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说说我的班会】《不做小马虎》小学班会设计一、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二、背景分析: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学校,需要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他们开始尝试摆脱对大人的依赖,独立处理周围环境的中发生事情,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难以避免地有一些马虎现象发生在孩子的生活中,丢三落四、粗心大意引发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甚至令孩子们感到困扰,给适应小学生活带来一定的阻碍。在“马虎”问题上,孩子们认识的程度不同,因此改正的意愿和动力也不同。如何使学生意识到“马虎”的危害,主动改正“马虎”的坏习惯,是本次班会思考的主要问题。三、班会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情景创设,使学生了解到“马虎”的含义,引导学生了解马虎的危害。培养学生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的态度。2.情感目标:通过情景再现、自我调查表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马虎行为带来的危害,激发学生自我反思,转变做事态度,主动寻求改变。3.行为目标:通过研讨交流,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出克服做事粗心、马虎的方法,并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四、班会准备:马虎原因分析表、视频、课件、《弟子规》相关资料(几案洁,笔砚正)五、班会流程:(一) 听传说,知由来。1.听“马虎”传说。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主题是“不做小马虎”,谁来告诉老师,什么是“马虎”?生:马、老虎、一种动物、粗心……师:究竟是马还是虎?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来揭晓答案!(播放“马虎”的由来相关视频)2.知晓“马虎“含义“马虎”的意思就是做事粗心大意,不仔细。设计意图:通过问答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课题。(二)小马虎,大危害1.在了解“马虎”由来的基础上,呈现螺丝钉导致火车脱轨的事件,引导学生思考马虎的危害。2.创设情境:假如护士、司机、飞行员等马虎又会有什么后果?生:健康受到危害、出车祸、安全事故……师总结:原来一个小小的“马虎”就会带来这么大危害。设计意图:逐层深入了解马虎的危害,促使学生思考马虎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意识到“马虎”是一个需要改正的坏习惯。(三)小马虎 闹笑话1.找出生活中的“小马虎”。师:(出示图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同学们却常有这样的马虎事件发生,找一找他们哪里马虎了?生:指出图片中的马虎行为。2.讨论分享自己发生过的马虎行为。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审视自己的日常生活,从自己日常的马虎行为中反思,意识到自己时常也会犯马虎的同时,体会马虎带来的影响。(四)抓住我的小马虎1. 自我反思,填写个人“马虎原因分析表”。2.讨论分析:哪些马虎行为在我身上最常发生?为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完成自我调查表,帮助学生找到常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马虎事件,激发学生自我反思,转变做事态度,主动寻求改变。(五)克服马虎有办法1.出示“马虎”事件,学生合作想办法解决“马虎”问题。师:抓住了小马虎,我们已经完成了第一步,接下来请你想想,怎么才能不马虎?有什么好办法?小组交流,看看谁的方法好!2.合作探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并上台汇报)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使学生真正思考解决方法,逐个解决马虎的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做到认真、细心。3.总结提升只要我们做任何事情能够细心一些,专心一些,耐心一些,这样马虎就会离我们远一些。老师把你们总结克服马虎的方法编成了一首儿歌,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五、活动延伸(一)读经典,树新风分发《弟子规》相关资料(几案洁,笔砚正),引导学生在经典阅读中传承文化,润物细无声地养成好习惯。(二)设立好习惯小目标运用“不做小马虎”个人践行记录表,设定每周践行内容,通过自我检查、家长监督,促进学生自我提高,使活动真正有成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