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 《迎端午,包粽子》 教案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 《迎端午,包粽子》 教案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资源简介

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迎端午,包粽子》(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迎端午,包粽子》旨在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包粽子,了解端午节的起源、习俗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教材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动手能力逐渐增强的阶段。他们对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由于年龄较小,对于包粽子等传统手工艺可能并不熟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引导、示范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包粽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三、核心素养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端午节的起源、习俗和文化内涵,掌握包粽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端午节的起源、习俗和文化内涵。
掌握包粽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难点:
粽叶的折叠和填充技巧。
团队合作中的分工与协作。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粽子材料(粽叶、糯米、红枣、豆沙等)、蒸锅、绳子、剪刀等。
多媒体课件:端午节相关图片、视频资料、教学PPT。
实践场地:确保有足够大的空间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六、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通过播放一段端午节相关视频,营造出端午节的氛围,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这个传统节日。这段视频可以展示端午节的传统文化、习俗和氛围,包括龙舟比赛、挂艾草、吃粽子等,让学生们感受到端午节的热闹和喜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回忆端午节的习俗,并提问:“你们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通过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们思考粽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了解粽子的制作方法和寓意。学生们可以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一起动手包粽子,迎接端午节的到来。”通过这个课题,可以引导学生们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传统文化和习俗,激发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为接下来的课程做好准备。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反馈,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
[探究新知]
1. 端午节的起源
(1)教师简要介绍端午节的起源和传说,如屈原投江、曹娥救父等,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或故事?”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了解的故事,如伍子胥的传说、孝女曹娥的故事等。通过故事引导学生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端午节的起源和传说对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发扬端午节的文化?
2. 端午节的习俗
(1)教师介绍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如赛龙舟、挂艾叶、佩香囊、吃粽子等,并解释每种习俗的含义和历史背景。
(2)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家乡有哪些独特的端午节习俗?”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独特习俗,如当地的赛龙舟比赛、包粽子比赛等。通过交流和分享,让学生感受到端午节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引导学生思考:端午节习俗对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发扬这些传统习俗?同时,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动手制作端午节特有的食品,如粽子,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包粽子的方法
(1)教师展示包粽子的材料,包括糯米、红豆、粽叶、棉线等,并讲解粽叶的选择、处理方法和粽子的包法。教师强调包粽子时需要注意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2)教师进行示范包粽子的过程,重点讲解粽叶的折叠和填充技巧。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粽叶的折叠方式如何影响粽子的形状和口感,以及如何确保粽子不漏米等问题。
(3)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指导,尝试自己动手包粽子。在包粽子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探讨包粽子的技巧和方法。同时,教师也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包粽子任务。通过包粽子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传统技艺,还能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自信心。
[课堂实践]
实践操作一:包粽子比赛
1. 学生分组进行包粽子比赛,每组4-5人。分组时,教师会根据学生的技能水平进行合理搭配,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便于相互学习和竞争。
2. 比赛开始前,教师再次强调包粽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粽叶的选择、粽米的配比、包裹和扎绳等。同时,教师也会介绍粽子的口味和形状的多样性和寓意。
3. 比赛过程中,教师会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同时,教师也会鼓励学生在比赛中发挥自己的创意和特色。
4. 比赛结束后,评选出最佳粽子、最快速度奖、最具创意奖等,并颁发奖品。这一环节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荣誉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实践效果:通过包粽子比赛,学生不仅能够亲身体验包粽子的过程,了解粽子的制作技巧和传统文化内涵,还能够通过比赛形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实践操作二:粽子创意制作
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粽子的口味、形状和寓意等方面的创意,鼓励学生尝试制作出与众不同的粽子。
2.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尝试,共同商讨粽子的口味、材料和制作方法等。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和分享创意。
3. 各组完成粽子制作后,展示自己的创意粽子,并介绍其特点和创意来源。这一环节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也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4. 评选出最具创意的粽子,并颁发奖品。这一环节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思维。
实践效果:通过粽子创意制作活动,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端午节粽子的文化内涵和传统技艺,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此外,展示和评选环节还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班级凝聚力。
实践操作三:端午节文化展示
1. 学生分组准备关于端午节的文化展示内容,如端午节的历史渊源、传统习俗、诗歌朗诵、舞蹈表演、故事讲述等。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展示素材和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准备展示内容。
2. 各组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展示形式可以多样化,包括口头表达、表演、图片展示等。学生可以在展示过程中介绍端午节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3. 展示结束后,评选出最佳表演奖、最佳创意奖、最具感染力奖等,并颁发奖品。这一环节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表现欲望,培养他们的舞台表现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实践效果:通过端午节文化展示活动,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此外,展示环节还能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舞台表现力,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
[讨论交流]
示范与指导:在包粽子的实践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亲自示范,向学生展示包粽子的具体步骤和技巧。例如,如何选择粽叶、如何处理糯米、如何包裹粽子等。同时,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包粽子的方法。
鼓励与肯定:当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色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例如,当学生成功完成一个粽子时,教师可以表扬他们的努力和成果,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他们更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来。
合作与交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们可以相互交流、互相帮助,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和经验,促进学生的交流和互动。
[总结提升]
总结成果: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应与学生一起总结本次活动的成果。可以展示学生制作的粽子作品和文化展示成果,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成果得到了认可。
提升认识: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学生不仅掌握了包粽子的方法和技巧,还深入了解了端午节的起源、习俗和文化内涵。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延伸拓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端午节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提出自己的创意和想法。例如,可以设计一款具有端午节特色的文创产品、编写一篇关于端午节的文章或故事等。通过延伸拓展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七、拓展延伸
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拓展延伸活动:
家庭包粽子活动:鼓励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包粽子,共同感受端午节的氛围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端午节文化调查:引导学生对当地的端午节习俗进行调查和研究,了解不同地区端午节的特色和差异。
制作端午节主题手抄报:让学生收集关于端午节的图片、文字和资料,制作一份精美的手抄报,展示端午节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八、课后作业
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在课堂上学到的关于端午节的知识和包粽子的方法。
鼓励学生根据课堂实践内容,写一篇关于端午节或包粽子的日记或感想。
九、课堂总结
在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包粽子活动,不仅掌握了包粽子的方法和技巧,还深入了解了端午节的起源、习俗和文化内涵。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锻炼了动手实践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