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七年级班会课】孝亲敬老,从我做起1班会背景“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代代的中国人应该将它坚定地传承下去。有孝敬之心的人,一般懂得尊重他人,这样的人能够更好地立足社会。七年级学生慢慢地步入了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带给他们诸多困扰,而其中最大的困扰非“叛逆”莫属。本就常常因为学习、交友、生活等问题与父母产生矛盾,若是再有留守、离异的家庭背景,那么孩子的心理很容易出现偏差。这些孩子对祖辈不尊重、对父母不理解,甚至对父母长辈产生怨恨之情,容易与他们针锋相对,这样的心理状态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开展以“孝亲敬老”为主题的班会活动非常有必要。2班会目标1. 认识目标:认识到“孝亲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2. 情感目标:感受父母长辈对我们的爱,懂得感恩,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孝亲敬老的情感。3. 行为目标:反思自身对待父母长辈的方式方法,学会用温暖的方式回报父母长辈。3活动准备1. 教师:(1)调查学生与家长沟通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班会方案。(2)收集家长收到信后的反馈,回信或者是视频。(3)筛选优秀的海报作品。(4)培训学生主持人,熟悉主持词。2. 学生:(1)完成一封写给父母的信。(2)设计一张以“孝亲敬老”为主题的海报。(3)推选班会课主持人一名。(4)排练小品。4班会过程共讲孝心故事1. 观看《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节目片段,了解“最美孝心少年”王凌云的故事。2. 分享观看后的感受。预设:我看到了她深爱自己的母亲,无论是下雨天还是夜里,无论是村中小路还是山林深处,都留下了她寻找母亲的脚步。还有她为爷爷奶奶分担家务时能干的模样。她不仅会做家里的活,果园、农田里活她样样精通,只想为让家人少一分劳累。我们在王凌云的身上看到了“孝”这个字在闪闪发光。这股光芒似乎可以披荆斩棘,让她战胜一切艰难。“孝”也让这样艰难的一家人有了奋斗的力量。小结:“孝”让我们每一个人有了责任心、有了意志力、有了前进的动力,也让每一个家庭充满爱、充满生活的希望。【设计意图】以孝心少年的故事作为本节班会课的开端,引出主题,创设情境,以动人的故事感动学生,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学生,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孝”心的力量。搭建沟通桥梁1.PPT 展示同学们对家长的不满不理解我。不懂我说的话、做的事,也不理解我的喜好。不相信我。总是误会我,把我往坏的方面想。不尊重我。拿我跟别的小孩比,在外人面前说我的不好,不能静下心听我把话说完……师:这是课前对全班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后的总结,同学们对家长有着各种各样的抱怨。当你们与他们争吵、冷战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他们的悲伤和无奈?预设:我们好像从没有注意过这一点,只觉得他们蛮横不讲理,只会拿权威压制我们,或者只会说些老掉牙的大道理。2. 阅读父母的回信,观看父母发来的视频师:我们给父母写的信已经得到了父母的回应。了解了父母内心想法的你又有什么感受呢?预设:……小结:当我们的想法与父母产生分歧时,总是习惯性地只考虑自己的感受。不如静下心来,换一个角度思考问题,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感受。我们还需要尝试着心平气和地与父母沟通,了解彼此的想法,互相理解、彼此尊重。这样,矛盾自然随之减少。【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搭建沟通的桥梁,让家长与学生把彼此的心里话说出来,才能更好地相互理解。学生们懂得了家长的良苦用心,心态也会平和许多。回忆被爱的瞬间1. 讲述爱的细节展示父母的生活照,分享藏在照片里的故事。生 :……2. 讨论爱的感受师:听了他们的故事,你们有怎样的感受?预设:父母原来这样容易满足。当我们美美地吃完他们为我们准备的食物时,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当我们安全地进入校园学习时,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放心的笑容;当我们成绩取得了进步时,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就好像他们的喜乐悲伤是由我们控制的。