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7张PPT)化学2024广东中考第四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第17讲 燃料与燃烧1. 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2. 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3. 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及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一、燃烧和灭火1. 燃烧与灭火的比较。知识点 内容 说明燃烧的定义 发光放热的现象 是燃烧(填“一定”或“不一定”)燃烧的条件 三个条件 灭火的原理 破坏燃烧的条件2. 常见的灭火的比较。灭火的实例 灭火的方法 灭火的原理油锅着火纸箱着火森林着火图书档案着火5. 爆炸:可燃物在 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 而引起爆炸。一切 、 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3. 燃烧对空气的影响:煤燃烧后产物中的 和 是导致酸雨的原因,减少酸雨的措施有 和 等。4.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 。(2) 。二、燃料和能量1. 三大化石燃料: 、 、 (混合物,均为 能源)。2. 两种绿色能源: 、 。(1)沼气的主要成分: 。沼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乙醇(俗称 ,化学式为 ),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放热反应:如 、 。(2)吸热反应:如 。4. 新能源: 、 、 、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是最理想的燃料。(1)优点: 、 、 。(2)需解决的问题:① ;② 。【知识梳理答案】一、1.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不一定 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着火点 缺一不可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质隔离,隔绝空气或氧气,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2. 用锅盖盖灭 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离 用水浇灭 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用水浇灭,将大火蔓延前方的树木砍掉 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清除可燃物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隔绝空气,降低温度3. SO2 NO2 除尘脱硫 使用新燃料4. (1)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5. 有限的 迅速膨胀 可燃性气体 可燃性粉尘二、1.煤 石油 天然气 不可再生2. 沼气 乙醇 (1)甲烷 CH4+2O2 CO2+2H2O (2)酒精 C2H5OH C2H5OH+3O2 2CO2+3H2O 3. (1)所有的燃烧反应 生石灰与水反应 (2)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碳4. 氢能源 太阳能 核能 氢气 (1)资源丰富 放热量多 无污染 (2)①如何廉价制取大量氢气 ②如何安全地运输、贮存氢气例1 为探究燃烧的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白磷是可燃物,红磷不是可燃物B. 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C. 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未达到它的着火点D. 实验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及隔绝氧气 【分析】A:白磷和红磷都具有可燃性,均为可燃物,故本选项错误。B:热水中的白磷的温度虽然达到了其着火点,但是没有与氧气接触,所以不能燃烧,故本选项正确。C: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故本选项正确。D:实验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隔绝氧气,故本选项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虑学生对“燃烧需要同时满足3个条件”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例2 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图①和图②两种灭火方式的原理分别是:① ;② 。(2)图③是往燃烧的油锅里加水,结果不但没有熄灭锅里的水,还造成图④的后果,其原因是 ,使燃烧更猛烈。正确熄灭油锅里的火焰的方法是 。 【分析】灭火的方法有与空气(或氧气)隔绝、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清除或隔离可燃物。(1)关闭液化气的阀门的灭火原理是隔离可燃物,浇水的灭火原理是使温度降低到油的着火点以下。(2)水的密度比油大,下沉,水的沸点比油低导致暴沸,油滴飞溅出来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正确熄灭油锅里的火焰的方法是盖上锅盖(或加大量青菜)。故答案为:(1)①隔离可燃物 ②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2)水的密度比油大,下沉,水的沸点比油低导致暴沸,油滴飞溅出来在空气中剧烈燃烧 盖上锅盖(或加大量青菜)【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灭火的原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例3 农民利用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废弃物在密闭的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1)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农村推广兴建沼气池的优点有(任写一点): 。(3)为了除去沼气中有臭味的硫化氢气体(H2S,其水溶液称为氢硫酸),某市免费为农民安装了脱硫器(内装氢氧化钠),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为了防止CH4泄漏造成危险,右上图中的报警器安装正确的是 (填“A”或“B”)。 