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8张PPT)第四节 配合物与超分子第三章 晶体结构和性质第一课时配合物无水CuSO4固体是白色的,但CuSO4水溶液和CuSO4·5H2O晶体却是蓝色的,为什么呢?CuSO4 固体 CuSO4溶液 CuSO4·5H2O晶体思考实验3-2:下表中的少量固体溶于足量的水,观察实验现象并填写表格。P95下表中的少量固体溶于足量的水,观察实验现象并填写表格实验探究课本95页【实验 3-2】取下表中的少量固体溶于足量的水中,观察实现现象并填写表格课本95页【实验 3-2】固体颜色 CuSO4 白色 CuCl2 绿色 CuBr2 深褐色 K2SO4 白色 NaCl 白色 KBr白色溶液颜色无色离子 什么离子呈天蓝色 天蓝色天蓝色天蓝色无色无色无色SO42-Na+Cl-K+Br-Cu2+ ?[Cu(H2O)4]2+四水合铜离子思考:Cu2+与H2O结合形成[Cu(H2O)4]2+显蓝色,它们是怎么结合的?Cu2+ 在水溶液中常显蓝色实验探究Cu2+与H2O间是通过什么化学键形成[Cu(H2O)4]2+呢?激发杂化H2OH2OH2OH2O配位键孤电子对29Cu[Ar]3d104s1失去2e-29Cu2+[Ar]3d9价层电子排布图配位键由一个原子单方面提供孤电子对,而另一个原子提供空轨道而形成的化学键,这类“电子对给予—接受”键被称为配位键。OHH孤电子对Cu2+具有空轨道Cu2+OH2H2OH2OH2O配位键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同样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一般来说,多数过渡金属的原子或离子形成配位键的数目是基本不变的,如Ag+形成2个配位键;Cu2+形成4个配位键等。形成条件一方有能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一方有能提供空轨道的原子1、称为电子给予体称为电子接受体配位键如分子有NH3、H2O、HF、CO等;离子有Cl-、OH-、CN-、SCN-等。如H+、Al3+、B及过渡金属的原子或离子Fe、Ni、Fe3+、Cu2+、Zn2+、Ag+、Co3+、Cr3+等。[2-配位键特征]配位键是特殊的共价键,配位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一般来说,多数过渡金属的原子或离子形成配位键的数目是基本不变的。锌4-6 铁6 钴6 铜4 银2 铝4、6 铂二价4 四价6[3-表示方法](A提供孤电子对)A→B(B提供空轨道)或 A—B读法:A合B离子配位键的方向性决定了其所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NH4+HNHHH[ ]+四个 N-H 键性质完全相同依据反应 NH3 +H+ =NH4+ ,讨论NH3是如何与H+形成NH4+的?铵根离子的形成过程提供孤电子对空轨道接受孤电子对电子对给予体电子对接受体电子对给予—接受配位键(1)相同原子间形成的配位键与它们之间形成的共价单键相同,如故其结构式也可表示为NH4+的空间结构是正四面体形(2)配位键一般是共价单键,属于σ键。说明中的4个N-H(键能、键长和键角)完全相同,【思 考】依据电子式,讨论H2O与H+是如何形成H3O+的?空的1s轨道孤电子对··O··×HH×··H++··O··×HH×··H[ ]+HNHHH[ ]+CuOH2H2OH2OH2O2+配体配位键配离子中心离子配位数=4含有配位键的化合物称为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Cu(H2O) 42+4二、配合物2.配位化合物:(1)概念:把金属离子或原子(称为中心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或配位体)以 配位键 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配位化合物一定含有配位键但含有配位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配位化合物例如:CO、NH4+、H3O+、SO42-、P2O5中心离子形成配合物后性质不同于原来的金属离子,具有新的化学特性。= [Cu(H2O)4]2+2、配位化合物:2).