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夏以及传统节日风俗(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二十四节气之夏以及传统节日风俗(课件)-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
——以24节气为主线
【中华节气文化】
夏满芒夏暑相连
【第二篇】
——夏季的6个节气
01
节气
立夏
立夏:斗指东南。太阳黄经为45°。是夏季的开始,从此进入夏天,万物旺盛大。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最重要节气。
四月节
战国末年确立的节气
立夏时节主要风俗习惯
立夏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为夏天的开始。古时,立夏和立春一样,皇帝必须亲率公卿大夫举行迎夏之礼。
君臣一律身着朱色礼服,各种车马用具也都为红色。这种红色基调的迎夏仪式,强烈表达了古人渴求五谷丰登
的美好愿望。
立夏时节主要风俗习惯
立夏时节民间有“尝三新”的饮食风俗。“三新”的内容,各地均不相同。有指"竹笋、樱桃、梅子,有指“樱桃、
青梅、麦仁”,也有指”竹笋、樱桃、蚕豆”的。总之,就是要在在立夏时节,吃上时令新鲜的食物。
立夏时节主要风俗习惯
“立夏吃蛋”的习俗由来已久。俗话说:“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古人认为,鸡蛋圆圆溜溜,象征生活之圆满,立夏日吃鸡蛋能祈祷夏日之平安,经受“疰夏”的考验。
立夏时节主要风俗习惯
每逢立夏前一天,孩子们向邻家第户讨米一碗,称“夏夏米”。立夏日将兜得的米与豌豆、笋、苋菜等食材露天煮饭,分送日前给米的人家。民间认为儿童吃后,可防中暑。立夏饭含有“五谷丰登”的祝愿。立夏吃五色饭,还有一年到头身体健康的寓意。
02
节气
小满:斗指甲。太阳黄经为60°。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
四月气
小满
小满不满,小得盈满
小满时节主要风俗习惯
小满时节主要风俗习惯
小满时节主要风俗习惯
03
节气
芒种
“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我国古代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五月节
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
芒种农历节日:端午节—纪念屈原
端午节主要风俗习惯
吃粽子—为了纪念屈原
赛龙舟—纪念屈原举行的一种活动
挂艾草—祈求平安
端午节主要风俗习惯
饮雄黄酒—避邪
戴香包—防病健身,万事如意
长命缕—可以免除瘟病,使人健康长寿
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送花神
芒种主要风俗习惯
安苗系皖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安苗
芒种主要风俗习惯
04
节气
夏至
“五月中,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我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五月气
夏日北至,仰望最美的星空
夏至主要风俗习惯
夏至应季食品
天渐短、三伏到
夏至主要风俗习惯
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伏日喝牛麦仁汤,身强力壮
避邪
05
节气
“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
小暑
六月节
盛夏登场,释放发酵后的阳光
小暑农历节日:六月六天贶节—回娘家节
回娘家节回主要风俗习惯
回娘家——消愁解怨、免灾去难
晒书——防霉
晒衣——晒死隐藏的虫蚁
祭祀虫王神——驱虫
冲王节——祈求人畜平安、生产丰收
小暑主要风俗习惯
小暑节气尝新米
消除“苦夏”
小暑主要风俗习惯
有益健康
小暑节气时令食品
06
节气
小暑:斗指辛。太阳黄经为105°。天气已经很热了,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此时,已是初伏前后。
六月节
大暑
水深火热,龙口夺食
大暑主要风俗习惯
大暑主要风俗习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