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2张PPT)化学2024广东中考第六单元 化 学 计 算第23讲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1. 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2. 利用某些商品标签确定物质成分及其含量。1. 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将化学式中所有的原子的 ,即是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公式: M r(A m B n )= A r(A)× m + A r(B)× n如: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 M r[Ca(OH)2]= 。2. 计算化合物中的原子个数之比。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原子的个数,这些数字的比值就是化合物中的原子个数之比。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没有数字即为“1”。如:Fe2O3中铁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碳酸钙(CaCO3)中钙、碳、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温馨提示:某些物质的化学式中,同种元素并不写在一起时,要注意将同种元素的原子个数进行合并。例如,NH4NO3中氮、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3. 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之比。在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之比等于化合物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即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一般要化成最简整数比。公式:A m B n 中A元素的质量与B元素的质量之比=[ A r(A)× m ]∶[ A r(B)× n ]如:硝酸铵(NH4NO3)中, m (N)∶ m (H)∶ m (O)= 。温馨提示:元素质量之比一定不等于元素原子的个数之比,解题时注意看清楚题干的要求。同时,同种元素并不写在一起时,在计算其质量时也要记得合并。4. 计算化合物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是某元素的质量占化合物总质量的百分含量。公式:元素的质量分数(ω)= ×100%= ×100%如:计算MgSO4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ω(O)= 。5. 计算一定质量的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公式:某元素的质量= × 如:求60 g MgSO4中含有氧的质量。m (O)= 。【知识梳理答案】1. 相对原子质量相加 74 2.2∶3 1∶1∶3 2∶4∶3 3.7∶1∶124. 53.3% 5.物质的质量 该元素在物质中的质量分数 32 g例1 如右图为某分子的结构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种分子的化学式为 ;该物质是食醋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名称为 。(2)该物质的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3)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分析】可根据分子结构模型分析其化学式。(1)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该物质的1个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C2H4O2,食醋是醋酸(或乙酸)的水溶液。(2)由醋酸的化学式可知,1个醋酸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2∶1。(3)由醋酸的化学式可知,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40%。答案:(1)C2H4O2 醋酸(或乙酸) (2)1∶2∶1 (3)4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微观构成方面的问题,充分利用微观示意图所示信息是解题的关键。例2 某复合肥的部分说明书如下图所示。请回答:复合肥料化学式:N-P2O5-K2O15-5-5 总养分≥25%主要成分:尿素、一铵、铵-钙镁磷、硫酸铵主要用于:玉米、水稻、油菜、马铃薯等净含量≥50 kg注意事项(1)从肥效的角度看,共有 种有效元素。(2)该复合肥的有效成分之一是尿素[CO(NH2)2],尿素中碳、氧、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 。(3)一袋该化肥至少含P2O5 kg。(4)从“注意事项”看,该复合肥料的物理性质是 ,化学性质是 (写一种)。复合肥料化学式:N-P2O5-K2O15-5-5 总养分≥25%主要成分:尿素、一铵、铵-钙镁磷、硫酸铵主要用于:玉米、水稻、油菜、马铃薯等净含量≥50 kg注意事项 【分析】充分利用标签中所包含的信息进行解题。(1)从肥效的角度看,共有氮、磷、钾3种有效元素。(2)1个尿素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2个氮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则碳、氧、氮、氢4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2∶4。(3)一袋该化肥至少含P2O5的质量为50 kg×25%× =2.5 kg。(4)从“注意事项”看,该复合肥料的物理性质是易潮解,化学性质是受热易分解。答案:(1)3 (2)1∶1∶2∶4 (3)2.5 (4)易潮解 受热易分解【点评】主要考查利用标签信息进行有关计算及处理问题的能力。A组1. 乙硫醇(化学式为C2H6S)易挥发,有蒜臭味,人对该气味极其敏感。下列有关乙硫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 乙硫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B. 乙硫醇中C、H、S 3种元素的质量比是2∶6∶1C. 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0%D. 可在管道煤气中添加微量乙硫醇,目的是及时发现煤气泄漏B2. 视黄醇对治疗夜盲症有重要的作用,其化学式可表示为C20H30O x ,相对分子质量为286。下列有关视黄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 视黄醇属于氧化物B. 视黄醇的化学式中x=2C. 视黄醇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3D. 视黄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0.5%D3. 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新型抗疟有效单体——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1)青蒿素含有 种元素,它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2)青蒿素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最简整数比)。