组成:配合物由内界和外界构成,配合单元是内界,内界由中心离子(原子)和配体构成。外界是带异号电荷的离子。内界与外界以离子键结合,在水中完全电离,内界较稳定。内界外界中心离子配体配位数+ SO42-配位原子配位原子:配体中给出孤电子对与中心形成配位键的原子。如H2O中O,CO中的C,NH3中的N 。内界微粒很难电离(电离程度很小),因此,配合物[Co(NH3)5C1]Cl2内界中的C1—不能被Ag+沉淀,只有外界的C1—才能与AgNO3溶液反应产生沉淀。配合物在水溶液中电离成内界和外界两部分,如 [Co(NH3)5Cl]Cl2 = [Co(NH3)5C1]2+ + 2C1—,注意:练一练1.0.01mol氯化铬(CrCl3· 6H2O)在水溶液中用过量硝酸银溶液处理,产生0.02mol AgCl沉淀。此氯化铬最可能是( )A.[Cr(H2O)6]Cl3B.[Cr(H2O)5Cl]Cl2·H2OC.[Cr(H2O)4Cl2]Cl·2H2OD.[Cr(H2O)3Cl3]·3H2OB对于具有内外界的配合物,内外界之间以离子键结合,在水溶液中内外界之间完全电离,但内界离子较稳定一般不能电离出来。配合物的命名①配离子(从后向前,配位数→配体→合→中心原子或中心离子→化合物)②配合物→类似于酸、碱、盐[Cu(NH3)4] SO4K3[Fe(CN)6][Ag(NH3)2]OHK[Pt(NH3)Cl3]练习:六氰合铁(Ⅲ)酸钾氢氧化二氨合银(Ⅰ)三氯一氨合铂(Ⅱ)酸钾硫酸四氨合铜(Ⅱ)(1)中心原子(离子):提供空轨道的金属离子或原子。一般是过渡金属,必须有空轨道。(2)配位体:含有孤电子对的分子或离子,如 NH3 H2O CO Cl- SCN- CN-(3)配位原子:配位体中具有孤电子对的原子N O P S,一般是ⅤA Ⅵ A ⅦA的非金属原子(4)配位数:直接同中心原子配位的分子或原子数目,一般是2、4、6、8(5)配离子的电荷:等于中心离子和配体总电荷的代数和,如[Fe(SCN)6]3-二、配合物:多个原子有孤电子对,一般电负性小的提供配合物 内界 外界 中心粒子 配位体 配位数[Ag(NH3)2]OH 氢氧化二氨合银K3[Fe(CN)6][Co(NH3)5Cl]Cl2Ni(CO)4请根据给出的配合物完成下表[Ag(NH3)2]+OH-Ag+NH32【思考与讨论】[Fe(CN)6]3-K+Fe3+CN-6[Co(NH3)5Cl]2+Cl-Co3+NH3、Cl-64无NiCONi(CO)4六氰合铁酸钾四羰基镍配合物结构小结:2、中心粒子可以是阳离子,也可以是中性原子;3、配位体可以是离子或分子,可以有一种或同时存在多种;4、配位数通常为2、4、6、8这样的偶数。1.有些配合物没有外界;如 Ni(CO)4 、Fe(CO)51、硫酸镍溶于氨水形成[Ni(NH3)6]SO4蓝 色溶液。①[Ni(NH3)6]SO4的中心离子是_______, 配体是_________,配位数是_______。Ni2+6NH3配位键N②在[Ni(NH3)6]SO4中Ni2+与NH3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称为 ,提供孤电子对的成键原子是 。2.下列配合物或配离子的配位数是6的是A.K2[Co(SCN)4] B.[Fe(CN)5(CO)]3-C.[Zn(CN)4]2- D.Na[Al(OH)4]B同步练习3.关于配合物[Zn(NH3)4]Cl2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配位数为6B.配体为NH3和Cl-C.[Zn(NH3)4]2+为内界D.Zn2+和NH3以离子键结合同步练习C4.下列不属于配位化合物的是( )六氟合铝(Ⅲ)酸钠:氢氧化二氨合银(Ⅰ):C.六氟合铁(Ⅲ)酸钾:D.十二水硫酸铝钾:E. 六氰合铁(Ⅱ)酸钾: K4[Fe(CN)6]F. 光卤石:KCl·MgCl ·6H2OD F同步练习3.常见配合物及其制取(1)[Cu(H2O)4]2+天蓝色胆矾CuSO4·5H2O可写[Cu(H2O)4]SO4·H2O实验CuSO4溶液Cu 2+与H2O结合稳定吗?Cu 2+只与H2O结合形成配位键吗?氨水溶液(2)[Cu(NH3)4](OH)2实验步骤:向盛有4 mL 0.1 mol/L CuSO4溶液的试管里滴加几滴1 mol/L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并振荡试管,观察实验现象;再向试管中加入极性较小的溶剂(如加入8 mL 95%乙醇),并用玻璃棒摩擦试管壁,观察实验现象。