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班级活动面面观】《拒绝校园欺凌》小学班会设计班会背景:近年来,校园欺凌已经成为一个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小学高年级学生逐渐进入青春早期,逆反心理强,易冲动,法律意识和生命安全意识淡薄。他们的社会经验不足,往往对校园欺凌认识不足:有的缺乏对自我保护重要性的认识,缺乏自我保护方法和技巧,遇到侵害时显得胆小怕事,不知所措;有的受家庭、社会影响,遇事冲动,遇到侵害时,可能选择以暴制暴,不计后果。设计预防校园欺凌的班会,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校园欺凌,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非常有必要。班会对象:小学高段(5-6年级)班会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认识校园欺凌,掌握应对欺凌的方法及技巧。2.情感目标: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安全道德观念,关注他人的安全,培养勇敢机智面对校园欺凌的品质。3.行为目标:当面对他人的攻击时能够尝试用温和和理智的态度处理矛盾,有效化解危机,掌握应对校园欺凌的正确方法,从而提高防欺凌能力,进而学会保护自己。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校园欺凌相关视频、文字材料,A3纸和马克笔主要形式视频播放、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班会过程:(一)小视频,大发现1.《少年的你》片段导入:校园是一个供同学们读书和学习的地方,是我们梦想起飞的圣地。但是近年来发生了多起校园欺凌引发的惨案,给这片静土染上了片片血迹,一桩桩事例让人触目惊心,这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要更加关注校园的安全。所以今天我们的班会主题就是《拒绝校园欺凌》。播放《少年的你》视频片段。2. 校园欺凌的定义,种类播放视频《校园欺凌的定义》,观看后和学生一起归纳: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身心伤害的行为。(设计意图:引用视频,真实、直观,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认识校园欺凌的种类:肢体欺凌——具体表现:打、踢、推、撞、以物伤人、绊倒别人。言语欺凌——具体表现:起花名、嘲笑、辱骂、讥讽。排挤欺凌——具体表现:不与别人玩、要求同学不与某人一起。强索欺凌——具体表现:私自取别人的东西、叫别人请自己吃东西、向人索取金钱。网络欺凌——具体表现:利用计算机及电子科技,如透过讨论区、电邮、短讯等方式来散播伤害性的讯息、谣言或图片。(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讲解,师生配合读,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校园欺凌及其主要表现形式)(二)小行为,大法律1.学生身边的事例:其实在我们的身边都发生过这样的事情,甚至有的同学亲身经历过,下面就请同学们来讲述身边的欺凌故事。2.普法微课堂①只有身体受伤才是校园欺凌吗?错:校园欺凌分为三种类型:言语欺凌、身体欺凌、关系欺凌。身体欺凌只是少数,大概占1/3。②起侮辱性绰号属于校园欺凌行为吗?属于:依据我国相关部门规章的规定,中小学生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因此起侮辱性绰号属于欺凌的行为方式之一。③校园欺凌只发生在校园内吗?错:校园欺凌发生在校园内外。教室、操场、厕所、学校门口、上下学途经地等都是校园欺凌的多发场所,校园周围的超市、网吧、影院、书店等也是校园欺凌的可能发生地。所以,校园欺凌不仅发生在校园内,同时也包括校园外。④校园欺凌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需要:尚未触犯刑法但造成伤害后果: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校园暴力致被害人受侵害,侵权人及其监护人应当承担相应侵权责任,承担方式主要有: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构成刑事犯罪,承担刑事责任:· 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此外,即使未成年犯罪并受到惩罚,他们的监护人也需要承担相关的的监护不力责任,并对受害者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三)小案例,大收获1.讨论案例:一中学生被同学打成植物人。(1)为什么每个案例中的主人公会做出如此恐怖的事情呢?(2)这件事有怎样的危害?请每个小组分角色进行讨论。(3)小组汇报: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和校园欺凌的危害。(设计意图:通过触目惊心的经典案例,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入思考、开展汇报,从而开展自省,改善不合理行为,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提高防欺凌能力。)2.警官说法(1)播放《校园欺凌和暴力》的动画片,通过案例呈现和警官说法,让学生正视校园欺凌,拒绝校园欺凌。(2)转换角色,讨论思考:被欺凌者:如果是你,会怎么做?欺凌者:将心比心,你愿意吗?旁观者:做看客,还是做侠士?①小组讨论:(头脑风暴把对策写在A3纸上)②小组派代表发言,展示讨论成果。(板书:献对策)③教师总结应对策略:提出“三不”。(通过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真正掌握防欺凌的技巧和方法)(四)小宣誓,大决心1.学生代表领誓:“我宣誓:拒绝校园欺凌、从我做起!我要和同学和睦相处,不欺凌同学, 理性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绝不参与任何校园欺凌活动。发现欺凌,及时向家长、老师及相关部门报告。拒绝校园欺凌,远离校园暴力,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小学生!宣誓人:(读自己的姓名) 。”(板书:宣誓词)(设计意图:通过开展宣誓仪式的形式,让防欺凌意识深入人心,从而提高防欺凌能力,进而学会保护自己)2.我们的校园应该是最美丽、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不能让校园欺凌破坏它的安宁,我们每个人都要成为讲文明、守纪律的新时代好少年!让我们携起手来,抵制校园欺凌,让我们的学校成为一个和谐友善的大家庭,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校园里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