(3)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3 有机物 90∶11∶40 63.8% 4. 生活中科学之美、科学之趣随处可见。如右图是某厂商设计的T恤,T恤上有趣的图案是邻二溴苯(C6H4Br2)分子的结构简式。(1)邻二溴苯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2)邻二溴苯分子中碳、氢、溴3种原子的个数比为 。(3)236 g邻二溴苯中含溴元素 g。有机物 3∶2∶1 160 5. 维生素C(简称“Vc”)对人体很重要,右图所示为某种“维生素C”药片说明书的一部分。其中,维生素C“化学式”部分残缺,用“C6H8O n ”表示。(1)维生素C中碳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 。(2)如果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服用“维生素C”药片,每天可以补充维生素C的质量为 mg。(3)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则维生素C的化学式中的 n 为 。9∶1 60 6 6. 亚铁离子具有防止缺铁性贫血的功效,而三价铁离子则会使人感到胃部不适,还会对肝脏产生危害,维生素C可以防止亚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如下图是某种补铁药物的说明书的部分信息。补铁缓释片规格:每片含硫酸亚铁456毫克用量:成人一天一片(1)服用此药的患者应多吃以下这类食物: 。(2)亚铁离子容易被氧气氧化成三价铁离子,说明亚铁离子具有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3)某成人按此说明书连续服药20天,服药期间从该药物中一共补充铁元素多少毫克? 。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 还原性 3 360 mg 7. 下图是某品牌补铁剂的标签。请回答:富马酸亚铁颗粒化学式:C4H2FeO4每包含富马酸亚铁0.2 g适应证:缺铁性贫血服用量:每次1~2包(成人), ……(1)富马酸亚铁中含有 种元素,C、H、Fe、O原子的个数比为 。(2)富马酸亚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若每次服用1包该补铁剂,摄入铁元素的质量为 mg(计算结果取整数)。4 4∶2∶1∶4 170 66 8. 钙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钙。目前市场上的补药很多,下图是某种品牌补药的部分说明书。请回答下列问题:XX钙片[药品规格]每片含CaCO3 0.625 g[用法用量]每次1片,每天2次(1)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若每片钙片的质量为1 g,则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0% 25% (3)如果按用量服用,每天摄入钙元素的质量为 g。0.5 9. 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右图为某种补锌口服液的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口服液中的锌属于 (填“常量”或“微量”)元素,葡萄糖酸锌分子中的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每支口服液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3)若儿童1 kg体重每天需要0.5 mg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则体重为20 kg的儿童每天还须服该口服液 支,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微量 72∶11 0.05% 1 ××牌口服液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锌化 学 式:C12H22O14Zn含 锌:5.0 mg/支质 量:10.0 g/支10. 加碘盐通常是在食盐中加碘酸钾(KIO3)。如图是超市销售的一种加碘盐的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 食盐成分:NaCl、KIO3含碘:20 mg/kg质量:500 g食用注意:勿长时间加热保存:防潮、放阴凉处(1)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2)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5 214 (3)碘酸钾中钾元素、碘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4)碘酸钾中钾元素、碘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5)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保留到0.1%)。(6)多少碘酸钾中含碘127 mg?答:(6)214 mg 1∶1∶3 39∶127∶48 59.3% (7)428 mg碘酸钾中含碘多少?答:(7)254 mg (8)每袋该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为多少?答:(8)10 mg(9)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一个18岁的青年每天摄入碘元素的质量为0.15 mg。假设某青年每天摄入碘的来源仅靠这种加碘食盐,该青年每天应摄入这种食盐多少克?(写出计算步骤)(9)解:设该青年每天应摄入这种食盐的质量为 x ,则 x × =0.15 mg解得 x =7500 mg=7.5 g答:该青年每天应摄入这种食盐7.5 g。 食盐成分:NaCl、KIO3含碘:20 mg/kg质量:500 g食用注意:勿长时间加热保存:防潮、放阴凉处B组1. 某品牌碳酸氢铵化肥的标签如下图所示。根据相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XX牌化肥主要成分:碳酸氢铵(NH4HCO3)含氮量:14%净含量:50 kg/袋“XX”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出品CA. 碳酸氢铵中氮、氢、氧、碳4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4∶12∶48B. 碳酸氢铵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C、H、NC. 该化肥中碳酸氢铵的纯度为79%D. 每袋该化肥的含氮量与30 kg尿素[化学式为CO(NH2)2]的含氮量相当2. 蛋白质在人体的胃肠内与水反应,最终生成氨基酸而被人体吸收。丙氨酸(化学式为C3H7O2N)就是其中的一种。请回答下列问题:(1)丙氨酸分子中C、H、O、N各原子的个数比为 。(2)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3)合格奶粉每100 g中含蛋白质约18 g,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6%。现测定某奶粉每100 g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为2 g。请通过计算判断该奶粉是否属于合格奶粉。答:氮元素的质量:18g×16%=2.88 g>2g,奶粉不合格(或蛋白质的质量:2g÷16%=12.5g<18g,奶粉不合格)。