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家乡奇妙游》——小学主题班会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巩义家乡奇妙游》——小学主题班会设计

资源简介

《 巩义家乡奇妙游》——小学主题班会设计
一、班会背景
“家乡”是让所有人倍感亲切的词汇,我们的学校位于巩义市偏远的大山深处,学生们虽说生在巩义长在巩义,但对于他们而言,多数学生却没有走出过鲁庄,孩子们对家乡的认知仅仅停留在本村的生活环境,对“家乡”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情感。六年级的孩子们此时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传承家国情怀价值观对他们的成长显得尤为必要。
巩义是我们学生的家乡,我们巩义有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不乏山川自然风光之美,更有部分学校的优秀社团对巩义的陶艺、剪纸、戏曲等非遗文化的传承,我们想通过一种奇特的方式让孩子们游览家乡,认识家乡,热爱家乡,增进对家乡的自豪感,从而达到热爱祖国的崇高价值观。
二、班会目的
1.通过班会展示前的准备阶段,带部分学生游览巩义代表性地方,开拓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知识,增进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自豪感。(拓展视野,丰富文化知识内涵)
2.通过搜集、采集家乡本土最熟悉的农作物、土壤、老物件等物品认识生养我们的家乡,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劳动技能)
3.展示巩义的三位历史文化名人——杜甫、常香玉、白桐本,通过他们感人至深的故事,进行小组讨论,初步树立学生的家乡荣誉感、责任感。(情感价值观塑造)
4.运用诗词歌赋吟诵家乡,提高学生的语言艺术表达能力。(提升学生文学素养、艺术鉴赏能力)
5.锻炼学生收集、筛选、整理、交流、写作的能力。(个人综合素养能力提升)
三、前期准备
1.制定巩义家乡奇妙游游览路线(班主任)
第一站:李瑶小学至回郭镇巩义市产业集聚展示中心,参观巩义市工业发展成就;(约1小时)
第二站:回郭镇经310国道至北山口烈士纪念馆,了解白桐本烈士感人事迹;(约30分钟)
第三站:从市区走“桐本路”到站街镇杜甫故里,感受伟大爱国诗人杜甫的生平事迹及家 国情怀;(约1小时)
第四站:参观巩义市博物馆、城市客厅(约2小时)
返程:走沿黄快速转康芝路,可观看伊洛河、黑石通津、北宋皇陵等景点,聆听班主任对河洛文明以及巩义名称由来的历史文化介绍。
2.搜集巩义历史文化名人故事、特色农产品介绍、文化习俗、风景名胜地、民俗老物件、与家乡故乡有关的诗词歌赋等,以图片、文字材料、实物进行整理。(学生)
3.教师提前对照片、视频素材加工整理,设计好班会流程并制作出PPT,定好主持人,和主持人沟通班会流程具体事宜。(班主任、学生)
四、班会流程
1. 主持人开场
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在诗中写过“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历史,走向未来,开启家乡游览的奇妙之旅。
2.第一篇章——梦回大唐
主持人:“杜甫,是我们巩义一张靓丽的名片,他本人经历了大唐由盛转衰的时期,一生也是漂泊不定,让我们通过《闻军官收河南河北》来感受杜甫思乡心切的情感,请同学们围绕“杜甫”、“唐朝”来讲述有关巩义的故事。”
学生活动:学生以杜甫的个人生平来评价他本人对家国的牵挂和关注,也可以隋唐时期的兴洛仓、唐三彩介绍巩义在当时的经济、文化地位以及对后世文化的影响。
3.第二篇章——战火纷飞
主持人:“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给我们国家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面对外族势力入侵,我们中华儿女奋起反抗,涌现了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在抗日战争中,我们巩义的民族英雄白桐本舍身取义,献身民族独立运动,深受世人敬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们巩义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常香玉先生巾帼不让须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进行全国巡演,积极筹款,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为我志愿军捐赠了一架战斗机。我们中华民族从不缺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我们巩义更是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爱国仁人志士,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能有今天的盛世。让我们的小伙伴来分享一下他在烈士纪念馆和常香玉故居的所见所闻所感。”
班主任对新中镇张祜庄园涉村镇豫西抗日先遣支队根据地进行拓展补充。
4.第三篇章——腾飞的巩义