【分析】(1)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2)农村推广兴建沼气池可以改善环境卫生,解决燃料问题,提高肥效,减少病虫害,变废为宝,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等。(3)氢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化钠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H2S+2NaOH Na2S+2H2O。(4)甲烷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所以为了防止CH4泄漏造成危险,图中的报警器应安装在上方。故答案为:(1)CH4+2O2 CO2+2H2O。(2)改善环境卫生(或解决燃料问题,或提高肥效,或减少病虫害,或变废为宝,或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等)(3)H2S+2NaOH Na2S+2H2O(4)A【点评】解答本题时要掌握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及节能环保方面的知识。A组1. 如右图的实验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C )A. 有可燃物B. 有助燃剂C.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D. 可燃物与火焰直接接触C2. 下列场所挂的图标与“消防安全”不相符的是( C )A. 液化气站 B. 煤矿的井下通道CC. 农产品批发市场 D. 电影院等娱乐场所3. 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B. 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C. 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 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4. 以下燃料中对环境最友好的是( C )A. 煤 B. 石油 C. 氢气 D. 天然气DC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房屋着火,可以用水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 天然气泄漏,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 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D. 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6. 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目前只在火箭发射等少数情况下使用,其主要原因是( A )A. 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 B. 氢气燃烧的条件难以满足C. 制备氢气的原料极其匮乏 D. 氢气燃烧的过程难以控制BA7. 石油除主要含有碳、氢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硫与氮等。下列有关石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A. 石油是可燃物B. 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C. 石油不能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D. 油罐起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向油罐喷水,是为了降低石油的着火点D8. 化学课上我们曾经观察过如右图所示的实验。(1)该实验主要利用了铜片良好的 性,燃着的白磷熄灭后,去掉铜片上的白色固体,可看到铜片表面变黑,该黑色物质是 (填化学式)。(2)烧杯中的水在实验中没有起到的作用是 (填序号)。A. 作反应物 B. 隔绝空气 C. 升高温度导热 CuO A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某酒吧发生了一起特大火灾。该事故的起因是几个年轻人在酒吧内燃放烟花,引燃了聚氨酯泡沫塑料天花板,聚氨酯泡沫塑料燃烧产生大量有毒烟气,造成人员中毒伤亡。材料二:氢氧化镁是一种新型的阻燃剂。当温度达到380℃时,氢氧化镁开始分解出水蒸气,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镁固体。利用氢氧化镁的这一性质,将它添加到塑料等易燃性材料中能起到阻燃作用。(1)聚氨酯泡沫塑料属于 (填“有机”或“无机”)材料。请写出聚氨酯泡沫塑料的一条化学性质: 。有机 可燃性 (2)燃着的烟花在引发这场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 (填序号)。A. 提供氧气 B. 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 提供可燃物(3)根据灭火原理初步分析氢氧化镁能作阻燃剂的原因: 。(答出一点即可)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B 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生成的氧化镁覆盖在燃烧物表面,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Mg(OH)2 MgO+H2O↑ 10. 许多物质具有可燃性。只有全面了解它们,才能让它们更好地为人类所利用。(1)目前世界能源结构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它们均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化石燃料燃烧直接排放的气体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其影响体现在导致 和 。(2)在汽油中加入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以节约石油资源,减少污染,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氢能源被称为最清洁的能源,是因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天然气不可再生 酸雨 温室效应C2H5OH+3O2 2CO2+3H2O 2H2+O2 2H2O (3)煤气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的方法。煤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得到水煤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关于水煤气,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填序号)。A. 具有可燃性 B. 可用于冶炼某些金属 C. 点燃前应先验纯C+H2OCO+H2 ABC B组1. 目前,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炭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C )A. 