3∶7∶2∶1 89 15.7% 3. 右图是诺氟沙星胶囊的说明书,某患者遵医嘱,每次服用诺氟沙星胶囊400 mg,一段时间后病情有了好转。请回答下列问题:诺氟沙星胶囊主要成分:诺氟沙星(化学式为C16H18FN3O3)相对分子质量为:319规格:每粒0.1 g一日2次,10日一个疗程贮存:避光,密封保存(1)诺氟沙星分子中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8∶9 (2)诺氟沙星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3)从组成上可知诺氟沙星属于 (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患者一个疗程共服用了 粒诺氟沙星胶囊。13.2% 有机化合物 80 4. 右图是已破损的维生素C(简写Vc)的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已知Vc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1)Vc属于 (填“有机”或“无机”)化合物。(2)Vc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3)Vc的化学式为 。XX牌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相对分子质量为:176规格:每片含Vc10mg用法与用量:一日三次,成人每次2片有机 9∶1 C6H8O6 (4)V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5)小明妈妈每天服用该Vc片,小明建议妈妈可食用西红柿来代替Vc片,若100 g西红柿含Vc 30 mg,则妈妈每天食用西红柿 g即可达到服用上述Vc片的效果。40.9% 200 XX牌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相对分子质量为:176规格:每片含Vc10mg用法与用量:一日三次,成人每次2片5. 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有时需要服用补钙剂来满足人体的需求。如下图分别为两种补钙剂的说明书的一部分。葡萄糖酸钙片【主要成分】每片含葡萄糖酸钙(C12H22O14Ca)0.5 g【用法】口服【用量】每日3次,一次 片XX钙片【主要原料】碳酸钙、氧化镁、硫酸锌硫酸铜、维生素等【含量】每片含钙280 mg、镁99.7 mg、锌3.08 mg、铜0.51 mg等【用量】每日2次,一次1片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葡萄糖酸钙(C12H22O14C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430 (2)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每片XX钙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 mg。(4)按照说明书每日服用XX钙片的补钙量,若改服用葡萄糖酸钙片,每日3次,一次应服用几片? 。40% 700 4片 葡萄糖酸钙片【主要成分】每片含葡萄糖酸钙(C12H22O14Ca)0.5 g【用法】口服【用量】每日3次,一次 片XX钙片【主要原料】碳酸钙、氧化镁、硫酸锌硫酸铜、维生素等【含量】每片含钙280 mg、镁99.7 mg、锌3.08 mg、铜0.51 mg等【用量】每日2次,一次1片1. (2023·衡阳)罗红霉素C41H76N2O15是某药品的主要成分,下列有关罗红霉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A. 罗红霉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 罗红霉素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C. 罗红霉素中氮、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5D. 一个罗红霉素分子由41个碳原子、76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15个氧原子构成A2. (2023·荆州)某补钙剂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XX钙片主要成分:碳酸钙、维生素D适应症: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用法:口服规格:1.5 g/片,每片含碳酸钙1.25 gDA. 碳酸钙中钙、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3∶4B. 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 gC. 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40%D. 服用2片这种钙片,可摄入1 g钙元素3. (2022·衡阳)大米、面粉、豆类等,在温度为30~80 ℃,相对湿度超过80%时,容易发生霉变,滋生黄曲霉菌,其衍生物约有20种。其中以黄曲霉素B1的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强。黄曲霉素B1的化学式为C17H12O6,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 黄曲霉素B1由35个原子构成B. 黄曲霉素B1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之比是17∶12∶6C. 黄曲霉素B1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 黄曲霉素B1由三种元素组成D4. (2023·广安)食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剂,其主要成分乙酸的结构模型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 乙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B. 乙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C. 乙酸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D. 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5. (2023·鞍山)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白糖,它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蔗糖(化学式为C12H22O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蔗糖中含有11个氧原子B. 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2C. 蔗糖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22∶11D. 蔗糖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B6. 纤维素是棉花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C6H10O5) n ( n 约为103~104)。下列关于纤维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 属于无机化合物B. 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10+16×5)C. 