主持人:“自民国起,巩义就有了名震全国的兵工厂,这为巩义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上世纪70年代,回郭镇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得到了毛主席的亲自批示,自此以后,回郭镇的有色金属迅速发展,成为了全国的工业重镇,巩义的机械、冶炼、化工等迅速腾飞,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回郭镇感受工业的发展之路。”
学生观看图片视频资料,班级讲解员进行讲述。
5.第四篇章——“触摸”家乡、吟诵家乡
主持人:“这个环节,请大家把前期搜集或采集到有关家乡的物品展示一下,一起来触摸“家乡”,讲述你和他的故事。”
学生活动:这捧黄土就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我们的祖辈在这片土地上耕耘、播种、收获,他们在这里出生在这里成长在这里离开也在这里归根。展示花生、玉米、小麦......正是这些朴实无华的农作物养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感谢勤劳的父辈,感恩自然的馈赠。展示扁担、马灯、煤油灯以及老照片,由学生进行讲述。
主持人:“泱泱华夏,有数不尽歌颂家乡的诗词,接下来这个环节,我们就以“家乡”为题,请同学有感情地吟诵诗词歌赋。
6.第五篇章——可爱的中国
主持人:“没有国哪有家,我们的国家如今日益强大繁荣昌盛,这都是有众多无名英雄在背后守着我们的家园,他们或许在高寒的喀喇昆仑山,或许在湿热的树林,也或许在炎热的海岛,或许在戈壁滩。也有一部分科学家隐姓埋名一辈子为国铸剑。我们这个可爱的中国,离不开每个人的建设,请大家讨论,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学生活动:小组进行讨论发言展示。
7.班主任寄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对家乡巩义进行了一次奇妙的游历,相信大家有很多的收获。家乡是中国人不变的坐标,这里有你最在乎的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里有你最惦念的味道,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哪怕月亮都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纵使远行,也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一份思乡情,让我们永远记住自己的根在哪里。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家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作为青少年的你们,该如何传承这份家国情怀,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思考,今天的主题班会,不仅仅是认识了我们家乡,更希望你们能够好好读书,为国家作出一份贡献。好,也希望你们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今天的班会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大家在会后以“家乡”为题写一篇歌颂家乡的文章,诗词文章皆可。感谢大家的参与。
五、班会效果
学生们对于本节主题班会的前期研学组织、会中活动参与都充满了极大的兴趣,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他们看到了家乡的发展,听到了可歌可泣的故事,触摸到了家乡花草树木,对于家乡的认知由新奇到震撼,由感动到自豪,班会形式新颖,活动多样,全班同学印象深刻,初步树立了家国情怀价值观,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六、教育反思
一节好的主题班会必须要主题鲜明,有设计有想法。传统的说教学生入眼不入心,所以想法设法调动学生参与性就需要花点儿心思,对于小学生而言,寓教于乐是孩子们最能接受的学习形式,在活动中有所思所悟最能让学生本人记忆深刻感同身受。
在本次主题班会活动中有独特新颖的方式,也存在着一些不足。首先是优点方面,采用了研学+会场两种形式相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开拓了眼界,对家乡巩义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家,不在是房子住所,而是一种精神文化符号。会场分为五个篇章进行,按照认知层次逐渐增加了学生对家乡情感的共鸣,最后上升到家国情怀价值观的塑造,意义深远。
当然班会也不是十全十美,这次班会最难的是在研学环节的设计,研学不是简单地参观旅游,而是要学生有所收获,这就需要在研学地点上进行充分的备课,这一点我做的还不够,带领学生研学只是通过文字图片来了解,没有深入的结合大环境大背景去探索认知。其次,学生在对家乡物品展示的时候,还是缺乏一些共情,只是简单的认为农作物,比如认为“土”就是那样的土,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对于他们这个年龄段还体会不深。下一次的主题班会力争精益求精,对学生的学情也要分析,对整个活动要提前谋划,提前备课。
总的来说,本次班会举办的较为成功,师生教学相长,都有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