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B. 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C. 酒精的燃烧会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D. 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2. 以下获取氢气的途径中,从绿色能源的角度看,较有发展前途的是( A )①电解水 ②利用太阳能分解水 ③使用高效催化剂分解水 ④水煤气法:C+H2O(气) CO+H2 ⑤热裂法:CH4 2H2+CA. ②③ B. ④⑤ C. ①②④ D. ③④⑤A3.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1)煤、 、 常被称为化石燃料。(2)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 。(3)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它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为减少它的排放,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石油 天然气 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加快燃烧速率 CO2+4H2 2H2O+CH4 (4)“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是 (填序号)。A. 甲醇(CH4O) B. 甲酸(CH2O2)C. 乙醇(C2H6O) D. 乙酸(C2H4O2)B 4.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低碳生活是全社会应该倡导的生活方式。(1)下列物质都可以用来作为燃料:①煤;②氢气;③石油;④天然气。其中,最清洁的燃料是 (填序号)。② (2)充分燃烧1 000 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煤燃烧产生的气体更易导致酸雨B. 该天然气中不含硫元素C. 煤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小D. 煤和天然气的燃烧都有温室气体产生AD (3)硫酸型酸雨的形成主要经过以下两步:①SO2在空气中被粉尘催化氧化得到SO3;②SO3与水化合形成硫酸。其中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丙醇(化学式为C3H8O)是一种清洁燃料,它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3H8O+4O2 4H2O+2CO2+X,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 。要使6.0 g丙醇燃烧时不生成X,则消耗氧气的质量至少为 g。SO3+H2O H2SO4CO 14.4 5. 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知识回忆】物质燃烧的必备条件是同时具备:①可燃物;②氧气;③ 。【交流讨论】(1)改进后如图2的装置与图1的装置相比,其优点是 。欲使图2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 后对试管加热。温度达到着火点 减少污染(环保) 擦干 (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3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 。氧气(空气)【综合应用】(1)“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H2和一种碱,该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后,由于井下情况非常复杂,事故处理专家针对矿井既有瓦斯又有火且可能发生连续爆炸的情况,提出采用注水或注液氮的灭火方案,注入液氮可以灭火的原因是:① ;② 。放热 2K+2H2O 2KOH+H2↑ N2不支持燃烧且本身不可燃,可隔绝氧气 液氮气化吸热,可使环境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 1. (2023·益阳)小明从教材中收集了下列人物图片、标志。其中图文不匹配的是( C )A. 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 B. 国际原子量委员会委员——张青莲CC. 禁止吸烟标志 D. 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2. (2023·济南)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离不开火。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B )A. 炒菜时不慎油锅起火,可以盖上锅盖灭火B. 室内起火时,应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C. 控制燃烧的条件可以达到防火、灭火的目的D. 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促进燃烧B3. (2023·湘潭)古代用“木燧”(钻木取火)的方法引燃易燃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 “木燧”中的“木”是可燃物B. 钻木是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C. 钻木生热改变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 在钻木取火的过程中,空气提供了助燃物C4. (2023·烟台)《汉书》中记载“高奴县洧水可燃”,《梦溪笔谈》中记载“予知其烟可用,试扫其烟为墨,黑光如漆”。“洧水”即为石油,下列关于“洧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B )A. 具有可燃性 B. 是不可再生资源,属于纯净物C. 其成分中主要含有C、H元素 D. 其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可用于制墨5. (2023·广西)学生承担家务是劳动教育的方式之一。下列家务劳动的过程中,利用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的原理来灭火的是( A )A. 用水浇灭家庭聚会的篝火 B. 旋转燃气炉开关熄灭炉火C. 盖上锅盖熄灭锅中的油火 D. 移除炉灶内木柴熄灭灶火BA6. (2023·贵州)探索燃烧的利用和控制,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 燃烧属于化学变化,产生的能量被广泛应用B. 把煤块粉碎成煤粉使用,可以使煤充分燃烧C. 炒菜油锅着火时,立刻盖上锅盖可以灭火D. 把蜡烛伸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蜡烛能立刻燃烧7. (2023·乐山)在探究燃烧的条件时,某同学点燃装有半杯水的纸杯,发现纸杯盛水部分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 D )A. 