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0∶5D.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D7. (2023·金昌)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认识物质的两个重要维度,构建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二维图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是氮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A点对应的物质约占空气质量分数的78%B. D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为NO2C. E点对应的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D. E与碱反应得到的生成物可代表的点是FD8. (2023·郴州)某氨基酸的化学式为C x H7O2N,已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9。试计算:(1) x = 。(2)该氨基酸中C、O元素质量之比为 。9. (2023·龙东)中药当归、白芷中富含的紫花前胡醇(化学式C14H14O4),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请回答:(1)紫花前胡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紫花前胡醇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3)246g紫花前胡醇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为 g。3 9∶8 246 84∶7∶32 168 10. 细菌、病毒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公共场所尤其要注意杀菌消毒。戊二醛(相对分子质量为100)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消毒剂,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注“-”“=”表示原子之间相互连接)。试计算:(1)戊二醛中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2) g戊二醛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30g。5∶8∶2 50 (共64张PPT)化学2024广东中考第六单元 化 学 计 算第24讲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 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2. 了解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1.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是成比例的关系。因此,利用比例关系,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已知的一种物质的质量,可求其他物质的质量。2. 计算的步骤。(1)设:根据题意设未知量。(2)写: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3)找: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质量关系,并写在相应物质化学式的下面。(4)列:列比例式。(5)求:求出未知量。(6)答:写出简明的答案。3.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1)在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实际是各化学式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式前边的化学计算数的乘积之比,这是属于纯净物之间的质量比,因此在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必须将纯物质的质量代入计算。①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纯物质的质量÷混合物总质量)×100%。②纯物质的质量=混合物总质量×该物质的质量分数。(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若题中给出的量或要求的量是体积,则要转化成质量再计算。质量=体积×密度。(3)注意解题格式的规范化。(4)注意单位和精确度的要求。例1 某探究小组的同学对某工业废水(含有H2SO4、HNO3)中H2SO4的含量进行测定。取50 g废水于烧杯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得BaSO4固体11.65 g。请计算后回答:(1)50 g废水中H2SO4的质量。(2)若改用KOH溶液来测定50 g废水中H2SO4的含量,结果可能会 (填“偏低”“偏高”“不变”),原因是 。 【分析】(1)硫酸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硝酸与氯化钡不反应,根据生成的沉淀的质量可以计算出硫酸的质量。 (2)由于废水中除硫酸外还含有硝酸,硝酸也能中和氢氧化钾,使消耗的氢氧化钾增大,由消耗的氢氧化钾的质量计算出的硫酸的质量会比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大(其实就是因为硝酸消耗的氢氧化钾也被当成硫酸消耗的,所以导致计算出的硫酸的含量偏高)。答案:(1)设50 g废水中硫酸的质量为 x 。H2SO4+BaCl2 BaSO4↓+2HCl98 233x 11.65 g= x =4.9 g答:50 g废水中H2SO4的质量为4.9 g。(2)偏高 废水中含有硝酸,会消耗氢氧化钾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确定各种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如果知道一个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参加反应的质量,则其他物质的质量都可以根据质量比求出,即如果知道某物质参加反应的质量,可以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进行计算。另外,如果是气体,需要将体积换算为质量。本题给出了一种生成物的质量,可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进行计算。例2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一工厂废水中硫酸的含量,取100 g废水于烧杯中,加入40 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废水中无不溶物,其他成分不与氢氧化钠反应)。请计算:(1)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2)该工厂每天用含氢氧化钙74%的熟石灰处理200 t这种废水,需要熟石灰多少吨? 【分析】(1)由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可以求出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根据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2)由废水的质量、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和熟石灰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根据硫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所需熟石灰的质量。