四氨合铜离子[实验3-3][实验3-3]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原理向盛有4mL 0.1mol/L CuSO4溶液的试管里滴加几滴 1 mol/L 氨水继续添加氨水并振荡试管再向试管中加入极性较小的溶剂(如加入8 mL 95%乙醇),并用玻璃棒摩擦试管壁形成难溶物Cu2+ + 2NH3·H2O = Cu(OH)2↓+2NH4+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Cu(OH)2 + 4NH3 = [Cu(NH3)4]+2OH-析出深蓝色晶体深蓝色晶体为[Cu(NH3)4]SO4·H2O,说明该配合物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Cu(NH3)4]2++ SO42- +H2O ==[Cu(NH3)4]SO4·H2O↓乙醇在试管内壁产生微小的玻璃微晶充当晶核,加速结晶溶剂极性:乙醇 < 水[Cu(NH3)4](OH)2在溶液中能完全电离而显强碱性分析Cu2+ +4H2O [Cu(H2O)4]2++4NH3[Cu(NH3)4]2+平衡向左移动<稳定性:H2O、NH3同为中性分子,但电负性N中心离子:Cu2+配位数:4练一练3.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下列对此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反应后溶液中没有沉淀,所以反应前后 Cu2 + 浓度不变B. 沉淀溶解后,将生成深蓝色的配离子[Cu(NH3)4]2+C. 在 [Cu(NH3)4]2+ 中,Cu2+ 给出孤对电子,NH3 提供空轨道D. 向反应后的溶液加入乙醇,溶液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因为[Cu(NH3)4]2+ 不与乙醇发生反应。B回想一下,如何检验Fe3+思考:Fe3+与SCN-如何反应?2、配合物向盛有少量0.1 mol/L FeCl3溶液(或任何含Fe3+的溶液)的试管中滴加1滴0.1 mol/L硫氰化钾(KSCN)溶液,观察实验现象。FeCl3溶液KSCN溶液硫氰化铁配离子的形成实验常见配合物的形成实验实验步骤2、配合物SCN-作为配体与Fe3+配位,显红色,用于检验Fe3+…………Fe3+ + SCN- Fe(SCN)2+Fe(SCN)2+ + SCN- Fe(SCN)2 +Fe(SCN)5 + SCN- Fe(SCN) 6 +硫氰化铁配离子的颜色硫氰化铁配离子的形成实验常见配合物的形成实验实验分析及有关离子方程式三价铁离子跟硫氰酸根离子(SCN-)形成配离子的颜色,而Fe2+跟SCN-不显红色2、配合物[实验3-4](2) K3Fe(SCN)6的形成回顾:如何检验Fe3+?实验操作 向盛有少量0.1 mol/L FeCl3溶液(或任何含Fe3+的溶液)的试管中滴加1滴0.1 mol/L硫氰化钾(KSCN)溶液。实验现象实验原理溶液变为红色Fe3++nSCN- = [Fe(SCN)n]3-nn = 1-6,随SCN-的浓度大小而异配位数为1-6利用硫氰化铁配离子等颜色,可用于鉴别溶液中存在Fe3+;又由于硫氰化铁配离子的颜色极似血液,常被用于电影特技和魔术探究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1)向盛有0.1mol/L FeCl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2滴硫氰化钾溶液(2)向盛有0.1mol/L K3[Fe(CN)6]溶液的试管中滴加2滴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呈红色FeCl3KSCN溶液Fe3+ + n SCN- [Fe(SCN)n]3-n(n=1~6,随 c(SCN-) 大小而异)无明显变化CN-的配位能力强于SCN-,[Fe(CN)6]3-很稳定,转化为硫氰化铁的平衡正向移动的趋势很小配位键的强度有大有小,有的配合物很稳定,有的配合物很不稳定练一练向黄色的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无色的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该反应在有的教材中用方程式:FeCl3+3KSCN=Fe(SCN)3+3KCl表示。