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第三节 乙醇与乙酸第2课时 乙酸[学习目标]1.掌握乙酸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应用,认识官能团与物质性质的关系(重点)。2.通过实验探究掌握酯化反应的原理及实质,明确酯化反应实验的注意事项 (重、难点)。引入新课醋古称醯(xī),又称酢(cù)、苦酒。我国是世界上谷物酿醋最早的国家,《周礼》有“醯人掌共醯物”的记载,晋阳(今太原)是我国食醋的发祥地。一、乙酸的结构与性质1.物理性质颜色 状态 气味 挥发性 溶解性 熔点无色液体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和乙醇易俗称醋酸当温度低于16.6 ℃时,凝结成类似冰的晶体,纯净的乙酸又叫冰醋酸。16.6 ℃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官能团 球棍模型 空间填充模型 C2H4O2 CH3COOH 羧基 —COOH 一、乙酸的结构与性质2.组成和结构H—C—C—O—HHHO—‖—具有酸的通性乙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与Zn反应:与NaOH反应:与NaHCO3反应:与CaCO3反应:2CH3COOH+Zn → (CH3COO)2Zn +H2↑CH3COOH+NaHCO3 → CH3COONa+CO2↑+H2OCH3COOH+NaOH―→CH3COONa+H2O2CH3COOH+CaCO3 → (CH3COO)2Ca+H2O+CO2↑(除水垢)与Na2O反应:2CH3COOH+Na2O―→2CH3COONa+H2O一、乙酸的结构与性质3.乙酸的酸性(1)食醋可以清除水壶中的少量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这是利用乙酸的什么性质?请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酸性;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2)如何比较乙酸与碳酸、盐酸的酸性强弱?根据生活经验设计实验方案。①根据第(1)问可得酸性:CH3COOH>H2CO3;②利用pH计测定0.1 mol·L-1的CH3COOH和0.1 mol·L-1的盐酸,盐酸的pH小,或利用电导仪测定均为0.1 mol·L-1的醋酸和盐酸的电导率,可得酸性:HCl>CH3COOH,综合①②可知,酸性:HCl>CH3COOH>H2CO3。思考一、乙酸的结构与性质名称 乙酸 水 乙醇 碳酸分子结构 CH3COOH H—OH C2H5OH 与羟基直接相连的原子或原子团 —H C2H5— 遇石蕊溶液 变红 不变红 不变红 变红乙酸、水、乙醇、碳酸的性质比较归纳总结一、乙酸的结构与性质名称 乙酸 水 乙醇 碳酸与Na 反应 反应 反应 反应与NaOH 反应 不反应 不反应 反应与Na2CO3 反应 — 不反应 反应与NaHCO3 反应 — 不反应 不反应羟基氢的活泼性强弱 CH3COOH>H2CO3>H2O>C2H5OH 乙酸、水、乙醇、碳酸的性质比较归纳总结一、乙酸的结构与性质1.判断正误(1)在标准状况下醋酸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醋酸的熔点为16.6 ℃,在标准状况下,醋酸为无色晶体。(2)乙酸中含有双键,因此属于不饱和烃( )(3)乙酸分子中含有4个H原子,故为四元酸( )乙酸分子中只有—COOH中的氢原子可以电离,故为一元酸。×××(4)乙酸分子中含有 和—OH两种官能团( )(5)乙酸的结构简式可以写成CH3COOH或HOOCCH3( )√×应用体验一、乙酸的结构与性质应用体验2.下列关于乙酸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所以它可以与碳酸盐溶液反应生成CO2气体B.乙酸具有酸性,所以能与钠反应放出H2C.乙酸分子中含有碳氧双键,所以它能使溴水褪色D.乙酸在温度低于16.6 ℃时,就凝结成冰状晶体√一、乙酸的结构与性质二、乙酸的典例性质——酯化反应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酸与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1.实验探究a.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有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生成;b.能闻到香味2.酯化反应同位素示踪法是分析化学反应机理的有力手段,用18O标记乙醇分子中的氧原子(即CH3CH218OH)。反应结束后,只在乙醇和乙酸乙酯中检测到18O,请分析酯化反应的断键位置。由题意可知,反应后的溶液中只在乙醇和乙酸乙酯中检测到18O,则说明反应时,乙酸断开碳氧单键,乙醇断开氢氧键。思考1二、乙酸的典例性质——酯化反应思考2(1)等物质的量的乙酸和乙醇能完全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吗?不能,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完全。(2)实验过程中乙酸、乙醇、浓硫酸加入到试管中的顺序?为什么导管末端不插入饱和Na2CO3溶液中?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和乙酸。导管末端不能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倒吸。二、乙酸的典例性质——酯化反应思考2(3)反应中浓硫酸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分别是什么?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吸水剂——除去反应的副产物水,提高酯的产率。