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端午节假期安全 课件(共3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端午节假期安全 课件(共30张PPT)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端午假期安全
主题班会

五月初五
休:6. 8日-10日三天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汉族的传统节日,日期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端午是“飞龙在天”吉祥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90]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假期安全
端午节的由来
古时南北风俗各异,先秦时期,端午节的节俗活动鲜见于中原文献记载,就现存文献没法直接考证其源流。 “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代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乌角黍。”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端午”的“端”字本义为“正”,“午”为“中”,这天午时则为正中之正。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天之道,地支承载地之道,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纪元通用天干地支。仲夏午月午日飞龙在天,此时龙星处在正南中天,为全年周天运行最“中正”之位,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古人历来崇尚中、正之道,“中正“之道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另,端亦有“初”的意思,因此午(五)月的第一个午日,亦谓端午。


纪念屈原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被后人称为“诗魂"。
屈原也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就是屈原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纪念屈原
据说屈原自投汨罗江后,人们哀悼他,怕他的尸体给鱼龙吃掉,每当这天都用竹筒贮米投水祭之。到汉朝建武年间,传所投之物实蛟龙所窃,于是划龙船赶走蛟龙,再用树叶包粽子并以五色丝带缚绑,这为蛟龙所惮惧,投入水中方能见效。因此,端午节人们划龙船、包粽子,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的传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包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成为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习俗。
端午节的习俗
挂艾草与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 端午插艾”。在端午节, 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手执艾旗招百福, 门悬蒲剑斩千邪”。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就像贴上一道灵符,可以趋利避害。过端午,一般会将艾草绑成一束,然后插在门楣上,或是在门楣两端分别插上一根艾草。
艾草代表招百福,插在门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体健康。艾草也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从中国古代开始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也是因为它具备医药功能而来。
吃粽子
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鳖蟹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一天晚上,有一位老人在梦里梦到屈原,就问他:“我们给您投去那么多的食物,您吃到没有 ”屈原说:“你们送给我的饭, 都让那些鱼虾鳖蟹吃了。”老人问”怎样才不会被他们吃掉呢 ”
屈原说: "你们用竹叶把饭包起来, 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它们以为是菱角就不敢抢着吃了。
喝雄黄酒
端午时节后,气候开始炎热,蝇虫飞动,毒气让升,各种疫病容易感染。作为一种中药药材, 雄黄刚好可以用做解毒剂、杀虫药。于是大人们把雄黄倒入酒中饮用。
小孩不能喝,大人就用手蘸酒在小孩的脸、耳朵和鼻子以及手心足心涂沫一番, 希望能够使孩子们不受蛇虫的伤害。
后来人们就在雄黄里加入艾叶、熏草等原料制成香包供妇女和儿童佩戴。
赛龙舟
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画额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 二借猛虎(“王” 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
戴香包
长命缕
端午节安全教育
一、严防溺水 务必警惕
1.关注气象信息,提升孩子的防汛意识,严防汛期导致的溺水事故。
2.让孩子牢记防溺水“六不”,远离野外水域。
3.孩子外出时,家长务必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
4.不带孩子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游泳馆游泳。
5.未成年人参与水上游乐项目,必须有成年人带领。
6.乘坐观赏船、游船等,务必要穿好救生衣,遵守相关规定。
7.告诉孩子如果遇到同伴溺水,要智慧救援,不要盲目下水救人及手拉手施救,要及时大声呼救并拨打110。
二、交通安全 牢记心中
1.出行前应提前了解天气信息,留意交通广播、道路电子显示屏的提示信息,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出行。
2.教育孩子外出时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翻越隔离栏,在人行道上行走;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同时要特别注意过往车辆,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
3.骑车或步行要靠右侧通行,不在公路上追逐打闹和玩耍,不得并排骑车、勾肩搭背或赛车。
4.告诉孩子未满12周岁不能骑自行车上路,未满16周岁不能骑电动自行车上路;骑乘电动自行车,要戴好安全头盔。
5.驾车要时时记得谨慎驾驶,避免疲劳驾驶、酒后驾驶、路怒驾驶。
6.天气炎热,孩子独自留在车内。
三、消防安全 时刻谨记
一、家庭消防安全
(1)要在家长的指导下逐步学会使用家用电器;
(2)不要私自玩电,特别是当家里没有人时,一定要把所有的电源都关闭或拔掉;
(3)不要乱插、私接电源,特别是不要用湿手去插电源插头;
(4)使用燃气灶要注意安全,用完后,要随手关阀门,同时特别要注意用液化气做饭、烧水时要专心看守,以防水把火浇灭。
二、家庭火灾处理办法
(1)家中起火,不要慌张,应根据火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果炒菜时油锅起火,迅速将锅盖紧紧盖上,使锅里的油火因缺氧而熄灭,不可用水扑救;
(2)房间内起火时,不能轻易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形成大面积火灾;
(3)纸张、木头或布起火时,可用水来扑救,而电器、汽油、酒精、食用油着火时,则用土、沙泥、干粉灭火器等灭火;
(4)若火势已大,必须立即报火警。被火围困时,应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脱离险境。如俯下身体,用湿布捂鼻。
三、外出消防安全
(1)入住宾馆、酒店时,要留意安全出口位置,熟悉逃生方向和路线,了解消防器材存放位置和使用方法;
(2)外出郊游踏青时,切勿携带打火机、火柴、鞭炮等易燃物品,以免引起火灾;
(3)不要在标有“高压危险”的地方玩耍;
(4)遇有火情,请及时拨打119报警;发现身边有火灾隐患,请及时拨打火灾隐患举报投诉电话96119举报;
(5)如果身上着火,千万不能奔跑,否则会越烧越旺。可设法脱去衣帽,来不及可撕开扔掉。如再来不及可卧倒在地上打滚,可跳进水源处。倘其他人在场,可用湿麻袋、毯子等把人身上的火包起来,切不可用灭火器直接向着火人身上喷射,因为药剂会引起伤口感染。
四、饮食安全 必须重视
1.粽子是不易消化的食物,适量进食,以免出现不适症状。
2.此外,由于天气炎热,孩子不能暴饮暴食,尽量不吃生冷食物,不吃路边不卫生的食品,少吃油炸食品,谨防病从口入。
3.自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要洗手。
五、网络安全 务必牢记
1.约定每天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严防孩子网络沉迷。
2.不随意浏览或下载不良网站或软件,不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或附件,谨防诈骗。
3.不在网上透露个人或家庭信息,慎交网友,不与陌生网友见面。
4.不在网上发表或转发有害、虚假、侮辱、诽谤等不良言论,不在网上欺凌、辱骂、威胁他人,不在网上造谣、传谣、信谣。
5.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假期学习和生活,多参加有益身心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总结
五色新丝缠角粽,安全第一要记牢。孩子的平安,是你我共同的心愿。希望各位家长在百忙之中加强对孩子的安全监督、教育,时时注意安全,一切以安全为重,确保孩子度过一个安全、健康、愉快的假期。
提前祝大家端午安康!假期愉快!
谢谢观看
五月初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