经研究表明,Fe(SCN)3是配合物,Fe3+与SCN-不仅能以1∶3的个数比配合,还可以其他个数比配合。若Fe3+与SCN-以个数比1∶5配合,则FeCl3与KSCN在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eCl3+5KSCN=K2[Fe(SCN)5]+3KCl向盛有少量 0.1 mol/L NaCl 溶液的试管里滴几滴0.1 mol/L AgNO3溶液,产生难溶于水的白色的AgCl沉淀,再滴入1 mol/L氨水,振荡,观察实验现象。NaCl溶液加入氨水二氨合银离子的形成实验常见配合物的形成实验实验步骤2、配合物[实验3-5](3)银氨离子[Ag(NH3)2]+的形成滴加AgNO3溶液后,试管中出现_________,再滴加氨水后沉淀_____,溶液呈______。白色沉淀溶解无色二氨合银离子的形成实验常见配合物的形成实验实验现象2、配合物加入AgNO3溶液Ag++Cl-===AgCl↓继续加入氨水AgCl+2NH3===[Ag(NH3)2]++Cl-二氨合银离子的形成实验常见配合物的形成实验有关离子方程式2、配合物二氨合银离子AgNH3H3N+配体:中心离子:配位数:NH3Ag+2二氨合银离子的形成实验常见配合物的形成实验实验分析2、配合物配合物的性质①配位键的强度有大有小,因而有的配合物很稳定,有的很不稳定。配位键越强,配合物越稳定。②许多过渡金属离子对多种配体具有很强的结合力,因而,过渡金属配合物远比主族金属配合物多。③配合物形成时,性质会发生改变A、颜色的改变,如Fe(SCN)3的形成;B、溶解度的改变,如AgCl→[Ag(NH3)2]+C、稳定性增强C、稳定性增强如,血红素中的Fe2+与CO分子形成的配位键比Fe2+与O2分子形成的配位键强,因此血红素中的Fe2+与CO分子结合后,就很难再与O2分子结合,血红素失去输送氧气的功能,从而导致人体CO中毒。配合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配合物中的配位键越强,配合物越稳定。当作为中心离子的金属离子相同时,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体的性质有关。思考﹒ 运用配位化学创始人维尔纳发现,取CoCl3·6NH3(黄色)、CoCl3·5NH3(紫红色)、CoCl3·4NH3(绿色)和CoCl3·4NH3(紫色)四种化合物各1 mol,分别溶于水,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立即产生氯化银,沉淀的量分别为3 mol、2 mol、1 mol和1 mol。以强碱处理均无NH3放出。① 请根据实验事实用配合物的形式写出化学式。CoCl3·6NH3:______________。CoCl3·5NH3:________________。CoCl3·4NH3(绿色和紫色):________________。② 后两种物质组成相同而颜色,其关系是互为____________。③ 上述配合物中,中心离子的配位数都是____。同分异构体6科学史话19世纪末期,德国化学家发现一系列令人难以回答的问题,氯化钴跟氨结合,会生成颜色各异、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为了解释上述情况,化学家曾提出各种假说,但都未能成功。直到1893年,瑞士化学家维尔纳(A.Werner)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配合物等概念,并成功解释了很多配合物的性质 ,维尔纳也被称为“配位化学之父”,并因此获得了191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CoCl3·6NH3CoCl3·5NH3配合物趣史一、配合物4.配位化合物的形成对性质的影响:一些难溶于水的金属氢氧化物、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氰化物,可以溶解于氨水中,或依次溶解于含过量的OH-、Cl-、Br-、I-、CN-的溶液中,形成可溶性的配合物。蓝色沉淀溶解示例:Cu(OH)2+4NH3===[Cu(NH3)4]2++2OH-加入氨水对溶解性的影响一、配合物4.配位化合物的形成对性质的影响:当简单离子形成配离子时,其性质往往有很大差异。