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会 小学生,请做个守时惜时的孩子 小学生专题班会 课件(共3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班会 小学生,请做个守时惜时的孩子 小学生专题班会 课件(共35张PPT)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小学生,
请做个守时惜时的孩子
目 录
一、守时惜时的重要性
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学习生活
三、遵守纪律,做到守时惜时
四、学会自律,远离拖延症
五、家校合作及班会总结
守时惜时的重要性
PART ONE
严格遵守约定的时间,不迟到、不早退。
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不浪费光阴。
守 时
惜 时
守时与惜时的定义
时间是学习的保障
充足的学习时间有助于孩子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
时间是成长的见证
珍惜时间,努力成长,才能不断取得进步和成就。
时间是人生的财富
善于利用时间,才能在未来回首时不留遗憾。
时间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守时体现诚信
守时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承诺的负责,体现了诚信品质。
惜时展现自律
珍惜时间,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展现了自律精神。
守时惜时培养责任感
遵守时间约定,不浪费光阴,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守时惜时与良好品质的关系
古代文人惜时苦读
凿壁借光
匡衡凿壁借光,他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刻苦学习,终成大器。
匡衡小的时候,他白天要干活,晚上想读书,可是家里穷,买不起蜡烛。匡衡看到邻居家里有灯,就把墙壁凿了个洞,这样他就有光线看书了。
后来,他去了一个财主家做工,不要工钱,财主很好奇。财主问他为何不要工钱,匡衡说想读他家的书。于是,财主同意了。之后,匡衡把财主家里的书都通读了一遍,后来成了著名的大学问家。
鲁迅先生惜时如命
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非常珍惜时间。他有一句至理名言:"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
鲁迅确实惜时如命,他把别人喝咖啡、谈空天的时间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鲁迅还以各种形式来鞭策自己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和工作。
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写道:"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鲁迅用这朝夕相处的对联和照片督促自己抓紧时间。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惜时如命的精神,鲁迅在他56岁的生命旅途中,广泛涉及到自然、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一生著译一千多万字,留给后人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比尔盖茨守时惜时
从小我们就经常听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大家都知道时间的宝贵,但是真正惜时如金的人却不多。
比尔·盖茨说:“快速、加速、变速就是这个信息时代的显著特征,谁慢谁就会被吃掉。”
在工作方面,比尔盖茨是出了名的工作狂,在他的影响下,微软公司的员工也都积极投入到工作中,他们说,看到公司领导都这么努力工作,自己也不敢松懈。
比尔盖茨说:“懒散和不守时,都将成为你工作和事业上的绊脚石,对任何人都如此。”他是一个非常守时的人,对待别人也是如此,因为他觉得如果不守时是一种不礼貌和缺乏诚意的表现。
有一次比尔盖茨答应和一个客户见面,那个客户太兴奋了,以至于到达办公室的时候晚了10分钟,发现比尔盖茨已经走了。
后来他又打电话想争取见面的机会,比尔盖茨说:“那天我们约在4点见面,你为什么没来?”
客户委屈的说:“我是4点10分到的,只迟到了10分钟而已,能不能再给我一次机会……”
比尔·盖茨回答道:“你以为只有10分钟时间,但是对于我来说,在那10几分钟里,我还处理了2个重要的谈判。因为你不守时,你已经失去了机会。”
拿破仑的故事
在美国夏威夷岛上,学生们上课时,总要背诵一段时间的箴言:“一个人的一生中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永不复返,今天已经和你在一起,但很快也会过去,明天就要到来,也会消逝,抓紧时间吧,人生只有三天。”
名人因为惜时,所以守时。法国显赫一时的政治家、军事家拿破仑,一次宴请部下几位将军,并在饭后议事。那几位将军迟到了。他便一个人先吃起来,等他们到后,他已经吃完了。他对他们说:“诸位,聚餐的时间过了,现在咱们开始研究事情吧。”他丝毫不理会那些不遵守时间的将军们的饥饿和窘境。
1
2
3
遵守上课时间,不迟到、不早退,是对老师和同学的尊重,也是对自己学习的负责。
准时上课
按照老师规定的时间完成作业,不拖延、不敷衍,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精神。
按时完成作业
课间休息时间虽然短暂,但也可以用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如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准备下节课的学习用品等。
珍惜课间时间
校园生活中的守时案例
珍惜时间,
合理安排学习生活
PART TWO
对于每个人来说,时间都是公平的,每天都只有24小时。一旦流逝,就再也回不来,因此我们要格外珍惜时间。
时间是有限且不可逆的
无论是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还是培养良好的品德习惯,都需要时间的投入。珍惜时间,意味着为自己的成长负责。
时间是学习与成长的基础
认识时间的宝贵性
根据课程要求和个人兴趣,制定具体、可衡量的学习目标。这有助于保持学习的方向性和动力。
明确学习目标
根据学习目标,规划每天的学习时间,包括课堂学习、课后复习和预习等。确保每个学习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投入。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课余时间的重要性
课余时间是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用来发展个人兴趣、提升综合素质。合理分配课余时间,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个性。
选择有益的兴趣爱好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的兴趣爱好,如阅读、绘画、音乐、运动等。这些爱好不仅能丰富课余生活,还有助于提升个人技能和审美情趣。
分配好课余时间,培养兴趣爱好
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提高学习效率。按时起床、就餐、就寝,确保生活的有序进行。
规律作息的重要性
睡眠是恢复体力、消除疲劳的重要途径。小学生应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以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和精力充沛。家长和老师也应关注学生的睡眠情况,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养成良好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睡眠
遵守纪律,
做到守时惜时
PART THREE
遵守学校作息时间规定
严格遵守学校规定的作息时间,按时起床、就餐、上下学,不随意迟到或早退,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了解并熟悉学校的作息时间表,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项任务。
提前到教室可以让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做好上课准备,避免因为匆忙而影响学习效果。
不迟到早退是对自己和老师的尊重,也是对自己学习责任的体现,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自律性和责任感。