解:(1)设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x 。2NaOH+H2SO4 Na2SO4+2H2O80 9840 g×10% 100 g× x= x =4.9%(2)设需要熟石灰的质量为 y 。Ca(OH)2+H2SO4 CaSO4+2H2O74 98y ×74% 200 t×4.9%= y =10 t答:(1)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4.9%。(2)需要熟石灰10 t。【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含杂质物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需注意:(1)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所代入的物质的质量必须是纯物质的质量,若为不纯物质,则通过 m 纯= m 不纯×纯度计算纯物质的质量后,再代入计算(注:纯度=1-杂质百分含量)。(2)若是溶液中溶质参加反应,因水不反应,所以代入化学方程式中的质量只能是溶质的质量,可以通过 m 溶质= m 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溶质的质量后,再代入计算。例3 某Na2CO3样品中混有一定量的Na2SO4,小明想测定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取该样品20 g放入烧杯,加入100 g水使样品全部溶解,再向烧杯中滴加稀硫酸,当滴加的稀硫酸的质量为50 g时,恰好完全反应,称得烧杯中溶液的质量是165.6 g。请通过计算回答:(1)滴加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分析】因反应中只有二氧化碳是气体,故可根据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差来计算二氧化碳的质量,然后将二氧化碳的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来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及碳酸钠的质量。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 g+100 g+50 g-165.6 g=4.4 g。设碳酸钠的质量为 x ,滴加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y 。 则Na2CO3+H2SO4 Na2SO4+CO2↑+H2O 106 98 44 x y 4.4 g= = x =10.6 g y =9.8 g(1)滴加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19.6%。(2)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100%=53%。答:(1)滴加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2)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53%。【点评】本题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二氧化碳的质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这类题涉及的化学反应往往有气体或沉淀生成,可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气体或沉淀的质量,再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其他物质的质量。A组1. 工业上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2.8 t氧化钙,计算需要碳酸钙的质量。解:设需碳酸钙的质量为 x 。CaCO3 CaO+CO2↑100 56x 2.8 t = x =5 t 答: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5 t。2. 生活中常见的铁制品大多为铁合金(成分为铁和碳)材料而非纯铁,铁合金又因其含碳量不同而分为生铁和钢(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将一块质量为5.8 g的铁合金放入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98 g稀硫酸,恰好与铁合金中的铁完全反应,所得氢气的质量为0.2 g,通过计算回答:该铁合金是生铁还是钢(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解:设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 x 。Fe+H2SO4 FeSO4+H2↑56 2x 0.2 g = x =5.6 g该铁合金中的含碳量为 ×100%≈3.4%。2%<3.4%<4.3%,故该铁合金是生铁。答:该铁合金是生铁。3. 乙醇俗称酒精,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可用于医用消毒。实验室中常用酒精作燃料,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2H6O+3O2 2CO2+3H2O。(1)23 g乙醇完全燃烧需消耗多少克氧气?(1)解:设需消耗氧气的质量为 x 。C2H6O+3O2 2CO2+3H2O46 9623 g x = x =48 g 答:23 g乙酸完全燃烧需消耗48 g氧气。(2)乙醇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某实验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一氧化碳反应前的质量/g 4.6 8.8 0 0 0反应后的质量/g 0 0 6.6 5.4 a①表中 a 值为 。②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2H6O+11O2 CO2+ H2O+CO。1.4 6 12 2 4. 某同学在实验室做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将稀硫酸滴入8 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至恰好完全反应,共消耗稀硫酸10 g,请计算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设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x 。H2SO4+2NaOH Na2SO4+2H2O98 80x 8 g×10% = x =0.98 g 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9.8%。答: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5. 某超市卖的纯碱(Na2CO3)产品含有少量氯化钠(NaCl),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来测定该纯碱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他们取12 g纯碱样品放入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消耗稀盐酸100 g,烧杯中没有残留不溶物,称得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107.6 g。