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0张PPT)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变化类型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概念 _______________生成的变化 ___________生成的变化表现现象 形状、状态、大小的改变 物质变化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区别 宏观 _______________生成 ____________生成 微观 通常是粒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而构成物质的粒子本身不变 构成物质的粒子发生改变 联系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判断依据 变化时是否有_____________生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没有其他物质有其他物质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没有其他物质有其他物质其他物质(1)变化伴随的现象只能帮助我们判断某一反应是否发生,而不能作为判断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的依据。如电灯通电时发光、放热,该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而有的化学变化无明显现象,如缓慢氧化。(2)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锅炉爆炸、车胎爆炸等是物理变化。1.(2023,贵州)下列变化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体温计测量体温B.用黄豆酿造酱油C.用生石灰作干燥剂D.用食醋去除水垢2.(2022,齐齐哈尔)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 B.煤炭燃烧C.食物腐烂 D.粮食酿酒AA2.(2023,九江二模)世界因变化而多彩。下列“变”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水变冰B.二氧化碳变干冰C.纯碱变火碱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水变氢气(合理即可)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____________表现出来的性质性质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 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酸碱性和腐蚀性等判断依据 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性质决定反映用途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①物理性质可通过感官直接感知或用仪器测知,化学性质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②描述物质的性质时,一般有“能”“易”“可以”“具有”等词语,描述物质的变化时往往用“生成”“变成”“产生”等词语。3.(2023,江西模拟预测)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石墨作电极B.干冰作制冷剂C.焦炭用于炼铁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一氧化碳作气体燃料1.可加热仪器 (1)可直接加热的仪器常见仪器的识别与用途仪器 主要用途 注意事项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用于制取或收集少量气体 加热后不能骤冷,以防炸裂用于溶液蒸发或浓缩 蒸发时要用_______搅拌,当有___________出现时停止加热用于少量固体燃烧的反应器 用后应及时清洗干净玻璃棒较多固体(2)垫陶土网加热的仪器仪器 主要用途 注意事项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液体反应的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加热时应放在陶土网上,使受热均匀用作较大量液体反应的容器和气体发生装置 加热时需要垫陶土网2.化学计量仪器仪器 主要用途 注意事项用于量度液体的体积 (1)不能加热,不能作反应的容器,不能在量筒中溶解固体和稀释溶液;(2)应根据量取液体的体积选用合适的规格;所选量筒的量程应大于所量取的液体体积且越接近越好用于称量物质的质量(精确度为0.1 g) (1)称量前先调零;(2)托盘上应垫纸,腐蚀性药品应盛于玻璃容器内称量,如NaOH固体;(3)左盘放药品,右盘放砝码;(4)5 g以下用游码3.夹持仪器仪器 主要用途 注意事项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操作 固定仪器时,一般要自下而上,夹持试管时不要用力过猛用于夹持试管 防止烧损和腐蚀,夹持试管时,自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加热时不要按短柄用来夹取坩埚、蒸发皿、夹取固体(如镁带)燃烧 夹取灼热的坩埚时,钳尖要先预热4.用于分离、加液仪器仪器 主要用途 注意事项向容器内注入液体;漏斗加滤纸后,可过滤液体 过滤时要做到“________________”用于装配气体发生装置 用长颈漏斗装配气体发生装置时,应使其末端插入液面以下,防止气体逸出一贴、二低、三靠(2023,江西一模)下列仪器均能用酒精灯加热,但加热时需要垫陶土网的是( )A BC DB 5.(2023,吉安三模)下列有关试管的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倾倒液体C.液体加热 D.固体加热 D6.(2023,重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转移蒸发皿 B.取用固体粉末C.溶解固体 D.称量固体B5.干燥仪器仪器 主要用途 注意事项用于干燥和吸收某些气体 气体一般“粗进细出”;干燥剂为颗粒状,一般是CaCl2、碱石灰等内装固体干燥剂或吸收剂,用于干燥或吸收某些气体 不可装液体干燥剂6.其他常用仪器仪器 主要用途 注意事项滴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滴瓶与滴管配套使用;胶头滴管使用时不要将液体吸入胶头内,不能平置和倒置;滴液时不可接触器壁广口瓶用于贮存固体药品,瓶口内壁磨砂,并配有磨砂的玻璃塞;细口瓶用于贮存液体药品,有无色和棕色,棕色的常用于存放见光易分解的药品 不宜盛放易挥发物,盛碱性物质时应改用软木塞或橡胶塞用于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 上口为平面磨砂,内侧不磨砂;如果在其中进行燃烧反应且有固体生成时,应在底部加入少量水或细沙7.结合下列实验室常用仪器回答问题:(1)取少量液体试剂时需要的仪器是____________(写名称)。胶头滴管(2)将少量氯化钠溶解在水中,用__________(写名称)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3)给少量液体加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填序号)。(4)用①量取10 mL液体时俯视读数,则实际所取的液体体积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mL。玻璃棒加快溶解速率②⑥⑦小于1.药品的取用(1)药品存放的原则:a.一般情况下,固体药品盛放在________中,液体药品盛放在________中,气体药品贮存在集气瓶中。b.少量白磷存放在水中。(2)药品取用的原则:a.节约原则:若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容器底部为宜,液体以__________为宜。b.一般情况下,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也不可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入指定容器中。c.