纸杯着火点变高 B. 纸杯不是可燃物C. 纸杯未与氧气接触 D. 温度低于纸杯着火点DD8. (2023·成都)有关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 ℃和240 ℃)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①②处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B. ③④处说明燃烧需要氧气C. ①③处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D. ①④处燃烧时都能有效避免空气污染B9. (2023·福建)消防用自动感温喷淋头结构如图所示。当喷淋头附近温度升高到喷淋头的设定值时,丙三醇将热敏玻璃球胀破,喷淋头自动喷水灭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 热敏玻璃球能迅速将外界的热量传递给丙三醇B. 玻璃球胀破的原因是丙三醇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 喷水灭火的原理是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热源靠近自动感温喷淋头C10. (2023·安徽)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探究磷燃烧的条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B )A. 实验室可通过加热KMnO4制取O2B. 通入O2后,白磷燃烧,说明物质燃烧的条件只需要O2C. 通入O2后,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说明白磷着火点比红磷低D. 实验室中少量白磷可以保存在冷水中B11. (2023·自贡)某兴趣小组做可燃物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①在有空气的试管内放入白磷,关闭弹簧夹,白磷不燃烧(如图Ⅰ);②将图Ⅰ装置放到热水中形成图Ⅱ装置,白磷剧烈燃烧,气球胀大。(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P+5O2 2P2O5 (2)②中白磷剧烈燃烧时,试管内气体压强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3)对比实验①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4)图Ⅱ实验后试管内还有白磷残留,打开弹簧夹通入空气,白磷复燃,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另一条件是 。增大 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氧气 (共35张PPT)化学2024广东中考第四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第18讲 化学与生活1. 常见的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及其应用。2. 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3. 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4. 某些元素(如钙、锌、铁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5. 对生命活动具有意义的有机物(如糖、淀粉、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等)。6. 某些物质(如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毒素等)有损人体健康。一、有机化合物1. 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都含有 元素,简称有机物。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常见的还有乙醇(C2H5OH)、乙酸(CH3COOH)、葡萄糖(C6H12O6)等。注意: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少数含碳的化合物如CO、CO2、碳酸、碳酸盐等具有无机化合物的特点,因此应把它们看作无机化合物。2. 有机高分子材料。(1)有机高分子材料分为 (如棉花、羊毛、天然橡胶)和有机合成材料,三大有机合成材料是指 、 、 。(2)三大有机合成材料。①塑料。塑料根据热熔性分为 塑料(线型结构,如聚氯乙烯)和 塑料(网状结构,如电木)。②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强度高、弹性好、耐磨和耐化学腐蚀,但它的吸水性和透气性较差。因此,合成纤维常常与棉纤维或羊毛纤维等天然纤维混合纺织,以使衣服穿起来既舒适又挺括。温馨提示:鉴别面料的种类通常用 法。纤维种类 燃烧现象羊毛 味,灰烬呈黑褐色,易捻碎棉 味,灰烬呈灰白色,易捻碎合成纤维 气味,灰烬呈黑褐色,不易捻碎③合成橡胶。常见的合成橡胶包括氯丁橡胶、顺丁橡胶、丁苯橡胶,广泛用于工农业、国防、交通及日常生活中。二、六大营养素营养素 食物来源 作用糖类 人体主要的 物质油脂 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提供能量,是维持生命活动的 蛋白质 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构成人体 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组织更新和修补的重要原料营养素 食物来源 作用维生素 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和维持身体健康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 ,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 无机盐 — 有些是构成人体组织的主要材料,有些可调节新陈代谢,促进人体健康水 — 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三、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1. 常量元素(11种)在人体中含量 ,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 。Ca是 元素,幼儿缺钙会引起 ,老年人缺钙会引起 。2. 常见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元素 对人体的作用 摄入量过高、过低对人体的影响Fe 血红蛋白的成分,能帮助氧气的运输 缺铁会引起 Zn 影响人体发育 缺锌会引起 I 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 缺碘会引起 四、影响人体健康的物质1. 一氧化碳:与 结合使人因缺氧而窒息死亡。2. 黄曲霉毒素:损害人的肝脏,诱发肝癌。3. 甲醇:使人失明甚至死亡。4. 亚硝酸钠:外观同食盐相似,有咸味,致癌。5. 