计算:(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解:(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 g+12 g-107.6 g=4.4 g。答:(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 g;(2)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解:(2)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 x 。2HCl+ 2NaCl+H2O+ ↑ 106 44 x 4.4g= x =10.6 g 所以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是 ×100%≈88.3%。答:(2)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是88.3%。6.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的一瓶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用铜锌合金和此稀盐酸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恰好反应时的实验现象是 。气泡刚好不再产生 (2)该瓶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解:生成H2的质量为100 g+10 g-109.8 g=0.2 g。设参加反应的氯化氢的质量为 x 。Zn+ ZnCl2+ 73 2 x 0.2g= x =7.3 g 该瓶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7.3%。答:该瓶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7. 工厂的烟气脱硫工艺,不仅能消除二氧化硫,还能将其转化为硫酸钙(CaSO4)等产品,实现“变废为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O2+2SO22CaSO4+2CO2,现用1.25 t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求:(1)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解:(1)1.25 t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1.25 t×80%=1 t。答:(1)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 t;(2)可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解:(2)设理论上碳酸钙能完全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为 x 。2CaCO3+O2+2SO2 2CaSO4+2CO2200 1281 t x= x =0.64 t答:(2)可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为0.64 t。8. 为测定某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化学小组的同学取10 g该硫酸溶液,向其中加入21.2 g BaCl2溶液,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称得滤液的质量为28.87 g。请计算:(1)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解:(1)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0 g+21.2 g-28.87 g=2.33 g。答:(1)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是2.33 g;(2)该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2)设硫酸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x 。H2SO4+BaCl2 BaSO4↓+2HCl98 23310 g× x 2.33 g = x =9.8%答:(2)该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9. 某同学做电解水实验。为了加快电解速率,可在水中加少许硫酸钠增强其导电性。当他在93.6 g质量分数为5%的硫酸钠溶液中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端产生了3.2 g氧气,计算:(1)负极端产生氢气的质量。解:(1)设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x ,反应的水的质量为 y 。2H2O 2H2↑+O2↑36 4 32y x 3.2 g= = x =0.4 g y =3.6 g 所以生成氢气的质量是0.4 g。答:(1)产生氢气的质量是0.4 g;(2)通电后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解:(2)电解后溶质硫酸钠的质量为93.6 g×5%=4.68 g,溶液的质量为93.6 g-3.6 g=90 g,电解后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5.2%。答:(2)电解后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5.2%;(3)该同学认为电解速率较慢,又继续向通电后的溶液中加入硫酸钠,若要使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10%,则需要加入硫酸钠的质量是多少?解:(3)设需要加入硫酸钠的质量为 z 。 z +4.68 g=( z +90 g)×10% z =4.8 g答:(3)需要加入硫酸钠的质量为4.8 g。10. 某氢氧化钠样品中混有氯化钠,为测定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称取5 g样品,加入27 g水完全溶解后,缓慢加入稀盐酸,同时测定溶液的pH=7时,刚好用去10%的稀盐酸36.5 g,试计算:(1)将100 g质量分数为38%的浓盐酸稀释成10%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 g。解:(1)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设加水的质量为 x 。100 g×38%=(100 g+ x )×10% x =280 g280 (2)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解:(2)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y ,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 z 。NaOH+HCl NaCl+H2O40 36.5 58.5y 3.65 g z= = y =4 g z =5.85 g 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80%。(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0%。