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项目化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虫虫博览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语文项目化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虫虫博览会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语文项目化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虫虫博览会
“虫虫博览会”新闻大比拼
新闻活动探究单元是统编版初中语文八上第一单元的内容,《昆虫记》八年级学生的必读书目,书中涉及大量生物知识及对昆虫的研究记录,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策划并开展了一场“虫虫博览会”的展示活动,帮助学生们在策划博览会的过程中学习科普作品的阅读与写作,绘制昆虫卡片,演说展示昆虫的习性与特点,并通过新闻单元的学习,尝试新闻写作与发表。
1.驱动性问题:
八年级语文的阅读书目《昆虫记》是一本科普书目,著书时间是1879年,书中的昆虫多来自欧洲,且书中缺少插图,阅读存在困难,了解《昆虫记》的人少。面对种种问题,同学们该怎样阅读并宣传《昆虫记》,可以帮助更多人了解这本书呢?
2.核心概念:
本次项目式学习(PBL),围绕《昆虫记》的阅读与写作、新闻报道知识开展为期45天的项目化活动,学生对《昆虫记》中昆虫种类、昆虫的研究方法、科学家精神等进行实践性探索。依托“虫虫博览会”的各项展示活动,学生们在策划博览会的过程中学习科普作品的阅读与写作,绘制昆虫卡片,演说展示昆虫的习性与特点,并通过新闻单元的学习,尝试新闻写作与发表,宣传“虫虫博览会”。
3.素养目标:
(1)开展跨学科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重视不同文体的文本阅读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3)充分开发课外学习资源,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4)通过探究性活动,把握新闻的主要特点,理解新闻的核心概念。
(5)通过实践性活动,掌握演讲、邀请函写作、新闻阅读和新闻写作的技巧。
(6)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完成“虫虫博览会”暨新闻发布会。
4.评价:
评价内容 评价任务(核心活动) 评价标准(学生活动表现水平) 评价与反馈方式
“虫虫博览会”的昆虫卡片展示 了解昆虫知识作为首要任务,借助丰富多样的思维导图编制昆虫卡片。 1.筛选并摘录有效信息; 2.根据昆虫特点画插图;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书面作业评价
“虫虫博览会”的昆虫介绍演讲展示。 让学生通读整本书,有整体把握,运用浏览和筛选的阅读方法了解昆虫,概括昆虫特点。 1.口齿清晰,普通话标准; 2.表达清晰,信息准确; 3.展示自然大方,有现场感与互动感。 课堂口头评价
拟写邀请函 了解邀请函的格式,达到语言表达要得体的目的。 1.人称与问好不能少,使用礼貌用语; 2.邀请函中有明确的时间、地点,表明邀请目的。3.谦敬辞使用合理。 作业与测试评价
“小小解说员”评价量表
评价维度 评价角度 具体要求 满分
语言表达与运用 取名 新颖有趣,抓住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 推荐理由 特点鲜明,阐述有条理
介绍词写作 观点明确,介绍清晰
审美鉴赏与创造 演讲 口齿清晰,大方得体。
“虫虫博览会”举办评价量表
评价角度 具体要求 星级 自评 互评 师评
任务分配 清晰合理,人人有事做
摘录赏析 详细具体,紧贴专题
制作展板 内容详实,美观有条理
趣味解说 脱稿解说、大方得体
5.项目设计:
新闻单元教学设计 任务一:新闻选题与新闻策划 寻新闻线索 “虫虫博览馆”新闻策划
探新闻价值 新闻亮点与读者兴趣
任务二:新闻阅读与新闻仿写 新闻阅读 阅读《消息二则》《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了解新闻六要素、消息的结构。
阅读《“飞天”凌空》,了解新闻特写的特点。
阅读《一着惊海天》,了解新闻通讯的特点。
阅读《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了解新闻评论的特点。
新闻仿写 模仿《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为“虫虫博览会”新闻事件拟标题并写新闻消息稿。
模仿《“飞天”凌空》,寻找“虫虫博览会”中值得写的特写镜头。
模仿《一着惊海天》,写一篇“虫虫博览会”新闻通讯稿。
模仿《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寻找新闻事实,写一篇“虫虫博览会”评论稿。
任务三:新闻采访与信息整理 拟定采访计划 选题
拟写采访提纲
修改采访提纲
总结采访技巧
练习信息记录与整理 练习采访
记录采访要点并整理
总结归纳记录要点的方法
任务四:新闻编辑与新闻成果呈现 编辑新闻稿件
呈现并评比新闻结果
第一阶段:新闻单元教学。
No.1 如何进行新闻选题与新闻策划?
