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元宵节主题班会 课件(希沃版+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元宵节主题班会 课件(希沃版+PPT)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元宵节
CONTENTS
节日由来
历史发展
民间习俗
古诗中的元宵
社会影响
01
节日由来
节日由来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起源于古代的开灯祈福习俗。正月十五夜,民间点灯盏以祭神祈福,这一传统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元宵节。
东汉时期,佛教文化的传入对元宵节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汉明帝时期,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进一步推动了元宵节的发展。
此外,元宵节还与“平吕”事件有关,汉文帝时期为纪念平定吕氏之乱而设。
02
历史发展
历史发展
从汉代的一日庆典到唐代的三天,再到宋代的五天,元宵节的庆祝活动逐渐延长和扩展。明代的元宵节更是从初八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七,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
历史发展
清代元宵节增加了舞龙和“百戏”等新内容,节日更加丰富多彩。节日的庆祝活动不仅包括燃灯,还有各种民间艺术表演,如舞狮、舞龙等。
历史发展
元宵节的庆祝活动也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从古代的宗教仪式到现代的民俗活动,元宵节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03
民间习俗
民间习俗
吃元宵是元宵节的重要习俗之一。宋代开始,民间流行在元宵节食用一种新奇的食品——元宵,象征团圆和美满。
元宵的制作方法多样,可以汤煮、油炸或蒸食。北方习惯“滚”元宵,而南方则“包”汤圆,风味各异,但都寓意着家庭的团圆和幸福。
民间习俗
除了吃元宵,闹花灯也是元宵节的重要活动。从西汉开始,元宵节挂灯、打灯、观灯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成为节日的一大亮点。
猜灯谜是元宵节的另一项传统活动,增添了节日的趣味性,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04
社会影响
古诗中的元宵
《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解读:这首诗描写长安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色。据《大唐新语》和《唐两京新记》记载:每年这天晚上,长安城里都要大放花灯;前后三天,夜间照例不戒严,看灯的真是人山人海。豪门贵族的车马喧阗,市民们的歌声笑语,汇成一片,通宵都在热闹的气氛中度过。
古诗中的元宵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解读:这首诗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前三句描写繁花似锦、灯火辉映的场景,对仗工整,修辞绮丽:“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说的是绚丽多彩的元宵灯火,远观如同银河的星辰落入凡尘,近看仿佛明月低悬、倚靠在楼边。最后一句,则写美丽姑娘的欢声笑语,为这元宵美景更添光彩。
05
社会影响
社会影响
元宵节不仅在文化层面具有重要意义,也在社会层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满足了中国社会民众在物质、精神、伦理和审美方面的需求。
在物质生活层面,元宵节的特色食品——汤圆,不仅美味,还寓意着家庭团圆和和睦相处。
社会影响
元宵节还是一个全民的狂欢节,人人参与,乐在其中。古代元宵节的开放性为男女相遇提供了机会,许多爱情故事在这一天上演。
近年来,元宵节也成为了亲友聚餐的机会,酒店订座率和订餐数量大幅增加,体现了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和传承。
元宵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也是家庭团聚和社会交往的重要时刻。让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一传统节日,让元宵节的灯火照亮未来的每一个夜晚。
THE END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