“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能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基本实验操作广口瓶细口瓶1~2 mL(3)闻药品气味的操作方法:闻药品气味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4)固体药品的取用固体 图示 方法 目的粉末状固体 “一斜、二送、三直立” 避免药品粘在管口和管壁上块状固体或金属颗粒 “一横、二放、三慢立” 以免打破容器 (5)液体药品的取用液体的量 图示 方法步骤取用较多量 倾倒法:取下试剂瓶瓶塞,____放在桌面上,标签应__________,拿起试剂瓶,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试管应略倾斜)。取用完毕后,立即盖紧试剂瓶的瓶塞,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取用少量 用胶头滴管取用:先挤出胶头滴管中的空气,后吸取试剂,取出胶头滴管,把它垂直放于_________________(不要接触器壁,以免沾污滴管或造成试剂污染,然后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挤橡胶头,试剂便滴入容器中)取用一定量 用量筒量取:首先向量筒内倾倒液体至接近所需刻度,然后将量筒平放在桌面上,再用________滴加至所需刻度线。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_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倒向着手心容器口的正上方胶头滴管凹液面的最低处a.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b.滴瓶上的滴管不能用水冲洗。c.严禁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其他试剂。d.读数时,俯视会使读数偏大,仰视会使读数偏小,如图所示。8.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浓硫酸稀释 B.读取液体体积C.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D.取用氯化钠 D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读取液体体积C.过滤 D.取用固体药品A10.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必须掌握一定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连接试管 B.稀释浓硫酸C.倾倒液体 D.称量氢氧化钠D2.物质的加热(1)加热仪器——酒精灯和酒精喷灯①酒精灯所装酒精量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不能少于其容积的1/4。②酒精灯的灯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其中外焰的温度最高,加热时要用酒精灯外焰进行加热,熄灭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④少量的酒精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_____________。⑤需要强热的实验用酒精喷灯加热。(2)给物质加热①给固体加热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湿抹布盖灭②给液体加热加热时,试管外壁应干燥。1/33.连接仪器(1)连接仪器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①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如图1):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对准橡胶塞上的孔稍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②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如图2):先把玻璃管口用______润湿,然后对准橡胶塞上的孔稍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或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水③在容器口塞橡胶塞(如图3):应手握橡胶塞,将其慢慢______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转动着4.检查装置气密性检查原理 使装置内外气体产生压强差,并伴随明显的现象检查时间 一般在装置连接好之后,装入药品之前装置检查方法 连接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导管连接胶皮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接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事项 若实验现象不明显,可以用酒精灯对试管底部微微加热 要先使长颈漏斗的下端伸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 ——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握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气密性良好用弹簧夹夹住胶皮管,向长颈漏斗中注入水,使长颈漏斗下端形成一段水柱,数分钟后,水柱不落下,则装置气密性良好A先将分液漏斗的活塞关闭,然后将注射器的活塞向外拉一段距离,松手后,若活塞回到原位,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5.仪器的洗涤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振荡试管时应用手腕的力左右摆动,不能上下晃动。6.其他实验操作(1)溶解①仪器:烧杯、玻璃棒。②注意事项:a.搅拌时,玻璃棒不能触碰烧杯壁,也不能使液体溅出;b.溶解不能在量筒中进行。加快溶解速率(2)过滤①原理:把液体与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②作用:除去液体中不溶性杂质或用于混合物的分离提纯。③仪器: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铁架台(带铁圈)。④“一贴、二低、三靠”(如图所示):a.“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b.“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c.“三靠”:烧杯口紧靠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⑤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盛放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漏斗玻璃棒末端轻靠三层滤纸一侧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滤纸破损(3)蒸发(如图所示)①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当液体中__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发掉。③热的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热的蒸发皿如需立即放在实验台上,要垫上陶土网。试管外壁应干燥,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接触冷水或用冷水冲洗,否则会使试管炸裂。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滴飞溅有较多固体析出(4)稀释浓硫酸(注酸入水)将________沿着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____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以防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使液滴飞溅。