苯、甲醛、无机重金属(铅、铜、砷、锰)盐:会与蛋白质作用,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温馨提示: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水产品不能食用。【知识梳理答案】一、1.碳 CH42. (1)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塑料 合成纤维 合成橡胶(2)①热塑性 热固性 ②燃烧 烧焦羽毛 烧纸 刺激性二、土豆、馒头、米饭 供能 植物油、动物脂肪 备用能源 鱼、肉、蛋、牛奶、大豆 细胞 水果、蔬菜 夜盲症 坏血病三、1.>0.01% <0.01% 常量 佝偻病 骨质疏松2. 贫血 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甲状腺肿大四、1.血红蛋白例1 均衡膳食有利于人体健康。小明的妈妈为了给他增加营养,制订了如下食谱:主食 米饭副食 红烧牛肉、花生米、清蒸鱼饮料 牛奶 营养学家发现食谱中缺少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用你所学知识,建议小明应该增加的食物是( )A. 炒青菜 B. 排骨汤 C. 馒头 D. 炒鸡蛋 【分析】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是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分和无机盐。米饭中含有糖类,红烧牛肉和清蒸鱼中含有蛋白质,牛奶中也含有蛋白质,花生米中含有油脂,另外这些食物中含有水和无机盐,所以还缺少维生素。青菜中含有维生素,排骨汤和鸡蛋中含有蛋白质,馒头中含有糖类,故选A。【点评】要解答本题,需要熟悉常见的食物所含的营养素和记住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例2 人体内缺少下列某种元素会造成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该元素是( )A. 碘 B. 铁 C. 钙 D. 锌 ……面料:羊毛80%涤纶20%里料:涤纶100%…… 【分析】A: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碘会患甲状腺肿大,故本选项错误。B: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铁会患贫血,故本选项错误。C: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使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支架结构,缺乏钙,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故本选项错误。D: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需熟记人体所需的化学元素的种类、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摄入时的注意事项。例3 如右图是某件衣服的标签的部分内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羊毛是天然纤维B. 涤纶是合成纤维C. 可用灼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涤纶D. 合成纤维的吸水性和透气性要比天然纤维的好 【分析】根据已有的材料的类别、性质及鉴别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A:羊毛属于天然纤维,故本选项正确。B:涤纶属于合成纤维,故本选项正确。C:羊毛的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涤纶灼烧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可以用灼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涤纶,故本选项正确。D:合成纤维的吸水性和透气性要比天然纤维的差,故本选项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材料的类别、鉴别方法及性质,属于中考的热点。A组1. 制作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B )A. 羊毛衫 B. 塑料水杯 C. 纯棉T恤 D. 真丝围巾2. 人体缺钙易引发的病症是( C )A. 贫血 B. 夜盲症 C. 骨质疏松 D. 甲状腺肿大BC3. 材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 废弃塑料会带来“白色污染”B. 电木插座具有热固性,破裂后不能热修补C. 塑料、合成纤维、合金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D. 蚕丝、棉花都属于天然纤维4.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下列做法不会危害人体健康的是( C )A. 用甲醛浸泡海产品,延长保鲜时间B. 用二氧化硫熏蒸馒头,使它更白C. 用适量的小苏打做糕点,使它更松软D. 用大量的甜蜜素制作果冻,使它更加可口CC5. 化学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 利用化学合成化肥和农药,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B. 利用化学合成药物,可以治疗疾病C.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使用,对人类“百利而无一害”D. 开发利用氢能源,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缓空气的污染6. 学校午餐食谱为米饭、鱼、油煎鸡蛋,为使营养均衡,你认为应补充( D )A. 红烧肉 B. 牛奶 C. 油条 D. 黄瓜CD7. 健康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钙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B. 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可大量摄入油脂C. 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D. 淀粉酶属于糖类,可为人体提供能量8. 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A )A. 硬水和软水——观察颜色B. 氯化钾和氯化铵——氢氧化钠C. 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闻气味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灼热的氧化铜CA9. 广东盛产荔枝,其部分营养成分如下表。请回答:荔枝的部分营养成分(每100 g中含)糖类16.60 g 蛋白质0.90 g 脂肪0.20 g维生素A 2.00 μg 维生素C 41.00 μg 钙2.00 mg钾151.00 mg 铁0.40 mg 硒0.14 μg……(1)荔枝含有能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有 种,每100 g荔枝中含糖类物质 g。