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3.22 苯酚一、苯酚的组成与结构分子式 结构简式 球棍模型 比例模型 官能团 共面特点C6H6O-OH至少有12个原子共面,最多有13个原子共面苯酚是一元酚,是酚类化合物中最简单的,其分子式为C6H6O,结构可表示为 或,官能团为羟基(—OH)。一、苯酚的结构① 一元酚:以酚为母体,其他的为取代基,编号从苯环上连有酚羟基的碳原子开始,也可以用“邻、间、对”来表示取代基与酚羟基的相对位置。OH—CH2CH3—CH3—OH——CH=CH2HO② 二元酚:以“二酚” 为母体,二酚羟基可用数字或“邻、间、对”来表示。——OHHO——OHHO—CH3三、苯酚的物理性质① 无色晶体,有特殊的气味;熔点是43℃,露置在空气中因部分发生氧化而显粉红色,密封保存。③苯酚有毒,对皮肤有腐蚀性,使用时一定要小心。如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乙醇冲洗,再用水冲洗。② 常温下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乳浊液,密度大于水) ,65℃以上时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下列关于苯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苯酚易溶于乙醇B.苯酚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C.苯酚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6组峰D.浑浊的苯酚溶液加热后变澄清C当堂练习1.常温下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乳浊液,密度大于水) ,65℃以上时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四、苯酚的化学性质羟基—OH苯环苯环对侧链(羟基)的影响,导致酚羟基中的氧氢键易断基团之间相互影响烷基是推电子基团,烷基使羟基的极性减弱,不易断裂。苯环是吸电子基团,苯环使羟基的极性增强,更易断裂。苯环对侧链(羟基)的影响,导致酚羟基中的氧氢键易断侧链(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酚羟基邻对位被活化,导致苯环上易发生多取代反应①可燃性C6H6O + 7O2 6CO2+3H2O点燃②苯酚露置在空气里呈粉红色,是因小部分被O2氧化的结果。③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苯酚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1、氧化反应结论:受苯环的影响,酚羟基比醇羟基易被氧化(1)苯环对侧链(羟基)的影响,导致酚羟基中的氧氢键易断2、酸性——苯酚又称石碳酸苯酚钠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其电离方程式为:+H2OOHONa+NaOH苯酚钠+NaClOHONa+ HClOHO-+ H+特别注意:苯酚酸性非常弱,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故不属于有机酸。(1)苯环对侧链(羟基)的影响,导致酚羟基中的氧氢键易断+NaHCO3OHONa+ Na2CO3+NaHCO3ONaOH+CO2+H2O酸性: HCl > H2CO3 > C6H5OH+H2OHONa+Na特别注意:苯酚不与碳酸氢钠反应。+NaHCO3ONaOH+CO2+H2O+NaHCO3OHONa+ Na2CO3思考:如何验证苯酚的酸性和碳酸强弱?酸性:H2CO3 > C6H5OH > HCO3-设计实验:现象:溶液变浑浊现象:固体溶解,无气体放出3、显色反应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向苯酚溶液中滴入几滴FeCl3溶液,观察现象总结:酚羟基的两种检验方法:1.苯酚和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的2,4,6-三溴苯酚沉淀;2.苯酚和FeCl3溶液反应,溶液变紫色。溶液变成紫色(1)苯环对侧链(羟基)的影响,导致酚羟基中的氧氢键易断当堂练习2:已知某物质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1mol该物质最多能消耗下列物质的物质的量分别是Na___________ NaOH________NaHCO3 ______ Na2CO3 _________3mol2mol1mol2mol代表物 是否具有酸性 与钠反应 与NaOH的反应 与Na2CO3的反应 与NaHCO3的反应乙醇苯酚乙酸√√√√√√√√√√醇、酚、羧酸酸性强弱对比3、取代反应(2)侧链(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酚羟基邻对位被活化,导致苯环上易发生多取代反应① 溴代反应:溴水2,4,6-三溴苯酚②硝化反应+3HNO3+3H2O浓硫酸OHOHNO2NO2O2N(三硝基苯酚又称苦味酸)△2mol2mol3mol分别与足量的饱和溴水反应消耗溴的物质的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堂练习3:1mol的OH—CH3——CH3HO—CH3—OH4、取代反应(2)侧链(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酚羟基邻对位被活化,导致苯环上易发生多取代反应当堂练习4:有机物分子中的原子(团)之间会相互影响,导致相同的原子(团)表现不同的性质。下列各项事实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 )。A.甲苯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而甲基环己烷不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B.乙烯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发生加成反应C.苯酚可以与NaOH反应,而乙醇不能与NaOH反应D.苯酚与溴水可直接反应,而苯与液溴反应则需要FeBr3作催化剂B【解析】选B。甲苯中苯环对-CH3的影响,使-CH3可被KMnO4(H+)氧化为-COOH,从而使KMnO4(H+)溶液褪色;苯酚中,羟基对苯环产生影响,使苯酚分子中羟基邻、对位氢原子更活泼,更易被取代;乙烯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含碳碳双键引起的;苯环对羟基产生影响,使羟基中氢原子更易电离,表现出弱酸性。A、C、D项均能说明原子(原子团)之间的相互影响导致化学性质的不同,B项是分子中官能团的不同导致的化学性质的不同,而不是原子(原子团)之间的相互影响的结果。+3H2Ni△OHOH(环己醇)5、加成反应6、与甲醛发生缩聚反应n+ n HCHO(水浴加热)催化剂OH〔 〕n+(n-1)H2OOHCH2HOH酚醛树脂酚醛树脂俗称“电木”,它不易燃烧,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被广泛用来生产电闸、电灯开关、电话机等电器用品。当堂练习5: .葡萄籽提取物中的原花青素(结构简式为 )具有生物活性,如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能力等,可防止机体内脂质氧化和自由基的产生而引发的肿瘤等多种疾病。下列有关原花青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既可看作醇,也可看作酚B.1 mol该物质可与4 mol Br2反应C.1 mol该物质可与7 mol NaOH反应D.1 mol该物质可与7 mol Na反应C第二届国际反兴奋剂工作专业研讨会于2022年8月25日~26日在京举行,会议主题为“科技助力反兴奋剂”。某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遇FeCl3溶液显紫色,因为该物质与苯酚互为同系物B.向该物质中滴入酸性KMnO4溶液,观察到紫色褪去,可证明该物质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C.1 mol该物质分别与饱和溴水和H2反应时,最多消耗4 mol Br2和7 mol H2D.该物质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C当堂练习6:回答下列问题:(1)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2)能与溴水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_。当堂练习7(3)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________。(4)遇FeCl3溶液显紫色的是________。(5)在Cu的催化下能被O2氧化为醛的是________。(6)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__________。①②③④⑤②⑤①②⑤①③②⑤ ③ 将煤焦油中的苯、甲苯和苯酚进行分离,可采用如图所示方法和操作:(1)写出物质①和⑤的分子式:①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2)写出分离方法②和③的名称: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3)混合物加入溶液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层液体④通入气体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离出的苯酚含在______中。当堂练习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