+(a-b) kJ·mol-1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断裂1 mol A—A键和1 mol B—B键,放出a kJ能量B【例2】键能是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 mol化学键(或其逆过程)时释放(或吸收)的最低能量。已知H—H键、N≡N键、N—H键键能如下表所示:则反应N2(g)+3H2(g)===2NH3(g)的ΔH=______________。解析 Δ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946 kJ·mol-1+3×436 kJ·mol-1-6×391 kJ·mol-1=(2 254 kJ·mol-1-2 346 kJ·mol-1)=-92 kJ·mol-1。-92 kJ·mol-1化学键 H—H N≡N N—H键能/kJ·mol-1 436 946 391【变式训练】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 a kJ·mol-1、P-O b kJ·mol-1、P=O c kJ·mol-1、O=O d kJ·mol-1。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ΔH,其中正确的是( )A.(6a+5d-4c-12b) kJ·mol-1B.(4c+12b-6a-5d) kJ·mol-1C.(4c+12b-4a-5d) kJ·mol-1D.(4a+5d-4c-12b) kJ·mol-1A【例3】放热436-92kJ/mol【变式训练】已知N2(g)和O2(g)反应生成2 mol NO(g)吸收180 kJ能量,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_____(填“高于”或“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2)1 mol NO(g)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要吸收_____ kJ能量。(3)断裂1 mol N≡N吸收的能量值x为_____。低于632946180=(x+498) -2×632x=946Δ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完成学法大视野P8C能量反应过程生成物反应物E1E2反应热 H= E1-E2反应过程生成物反应物反应热E1E2能量ΔH = H生成物-H反应物★★ΔH = 断键吸收的总能量-成键释放的总能量= 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归纳总结: ΔH的计算方法▲▲▲▲=生成物的总能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看图根据键能计算自我测试1.已知在25 ℃、101 kPa下,1 mol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气态水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H2O(g)分解为H2(g)与O2(g)时放出热量B.甲、乙、丙中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乙>甲>丙C.H2(g)具有的能量高于H2O(g)具有的能量D.乙→丙的过程中若生成液态水,释放的能量将小于930 kJ√分解吸热甲→乙吸收685 kJ能量,乙>甲乙→丙释放930 kJ能量,乙>丙无法比较等量的H2O(g)具有的能量高于H2O(l),乙→丙若生成液态水,放出的能量大于930 kJ2.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键。已知:1 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 kJ,断裂1 mol F—F、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 kJ、330 kJ。则反应S(s)+3F2(g)===SF6(g)的反应热ΔH为A.-1 780 kJ·mol-1 B.-1 220 kJ·mol-1C.-450 kJ·mol-1 D.+430 kJ·mol-1解析 利用ΔH=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进行计算。ΔH=280 kJ·mol-1+3×160 kJ·mol-1-6×330 kJ·mol-1=-1 220 kJ·mol-1。B3.CH3—CH3(g)―→CH2==CH2(g)+H2(g) ,有关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化学键 C—H C==C C—C H—H键能/ (kJ·mol-1) 414 615 347 435则生成1 mol H2(g) (吸收/放出) kJ 的能量。125吸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