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第九单元 溶液单元小结与复习可甜可咸的液体药品:水、白砂糖、食用盐提问:1、水在液体里是作为什么?2、白砂糖在液体里是作为什么?3、食用盐在液体里又是作为什么?4、这杯液体又分为几种状态呢?结晶溶剂不饱和溶液溶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溶解度饱和溶液考点一 溶液溶质被溶解的物质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溶剂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1.溶液的概念及特征(1)概念(2)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注意】 ①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都是溶液。如水、酒精等。②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③溶液中未溶解的部分不能视为溶质。④与水发生反应的物质,放入水中时,生成物为该溶液的溶质,如CaO放入水中时,溶质是Ca(OH)2,而不是CaO。2.溶液的组成溶液溶质:溶剂:① m溶液= m溶质+ m溶剂② V溶液≠V溶质+V溶剂注意因为在溶质分散到溶剂的过程中,构成物质的粒子不停运动,粒子的间隔发生了变化。硝酸铵氢氧化钠3.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化学“三大代表”)氯化钠注意①物质溶于水后,往往会使溶液的沸点、凝固点、密度等发生变化。②氧化钙遇水也会放出大量的热,但这一过程并非溶解放热,而是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的热。乳化现象:肥皂、洗涤剂等都具有乳化作用。4.乳化作用【注意】乳化与溶解的不同点在于,分散的物质在水中存在的状态不同。植物油被乳化后变成无数细小的油滴分散在水中,较稳定,但不是非常均匀;而溶质溶解在水中,是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存在的,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练习1】下列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溶液温度会明显降低的是( )A.氯化钠 B.硝酸铵C.浓硫酸 D.氢氧化钠【练习2】以下溶液在空气中敞口久置,因发生化学变化导致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石灰水 D.烧碱溶液BC【练习4】能力提升:关于如图所示实验的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A.固体X可能是NaOHB.固体X可能是NH NO C.氢氧化钙溶解度①>②D.氢氧化钙质量分数:①=③【练习3】小倩设计了一个趣味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气密性良好,要使气球鼓起来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原状,使固体物质和加入的液体可能是( )A.和稀盐酸B.氧化钙和水C.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D.B氢氧化钠和水B考点二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液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增加溶剂、升高温度加入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记住一个方向,另外一个方向反之)①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是指相应的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但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如饱和食盐水还可以继续溶解硝酸钾固体。②通过降低温度实现由不饱和溶液向饱和溶液的转化,只是针对多数固体溶质而言,对气体和少数固体(如熟石灰)等不适用。③对某饱和溶液进行降温或蒸发溶剂时,往往会有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形式析出。注意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5、混合物的分离(1)过滤法:分离可溶物 + 难溶物(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结晶的两种方法①蒸发结晶(蒸发溶剂):适用于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如NaCl(海水晒盐)②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得到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物质,如KNO3【练习3】某次蔗糖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②中溶液是饱和溶液B.③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D.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B考点三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4要素)(1)概念:(2)影响因素①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②外因:主要是________。一定温度100g饱和溶质质量温度...0.01g1g10g易溶可溶微溶难(不)溶.溶解度与溶解性(通常状态下)2.气体的溶解度(1)概念: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压强为________ 时,某气体溶解在_____体积的水里达到________状态时的气体________。(2)影响因素:①内因:气体的性质。②外因:主要是温度和压强。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_______;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______。101 kPa1饱和体积越小越大【练习5】若研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在图中应选用哪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 )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丙D.丙和丁C1.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溶液不一定是液体(某些合金、新鲜的空气也是溶液);溶液中被溶解的物质才是溶质,一种溶剂可溶解多种溶质。2.只有指明“一定的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3.物质溶于水时,如果发生了化学变化,则反应后的生成物是被溶解的溶质。4.汽油、洗洁精去油污的原理不同,前者为溶解,后者为乳化。易错点归纳课堂小结:1.溶液的概念及特征2.溶液的组成3.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化学“三大代表”)4.乳化作用5.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6.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7.溶质的质量分数8.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作业布置:完成优化指导化学练习本P34 1-4、6-7、14谢谢合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