提前到教室准备上课,不迟到早退
课堂上要全神贯注地听讲,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回答问题和参与课堂讨论,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钟的学习时间。
避免在课堂上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如玩手机、看课外书等,这些行为会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
课堂上专心听讲,不浪费每一分钟
01
02
下课及时休息,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可以利用课间时间进行简单的运动或伸展活动,缓解长时间坐姿带来的疲劳感,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下课后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让自己得到充分的放松和恢复,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学会自律,
远离拖延症
PART FOUR
孩子喜欢磨蹭的现象在生活中非常常见,许多同学都会出现类似的状况。他们大多没有时间观念,或者是从磨蹭当中感受到了快乐,意识不到时间的紧迫性,所以才会一直拖拖拉拉。孩子做事磨蹭很大程度上也因为他不知道时间对他来讲意味着什么,因此,培养时间意识对磨蹭的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一定要有时间观念,要去守时,守时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质,要是不守时的话,是会被人多讨厌的。现在的孩子就出现不守时的情况,孩子是经常不守时的,没有一点时间观念,本来要求孩子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事情,或者是在规定的时间做事情,但是孩子并没有很好地去守时。
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学会自律,学会惜时守时,让我们对拖延症大声说“不”。
识别磨蹭、拖延症的表现及危害
表现
磨蹭、拖延症的孩子常常无法按时完成作业或任务,总是找各种借口推迟行动,缺乏时间管理和自律能力。
危害
拖延症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效率,还可能导致孩子产生焦虑、自责等负面情绪,甚至影响未来的职业和生活。
内在原因
1、没有时间概念,很多孩子在幼儿时期并没有明确的时间概念,他们并不懂得5分钟和一个小时之间的区别,甚至不知道时间的意义是什么。
因此家长对孩子的催促和提醒,孩子根本就无法理解,毕竟对于孩子来说每天都是漫长的,有着足够的时间去磨蹭。
2、孩子之所以会出现磨蹭拖拉的状况,很有可能是因为他们做事没有规划性,思维逻辑还没有发育完善。孩子还不懂得如何计划和思考事情,也不能够自己安排好每天的日程,所以并不在意时间的流逝。遇到事情总是能拖就拖,能磨蹭就磨蹭,不愿意提高效率。
环境原因
周围环境的干扰,如手机、电视等娱乐设备的诱惑,或者同学间的互相影响,都可能导致孩子分心拖延。
分析产生拖延症的原因
03
设定时间限制,避免拖延
为孩子设定明确的时间限制,要求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避免拖延。
01
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帮助孩子设定清晰、具体的目标,并制定可行的计划,以确保孩子能够有目的地行动。
02
分解任务,逐步完成
将大任务分解成小任务,让孩子逐步完成,每完成一步都会带来成就感,从而激发孩子的积极性。
掌握克服拖延症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自律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树立榜样,以身作则
家长和老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自律的榜样,引导孩子养成自律的习惯。
鼓励孩子自我反思
鼓励孩子定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反思,找出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
当孩子表现出自律行为时,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当孩子出现拖延行为时,适当给予负面反馈或惩罚,以帮助孩子纠正不良习惯。
家校合作及班会总结
PART FIVE
家长自身要有守时惜时的意识,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为孩子树立榜样,引导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树立榜样
家长应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明确学习、休息、娱乐等时间安排,让孩子学会规划时间。
制定计划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计划执行情况,及时给予提醒和督促,确保孩子能够按时完成各项任务。
监督执行
家长做好榜样,监督执行
反馈问题
家长应及时向老师反馈孩子在守时惜时方面的问题,以便老师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帮助。
协作配合
家长和老师要密切协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孩子守时惜时习惯的养成。
定期交流
家长和老师要定期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在校和在家的表现,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进步。
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关注孩子成长
优秀案例展示
组织家长和老师进行经验分享,探讨在培养孩子守时惜时习惯过程中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经验分享交流
互相学习借鉴
家长和老师要互相学习、借鉴成功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提高教育效果。
通过展示在守时惜时方面表现优秀的孩子案例,激励其他孩子向榜样学习,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分享成功案例及经验做法
强调守时惜时的重要性
守时是一种基本的生活态度,惜时则是高效学习、充分利用时间的体现。
分析时间管理的方法与技巧
通过具体案例,向同学们展示如何合理规划时间,珍惜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探讨珍惜时间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引导同学们认识到时间的宝贵,以及珍惜时间对个人成长、未来发展的积极影响。
回顾本次班会重点内容
自我检查守时情况
同学们回顾自己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是否做到守时,存在哪些不足。
分析时间利用现状
同学们深入剖析自己目前的时间利用情况,找出可以改进的地方。
分享守时惜时经验
鼓励同学们分享自己在守时惜时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以便大家相互借鉴。
同学们自我反思与总结
设定具体目标
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守时惜时目标,如每天按时完成作业、不迟到等。
制定实施计划
为实现目标,同学们需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包括时间安排、任务分解等。
付诸实践并持续跟进
同学们将计划付诸实践,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反思、调整,以确保计划的顺利推进。
制定个人行动计划并付诸实践
设立监督小组
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负责监督同学们守时惜时情况的执行,并定期进行反馈。
开展相关活动
组织以守时惜时为主题的班级活动,如时间管理分享会、惜时故事会等,以增强同学们的守时惜时意识。
发起守时惜时倡议
由班级干部牵头,向全班同学发出守时惜时的倡议,号召大家共同践行。
班级集体倡议及监督措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