浓硫酸水(5)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在洁净干燥的点滴板(或玻璃片或白瓷板)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的pH。使用pH试纸的注意事项:①pH试纸不能用水润湿,否则可能会影响所测结果;②不能将pH试纸直接伸入待测液中,否则会污染试剂;③pH试纸只能粗略地测定溶液的酸碱度,读数只能取整数,不能取小数。11.(2023,江西三模)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中,有一道关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并加热反应后物质的考题,涉及的下列操作中不会扣分的是( )A.取用氢氧化钠溶液 B.滴加硫酸铜溶液C.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 D.加热试管中物质B12.(2023,达州)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闻药品气味 B.加热固体C.过滤泥水 D.熄灭酒精灯A13.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是( )A BC DB14.(2023,株洲)劳动是一切财富和幸福的源泉。我们青年学生要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养成劳动光荣、不劳为耻的思想品德。最近,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了下列劳动实践活动。(1)清洗试管: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______刷洗,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但不能用力过猛,以防损坏试管。洗过的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洗净的试管应______(填“正”或“倒”)放在试管架上或放在指定的地方。试管刷倒(2)打扫并清洗地板:当大理石地板上有污渍时,不宜用洁厕液(主要成分为盐酸)清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aCO3+2HCl===CaCl2+H2O+CO2↑15.化学实验中常用到玻璃棒,下列操作中其用途不同的是( )A.溶解固体 B.蒸发溶液C.过滤液体 D.稀释浓硫酸C16.(2023,贵州)下列实验安全规范或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将未用完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C.制取气体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将pH试纸直接放入待测液测试C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操作图示 现象 结论火柴梗________处最先碳化 蜡烛______温度最高干燥烧杯内________;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内________ 蜡烛中含有________元素蜡烛______(填“能”或“不能”)重新燃烧 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外焰外焰产生水雾变浑浊氢、碳能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操作图示 现象 结论左:木条__________;右:木条________ 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________左: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右: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______空气中的玻璃片上____________;哈气的玻璃片上____________ 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______继续燃烧熄灭低无明显现象变浑浊高无明显现象出现水雾高【例1】 (2023,枣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以下诗句中画线部分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B【例2】 (2023,云南)空气的成分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下列属于氮气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无味 B.难溶于水C.密度略小于空气D.不支持燃烧D物质的性质1.(2023,江西二模)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干冰用作制冷剂B.碳素墨水用于书写档案C.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A【例3】 (2023,四川)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收集氧气 B.蒸发食盐水C.称量NaOH固体 D.滴加液体基本实验操作B1.(2023,江西)井冈山红色研学之旅体验的下列项目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稻草编鞋 B.粗布裁衣C.竹子制筒 D.红米煮饭2.(2020,江西节选)“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生产与节气息息相关。(1)谷雨——时雨乃降,五谷百果乃登。稻谷碾米时,将谷壳和米粒分开发生的是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物质的变化D物理3.(2020,江西节选)“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生产与节气息息相关。(1)谷雨——时用乃降,五谷百果乃登。稻谷碾米时,将谷壳和米粒分开发生的是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物理3.(2019,江西)下列物质常温下为固态的是( )A.食醋 B.酒精C.小苏打 D.植物油4.(2018,江西节选)在我省中小学开展“三色文化”的教育活动中,某校组织学生进行了系列研学旅行。(1)“古色文化”之旅:观乐平古戏台,传中华戏文化,古戏台上木雕人物栩栩如生,木材雕刻发生了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建造古戏台时,把埋入地下的一部分木头表面稍稍烤焦成木炭,所利用的碳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物质的性质和用途C物理常温下的稳定性5.写出下列标注仪器的名称。(1)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2)b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3)c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4)d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5)e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6)f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7)g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实验常用仪器水槽试管酒精灯长颈漏斗集气瓶滴瓶铁架台6.(2022,江西)下列能用于加热的仪器是( )B7.(2023,江西)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安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添加酒精 B.点燃酒精灯C.加热液体 D.熄灭酒精灯实验基本操作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