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不做“小拖拉”》——小学主题班会设计
一、班会背景
在学校实施“双减“工作的大背景下,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一直是重点关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使其形成能力,培养良好的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没有时间观念、做事拖拉是我班不少学生的不良习惯,如上课铃响了,有的同学课本还没拿出来,有的则快速跑向厕所;就餐时,别的同学早早吃过饭了,极个别同学却只吃了一半;放学站路队时,有的同学长时间整理书包,导致每天跟不上队伍;做家庭作业磨蹭到半夜是常有的事,让不少家长们头痛欲裂,火气十足……种种拖拉迹象不胜枚举。如果家长和老师不注意引导纠正学生拖拉的坏习惯,后果会非常严重。为了引导学生告别拖拉,我大量查阅相关资料,决定在班级内开展一次“不做‘小拖拉’”的主题班会课。
二、班会目的
1.引导学生意识到拖拉的严重危害。
2.了解并掌握打败拖延症的办法。
3.促使学生树立时间观念,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前期准备
收集有关“拖拉”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等。
四、班会流程
(一)故事导入,认识“拖拉”
1.咱们班的小朋友特别爱听故事,今天张老师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个故事---《小火车托马斯:不拖拉》。(师播放《小火车托马斯:不拖拉》)
2.我发现小朋友都被托马斯的故事所吸引了。你知道托马斯为什么会迟到吗?
预设:因为托马斯不断地思考舞会的装扮,导致时间延误。
3.小朋友说得很对!因为托马斯没有什么计划,做事拖拖拉拉,也闯了不少祸。最后,他以“草人”的形象,急匆匆地赶到了舞会现场。像托马斯这样该做的事没有按时做好,一拖再拖,就叫做“做事拖拉”。
(板书:做事拖拉)
(二)看图片自我反思
1.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有不少像托马斯一样做事拖拉的小朋友,你们看!(师出示学生做事拖拉的图片)
(①妈妈催促孩子快吃饭。②爸爸催促孩子快起床。③妈妈催促孩子快写完作业)
2.为什么家长老是催他们快点、快点?
预设:因为他们太磨蹭、太拖拉了。
3.你有拖拉的时候吗?想好后同桌互相讲一讲。
4.同桌交流。
5.全班交流。
师相机提问:拖拉给你带来了什么麻烦?拖拉时的心情怎么样 假如当时没有拖拉,又会怎样呢?
小结:做事拖拉不仅浪费了时间,还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不少麻 烦。如果从小养成了做事拖拉的坏习惯,那将来工作后情况会变得更加严重。
(三)认识拖延的危害
1.看!一场无情的火灾正在发生,熊熊烈火烧红了半边天(出示图片)。假如消防队员行动拖拉,结果会怎么样?
2.指名汇报交流。
预设1:会有很多人丧生。
预设2:会烧毁房屋,造成财产损失。
预设3:火势蔓延后,会让更多人和房屋受损。
预设4:会造成燃气煤气泄漏,发生爆炸,危害更大。
3.小结:是呀,火灾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虽然熊火在吞噬着人们的生命、安全、财产,但是消防员争分夺秒奋力救火,又让期待求生的人们看到了生的希望。所以,消防员告诉我们:时间就是希望!(生齐读)
4.在灭火行动中,一位消防员叔叔不幸被烧成了重伤,由于医生的抢救及时,伤员终于脱离了危险。(出示图片)假如此时医生拖拉了呢?
5.指名汇报交流。
预设1:消防员叔叔可能会死亡。
预设2:家属和同事会非常伤心。
6.小结:在生与死的较量中,只有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消防员才能有生还的希望,所以,医生告诉我们:时间就是生命!(生齐读)
7.我国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野外进行地质勘察时,经常用石头做枕头睡觉,一旦被石头硌醒,马上又开始工作。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曾给自己拟订出一张工作时刻表,把一天24小时的分分秒秒都充分利用起来。即使在路上走,也在读读背背。假如他们拖拉了会怎样呢?