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与挥发出来的乙酸反应;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4)上述实验中,为提高酯化反应的速率采取了哪些措施?加热、加入浓硫酸等催化剂。二、乙酸的典例性质——酯化反应乙酸乙酯戊酸戊酯乙酸异戊酯(1) 酯:羧酸分子羧基中的羟基被—OR取代后的一类有机物(2) 物理性质:低级酯密度比水小,具有挥发性,有芳香气味,难溶于水(3) 用途:香料,有机溶剂二、乙酸的典例性质——酯化反应3.酯酯基 或 —COOR—C—O—RO‖1.判断正误(1)乙醇和乙酸含有羟基,在酯化反应中可以脱去醇中的羟基也可以脱去酸中的羟基( )(2)在酯化反应中,只要乙醇过量,就可以把乙酸完全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提示 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乙酸不能完全转化生成乙酸乙酯。(3)乙酸乙酯是有特殊香味的、易溶于水的无色液体( )(4)在酯化反应实验中,可用稀硫酸代替浓硫酸( )××××应用体验二、乙酸的典例性质——酯化反应应用体验2.某研究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乙酸乙酯,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防止试管a中液体实验时发生暴沸,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碎瓷片(或沸石)(2)装置中的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它的另一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防止倒吸(3)试管b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除了溶解乙醇,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和乙酸酸乙酯的溶解度降低乙(4)待试管b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去试管b并用力振荡试管b,静置后试管b中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有香味的油状液体二、乙酸的典例性质——酯化反应酯化反应中的“一原理”“两作用”1.一原理:反应中,羧酸断C—O,醇分子断O—H,即“酸脱羟基醇脱氢”二、乙酸的典例性质——酯化反应归纳总结2.两作用(1)浓硫酸的作用:①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②吸水剂——除去副产物水,提高酯的产率。(2)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①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②与挥发出来的乙酸反应。③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二、乙酸的典例性质——酯化反应酯化反应中的“一原理”“两作用”归纳总结随堂检测1.(2023·四川眉山期末)下列试剂可以用来区分乙酸、氢氧化钠溶液和乙醇的是A.稀硫酸 B.紫色石蕊溶液C.酸性KMnO4溶液 D.Na2CO3溶液√随堂检测2.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向试管a中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和乙酸B.试管b中导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防止实验过程中发生倒吸现象C.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并加快反应速率D.可将饱和碳酸钠溶液换成氢氧化钠溶液√随堂检测3.(2022·豫西名校高一检测)乙酸分子的结构式为 ,已知:CH3COOH+Br2 BrCH2COOH+HBr,下列反应及断键部位正确的是(1)乙酸的电离,是①键断裂(2)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是②键断裂(3)在红磷存在时,Br2与CH3COOH的反应是③键断裂(4)乙酸在空气中燃烧是①②键断裂A.(1)(2)(3) B.(1)(2)(3)(4)C.(2)(3)(4) D.(1)(3)(4)√随堂检测4.某化学小组要证实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的酸性,设计如图实验装置。选择试剂:0.1 mol· L-1稀醋酸、碳酸钠粉末、醋酸钠、水。试回答下列问题:(1)A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B试剂为______________。(2)证明乙酸酸性强于碳酸酸性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1 mol·L-1稀醋酸碳酸钠粉末当0.1 mol·L-1稀醋酸滴入圆底烧瓶时,产生无色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随堂检测(3)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CO2+Ca(OH)2===CaCO3↓+H2O(4)下列物质:①C2H5OH ②CH3COOH ③H2O都能与Na反应放出H2,其产生H2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__________(填序号)。②>③>①本节内容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