颜色发生变化就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根据颜色的变化就可以判断是否有配离子生成。示例:Fe3+与SCN-形成硫氰化铁配离子,其溶液显红色FeCl3溶液加入KSCN溶液颜色的改变一、配合物4.配位化合物的形成对性质的影响:配合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配合物中的配位键越强,配合物越稳定。当作为中心离子的金属离子相同时,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体的性质有关。许多过渡金属元素的离子对多种配体具有很强对结合力,因而,过渡金属配合物远比主族金属配合物多。稳定性增强示例:血红素中的Fe2+与CO分子形成的配位键比Fe2+与O2分子形成的配位键强,因此血红素中的Fe2+与CO分子结合后,就很难再与O2分子结合,血红素失去输送氧气的功能,从而导致人体CO中毒。一、配合物(1) 在生命体中的应用(2)在医药中的应用抗癌药物叶绿素 Mg2+的配合物血红素 Fe2+的配合物酶 含锌的配合物维生素B12 钴配合物(3)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王水溶金电解氧化铝的助熔剂 Na3[AlF6]热水瓶胆镀银 [Ag(NH3)2]+H[AuCl4]5.配合物的应用配合物的应用A、KSCN的应用检验Fe3+的存在;溶液常被用于电影特技和魔术表演。B、[Ag(NH3)2]OH(银氨溶液)可用于检验醛基(-CHO)的存在C、判断离子共存由于配位离子很难电离,所以形成配位键的两离子一般不能大量共存。 如Fe3+和SCN-不能大量共存板书配合物定义:通常把金属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配位化合物,简称~。组成电离:[Cu(H2O)4]SO4= [Cu(H2O)4]2+ + SO42-制备性质配位键越强,配合物越稳定。配合物形成时,性质会发生改变颜色的改变,如Fe(SCN)3的形成;溶解度的改变,如AgCl→[Ag(NH3)2]+稳定性增强应用KSCN溶液检验Fe3+[Ag(NH3)2]OH(银氨溶液)检验醛基(-CHO)判断离子共存:如Fe3+和SCN-不能大量共存随堂练习1.下列化合物中同时含有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的是A.Na2O2 B.KOH C.NH4NO3 D.H2OC2.碳铂(结构简式如图)是一种广谱抗癌药物。下列关于碳铂的说法错误的是A.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为4B.sp3和sp2杂化的碳原子数之比为2:1C.分子中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为10:1D.分子中含有极性键、非极性键和配位键C随堂练习3.下列物质中属于含有配位键的碱的是A. B.C. D.AD5、下列化合物属于配合物的是( )A.Cu2(OH)2SO4 B.NH4ClC.[Zn(NH3)4]SO4 D.KAl(SO4)2C6、下列化合物中同时含有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的是A.Na2O2 B.KOHC.NH4NO3 D.H2OC7、某物质A的实验式为CoCl3·4NH3,1 mol A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中能生成1 mol白色沉淀,以强碱处理并没有NH3放出,则关于此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o3+只与NH3形成配位键B.配合物配位数为3C.该配合物可能是平面正方形结构D.此配合物可写成[Co(NH3)4 Cl2] ClD8、某物质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物质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该物质分子中不存在σ键B.该物质的分子内只存在共价键和配位键两种作用力C.该物质是一种配合物,其中Ni原子为中心原子D.该物质的分子中C、N、O原子均存在孤电子对C氢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