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会优设计 此时“有声”胜无声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班会优设计 此时“有声”胜无声 素材

资源简介

【初中班会优设计】此时“有声”胜无声
班会过程
根据学生认知“知、情、意、行”的发展过程,本次班会设计分为四个环节。
视频导入
教师:同学们,一个人的沉默叫思考,一群人的沉默叫冷漠,所有人的沉默叫黑暗,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观看一段视频,教师播放《少年的你》剪辑视频。
教师:看完视频,相信同学们都有一个疑问:视频中那些旁观者为什么选择沉默,那一刻,他们为什么不做点什么呢?
引出班会主题:此时“有声”胜无声
—以旁观者的视角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
环节一:还原现场,感知旁观
教师:首先请观看同学们自编自导的情景剧,感知旁观。
教师提问:在刚才的情景剧中,你看到了哪几种旁观者?
指名学生回答:三种。进一步追问:哪三种?
引出旁观者的三种类型-局外人、煽风点火者、保护者
活动一:小采访--说说真心话
如果你就是上面场景中的一个旁观者,你会怎么选择?为什么?
你觉得你的旁观对整个欺凌事件的影响大吗?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演绎,培养学生的同理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知校园欺凌事件中,不同类型旁观者的表现。
环节二:明确价值,唤醒旁观
从情景剧中可以看出,在抵制校园欺凌时,不作为的是:局外人和煽风点火者,这是一种隐藏的恶;作为的是保护者,这是一种勇敢的善。
引用鲁迅先生在《呐喊》中的话:今日若我冷眼旁观,他日祸临己身,则无人为我摇旗呐喊。
教师进一步引导:教师提问:旁观者仅是旁观?—“你们永远不知道自己做过的事多恶毒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置之不理和煽风点火会让欺凌越演越烈,而我们不知道下一个被欺凌者会不会是自己。
引导学生明确价值:我们不是旁观者,只是暂时的幸存者!
设计意图: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旁观者在校园欺凌现象中的作为,渗透德育,作为的保护者是一种勇敢的善,不作为的局外人和煽风点火者是一种隐藏的恶。然后引用引用鲁迅先生在《呐喊》中的话:今日若我冷眼旁观,他日祸临己身,则无人为我摇旗呐喊。唤醒旁观。引导学生明确价值:我们不是旁观者,只是暂时的幸存者!
环节三:凝聚力量,拒绝旁观
教师提问:以后如果你再遇到刚才情景剧中类似欺凌事件,你在现场,你又会怎么选?为什么 指名生回答。
活动二:小组讨论——齐心协力找对策
在校园欺凌事件中,作为旁观者,我们怎么做可以有效阻止欺凌、减少伤害?指名生回答。
观看视频明方向----“我们一起来帮你!”
设计意图:通过环节二的价值引导,学生们有了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旁观者在校园欺凌事件中的重要性。和环节一原生态的选择截然不同,会选择做勇敢善良的保护者。但是以一种什么形式呢?先让学生自己讨论,群策群力。然后借助法制视频给与科学指导。引导学生要灵活运用视频中的方法,机智应对。
环节四:付诸行动,不再旁观
如果以前旁观过校园欺凌事件,请以信件或言语形式告知老师。
活动三:如果身边有遭受过校园欺凌的同学朋友,请以信件、言语或其他形式给予他们关心、温暖和力量。指名生回答。
设计意图:行动是最有力的语言,让学生当场通过言语形式给环节一情景剧中的被欺凌者给予关心、温暖和力量。付诸行动,不再旁观
教师心语——沉默不是金
为他人发声,亦是为将来的自己呐喊!不要以为你的声音无关紧要,每个人都发声,世界将会得到光明,邪恶将会无处可躲,校园欺凌将会无处可藏,正义必胜!此时,“有声”胜“无声”!(紧扣主题)
课后延伸活动
1、请完成“拒绝校园欺凌,共同守护同学情”击掌签名约定。(必做)
2、请同学们为平安和谐校园的建设拟定一条“反校园欺凌”的宣传标语。(选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