小结:父母长辈常常是刀子嘴、豆腐心,整颗心扑在孩子身上,把爱埋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同学们,多关注一下他们吧,他们无条件地爱着你们,你们该如何报答他们呢?【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的分享,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父母长辈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着自己,只是方式方法不同罢了。教师带着学生回忆每一个被爱的瞬间,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待父母长辈的方式正确与否,自然引出下一个环节。请不要对那个人叫嚷1. 欣赏小品《不要对那个人叫嚷》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认为,“敬”长辈,才是真正的孝,不然又与犬马有何区别?我们该如何做到“敬”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欣赏下面的这个小品。时间:周末地点:学校门口背景:今天是乡下家长来学校看孩子的日子,学校门口挤满了人。那些家长,无一不是手提肩背的,里面塞满父母对儿女的牵挂和怜爱。人物母亲:驼着背,弯曲成一把弓,无比艰难地在人群中挪着步。她的头,努力朝上昂着,像鸭子似的伸向前去。她的背上背着一个大包裹,里面塞着她儿子爱吃的小菜和换洗的衣裳。儿子:生得高大挺拔。他在人群里早已看到母亲了,但他没有和母亲打招呼,而是一阵风似的冲出校门,路过母亲身边时,用胳膊捅捅母亲。表面上装作不认识,脚步匆匆,继续前行。母亲:(踩着碎步,艰难地跟在儿子后面跑)儿子、儿子……儿子:(回头,眉头紧皱,对母亲跺脚)你叫什么叫,生怕别人听不见啊!(一把拽过母亲背上的包裹)跟你说过多少回了,不要来,不要来,你为什么还要来?母亲:(仰着头看着儿子,轻言慢语地)我不来,谁给你送吃的穿的啊?儿子:(眼神躲闪,扫视周围的人)我会自己请假回去拿的。母亲:(宽容地笑)你这来来回回的,多浪费时间,我给你送来,省得你来回跑。儿子:(恼了,跺脚叫)谁要你送!(话说完,提了东西要走)母亲:(赶紧拉住儿子)煮的鸡蛋要趁早吃掉,不然会坏的;鱼吃完了不要把装它的瓶子扔掉,下次好再装了带来;被子要时常拿出来晒……儿子:(打断她的话)好了好了,你少……不,下次你不要再来了!(挣脱母亲的手,甩开大步,头也不回地往学校跑去)母亲站在原地,目送着儿子,直到儿子的背影消失,她又站了很久,这才恋恋不舍地转身走了。(改编自丁立梅散文《不要对那个人叫嚷》)2. 请同学们谈谈感受预设:……3. 出示 PPT我很想告诉这些孩子,请不要对那个人大声叫嚷。他们或许贫穷,或许丑陋,或许木讷,但他们的爱一样醇厚、一样珍贵,因为,那是血浓于水。你的叫嚷,是对他们爱的践踏。——丁立梅师:结合这段话思考一下,怎样做才是孝敬父母呢?预设:比如送一张精心制作的卡片,送上一句生日祝福,给他们一个拥抱,夸夸他们烧饭香,帮他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其实,我们的父母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支持和理解。放缓我们的语速、降低我们的语调,把温暖的一面留给自己最亲的人。小结:……【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想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家长的不容易,探索孝敬自己的父母长辈的方法,进一步强调从内心深处去敬长辈才是真的敬。教师总结:在这节班会课上,同学们认识了“最美孝心少年”王凌云,看到了孝心的力量。通过活动,我们了解到父母长辈对我们的良苦用心。又在讨论中反思了自己对待父母长辈的态度,思考了怎样做才是对他们的孝敬。我想,无论你与父母长辈是怎样的一种相处模式,都应该做到温柔以待、懂得感恩,试着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班会课后请各位同学反思自身对待父母长辈的态度和行为,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从内心深处去改变错误的态度。活动延伸活动一:今天,让我来照顾你周末自选一天,让家里的长辈做一天小孩,你来照顾他们一天的衣食起居,并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活动二:争做最美孝心少年无论你现在是怎样对待长辈们的,请改正缺点、发扬优点。在期末时,我们将进行“最美孝心少年”的评选活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