答:(略)B组1. 取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混合物15 g,加入180 g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100 g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271.7 g滤液(不考虑实验过程中的质量损失)。计算:(1)该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解:(1)生成硫酸钡的质量为15 g+180 g+100 g-271.7 g=23.3 g。设硫酸钠的质量为 x ,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y 。Na2SO4+BaCl2 BaSO4↓+2NaCl142 233 117x 23.3 g y= = x =14.2 g y =11.7 g该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94.7%。(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解:(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1.7 g+(15 g-14.2 g)=12.5 g,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4.6%。答:(略)2. 某氯化钡样品23.1 g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计算:(1)过滤后得到沉淀的质量。(1)设生成碳酸钡沉淀的质量为 x ,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 y ,参加反应的氯化钡的质量为 z 。Na2CO3+BaCl2 BaCO3↓+2NaCl106 208 197 11710.6 g z x y= = =x =19.7 g y =11.7 g z =20.8 g所以过滤后得到沉淀的质量是19.7 g。解:加入Na2CO3的质量为100 g×10.6%=10.6 g。(2)原样品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解:(2)原样品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为 ×100%≈90.0%。(3)D烧杯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解:(3)D烧杯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100%=7%。答:(略)3. 小新用20 g含碳酸钠53%的天然碱制取用于制作“叶脉书签”(杂质不参加反应)的氢氧化钠。操作过程如下:请计算:(1)20 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g。10.6 10.6 g x= x =8 g 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100%=4%答: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4%。解:(2)设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x 。Na2CO3+Ca(OH)2 CaCO3↓+2NaOH106 80(2)反应后所得滤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3)将200 g滤液浓缩成制作“叶脉书签”所需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则需蒸发水 g。120 4.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测定某铁粉与碳粉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他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计算:(1)混合物中铁的质量。解:(1)混合物中铁的质量为10 g-4.4 g=5.6 g。(2)反应后烧杯中稀硫酸无剩余,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解:(2)生成氢气的质量为50 g+10 g-55.4 g-4.4 g=0.2 g,设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x 。Fe+H2SO4 FeSO4+H2↑ 98 2 x 0.2 g= x =9.8 g 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00%=19.6%。(3)欲用98%的浓硫酸配制该浓度的稀硫酸200 g,需要水多少克?解:(3)设用98%的浓硫酸配制该浓度的稀硫酸200 g,需要水的质量为 y 。(200 g- y )×98%=200 g×19.6% y =160 g 答:(略)5. 取4.4 g部分被氧化的镁带样品,加入147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H2SO4溶液中,镁带和H2SO4均恰好完成反应。(1)写出上述镁带在H2SO4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反应完成后生成MgSO4的质量为 g。(3)该镁带样品中MgO的质量为 g,其中未被氧化与已被氧化的镁元素的质量比为 。MgO+H2SO4MgSO4+H2O、Mg+H2SO4 MgSO4+H2↑ 18 2 2∶1 (4)若生成的Mg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该溶液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解:设2.4 g镁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x 。Mg+H2SO4 MgSO4+H2↑24 22.4 g x= x =0.2 g 该溶液的质量为4.4 g+147 g-0.2 g=151.2 g。答:该溶液质量为151.2 g。1. (2023·广东)羰基铁粉在国防军工领域有重要应用,我国是少数几个掌握其生产技术的国家之一。制备羰基铁粉的过程如图1所示。图1(1)Fe(CO)5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4 (2)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为Fe+5CO Fe(CO)5,用100 kg含铁96%的海绵铁,理论上可制备Fe(CO)5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解:设可以制备Fe(CO)5的质量为 x 。Fe+5CO Fe(CO)556 196100 kg×96% x= x =336 kg答:理论上可制备Fe(CO)5的质量是336kg。图1(3)反应2的化学方程式为Fe(CO)5 Fe+5CO↑。196 kg Fe(CO)5分解生成羰基铁粉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在 t 1时,剩余 kg Fe(CO)5未分解;在 时,Fe(CO)5恰好完全分解。图2(4)制备羰基铁粉过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98 t 3 CO 2. (2023·广州)某小组采用图a所示实验装置探究CO还原Fe2O3时,出现了争论。甲同学观察到固体由红色变成黑色,推断黑色固体是Fe;乙同学提出质疑,认为黑色固体可能是Fe3O4,并查阅了资料:Fe3O4可被磁铁吸引,几乎不溶于稀的酸溶液。