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1课时) 课件(共21张PPT)-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单元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1课时) 课件(共21张PPT)-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1课时
本课学习目标
1.能说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并设计实验证明。
2.知道二氧化碳会与水、石灰水反应,能写出反应原理,会描述相关实验现象,并进行相关实验探究。
3.知道二氧化碳的常见用途,理解用途与性质的对应关系。
4.知道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树立环保意识。
先学指导
1.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本第117页至121页。
2.独立完成导学案先学部分,标记疑难点。
先学效果检测
【回顾知识】
1、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吗?__________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右边是小明同学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一瓶二氧化碳,请你思考,体现了二氧化碳气体有哪些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
二氧化碳溶于水
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证明已收集满。
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先学效果检测
【实验思考1】如右图所示,大烧杯中有高低两支燃着的蜡烛,将集气瓶中的CO2实验倾倒在大烧杯中。思考填写下表:
现象
分析
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后熄灭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的大,
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先学效果检测
【实验思考2】如图所示,软塑料瓶中盛满CO2,往瓶中倒入适量水,立即旋紧瓶盖。思考填写下表:
现象
分析
塑料瓶变扁了
二氧化碳溶于水,使瓶内气压降低,
外界大气压把瓶子压扁。
先学效果检测
颜色 状态 气味 密度(与空气比较) 溶解性 是否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
无色
气态
无味
密度比空气大
能溶
于水
不支持
【归纳小结】
先学效果检测
【实验思考3】阅读教材,根据下图实验,思考填写下表:
查阅资料可知:酸性溶液可以使紫色石蕊变红。水呈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先学效果检测
步 骤 现 象 分 析





紫色小花变红
紫色小花变红
紫色小花不变色
紫色小花不变色
直接放入CO2中
喷水
喷上稀醋酸
喷水后放入CO2中
稀醋酸使紫色石蕊变红,说明石蕊是一种指示剂,遇酸变红色
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使紫色石蕊变红
将Ⅳ中的小花取出,加热
红色小花又变成紫色
碳酸不稳定,受热分解,所以红花又变成紫色
【写一写】
1、CO2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酸不稳定易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思考】阅读教材第118页至121页,完成以下问题:
1、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                         ,
化学方程式:                         。
CO2 + H2O = H2CO3
H2CO3= H2O+CO2↑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变浑浊,则为 CO2气体。
CO2 + Ca(OH)2 = CaCO3 ↓+ H2O
先学效果检测
3、什么原因使空气中的CO2含量越来越高 CO2过多会造成什么后果 根据CO2的来源,可以采用什么办法来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增强
灭火——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    制碳酸饮料——二氧化碳溶于水,会与水反应
人工降雨——干冰升华吸热         气体肥料——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先学效果检测
动植物的呼吸、矿物燃料的燃烧都会产生CO2。
室内CO2过多会影响人体健康,大气中CO2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
植树造林、减少矿物燃料燃烧、使用清洁能源,可以防止温室效应加剧。
2、二氧化碳在生活和生产中具有哪些广泛用途 各利用了它的哪些性质
难点突破
1.用7分钟时间,阅读探究题1至4。
2.同学可以相互讨论,注意不同观点分析。
难点突破1
下列有关CO2的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实验是( )
   A       B        C        D

为了使石灰浆抹的墙壁快点干燥常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为什么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更加潮湿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难点突破2
C + O2 点燃 CO2
CO2 + Ca(OH)2 = CaCO3 ↓+ H2O
为了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请你和小明一起探究下列问题。
(1)实验时,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瓶内的植物进行   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
(2)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   (填“左移”“右移”或“不动”),广口瓶中的澄清石灰水   ,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难点突破3
CO2 + Ca(OH)2 = CaCO3 ↓+ H2O
光合
左移
变浑浊
如图所示的锥形瓶内充满气体X,胶头滴管内盛有液体Y,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Y进入瓶中,振荡,一会儿可见套在玻璃管下端的小气球a鼓起。气体X和液体Y可能是(  )
A.X是CO,Y是石灰水      
B.X是O2,Y是稀硫酸
C.X是N2,Y是稀盐酸      
D.X是CO2,Y是石灰水
难点突破4

当堂训练
用15分钟时间,独立完成导学案当堂训练部分,注意标记疑难点。
当堂训练答案
1、B 2、C 3、A 4、D 5、(1)光合 呼吸(2)C2H4(3)①③ 
6、(1)CaCO3 +2HCl = CaCl2+ H2O+CO2 ↑(2)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CO2 + Ca(OH)2 = CaCO3 ↓+ H2O (3)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 
CO2 + H2O = H2CO3 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后熄灭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的大,
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本课小结
一、CO2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二、CO2的化学性质: 1.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3.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参与光合作用
三、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