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分层次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浅谈数学分层次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浅谈分层次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高中的学生大部分是中考的落榜生,他们的个体差异很大: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学习情绪复杂多样,厌学情绪严重,学习方法不当,部分学生很努力的学,可是学习效果不佳,有的学生有学好的愿望,但却不愿付出艰苦的努力。如果仍然按照传统教学模式上课,很难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并且课堂教学效率低,有的甚至导致学生丧失学习信心,自暴自弃。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持续发展,更好的发挥他们的个性和特长,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区别对待,可尝试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下面就结合自己教学中的体会谈谈对分层次教学的几点看法:
1、 备课时学生要分层
教师首先可通过个别谈话,测验,作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个性和能力差异,明确学生目前的发展水平,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基础组、中等组和提高组。层次性教学的要求是教材层次性与学生层次性必须有机结合。因此,教师必须一方面挖掘符合教材的层次性,另一方面必须了解并符合学生心理的层次性,并且使这两方面的层次性互相配合,才能使教学收到效果。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对不同组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分层次制定教学目标、训练内容,做到分层次设问、分层次练习、分层次指导和分层次作业。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使分层次教学流于形式。哪些知识对各个组是都必须掌握的,哪些知识是只作为了解的,对不同小组作业上有哪些不同要求等在备课时都是必须要考虑的。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定要分层
1、目标分层:教师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后,在反复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大纲要求及各层次的学生的学制定相应的分层次的教学目标。根据职业中学的实际情况,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尽可能的放低起点,降低要求。要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即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内容分层:创设问题情景,以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为依据设计不同的层次的问题,并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提出问题。精心设计最近发展区,每节课前复习必要的旧知识。课上既有面向全班的讲授、答疑、小结,又有针对部分的练习、个别指导,为知识能力不一的学生提供一个适应各自发展特点的教学环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节课上享受不同的教学。
三、施教要分层
限于客观条件,在同一课堂里不可能将不同组的学生在不同的课堂上课,但课堂教学又要努力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每堂课可先用几分钟检测本课的预备知识和基础知识,以便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全体学生都进入学习状态。然后教师分层次设问、分层次提问、分层次答疑,使多层次的学生读懂本节课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接着分层次练习,教师重点分层次指导,进行综合训练。使各层次的学生学的灵活、主动,各有所得。例如,在高一数学《函数的单调性》的授课中,先由函数图像上升或下降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函数图像的变化情况,从而归纳出增函数和减函数的定义,然后讲解例题。同时强调这是各组同学都应该掌握的内容。接着给中等组即提高组同学判断函数单调性的几种方法:(1)图像法(2)定义法,然后给出例题。然后再给出一组思考题供提高组同学完成:(1)两个增(减)函数的和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2)一个增函数与一个减函数的差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总之,课堂教学要始终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上升的规律,要求不能太高,层次落差不能太大。
四、教学方法要分层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对于知识基础牢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的同学,应注意其创新意识的培养,同时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知识基础薄弱,知识结构残缺不全的学生,既要作好知识铺垫又要讲好知识要点,使他们正确理解好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同时要对他们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五、测试要分层
精心设计检测考试题,统一试题要求,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分标准,或采用多套不同的试卷,以便使不同的学生在考试过程中都能将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而且基础组同学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中等组同学的试卷,而中等组同学也可选择提高组同学试卷。每次测试基础组同学进步较大的可以进入中等组里,中等组同学进步较大的也可进入提高组。而提高组退步的同学要降到中等组里。中等组同学退步较大的也要降到基础组里去。
六、评价要分层
评价是很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在实施分层次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学,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即要善于表扬肯定学生,使不同层次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保持高涨的学习激情,从而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对于成绩好的同学回答出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应给予表扬,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中等生如果回答的不完整要及时鼓励,如果回答很好要进行表扬,以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在评价上不要挖苦、讽刺 ,而要满腔热情、耐心帮助。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充分肯定。以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六、布置作业要分层
作业一般分为三个层次:(1)基础性作业(2)基础性为主,配有少量提高题 (3)基础题和综合题.
总之,分层次教学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保证了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都能有所发展。同时采用分层次教学又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长期坚持下去,一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作者: 张立荣
通讯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大有坊街133号理科组
工作单位:黑龙江省哈尔宾市哈一机高级职业高中
邮编:10056
联系电话:15945164318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