8.指名汇报交流。
预设1:不会成功,不会成为地质学家、数学家。
预设2:不会有新的发现,不会取得巨大的成就。
9.小结:所以,成功的人告诉我们:时间就是财富。(生齐读)
10.苏炳添,小朋友认识吗?他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号称“中国飞人,亚洲之光”,如果他在比赛中拖拉了会怎样呢?
11.指名汇报交流。
预设1:与金牌无缘
预设2:不会成为中国人的骄傲
12.小结:所以,对运动员来说:时间就是荣誉。(生齐读)
13.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只有珍惜时间,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所以我们说:时间就是知识!(学生齐读)
14.出示《明日歌》,诵读,交流读后的收获。
(四)寻找好办法,打败拖延症
1.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一分钟能做多少事呀?
2.交流汇报。
3.小结: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一分钟里,有的同学完成了很多事,有的同学却让时间从手边悄悄溜走了,多可惜呀!今后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不做小拖拉!
4.可是有些同学,他们还不懂得怎样做才能“做事不拖拉”,想请你来帮他想想办法。
(1)出示图片1:都10:30了 ,一位小朋友的作业还没写完。
这位小朋友作业拖拉,可能是什么原因?
预设1:不会做,上课要认真听,不懂就问;
预设2:没有抓紧时间,边做边玩,要专心、一心一意,可以在墙上张贴提示语。(板书“提醒”)
(2)出示图片2:李明每天收拾书包总是最后一名,害大家总是等候好长时间。哪位同学能帮帮李明?
预设1:每上完一课,就收起一部分书;
预设2:把书整理好再装。(板书“提前”)
(3)出示图片3:张红总是喜欢睡懒觉,起床后磨磨蹭蹭,上学总是迟到,她该怎么办?
预设:早睡早起,调好闹钟,衣服固定放。
(4)出示图片4:起床、刷牙、洗脸、穿衣服鞋子,写作业看书是同学们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我们怎么按时完成,保证不拖拉呢?
预设:制定时间计划表,写下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合理分配时间。(板书“计划”)
(六)总结
同学们真了不起,时间老爷爷特别喜欢大家,给同学们送来了一首歌。(播放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时间就像小马车嗒嗒嗒地向前跑着,老师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做时间的主人,今日事今日毕,养成做事不拖拉的好习惯,不断超越自己,拥有属于自己的崭新世界。
五、班会效果
本次主题班会让学生认识了什么是拖拉、拖拉的危害以及克服拖拉的办法,树立了克服“拖拉”的自信,相信学生会勇敢迈出步伐,逐渐与“拖拉”说再见。
六、教育反思
这节主题班会课的目的是,引发学生对自我身上存在的拖拉现象进行改正,让学生意识到拖拉的后果,从而让学生逐渐学会遵守规则,自我约束,真正落实减负提质,提高睡眠时间,落实五项管理中的相关要求。
本节课是根据班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班级的普遍现象来进行教学设计的。这节课我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听故事、观察图片、联系生活、讨论、探究等方法进行学习,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拖拉的危害,从而懂得珍惜时间,培养守时的良好习惯。
首先,由故事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从托马斯身上发现拖拉的危害,初步感知拖拉,为新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然后,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有哪些拖拉现象,小组讨论生活中自己有没有拖拉的时候,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接着看图片,一些特殊行业的人如果做事情拖拉会造成什么样的严重后果。通过层层深入,使学生发现拖拉的危害性极大,杜绝以后做事情拖拉。
最后通过看图、讨论、探究等方法,帮助学生找到和拖拉说再见的好办法。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了解怎样才能做事情不拖拉,怎样才能珍惜时间,从而帮助学生养成不拖拉的好 习惯。
打败拖拉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漫长坚持的过程。要想真正地克服它,需要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努力,把高效率贯穿于学习、生活的始终,让追求高效高质成为习惯!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