(2)荔枝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若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患 病。3 16.6 坏血 10. 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 能。(2)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的原理是 。(3)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在水中对油污具有 作用。(4)家庭用净水器利用活性炭的 性,除去有色有味的杂质。(5)人体缺钙易患的疾病是 (填序号)。①骨质疏松 ②贫血热 隔绝氧气 乳化 吸附 ① B组1. 下表是生活中常见的4种饮料及其主要成分,下列关于这些饮料的组成、性质和用途表述错误的是( B )名称 主要成分雪碧 碳水化合物、水苏打水(弱碱性) 碳酸氢钠、水盐汽水 氯化钠、水柠檬汁 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纤维、维生素等A. 雪碧是一种混合物 B. 4种饮料中,苏打水的pH最小C. 从事高温作业的人员适宜补充盐汽水 D. 喝适量柠檬汁有助于补充维生素B2. 我们应倡导健康安全的生活理念,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C )A. 奶制品中含钙丰富,是日常饮食中钙的来源之一B. 食物合理搭配,以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C. 硒、碘等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很小,对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作用不大D. 糖类和油脂在人体内经氧化释放能量,提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能量3.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A.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B.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由此可知甲烷中有4个氢原子C. 某温度下的两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则该温度下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D. 纤维素属于糖类,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故我们不需要摄入含纤维素的食物CA4. 葡萄的果肉和果皮中都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1)为使葡萄果实饱满、提高含糖量,在葡萄生长的中后期可适当施加硫酸钾、过磷酸钙等肥料,其中硫酸钾属于化学肥料中的 肥。(2)用硫酸铜配制的农药波尔多液,可以防治影响葡萄生长的病害。溶解硫酸铜时不宜用铁制容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钾 Fe+CuSO4 Cu+FeSO4 (3)食用葡萄前要清洗干净,下图是一种清洗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A. 面粉有利于去除葡萄皮上的脏东西B. 清洗干净后,建议吃葡萄不吐葡萄皮C. 葡萄富含糖类物质,糖尿病人不宜多食ABC 5. 资料表明:肉松是用动物肌肉制作的蓬松絮状肉制品,棉花主要含有植物纤维。(1)棉花属于 (填“天然”或“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2)肉松中含量最多的营养素是 。(3)可用燃烧法鉴别肉松与棉花,点燃时闻到烧焦羽毛气味的是 。(4)制作肉松饼使用的发酵粉中含有碳酸氢铵(NH4HCO3)。碳酸氢铵中氢和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天然 蛋白质 肉松 5∶48 1. (2022·广东)我国自主研制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的锚泊主系缆由聚乙烯纤维制成,该材料属于( C )A. 天然橡胶 B. 天然纤维C. 合成材料 D. 金属材料C2. (2022·广东)某饼干的配料表如图所示,其中不包含的基本营养素是( B )【品名】××饼干【配料】小麦粉、精炼植物油、白砂糖、食用盐、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钠、硫酸钙)A. 油脂 B. 维生素 C. 糖类 D. 无机盐3. (2023·广东)“粤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蚕丝线为绣线,下列与蚕丝同属天然材料的是( B )A. 塑料 B. 棉花 C. 玻璃 D. 涤纶BB4. (2023·兰州)宁宁体检时发现骨密度偏低,医生建议她服用( A )A. 碳酸钙D3颗粒 B. 葡萄糖酸锌口服液C. 维生素C泡腾片 D. 琥珀酸亚铁薄膜衣片5. (2023·安徽)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油、盐、酱、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A. 油脂是人体唯一的供能物质B. 食盐中的钠元素是人体必需元素C. 铁强化酱油可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D. 食醋有酸味主要是因为含有醋酸AA6. (2023·聊城)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包粽子的食材主要包括糯米、瘦肉、植物油、鸡蛋等。从营养角度考虑,除水、食盐等无机物和空气外,上述食材未涉及的营养素是 。(2)“保障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化肥对粮食增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化学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填序号)。A. NH4NO3 B. NH4H2PO4C. CO(NH2)2 D. KNO3维生素 BD (3)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缓解环境污染、实现“碳中和”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自制氢能源汽车实现交通“零排放”的原因是 ;下列有关汽车零部件制作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填序号)。A. 合金外壳 B. 车窗玻璃C. 橡胶轮胎 D. 真皮座椅氢气燃烧只生成水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广东省中考化学总复习第17讲 燃料与燃烧课件.pptx 2024广东省中考化学总复习第18讲 化学与生活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