(任务1)校新闻编辑部开展“周一选题会”,请同学们提供新闻线索,确定校级十月报刊的新闻事件,并设计新闻策划,探寻新闻价值与亮点。
No.2 “虫虫博览会”该如何开展和举办?
(任务二)8月15日至9月10日阅读《昆虫记》。
子问题1:法布尔的《昆虫记》里没有昆虫插图,如何帮助兴趣缺缺的同学了解昆虫?
子任务1:为法布尔《昆虫记》画插图
子问题2:我们身边很难发现书里描写的昆虫,可以去哪些地方找到它们呢?
子任务2:去博物馆和职业技术学院的昆虫专业实验室寻找昆虫
子问题3:《昆虫记》写于19世纪的欧洲,很难在今天找到这些昆虫了。“虫虫博览会”上展示的昆虫太少怎么办?
子任务3:自制甲地本土《昆虫记》。
子问题4:要将“虫虫博览会”的昆虫展示出去,我们还需要小小解说员。
子任务4:招募博览会解说员。
子问题5:我们没有昆虫专业的权威人员,无法保证“虫虫博览会”上的知识的准确性,怎么办?
子任务5:给昆虫专家写邀请函。
阶段性成果:阅读成果分享,“虫虫博览会”成功开展。
9月21日——9月22日,选择校内有宽阔场地的报告厅,开展为期两天的“虫虫博览会”开幕仪式暨新闻发布会。本次虫虫博览会共陈列了34种昆虫标本,收集43位小小昆虫探究员们制作的昆虫卡片。
流程一:“虫虫博览会”上,管理员同学放错了三只昆虫标本,请你依据《昆虫记》中的知识,将这三只昆虫标本放回正确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流程二:学生代表主持并组织小小解说员们结合PPT介绍昆虫,并请在场的同学们在书中找到该昆虫的相应片段,与昆虫学冯老师一起检验小小解说员们的介绍是否正确。
流程三:学生代表组织与昆虫学老师的访谈,在访谈期间请在场同学结合自己所听的内容,修改原先准备好的采访提纲。采访时要进行记录。
No.3 如何将“虫虫博览会”写成新闻报道?
任务3:教师提供新闻学习支架,通过八上语文书第一单元的“新闻探究”中提供的新闻知识,引导学生先分清新闻各类体裁的特点及写作要求。
No.4 如何进行新闻采访与信息整理?
任务4:学会拟定采访计划,并根据采访到的信息来真实准确地报道“虫虫博览会”这一新闻事件。
终成性成果:新闻编辑与稿件发表。
任务5:小小通讯员们已拟写完了稿件,请你帮助他们修改并编辑稿件,选定能够投稿的篇章,分别发表在班级公众号、市级电视台、市级报刊上。
新闻成果呈现:
(1)发布在甲地电视台旗下的“动听甲地”短视频;
(2)发表在《甲地日报》10月10日教育版的新闻通讯稿;
6.项目反思:
项目化活动的设计应注重学生的活动需求和学习兴趣,因此在设计驱动问题时注重趣味性。在激发学生的新闻阅读的兴趣时做得不够好,还可以结合当下的新闻时事,更下直观地帮助学生了解新近的新闻,还可以让学生思辨:什么样的新闻写作更能够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怎样的新闻是好新闻?
7.专家评价:
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进而培养综合型、创新型人才打好在基础,跨学科项目化学习链接多学科的课程标准,撬动学生的多元核心素养培育。整个“虫虫博览会”的策划过程中,学生能够自然地进行跨学科。我们以为“虫虫博览会”写新闻为契机,邀请学生阅读思考并再创作《昆虫记》,搭建了一个真实且精彩的昆虫博览会,项目成果以博览会的形式和新闻稿件的发表来呈现。项目蕴含了很多不同领域和学科,比如语文、生物、美术等等。
在本项目中,我们试图串联起各个学科的知识,用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让所有学生参与其中,一起探索昆虫世界的精彩奥秘,见识了八年级学生丰富的见解和独立的思考能力,感受到了学生对法布尔笔下小昆虫们的喜爱,精准领会到这些小昆虫的个性化特点,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思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