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原子的构成第2课时课件(共15张PPT)-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原子的构成第2课时课件(共15张PPT)-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
原子中的电子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原子与离子、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
(2)掌握离子符号的书写及及表示的意义。
1
课堂导入
我们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有时容易得到或失去,这时形成的微粒又是什么呢?
离子
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所形成的的粒子
即离子是带电的原子
1.阳离子的形成
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 、在化学反应易 ,达到 。
失去电子
少于4个
相对稳定结构
2
+11
8
1
失去1个电子
2
+11
8
Na
Na
质子数>电子数,带正电,
原子与阳离子比较:失去最外层电子,次外层变成最外层形成稳定结构 ,电子层少一个。
最外层电子数
得到或失去电子数
带电荷数
决定
决定
1
+
为阳离子
2.阴离子的形成
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 ,在化学反应中易 ,达到 。
多于4个
得到电子
相对稳定结构
2
+17
8
7
得到1个电子
2
+17
8
8
Cl
Cl
质子数<电子数,带负电,
原子与阴离子比较:得到电子,最外层形成稳定结构,电子层不变
得到的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8
最外层电子数
得到或失去电子数
带电荷数
决定
决定
1
-
为阴离子
3.氯化钠的形成
Na
Na+
Cl
Cl-
Na
Cl
易错点:给原子结构示意图,问你离子结构示意图情况。反之亦然。
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
原子
阳离子
阴离子
4.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特点:
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联系:
=
1.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2.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
(失去全部最外层电子)
<
3.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得到的电子数+最外层电子=8)
金属和非金属
离子结构示意图
离子符号
Mg2+
+12
2
8
Mg2+
表示2个镁离子(系数只表示离子的个数。)
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一个镁离子
2
4.离子符号的意义
离子符号的意义:表离子种类;表离子带几个单位电荷;加系数表几个离子;只有微观意义。
数字前,电性后,
标在符号肩膀头。
离子带电荷数与得失电子数相等,失“+”得“_”
电荷数为“1”时,省略不写。
1.稀有气体原子一定是相对稳定结构。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
2.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的阴阳离子,最外层是8,与稀有气体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他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得失电子之后的阴阳离子,最外层电子数8个,不是稀有气体原子。
不相似
思考下列说法的正确与错误:
3
课堂小结
1.离子是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所形成的的粒子,是带电的原子。
2.在原子中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时为阳离子;当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3.离子符号可以表示离子种类;表示该离子带几个单位电荷;若加系数则只表示几个离子,只有微观意义。
小试牛刀
1.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但原子可以再分
B.核外电子在原子核外的空间里作高速运动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的,显电中性
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构成物质
2.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
A.②④化学性质相似
B.④为阴离子
C.①是原子结构示意图
D.②④可以构成离子化合物
3. 请根据如图2-3-4所示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D中x=  8  。
②A粒子属于  阳离子 (填“原子”“阴离子”或“阳离子”)。
③A与 B  (填字母)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④A、B、C、D四种粒子中,具备稳定结构的有 AD  (填字母)。
4某粒子(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n=8,且该粒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则该粒子的符号为 S2- 。
②若m-n<10,则该粒子是一个 阴离子 (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③若m=19,则n=  8  ,该粒子的符号为 K+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