图a(1)制备CO的原理是:HCOOH CO↑+H2O(HCOOH在常温下为液态),图b所示三种气体发生装置中,可用于制备CO的是 (填标号)。C 图b(2)若甲同学推断正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Fe2O3 2Fe+3CO2(3)对乙同学提出的质疑进行分析和验证。①定量分析物质组成可知,该反应生成Fe3O4是合理的,理由是 。②该小组通过对黑色固体进行检验,证明同时含有Fe3O4和Fe。检验的操作和现象是:取样于试管中, 。反应前有铁、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后元素种类不变 滴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生成,形成浅绿色溶液,有黑色固体不溶解 (4)该小组为了探索CO还原Fe2O3与温度的关系,走访了某钢铁厂。工程师用SDTQ热分析仪对该反应进行研究,根据不同温度下所得固体的质量,推导对应的固体成分,结果如图c。图c①用CO炼铁时,还原Fe2O3的温度应不低于 ℃。(填“400”“600”或“800”)②图中: x = 。③该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加热温度为600 ℃左右,他们发现上述对黑色固体成分的检验结果与图像有矛盾,推测黑色固体在冷却过程中发生了以下反应: Fe3O4+ 。800 33.6 4FeO Fe 3. (2022·广东)铁铜双金属粉末可用于生产机械零件。利用还原铁粉和CuSO4溶液制备该产品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1)“搅拌”时发生的反应利用了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 (填“强”或“弱”)。强 (2)“过滤”后滤液的主要成分是 (写化学式)。FeSO4 (3)若用该工艺制备了1 000 g铁铜双金属粉末产品,其中Cu单质的质量分数为19.2%。计算置换这些Cu单质所需还原铁粉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解:1 000 g铁铜双金属粉末中铜的质量为1 000 g×19.2%=192 g,设需还原铁粉的质量为 x 。Fe+CuSO4 FeSO4+Cu56 64x 19.2 g= x =168 g答:需还原铁粉的质量为168 g。(4)“干燥还原”可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产品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若(3)中产品是在500 ℃时干燥还原后得到的,则其中最多含Fe元素 g(产品中只含三种元素)。804 4. (2021·广东)胆矾(CuSO4·5H2O,相对分子质量为250)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1)农药波尔多液由胆矾和石灰乳等配制而成。不能用铁桶来配制波尔多液,因为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 (填“强”或“弱”)。(2)将25.0 g胆矾放在坩埚内加热,固体质量与成分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强 ①加热至 ℃时,CuSO4开始分解。②加热至1 000 ℃时,CuO开始分解,生成Cu2O与一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该气体为 。CuO完全分解时产生该气体的质量为 g。650 O2 0.8 ③根据胆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CuSO4·5H2O CuSO4+5H2O,计算图中 x 的值(写出计算过程)。解:设硫酸铜的质量为 x 。CuSO4·5H2O CuSO4+5H2O250 16025.0 g x= x =16.0 g答:图中 x 的值为16.0。④下列物质均可作为炼铜的原料。理论上,冶炼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得到铜最多的是 (填字母)。a.CuSO4·5H2O b.CuSO4 c .CuO d.Cu2Od 5. (2020·广东)某实验小组探究了溶质的质量分数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用注射器加入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见下表),实验中使用传感器装置测算生成O2的质量(圆底烧瓶内气压变化在安全范围),绘制氧气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实验 编号 H2O2的质量 分数/% H2O2溶液的 体积/mL 对应曲线Ⅰ 3.4 10.0 aⅡ 2.4 10.0 bⅢ 1.7 10.0 c(待绘制)(1)实验前需准备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若要配制100.0 g质量分数为2.4%的H2O2溶液,需质量分数为30%的H2O2溶液 g。(2)根据实验探究目的,从曲线a、b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8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高,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越快 (3)计算实验Ⅰ条件下H2O2完全分解所得氧气的质量,并写出具体计算过程(1.5%~5.0% H2O2溶液的密度取值1.0 g/mL)。解:参与反应的过氧化氢质量为10 mL×1.0 g/mL×3.4%=0.34 g,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n 。2H2O2 2H2O+O2↑68 320.34 g n= n =0.16 g答:实验Ⅰ条件下H2O2完全分解所得氧气的质量为0.16 g。(4)在图2中画出曲线c的大致位置及趋势。6. (2019·广东)Mg(OH)2具有广泛的应用,常用菱镁矿制备。研究人员向一定质量的菱镁矿粉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溶解后除杂、过滤,得到只含Mg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为确定混合溶液中镁的含量,取4份混合溶液各100 g,向每份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4% NaOH溶液,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编号 ① ② ③ ④NaOH溶液质量/g 10.0 20.0 30.0 40.0Mg(OH)2质量/g 0.232 0.522 0.580 0.580(1)实验 (填实验编号)中硫酸镁完全反应。③④ (2)计算100 g混合溶液中含MgSO4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解:设100 g混合溶液中含MgSO4的质量为 x 。2NaOH+MgSO4 Na2SO4+Mg(OH)2↓ 120 58 x 0.580 g= x =1.20 g答:100 g混合溶液中含MgSO4的质量为1.20 g。(3)分析实验数据,在图中画出加入4% NaOH溶液质量0~30.0 g过程中,产生Mg(OH)2沉淀质量对应的变化图,并标注必要的数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广东省中考化学总复习第23讲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课件.pptx 2024广东省中考化学总复习第24讲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